收藏 分销(赏)

DB61∕T 1709-2023 猕猴桃黑点病防治技术规范(陕西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517667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3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1∕T 1709-2023 猕猴桃黑点病防治技术规范(陕西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61∕T 1709-2023 猕猴桃黑点病防治技术规范(陕西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61∕T 1709-2023 猕猴桃黑点病防治技术规范(陕西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61∕T 1709-2023 猕猴桃黑点病防治技术规范(陕西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61∕T 1709-2023 猕猴桃黑点病防治技术规范(陕西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CCS B16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 61/T 17092023猕猴桃黑点病防治技术规范Guideline for control methods of Kiwifruit black spot2023-08-28 发布2023-09-28 实施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61/T 17092023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发生规律及流行条件.15 防治原则.26 防治技术.27 档案记录.3附录A(资料性)猕猴桃黑点病症状、病原及发生流行规律.4附录B(资料性)猕猴桃黑点病防治推荐药剂及使用方法.6附录C(资料性)

2、猕猴桃黑点病调查及防效计算.7DB61/T 1709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陕西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周至县植保植检站、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秦虎强、黄丽丽、刘巍、张锋、王西锐、姚春潮、徐亮胜、金平涛、刘宁娟。本文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负责解释。本文件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电话:029-87091312地址:陕西杨凌邰城路3号邮编:712100DB61/T 1709202

3、31猕猴桃黑点病防治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由 Diaporthe Spp.引起的猕猴桃黑点病防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发生规律与流行条件、防治原则、防治技术、档案记录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猕猴桃黑点病的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39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DB61/T 220猕猴桃栽培技术规程3术

4、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猕猴桃黑点病Kiwifruit black spot由子囊菌门、黑腐皮壳科、间座壳属(Diaporthe Spp.)引起的猕猴桃真菌病害,主要危害猕猴桃果实。3.2病果率incidence指发病果实占调查果实总数的百分率,用以表示发病的普遍程度。4发生规律及流行条件幼果期(5月6月)是病菌孢子萌发期,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7月上旬9月上旬)为主要发病时期,果实成熟前(7月下旬8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栽培品种、果园菌源量、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施肥均衡性、钙营养元素缺乏、树体负载量、管理粗细、树势及持续高温气候条件等是影响当年黑点病发病程度和流行的主要因素

5、。具体见附录A。DB61/T 1709202325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提高树体抗病力为基础,重点抓住病害防治关键时期,综合应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确保果品质量安全与品质。6防治技术6.1栽培管理6.1.1合理负载根据树龄、树势、土壤营养等条件,疏花疏果,调整树体负载量。栽培技术应符合DB61/T 220-2014中第4部分“生产目标”和第10.1部分“疏果和定果”。6.1.2整形与修剪注重夏、冬季修剪,强化架面管理,优化树形和架型结构,培养高光效树形,保持园内良好的通风透光。整形与修剪应符合DB61/T 220-2014 中第9部分“整形与修剪”。6.2施肥管理6

6、.2.1肥料选择肥料选择应符合NY/T 394中第5部分“可使用的肥料种类”和第6部分“不应使用的肥料种类”。6.2.2肥料使用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中第4部分“肥料使用原则”、第7部分“使用规定”及NY/T 496 中第4部分“肥料合理使用”要求。6.2.3施肥技术与管理盛果期树秋冬季施用腐熟粪肥3000Kg/667m5000Kg/667m,或商品有机肥1000Kg/667m2000Kg/667m;化学肥料除N、P、K、Ca大量或中量营养元素肥合理施用外,应根据土质、树龄及土壤营养等情况适当配施硼、铁、锌、镁、锰等微量营养元素肥。注意控氮增钾补钙。花前施钾肥、钙肥,盛果期树施硫酸钾或

7、氯化钾25 Kg/667m50Kg/667m、活性钙肥或高含量钙肥如过磷酸钙、硝酸铵钙等100Kg/667m150Kg/667m;果实膨大期叶面喷施钙肥2次3次。施肥技术与管理应符合DB61/T220-2014中第7.3部分“施肥的数量和时期”及第7.4部分“施肥的方法”。6.3水分管理控制灌水次数,生长期灌水控制在2次4次为宜,应符合DB61/T 220-2014中第8部分“水分管理”要求。6.4免疫诱抗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植物免疫诱抗剂如5%氨基寡糖素水剂400倍600倍等2次3次,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性。6.5药剂防治DB61/T 1709202336.5.1防治指标当果园病果率达

8、到0.35%时应及时采取药剂防治措施。6.5.2防治方法采取发病前喷施保护性杀菌剂预防,见病或初发病后喷施内吸杀菌剂治疗的原则。药剂选择应符合NY/T 393 中第5部分“农药选用”、第6部分“农药使用规范”的要求;防治关键时期(6月底至8月中旬果实膨大成熟期),全园进行2次3次药剂喷雾,施药间隔期10天15天。可选用药剂及施药方法见附录B;施药技术应遵守NY/T1276-2007中第6部分“农药配制”、第7部分“农药施用”的要求。7档案记录7.1气象资料施药前须提前查询当地气象情况,注意晴天施药,避免施药后12 h遇雨;并记录施药当日天气状况;7.2果园农事操作管理情况记录果树整个生长期施肥

9、品种、成份含量、施肥次数与时间;灌溉次数与时间;黑点病及其它病虫害防治日期、时间、用药剂品种、剂型含量、用药量或浓度、单位面积用水量、施药次数等栽培管理情况。7.3防效调查施药前及施药后一周内调查、记录果园各级病果数、病果率等,观察猕猴桃植株对使用药剂的反应或安全性等;防效不佳或病害扩展速度较快时及时开展再次防治。DB61/T 170920234AA附录A(资料性)猕猴桃黑点病症状、病原及发生流行规律A.1症状猕猴桃黑点病主要危害果实,病原菌侵染果实后,发病初期果面色泽暗淡,下部靠近花柱残留处出现黑色小斑点,后期逐渐扩大为不规则黑色或深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连片、表面粗糙,病斑皮下果肉有明显的褐

10、色病斑,综合该病害发生特点及症状,将其称之为猕猴桃黑点病,俗称果实“黑头病”(见图A.1)。在田间果实成熟期,感病果果肉变软、有甜臭味,导致大量落果腐烂。果实贮藏期,病果保藏2个月时黑斑四周开始变软,果实表皮呈皱缩失水状,病果从冷库取出后室温放置7 d,果实内部变软、溢汁液、果肉发黄腐烂变臭,无法食用。图 A.1猕猴桃黑点病发病症状A.2病原A.2.1子囊菌门、黑腐皮壳科,间座壳属真菌(Diaporthe Spp.);目前发现的有三个种:分别为Diaporthe.phaseolorum、Diaporthe eres及Diaporthe cercidis;其中:Diaporthe phaseol

11、orum为优势种;主要危害猕猴桃果实。A.2.2病原菌(Diaporthe.phaseolorum)在PDA 28培养2 d后长出白色菌丝,4 d7 d后覆盖至整个培养皿(菌落直径90 mm)(图A.2-A、B)。培养10 d后可产生黑色颗粒状分生孢子器,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向上突起、顶端产出透明的球状液滴;30 d左右可产孢,菌株产生型和型两种孢子。型无色、单胞、长椭圆形、含有2个油球,孢子大小(2.04.0)m(5.08.0)m(图A.2-D);型无色、单胞、线形、无油球,孢子大小(0.52.1)m(12.020.0)m(图A.2-C)DB61/T 170920235图 A.2猕

12、猴桃黑点病病原菌(Diaporthe phaseolorum)菌丝和孢子形态注1:A、B:PDA培养基上菌丝形态(正、反面);注2:C、D:Diaporthe phaseolorum孢子形态A.3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PDA培养基为病原菌(Diaporthe.phaseolorum.)最适生长培养基,培养基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甘露醇和蛋白胨,菌丝生长的最快,菌落生长直径最大。病原菌适宜生长温度2832,在4 C28 C时,随温度的升高病原菌的生长速率呈递增趋势;而在温度高于28 C时,则随温度的升高,病原菌的生长速率则迅速递减;低于4 C和高于37 C时,病原菌停止生长;在pH值小于2时,病原菌的

13、生长停滞,pH值311时均可生长,但生长最适pH值为68。在24 h无光照全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量显著优于全光照24 h和光暗交替12 h。A.4发生流行规律品种以翠香发病较重,徐香品种发病较轻,未见其它品种发病。初夏5月6月幼果期为病菌孢子萌发期,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7月上旬9月上旬)为主要发病时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成熟前为发病高峰期。已初步探明,影响当年发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包括:a)果园偏施氮肥、土壤中氮营养元素含量过高、钙营养元素缺乏,黑点病发病重;b)土壤板结、透气性差、过分偏施化肥的果园发病重,反之长期注重施用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果园则发病轻;c)果园灌水次数多、湿度大、透光透

14、气性差、郁闭的果园发病重,反之则发病轻;d)果树负载量大、幼果期沾施膨大剂园子发病重,反之则发病轻;e)采收后或花前增施钙、磷、钾肥,果实生长期喷施氨基寡糖等抗病诱导剂的果园发病轻;f)果园管理粗放、病虫害发生较重、树势衰弱发病重;g)气候条件与发病关系密切。病原菌在 PDA 适宜的培养温度为 28以上,弱光或暗光、空气湿度大于 85%有利于其生长。因而,在幼果期至果实成熟期持续高温、多云气候条件,若果园土壤及空气湿度大、透光透气性差则发病重、病果率高,反之则发病轻,其发病时期推迟。DB61/T 170920236BB附录B(资料性)猕猴桃黑点病防治推荐药剂及使用方法B.1猕猴桃黑点病防治推荐

15、药剂及使用方法见表B.1表 B.1猕猴桃黑点病防治推荐药剂及使用方法推荐药剂使用剂量或浓度(商品剂量)使用方法化学药剂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900g/hm2(750 倍1000 倍)全株喷雾 2 次3 次,施药间隔期 10 d15 d30%苯甲.丙环唑乳油450g/hm2(1500 倍2000 倍)30%啶酰咯菌腈悬浮剂900g/hm2(750 倍1000 倍)43%戊唑醇悬浮剂450g/hm2(1500 倍2000 倍)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600 g/hm2(1000 倍1500 倍)62%嘧环咯菌腈水分散粒剂600 g/hm2(1000 倍1500 倍)24%腈苯唑悬浮剂900g/h

16、m2(750 倍1000 倍)20%抑霉唑水乳剂900g/hm2(750 倍1000 倍)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750g/hm2(900 倍1200 倍)25%吡唑醚菌酯乳油750g/hm2(900 倍1200 倍)生物药剂80%乙蒜素乳油450g/hm2(15002000 倍)0.3%苦参碱乳油1800g/hm2(400 倍600 倍)0.5%香芹酚水剂1800g/hm2(400 倍600 倍)25%寡糖.乙蒜素水乳剂900g/hm2(750 倍1000 倍)1%蛇床子素水乳剂1800g/hm2(400 倍600 倍)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1800g/hm2(400 倍600 倍)5%氨基

17、寡糖素水剂1800g/hm2(400 倍600 倍)全株喷雾 3 次5 次,施药间隔期 10 d15 dDB61/T 170920237CC附录C(资料性)猕猴桃黑点病调查及防效计算C.1病害调查方法采取随机调查法,每个果园三点取样,每点调查510株,每株调查100个果实,记录发病果实数量,计算病果率。C.2果实发病调查分级标准病害病情分级以病斑面积占整个果实表面积百分率来分级:a)0 级:果实表面无病斑;b)1 级:果实表面病斑面积5%;c)3 级:果实表面病斑面积 6%15%;d)5 级:果实表面病斑面积 16%30%;e)7 级:果实表面病斑面积 31%45%;f)9 级:果实表面病斑面

18、积45%。C.3药效试验调查时间与次数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施药后7天15天调查防治效果。C.4病果率、病情指数、防治效果计算:可采用以下计算公式。其中:a)病果率(%)计算公式:式中:P 病果率(%);PG 病果数;TG 调查果实数。b)病情指数(%)计算公式:式中:PT 病情指数(%);DB61/T 170920238PG 各级病果数;N 各级病果级值(各级级值分别为:1 级:N=1;3 级:N=3;5 级:N=5;7 级:N=7;9 级:N=9);TG 调查果实总数。c)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式中:F 防治效果;CK0 空白对照区药前病情指数;PT1 处理区药后病情指数;CK1 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情指数;PT0 处理区药前病情指数。若药前病情基数调查为零,防治效果计算可采用以下公式:式中:F 防治效果;CK 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PT 处理区病情指数。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