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城市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荷载试验.pdf

上传人:ho****t 文档编号:51599 上传时间:2021-06-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2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荷载试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市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荷载试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市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荷载试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市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荷载试验.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市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荷载试验.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 0 1 0年第 1 期 广 东 公 路 交 通 G u a n g D o n g G o n g L u J i a o T o n g 总第 1 1 0期 文章编号: 1 6 7 1 7 6 1 9 ( 2 0 1 0 ) 0 1 0 0 3 7 0 7 城市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 的荷载试验 黄新卫 ( 佛山市南海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5 2 8 0 0 0 ) 摘要: 以一座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荷载试验为依托, 在对该桥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了该桥与常规拱桥 的区别, 研究了该桥静动载试验的测试断面、 测点布设、 吊杆力的测试, 并将试验结果和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分 析。

2、结果表明该桥承载能力满足要求, 整体工作性能良好 , 其研究方法和成果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 桥梁;系杆拱;荷载试验 ;吊杆力;承载能力 中图分类号: U 4 4 6 1 文献标识码: B O 概述 系杆拱桥是由拱 、 系杆 、 吊杆和桥面系梁板等 协同工作的组合结构体系,以系杆( 梁)承受拱脚 的水平推力为主要特征 ,是一种具有 良好发展前 景的大跨度桥梁形式。系杆拱桥型与其他 的桥型 比 较, 具有跨越能力大, 建筑高度小, 美观经济等 优点, 在高速铁路中都得到了应用。特别是当高 架线路跨越城市干道 、 高速公路 、 河 流等需要桥梁 跨度较大, 梁部结构建筑高度要求较小时,

3、采用 该桥型具有独特 的优势 。 目前 , 中国已经建 有不 少该类桥梁, 一些学者也开始对该类桥梁进行专 门的理论研究。文献 1 以一座高速铁路大跨度 钢系杆拱桥为工程背景, 对结构体系内力和变形 同系杆与拱肋的刚度 比之 间的规律进行 了研究和 比较分析 , 探讨 了相对较优 的系杆与拱肋 的刚度 比取值范围 文献 2 _ 3 专门针对系杆拱的动 力性质展开过分析。文献 4 对系杆拱桥的细部 尺寸进行了研究。文献 5 - 6 以具体桥梁为例 进行 了静动载试验工作 。本 文以一座城市钢管混 凝土系杆拱桥为工依托, 对该桥梁进行了荷载试 验的竣工验收, 其研究方法 和相关 结果不仅 可以 丰

4、富该类桥梁的数据库资料, 而且还可供同类桥 梁的设计和试验参考。 l 桥梁概况 某城市郊区 5 0 m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 桥, 其计算跨径为4 6 4 m, 矢高 1 1 6 m, 矢跨比 1 4, 拱轴线采用二次抛物线。拱肋为直径 9 0 0 mm X 1 6 m m圆形钢管( Q 3 4 5 ) , 内填 c 5 0微膨胀混凝土 , 拱肋 间设 3道一字钢管 ( 直径 6 0 0 mm1 2 mm) 横 撑 , 纵梁为 2 1 0 m1 9 5 m 的箱型截面, C 5 0混凝土, 吊杆为7 6 1 m m平行钢丝。桥梁全宽 3 7 9 5 m, 分 左右两幅布置 。采用钻孔灌注桩基

5、础。设计荷载 等级为城市 一 A级 , 验算荷载为挂 一1 2 0 。地震设 防烈度为度。其总体布置如图 1 所示。 图 1 桥梁总体布置( 单位 : e m) 2 理论计算分析 2 1 静力分析 采用空间杆 系建立 了有 限元分析模 型, 在计 算时 , 作了以下基本假定 : ( 1 ) 主拱肋 的活载横 向分配按杠杆原理法计 算 。 ( 2 ) 纵梁的活载横向分配按刚接板梁法计算。 ( 3 ) 桥面板简支于纵 、 横梁上。 ( 4 ) 钢 管 混凝 土 材料 性 质取 值按 照下 式确 定 : EA =Es As+Ec Ac E1=Es I s十 Ec f c 其 中, c 、 , c 为

6、钢管 内混凝 土截面 的面积和惯 性矩 , A s 、 厶为钢管截面的面积和惯性矩 , 、 为 混凝土和钢的弹性模量。 全桥空间模型共划分单元 3 5 9个, 节点 1 3 2 个 。空间结构离散模型如图 2所示。 3 7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0 1 0年第 1期 广东公路交通 总第 1 1 0期 图2 理论模型示意 2 2 动 力分析 2 2 1 自振特性分析 桥梁结构的自振特性是其动力性能分析的重 要参数 , 包括 自振频率 、 振型及阻尼比等, 反映了桥 梁的刚度指标。多 自由度无阻尼 自由振动方程为: X ( t ) + K X ( t

7、) =0 ( 1 ) 式中的 为结构的质量矩阵; K 为结构的 刚度矩阵; ( t ) 和 X( t ) 分别为加速度和位移 向量。设 X ( t ) _ s in ( + 0 ) , 代入式( 1 ) , 整理得特征方程 : I K 一 。 I =0 ( 2 ) 将各个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对号 入座分别组成总体刚度矩阵 K 和总体质量矩阵 并代人式( 2 ) , 采用子空间迭代法求解, 其前 四阶理论频率及振型如图 3所示 。 ( b ) 二阶振型( =3 7 4 4 H z ) ( c ) 三阶振型( = 3 8 3 4 Hz ) ( d ) 四阶振型 :4 8 1 4 H z )

8、 图 3 理论振型图 本桥拱梁 的刚度 比为 1 2 0 , 属于刚性系杆刚 性拱 , 由图可见, 该拱桥的一 阶振型为竖向对称振 型 , 区别于传统拱桥的一 阶反对称振型。 2 2 2冲击系数分析 实测活载冲击系数 根据测点动挠度( 应变 ) 时间历程曲线按下式进行分析: 式 中: Js 在动力荷 载作用下该测点最大动 挠度( 应变) 值; Js 一相应的静载作用下该测点最大挠度( 应 变 ) 。 ( 3 )2 3 j 38- S 。 =1 2 ( s +S ) ( 4 ) S ta in 为与 相应的最小挠度( 应变) 值。 吊杆力测试分析 目 前, 有多种测量索力( 吊杆力) 的方法,

9、这里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0 1 0年第 l期 黄新卫城市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荷载试验 总第 1 1 0期 采用两端铰接拉索的索力计算公式进行 吊杆力 的 理论值计算l 8 : : 一 nZ ; 2 EI ( 1 ) n一 - = 一 一 一 工 , 式 中 : m 为单 位长 度 吊杆 的质 量 ( k g m) ; z 为吊杆的长度 m; 为吊杆的第 凡阶固有振动 频率 H z ; E 1 为吊杆的刚度 ( N m ) 。 3 静载试验 3 1 测试截面 根据拱肋及 系杆在活载作用 下 的弯矩 、 挠度 包络图, 选择拱脚 、 L 4拱肋 、

10、 拱顶 截面为测试 截 面, 并根 据现场情况布 置测试 截 面 I I、 一 、 一, 如图 4所示 。 1 2 3 4 5 6 图4 测试截面示意( 单位: e m) 3 2 加载效率 静力试验荷载的效率系数 7 取值范围为 0 8 1 0 5 。这里 : 7 =s ( S 6 ) ( 5 ) 式 中: 5 一试验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位或 力的计算值 ; Js 一设计标准活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 位或力的计算值; 一 设计取用的动力系数 。 在各效应的影响线进行加载可 以得到各截面 效应的理论值, 计算表明需要 6辆 3 0 t 的汽车, 其 加载效率如表 1 。 表 1 静载试验加载效率系

11、数 注: 其 中挠度 以向 下为 正 ; 弯矩 以下部受拉、 上部受压 为正 , 未计入 偏栽影响 。 3 3 测点布置 3 3 1 应 变测 点 所有测试截面的测点均采用金属栅应变片进 行测试 , 主要测试 控制截面 的应变分布规律和受 力性能 , 其 中, 每个测 试 截面 均布置 6个应 变测 点。各测试截面应力测点布置见图 5所示 。 8 ( 1 1 ) 外侧 1 3 ( 1 6 t 侧 1 4 ( 1 7 1 9 ( 1 2 ) 1 5 ( 1 8 ) b ) I I I I c )I 一 I 截 面 图5 拱肋截面应力测点布置及编号( 括号内为另一侧拱肋测点号) 3 3 2挠 度

12、测点 图6 挠度测点布置( 单位 : e m) 拱肋变形采用水准仪进行观测。系杆挠度测 试采用机 电百分表进行测试 , 挠度测点布置示意 如图6所示 。 3 4 试验工况及加载位置 静载试验共 分为 6种 工况。各工况 内容为 : 工况一, 按 II 截面最不利弯矩位置加载, 横桥 向为中载; 工况二, 按 II 截面最不利弯矩位置 加载 , 横桥 向为偏载 ; 工况三 , 按 一截面最不 3 9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0 1 0 年第 1 期 广东公路交通 总第 1 1 0 期 利挠度位置加载, 横桥向为中载; 工况四, 按 一 截面最不利挠度位

13、置加载, 横桥向为偏载; 工况 五, 按 一截面最不利挠度位置加载 , 横桥 向为 中载; 工况六, 按 一截面最不利挠度位置加 载 , 横桥向为偏载。 各试验工况顺桥向加载示意如图7 所示。 由此可见, 由于系杆拱的负弯矩影响线与常 规无铰拱桥的不同, 系杆拱桥的拱脚加载工况与 其它无铰拱桥是不同的 。 3 5 结果分析 3 5 1 应 变 各个工况下相应控制截面应变计算值、 实测 值和校验系数见表2表 4 。表中以压应变为负, 拉应变为正。 : l , 图7 试验荷载顺桥向布置载示意( 单位: C m) 表 2 II 截面应变值比较 表 3 I I I I 截面应变值比较 4 0 学兔兔

14、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0 1 0年第 1 期 黄新卫城市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荷载试验 总第 1 1 0期 表4 I 一I I I 截面应变值比较 由此可见 , 各试验工况下应 变校验系数平均 值在3 9 一 9 6 之间, 说明桥跨结构均处于弹性 工作状态 , 安全储备充足。 3 5 2 挠 度 比较 各个工况下控制点挠度值及校验系数见表 5 一 表 6 。 表5 L 4截面挠度实测值、 计算值比较 由此可见, 各试验工况下挠度校验系数平均 值在6 5 9 2 之间, 说明桥跨结构均处于弹性 工作状态, 其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4 动力试验 4 1 动态测点

15、布置 为了有效地 测得结 构 的 自振特性 , 将加速度 41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0 1 0年第 1期 广东公路交通 总第 1 1 0期 传感器测点布置在 截面; 为了测试结构的冲 击系数, 将动挠度计布置在跨中的系杆位置。 4 2 自振特性试验 利用环境激励法 , 拾取 L 4截面的加速度信号, 采用 F f Y r 变换将加速度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 从而得到结构各阶实测频率, 其结果列于表 7 中。 表7 自振频率的计算值和实测值比较 由此可见, 实测频率较计算频率较大, 说明结 构整体动刚度较大。 4 3冲击系数试验 采用 两 辆 3

16、 0 0 k N 载 重 车 分 别 以 3 0 k m h 、 4 0 k m h 、 5 0 k m h的速度匀速无障碍行车进行动载 试验 。在以上各工况下 由式( 3 )一 式 ( 4 ) 测得结构 的冲击系数如表 8所示。 表 8 主桥 冲击 系数 实测值及 理论 值比较 实测冲击系数最大值 0 1 5 5与理论计算值接 近, 反映桥梁整体工作状况良好。 5 吊杆力试验 利用动力法测得各吊杆的频率, 然后代入式 ( 5 ) 得恒载下各 吊杆力值 ( 表 9 ) 。 表9 恒载作用下吊杆力测试数据表 图8 恒载吊杆力分布图 由测试 结果可 知, 各 吊杆力除端头 附近的短 吊杆力稍大外,

17、 其余吊杆力分布较为均匀。 4 2 6 结语 ( 1 ) 该系杆拱桥 的拱脚负弯矩加载工况与其 它无铰拱桥是不同的。 ( 2 ) 各静载试验工况下应变校验和挠度校验 系数在常见范 围之 内 , 说 明桥跨结构处于 弹性工 作状态, 其刚度和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且有一 定的安全储备。 ( 3 ) 本桥的基频实测值大于理论分析值, 实测 冲击系数接近于理论值, 说明结构动刚度较大, 整 体工作性能良 好。 ( 4 ) 本桥的恒载 吊杆力分布较均匀 , 说明结构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0 1 0 年第 1 期 黄新卫城市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荷载试验

18、总第 1 1 0 期 受力较合理。 ( 5 ) 本桥属于刚性系杆刚性拱 , 其一阶振型为 竖向对称振型, 区别与传统的拱桥一阶反对称振型。 参考文献: 1 何赓馀, 李小珍 , 王炎高速铁路系杆拱之系杆与 拱肋刚度比的探讨 J 四川建筑, 2 0 0 6 , 2 6 ( 5 ) : 9 1 9 2 2 刘德军, 李小珍 , 司秀勇 客运专线钢系杆拱桥 自 振特性及结构参数研究 J 铁道建筑, 2 0 0 7 , ( 4 ) : 1 3 3 肖海波, 赵澎溺, 俞亚南 下承式刚性系杆拱桥的 动力分析 J 中国市政工程 , 2 0 0 4, ( 4 ) : 2 4 2 5 4 张元海, 李乔 钢管

19、混凝土系杆拱桥 中系梁和横 梁的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J 公路交通科技, 2 0 0 5 , 2 2 ( 3 ) : 6 6- _ 69 5 王新定, 郭范波, 戴航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静荷 载试验研究 J 钢结构, 2 0 0 6 , 2 1 ( 6 ) : 3 33 5 6 刘华波, 王红囡 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动荷载试 验 J , 华东公路 , 2 0 0 5 , ( 5 ) : 4 5 4 9 7 钢管混 凝土结构设 计与施工规 程 C E C S 2 8 : 9 0 s 北京 : 中国计划出版社, 1 9 9 2 8 宋一凡 公路桥梁荷载试验与结构评定 M 北 京 : 人民交通出版社, 2

20、 0 0 2 9 交通部科学研究所 大跨径混凝土桥梁试验方法 M 1 9 8 8 1 0 杨永清, 蒲黔辉, 夏招广 重庆长江二桥引道某 拱桥荷载试验 J 工程力学, 2 0 0 0, ( 增刊) : 7 6 8 7 7 5 ( 收稿 日期 : 2 0 0 91 2 3 0 ) Lo a d t e s t of t i e d a r c h wi t h c o nc r e t e f fll e d s t e e l t ub ul a r i n t he ur ba n a r e a HUA NG Xi nwe i ( F o s h a n N a n h a i C o m

21、 m u n i c a t i o n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G r o u p C o , L t d , F o s h a n 5 2 8 0 0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 h e l o a d t e s t o f a t i e d a r c h b ri d g e wi t h c o n c r e t e f i l l e d s t e e l t u b u l a r i S s t u d i e d i n t h e p a p e r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22、 e o f t i e d a r c h b r i d g e a n d t h e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a r c h b r i d g e i S d i s c u s s e d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i t s t h e o r e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t h e n t h e t e s t s e c t i o n,a r r a ng e me nt o f t h e me a s u r i n g p o i n t s a n d the t e s t i n g o

23、 f s us pe n d e r f o r c e a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f i n a l l y, t h e e x p e rime nt r e s u l t s a r e c o mpa r e d wi t h t h o s e o f t h e o r e t i c a l a na l y s i s,wh i c h s ho w t h a t t h e b e a r i n g c a pa c i t y o f the b rid g e c a n me e t t h e s e r v i c e d

24、e ma n d sa n d t h e b rid g e i s u n d e r a g o o d wo r k i n g c o n d i t i o ns Th e p r e s e n t e d me t h o d a n d i t s a c hi e v e me nt s c a n g i v e r e f e r e n c e t o t h e e n g i ne e r s Ke y wo r d s :B ri d g e,t i e a r c h b ri d g e,l o a d t e s t , f o r c e o f s u

25、 s p e n d e r ,b e a rin g c a p a c i t y 广东公路交通 投稿须知 1 本刊刊登的内容包括工程实践、 技术应用 、 理论研究 、 科学实验与标准规范 的研究 ,以及方 针、 政策、 管理等, 对技术水平领先、 有创造性、 适用及推广价值较高的文章优先刊登。 2 投寄本刊的稿件具体格式请参照本刊近期出版的 广东公路交通 杂志。 3 文稿须有“ 摘要” 和“ 关键词” 。“ 摘要” 为全文的浓缩, 以提供文章内容梗概为目的, 不加评 论和补充解释, 简明、 确切地记述文章重要 内容。“ 关键词” 为“ 摘要” 的浓缩 , 可选 3 8个 。 4 参考文献

26、要求标注主要撰写人、 文献题名、 文献标识码 、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5 文章中科技术语和名词, 请用规定的通用词语。文章内容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各种行业标准 要求, 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公式、 图表应清晰准确, 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各级标题应明确、 清晰。 6 文章中摘编、 引用他人作品, 请遵守 著作权法 规定在参考文献中写出。 7 文章著作权, 除 著作权法 另有规定外, 属于作者。署名作者的人数和顺序由作者自定。 8 文章题目、 摘要及关键词、 作者的姓名和工作单位名称, 要求作者提供英文。 9 来稿请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 工作单位和详细地址、 邮编、 电话。来稿作者信

27、息不详者, 稿件 一 律不采用 。 1 0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的有关规定 , 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 修改、 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 , 则提请作者考虑。请作者 自留底稿 , 来稿请勿一稿多投 。本刊 来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 个月内未收到稿件录用通知者, 请作者自行 处理。 1 1 投稿方式: 您可直接将稿件( 附电子版) 寄给本刊, 邮寄地址见本刊“ 目次” 页; 本刊接受网络 投稿, 本刊 E m a i l : g d g t c h i n a j o u r n a 1 n e t c n 。通过 E m a i l 投稿的作者请注意留下详细联系地址 及电话 , 否则本刊不接受投稿。 43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