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5159652 上传时间:2024-10-28 格式:DOC 页数:115 大小:6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研究报告 14 2020年5月29日 文档仅供参考 主要结论 1、全球以及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整体规模呈现增长态势 虽然全球通信行业依然在低谷徘徊,可是在以太网交换机市场,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市场,以太网交换机的销售情况都令人振奋。全球市场中以太网交换机同比去年增加了10%左右,而国内市场增加的幅度更大。 2、行业应用成为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最主要的拉动因素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能够被称为行业应用之年,政府的电子政务、教育的高校网络建设、中小学的”校校通”工程、银行的网络升级、数据集中等等一系列项目极大的拉动了以太网交换机市场。 3、中国以太网市场10/100M交换机仍是主流,千兆增长快,万兆成焦点 在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中10/100M交换机依然是主流产品,千兆交换机成为增长最快的产品,而万兆交换机成为许多设备厂商关注的焦点。 一、 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现状与特点 (一) 市场现状 1、通信市场继续低迷 经历了 整个通信行业的整体低迷后, 全球的通信行业由于宽带应用以及数据业务的拉动而停止了下滑,但整体水平还是在低谷徘徊。 固话语音业务现在依然是各大运营商的主要利润来源,不过由于市场竞争加剧等多方面的原因,固话业务收入也在缩减。以英国为例,英国电信曾经是固话服务市场的主宰,但现在固话语音业务收入份额已降低到56%,市场总份额也降低到了63%。当然,欧洲各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电信业的困境,不再强制分裂那些有垄断嫌疑的运营商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暂时缓解竞争压力。除了价格竞争之外,固话网络还不得不面对移动语音和IP语音服务的强大竞争压力,其中IP语音服务更是以其低廉的价格不断吞噬长途电话市场份额。 在宽带方面, 是宽带业务昂首起飞的一年。 ,宽带业务已经成为各大运营商主要的增长点。有数据显示, 全球固定宽带业务增长到586亿美元,远远高于 的391亿美元。与 的5200万线相比, 全球宽带DSL和光纤总数达到7500万线。不过,宽带业务的发展在世界各国非常不平衡,在美、日和西欧,平均每100人中只有2个宽带用户,而在韩国和中国台湾,每100人中分别有12个和6个宽带用户。韩国当前有将近50%的家庭都装有宽带,韩国电信40%的固网收入都来源于宽带业务。 至于移动通信,许多发达国家由于用户数量渐趋饱和,都呈现出市场增长急剧减缓的现象。在绝大多数西欧国家,几乎70%-80%的人口都已经是移动通信用户,用户数量增加无法继续推动收入增长。例如,沃达丰的实际收入在上一财年中实际上只增长了不到7%。在此期间,移动语音业务受到竞争的压力,利润率也在遭受挤压。在移动数据业务领域,短信继续保持着爆炸性增长,可是其它”无线互联网”业务就没那么幸运了。比如NTT DoCoMo的”i-mode”模式,曾经被国内引为移动数据业务发展的范本,在 停止增长后, 仍不见起色。GSM运营商们精心打制的GPRS市场效果也很不理想。来自韩日的早期市场研究认为,价格问题依然是最关键的,运营商必须在利润和价格之间寻求平衡。 从整体上来说,全球通信行业在 起色不大。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缓冲时间,从运营商、制造商到各国政府,都将在一个冷静的环境中审视过去几年中战略的得失,慎重考虑今后的发展策略,这对于电信业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 2、以太网交换机整体市场呈现复苏态势 虽然全球的通信行业呈现低迷态势,但在以太网交换机领域却显现出复苏的迹象。 全球以太网交换机销售量为170,267,900线,销售额为 12,067,200,000美元,同比 ,销售量增长了10.6%,销售额增长了8.2%。 表1 - 全球以太网交换机销售量及销售额 年份 销售量 (百万线) 销售量增长率 销售额 (亿美元) 销售额增长率 147.89 - 121.1 - 153.96 4.0% 111.5 -7.9% 170.27 10.6% 120.7 8.2%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02 图1 - 全球以太网交换机销售量(百万线)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02 图2 - 全球以太网交换机销售额(亿美元)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02 3、老牌厂商表现依然强劲 的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依然是几大老牌厂商的天下,思科、北电、3Com、Foundry、HP、D-Link、Netgear、Extreme占据了全球整个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份额的85%以上。 具体各厂商在 以太网交换机市场销售额以及销售量所占比例如下图所示。 图3 全球以太网交换机设备厂商销售量分布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02 图4 全球以太网交换机设备厂商销售额分布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02 (二) 市场特点 1、中低端市场发展迅速 10/100Mbps的二层以太网交换机是当前中小企业普遍认同和采用的中低端产品,显然厂商对于中低端的界定是一个动态的标准,这个标准随时跟着网络带宽的提升和产品应用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现在10Mbps交换机在企业应用中已经很少,而开始进入SOHO和家庭市场。因此,100Mbps的产品已经成为低端的主流机型。从应用看,中端市场则特指3层或者1000Mbps的交换机产品。如此的市场细分,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厂商看到了这个市场具有极富诱惑力的成长空间和利润潜能。    根据赛迪顾问 的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当前市场中销售量最多的交换机产品依然集中在中低端。 全球2层交换机市场仅Cisco、3Com两家的出货量就占到总体市场份额的50%左右。D-Link、Netgear以及Foundry等三家厂商的销售端口数排名列3~5位。 中低端交换机厂商的崛起,带来了市场的两个变化:一是出货端口数的绝对增长,二是利润收益的相对下降。据赛迪顾问的数据显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的大幅度降价将推动这个细分市场的端口出货量强劲增长。 中低端交换机的销售比重将增长到65%,而 这一数字仅为29%。2层交换机的价格将以每年11.3%的幅度下降,这是一个令几乎所有网络设备厂商扼腕的现实。中低端交换机将进入”微利时代”。 2、出货量增加幅度大于销售额增加幅度 由于中低端交换机的出货量占交换机总销售量的比重增加,而且中低端交换机的价格较高端交换机相差很大,因此,在 全球交换机市场销售量为170.27万线,同比 增长10.6%,但销售额为120.7亿美元,仅增长8.2%。 3、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发展迅速 ,千兆交换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促进千兆以太网以如此快的速度向企业网络边缘延伸,”价格”因素起到了主导性作用。以固定配置的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为例:1998年千兆以太网技术刚刚兴起,每端口的价格为800美元,也就是说当时一个企业需要一台24端口的千兆交换机就需投入两万美元左右。随着千兆以太网以及相关芯片技术的发展,千兆网络端口的价格直线下降,当前每端口的价格已经在100美元左右徘徊。 千兆网络端口价格的降低,促进了企业需求的增长,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网络产品供应商的注意。各大以太网交换机设备厂商也纷纷推出千兆产品。例如惠普ProCurve网络就推出了千兆网络产品,希望以业界较低的端口价格把千兆以太网扩展到网络边缘。HP ProCurve网络推出的新产品包括HP ProCurve 2800、4100gl、5300xl等系列交换机。思科公司为进一步推动千兆以太网在桌面的采用,又扩充了它的两个交换机产品系列。思科为其Catalyst 3750 三层堆叠交换机系列增加了一款千兆以太网汇聚交换机。新交换机3750G-12S有12个光纤千兆端口。这款交换机还能够用思科StackWise技术最多同另外8台3750交换机堆叠。Catalyst2970G-24TS交换机是思科为其2970独立式10/100/1000二层交换机系列增加的一款新产品。该交换机有24个端口和4个光纤端口。对解决方案提供商来说,新产品为客户选择千兆以太网升级方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Extreme Networks千兆以太网产品在速度、带宽、网络规模及服务质量(QoS)四个方面都具有可伸缩性,使得今天的企业内部网络系统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成为第三代交换产品的佼佼者,为网络系统带来空前的统一和低拥有成本。其中Summit 7i企业级高密度千兆主干交换机经过聚合交换及网络背板,为网络中心带来无阻塞线速IP/IPX路由和交换。Summit 7i可配置为28个100/1000BASE-T端口或1000BASE-SX端口,外加4个GBIC-based 1000BASE-X端口,是行业中第一个拥有32个千兆端口而高度仅为4U的堆叠式千兆以太网交换机。Summit 7i经过服务器负载均衡和线速交换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器的性能。自适应100/1000BASE-T端口可方便地从快速以太网升级到千兆以太网。Summit7i的高端口密度使得主干带宽升级以及聚集多个交换机变得简单可行。经过高速千兆链接到核心的BlackDiamond背板交换机,Summit 7i能够聚集多个Summit 24以及Summit 48企业级桌面交换机。 二、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现状与特点 (一) 市场现状 1、市场规模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总体规模较 有较大规模增长,其中总销售量达到1789.0万端口,同比去年增长了24.9%,销售额达69.5亿人民币,同比去年增长10.8%。 具体 至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销售情况比较见下表所示。 表2 -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销售量和销售额 年度 销售量(万端口) 1132.0 1431.9 1789.0 增长率(%) - 26.5 24.9 销售额(亿元) 57.2 62.7 69.5 增长率(%) - 9.6 10.8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02 图5 -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销售量情况(万端口)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02 图6 -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销售额情况(亿元人民币)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02 2、市场结构 赛迪顾问对交换机的高端与中低端定义如下:高端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为30Gbps以上,例如Cisco Catalyst 6500系列;中端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介于8Gbps与30Gbps之间,例如Cisco Catalyst 3500系列;低端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一般小于8Gbps,例如Cisco Catalyst 2900系列。高端交换机一般用于电信市场及部分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非电信市场,中低端交换机则广泛应用于电信及非电信市场。本报告将就高端及中低端交换机分别予以分析。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总销售量为1789.0万端口,其中高端以太网交换机的销量为202.2万端口,占总销量的11.3%;中低端交换机的销售量为1586.8万端口,占总销量的88.7%。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总销售额为69.5亿元人民币,其中高端以太网交换机的销售额为43.9亿元,占总销售额的63.2%;中低端交换机的销售额为25. 6亿元人民币,占总销售额的36.8%。 具体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市场结构分布如下表所示。 表3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结构分布 销量(万端口) 销量比例(%) 销售金额(亿元) 销售额比例(%) 高端交换机 202.2 11.3 43.9 63.2 中低端交换机 1586.8 88.7 25.6 36.8 合计 1789.0 100 69.5 100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02 图7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销售量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02 图8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销售额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02 图9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销售额以及销售额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02 与 相比,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无论示高端还是中低端产品的销售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高端交换机增长了4.7%,中低端交换机增长了28.1%,具体数据见下图。 图10 与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销售量比较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02 与销售量一样,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高端和中低端的销售额与 相比也都有所增长,其中高端交换机增长了3.1%,中低端交换机增长了26.7%,具体数据见下图。 图11 与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销售额比较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02 经过以上 和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高端和中低端产品销售量和销售额的比较,我们能够看出,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高端和中低端产品销售额的增长率都低于销售量的增长率。 (二) 市场特点 1、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相比 增长了24.9%,而根据赛迪顾问的预测数据,在 至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还将以18%至25%左右的速度增长。这样的增长在今年来看,显然已经不大可能出现在高端了。因为越来越多的高端厂商,开始在其 的产品策略中颇有侧重地调整了中低端产品的市场份量。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小企业、SOHO/家庭网络已经非常普及。国内虽然信息化起步比较晚,但每年以数倍速度增长的势头却不容忽视,能够肯定,中小企业和SOHO/家庭网络市场已经开始崛起。随着企业级千兆以太网被推向一个普及的黄金时期,从 下半年开始,中低端厂商在千兆交换机市场中的份额也在继续增长。 在经历了SARS的冲击后,各主要厂商将会大力推广针对中小规模企业和SOHO、家庭级的用户市场,这一市场将成为 交换机应用的亮点之一。现在有很多人都是SOHO办公,数据传输量比较大,带宽低了不够用,太大了又浪费。低端口交换机既不必要为其花费大量的成本,又方便实用易于管理。小公司一定会成为这种产品的忠实用户。当前的10Mbps交换机早已不是市场的主流网络产品,而越来越像是一种家用电器。原因之一是此类产品已经逐渐”傻瓜化”。产品本身功能相对固定,软件固化在硬件内部,技术上没有特殊性。在使用方面,强调即插即用,维护也不需要复杂的技术和过程,用户选择产品时更注重价格等等。大多数厂商已经考虑将自己的10Mbps交换机推向卖场。现在的国内网络市场更像是一个倒三角形的分布,最上面的是行业应用,中间是中小企业,最下面的是零售市场。欧美市场现在卖的最好的并不是24口的交换机,而是5~8口的家庭用产品,国内市场此类产品的高峰期相信应该在 前后出现。TP-Link市场总监告诉我们,SOHO在 一定会成为市场中的热点,在很多国外的电器超市里,中低端的网络产品,比如10Mbps/5~8口的低端交换机,已经是一种摆在货架上任人挑选的”家电”。在国内当前还很少见。其实细细想来,今天的10Mbps/5~8口交换机,很有当初PC市场的痕迹,因此也就能够预见其下一步发展的趋势也必将是异曲同工的。PC由于技术含量低,在中低端市场基本上没有太多的进入壁垒。同样,当前的交换机厂商也不约而同地认定中低端产品是拉动中小企业用户的突破口。与PC不同,交换机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因此这个市场一时还不可能完全融入家电化的道路。可是迫于竞争,10Mbps交换机必须面对和PC一样的价格战,同时保持技术研发,一刻不停。 现在支撑着中小企业主流应用的100Mbps产品明显具有三个发展趋势,首先是外延的功能越来越多,比如集成了宽带路由器、VPN、网络安全管理或者网络存储功能的交换机产品在中小企业中得到非常好的认可。其次,交换机产品的智能化不断提升,易用性越来越好。第三是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成为厂商关注的焦点。换句话说,厂商市场策略的核心就是关注用户需求,推动网络应用。 ,Cisco花了5亿美元并购在美国消费类网络产品市场名列榜首的Linksys,目的显然是为了进军中低端交换机市场。Cisco公司宣布Linksys品牌产品将与其现有网络产品结合,以方案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可见无论未来Cisco市场策略进行怎样的调整,Cisco在中小企业应用市场将继续坚持两个核心思想——”以客户为中心,以技术为先导”和”向用户提供端到端的网络解决方案的方针”。同样出于对市场占有率的担心,D-Link年初的时候再一次调整了产品报价,D-Link产品企划部总经理直言:此次价格调整就是为了与在价格上与自己咬得很紧的其它厂商拉开距离。”很多厂商其实是在瞄着D-Link的价格在打,我们的交换机报价1000元,人家就报800元。D-Link降价对国内网络市场一定会有影响,我们在中低端市场已经占到33%的市场份额,降低价格后,出货量又有47%的增长,这些对于我们来之不易。” 在市场中推出新一款中低端交换机S1000的华为则认为,用户的购买和应用习惯是左右厂商在制定中低端交换机产品研发策略时的关键因素。华为的一位产品经理说,与大型企业网络相比,中小型企业网络在组建中更注重经济适用,对网络设备的要求一方面要业务能力强,另外也要非常重视性价比。这类网络在数据交换转发的速度与流量上要求相对较低,可是对实现话音、视频、商务等业务功能需求较多,这就要求厂商提供的交换机产品要在性能与功能上同时满足客户的需求。业内人士断言:”就100Mbps的产品而言,在国内市场2~3年之内将是企业及网络环境的主流应用产品。”方案、价格、服务,在100Mbps交换机市场中各厂商的手段异彩纷呈,各自寻求着自身优势的最大化,也希望借此弥补自己在产品差异化方面的不足。如果我们横向地比较一下厂商的说法,不难发现,大家共同强调的其实只有两个字:用户。在交换机的买方市场中,高端的用户在交换机采购中依据”要实现什么功能,要选择什么硬件,要花多少钱”的先后顺序分析问题,进行选择,而中小企业用户的采购习惯恰恰相反。”100Mbps交换机市场,产品竞争同质化是一个不屑说的必然”,交换机厂商谁也没有什么独家的技术优势,用户不希望也不需要大量的中间架构,基本上的需求就是适用就好。因此,越接近客户,就越能提供用户喜欢的产品。 Cisco公司的技术总监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用户的IT部门不应是管理IT设备的部门,而是协助用户借助网络应用,提高效率和效益的部门。这就要求用户的网络必须具有极高的智能性和灵活性。”此言不虚。今天几乎所有的厂商都已经确定无疑地将1000Mbps交换机作为中端市场的核心,可是时至今日,1000Mbps的产品依然没有像100Mbps那样普及到桌面。从用户得到的解释是,除了一些特定的应用之外,1000Mbps到桌面还为时尚早。可是我们应当注意到,当前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厂商开始在自己的产品如笔记本、PC中标配千兆端口。同时1000Mbps交换机价格的下降已经成为普及应用最直接的力量。当前,1000Mbps产品的价格下降速度非常快,今天的24口1000Mbps交换机,已经和三年前100Mbps的产品价格差不多了。 全部端口都为1000Mbps的交换机,在当前的应用中还很难见到,一般商家所说的千兆交换机,其实也只是10/100/1000Mbps的混合物,只有很少几个大厂家才有纯千兆产品,而且一般只应用于大型网络的核心交换机群。纯1000Mbps的交换机价格对于中低端的用户来说,无异于天价。因此市场上常见的适合于应用在各类中小企业局域网的1000Mbps交换机大多都是只带有2个千兆铜线端口并可扩展出2个千兆光纤端口。其中2个千兆铜线端口能够连接服务器或者进行千兆级联,因为服务器的网络数据流量一般很大,百兆在服务器端很容易出现网络瓶颈,使用千兆连接的话,不但能使带宽提高10倍,另外,2个千兆光纤扩展插槽能够实现对现有网络的灵活扩展及升级,对于一些距离超过100米的端点,采用光纤进行连接后,能够明显改进网络性能。此类千兆交换机的市场零售价格最低大概在 ~4000元不等,对于那些在网络成本预算上要求比较经济、实惠的用户来说,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2、以太网市场10/100M交换机仍是主流,千兆增长快、万兆成焦点 在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中,10/100M以太网交换机仍是主流产品。10M的以太网交换机基本已经推出了行业应用、企业应用市场,从而将重点转向普通个人用户以及SOHO用户。10M以太网交换机由于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不高,因此在这一市场中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商参与其中,这也就导致了这一市场的竞争异常的激烈,但这一产品市场的利润也是最低的,有些大型设备厂商在针对某些项目的投标中,为了占领市场、赢得客户甚至采取放弃10M交换机利润的战略思想。 10/100M交换机当前仍是低端交换机的主流产品,在低端市场中无论是销售量还是销售额都占很大比例。当前许多中小企业、行业客户是10/100M交换机设备厂商的主要目标客户。 千兆交换正在逐渐向主流地位冲刺。从技术角度看,在网络建设初期阶段, 即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10M带宽的以太网发挥主要作用,10M交换机占较大市场份额,100M以太网络还处于起步阶段。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100Base-TX迅速得到了推广,100M交换机进入普及阶段。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到 ,10M交换机逐渐退出了主流市场,10/100M交换机成为市场主流,千兆交换机份额增长明显。进入 ,千兆交换机的价格不断下降,使得千兆交换机市场份额急速膨胀,Cisco、3Com等各大公司都推出了千兆甚至万兆交换机和大型企业网解决方案,积极引导客户朝”宽带化”发展。 ,伴随着港湾、华为、思科、锐捷网络等大型网络设备厂商有计划地推出万兆以太网产品和方案,万兆以太网设备市场开始撬动。毕竟,随着越来越多的服务器采用千兆以太网作为上连技术后,数据中心或群组网络的骨干带宽相应增加,以千兆乃至千兆捆绑作为平台都已不能满足需求,万兆技术的介入成为切实需求;而且,由于近两年来国内宽带接入应用的迅速普及,导致了各大电信运营商IP城域网建设高潮的到来。市场的需求使我们有理由相信, 是万兆以太网在国内网络市场上崭露头角之年。 最早的万兆以太网技术应推溯到1999年,当时国外不少厂商就已经开始研究并推出万兆以太网产品,但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到了 6月,随着802.3ae10GE标准的正式发布,则标志着万兆应用迎来新的机遇,也给网络业注入了一支兴奋剂。首先,新标准的出台使得厂商间的竞争变得”有法可依”而更为公平,用户选购产品时再也不用担心不同厂商产品间的兼容性问题;其次,万兆以太网技术基本承袭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及千兆以太网技术,因此在用户普及率、使用方便性、网络互操作性及简易性上皆占有极大的引进优势。在升级到万兆以太网解决方案时,用户不必担心既有的程序或服务是否会受到影响,因此升级的风险非常低,同时在未来升级到40G甚至100G都将是很明显的优势。第三,万兆标准意味着以太网将具有更高的带宽(10G)和更远的传输距离(最长传输距离可达40公里)。第四、在企业网中采用万兆以太网能够最好地连接企业网骨干路由器,这样大大简化了网络拓扑结构,提高网络性能。第五、万兆以太网技术提供了更多的更新功能,大大提升QoS,具有相当的革命性,因此,能更好的满足网络安全、服务质量、链路保护等多个方面需求。最后,随着网络应用的深入,WAN/MAN与LAN融和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各自的应用领域也将获得新的突破,而万兆以太网技术让工业界找到了一条能够同时提高以太网的速度、可操作距离和连通性的途径,万兆以太网技术的应用必将为三网发展与融和提供新的动力。 为了迎接万兆以太网应用时代的到来,国内各厂家首先在核心设备上推出了众多的万兆以太网交换机,以彰显自己在网络高端市场的实力,不过,大多数厂商推出的万兆以太网设备还是基于满足千、百兆端口线速交换为主要目的,经过增加万兆模块支持万兆以太网,但由于受设计的影响,还无法真正满足万兆线速转发;另有一些有实力的厂商则在第一代万兆交换机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标准,并将之称为”第二代万兆交换机”,所谓第二代万兆交换机,指在完全符合万兆以太网标准基础上,进行架构与体系设计,经过采用分布式设计理念,结合最新背板与线卡设计(线卡带宽大于20G)等技术,真正以实现万兆端口线速数据处理的安全智能型万兆交换机。据了解,第二代万兆交换机具有以下特色,第一,在背板设计方式上,一般采用CROSSBAR等支持端口并发数据转发的背板设计方式。第二,从线卡带宽上,必须不少于20G。第三,第二代万兆交换机一般利用专用ASIC硬件芯片并采用分布式设计理念。第四,第二代万兆交换机完全兼容802.3AE标准设备。第五,更高的智能和安全特性。 能够看出,万兆交换技术不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应用上都渐渐趋于成熟,万兆以太交换市场蓄意待发。而且万兆以太网标准已经出台,技术已经成熟,其市场空间巨大,前景一片光明。首先,就当前网络现状而言,万兆以太网首先应用场合将是数据中心的出口、城域网的骨干。作为汇聚客户连接的城域网的边缘,如果采用万兆交换机和第2层(802.1q/p、802.1W等等IEEE标准)构建网络,就能在城市的任何角落迅速地部署本地以太网服务。其次,随着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数字图书馆等应用的开展,高校校园网将是万兆以太网的重要应用场合,利用10GE的高速链路构建校园网的骨干链路以及各个分校区和本部之间的连接,实现端到端的以太网访问,提高了传输的效率,有效地保证了远程多媒体教学、数字图书馆等业务的开展。第三,随着服务器纷纷采用千兆链路连接网络,汇聚这些服务器的上行带宽将会很快成为瓶颈,使用10GE高速链路能够为数据中心出口提供充分的带宽保障。第四,城域网建设的深入,各种丰富的内容业务(如各种流媒体视频应用、多媒体互动游戏)纷纷出现,对城域网带宽提出更高需求,而使用传统的SDH、DWDM等技术作为骨干存在网络结构复杂、难于维护、建设成本高等问题,在城域网的骨干层部署10GE能够简化网络结构,降低部署成本,便于维护,经过端到端以太网来打造低成本、高性能、具有丰富业务支持能力的城域网。最后,由于万兆以太网技术是过去以太网技术的延伸,完全兼容原有网络,支持原有应用,因此在既有的网络市场上,特别是宽带需求较为殷切的市场上将会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同时,由于以太网与SONET/SDH(PoS)在长期的发展中有相当的价格优势,而万兆以太网又支持与SONET/SDH基础架构的无缝连接能力,这使得过去一直是SONET/SDH垄断的广域网市场出现了新的竞争者。在以太网技术作为存储网络平台时,低时延与高效都是关键性的要求,因此万兆位以太网都能够用来架构一个以太网平台的存储网络。这是一个新兴的应用,能够满足存储设备的高速互连,提高存储设备的备份及灾难恢复效率。另外,国内迅速增长的其它各种带宽密集型应用,像高带宽园区骨干、数据中心汇聚、集群和网格计算、合一(语音、视频、图像和数据)的通信、存储组网、金融交易以及政府、医疗保健领域和大学的超级计算研究项目等,也都离不开万兆以太网技术。 3、行业用户成为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主要力量 回顾今年的以太网交换机市场,行业用户成为用户主体。在 ,用户的目光已不再局限于单纯性能和技术的参数,开始关注网络基础设施完成后核心业务在网络上的应用,不同行业在 呈现出各自新的需求特点,可是,以应用为网络建设的推动力量的主题却在各个不同行业得到凸现。 教育行业中的校园网市场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普通教育的”校校通”工程,一是高校校园网的扩容改造。其中,新一代高校校园网在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后,呈现出了新的应用特征,高校信息化开始较早,校园网建设初期为了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今天,广大师生已经不但仅满足于在教室和实验室等场所上网,信息化开始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 校园网向宿舍区与教工区的延伸,使得校园网在企业网的基础上商业化需求突出。 今年教育行业信息化中规模最大的招标项目之一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项目的招标工作已经完成。在这个庞大的项目中,华为公司成为总额2.5亿元的网络设备产品招标中的最大赢家,在核心/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路由器三大项目的招标中均大幅度超越国内外所有对手,获得了大部分份额。 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项目对整个西部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近年来少有的由国家计委批准,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大规模建设项目。该项目覆盖了西部所有省、市、自治区的152所大学的校园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校园网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高速联网,并建设一批基于校园网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应用系统。由于网络建设规模庞大、接入和应用复杂,对设备的采购、供应商的实力和服务水平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在地域如此广阔、学校数量如此之多的区域中建立统一技术标准的校园网络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挑战,而且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又具有专业性强、经济欠发达、人才相对短缺等特点,因此要求厂商提供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等产品技术先进成熟,运行稳定可靠,能够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同时还要求设备提供商的售后服务体系完善、快捷,充分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此次采购规模庞大,其中仅网络设备需求就有交换机约19,000台,中高端路由器约90台。更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厂商成为本次招标的赢家。 在金融行业中,随着国内银行业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跨入了至关重要的应用时期。不论是在经营手段还是在寻求新的赢利点上,都不断地产生新的内容。随之而来的是,作为信息时代金融业务支撑的网络发展重点也相应地作出了调整,以顺应银行业务拓展的新的应用需求。全国范围内的数据集中,把支行、分行的统一业务的数据库上收到总行,分理处的业务终端系统能够直接访问总行的数据中心,因此,巨大的访问量对总行数据中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当前省行网络的主要应用特点体现在数据集中方面,主要是因为省行的信贷与清算工作都是在总行完成。另外省行还有相当数量的中间业务也各具特点,而事实上从这个角度讲,中间业务就是一个非常具有个性化的数据中心。另一方面,省行网络又不但仅是数据中心,而是办公网与业务网连接模型,是融合型的网络,因此如何建构一个安全融合的业务网络,成为银行业网络化建设的关键。 三、 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供需分析 (一) 需求分析 1、产品需求 在 中,以太网交换机产品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万兆以太网交换机的需求。性能更快、服务更智能、对客户投资保护更持久,并能不断满足快速发展的企业和电信服务供应商网络的需要是万兆网络必须具备的特点。具体的说,有以下三点: 第一,万兆以太网交换机首先必须是合格的交换机。作为一台合格的以太网交换机,必须支持网络的冗余性、可靠性、可管理性、易维护性、安全性等方面硬件支持的需求,支持2层协议,例如802.1w、802.1s、生成树等协议。这些协议是作为网络交换机的基础性技术,同样也是万兆以太网的基础。作为一个大型的交换机,在2层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支持3层协议,在3层协议方面,更多的体现在硬件的支持方面。万兆交换机必须能够支持单播和组播的硬件转发。当然,作为万兆以太网交换机最为基础的硬件支持就是必须有真正概念的万兆背板转发速度的支持,如果以上提到的这些技术在不足万兆速度的背板环境下实现,交换机的性能无疑会大大折扣。 第二,万兆以太网交换机必须对客户的投资进行有效的保护。企业信息化的投资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对企业的整个运作会有重大的影响。企业在万兆以太网上的投资,应当做到在原有的千兆网络上的演进升级;网络信息化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并不是一台交换机升级成万兆就代表着实现万兆以太网的,事实上,单单用一台万兆以太网交换机构建万兆以太网也是不可行的,互联网设备供应商必须给客户提供完整的网络解决方案来支持万兆网络的应用。 第三,万兆以太网需要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支持多种智能服务。企业网的智能服务包括很多方面,包括基础的QoS、安全服务(防火墙、VPN、入侵检测等)和高级的IP服务IPv6、MPLS等方面。QoS对于融合网络和关键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客户宽带应用的发展推动了对QoS的需求。在一台交换机上要全面地支持各种应用,完整的QoS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包括流量分类、输入和输出双向监管、整形和排程等一系列流程。总体而言,QoS使网络带宽的有效应用最大化。随着人们对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在网络基础设施里面融入安全的基本元素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防火墙、VPN、入侵检测等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在万兆网络中也应当采用硬件实现一系列高级IP智能服务,代表未来IP发展趋势的IPv6和广泛应用于电信运营商城域网和企业网建设中的MPLS等都非常重要。 在千兆以太网交换机需求方面,有三种关键性的商务应用推动了市场对于千兆以太网技术的需求:Internet应用,多媒体应用,财务、市场、人力资源以及制造业等领域中的一些高级应用。 l Internet应用:一家企业的局域网(LAN)速度会直接影响到它的用户在访问和使用Internet应用时的体验。由于企业的成功在今天经常取决于其响应时间,更快地访问各类关键性的商务信息这些信息很大程度上来自于Internet正在推动着用户对于高速网络的需求。 l 多媒体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经过网络使用流视频技术来指导其业务。例如,某一公司能够利用公司的企业网络经过员工的桌面计算机向全体雇员广播某一位首席执行官的讲话。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省去了差旅以及其它各种成本。 l 财务、市场、人力资源以及制造业等领域中的一些高级应用:在财务、市场、人力资源以及制造业等领域中的一些商务应用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这要求网络为这些应用提供更多的空间来完成对信息、图像、大尺寸文件以及实时的数据库复制文件进行高效传输。当一家企业不具备这一效率时,它可能会有因办公效率降低而导致利润下滑的风险。 在评估一套千兆以太网解决方案的时候,企业用户应该挑选那些价格合理、简单易用而且其可靠性与先进性都足以满足特定的商务需求的交换机与网卡产品。 千兆以太网产品应该是简单易用的。千兆以太网产品的简单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 易于购买 l 易于安装 l 易于使用 l 易于管理与维护 l 易于升级 l 易于与已有网络以及已有应用进行集成 而对于大多数的IT产品来说,网络主管们应该尽量选择标准化的产品以确保其与已有网络设备之间的兼容。 在10/100M以太网交换机的需求方面,主要是一些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SOHO用户对此类产品有较大的需求。 2、价格需求 价格方面,由于电信运营商们都纷纷缩减了各自在网络基础建设上的投资,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预算以及各高校、中小学的网络建设的资金投入都有限,再加上现在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竞争相比几年前要激烈很多,在这种环境下,从以太网交换机用户的需求角度讲,由于预算紧张,她们更需要那些性价比高的设备。因此那些高性能低价格的设备得到了许多客户的青睐。 (二) 供给分析 1、产品供给 随着国内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大,新的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不断涌现,交换机市场也随之迅速扩张。交换机厂商在产品的开发和解决方案的设计上应更多的贴近市场和行业的需求,满足客户更多的实际应用,更好的服务于客户关键业务的运作。只有适应市场的产品方案才能带给客户真正的收益,帮助客户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万兆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国外厂商中包括Avaya、Cisco、Enterasys、Foundry和Riverstone公司在内的多家厂商已陆续推出多款万兆以太网交换机产品,而北电网络公司也推出了万兆光以太网交换机。当前的万兆以太网交换机定位于服务提供商、大型企业及行业用户。在国内厂商中, 9月,锐捷网络(原实达网络)发布了其第二代高密度万兆以太网交换机产品—RG-6800系列产品。这也是国内网络设备厂商在与跨国网络巨头多年的正面交锋中,在高端技术上获取主动、实现高端突围的一个重要契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