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含解析.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5158901 上传时间:2024-10-28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被误解的食品添加剂 说到食品添加剂,估计很多人会敬而远之,一些人对食品添加剂还存有根深蒂固的误解。那么,我们对食品添加剂必须退避三舍吗? 事实上,食品添加剂只是众多添加剂中的一种。添加剂还包括:饲料添加剂、药品添加剂、塑料添加剂、涂料添加剂、油墨添加剂、汽油添加剂等。三聚氰胺是添加剂,但它是水泥添加剂,在水泥里面作为高效减水剂;也是塑料添加剂,在塑料里面作为阻燃剂;还可以作为涂料添加剂,在涂料里面作为甲醛吸收剂。但是,三聚氰胺不是食品添加剂。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吊白块在食品中都是非

2、法添加物。所以,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对维护食品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也许有人会好奇,为何一定要使用食品添加剂呢?其实,对于现代生活来说,食品添加剂不但重要而且必要。因为,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反倒会更加危险。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因食用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引发疾病,是食品安全头号问题,所以如果不使用防腐剂和保鲜剂等食品添加剂的话,肉制品、烘烤食品、方便食品、水果,甚至酱油和醋等食物或调味品就很容易被致病微生物污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而那些号称不添加防腐剂的食品,事实上更容易在开封后受到污染和变质,且无污染和无添加往往是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而造出的噱头而已。 有些人不喜

3、欢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往往是带有一种传统的情结。但食品添加剂并非现代食品工业的产物,而是和人类文明历史一样的悠久。如油、盐、酱、醋以及点豆腐用的卤水,炸油条用的明矾和小苏打,都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早就已经成为我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食品添加剂作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规定使用对人体是无害的,且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正是因为有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才有大量的方便食品供应,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我国古代的哲人就告诉过我们“过犹不及”“适可而止”,如果拿食品添加剂当饭吃,那肯定也是不行的。所有的食品安全都涉及量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

4、用标准严格限定的原因。 那么,也许有的人会说,每种食品添加剂虽然都在标准内,但是一天吃那么多食物,加在一起摄入的量还安全吗?答案是安全的,GB27602014中规定了食品添加剂在各种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其目的是确保一天吃多种食品时,其食品添加剂的摄入量不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ADI)。而这个ADI值是经过国家卫生部门评估而来的,也就是在确保不产生健康风险的情况下,以体重为基础的人体每日可能摄入的食品添加剂量。所以即使一天吃很多种食品,也不会造成摄入的食品添加剂过量。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会对特殊人群造成不利影响的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阿斯巴甜,在GB27602014中规定添加阿斯巴甜的食品应标明:“

5、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此外,像二氧化硫、硫磺、亚硫酸盐等含硫食物在婴幼儿食品中禁止使用,在可以添加的食品中也有严格的最大使用量和残留量的规定,以避免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食品添加剂并不是洪水猛兽,它已经为非法添加物背了太多的黑锅了。我们需要科学地认识它,理性地对待它。食品添加剂本身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躲不开也无需躲开。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方法去打开食品添加剂的潘多拉魔盒,用好的一面去造福人类,并通过标准防止危害的一面出现。(1)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食品添加剂”。B.本文运用时间说明顺序,先说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再说添加食品添加剂的益处,

6、最后写食品添加剂的特殊性。C.第段的划线词“目前”是对时间的限制,不排除以后会有其他的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D.第段画线句子是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突出人们好奇的程度。(2)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 A.添加剂种类繁多,食品添加剂是其中的一种。B.防腐剂、保鲜剂、小苏打、苏丹红都是食品添加剂,适当的添加在食物中是必要的。C.担心每天吃大量的食物造成食品添加剂摄入过量是没有科学依据的。D.食品添加剂早已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之中,想完全拒绝它是不切合实际的。(3)对下列说明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添加剂还包括:饲料添加剂、药品添加剂、塑料添加剂、涂料添加剂等。(分类别)B.

7、GB27602014中规定了食品添加剂在各种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列数字)C.食品添加剂作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规定使用对人体是无害的。(下定义)D.食品添加剂并非现代食品工业的产物,而是和人类文明历史一样的悠久。如油、盐、酱、醋以及点豆腐用的卤水,炸油条用的明矾和小苏打,都是食品添加剂。(作比较)【答案】 (1)C(2)B(3)A 【解析】【分析】(1)A项,有误。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如何科学地认识食品添加剂”B项,有误。“运用时间说明顺序”是错误的,本文运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D项,有误。“是反问句”是错误的,第段画线句子是设问句。故选C。 (2)B项,“苏丹红都

8、是食品添加剂”是错误的。第段,“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吊白块在食品中都是非法添加物”。 (3)B项,有误。是引资料的说明方法。C项,有误。是作诠释的说明方法。D项,有误。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故选A。 故答案为:C;B;A【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结合对文章的理解仔细辨析,判断正误。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意,对选项内容在文章中找到对应的地方,进行比照,判断正误。 本题考查考生对说明文的说明方法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对选项进行逐项的

9、审读辨析,进行判断。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植物也有语言夏爱兰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也是相互之间交流情感的桥梁。动物也有属于它们自己的“语言”,比如通过叫声或者肢体去表达意图。那么,植物有“语言”吗?很多人觉得植物既不会动也不会说话,无论周边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们都无动于衷,怎么可能有自己的语言呢? 20世纪70年代,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了植物对气候环境的反应,发现在严重干旱时期,植物会发出一些奇特的声音。通过进一步的测量和收集数据,他发现声音的源头在植物体内的输水管上,植物在缺水的情况下会发生微小的震动。另一位加拿大科学家发现,植物缺水时发出的响声大小和缺水程度是有相关性的,缺水越

10、严重,发出的响声越大。但是,当时还无法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倘若是因为植物缺水而有意发出这种声音的话,这种具有意识性的表现实在令人惊叹。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科学家发现植物的语言非常奇特且魅力十足,它们所发出的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揭开植物发声的奥秘,英国科学家罗德和日本科学家岩尾宪三发明了一种“植物活性翻译机”,通过连接放大器和合成器,就能够清晰地听到植物的声音。利用这台翻译机,他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有些植物若长时间处于黑暗之中,一旦受到强光的照射,会发出较高音调的声音,如同人受到惊吓一般;有些植物在遭遇强风或者缺水时,发出的声音是低音调的,如同人承受到很大的

11、痛苦一般;有些植物在经历生长环境变化后声音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比如突然有舒适的阳光照射在身上或者在缺水的状态下突然被浇灌,声音会从刺耳变得很悦耳,这便是它们表达愉悦的一种方式。 科学家对不同种类的植物声音进行研究后发现,物种间的声音也会有所差别。为了探索植物之间的声音差异,美国科学家通过仪器对植物的声音进行测量。在植物叶片的不同位置放置两个微型电板,电极的作用是接收植物发出的信号,再通过一种特殊的仪器将这种信号转换成声音,并通过增幅机进行放大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测试系统。通过对比测试,不同种类的植物会有其独特的声音。比如,豆科植物中有的声音类似口哨,有的声音犹如哭泣;而茄科植物西红柿却能发出响亮

12、动听的声音。 植物的“语言”本质上来说是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就像人类感情中的喜怒哀乐。通过植物的这一特性,人们使可知晓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交化和需求,从而进行针对性照顾,有效地提升它们的生命力。(选自科普中国,有测改)(1)文章中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文章中第段中划线词语“往往”能否删掉?为什么? 它们所发出的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3)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植物语言”的特点。 (4)“植物活性翻译机”的发明,让我们发现了生活中许多有趣的现象。也还有许多的发明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请你联系现实举侧说明,注意说明语言的科学、严密和准确。 【

13、答案】 (1)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可靠的事实,说明了植物是有语言的,事例精确,令人信服。(2)“往往”是常常,一般的意思 。用在这里准确说明了植物发声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充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3)植物语言是随环境变化而变化;植物也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同植物能发出不同的“语言”。(4)手机移动支付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它在很多场景都得到应用和推广。比如出行想要骑行共享单车时,你通过手机打开相应的APP,再点开它的“扫一扫”功能,然后对准单车上的二维码一扫,“嘀”的一声,单车锁就打开了。 【解析】【分析】(1)结合第段内容分析,这段话举了澳大利亚

14、科学家和加拿大科学家研究植物对气候环境的反应的例子,具体说明了植物也有语言。这样的例子真实可靠,非常的令人信服。 (2)首先要解释“往往”的意思,然后再结合句子说明的内容分析其作用,即能知道其能否去掉。“往往”是常常的意思,意思是植物所发出的声音常常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并不是都是这样,也会有例外的情况。如果去掉,就说明植物所发出的声音都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因此不能去掉。 (3)从第段提取出如下内容: 它们所发出的声音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科学家对不同种类的植物声音进行研究后发现,物种间的声音也会有所差别;植物的“语言

15、”本质上来说是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就像人类感情中的喜怒哀乐。然后对这几句话概括即可。 (4)本题要求联系现实举例说明许多的发明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只要能举一个例子即可。 故答案为: 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可靠的事实,说明了植物是有语言的,事例精确,令人信服。 “往往”是常常,一般的意思 。用在这里准确说明了植物发声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充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植物语言是随环境变化而变化;植物也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同植物能发出不同的“语言”。 手机移动支付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它在很多场景都得到应用和推广。比

16、如出行想要骑行共享单车时,你通过手机打开相应的APP,再点开它的“扫一扫”功能,然后对准单车上的二维码一扫,“嘀”的一声,单车锁就打开了。【点评】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的分析能力。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引用。做这样的题,要在平时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特的基础上再结合文章有关内容判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最后再结合语段内容分析其作用。 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做这类题时先要表明态度,该词不能去掉,然后说出该词在这里表明什么意思,再说去掉以后意思变成怎样的,和文中或者现实不

17、相符合,最后要说出该词的应用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所以不能去掉。 本题考查提取并概括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答题技巧: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内容的范围;有些内容,直接在提取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内容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本题考查结合文章并联系生活举例说明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要认真阅读说明文,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然后再根据说明特征举出恰当的例子。3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古人的名、字、号居然有这么多讲究顾明 古人非常重视人的名字,在取名字方面也有许多的讲

18、究。而且,他们的命名方式与现在不同,一个人不仅有姓有名,还要另外取字和号。那么,古人的名、字、号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何谓名、字、号 古时候,一个人出生三个月后,长辈会给他起第一个名字,这就是“幼名”。 等到他长大成年之时,就要在名之外另取一“字”。 礼记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在古人看来,一个人的“名”只在君王或长辈面前才能使用,而“字”是用来在平辈或晚辈间称呼的。 对于文人雅士,他们常常会为自己取个“别号”,在文章唱和时作为代称,也可以用来自称。 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寓怀”,此三者包含着个人的全部品格。古人怎样取名 每个人的名都将跟随他一生

19、,因此取名是一件非常值得重视的事。为了慎重地给人命名,春秋时代还讲究“命名之道”。 关于古人取名的原则,左传桓公六年写得明确:“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信,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一些标记和特点,比如某种特殊形状的胎记,与众不同的长相等。红楼梦中贾宝玉因含玉而诞,故名为“宝玉”,当然这有神话的色彩。义,指的是某人出生时伴随的祥瑞现象。象,是以相似之物来命名。孔子名“丘”,因为他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即所谓“圩顶”,父亲便以此为他命名。所谓假,是指假托万物之名。孔子有了儿子后,鲁昭公送给他一条鲤鱼,于是他就给儿子取名“鲤”,遵照的就是“取于物为假”的原则。所谓类,指的是可以取与父亲相似

20、的名字。 此外,古人还提出了取名需避开的六条禁忌,分别是: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如果人名与这几样东西重名,会造成诸多不便。晋国的僖侯名为“司徒”,宋武公名为“司空”,就废了司徒、司空这两个官名;而鲁献公名“具”,武公名“敖”,就废了具、敖两座山的山名。 从宋朝开始,取名的讲究就更多了,家族辈分、生辰八字、生肖属相等都纳入了考量的范围。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在家族中排“恪”字辈,他出生在寅时,因此取名“寅恪”。 古人的名字,显示着家族的血脉传承,寄托着长辈的殷殷期望,象征着人的身份、地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重要依托。古人的字有什么讲究 古人的“字”是“名外之名”,

21、字数上可以取一到两个字。大多数情况下,字的选取与名有一定的联系。说起名与字的关系,大约有以下几种: 并列,也就是名和字的意思相同或相通,是并列的关系。比如屈平,字原。古语中“广平曰原”,所以两者意思相同。再比如孟轲,字子舆。轲、舆在汉语中都是“车”的意思。 辅助,是说字的意思和名相近,但不完全一样,可以互为补充。比如陆机,字士衡。机、衡二字都是北斗星宿的名,相辅相成。 矛盾式,即字和名两者意思相反。朱熹,字元晦。熹是“晨光”的意思,表示天亮;而晦则是“黑暗”的意思,表示天黑。 补充式,意思是字与名意思相顺承、互为因果或可以用来解释名。比如赵云,字子龙。周易说:“云从龙,风从虎。”属于同在一句话

22、中,意思相顺。而于谦,字廷益,则来自尚书的“谦受益”,两者互为因果。 引申式。如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是对“白”字意义的延伸。 此外,古人的字男女皆可取,并非男性的独占。红楼梦中,贾宝玉问林黛玉:“表字如何?”黛玉答曰:“无字。”这一方面说明黛玉还未到十五岁,也未婚配,不到取字的年龄;另一方面也说明古代女子是可以取字的。别号怎样取 相比名和字,古人别号的选取显得更加自由,无论是字数、个数还是字词的选用,都没什么限制。 上文说过,别号一般是文人雅士之间用来互称或自称的,多寄托主人的情怀、品格、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等,是人生追求的体现。 比如苏轼号“东坡居士”,居士表明他信仰佛教,而他曾在黄

23、州城东打理过一片荒地,“东坡”就是那片荒地的代称。 有时候,也可以用人的官职、故乡等为号,比如王维的号“王右丞”,柳宗元的号“柳河东”。 帝王、士大夫等死后还被冠以“谥号”“庙号”,也是别号的一种。如“范文正公”“曾文正公”“秦穆公”之类。 古人的名、字、号中,包含着他们的文化意蕴、生活态度。了解了这些讲究,闲来无事时,可以为自己取个别号,不仅怡情养性,更在方寸之间,自成雅趣。(选自阅读时代,有删改)(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代只有男性才有字,女性没有。如红楼梦中,贾宝玉问林黛玉:“表字如何?”黛玉答曰:“无字。”B.古人取名有六条禁忌,分别是: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

24、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晋国的僖侯名为“司徒”,就很好地避开了这些禁忌。C.在古人看来,一个人的“名”只在君王或长辈面前才能使用,而“字”只用于平辈间称呼。D.“号以寓怀”,别号一般是文人雅士自取的,用于自称或文友间互称,多寄托主人的情怀、品格、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等,是人生追求的体现。(2)“名”与“字”的关系大约有哪几种?请列举。 (3)第段划线句中划线的文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大多数情况下 , 字的选取与名有一定的联系。(4)第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列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 (1)D(2)大约有五种:并列、辅助、矛盾式、补充式和引申式。(3)不能删。“大多数情况”从范

25、围上加以限制,说明字的选取与名有一定联系,但不排除没有联系的情况存在。如果去掉,则字的选取与名有必然联系,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4)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比如第段举苏轼别号的来历这个例子,具体说明了别号“多寄托主人的情怀、品格、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等”特点。(或:第段列举王维和柳宗元别号的例子,具体说明别号“也可以用人的官职、故乡等”来取;第段列举“范文正公、曾文正公、秦穆公”等别号的例子,具体说明了“帝王、士大夫等死后被冠的谥号庙号也是一种别号”。) 【解析】【分析】D项正确。A“女性没有”错。原文是“古人的字男女皆可取,并非男性的独占”,黛玉答曰:“无

26、字。”这一方面说明黛玉还未到十五岁,也未婚配,不到取字的年龄;另一方面也说明古代女子是可以取字的。B“晋国的僖侯名为司徒,就很好地避开了这些禁忌”错,没有避开。原文是“如果人名与这几样东西重名,会造成诸多不便。晋国的僖侯名为司徒,宋武公名为司空,就废了司徒、司空这两个官名”。C“而字只用于平辈间称呼”错。原文是“而字是用来在平辈或晚辈间称呼的”。 可直接提取“古人的字有什么讲究”这部分的第2段首个词语“并列”,第3段首个词语“辅助”,第4段首个短语“矛盾式”,第5段首个短语“补充式”,第6段首个短语“引申式”作为答案。 解题时,从使用的恰当以及删除后的不准确,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词语的重

27、要性。“大多数情况下”意思就是大部分的时候,在一般情况下,意味着还存在很多别的特殊的状况,不能一概而论。只是在这个条件下成立。语境义:通常情况下,字的选取与名有一定的联系。去掉则变成字的选取与名有必然联系了。这样就不实事求是了。 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脉络,全盘把握,根据题干要求找出使用说明方法的地方,找到关键语句分析,明确说明方法后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此题比较简单,如“古人的字有什么讲究”这一部分中,举“朱熹,字元晦。熹是晨光的意思,表示天亮;而晦则是黑暗的意思,表示天黑”的例子,来准确地说明此段的首句(观点句),即“矛盾式,即字和名两者意思相反”的观点。 故答案为:D; 大约有五种:并

28、列、辅助、矛盾式、补充式和引申式。 不能删。“大多数情况”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说明字的选取与名有一定联系,但不排除没有联系的情况存在。如果去掉,则字的选取与名有必然联系,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比如第段举苏轼别号的来历这个例子,具体说明了别号“多寄托主人的情怀、品格、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等”特点。(或:第段列举王维和柳宗元别号的例子,具体说明别号“也可以用人的官职、故乡等”来取;第段列举“范文正公、曾文正公、秦穆公”等别号的例子,具体说明了“帝王、士大夫等死后被冠的谥号庙号也是一种别号”。)【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筛选信息。答题时应注意

29、,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语段,找到相关联关键语句,然后提取信息仔细故选,比照辨析正误。 本题考查提取概括。答题时应注意,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 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答题时应注意,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词语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答题时应注意,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做假设等。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就是为说明观点和说明对象服务

30、的。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被无人驾驶塑造的未来社会 无人驾驶不再只是科幻电影中遥不可及的设想。李开复在“WISE2016独角兽大会”,上说:“人工智能市场前景最大的一个领域应该是无人驾驶。”迄今,全球10多家汽车巨头和互联网公司纷纷涌入无人驾驶领域。据有关人士预测,2030年无人驾驶汽车的销量可达9540万辆,这意味着10多年后,75%的汽车都是无人驾驶汽车。 安全性是公众能否接受无人驾驶汽车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所有无人驾驶汽车研发团队需要攻克的难点。百度公司高级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说:“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能将达到人类驾驶员的100倍。”驾驶员从反应到制动需要12秒,制动距离40

31、米,安全视距50米。计算机从反应到制动只需02秒,制动距离67米,视距超过200米 , 还没有疲劳驾驶、酒后驾车等问题。数据显示,93%的交通事故是由人为疏忽造成的,无人驾驶可减少人为失误,使因疏忽造成的事故率降低至1%。 王劲认为:“无人驾驶汽车最先进的是它的学习能力。今天是人在教车怎么开,每一次纠偏都会上传到云端,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脑会进入深度学习阶段,获得的能力将会被下载到每一辆车上。”一辆车进步,所有车都进步,久而久之,大数据会让无人驾驶汽车变得越来越聪明。 无人驾驶汽车将在未来颠覆人们的出行方式,车子没有方向盘,刹车和油门踏板也用不上,在出发时,只需按下启动按钮,就可以到达目的地。(文

32、/郑依妮,有改动)(1)下列有关第段划线部分的理解与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突出说明了无人驾的安全性远超人类驾驶。B.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突出说明了交通事故多是由人为疏忽造成的。C.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其体说明了无人驾驶可以减少人为失误。D.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具体说明了无人驾驶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率。(2)下列说法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无人驾驶汽车是人工智能市场前景最大的一个领域。B.10多年后,75%的家庭汽车都将成为无人驾驶汽车。C.安全性是所有无人驾驶汽车研发团队需要攻克的难点。D.无人驾驶汽车没有方向盘、刹车和油门踏板。【答案】

33、 (1)B(2)A 【解析】【分析】从句中的“1.2秒”“40米”等数字可以判断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且这句话是将“无人驾驶汽车”“人类驾驶员驾驶汽车”两者之间的反应时间、制动距离以及视距进行比较,突出说明 突出说明了交通事故多是由人为疏忽造成的 ,故选B。 B项错误,原文中的表述是“10多年后,75%的汽车都是无人驾驶汽车。”是已经都是无人驾驶汽车了,不是“将要成为”; D项错误,通过分析原文中的句子“车子没有方向盘,刹车和油门踏板也用不上”,原文讲的是“刹车和油门踏板也用不上”不代表没有。 C项有误,“ 安全性是公众能否接受无人驾驶汽车的决定性因素 ”,人们接受是最大的难题。 A项正

34、确,故选A. 故答案为:B;A【点评】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答题时应注意,根据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判断文段内容看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 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筛选信息。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AI是如何做决策的?吕之品 最近一段时间,AI(人工智能)被炒得神乎其神,似乎它无所不能。但事实上,据社交网站“脸谱”披露,要想欺骗AI把某个不存在的东西当作真实存在,比你想象的要容易得多。 譬如,在一张高清晰度的图片中,随机地降低某些地方的像素。这么一点微不足道的变

35、化,人眼根本难以觉察,也不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但AI却能觉察出来其中的差异,并因此严重干扰了判断,比如说把图中的猫误认作了狗。 这个低级错误揭示出当前AI的一个重大缺陷:太拘泥于细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让无谓的细节影响了对整体的判断。如果这个弱点被黑客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他们将能够操纵无人驾驶汽车狂奔,无视红绿灯;或者让犯罪嫌疑人轻易躲过AI控制的监控摄像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先去了解AI是如何自我学习,如何做决策的,但这一直是个难题。因为AI在自我学习过程中,经过海量的数据训练之后,会自创一套决策规则,但它最后创立的规则到底是什么,这对于AI的设计者有时候都是一个谜。这一

36、点其实跟人也是相似的。譬如,老师在课堂上向你传授知识,但你是如何把这些知识点组织起来的,他也不见得清楚。 最近,美国布朗大学的克里斯格林和他的同事开发了一个系统,有望突破这个困难。这个系统能够分析,当AI对一个图像做判断时,它是根据图像的哪一部分做出判断的。为开发这个工具,研究小组用数码噪声依次替换图片的一部分,看看这样替换之后,是否会对AI的判断产生影响。如果AI改变判断,那说明图片的这块区域可能正是影响AI判断的关键所在。 格林在给图片分类的一个AI上测试了他的系统。这个AI被训练把图片分成10个类,包括飞机、鸟、鹿和马等。格林的系统能够暗中查看,当AI对图片进行分类时,什么是它所倚重的,

37、什么是被它忽略不计的。结果表明,AI先是将图片上的物体分解成不同的元素,然后搜索图片中的每一个元素以确定把图片归到哪一类。 举个例子。当AI观察马的图片时,它首先关注的是其腿部,然后,寻找它的头部。在观察鹿的图片时,它也采用类似的办法,不过在关注了鹿的腿部之后,它接下去搜寻的不是头,而是鹿角,因为鹿角是最能把鹿跟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所以鹿角被置于优先的地位。至于图片的其他地方,则被AI完全忽略了。 从这里我们看出,AI做决策的过程迥异于我们人类。我们是不会如此拘泥于局部的。面对一张鹿的图,即使把它的角打上马赛克,我们也还是可以根据分叉的蹄子认出鹿来的,但对于“死板”的AI,它很可能就把它认作驴

38、了。 格林的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测试现有的AI,以便确保它们下判断时,关注的是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这对于改进AI有重要的价值。(选自大科技百科新说201805B有删改)(1)下列不属于本文说明内容的一项是( ) A.AI的重大缺陷B.AI发展的前景C.AI决策的过程D.AI决策的特点(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AI太拘泥于细节,会一叶障目,影响对整体的判断。B.除设计者外,AI的决策规则不易被人所知。C.格林软件的出现才让我们认识到AI有重大缺陷。D.AI在进行决策时,其决策过程是一成不变的。(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介绍AI是如

39、何做决策的。B.文章是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C.第段划线词“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D.第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和分类别。【答案】 (1)B(2)A(3)D 【解析】【分析】第一至三段说明了AI的重大缺陷,第四至六段说明的是AI决策的过程,第七、八段说明的是AI决策的特点。B项“ AI发展的前景”不是本文说明的内容。A根据第三段“这个低级错误揭示出当前AI的一个重大缺陷:太拘泥于细节”可知此项说法正确;B根据第四段“因为AI在自我学习过程中,经过海量的数据训练之后,会自创一套决策规则,但它最后创立的规则到底是什么,这对于AI的设计者有时候都是一个谜”可知“除设计

40、者外,AI的决策规则不易被人所知”说法有误;C根据第一至三段的内容可知此项说法不正确;D根据第六段的“AI先是将图片上的物体分解成不同的元素,然后搜索图片中的每一个元素以确定把图片归到哪一类”可知此项说法不正确。D分析第七段可知,此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AI做决策的过程。此段没有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故答案为:B;A;D。【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做这类题目的方法是:找出与题目相关的段落原文,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准相关语句,准确辨析。(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说明文内容的能力。作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仔细审题的基础上,筛选出与问题相关的答题区域,再进行提炼概括

41、,就可得出答案。(3)本题考查学生整体感知文章以及信息收集筛选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力求做到把握文章脉络,划分阅读区间,抓住文章中心句和重点句,理清信息要点,从而快速判断是非。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四海为家”的微塑料杨舒 在距离人类生活圈最远的南极海水中,微塑料的身影再次被科学家“捕获”。科学家们认为:“这基本可以证明,微塑料已遍布于全球海洋,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塑料在生活中很常见,“微塑料”又是什么?它为何引发科学家频频关注,又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危害? 科学界关注海洋微塑料污染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直到2004年,英国科研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

42、论文,才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 海洋中的微塑料可分为“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两大来源。“原生”微塑料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细小的,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使用的塑料微粒,如用于清洁剂、洗面奶,以及工业研磨料、去角质、药物和纺织物的塑料原料等。“次生”微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由大块海洋塑料污染物因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层层分解破碎而成的细小塑料颗粒。 微塑料难降解,除此以外最大的特性就是粒径细小,数量巨大,非常容易被海洋浮游生物所摄入,它的尺寸越小,危害越大,容易堵塞生物食道。微塑料另一个特性就是高疏水性,加之有较大面积,容易吸附海水中的多环芳烃等疏水性污染物

43、,并产生富集作用。而这些疏水性污染物基本都是持久性有机物,大都具有较大生物毒性,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并通过生物食物链进行累积。 最让科学家们担心的是,通过食物链,这些被海洋生物摄取的微塑料最终会进入生物链顶端人类的体内,威胁人体健康。 科学家们普遍呼吁,世界各国应一道提高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率,并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以降低塑料垃圾对海洋的污染。(光明日报,有删改)(1)请在文中找出一处运用“下定义”说明方法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2)简要概括微塑料具有哪些特性。 (3)“微塑料已遍布于全球海洋,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这句话中“可能”一词有什么具体作用? 【答案】 (1)“微塑料”的概念直

44、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原生”微塑料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细小的,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使用的塑料微粒。“次生”微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由大块海洋塑料污染物因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 层层分解破碎而成的细小塑料颗粒。(2)难降解;粒径细小;数量巨大;容易被海洋浮生物所摄入;高疏水性。(3)“可能”一词表示微塑料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推测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及作用。辨析说明方法首先要全面掌握说明方法的分类及各种说明方法的语言标志。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 是的(属概念)。例如第四段对“原生”微塑料是和“次

45、生”微塑料的说明就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2)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在审清题干的基础上找到答案范围,然后精读该语段,根据理解得出切题的答案。根据第五段“微塑料难降解,除此以外最大的特性就是粒径细小,数量巨大,非常容易被海洋浮游生物所摄入,它的尺寸越小,危害越大,容易堵塞生物食道”提炼关键词语即可解答。(3)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可能”表估计,表示微塑料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推测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故答案为

46、:(1)“微塑料”的概念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原生”微塑料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细小的,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使用的塑料微粒。“次生”微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由大块海洋塑料污染物因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 层层分解破碎而成的细小塑料颗粒。(2)难降解;粒径细小;数量巨大;容易被海洋浮生物所摄入;高疏水性。(3)“可能”一词表示微塑料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推测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点评】(1)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是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能准确揭示事物 的本质,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精练、更严密。三方面,“微塑料”的概念:直径小于5毫米、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原生”微塑料;“次生”微塑料。(2)这道题是归纳说明对象的特征,抓关键语句,在一篇说明文中,说明的中心内容有时集中在一两句话,这些关键句有可能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和中间。提取关键词语,有时文章的某一内容要点分散在一些段落中,提取这些段落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归纳总结。特点有,本质上难降解;外形:粒径细小、数量巨大;危害性:容易被海洋浮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