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小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1)1我能正确美观地写词语。 pi li l zhpn mn qin b yo hun 2下列词语中,和其他词语不属于一类的是 A黄瓜B西红柿C土豆D西瓜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B“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C对一根胡子来说,果酱是多么好的营养品啊!D小狗很诧异:那个猎人准是发疯了,竟然对狗开枪!狗跑啊,跑啊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都是我国的少数名族。B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代表作有飞鸟集园丁集等,他曾于1913年获诺贝
2、尔文学奖。C山行和夜书所见的作者分别是苏轼、叶绍翁。D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第四个胃是管消化的。5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1)弟弟从树上掉下来,摔伤了胳臂(bobei),刚换的新衣裳(shangshng)也被树枝刮烂了。(2)院长一看见刚进门的王大(ddi)夫就问:“你刚才干吗(mam)去了?”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我的表弟胆小如鼠,什么都怕。B春天来了,花儿们争奇斗艳,竞相开放。C他的手被墨水弄脏了,真是近墨者黑呀!D小明很懒,打扫卫生的时候总是滥竽充数,混在里面装装样子。7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的是()A小明长得很像他的爸爸B只见
3、松林里的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C龙似乎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D这本书我很熟悉,好像在图书馆看过8按要求各写出一个同类的词语。眼疾手快(含人体部位)_四面八方(含数字)_9积累填空。(1)诗词世界丰富多彩。古诗中有风景:“停车坐爱枫林晚,_”;“两岸青山相对出,_”;古诗中有勉励:“_,最是橙黄橘绿时”;古诗中还有童趣:“意欲捕鸣蝉,_”。(2)司马光中,一个孩子跌进水翁后,其他孩子的表现是:“_”,司马光的表现是“_瓮_”。(用原文句子填空)(3)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丹麦作家_,我还读过他写的童话故事_。(4)我和弟弟闹矛盾了,谁也不服谁,爷爷耐心地询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_
4、,_,凡事都要讲道理。”(5)“雀”用部首查字法查_部,读音是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向后转,你也是排头我今年上三年级了,个子很矮。我最讨厌的就是体育课了,上体育课我就要站在最后一排,而且最后一排就我一个人。一走步,我像个小丑似的跟在后面,同学们都笑我是“打狼的”。我很自卑。去年秋天,区里举办广播操比赛。为了拿个好成绩,我们提前一个月就开始训练了。为了使队伍整齐,我被(理所当然、理直气壮)地甩了出来。谁让我不能长得高点呢?最后阶段由体育老师训练。我们班的体育老师是新调进来的一位男老师,高个儿,总是眯着眼睛笑,可是训练起来特别的严厉,大家都叫他“笑面虎”。他看见我在队伍旁边“游荡”,便叫我站
5、到队伍中去。我想,他一定是叫我在同学面前出丑。我十分不情愿地站在属于我自己的位置上,在他的口令下做各种动作。因为我没有和同学们一起训练,一上去,显得有点不(合拍、合群),自然也没少引起同学们的哄笑。可“笑面虎”老师一点儿也不为之动怒,反倒站在我旁边训练起来,一练就是两个星期。到比赛前,他也没有让我离开的意思。我顿时产生了惧意,到时候走不好可要给班级丢脸的,那可不行,那样班主任老师和同学们都饶不了我的。到了比赛那一天。上场前,“笑面虎”老师向我身边靠了靠,侧脸说:“记住向后转,你也是排头!”听了这话,我不知从哪来的力量,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自信。上场时,我在心中默念这句话,当我听到“向后转”的口令
6、,我真正意识到大家在注视着我。我知道,我要昂起头,挺起胸,充满自信,因为我身后有一支队伍。10、短文中有几处描写“我”心情的词语,请写下来。_11、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答案。_12、请你联系上下文解释“笑面虎”的意思。“笑面虎”:_13、“我”产生“惧意”的原因是什么?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1)“我”被同学们嘲笑而产生的。( )(2)“笑面虎”老师对“我”训练非常严厉。( )(3)“我”怕做不好广播操。( )14、你喜欢这样的“笑面虎”老师吗?说说你的理由。_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蛙声十里出山泉有一次,大作家老舍先生给国画大师齐白石出了这样一句诗:“蛙
7、声十里出山泉。”他希望齐白石根据这句诗画出一幅画来。在一般人看来,这句诗是个很难画的题目。因为在一幅画上,既要表现出蛙声,又要表现出十里山泉的景象;不仅要有声响效果,而且要有空间的距离。究竟怎样才能画出这样的画呢?老先生岂不是在难为这位老画家吗?然而经过几天的构思,齐白石竟按照老舍出的题目把画完成了。当这幅画展现在老舍先生面前的时候,老舍一边欣赏着画面,一边连连称赞。从此,这幅画就成为齐白石绘画中的一张名作了。这幅画究竟是如何描绘这一句诗的呢?我们只要欣赏一下画面就知道了:画面上,画有长满青苔的乱石山。一道清泉自乱石山中飞流而下,几只活灵活现的小蝌蚪顺着清清的泉水,摇摆着小尾巴被冲了下来,使人
8、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啊!画面上虽然没有画青蛙,但是这些小蝌蚪却给人以暗示,使人感到,在山泉的深处仿佛听到了一片朗朗的蛙声。当我们看着飞流的泉水,就会联想到十之外的优美景色蛙声伴着泉水的声音,仿佛奏着迷人、动听的交响乐。这幅画以形写神,通过蝌蚪和泉水让观者体会到无法听到的水声和蛙声。此外,这幅画还能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看画的人虽身在画前,思想却早已在十里山泉之外了,难怪老舍先生看到这幅画时,连声称赞齐白石老先生构思巧妙呢!15、从文中找出恰当的量词填人下面的括号里。一( )名作一( )清泉一( )图画16、大作家老舍给国画大师_出了这样一句诗:“蛙声十里出山泉”,出这样一
9、句诗的原因是_。17、文中第三自然段加点的“这幅画”的画面上都画了什么?_18、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_19、老舍先生为什么称赞齐白石先生的画构思巧妙?请简要回答。_20、习作。本学期,我们游览了长江、洞庭湖、西沙群岛和小兴安岭,欣赏了美丽风光。你一定也游览过许多美丽的地方,请以“美丽的 ”为题完成习作。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做到书写工整,语句通顺。1排列蜡烛拼命墙壁摇晃【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排列、蜡、命、墙壁、摇晃”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
10、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C【解析】C【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归类。“黄瓜”“西红柿”“西瓜”三个词语均属于水果类,“土豆”属于蔬菜类。3A【解析】A【详解】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A.有误,“狐狸说道”为提示语在中间,后面应为逗号。B、C、D正确。故选:A。4C【解析】C【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古诗识记、课文理解。选项A说法正确,1、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
11、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其余的散居在景东、景谷、普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2、景颇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的陇川、盈江、潞西、瑞丽、梁河等5个县、市,与德昂、傈僳、阿昌、汉等民族交错杂居于山区;部分散居于耿马、腾冲、泸水、孟连、昌宁、勐海、隆阳等县(区)。3、阿昌族是云南省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囊宋阿昌族乡、九保阿昌族乡,其余分布于潞西、盈江、腾冲、龙陵、云龙等县。4、德昂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比较集中的分布在云南省保山地区的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市、瑞丽市、盈
12、江县、陇川县、梁河县,临沧地区的永德县、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其中潞西市的三台山德昂族乡和临沧市镇康县的军弄乡是德昂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选项B说法正确,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选项C说法错误,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夜书所见夜书所见是
13、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选项D说法正确,牛身上共有四个胃,其中,前三个胃是由食道变异而形成的,即瘤胃、网胃、瓣胃,这三个胃并不具备分泌胃液的功能;最后一个是皱胃,可以分泌胃液,起到消化的作用,是真正意义上的胃。出自课文在牛肚里旅行。5(1)beishang(2)dim【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多音字的掌握。(1)“臂”读“
14、b”时,指胳膊;读“bei”时,用于词语“胳臂”。因此“胳臂”的“臂”应读“bei”。“裳”读“shang”时,指衣裳;读“chng”时,古代指裙子。因此“衣裳”的“裳”应读“shang”。(2)“大”读“d”时,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读“di”时,指医生。因此“大夫”的“大”应读“di”。“吗”读“ma”时,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读“m”时,是疑问代词,指什么。因此“干吗”的“吗”应读“m”。6C【解析】C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A项,胆小如鼠:胆子小得像老鼠。形容非常胆小。用在此处符合语境。B项,争奇斗艳:竞相展示形貌、色彩的奇异、艳丽
15、,以比高下。用在此处表达花儿们开得灿烂,数量很多,合适。C项,近墨者黑: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该句子是说他的手被墨水弄得很黑,“近墨者黑”用在此处显然是字面上的误解。D项,滥竽充数: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句子用其来表达小明混在值日生队伍中打扫卫生,只是装装样子,并没有认真打扫,合适。7B【解析】B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A项,小明和他
16、的爸爸都是人,且小明长得像爸爸是一般事实,故该句未使用修辞。B项,结合“斗笠像蘑菇一样”可知,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斗笠”比作了“蘑菇”。C项,句中“似乎在游动”“像活了一样”是个人感觉,且句子没有喻体,故该句未使用修辞。D项,句中“好像在图书馆看过”是个人感觉,且句子没有喻体,故该句未使用修辞。8 摇头晃脑 七上八下【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词语仿写的能力。要注意分析所给例词在结构及内容上的特点,然后进行仿写。这类词语要抓住它们的特点,看明白仿写例句的类型就找出答案了。平时要多积累含人体部位的词语还有:唇亡齿寒、张口结舌、心平气和、肝胆相照、油嘴滑舌等。含数字的词语还有:九牛一毛、五
17、谷丰登、五花八门、五光十色、十全十美、六神无主等。9 霜叶红于二月花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年好景君须记 忽然闭口立 皆弃去 持石击 破之 安徒生 海的女儿 有理走遍天下 无理寸步难行 小 qu【解析】本题考查诗句识记、课文理解、谚语俗语和查字典。谚语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意思是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
18、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意思是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出自清代
19、袁枚的所见。意思是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2)本题考查的文言文是出自宋代佚名的司马光砸缸。全文: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意思是: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故在司马光中,一个孩子跌进水翁后,其他孩子的表现是“皆弃去”,司马光的表现是“持石击瓮破之”。(3)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所著的一篇童话故事,该篇讲
20、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举杯共庆的圣诞夜被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表达了安徒生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无情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根据积累,再写出你读过的安徒生的其他作品即可。如: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等。(4)“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意思是有理到哪儿都行得通,无理到哪儿都不行。指人的言行必须有理可循。(5)“雀” 字共有 11 画,笔画顺序为: 竖、撇、点、撇、竖、点、横、横、横、竖、横。“雀”的部首是“小”,读音为“qu”。10、 讨厌 不情愿 惧意 自信107 理所当然 合拍108本义是指表面和善,其实和老虎一样凶猛。后比喻外貌和善而内心严厉凶狠的人。在文中指新
21、来的体育老师是个外表总眯着眼睛笑,但训练起来特别的严厉的人。109 1喜欢。首先,这样的“笑面虎”老师外表和善,不轻易动怒,让学生愿意亲近,没有距离感。其次,这样的“笑面虎”老师在训练或学习上对学生严厉、一视同仁,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体现出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负责。再次,这样的“笑面虎”老师适时地鼓励学生,给学生自信,使学生受益良多。【分析】10、本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描写我心情的词语”,可知答案就在短文中。“心情”指的是感情状态,如,喜悦、愤怒、悲伤、快乐、烦恼、生气、害怕、讨厌等。细读短文,找出这一类的词语,写下来即可。11、本题考查根据语言环境辨析词语的能力
22、。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选词填空前,应充分理解词语,结合语境进行选词。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合拍:符合节奏,比喻协调一致。合群:跟大家关系融洽,合得来。12、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答题思路是先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将解释代入句子中,最后体会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类似这样的词语还有替罪羊、千里马、井底蛙等,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养成积累的好习惯。13、本题考查对短文的理
23、解能力。根据题干中“我产生惧意”在文中第三自然段找到“我顿时产生了惧意”,然后联系下文“到时候走不好可要给班级丢脸的,那可不行,那样班主任老师和同学们都饶不了我的”可知,“我”怕做不好广播操而给班级丢脸,所以产生了惧意。1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写的时候,注意先写出自己的观点,即“喜欢”或者“不喜欢”,然后再说清理由,写理由时可以根据文中“笑面虎”老师的表现展开说,也可以略微结合自身实际。本题是开放性题,合理即可。15、 张 道 幅217 齐白石 他希望齐白石根据这句诗画出一幅画来218画有长满青苔的乱石山。一道清泉自乱石山中飞流而下,几只活灵活现的小蝌蚪顺着清清的泉水,摇摆着小尾巴被冲了下
24、来。219主要讲述了齐白石先生根据老舍先生出的画题完成了一副构思巧妙的名画。220这幅画以行写神,通过蝌蚪和泉水让观者体会到无法听到的水声和蛙声。此外,这幅画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分析】15、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结合文章第二自然段“这幅画就成为齐白石绘画中的一张名作了。”和文章第三自然段“一道清泉自乱石山中飞流而下”和“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啊”可知答案。16、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结合文章第一自然段“大作家老舍先生给国画大师齐白石出了这样一句诗:“蛙声十里出山泉。”他希望齐白石根据这句诗画出一幅画来。”可知答案。17、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
25、从“我们只要欣赏一下画面就知道了:画面上,画有长满青苔的乱石山。一道清泉自乱石山中飞流而下,几只活灵活现的小蝌蚪顺着清清的泉水,摇摆着小尾巴被冲了下来,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啊!”可知答案。18、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方法:段意合并法:段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一段的段意综合起来加一概述就是文章内容主旨。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抓住六要素加以概括,就是文章主旨。问题概括法:一篇文章都是再围绕一个中心按一定顺序所写。思考作者要说明的是哪些问题,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主旨。举例: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
26、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文章的主旨。标题追溯法:以内容命名的文章,根据标题阅读就可以获知主旨。举例: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旨。内容借助法:借助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主旨。举例: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总结了全文的主旨。通读全文,根据段意合并法,可知主要讲述了齐白石先生根据老舍先生出的画题完成了一副构思巧妙的名画。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内容“这幅画以形写神,通过蝌蚪和泉水让观者体会到无法听到的水声和蛙声。此外,这
27、幅画还能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看画的人虽身在画前,思想却早已在十里山泉之外了”可知答案。20、范文美丽的桂林桂林是中国的一个中小城市,有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鬼斧神工般的桂林山水美景,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素有“甲天下”之美称。桂林有一处有名的江,叫做漓江。这美丽的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萦回,削壁垂河、青山浮水,犹如一幅百里画卷。听那位小解说员说:“晴天的漓江,青峰倒映特别迷人,可烟雨的漓江,赐予人们的却是另外一种美的享受:细雨如纱,飘飘沥沥,云雾缭绕,似在仙宫,如入梦境。”在漓江边有座有名的山,是象鼻山。象鼻山位于市内桃花江与漓江交江流处,是桂林名山之一。由
28、3、6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纯石灰岩构成的,山开酷似一头巨象神长鼻临江吸水,因此而得名。走在江边,棕榈欢歌、崖花水藻、丛发清绮、老人高峰等景渐入眼帘,置身其中,倍感情青清新幽雅、舒适恬静,无处不体现“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详解】考查书面表达能力。学生准确把握题目要求,选一个觉得最容易的作文来写,语句要通顺,作文符合题意即可。构思指导:(1)、开头:开篇点题,引出所要描述的内容。(2)、过程:写游览过的美丽的地方,就是写景文,在写景的时候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动静结合,注意抒发自己游览时候的心理感受,心情变化等。(3)、结尾:最后写自己的感受与收获,抒发感情。(4)、还可用上积累的好词好句或加入一些修辞,使内容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