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T_CNLIC 0084-2023 T_AQSPMK0007-2023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汽车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15405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55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_CNLIC 0084-2023 T_AQSPMK0007-2023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汽车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T_CNLIC 0084-2023 T_AQSPMK0007-2023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汽车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T_CNLIC 0084-2023 T_AQSPMK0007-2023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汽车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T_CNLIC 0084-2023 T_AQSPMK0007-2023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汽车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T_CNLIC 0084-2023 T_AQSPMK0007-2023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汽车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T/CNLIC 00842023T/AQSPMK 00072023中 国 轻 工 业 联 合 会昆山市高分子材料质量与标准化协会团 体 标 准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汽车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T/CNLIC 00842023T/AQSPMK 00072023*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地址:北京东长安街 6 号邮政编码:100740发行电话:(010)65241695网址:http:/Email:轻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编辑发行地址: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 6 号院邮政编码:100037电话:(010)68049923*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书号:1550196065印数:1200 册定价:68.00 元ICS59

2、.080.40CCS Y 47团体标准T/CNLIC 00842023T/CNLIC 00XX202XT/AQSPMK 00072023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汽车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design product assessmentPolyurethane artificial leather and synthetic leather for automobile2023-05-15 发布2023-05-15 实施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昆山市高分子材料质量与标准化协会发 布T/CNLIC 00842023T/AQSPMK 000

3、7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评价要求.25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评价报告编制方法.66评价方法.7附录 A(规范性)指标计算方法.8附录 B(规范性)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10附录 C(规范性)氯化苯酚.11附录 D(规范性)有害染料.12附录 E(规范性)阻燃剂.14附录 F(规范性)乙二醇类物质.15附录 G(规范性)多环芳烃.16附录 H(规范性)邻苯二甲酸酯.17附录 I(规范性)总碳散发量测试方法.18附录 J(规范性)管控石棉物质种类.20附录 K(规范性)游离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21附录 L(资料性)人造革合成

4、革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22参考文献.27T/CNLIC 00842023T/AQSPMK 0007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昆山市高分子材料质量与标准化协会共同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昆山阿基里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昆山阿喀斯检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江苏休伦新材料有限公司、扬州市德运塑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学、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轻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斯塔尔精细涂料(苏州)有限公司、苏州贝斯特

5、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亚塑胶工业(南通)有限公司、昆山北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国信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亿博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诚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佛山惠安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上海馨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川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王家风范海绵制品有限公司、河南加佰加实业有限公司、美亚聚氨酯制品(天津)有限公司、昆山协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卡洛实业有限公司、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昆山玮峰化工有限公司、昆山市高分子材料质量与标准化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建明、陈清、庄君新、张磊、刘顺兆、范浩军、陈意、范维维、毛虎、郭祥、朱云朋、马锐军、李志远、匡建武、王维新、毛力、王

6、超、阮国桥、邓纳新、林永泉、孙建明、王炜炜、郭建伟、黄志山、丁菊芳、邹建峰、李泽恩、张凤、吕仕铭、程正勇、顾芳艳。T/CNLIC 00842023T/AQSPMK 00072023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汽车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汽车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以下简称“人造革合成革”)绿色设计产品的评价要求,描述了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评价报告编制方法和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人造革合成革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7、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912.1纺织品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GB/T 71412008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GB 8410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T 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 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 17592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GB 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0382纺织品致癌染料的测定GB/T 20383纺织品致敏性分散染料的测定GB/T 22048

8、2022玩具及儿童用品中特定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测定GB/T 23263制品中石棉含量测定方法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3344纺织品4-氨基偶氮苯的测定GB/T 23345纺织品分散黄23和分散橙149染料的测定GB/T 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40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GB/T 24044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GB/T 321612015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GB/T 321622015生态设计产品标识GB/T 3300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7612017绿色产品评价通则GB/T 34443201

9、7人造革与合成革术语GB/T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QB/T 46712014人造革合成革试验方法耐水解的测定QB/T 48732015人造革合成革试验方法实验室光源暴露法QB/T 50682017人造革合成革试验方法成雾性的测定QB/T 51582017人造革合成革试验方法二甲基甲酰胺含量的测定QB/T 53542018人造革合成革试验方法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QB/T 54472019人造革合成革试验方法气味的测定QC/T 941汽车材料中汞的检测方法T/CNLIC 00842023T/AQSPMK 000720232QC/T 942汽车材料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QC/T

10、 943汽车材料中铅、镉的检测方法QC/T 944汽车材料中多溴联苯(PBBs)和多溴二苯醚(PBDEs)的检测方法QC/T 1131汽车材料中多环芳烃的检测方法SN/T 38022014进出口建筑用聚氨酯粘结剂中游离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合成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2016年第21号)3术语和定义GB/T 321612015、GB/T 337612017、GB/T 344432017等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绿色设计 green-design生态设计 eco-design按照生命周期(3.3)的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

11、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产品在生命周期(3.3)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有有害物质的原材料,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活动。来源:GB/T 321612015,3.23.2绿色设计产品green-design product生态设计产品eco-design product符合绿色设计(3.1)理念和评价要求的产品。来源:GB/T 321612015,3.3,有修改3.3生命周期life cycle产品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从自然界或从自然资源中获取原材料,直至最终处置。来源:GB/T 24040

12、2008,3.13.4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3.3)中输入、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来源:GB/T 240402008,3.24评价要求4.1基本要求4.1.1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并保留记录。4.1.2企业宜采用国家鼓励的、符合国家产业和技术政策发展方向的先进技术和工艺,不应采用国家或有关部门明确淘汰或禁止的技术、生产工艺、装备及相关物质。4.1.3待评价企业截至评价日三年内应无较大及以上安全、环境和质量事故。4.1.4污染物排放应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并满足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制度、总量控

13、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4.1.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贮存应按照 GB 18599 的相关规定执行,危险废物的贮存应按照 GB 18597的相关规定执行,所有废物应交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置。4.1.6企业应按照 GB/T 24001、GB/T 23331、GB/T 19001、GB/T 45001 和 IATF 16949 分别建立并有效运行环境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要求。4.1.7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应符合 GB/T 33000 的要求。4.1.8产品生产企业应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建立并执行危险化学品

14、安全管理制度,应提T/CNLIC 00842023T/AQSPMK 000720233供符合 GB/T 16483 要求的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4.1.9生产企业应按照 GB 17167 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并根据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配备污染物检测和在线监控设备。4.1.10企业宜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建立绩效评价机制、程序,确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产品主要原材料供应方、生产协作方、相关服务方等提出质量、环境、能源和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要求。4.1.11企业应按照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公开环境信息。4.2 评价指标要求4.2.1评价指标分类一级指标包括能源属性、资源属性、环境属性和品质属性四类

15、指标。二级指标是四类一级指标中具体评价项目,包括了指标名称、基准值和判定依据等信息。4.2.2能源属性指标应符合表 1 要求。表 1能源属性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基准值判定依据所属阶段1能源属性单位产品综合能耗tce/104m符合 合成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中级基准值要求按 附 录 A 中A.1 计算,并提供证明材料产品生产4.2.3资源属性指标应符合表 2 要求。表 2资源属性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基准值判定依据所属阶段1资源属性单位产品取水量m/104m符合合成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级基准值要求按附录 A 中A.2 计算,并提供证明材料产品生产2水重复利用率%按附录 A 中

16、A.3 计算,并提供证明材料3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类(见附录 B)辛基苯酚(OP)及其同分异构体(总量)mg/kg250企业自我声明并提供化学品清单和证明材料原辅材料采购壬基苯酚(NP)及其同分异构体(总量)250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EO)50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5004氯化苯和氯化甲苯1,2-二氯苯mg/kg1 000其他一氯苯、二氯苯、三氯苯、四氯苯、五氯苯和六氯苯同分异构体以及一氯甲苯、二氯甲苯、三氯甲苯、四氯甲苯和五氯甲苯同分异构体(总量)2005氯化苯酚(见附录 C)四氯苯酚(TeCP)、五氯苯酚(PCP)(总量)mg/kg20一氯苯酚(MCP)、

17、二氯苯酚(DCP)、三氯苯酚(TrCP)、四氯苯酚(TeCP)(总量)50T/CNLIC 00842023T/AQSPMK 000720234表 2(续)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基准值判定依据所属阶段6资源属性有害染料(见附录 D)可分解芳香胺染料mg/kg150企业自我声明并提供化学品清单和证明材料原辅材料采购致癌染料250致敏染料250其他有害染料2507阻燃剂(见附录 E)短链氯化石蜡(SCCP)(C10C13)mg/kg50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十溴二苯醚(DecaBDE)三(2,3-二溴丙基)磷酸酯(TRIS)五溴二苯醚(PentaBDE)八溴二苯醚(OctaBDE)二(

18、2,3-二溴丙基)磷酸酯(BDBPP)三-(1-吖丙啶基)氧化膦(TEPA)多溴联苯(PBB)四溴双酚 A(TBBPA)六溴环十二烷(HBCDD)2,2-二(溴甲基)-1,3-丙二醇(BBMP)三(1,3-二氯异丙基)磷酸酯(TDCPP)2508乙二醇类物质(见附录 F)二甘醇二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乙醚乙酸酯、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甲醚、乙二醇甲醚乙酸酯、2-甲氧基-1-丙醇乙酸酯、三甘醇二甲醚mg/kg509卤化溶剂三氯乙烯mg/kg401,2-二氯乙烷、二氯甲烷、四氯乙烯510有机锡化合物二丁基锡(DBT)mg/kg20单、双和三甲基锡衍生物5单、双和三丁基锡衍生物5单、双和三苯基锡衍

19、生物5单、双和三辛基锡衍生物511多环芳烃(PAHs)(见附录 G)苯并(a)芘(BaP)mg/kg20其他多环芳烃(PAHs)(总量)20012全氟化合物(PFC)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相关物质(总量)mg/kg2全氟辛酸(PFOA)和相关物质(总量)213邻苯二甲酸酯(见附录 H)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乙基)酯(DME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n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

20、二甲酸二丙酯(DPR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1,2-苯二酸-二(C711支链与直链)烷基(醇)酯(DHNUP)邻苯二甲酸二 C68支链烷基酯(富 C7)(DIHP)(总量)mg/kg250T/CNLIC 00842023T/AQSPMK 000720235表 2(续)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基准值判定依据所属阶段14资源属性重金属总量砷(As)mg/kg50企业自我声明并提供化学品清单和证明材料原辅材料采购镉(Cd)20(颜料中 50)汞(Hg)4(颜料中 25)铅(Pb)100六价铬(Cr6+)101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

21、OC)苯mg/kg50二甲苯、邻甲苯酚、对甲苯酚、间甲苯酚5004.2.4环境属性指标应符合表 3 要求,其中测试条件为正常生产工况。表 3环境属性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基准值判定依据所属阶段1环境属性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m3/104m符合合成革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级基准值要求按附录 A 中 A.4 计算,并提供证明材料产品生产2单位产品化学需氧量产生量kg/104m按附录 A 中 A.5 计算,并提供证明材料3单位产品挥发性有机物产生量kg/104m按附录 A 中 A.6 计算,并提供证明材料4.2.5品质属性指标应符合表 4 要求。表 4品质属性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基准值判定依据

22、所属阶段1品质属性阻燃性mm/min100按 GB 8410 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产品生产2成雾性mg4.5按QB/T 50682017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3气味级3按QB/T 54472019试验条件4 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4耐光性级4按QB/T 48732015试验方法A(辐照总量 488 kJ/m2)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5耐水解表面无粉化、开裂按 QB/T 46712014 中 A 法(总时间 1 680 h)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6耐热老化E3.0按 GB/T 71412008(暴露温度 120,暴露时间 168 h)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7N,N-二甲基甲酰胺mg/kg200按QB/T 515820

23、17中A法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8总碳散发量gC/g50按附录 I 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T/CNLIC 00842023T/AQSPMK 000720236表 4(续)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基准值判定依据所属阶段9品质属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g/m3200按QB/T 53542018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产品生产乙醛100丙烯醛50苯50甲苯300二甲苯300乙苯200苯乙烯27010禁用物质汞mg/kg900按 QC/T 941 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六价铬900按 QC/T 942 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铅900按 QC/T 943 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镉90多溴联苯900按 QC/T 944 检测并提供检

24、测报告多溴二苯醚90011石棉(见附录 J)%不应检出按 GB/T 23263 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12多环芳烃(见附录 G)每个单项mg/kg1按 QC/T 1131 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总量1013有害染料(见附录 D)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mg/kg20按 G B/T1 7 5 9 2 和GB/T 23344 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致癌染料按 GB/T 20382 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致敏染料50按 GB/T 20383 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其他有害染料50按 GB/T 23345 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14游离和水解的甲醛mg/kg不应检出按 GB/T 2912.1 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15邻苯二甲酸酯邻苯

25、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mg/kg每项900总量900按 GB/T 22048 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16游离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见附录K)mg/kg不应检出按 SN/T 38022014 中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5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评价报告编制方法5.1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依据 GB/T 24040、GB/T 24044、GB/T 321612015 给出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框架、总体要求及其T/CNLIC 00842023T/

26、AQSPMK 000720237附录编制人造革合成革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见附录 L。5.2评价报告编制方法5.2.1基本信息报告应提供报告信息、申请者信息、评估对象信息、采用的标准信息、包装材料等基本信息。其中:a)报告信息:包括报告编号、编制人员、审核人员、发布日期等;b)申请者信息:包括公司全称、组织机构代码、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等;c)评估对象信息:包括产品型号/类型、主要技术参数、制造商及厂址等;d)采用的标准信息:包括标准名称、标准号等。5.2.2生命周期评价5.2.2.1评价对象及工具报告中应详细描述评估的对象、功能单位和产品主要功能,提供人造革合成革的材料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表

27、,绘制并说明人造革合成革的系统边界,披露所使用的软件工具。本文件可以“每万米汽车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为功能单位来表示。5.2.2.2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报告中应提供考虑的生命周期阶段,说明每个阶段所考虑的清单因子及收集到的现场数据或背景数据,涉及数据分配情况的应说明分配方法。5.2.2.3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报告中应提供人造革合成革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不同影响类型的特征化结果,并对不同影响类型在生命周期阶段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5.2.2.4生态设计改进方案在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人造革合成革绿色设计改进的具体建议。5.2.3评价报告主要结论应包括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结果及提出的改进建议,并根

28、据评价结论初步判断该产品是否为绿色设计产品。5.2.4附件附件包括:a)产品生产材料清单,b)产品工艺表(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示意图等),c)各单元过程的数据收集表,d)其他。6评价方法企业按第4章开展自我评价或第三方评价,人造革合成革产品满足以下条件并按照相关程序要求经过公示无异议后为绿色设计产品:满足4.1的要求;满足4.2的要求;按照第5章提供人造革合成革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判定为绿色设计产品的可按照 GB/T 321622015 的要求粘贴标识,可以各种形式进行相关信息自我声明,声明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4.1 和 4.2 的要求,但应提供相关的符合有关要求的验证说明材料。T/CNLIC

29、00842023T/AQSPMK 000720238AA附录A(规范性)指标计算方法A.1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综合能耗中若涉及外购能源,则外购燃料能源一般以其实物发热量为计算基础折算为标准煤量,外购电按当量值折算成标煤。企业消耗的各种能源包括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用能,不包括冬季采暖用能、生活用能和基建项目用能。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合成革企业在计划统计期内,对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一次能源后的总和。综合能耗主要包括一次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二次能源(如蒸汽、电力等)和直接用于生产的能耗工质(如冷却水、压缩空气等)。具体综合能耗按照GB/T

30、2589 计算。按公式(A.1)计算:bziuiQEE(A.1)式中:Eui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为吨标煤每万米(tce/104m);Ei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产品生产的综合能耗,单位为吨标煤(tce);Qbz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人造革合成革标准品产量,单位为万米(104m)。A.2单位产品取水量企业在一定计量时间内生产单位产品需要从各种水源所取得的水量。工业生产取水量,包括取自地表水(以净水厂供水计量)、地下水、城镇供水工程,以及企业从市场购得的其他水或水的产品(如蒸汽、热水、地热水等),不包括企业自取的海水和苦咸水等以及企业为外供给市场的水的产品(如蒸汽、热水、地热水等)而取用的水量。按公式(A.2

31、)计算:bzi1uiQVV(A.2)式中:Vui单位产品取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万米(m/104m);Vi1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产品生产取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Qbz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人造革合成革标准品产量,单位为万米(104m)。A.3水重复利用率按公式(A.3)计算:ri2rVVVR100%(A.3)式中:R水重复利用率;Vr在一定计量时间内重复利用水量(包括循环用水量和串联使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Vi2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人造革合成革标准品生产取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A.4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指单位产品的生产(或加工)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量(末端处理前),按公式(A.4)计算:T/CN

32、LIC 00842023T/AQSPMK 000720239bzcciQVV(A.4)式中:Vci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单位为立方米每万米(m/104m);Vc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企业生产废水产生量,单位为立方米(m);Qbz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人造革合成革标准品产量,单位为万米(104m)。A.5单位产品化学需氧量产生量指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量,在废水处理站入口处进行测定,按公式(A.5)计算:bz3-ci10CODQVc(A.5)式中:COD单位产品化学需氧量产生量,单位为千克每万米(kg/104m);ci在一定计量时间内,各生产环节化学需氧量产生浓度实测加权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33、);Vc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企业生产废水产生量,单位为立方米(m);Qbz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人造革合成革标准品产量,单位为万米(104m)。A.6单位产品挥发性有机物产生量指合成革烘干等工序所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的量,按公式(A.6)计算:bzVOCVOCsQG(A.6)式中:VOCs单位产品挥发性有机物产生量,单位为千克每万米(kg/104m);GVOC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企业的 VOCs 产生量,单位为千克(kg);Qbz在一定计量时间内人造革合成革标准品产量,单位为万米(104m)。BT/CNLIC 00842023T/AQSPMK 0007202310B附录B(规范性)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

34、乙烯醚(APEO)表 B.1 给出了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的中英文名称及化学文摘编号信息。表 B.1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化学文摘编号壬基苯酚(NP),混合同分异构体Nonylphenol(NP),mixed isomers104-40-511066-49-225154-52-384852-15-3辛基苯酚(OP),混合同分异构体Octylphenol(OP),mixed isomers140-66-91806-26-427193-28-8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EO)Octylphenol ethoxylates(OPEO)9002-

35、93-19036-19-568987-90-6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Nonylphenol ethoxylates(NPEO)9016-45-926027-38-337205-87-168412-54-4127087-87-0T/CNLIC 00842023T/AQSPMK 0007202311CC附录C(规范性)氯化苯酚表 C.1 给出了氯化苯酚的中英文名称及化学文摘编号信息。表 C.1氯化苯酚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化学文摘编号2-氯苯酚2-chlorophenol95-57-83-氯苯酚3-chlorophenol108-43-04-氯苯酚4-chlorophenol106-48-92,3

36、-二氯苯酚2,3-dichlorophenol576-24-92,4-二氯苯酚2,4-dichlorophenol120-83-22,5-二氯苯酚2,5-dichlorophenol583-78-82,6-二氯苯酚2,6-dichlorophenol87-65-03,4-二氯苯酚3,4-dichlorophenol95-77-23,5-二氯苯酚3,5-dichlorophenol591-35-52,3,4-三氯苯酚2,3,4-trichlorophenol15950-66-02,3,5-三氯苯酚2,3,5-trichlorophenol933-78-82,4,5-三氯苯酚2,4,5-trich

37、lorophenol95-95-42,4,6-三氯苯酚2,4,6-trichlorophenol88-06-23,4,5-三氯苯酚3,4,5-trichlorophenol609-19-8四氯苯酚(TeCP)Tetrachlorophenol(TeCP)25167-83-32,3,4,5-四氯苯酚2,3,4,5-tetrachlorophenol4901-51-32,3,4,6-四氯苯酚2,3,4,6-tetrachlorophenol58-90-22,3,5,6-四氯苯酚2,3,5,6-tetrachlorophenol935-95-5五氯苯酚(PCP)Pentachlorophenol(P

38、CP)87-86-5T/CNLIC 00842023T/AQSPMK 0007202312DD附录D(规范性)有害染料D.1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表D.1给出了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中英文名称及化学文摘编号信息。表 D.1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化学文摘编号4-氨基联苯4-Aminobiphenyl92-67-1联苯胺Benzidine92-87-54-氯-邻甲苯胺4-Chloro-o-toluidine95-69-22-萘胺2-Naphthylamine91-59-8邻氨基偶氮甲苯o-Aminoazotoluene97-56-35-硝基-邻甲苯胺5-nitro-o-toluidine99-55

39、-8对氯苯胺p-Chloroaniline106-47-84-甲氧基间苯二胺2,4-Diaminoanisole615-05-4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Diaminodiphenylmethane101-77-93,3-二氯联苯胺3,3-Dichlorobenzidine91-94-13,3-二甲氧基联苯胺3,3-Dimethoxybenzidine119-90-43,3-二甲基联苯胺3,3-Dimethylbenzidine119-93-7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3,3-Dimethyl-4,4-diaminobiphenylmethane838-88-02-甲氧基-5-

40、甲基苯胺2-Methoxy-5-methylaniline120-71-84,4-亚甲基-二-(2-氯苯胺)4,4-Methylene-bis-(2-chloroaniline)101-14-44,4-二氨基二苯醚4,4-Oxydianiline101-80-44,4-二氨基二苯硫醚4,4-Thiodianiline139-65-1邻甲苯胺o-Toluidine95-53-42,4-二氨基甲苯2,4-Toluylendiamine95-80-72,4,5-三甲基苯胺2,4,5-Trimethylaniline137-17-7邻甲氧基苯胺o-Anisidine90-04-02,4-二甲基苯胺2,

41、4-Xylidine95-68-12,6-二甲基苯胺2,6-Xylidine87-62-74-氨基偶氮苯4-Aminoazobenzene60-09-3D.2致癌染料表D.2给出了致癌染料的中英文名称及化学文摘编号信息。表 D.2致癌染料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化学文摘编号酸性红 26Acid Red 263761-53-3碱性红 9Basic Red 9569-61-9直接黑 38Direct Black 381937-37-7直接蓝 6Direct Blue 62602-46-2直接红 28Direct Red 28573-58-0分散蓝 1Disperse Blue 12475-45-8分散蓝

42、3Disperse Blue 32475-46-9碱性紫 14Basic Violet 14632-99-5分散橙 11Disperse Orange 1182-28-0T/CNLIC 00842023T/AQSPMK 0007202313表 D.2(续)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化学文摘编号碱性蓝 26(米氏酮0.1%)Basic Blue 262580-56-5碱性绿 4(孔雀石绿氯化物)Basic Green 4569-64-2碱性绿 4(孔雀石绿草酸盐)2437-29-8碱性绿 4(孔雀石绿)10309-95-2D.3致敏染料表D.3给出了致敏染料的中英文名称及化学文摘编号信息。表 D.3致敏染

43、料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化学文摘编号分散蓝 7Disperse Blue 73179-90-6分散蓝 26Disperse Blue 263860-63-7分散蓝 35Disperse Blue 3512222-75-2/56524-77-7分散蓝 102Disperse Blue 10212222-97-8分散蓝 106Disperse Blue 10612223-01-7分散蓝 124Disperse Blue 12461951-51-7分散橙 1Disperse Orange 12581-69-3分散橙 3Disperse Orange 3730-40-5分散橙 37/59/76Dispers

44、e Orange 37/59/7613301-61-6分散红 1Disperse Red 12872-52-8分散红 11Disperse Red 112872-48-2分散红 17Disperse Red 173179-89-3分散黄 1Disperse Yellow 1119-15-3分散黄 3Disperse Yellow 32832-40-8分散黄 9Disperse Yellow 96373-73-5分散黄 39Disperse Yellow 3912236-29-2分散黄 49Disperse Yellow 4954824-37-2分散棕 1Disperse Brown 12335

45、5-64-8D.4其他有害染料表D.4给出了其他有害染料的中英文名称及化学文摘编号信息。表 D.4其他有害染料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化学文摘编号分散橙 149Disperse Orange 14985136-74-9分散黄 23Disperse Yellow 236250-23-3T/CNLIC 00842023T/AQSPMK 0007202314EE附录E(规范性)阻燃剂表E.1 给出了阻燃剂的中英文名称及化学文摘编号信息。表 E.1阻燃剂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化学文摘编号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Tris(2-chloroethyl)phosphate(TCEP)115-96-8十溴二苯醚(

46、DecaBDE)Decabromodiphenyl ether(DecaBDE)1163-19-5三(2,3-二溴丙基)磷酸酯(TRIS)Tris(2,3,-dibromopropyl)phosphate(TRIS)126-72-7五溴二苯醚(PentaBDE)Pentabromodiphenyl ether(PentaBDE)32534-81-9八溴二苯醚(OctaBDE)Octabromodiphenyl ether(OctaBDE)32536-52-0二(2,3-二溴丙基)磷酸酯(BDBPP)Bis(2,3-dibromopropyl)phosphate(BDBPP)5412-25-9三

47、-(1-吖丙啶基)氧化膦(TEPA)Tris(1-aziridinyl)phosphine oxide(TEPA)545-55-1多溴联苯(PBB)Polybromobiphenyls(PBB)59536-65-1四溴双酚 A(TBBPA)TetrabromobisphenolA(TBBPA)79-94-7六溴环十二烷(HBCDD)Hexabromocyclododecane(HBCDD)3194-55-62,2-二(溴甲基)-1,3-丙二醇(BBMP)2,2-bis(bromomethyl)-1,3-propanediol(BBMP)3296-90-0三(1,3-二氯异丙基)磷酸酯(TDCP

48、P)Tris(1,3-dichloro-isopropyl)phosphate(TDCPP)13674-87-8短链氯化石蜡(SCCP)(C10C13)Short-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SCCP)(C10-C13)85535-84-8T/CNLIC 00842023T/AQSPMK 0007202315FF附录F(规范性)乙二醇类物质表 F.1 给出了乙二醇类物质的中英文名称及化学文摘编号信息。表 F.1乙二醇类物质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化学文摘编号二甘醇二甲醚Bis(2-methoxyethyl)-ether111-96-6乙二醇单乙醚2-ethoxyethano

49、l110-80-5乙二醇乙醚乙酸酯2-ethoxyethyl acetate111-15-9乙二醇二甲醚Ethylene glycol dimethyl ether110-71-4乙二醇甲醚2-methoxyethanol109-86-4乙二醇甲醚乙酸酯2-methoxyethylacetate110-49-62-甲氧基-1-丙醇乙酸酯2-methoxypropylacetate70657-70-4三甘醇二甲醚Triethylene glycol dimethyl ether112-49-2T/CNLIC 00842023T/AQSPMK 0007202316GG附录G(规范性)多环芳烃表 G

50、.1 给出了多环芳烃的中英文名称及化学文摘编号信息。表 G.1多环芳烃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化学文摘编号苯并a蒽Benzoaanthracene56-55-3苯并芘Benzoapyrene50-32-8苯并b荧蒽Benzobfluoranthene205-99-2苯并e芘Benzoepyrene192-97-2苯并j荧蒽Benzojfluoranthene205-82-3苯并k荧蒽Benzokfluoranthene207-08-9Chrysene218-01-9二苯并a,h蒽Dibenzoa,hanthracene53-70-3蒽Anthracene120-12-7苯并g,h,i苝Benzog,h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