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完整版)初一分班数学综合测试试卷(比较难)
一、选择题
1.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分别写着1、2、3、4、5、6六个数字,下图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所看到的图形,这个正方体正确的展开图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D
【详解】
略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和一个底角的比是2∶1,这个三角形也是(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B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和两个底角的比是2∶1∶1。用三角形内角和乘最大角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即可。
【详解】
180×=90(度);
故答案为:B。
【点睛】
明确等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再根据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最大角的度数。
3.某地区烛光晚餐中,设座位有x排,每排坐30人,则有8人无座位;每排坐31人,则空26个座位,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30x-8=31x+26 B.30x-8=31x-26
C.30x+8=31x+26 D.30x+8=31x-26
答案:D
解析:D
【详解】
略
4.一个正方形的每个面都写着一个汉字,下图是它的平面展开图,那么在这个正方体中和“自”相对的字是( )。
A.静 B.成 C.功
答案:C
解析:C
【详解】
略
5.下列关于“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A.要描述小陈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平均体重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B.45,73,47,45,68,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68
C.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D.掷一枚硬币,连续8次都正面朝上,第9次掷出后,可能是反面朝上
答案:B
解析:B
【分析】
A. 如果表示一个量或几个量增减变化和发展变化趋势,选折线统计图。
B. 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C. 扇形统计图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D. 在某种情况下会发生,而在其他情况下不会发生的事件,是“可能”事件。
【详解】
A. 要描述小陈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平均体重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说法正确;
B. (45+73+47+45+68)÷5
=278÷5
=55.6
45,73,47,45,68,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55.6,选项说法错误;
C.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
D. 掷一枚硬币,连续8次都正面朝上,第9次掷出后,可能是反面朝上,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
关键是掌握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求平均数;对事件发生的可能大小,可以用“一定”“经常”“偶尔”“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
6.办公室有一种圆柱纸杯和一种圆锥纸杯(如下图A杯和B杯),它们的杯口的大小相等,杯子的高度也相等。使用A纸杯,周老师的一壶奶茶刚好可以倒满12杯;如果使用B纸杯,这壶奶茶可以倒满( )杯。
A.4 B.24 C.36 D.48
答案:C
解析:C
【分析】
由“它们的杯口的大小相等,杯子的高度也相等”可知:A杯和B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时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所以使用倒满B纸杯的数量是A纸杯的3倍,即12×3解答。
【详解】
12×3=36(杯)
故选:C。
【点睛】
掌握“等底等高时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是解题的关键。
7.游泳馆收取门票,一次30元.现推出三种会员年卡:A卡收费50元,办理后每次门票25元;B卡收费200元,办理后每次门票20元;C卡收费400元,办理后每次门票15元.某人一年游泳次数45~55次,他选择下列( )方案最合算.
A.不办理会员年卡 B.办理A卡 C.办理B卡 D.办理C卡
答案:D
解析:D
【详解】
略
8.下图中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都是2cm,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是( )。
A.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B.面积相等,周长不相等 C.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答案:B
解析:B
【分析】
根据题图可知,第一个图阴影部分的周长是直径为2厘米的圆的周长加上2条直径,第二个图阴影部分的周长是直径为2厘米的圆的周长加上4条直径,所以它们的周长不相等;阴影部分的面积都是直径为2厘米的圆的面积,面积相等,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第一个图阴影部分的周长=圆的周长+直径×2;
第二个图阴影部分的周长=圆的周长+直径×4;
所以周长不相等;
阴影部分的面积都是直径为2厘米的圆的面积,所以面积相等;
故答案为: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将图中的阴影部分都转化成一个整圆,再进一步解答。
9.一个长方体刚好切成3个相同的正方体,表面积增加了36dm2,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 )dm3。
A.108 B.81 C.432 D.648
答案:B
解析:B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切成3个相同的正方体需要切3-1=2次,因为每切一次增加2个正方形,所以一共增加了2×2=4个正方形,用36除以4即可求出每个正方形的面积,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求出它的边长,而正方形的边长=切成的正方体的棱长=长方体的宽=长方体的高,长方体的长=长方体的宽×3,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36÷[(3-1)×2]
=36÷4
=9(平方分米)
9平方分米=3分米×3分米
3×3×3×3=81(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主要考查立体图形的剪切问题,明确剪切后增加了几个面,以及增加的正方形的边长与原来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0.按如图所示3×3方格中的规律,在下面4个符号中选择一个,填入第三行的空格内,你选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D
【详解】
简单的周期规律:每个方格中的图形有上下两部分,下面的部分是大图形,第一行都是长方形,第二行都是圆形,第三行都是正方形,所以排除选项A和C.
选项B和D不同的知识下面的正方形是空心还是实心.
方格中,横轴看,只有第二行三个图形都有图形所示两个空心,纵向看,第一列和第三列都是两个空心一个实心,所以每一行、每一列都是两个空心、一个实心.
所以第三行差一个空心的正方形.
故选:D.
11.时=(________)分 公顷=(________)公顷(________)平方米
解析:1 3750
【分析】
高级单位换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高级单位除以进率,1时=60份,1公顷=10000平方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由分析可知:
时=( 36 )分 公顷=( 1 )公顷( 3750 )平方米
【点睛】
本题考查单位换算,明确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题的关键。
12.16( )( )∶40( )%。
解析:20;32;80;4;5
【分析】
把0.8化成分数,0.8=,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 ,分数大大小不变;==,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6÷20;分数与比的关系:=32∶40;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加上百分数,据此解答。
【详解】
16÷20=0.8=32∶40=80%=(答案不唯一)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二、填空题
13.30t的60%是(________)t,30km比25km多(________)%。
解析:20
【分析】
求30吨的60%是多少,是把30吨看成单位“1”,用30吨乘60%即可求解;
求35千米比25千米多百分之几,是把25千米看成单位“1”,先用30千米减去25千米,求出多的长度,再除以25千米,即可求出多百分之几。
【详解】
30×60%=18(吨)
(30-25)÷25
=5÷25
=20%
则30t的60%是18t,30km比25km多20%。
【点睛】
解答此类问题,首先找清单位“1”,进一步理清解答思路,列式的顺序,从而较好的解答问题。
14.钟面上时针长10厘米,它走12小时这根时针的针尖端走动了(______)厘米,它扫过的面积是(______)。
解析:8 314
【分析】
钟面上时针长相当于圆的半径,根据圆的周长=2πr,圆的面积=πr²,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
2×3.14×10=62.8(厘米)
3.14×10²=314(平方厘米)
【点睛】
关键是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1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最大角与最小角的度数比为5∶2,这个三角形里较大的锐角是(______)度。
答案:54
【分析】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和是90°,另一个锐角是5-2份,三角形内角和180°,内角和÷总份数×较大锐角对应份数即可。
【详解】
5-2=3
180°÷(5+2+3)×3
=180°÷10×
解析:54
【分析】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和是90°,另一个锐角是5-2份,三角形内角和180°,内角和÷总份数×较大锐角对应份数即可。
【详解】
5-2=3
180°÷(5+2+3)×3
=180°÷10×3
=54°
【点睛】
关键是理解比的意义,熟悉直角三角形特征。
16.有一条长2.5千米的飞机跑道,如果把它画在比例尺为1∶100000的图纸上,这条飞机跑道应该画(________)厘米。
答案:5
【分析】
图上距离等于实际距离乘比例尺,据此求出这条飞机跑道应该画几厘米即可。
【详解】
2.5千米=250000厘米,250000×=2.5(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例尺,比例尺等于图
解析:5
【分析】
图上距离等于实际距离乘比例尺,据此求出这条飞机跑道应该画几厘米即可。
【详解】
2.5千米=250000厘米,250000×=2.5(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例尺,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
17.压路机的滚筒是一个圆柱体,滚筒直径1.2米,长1.5米。现在滚筒向前滚动120周,被压路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答案:24
【分析】
首先根据圆柱的侧面积公式:s=ch,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压路机的滚筒的侧面积(也就是滚筒滚动一周压路的面积),然后用侧面积乘120即可。
【详解】
3.14×1.2×1.5×120
=
解析:24
【分析】
首先根据圆柱的侧面积公式:s=ch,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压路机的滚筒的侧面积(也就是滚筒滚动一周压路的面积),然后用侧面积乘120即可。
【详解】
3.14×1.2×1.5×120
=3.14×1.8×120
=3.14×216
=678.24(平方米)
故答案为:678.24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圆柱侧面积公式的计算与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牢记侧面积公式。
18.有4个数,用其中三个数的平均数,再加上另外一个数,按这样的计算方法,分别得到:28、36、42、46,那么原来四个数的平均数是(____)。
答案:19
【解析】
【详解】
略
解析:19
【解析】
【详解】
略
19.一件商品,按现在的价格,利润是成本的,若成本降低,按现在的价格,利润是成本的(______)。
答案:40
【分析】
把原来成本看作单位“1”,假设原来成本是100元,原来的利润是100×26%=26(元),原来的售价是100+26=126(元);若成本降低10%,是100×(1-10%)=90(元
解析:40
【分析】
把原来成本看作单位“1”,假设原来成本是100元,原来的利润是100×26%=26(元),原来的售价是100+26=126(元);若成本降低10%,是100×(1-10%)=90(元),售价不变,此时的利润是126-90=36(元),利润是成本的36÷90=40%。
【详解】
假设原来成本是100元,
原来的售价是:100+100×26%
=100+26
=126(元)
降低后成本是:是100×(1-10%)
=100×90%
=90(元)
按现在的价格,利润是成本的:(126-90)÷90
=36÷90
=40%
【点睛】
本题运用后来的利润除以降低后的成本进行解答即可。
20.七个连续自然数,其中最小的是,则最大的是(________)。把这七个自然数分别写在七张卡片上,装入3个信封内,至少有(________)张卡片装入同一个信封。
答案:a+6 3
【分析】
(1)七个连续自然数,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相差1;(2)属于鸽巢问题,先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入手,把3个鸽子放在2个鸽笼里,共有四种不同的放法,无论哪一种放法,都可以说“
解析:a+6 3
【分析】
(1)七个连续自然数,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相差1;(2)属于鸽巢问题,先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入手,把3个鸽子放在2个鸽笼里,共有四种不同的放法,无论哪一种放法,都可以说“必有一个鸽笼里有2只或2只以上的鸽子”,这个结论是在任意放法的情况下,得出的一个必然结果。据此解答。
【详解】
(1)七个连续自然数,其中最小的是a,依次的6个数为:a+1、a+2、a+3、a+4、a+5、a+6;则最大的是a+6;
(2)7÷3=2(张)……1(张),2+1=3(张)。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自然数的认识与鸽巢问题,熟练掌握自然数和鸽巢问题的知识点才是解题的关键。
21.直接写出得数。
(1) (2) (3)
(4) (5) (6)
(7) (8)
答案:(1);(2);(3);
(4);(5);(6);
(7);(8)
【分析】
根据小数和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口算,含百分数的运算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再计算,有小数有分数的计算,统一成分数或小数再计算
解析:(1);(2);(3);
(4);(5);(6);
(7);(8)
【分析】
根据小数和分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口算,含百分数的运算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再计算,有小数有分数的计算,统一成分数或小数再计算。
【详解】
(1) (2) (3)
(4) (5) (6)
(7) (8)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口算综合,计算时要认真。
2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答案:21;;
;
【分析】
先计算乘法,再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计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原式转化为,根据小括号内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
解析:21;;
;
【分析】
先计算乘法,再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计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原式转化为,根据小括号内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除法。
【详解】
=3.21-0.56-1.44
=3.21-(0.56+1.44)
=3.21-2
=1.21
=
=×
=
=
=×(-)×
=×1×
=
=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及小数四则运算,解题时注意数据及符号特点认真计算即可。
三、解答题
23.解方程。(每题2分,共8分。未写“解”字扣1分,没有过程扣1分,答案错误扣2分)
2x+50%x=25 6(x﹣1.5)+10=25
8-x=7 x∶1.5=8∶6
答案:x=10;x=4;
x=3;x=2。
【详解】
【分析】
解方程的步骤:1、有分母先去分母。2、有括号就去括号。3、需要移项就进行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求得未知数的值。6、开头要写“解
解析:x=10;x=4;
x=3;x=2。
【详解】
【分析】
解方程的步骤:1、有分母先去分母。2、有括号就去括号。3、需要移项就进行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求得未知数的值。6、开头要写“解”。解比例: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开头也要写“解”。
【详解】
2x+50%x=25
解:2.5x=25
x=25÷2.5
x=10
6(x﹣1.5)+10=25
解:6x-9+10=25
6x=24
x=24÷6
x=4
8-x=
解:x=8-
x=
x=÷
x=3
x∶1.5=8∶6
解:6x=1.5×8
6x=12
x=12÷6
x=2
24.中百超市运来黄瓜和西红柿350千克,其中黄瓜的重量占全部的,运来的黄瓜多少千克?
答案:150千克
【详解】
略
解析:150千克
【详解】
略
25.某校六年级有140名师生去参观自然博物馆,某运输公司有两种车辆可供选择:
(1)限坐40人的大客车,每人票价5元,如满坐票价可打八折;
(2)限坐10人的面包车,每人票价6元,如满坐票价可按75%优惠.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为六年级师生设计一种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算出总租金.
答案:用3辆大客车和2辆面包车合算,总租金为570元
【解析】
【分析】
两种方案:方案一是用大客车,载不了的用面包车,用3辆大客车和2辆面包车,然后算出总租金;再一种是全部都有面包车,需140÷10=1
解析:用3辆大客车和2辆面包车合算,总租金为570元
【解析】
【分析】
两种方案:方案一是用大客车,载不了的用面包车,用3辆大客车和2辆面包车,然后算出总租金;再一种是全部都有面包车,需140÷10=14辆,然后算出总租金.
【详解】
方案一:
大客车:140÷40=3(辆)…20(人),
40×5×3×80%=480(元),
面包车:20÷10=2(辆),
10×6×2×75%=90(元),
480+90=570(元);
方案二:
面包车:140÷10=14(辆),
10×14×6×75%=630(元),
570<630,
即第一种方案:用3辆大客车和2辆面包车合算.
答:用3辆大客车和2辆面包车合算,总租金为570元.
26.阳阳正在读一本科普书,第一周读了这本书的,第二周读了45页,还剩下这本书的没有读。这本科普书一共是多少页?
答案:108页
【解析】
【详解】
1--=,45÷=108(页)
答:这本书一共108页。
解析:108页
【解析】
【详解】
1--=,45÷=108(页)
答:这本书一共108页。
27.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货车每小时行80千米,是客车速度的,每行驶一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缩短全程的,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答案:480千米
【详解】
(80÷ +80)÷ =480(千米)
解析:480千米
【详解】
(80÷ +80)÷ =480(千米)
28.小田在一个长和宽都是8厘米,高20厘米的长方体水中倒入12厘米高的水,再把5个一样大小的鸡蛋完全浸没在水中,这是测得水面高度是16厘米,算一算,平均每个鸡蛋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答案:2立方厘米
【分析】
根据浸入物体体积=容器底面积×水面上升(或下降)高度公式,即可得知长方体底面积:长×宽×水面倒入前和倒入后的高度差,即可求出5个鸡蛋的总体积,最后除以鸡蛋数量即可解答。
【详解
解析:2立方厘米
【分析】
根据浸入物体体积=容器底面积×水面上升(或下降)高度公式,即可得知长方体底面积:长×宽×水面倒入前和倒入后的高度差,即可求出5个鸡蛋的总体积,最后除以鸡蛋数量即可解答。
【详解】
8×8×(16-12)÷5
=8×8×4÷5
=256÷5
=51.2(立方厘米)
答:平均每个鸡蛋的体积是51.2立方厘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浸入物体体积公式的实际应用解题能力,需要掌握浸入物体体积=容器底面积×水面上升(或下降)高度。
29.2008年3月1日起,我国实施新的税率标准,费用扣除标准调高为2000元/月,工资、薪金税率表如下:
级别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500元部分
5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部分
10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部分
1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部分
20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部分
25
……
……
……
表中“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每月从月工资、薪金收入中减去2000元之后的余额,它与相应税率的乘积就是应该交的税款数。则在这种税率实行期间:
(1)王先生某个月的工资、薪金收入为4480元,该月他交的税款是多少元?
(2)张先生某月交纳了1165元的个人所得税,该月张先生工资、薪金收入是多少元?
答案:(1)247元(2)9700元
【分析】
(1)先求出超出2000元的部分,即4480-2000=2480(元),分别找出超出部分乘以相应部分的税率,再累加起来,即可得出纳税的钱数。(2)根据张先生
解析:(1)247元(2)9700元
【分析】
(1)先求出超出2000元的部分,即4480-2000=2480(元),分别找出超出部分乘以相应部分的税率,再累加起来,即可得出纳税的钱数。(2)根据张先生交的个人所得税对应每个阶段的税率,即可计算出张先生的收入。
【详解】
(1)4480-2000=2480(元)
500×5%+(2000-500)×10%+(2480-2000)×15%
=25+150+72
=247(元)
答:该月他交的税款是247元。
(2)500×5%+(2000-500)×10%+(5000-2000)×15%
=25+150+450
=625(元)
625元<1165元,说明所纳税额有超出5000元的部分,超出部分是:
(1165-625)÷20%
=540÷0.2
=2700(元)
2700+5000+2000=9700(元)
【点睛】
此题是有关税率的较复杂实际应用,明确每一部分的税率是解题关键。
30.下边是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每星期播出各类节目的时间统计。
(1)“校园快讯”每星期播出48分钟,红领巾广播站一星期播出多少分?
(2)“音乐欣赏”每星期的播出时间比“童话故事”少多少分?
答案:(1)120分;(2)12分
【分析】
(1)把广播站每星期播出的总时间看做单位“1”,“校园快讯”每星期播出的48分钟对应的分率是40%,用具体的数量除以分率即得单位“1”;
(2)先求出“音乐欣
解析:(1)120分;(2)12分
【分析】
(1)把广播站每星期播出的总时间看做单位“1”,“校园快讯”每星期播出的48分钟对应的分率是40%,用具体的数量除以分率即得单位“1”;
(2)先求出“音乐欣赏”每星期的播出时间比“童话故事”少的分率,进而用单位“1”的量乘上分率即可。
【详解】
(1)48÷40%=120(分);
答:红领巾广播站一星期播出120分。
(2)120×(25%﹣15%),
=120×10%,
=12(分);
答:“音乐欣赏”每星期的播出时间比“童话故事”少12分。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如何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计算解答即可。
31.如图①、②、③、④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观察图②和表中对应数值,探究计数的方法并解答下面的问题.
(1)请完成下列表格:
图
①
②
③
④
顶点数(m)
4
7
8
10
边数(n)
6
9
区域数(f)
3
3
5
6
(2)根据表中的数值,写出平面图的 m、n、f 之间的关系;
(3)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有 20 个顶点和 11 个区域,求这个平面图形的边数.
答案:(1)12,15;
(2)m+f-1=n;
(3)20+11-1=30
【详解】
略
解析:(1)12,15;
(2)m+f-1=n;
(3)20+11-1=30
【详解】
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