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州省安顺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24分)1.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要将革命者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高举革命的大旗,进行武装反抗。1927年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武装反抗包括(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北伐战争 战略大决战A B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南昌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
2、。北伐战争1926年开始,战略大决战是1948年开始。符合题意。B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牛活。下列现象小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A出行可以乘坐火车 B可以用上詹天佑研制的纯碱C可以看到无声电影 D用电报和亲友联系【答案】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3.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
3、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汪辜会谈”的举行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A B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汪辜会谈”的举行是1993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是1995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的时间是1987年。排列顺序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海峡两岸的交往4. “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自主 就业 ”等流行语突出反
4、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就业制度的变化 B综合国力的提升C医保制度的建立 D人民生活的提高【答案】A【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生活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5.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权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A雅典 B亚历山大帝国C罗马帝国 D拜占廷帝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拜占廷帝国的有关知识。依据已学史实可知,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首都是罗马,于公元476年灭亡。君士坦丁堡是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廷帝国的都城。ABC和题文的
5、君士坦丁堡无关,不符合题意,故D选项是正确的。【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古欧洲社会6.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有关的是( )A BC D【答案】C【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7.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极格局的相同点有( )都 维护了世界长期和平 都由大国所控制 都是在世界大战后形成的 都因大战而解体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世界格局的演变的相关史实。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只是维持了暂时的和平。故都维护了世界长期和平不符合题意;凡尔赛
6、华盛顿体系是战后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殖民体系,被大国操作。两极格局是美苏对立的两大集团。故符合题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于一战后,两极格局形成于二战后,故符合题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因二战解体,两极格局因苏联解体宣告结束。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C。【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8.科技改变了社会,催生了新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轮船驾驶员汽车司机网络管理员飞行员B汽车司机轮船驾驶员飞行员网络管理员C汽车司机轮船驾驶员网络管理员飞行员D轮船驾驶员汽车司机飞行员网络管理员
7、【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汽车的发明早于飞机;火车机车和轮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轮船早于火车;网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的成就。ABC顺序错误,D顺序正确,故选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二、材料题(9题9分,10题9分,共18分)9.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沧桑的历史。有人形象地说它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
8、史的终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图1中的南京条约是哪次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1分)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2)图2中的中华民国成立,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其依据是什么?(2分)(3)图3反映了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怎样的国内意义?(2分)(4)图4中的场景发生在解放战争的哪次重大战役?(1分)你怎样理解“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1分)【答案】(1)鸦片战争(1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分)。(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
9、年的封建帝制(1分);使民主共和的观 念深入人心。 (1分)(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1分)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1分)(4)渡江战役(1分);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1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有关知识。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
10、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此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3)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4)此题考查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
11、起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长达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因此,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10.阅读材料,冋答问题:材料一 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泰不仅很好地继承了本国16世纪人文主义的传统, 还极力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说“英国是世界上抵抗君主达到节制君主权力的唯一的国家。”重读伏尔泰材料二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的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
12、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的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旧制度与大革命(序言)材料三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塥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作用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材料四 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 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大国崛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继承的“人文主义”是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1分)
13、他所推崇的英国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面对的“强大敌人”有何区别?(2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国革命中“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件有哪些?( 3分)(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人革命共同作用下,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巩固与发展有哪些重大事件?(回答两个即可, 2分)【答案】(1)文艺复兴(1分);君主立宪制(1分)(2)法国:封建专制制度(或封建统治)(1分);美国:英国殖民统治(1分)(3)英国权利法案(1分);美国独立宣言(1分);法国人权宣言(1分)(
14、4)俄国农奴制改革(或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答对两个即可,2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有关知识的认识。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广为流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1689年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起来。(4)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范围进一步扩大和巩固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著名的有:俄国的1861年改革、日本的
15、明治维新、美国的内战等,这些革命或改革是资本主义统治范围进一步扩大,资本主义统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考点定位】人教版九年级上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美国的诞生;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美国南北战争三、探究题(11题9分,12题9分,共18分)1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民族族兴之路”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主法治建设】(1)设
16、汁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把下表补充完整。(3分)法律文献内容摘要地位或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人会。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超越 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农业现代化】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2)根据图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1分)你从图6能获取什么信息?(1分)试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国家实行了什么政策?(1分)【走向世界舞台】战后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
17、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吴建民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3)根据材料分析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是什么?(1分)(4)纵观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答案】(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或共同纲领)(1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或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1分);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1分)(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左”倾错误(说出一项即可,1分)。信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1分)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改革开放)(1分)(3)原因:大批亚非国家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1分)(4)法治:依法治国,
18、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等;经济: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 际出发等;外交: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 (从法治、外交、经济三个方面任答二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均可得分,2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加强民主和法治建设,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件。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2)本题考查的是大跃进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58年总路线的指引下,党中央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图5的1958年人民日报的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严重脱离现实,是浮夸风的表现。分析图6能获取的信息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本题考查学生分
20、析材料的能力。分析材料二的“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是难以想象的。”可以看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原因是:大批亚非国家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4)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既有成功,又有失误。在外交上,取得辉煌的成就。纵观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法治:依法治国,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等;经济: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等;外交: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2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教版八年级下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历史转折;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人教版八年级下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外交事业的发展12.2014年初,俄罗斯吞并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引发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新冷战”。探究俄国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改革之路】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时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
22、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要好得多。”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1)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俄国这次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1分)材料二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大国崛起解说词(2)材料二是对苏俄什么政策的评价?(1分)请说出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分)【政权变化】(3)俄国通过哪次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1分)苏联是
23、哪一年成立的?(1分)材料三 1991年12月25日19点38分,印有嫌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徐徐地、却是永久地降下。它从事实上宣告一个时代就此终结了。摘自大国崛起(4)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1分)此事件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2分)【俄国外交】(5)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参加了协约同集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加入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它进行的哪次战役成为二战的转折点?(1分)【答案】(1)原因是俄国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2)新经济政策(1分);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或农民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除大型企业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
24、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 品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1分)(3)十月革命(1分);1922年(1分);(4)苏联解体(1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列主义;改革必须符合国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答到两点即可得2 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均可得分。)(5)斯大林格勒战役。(1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一的“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要好得多。”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俄国1861改革的原因是:俄国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5、4)本题考查苏联的解体的有关知识。戈尔巴乔夫执政时,苏联借助西方的援助进行了改革,但戈尔巴乔夫改革不仅没有挽救苏联,却加速了苏联的解体。1991年12月25日,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徐徐降下,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列主义;改革必须符合国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5)本题考查学生对二战时期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认识。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格勒会战,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中前苏联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人教版九年级下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人教版九年级下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人教版九年级下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苏联的改革与解体;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