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福建省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11637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建省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福建省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福建省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福建省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福建省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据考古发现,半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A. 种植水稻B. 种植粟C. 建造干栏式房屋D. 使用青铜器【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故A不符合题意;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故B符合题意;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干栏式房屋,故C不符合题意;半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不会制造青铜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 小游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西周、王、侯、制度。他研究的内容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科举制D. 行省制【答案】A【解析】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由此可见,题干的“西周、王、侯、制度”与分封制有关,故A符合题意;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与题干的“西周”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科举制是隋朝首创,故C不符合题意;行省制是元朝的政治制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 下图所示内容中的“圣人”的指A. 老子B. 孔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图中的“弟子规、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

3、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由此可知,图中所示内容中的“圣人”的指孔子,故B符合题意;老子、墨子、韩非子与图中的“弟子规、仁”无关,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4.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是小文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A. 统一文字B. 焚书坑儒C. 独尊儒术D. 张骞通西域【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统治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由此确立了孔子的儒家学说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C符合题意;统一文字、焚书坑

4、儒是秦始皇的措施,故AB不符合题意;张骞通西域发生在汉武帝时期,不属于思想方面的措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5. 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律令。此举A. 促进了民族交融B. 确立了三国鼎立局面C. 加快了江南地区开发D. 实现了南北方的统一【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的“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北方经济的发展。故A符合题意;三国鼎立局面出现在北魏之前,故B不符合题意;北人南迁加快了江南地区开发,故C不符合题意;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没有统一南北。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北

5、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判断题干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选择正确答案。6. 下列可印证唐朝时期中印友好往来历史的是A. 遣唐使B. 玄奘西行C. 鉴真东渡D. 唐招提寺【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学习中国先进文化,日本遣唐使大批来到中国。故A不符合题意;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故B符合题意;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故C不符合题意;唐招提寺是鉴真东渡日本后修建的,与中印友好往来无关。故选D不符合题意,故选B。7. 1271年,他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改国号为元。“他”是A. 耶律阿保机B. 完颜阿骨打C. 铁木真D.

6、 忽必烈【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改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故D符合题意;耶律阿保机建立的是契丹国,故A不符合题意;完颜阿骨打建立的是金,故B不符合题意;铁木真统一蒙古后,建立了蒙古国。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8. 下图所示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郑和下西洋B. 戚继光抗倭C. 郑成功收复D. 左宗棠收复新疆【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信息“杀尽倭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被称为“倭寇”。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威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明政府派年轻

7、的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他组建一支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戚家军,九战九捷,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被尊为民族英雄,永远载入史册。故B符合题意;郑和下西洋和“杀尽倭奴”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的是荷兰殖民者,和“杀尽倭奴”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左宗棠收复新疆与 “杀尽倭奴”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 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辖,设置了A. 宣政院B. 台湾府C. 驻藏大臣D. 伊犁将军【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乾隆帝派兵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后来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西北边疆的管辖。故D符合题意;宣政院是元

8、朝管辖西藏的机构,故A不符合题意;台湾府是清朝设立的管辖台湾的机构,故B不符合题意;驻藏大臣是清朝设立的管辖西藏的机构,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10.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他的主要功绩是A. 领导虎门销烟B. 拟定海国图志C. 抗击沙俄入侵D. 指挥黄海海战【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林则徐的主要功绩是领导虎门销烟,故A符合题意;海国图志是魏源的作品,故B不符合题意;抗击沙俄入侵的是康熙帝,故C不符合题意;黄海海战与林则徐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11. “18

9、94年,洋务企业资本达263443元,占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材料说明洋务运动促进中国近代化的领域是A. 政治B. 经济C. 思想D. 外交【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的“1894年,洋务企业资本达263443元,占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表明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故B符合题意;“洋务企业资本”与政治、思想、外交领域无关,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 下表时间1894年前1900年列强在华设厂总数80家933家引发上表所示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了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C【解祈】根据题干的表

10、中数据,列强在华设厂总数,1894年前是80家,1900年增加到933家。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在1895年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1895年之后,列强在华设厂总数迅速增加。故C符合题意;南京条约是1842年签订,与题干的时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北京条约是1860年签订,与题干的时间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辛丑条约是1901年签订,不会影响表中列强在华设厂总数的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识记马关条约的内容,认识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始工厂,是列强在华设厂总数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13. 下图所示南通大生公司股份凭据上的时间是公元A. 1

11、921年B. 1922年C. 1931年D. 1932年【答案】D【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是1912年建立,1912年是民国元年,民国二十一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1912+21-1=1932年。故D符合题意;1921年是民国十年,故A不符合题意;1922是民国十一年,故B不符合题意;1931年是民国二十年,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14. 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词“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亲。”体现的长征精神是A. 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B. 不怕艰难险阻C. 紧密团结患难与共D. 革命英雄主义【答案】C【解析】题干的“军民鱼水一家亲”体现的是红军与人民紧密团结,患难与共的精神。故C符合题意;坚

12、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不怕艰难险阻、革命英雄主义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题干的“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亲。”不能体现这些精神,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5. 蒋介石电文:“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怕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材料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A. 全民族团结抗战B. 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C. 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D. 华侨华人支援抗战【答案】A【解析】题干的“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怕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表明台儿庄大捷取胜的原因是全民族团结抗战,共同奋斗。故A符合题意;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与题干的“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台儿庄之捷是中国国

13、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胜利,故C不符合题意;华侨华人支援抗战属于全民族团结抗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6. “这次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划江而治的企图,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南进军,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战役”是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为了彻底摧毁国民党划江而治的企图,在毛泽东、朱德的进军命令下,又发动了渡江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南进军,解放全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故D符合题意;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主力的决战,与题意不符。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4、。17. “到1952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A. 背景B. 目的C. 内容D. 作用【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三大改造是1953年开始,1952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还未开始,首先排除CD选项;题干的“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强调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条件已经成熟,故A符合题意;我国对资本

15、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故B不符合题意。故选A。18. 20世纪70年代,它的成功发射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开端,使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它”指的我国第一颗A. 原子弹B. 导弹C. 氢弹D. 人造地球卫星【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故A不符合题干的“20世纪70年代”,不符合题意;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故C不符合题干的“20世纪70年代”,不符合题意;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故B与题干的“20世纪70年代”不符,不符合题意;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

16、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使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故D符合题意,故选D。19. 下图所示漫画反映的历史是“乒乓外交”蒋介石阻止了中美交往中美关系缓和中美正式建交A. B. C. D. 【答案】B【解析】根据漫画信息“尼克松吊高球,周恩来接球,蒋介石没法阻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乒乓外交”指1971年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两国乒乓球队互访的一系列事件。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不仅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也加速了新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漫画中的尼克松代表美国,周恩来代表中国,漫画与“乒乓外交”有关,故符合题

17、意;漫画信息表明蒋介石无法阻止中美交往,故不符合题意;“乒乓外交”之后,中美关系缓和。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符合题意;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漫画信息不能体现。故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20.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它诞生于古代A. 埃及B. 巴比伦C. 印度D. 希腊【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两河流域的古代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故B符合题意;埃及、印度、希腊和汉谟拉比法典无关,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1. 1689年

18、,权利法案的颁布为现代英国政治制度和形成奠定基础,标志关英国A. 封建统治不断加强B. 君主立宪制初步形成C. 工业革命基本完成D. 国王退出政治舞台【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是一个全新的政治体制。故B符合题意;封建统治不断加强的说法明显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是在1840年前后,故C不符合题意;权利法案颁布的时候,英国国王并未退出政治舞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 “人们已经被革命的巨浪搞得筋疲力尽,认为只有独裁才能维持法国的秩序。”材料说明拿

19、破仑夺取政权A. 维护了法国的封建统治B. 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C. 顺应了法国当时的形势D. 加速了法国对欧洲的征服【答案】C【解析】题干的“人们已经被革命的巨浪搞得筋疲力尽,认为只有独裁才能维持法国的秩序。”表明法国人民希望建立独裁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99年拿破仑夺取法国政权,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独裁统治。由此可见,拿破仑夺取政权顺应了法国当时的形势,故C符合题意;拿破仑夺取政权后颁布法典,维护了资产阶级统治。故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拿破仑建立政权,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故B不符合题意;拿破仑建立政权后,发动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损害了被

20、侵略国家的利益。加速了法国对欧洲的征服的说法与题干材料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3. “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它”是A. B. C. D. 【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选项C是共产党宣言,符合题意;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故A不符合题意;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文献,与马克思主义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1、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认识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24. 1864年,美国联邦部队中的黑人团队增加到166个,达到126万多人。其直接原因是A. 独立战争爆发B.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C. 法国大革命的推动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中,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激发了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这是“1864年,美国联邦部队中的黑人团队增加到166个,达到126万多人”的直接原因。故D符合题意;独立战争爆发时间是1775年,与题干的“1864年”不符,故A不符

22、合题意;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是1783年,故B不符合题意;法国大革命和美国联邦部队中的黑人团队增加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25. 19世纪70年代,日本通过“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进入文明开化之域”,实现了国家富强。据此推知明治政府A. 重视教育B. 废藩置县C. 实行征兵制D. 允许土地买卖【答案】A【解析】题干的“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进入文明开化之域”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为此,明治政府重视教育。故A符合题意;废藩置县、允许土地买卖属于明治政府的措施,与题干的“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不符,故BD不符合题意;实行征兵制与题干材料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教育

23、能“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为了实现“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进入文明开化之域”,明治政府重视教育。26. “电工技术革命是一次巨大的革命,而电的利用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人类由此进入A. 蒸汽时代B. 电气时代C. 信息时代D. 网络时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故B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故A不符合题意;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信息时代”。故C不符合题意;网络时代得益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7. 1919年,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会议

24、,安排战后和解,却留下了痛苦的遗产。“”是指A. 凡尔赛和约B. 九国公约C. 慕尼黑协定D. 北大西洋公约【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会议,会议签订了凡尔赛和约,故A符合题意;九国公约是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故B不符合题意;慕尼黑协定是1938年在慕尼黑会议上签订,故C不符合题意;北大西洋公约是1949年签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8.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实行了A. 法西斯专政B. 罗斯福新政C. 绥靖政策D. 马歇尔计划【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应对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实行新政。故B符合题意;建

25、立法西斯专政是20世纪30年代德国和日本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故A不符合题意;绥靖政策是英法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与美国应对经济危机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马歇尔计划是1947年推行,不符合题干的“20世纪30年代”。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9. 二战中,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腹背受敌的两栖作战行动是A. 莫斯科保卫战B. 斯大林格勒战役C. 诺曼底登陆D. 柏林战役【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法西斯德国陷入盟军东西两面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覆灭。由此可知,二战中,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腹背受敌的两栖作战行动

26、是诺曼底登陆。故C符合题意;莫斯科保卫战发生在1941年,那时国际反法西斯同盟还未建立。故A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故B不符合题意;柏林战役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腹背受敌,加速了德国的灭亡。30. 成立于1993年,使用统一货币,集政治和经济实体于一身的区域组织是A. 华沙条约组织B. 亚太经合组织C. 欧洲联盟D. 世界贸易组织【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欧盟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它是世

27、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故C符合题意;华沙条约组织是1955年成立,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世界贸易组织是1995年成立,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第II卷二、辨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31. 以下是小历和小史同学关于辛亥革命历史作用的看法(见图所示内容。你是否同意他们的观点?说明理由。)【答案】不同意。理由:小历仅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小史仅认识到辛亥革命的积极作用。他们都没有全面、一分为二地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或都是片面的)。【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28、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是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评价历史事件要全面、客观。小历仅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评价不全面。小史仅认识到辛亥革命的积极作用,没看到辛亥革命失败的一面。他们都没有全面、一分为二地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都是片面的评价。所以,不同意小历和小史的观点。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评价辛亥革命,认识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评价辛亥革命要全面、客观。三、材料解析与论述题:本大题共3分,第32题11分,第33题14分,第34题10分,共35分。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

29、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用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注:通济渠:从洛阳引谷、洛二水到黄河,从板渚引黄河疏通故道,入淮河,到山阳。邗沟:从山阳疏导春秋时期所开的邗沟,引淮河水入长江。摘编自冯天瑜主编中国文化史等(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并概括其作用。(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余杭到洛阳依次途经的大运河河段名称,并概括大运河开凿的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都江堰、大运河修建理念的共同

30、点。【答案】(1)目的: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作用:灌溉;防洪。(2)河段名称:江南河、邗沟、通济渠。特点:利用天然河道和已有的古运河;贯通南北水系。(3)共同点:利用自然条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可有概括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是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根据材料一的“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用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可以概括出都江堰的作用是灌溉和防洪。(2)根据材料

31、二的“隋朝大运河示意图”的四段名称和起止点,可以概括出从余杭到洛阳依次途经的大运河河段名称依次是: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根据材料二的“通济渠:从洛阳引谷、洛二水到黄河,从板渚引黄河疏通故道,入淮河,到山阳。邗沟:从山阳疏导春秋时期所开的邗沟,引淮河水入长江。”可以概括出大运河开凿的特点是:利用天然河道和已有的古运河进行开凿;贯通了南北水系。(3)根据材料一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和材料二的“从山阳疏导春秋时期所开的邗沟,引淮河水入长江”可以概括出隋朝大运河和都江堰的共同点是:利用自然条件修筑;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点睛: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概括材料,根据材料一可以概括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

32、目的是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都江堰的作用是灌溉、防洪。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根据“隋朝大运河示意图”确定从余杭到洛阳依次途经的大运河河段名称。根据材料二的注释可以概括出运河开凿的特点。解答第三问的关键是通过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出都江堰、大运河修建理念的共同点是利用自然条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终于动摇了“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路线,使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循着这条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才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摘编自孙海涛中国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历史考察材料二列宁论粮食税: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

33、,要求必须立刻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应该从农民方面开始。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后总结:“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农村改革的内容总的说就是搞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摘编自刘秀红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之比较材料三表2时间历史事件1980年建立深圳、厦门等4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广州、福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等经济开放区摘编自王硕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1979-1986)材料四我国内地将初级产品拿到特区,根据外销需要“梳妆打扮”,增值出口。在特区进行市场经济的“实验”,取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广。特区作为加强同香港、澳

34、门、台湾的经济合作的特殊基础,发挥了很强的辐射作用,政治意义非常重大。摘编自刘利亚论经济特区与中国对外开放(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2)根据材料二,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我国改革在农业方面的相同之处。(3)根据材料三,概括福建省区域对外开放的特点。(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答案】(1)思想路线:实事求是。(2)相同之处:对农业政策的调整;重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关注农民、农业问题。(3)特点:逐步推进;点面结合的开放格局;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地区。(4)作用: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特区和内

35、地走向国际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场,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为港、澳顺利回归和祖国统一发挥了促进作用。【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可知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2)根据材料二的“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刻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应该从农民方面开始。”和“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农村改革的内容总的说就是搞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可以概括出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我国改革在农业方面的相同之处是:对农业政策的调整;重视调动农民的

36、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关注农民、农业问题,关注民生。(3)根据材料三的“1980年建立深圳、厦门等4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广州、福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等经济开放区”可以概括出福建省区域对外开放的特点是:逐步推进,不断扩大;点面结合的开放格局;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地区。(4)根据材料四的“在特区进行市场经济的实验,取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广。特区作为加强同香港、澳门、台湾的经济合作的特殊基础,发挥了很强的辐射作用,政治意义非常重大。”结合所学知识,经济特区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吸收了资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依据材料四和所学

37、知识,可以概括出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特区和内地走向国际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区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场,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特区在港、澳顺利回归和祖国统一方面发挥了促进作用。34. 材料论述。14-15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部分地区趋于衰落。与此同时,人类文明在欧洲社会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爆发了一场令人惊叹的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家们通过各种方式揭露了贵族和教会的专横、残暴,表达了他们对非教会世俗思想的推崇。一旦人文主义思想进入个人和民族的头脑,就没有什么比它更难以控制的了。这一伟大变革,造就了一批颇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家,如哥白

38、尼、伽利略等,驱使了航海家们开辟新航路。同时,也对资本主义其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摘编自舍曼世界文明史等(1)根据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社会思潮。(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答案】(1)人文主义。(2)示例1:观点:先进的思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论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的思想,冲破了欧洲封建制度、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助推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指导了俄国十月革命,俄国

39、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结论:综上所述,先进思想指导社会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先导,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解析】(1)根据材料的“思想家们通过各种方式揭露了贵族和教会的专横、残暴,表达了他们对非教会世俗思想的推崇。一旦人文主义思想进入个人和民族的头脑,就没有什么比它更难以控制的了。”可以看出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2)根据材料的“一旦人文主义思想进入个人和民族的头脑,就没有什么比它更难以控制的了。这一伟大变革,造就了一批颇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等,驱使了航海家们开辟新航路。同时,也对资本主义其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提炼出观点:先进的思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论述过程: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得到传播,解放了人的思想,冲破了欧洲封建制度、宗教和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助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俄国十月革命,使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综合以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先进思想指导社会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先导,推动了社会的发展。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