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浙江省舟山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11426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舟山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舟山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舟山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舟山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舟山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10题每题3分,11-15题每题4分)1今年5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如表是这四种元素的部分信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原子序数中文名字符号汉语拼音113鉨Nh n115镆Mc m117Ts tin118 Og oA鉨属于金属元素B镆的元素符号是moC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7D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2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NO4Na)是味精的主要成分下列关于谷氨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种有机物B加热会产生含硫物质C由五种元素组成D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5:83如图是小

2、明在做“检测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示意图小明是在检测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的()A水蒸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氟气4以下四个化学反应都有气体产生,其反应类型和产生的气体性质均正确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类型 气体性状 A 2H2O22H2O+O2 分解反应 助燃性 B 2KClO32KCl+3O2 化合反应 还原性 C Fe+H2SO4FeSO4+H2 置换反应 氧化性 D CaCO2+2HClCaCl2+H2O+CO2 复分解反应 酸性AABBCCDD5正确规范的操作是试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A高倍镜下调焦B检查气密性C辨别火线D滴加液体6高空臭氧是“地球卫士”,而近

3、地面的臭氧会造成空气污染舟山空气质量优良率一直位于全国前例,但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也会产生臭氧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臭氧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B臭氧是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之一C大量汽车尾气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D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72017年,联合国把世界水日的主题定为“废水”,关注重点是寻找各种方式来减少和再利用废水以下对不同工业废水的处理措施及对应的方法类别,都正确的是() 选项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类别 A 不溶性颗粒物加明矾 结晶法 B 异味物质 加活性炭 吸附法 C 氯化铜 加硫酸钠 过滤法 D 纯碱 加石灰水 蒸馏法AABBCCDD二.实验探

4、究题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下列装置中的 (用编号表示),检验这瓶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9在拓展性课程活动中,小明利用以下常见物品验证酸的一些性质:白醋(含3%的醋酸)、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是CaO)、鸡蛋壳、牵牛花汁液、铁钉、苏打(碳酸钠)【查阅资料】牵牛花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实验过程】(1)在鸡蛋壳上滴加白醋,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鸡蛋壳中一定含有 (用离子符号表示)(2)小明知道酸能够与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但当他将足量的白醋加入放有铁钉的容器中

5、,没有看到明显的气泡产生小明很疑惑,于是提出猜想:气泡不明显可能与酸的浓度和种类有关要验证与酸的浓度有关,应选择下列试剂中的 (选填编号)A.3%的盐酸 B.5%的醋酸 C.5%的盐酸(3)小明利用已有物品还想验证酸与碱的反应,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步骤操作 现象 1 将食品干燥剂加入适量清水中,搅拌后静置放出大量的热 2 取步骤1中的上层清液,先加入牵牛花汁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再变为紫色,最好变为红色【评价反思】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事物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科学三.解答题10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科学老师布置了一项课外学习任务:调查化工颜料店出售的涂料添加剂“银粉”

6、是什么金属?某学习小组通过调查,分别获得了“银粉”是银粉、铝粉、锌粉这三种不同结果为了确定究竟是哪一种金属,学习小组同学将一小包“银粉”带回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2Al+6HCl2AlCl3+3H2)(1)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有 产生,说明“银粉”一定不是银(2)为了进一步确定“银粉”是铝还是锌,学习小组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并绘制成如图所示图象(3)取1.8克“银粉”(杂质忽略不计)加入到50克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克根据如图可知,“银粉”是 请计

7、算:本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2017年浙江省舟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10题每题3分,11-15题每题4分)1今年5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如表是这四种元素的部分信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原子序数中文名字符号汉语拼音113鉨Nh n115镆Mc m117Ts tin118 Og oA鉨属于金属元素B镆的元素符号是moC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7D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考点】C4:元素的简单分类;BB: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C3: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分析】根据由元素符号的书写判断元素种

8、类,根据表中所给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解答】解:A、鉨字是钅字旁,故属于金属元素,正确;B、镆的元素符号是Mc,故错误;C、117是元素的原子序数,而不是相对原子质量,故错误;D、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很少,故错误;故选A2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NO4Na)是味精的主要成分下列关于谷氨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一种有机物B加热会产生含硫物质C由五种元素组成D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5:8【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AC: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分析】A根据无机物与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来分析【解答】解:A谷氨酸钠(

9、化学式为C5H8NO4Na)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B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NO4Na)中不含硫元素,所以加热时不会产生含硫元素的物质,故错误;C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NO4Na)是由碳、氢、氮、氧、钠五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D由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NO4Na)的化学式可知,谷氨酸钠中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5:8,故正确故选B3如图是小明在做“检测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示意图小明是在检测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的()A水蒸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氟气【考点】56: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分析】根据水蒸气能使氯化钴试纸由蓝色变成粉红色分析判断【解答】解:由小明在做“检测

10、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示意图可知,小明呼出的气体能使瓶子内的氯化钴试纸由蓝色变成了粉红色,通过该现象可以检测出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的水蒸气,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4以下四个化学反应都有气体产生,其反应类型和产生的气体性质均正确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类型 气体性状 A 2H2O22H2O+O2 分解反应 助燃性 B 2KClO32KCl+3O2 化合反应 还原性 C Fe+H2SO4FeSO4+H2 置换反应 氧化性 D CaCO2+2HClCaCl2+H2O+CO2 复分解反应 酸性AABBCCDD【考点】FA:反应类型的判定;68:氧气的化学性质;6Q: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1、;HK: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分析】根据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以及常见气体的性质进行解答【解答】解: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生成气体氧气具有助燃性,故选项正确;B、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生成气体氧气具有氧化性,故选项错误;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属于置换反应,氢气具有还原性,故选项错误;D、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生成气体不具有酸性,故选项错误;故选A5正确规范的操作是试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A高倍镜下调焦B检查气密性C辨别火线

12、D滴加液体【考点】4K: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9:液体药品的取用【分析】A根据显微镜的调焦方法来分析;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来分析;C根据电笔的使用方法来分析;D根据液体试剂的滴加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调焦时应该在低倍镜下进行,故操作错误;B把试管和带导管的橡皮塞连接,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故操作正确;C使用测电笔时,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被测导线,氖管发光的可以判断导线是火线,氖管不发光的是零线如果手不接触笔尾金属体,无论笔尖金属体接触火线还是零线,氖管都不发光图中手没有接触笔尾金属体,故操作错误;D向试管中滴

13、加液体药品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更不能接触试管壁,要试管口上方竖直悬空滴加,故操作错误故选B6高空臭氧是“地球卫士”,而近地面的臭氧会造成空气污染舟山空气质量优良率一直位于全国前例,但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也会产生臭氧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臭氧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B臭氧是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之一C大量汽车尾气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D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考点】K5: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分析】A根据结构决定性质来分析;B根据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来分析;C根据汽车尾气的成分来分析;D根据口罩的作用来分析【解答】解:A臭氧和氧气的分子的构成和结构不同,不同物质的分

14、子性质不同,所臭氧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故正确;B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故正确;C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而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也会产生臭氧污染,故正确;D口罩只能阻挡颗粒状物质,不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故错误故选D72017年,联合国把世界水日的主题定为“废水”,关注重点是寻找各种方式来减少和再利用废水以下对不同工业废水的处理措施及对应的方法类别,都正确的是() 选项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类别 A 不溶性颗粒物加明矾 结晶法 B 异味物质 加活性炭 吸附法 C 氯化铜 加硫酸钠 过滤法 D 纯碱

15、 加石灰水 蒸馏法AABBCCDD【考点】79: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分析】A、根据明矾可以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解答;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异味解答;C、根据硫酸铜为易溶性盐解答;D、根据纯碱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解答【解答】解:A明矾可以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用沉淀法,故错误;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异味,用吸附法,故正确;C、硫酸铜为易溶性盐,加入硫酸根离子,不能除去铜离子,故错误;D、纯碱是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属于过滤法,故错误故选:B;二.实验探究题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下列

16、装置中的BC(用编号表示),检验这瓶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考点】6D:氧气的制取装置;6E:氧气的收集方法;6F: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分析】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可以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结合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可以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应选择装置中的BC检验这瓶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故答案为:B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

17、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9在拓展性课程活动中,小明利用以下常见物品验证酸的一些性质:白醋(含3%的醋酸)、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是CaO)、鸡蛋壳、牵牛花汁液、铁钉、苏打(碳酸钠)【查阅资料】牵牛花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实验过程】(1)在鸡蛋壳上滴加白醋,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鸡蛋壳中一定含有CO32(用离子符号表示)(2)小明知道酸能够与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但当他将足量的白醋加入放有铁钉的容器中,没有看到明显的气泡产生小明很疑惑,于是提出猜想:气泡不明显可能与酸的浓度和种类有关要验证与酸的浓度有关,应选择下列试剂

18、中的B(选填编号)A.3%的盐酸 B.5%的醋酸 C.5%的盐酸(3)小明利用已有物品还想验证酸与碱的反应,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步骤操作 现象 1 将食品干燥剂加入适量清水中,搅拌后静置放出大量的热 2 取步骤1中的上层清液,先加入牵牛花汁液,再逐滴滴加白醋至过量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再变为紫色,最好变为红色【评价反思】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事物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科学【考点】93:酸的化学性质【分析】(1)根据酸能够和碳酸根离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分析;(2)根据控制变量法选择试剂;(3)根据指示剂的变色及实验的目的分析【解答】解:(1)在鸡蛋壳

19、上滴加白醋,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说明鸡蛋壳中一定含有CO32;故填:CO32;(2)该实验用的是3%的醋酸溶液,因此选择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即可对比实验;故填:B;(3)向氢氧化钙的溶液中滴加牵牛花汁,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再变为紫色,最好变为红色,可知溶液由碱性变成中性,最后呈现酸性,因此向溶液中滴加醋酸最后醋酸过量;故填:再逐滴滴加白醋至过量三.解答题10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科学老师布置了一项课外学习任务:调查化工颜料店出售的涂料添加剂“银粉”是什么金属?某学习小组通过调查,分别获得了“银粉”是银粉、铝粉、锌粉这三种不同结果为了确定究竟

20、是哪一种金属,学习小组同学将一小包“银粉”带回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2Al+6HCl2AlCl3+3H2)(1)取少量“银粉”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银粉”一定不是银(2)为了进一步确定“银粉”是铝还是锌,学习小组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并绘制成如图所示图象(3)取1.8克“银粉”(杂质忽略不计)加入到50克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克根据如图可知,“银粉”是Al请计算:本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考点】G6: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7U:有

21、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析】(1)由于银不和盐酸反应,所以可以根据结论推测对应的现象;(3)由于生成0.2g氢气对应的铝由图可知小于2g,而对应的锌的质量为6.5g根据加入的银粉的质量确定该金属的成分由于50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g氢气,根据化学方程式求算HCl的质量,进而求算其质量分数【解答】解:(1)由于银不和盐酸反应,而给出的结论是不含银,说明对应的现象应该有气泡产生(3)由于生成0.2g氢气对应的铝由图可知小于2g,而对应的锌的质量为6.5g根据加入的银粉的质量为1.8g对应的氢气的质量为0.2g,说明该金属为铝由于50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g氢气设50g盐酸中HCl的质量为x2Al+6HCl2AlCl3+3H2 219 6 x 0.2g=x=7.3g本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4.6%故答案为:(1)气泡 (3)取1.8克“银粉”(杂质忽略不计)加入到50克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克根据如图可知,“银粉”是 Al 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