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5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06709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5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27分,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画横线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困厄(è) 深黛(dài) 泠(líng)泠作响 B.潮汛(xùn) 缥(piǎo)碧 分(fèn)外妖娆 C.廿(niàn)年 烨(yè)然 一骑(jì)红尘 D.讪(shān)讪 秾(lóng)丽 窈窕(tiǎo)淑女 2.(3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琐屑 窗棂 暗然失色 手舞足蹈 B.废墟 笙箫 坦荡如砥 浮想联翩 C.爱怜 掩饰 彬彬有礼 地大物博 D.静穆 鄙夷 瘦骨嶙峋 忐忑不安 3.(3分)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C.相安无事: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事可做 D.比比皆是:到处都是 4.(3分)下面句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年画村里走了几圈,我很有些感慨。大地震震垮了村庄,但没有震断年画木板上那些飘逸而又① 的线条,几百年来,这些独具特色的线条融进了绵竹民间画家们的智慧,更刻进了他们生命的② 意志。年画的销量少了,但他们坚守在作坊里劳作不断,因为这是他们祖上的祖上传下来的遗产,是名播华夏的千金万金也难买的宝贵遗产。 画“填水脚”时,因时间短促,容不得细描慢抹,艺人全凭真功夫③ ,笔锋奔放雄健、神韵十足,别具洗炼、概括之情趣。“填水脚”以它的天真、质朴、粗犷而成为绵竹年画中的珍品。 A.①坚忍 ②气度 ③一锤定音 B.①坚实 ②气概 ③一蹴而就 C.①坚韧 ②气息 ③一气呵成 D.①坚固 ②气质 ③一泻千里 5.(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许多附近的居民都在他的带动下,清除死角垃圾,认真搞好环境卫生 B.凡重大决策都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C.在酷热的夏季,雪碧、冰红茶、农夫山泉等是深受考生喜爱的夏季饮料之一D.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 6.(3分)下面从文段中抽出的句子,原来的顺序被打乱了,照文意排列,句序正确的一项是(  ) 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____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①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 ②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 ③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 ④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 ⑤从某种程度上看,道家是反对音乐的,究其实质,他们主要是反对艺术形而下的层面,强调艺术形而上的境界部分。 ⑥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 A.⑥①④②③⑤ B.①②④③⑤⑥ C.⑥②①④⑤③ D.⑥①②④③⑤ 7.(3分)下面四副对联中,有不符合对联格式要求的一项是(  ) A.喜有两眼泪,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 B.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C.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D.临水开轩,四面云山一幅画;凭栏远眺,万家烟火总关情 8.(3分)给下面这则消息加一个正标题,最准确的一项是(  ) 首届“海峡两岸主题旅游饭店高峰论坛”行 _____________ 本报讯 记者昨(7)日获悉,于4月26日至28日在成都举行的首届“海峡两岸主题旅游饭店高峰论坛”上,我市汇东大酒店荣获“最佳主题旅游饭店奖”。 记者了解到,与传统酒店不同,主题酒店以特定的文化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特色产品和极具个性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提供多层次体验,已成为酒店发展的新趋势。据悉,汇东大酒店凭借独特的地区盐文化优势,于2007年着手打造盐文化主题旅游饭店,自贡盐运历史、盐元素主题客房、盐帮菜、盐茶和盐浴用品等让客人纷纷称赞。该酒店于2012年8月正式通过四级主题旅游饭店评定。 据介绍,此次活动有来自海峡两岸的170余位主题酒店业内人士参加,并最终揭晓了“最佳主题旅游饭店奖”等七大奖项。 A.汇东大酒店荣获“最佳主题旅游饭店奖” B.汇东大酒店于2007年着手打造盐文化主题旅游饭店 C.汇东大酒店独特的地区盐文化优势获客人纷纷称赞 D.汇东大酒店于2012年8月正式通过四级主题旅游饭店评定 9.(3分)下列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诗的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 B.《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于战国时代,共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大类 C.对自然的礼赞,也是冰心《繁星》和《春水》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赞美大自然的小诗里,我们会发现诗人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还会发现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D.《朝花夕拾》里,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二、(12分,每小题12分) 10.(12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①锅盔是啥?听起来好像气势很大,又是锅,又是盔的。事实上,锅盔长相很普通,但就这其貌不扬的家伙,居然也有千年历史。传说唐代官兵在为武则天修建乾陵时,因工程浩大,民工甚众,非常忙碌,烹食困难,几乎没有吃午饭的时间,所以官兵以头盔为炊具来烙面饼,故取名“锅盔”。在陕西,锅盔是一种用慢火烙的大饼,形状大且像锅盖,面和得很硬。不过当锅盔在老家按捺不住,旅行到四川后,就没那么粗犷了。它更像是烧饼的变异,大小也差不多,做法和口味还来了个百花齐放,没有了既定模式,更具本地风情,感觉颇为新鲜。 ②初到成都,看到有各式熟食店专卖锅盔,借鉴肉夹馍的形式。一个个圆头烧饼被剖成两半,底儿连着不散开。窗口里的服务员按顾客需求,分别往里塞豆芽菜、肉丝肉片、各类红的辣的油腻炒菜,挤得满满当当。烧饼递到手中时,就成了腆了个将军肚的锅盔。 ③九寨沟的路边摊锅盔,显得“闲云野鹤”许多,给人以类似吃街头油煎萝卜丝饼或烤肉串的快感。做锅盔的老太在一个煤球垫底的炉子边有条不紊地和面,问你要素的还是肉的。若是素的,就拿起个面团往里塞点葱花,再用手一推一摊,擀面杖擀平,约一厘米厚薄。若是肉的,也就是除了葱花之外抹上很少的一些肉馅。挪开炉盖,亮出下边的煤球旺炉,把几个烧饼往炉边上一溜贴开,明火烘烤,一分钟不到即可出炉。老太太双手又是找钱又是捏饼的,食客们多半图个新奇,也就视而不见,权当细菌全被这个烤炉烤灭。热腾腾油乎乎的,满嘴大料大葱的冲味,不臭反而喷香。虽然油,却也不反胃。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鱼翅捞饭固然好吃,而有时粗糙简陋的食物却能营造快意,平民价格在饱口福的同时也给钱包“零负担”的享受。 ④然而最难忘的,还是成都文殊坊小吃街的锅盔。那锅盔文静朴素得丝毫引不起人的注意,完全不能与旁边大造声势的“三大炮”“伤心凉粉”“冰醪糟”等成都传统小吃相比。锅盔咸的呈正方形,甜的呈椭圆形,统一都是麻子脸,憨厚地恭候在一边,不与花哨的小吃抢噱头。由于不是现做的,因此连吸引食客的眼球的热气都不存在。通身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烘出来的面饼,彻头彻尾的干净,既没什么油水,里头又没夹任何馅料。可吃口却脆而有嚼劲,虽然有些干巴巴,嚼起来反倒“咔哧咔哧”很有腔调。花椒味不算浓郁,却在不经意间把人的嘴都吃麻了。它的香味不是飘散在外挑逗人的嗅觉,而是在咀嚼中激荡人的味蕾。和着从邻摊处刚买的甜米酒一起,有着田园农民饮酒吃食的粗迈的扎实感。 ⑤同样属于面饼类大家族,上海有葱油饼,北京有火烧,新疆有馕,云南有粑粑,而四川陕西就有锅盔。风格迥异、滋味千变。不变的,是这些饼都有一番街头的本地风情,带着家乡的味道,任你走到天涯海角也忘不了。 (1)结合全文内容,给这篇文章选一个恰当的标题    A.饼类大家族中的锅盔 B.川陕锅盔各色风情 C.四川锅盔各色风情 D.家乡锅盔的味道 (2)第①段文字中引用锅盔的传说有何作用?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A.介绍了锅盔的得名,说明它历史悠久,给文章增添了传奇色彩。 B.说明锅盔虽然长相很普通,但它历史悠久,给文章增添了阅读趣味。 C.介绍锅盔得名于唐代修建乾陵时,来源于劳动,给文章增添了传奇色彩。 D.说明锅盔从陕西旅行到四川后,来了个百花齐放,给文章增添了阅读趣味。 (3)作者认为成都文殊坊小吃街的锅盔最具风情,理由有哪些?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文静朴素,统一都是麻子脸,憨厚地恭候在一边,不与花哨的小吃抢噱头。 B.彻头彻尾的干净,既没什么油水,里头又没夹任何馅料。 C.吃口脆而有嚼劲,虽然有些干巴巴,嚼起来反倒“咔哧咔哧”很有腔调。 D.和着从邻摊处刚买的甜米酒一起,有着田园农民饮酒吃食的粗迈的扎实感。 (4)下面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②段文字介绍了四川锅盔的制作过程。 B.“它更像是烧饼的变异,大小也差不多”,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C.“鱼翅捞饭固然好吃,而有时粗糙简陋的食物却能营造快意,平民价格在饱口福的同时也给钱包‘零负担’的享受。”这句话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D.“不变的,是这些饼都有一番街头的本地风情,带着家乡的味道,任你走到天涯海角也忘不了。”这句话表明:说明文字也可以蕴含作者的感情。   三、(12分,每小题12分) 11.(12分)阅读《周公诫子》,完成下列各题。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1)下面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行宽裕 宽裕:宽大,宽容。 B.守之以恭者,荣 荣:荣华显贵。 C.聪明睿智 聪明:聪慧,明智。 D.守之以愚者 愚:愚拙,不巧伪。 (2)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无以鲁国骄士 以:因为。 B.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之:的。 C.混沌待之甚善 之:他们,指倏与忽。 D.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与:与其。 (3)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沐三握发 译文:一次沐浴,要三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 B.一饭三吐哺 译文:吃一顿饭,要三次停下来,接待宾客。 C.博闻强记 译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D.可不慎欤 译文:可不可以慎重呢? (4)下列对这篇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句“成王封伯禽于鲁”说明周公诫子的地点,突现诫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B.“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是周公诫子的第一句话,也是他诫子部分的总起,或曰是中心句。 C.文章末句“可不慎欤”呼应首句,加强肯定的语气,起到总结问题的作用,突出了中心句。 D.这篇文章言简意赅,说理逐层深入,给人不可置疑的感觉,读来使人心悦诚服。 四、(14分) 12.(5分)按要求默写填空。 ①《与朱元思书》中,面对奇山异水,作者不由得发出了一番感慨“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是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一种否定。 ②《黄鹤楼》一诗的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      ”写作者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 ⑤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3.(9分)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①上面两首词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帆:船,这里喻指星星。 B.殷勤:情意恳切的样子。 C.沙场:战场。 D.霹雳:本指雷声,这里比喻射箭时箭雨发出的响声。 ②《破阵子》中“梦回吹角连营”一句词的意思是:    ③判断下面对这两首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渔家傲》中“学诗谩有惊人句”流露出词人对自己创作的不满之情。    B.《渔家傲》末尾“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C.《破阵子》是一首寄赠之作,辛弃疾自称“壮词”,全篇以“壮”语贯穿始终。    D.《破阵子》末句“可怜白发生”,词意急转直下。“可怜”两字至为沉痛,为壮志难酬表示出极大的惋惜和哀伤。   。 五、(22分) 14.(22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莲池老人 贾大山 庙后街,是县城里最清静、最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寺院,坍塌的山门殿宇间,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枝云团似的墨绿,气象苍古如古老的诗歌。寺院西南面是个池塘,清清的水面上,有鸭,有鹅,有荷;池塘南岸的一块石头上,常有一位老人抱膝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寺院虽破,里面却有一座钟楼。那是唐代遗物,青瓦重檐,两层楼阁,楼上吊着一只巨大的铜钟。据说,唐代钟楼,全国只有四个半了,可谓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只是年代久了,墙皮酥裂,瓦垄里生满枯草。若有人走近它,老人就会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 老人很有一些年纪了,头顶秃亮,眉毛胡子雪白,嗓音却很雄壮。文物保管所的所长告诉我,他是看钟楼的,姓杨,名莲池,1956年春天,文保所成立不久,就雇了他,每月四元钱的补助,一直看到现在。 我喜欢文物,时常到那寺院里散心。有一天,我顺着池塘的坡岸走过去。 “老人家,辛苦了。” “不辛苦,天天歇着。” “今年高寿了?” “谁晓得,活糊涂了,记不清楚了。” 聊了一会儿,我们就熟了,谈得很投机。 老人单身独居,老伴儿早故去了。他的生活很简单,一日三餐,有米、面吃就行。两个儿子都是菜农,可他又在自己的院里,种了一畦白菜,一畦萝卜,栽了一沟大葱。除了收拾菜畦子,天天坐在池边的石头上,看天上的鸽子,看水中的荷叶,有时也拿着工具到寺里去,负责清除里面的杂草、狗粪。﹣﹣这项劳动也在那四元钱当中。 他不爱说话,可一开口,便有自己的道理,很有趣味。中秋节前的一天晚上,我和所长去看他,见他一人坐在院里,很是寂寞。我说: “老人家,买台电视看吧。” “不买。”他说,“那是玩具。钱凑手呢,买一台看看,那是我玩它;要是为了买它,借债还债,那就是它玩我了。” 我和所长都笑了,他也笑了。 那天晚上,月色很好,他的精神也很好,不住地说话。他记得那座寺院里当年有几尊罗汉、几尊菩萨,现在有几块石碑、几棵树木,甚至记得钟楼上面住着几窝鸽子。秋夜天凉,我让他去披件衣服。他刚走到屋门口,突然站住了,屏息一听,走到门外去,朝着钟楼,放声喊起来: “喂﹣﹣下来,那里玩不得呀!踩坏我一片瓦,饶不了你……”喊声未落,见一物腾空一跃,逃走了。我好奇怪,月色虽好,但究竟隔一个池塘呀,他怎么知道那野物上钟楼呢?他说他的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他有“功夫”。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他死了。那天上午,我到城外给父亲上坟,看到一棵小树下,添了一个新坟头。坟头很小,坟前立了一块砖,上写“杨莲池之墓”。字很端正,像用白灰写的。我感到太突然了,想着他生前的一些好处,就从送给父亲的冥钱里,匀了一点儿,给他烧化了…… 当天下午,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想再看看他的院落。一进院门,吃了一惊,屋里传出了欢笑声。推门一看,几位老人,有的坐在炕上,有的蹲在地下,正听他讲养生的道理。 我傻了似的看着他说:“你不是死了吗?” 老人们怔住了,他也怔住了。 “我在你的坟上,已烧过纸钱了!” “哎呀,白让你破费了!” 他笑了,笑得十分快活。他说去年冬天,到城外拾柴火,见那里僻静,树木也多,一朝合了眼,就想“住”到那里去。见那里的坟头越来越多,怕没了自己的地方,就先堆了一个。老人们听了,扑哧笑了,一齐批判他:好啊,抢占宅基地! 天暖了,他又在池边抱膝而坐,看天上的鸽子,水中的小荷……有人走近钟楼,他就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 清明节,我给父亲扫墓,发现他的“坟头”没有了,当天就去问他: “你的‘坟头’呢?” “平了。” “怎么又平了?” “那也是个挂碍。” 他说,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 (摘自《中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有删改) (1)小说以寺院的环境描写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按要求简要分析。 ①交代   ,引起下文; ②渲染环境的   ,为人物的出场营造一个诗意的氛围; ③衬托   ,暗示出莲池老人的独特个性。 (2)看钟楼的老人先给自己“立坟头”,后又“平坟头”,小说写这两个情节表现了老人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 ①立坟头:    ②平坟头:    (3)从全文看,看钟楼老人的“功夫”应该怎样理解?请从两个层面简要回答。 (4)小说中看钟楼的老人有哪些性格特点,下列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专注工作,尽职尽责 B.生活勤俭,知足常乐 C.不问世事,随遇而安 D.幽默达观,淡泊悠闲 (5)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另写一个句子。 例句:那里有一座寺院,坍塌的山门殿宇间,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枝云团似的墨绿,气象苍古如古老的诗歌。 仿句: (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这篇小说以纯净自然之笔,叙述了一个老人看护寺院钟楼的事情。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因而故事的重点不在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而是诗意的叙事。 B.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叙述故事,使读者产生了真实感和亲切感;在叙述的同时穿插着议论、抒情,从而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C.看钟楼老人在“立坟头”后又“平坟头”,是因为“立坟头”一事影响得他不能正常地工作,只有“平坟头”才能心无挂碍,让自己正常工作。 D.小说中的对话描写贯穿全篇,其中我和看钟楼老人交谈时真诚的态度,表达出我对老人的喜爱和敬佩之情。 E.平凡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心无挂碍”“有‘功夫’”,看钟楼的老人身上折射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 六、(63分) 15.(63分)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1)题目:这句话,这颗心 要求: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③不得抄袭。④全文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丛林寺院里来了一位名叫心智的小沙弥,勤奋好学、聪明灵动,颇得通明禅师的器重。可是,心智刻苦禅修几年之后,居然不见长进,聪明依然,悟性无增。 心智对自己似乎也失去了信心,有一天,他独自找到通明禅师,央求师傅为他指引开示。年迈的通明禅师认为自己年老体弱、来日无多,也正想开示、点化一下自己的爱徒。于是,不顾自己腿脚失健,硬撑着领心智再次行脚觅道。 当师徒二人来到一座非常狭窄的桥上时,心智看师傅晃晃悠悠走路的样子,怕师傅走路不稳掉到河里去,就赶紧去搀扶通明禅师。通明禅师执意不让弟子搀扶,对心智说:“路要靠自己走,桥要靠自己过,气要靠自己喘,水要靠自己喝……你不要管我,我自己过去。” 通明言下,心智豁然开悟。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 ④不得抄袭。 ⑤全文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2015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27分,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画横线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困厄(è) 深黛(dài) 泠(líng)泠作响 B.潮汛(xùn) 缥(piǎo)碧 分(fèn)外妖娆 C.廿(niàn)年 烨(yè)然 一骑(jì)红尘 D.讪(shān)讪 秾(lóng)丽 窈窕(tiǎo)淑女 【考点】12:易误读常见字;13:注音.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字的注音,要让学生从两点入手:拼音和声调都要掌握起来。 【解答】ABC.正确; D.“讪”读shàn,“秾”读nóng。 故选:D。 【点评】根据词义和形声字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字音。要注意易错字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2.(3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琐屑 窗棂 暗然失色 手舞足蹈 B.废墟 笙箫 坦荡如砥 浮想联翩 C.爱怜 掩饰 彬彬有礼 地大物博 D.静穆 鄙夷 瘦骨嶙峋 忐忑不安 【考点】14:常见易错字.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要结合字形知识来分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根据同音字的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的特点进行总结。 【解答】A.“暗然失色”应为“黯然失色”,属于同音字误用; BCD.书写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一些同音字可以按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要注意观察其细微差别。 3.(3分)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C.相安无事: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事可做 D.比比皆是:到处都是 【考点】22:字词的含义.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词义的理解,注意平时所学文章重点字词的积累和运用,如果识记不清,要结合字面意思理解词语含义。 【解答】A.正确; B.正确; C.相安无事: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考生对词义的理解,做题时要注意结合词语原义和语境分析,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4.(3分)下面句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年画村里走了几圈,我很有些感慨。大地震震垮了村庄,但没有震断年画木板上那些飘逸而又① 的线条,几百年来,这些独具特色的线条融进了绵竹民间画家们的智慧,更刻进了他们生命的② 意志。年画的销量少了,但他们坚守在作坊里劳作不断,因为这是他们祖上的祖上传下来的遗产,是名播华夏的千金万金也难买的宝贵遗产。 画“填水脚”时,因时间短促,容不得细描慢抹,艺人全凭真功夫③ ,笔锋奔放雄健、神韵十足,别具洗炼、概括之情趣。“填水脚”以它的天真、质朴、粗犷而成为绵竹年画中的珍品。 A.①坚忍 ②气度 ③一锤定音 B.①坚实 ②气概 ③一蹴而就 C.①坚韧 ②气息 ③一气呵成 D.①坚固 ②气质 ③一泻千里 【考点】23:词义辨析;26:正确使用词语.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了词语的运用与辨析。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要通过积累常用的词语,能够掌握常用词语的含义(包括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并能正确运用。要了解词语 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并在具体语境中进行辨析与使用。词语运用时应注意语意轻重、范围大小、使用对象、语体色彩、感情色彩、搭配关系等方面。 【解答】(1)“坚忍”、“坚韧”、“坚实”和“坚固” 坚忍:指坚持而不动摇。坚韧:坚固而柔韧,不易折断。坚实:.牢固结实。坚固:牢固,不易毁坏。线条只能用“坚韧”; (2)“气度”、“气概”、“气息”和“气质” 气度:指气魄风度。气概:正直豪迈的态度。气息:用嗅觉器官所感觉到的或辨别出的一种感觉。气质: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生命只能用“气息”; (3)“一锤定音”、“一蹴而就”、“一气呵成”和“一泻千里” 一锤定音:借指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一气呵成:.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一泻千里: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功夫只能用“一气呵成”;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5.(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许多附近的居民都在他的带动下,清除死角垃圾,认真搞好环境卫生 B.凡重大决策都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C.在酷热的夏季,雪碧、冰红茶、农夫山泉等是深受考生喜爱的夏季饮料之一 D.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 【考点】79:病句辨析与修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病因有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复多余等。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答案,就要静下心来,多读几遍,对照着病因一一分析,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解答】A.语序不当,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许多”与“附近”语序颠倒,应改为“附近的许多居民”; B.不合逻辑,应该是先“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再“科学论证”; C.表述正确; D.搭配不当,是因为…的精神”动宾搭配不当,应在“是因为”后面加上“有”。 故选:C。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是最基本的策略。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还要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评中,要按照以上病因来衡量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语感会逐渐增强,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也会提高。 6.(3分)下面从文段中抽出的句子,原来的顺序被打乱了,照文意排列,句序正确的一项是(  ) 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____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①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 ②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 ③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 ④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 ⑤从某种程度上看,道家是反对音乐的,究其实质,他们主要是反对艺术形而下的层面,强调艺术形而上的境界部分。 ⑥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 A.⑥①④②③⑤ B.①②④③⑤⑥ C.⑥②①④⑤③ D.⑥①②④③⑤ 【考点】72:排列句子顺序.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语言运用的逻辑及语言组织能力,本题选项较多,增加了题目的难度,做改题目时,一定要仔细分析,多联系上下文。可采用先易后难的原则,并且联系选项,采用排除法,可以加大排列正确的几率。 【解答】因为这几句话都是围绕儒家和道家关于音乐的看法不同写起,所以我们确定第一句应为⑥,根据“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这句话,我们确定先儒后道的顺序,所以①②应排在③④⑤前面,根据先整体后部分原则,我们知道①是儒家的整体思想,②是关于音乐﹣﹣﹣关于部分的思想,确定先①再②,同理,④应排在③前面,而⑤句和后面的“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一句是先观点后举例的关系,所以,⑤句排最后。 经分析,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语言运用的逻辑及语言组织能力,我们只要根据前后句的关系,很容易就确定几句的语序,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只要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很容易就能确定正确答案。 7.(3分)下面四副对联中,有不符合对联格式要求的一项是(  ) A.喜有两眼泪,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 B.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C.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D.临水开轩,四面云山一幅画;凭栏远眺,万家烟火总关情 【考点】78:对联.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对联的上下联一般要符合下面的关系: 1、上下联字数相同。 2、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3、结构相应:上下联结构要相当: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而且结构类型要基本保持一致。 4、平仄相对: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前三个条件好区分,平仄规则因为相对较难,作为中学生一般不考虑,主要考虑前三条。 本题考查对联的上下联的关系中的第二条;相同位置词语的词性相同。通过比对很容易发现正确答案。 【解答】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答案选项中的四副对联,ABC三项都符合对联的要求,只有D中上联的“一幅画”是数+量词,而下联相同位置的“总关情”却不是数+量词,和对联的上下联要求中第二条不符合。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联中上下联的关系这一知识点,考学生是否对对联的知识能掌握,考察得比较细,只有心细的同学才能观察出第四个选项的不同,应该算一道难度适中的题目。 8.(3分)给下面这则消息加一个正标题,最准确的一项是(  ) 首届“海峡两岸主题旅游饭店高峰论坛”行 _____________ 本报讯 记者昨(7)日获悉,于4月26日至28日在成都举行的首届“海峡两岸主题旅游饭店高峰论坛”上,我市汇东大酒店荣获“最佳主题旅游饭店奖”。 记者了解到,与传统酒店不同,主题酒店以特定的文化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特色产品和极具个性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提供多层次体验,已成为酒店发展的新趋势。据悉,汇东大酒店凭借独特的地区盐文化优势,于2007年着手打造盐文化主题旅游饭店,自贡盐运历史、盐元素主题客房、盐帮菜、盐茶和盐浴用品等让客人纷纷称赞。该酒店于2012年8月正式通过四级主题旅游饭店评定。 据介绍,此次活动有来自海峡两岸的170余位主题酒店业内人士参加,并最终揭晓了“最佳主题旅游饭店奖”等七大奖项。 A.汇东大酒店荣获“最佳主题旅游饭店奖” B.汇东大酒店于2007年着手打造盐文化主题旅游饭店 C.汇东大酒店独特的地区盐文化优势获客人纷纷称赞 D.汇东大酒店于2012年8月正式通过四级主题旅游饭店评定 【考点】81:新闻 广告 标语.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新闻的内容,点明主要事件。阅读新闻,根据新闻的特点抓住导语了解主要事件,比较各选项的内容。 【解答】根据第一段导语内容“4月26日至28日在成都举行的首届“海峡两岸主题旅游饭店高峰论坛”上,我市汇东大酒店荣获“最佳主题旅游饭店奖”,可知该则新闻主要信息为:汇东大酒店荣获“最佳主题旅游饭店奖”,可知A适合标题的要求。 故选:A。 【点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常见考题,要注意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抓住关键语句。 9.(3分)下列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诗的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 B.《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于战国时代,共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大类 C.对自然的礼赞,也是冰心《繁星》和《春水》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赞美大自然的小诗里,我们会发现诗人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还会发现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D.《朝花夕拾》里,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考点】F4:名著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要结合文学常识来分析语句。文学常识包括作家生活的朝代或国籍,字、号及后人对他的评价,作家的重点作品及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评价,作家的创作风格等。考试时,只要静下心来,结合掌握的文学常识,仔细认真分析,就一定能得到答案。 【解答】A.文学常识和名著表述正确; B.《诗经》应该是编成于春秋时期; C.文学常识和名著表述正确; D.文学常识和名著表述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辨析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能力。在平时学习中要多识记和积累文学常识和名著知识,鼓励学生在日记中发表对重要作家作品的看法,谈自己阅读名著的感悟和启示,这样长期下去就一定会提高能力的。   二、(12分,每小题12分) 10.(12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①锅盔是啥?听起来好像气势很大,又是锅,又是盔的。事实上,锅盔长相很普通,但就这其貌不扬的家伙,居然也有千年历史。传说唐代官兵在为武则天修建乾陵时,因工程浩大,民工甚众,非常忙碌,烹食困难,几乎没有吃午饭的时间,所以官兵以头盔为炊具来烙面饼,故取名“锅盔”。在陕西,锅盔是一种用慢火烙的大饼,形状大且像锅盖,面和得很硬。不过当锅盔在老家按捺不住,旅行到四川后,就没那么粗犷了。它更像是烧饼的变异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