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5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妖娆( ráo ) 阔绰( chuò ) 根深蒂固( dì )
B.冗长(rǒng) 酝酿(niàng) 相形见拙(zhuō)
C.芳馨(xīng) 潮汐(xī) 锲而不舍(qì)
D.枯涸(gù) 蹲踞(zūn) 孜孜不倦(zī)
2.(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憔悴 馈赠 心旷神怡
B.簇新 深邃 肃然起敬
C.襁褓 嶙峋 恍然大悟
D.侧隐 留滞 毛骨耸然
3.(2分)结合语境,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 。在庄严的大树身旁,一棵 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的生活着, 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A.羞惭 无微不至 不光
B.羞惭 微不足道 何况
C.羞耻 无微不至 何况
D.羞耻 微不足道 不光
4.(2分)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在降低教育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
B.中国开辟了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场,是打败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
C.经过16年持之以恒的艰苦创建,2015年2月28日,岳阳市终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D.司法机关能否依法独立公正地行驶审判权和检察权,是我国司法制度公正高效的关键。
5.(2分)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一句话说得真好:“一个人走,走得快,但是一群人走,走得远。” 。
①人生的旅途上少不了朋友,有了朋友就可以一起分享快乐、分担痛苦。
②的确,没有人弱到不能帮助别人,也没有人强到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③因为分享的快乐是加倍的快乐,而分担的痛苦却是一半的痛苦。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6.(9分)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
(2)将军百战死, 。(《木兰诗》)
(3)仍怜故乡水, 。(李白《渡荆门送别》)
(4)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
(5)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两章》)
(6)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 , ”概括了“古仁人”不在意环境的好坏,淡看个人得失的崇高品质。
以下(8)~(10)题只选做一题。如每题都做,只记第 (8)题的得分。
(8)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10)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3分)名著阅读。
高尔基的《童年》用第 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 家中的生活经历。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逐渐成长为一个 的人。
8.(8分)综合性学习。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礼文化,恒顺中学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以下任务。
(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天人关系属于礼。人如何顺应和利用自然,如何与万物相处,在古代中国都是以礼的形式规定下来的。《礼记。月令》上面逐月记载着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气象与物候的变迁周期,动物与植物的成长过程,社会生活的各种规范。
材料二:国家典制属于礼。在中国文化中,制定符合道德理性的国家制定称为“制礼作乐”,好的制度被破坏了称为“礼崩乐坏”。
材料三:一生研究中国文化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生前与美国学者谈论中国文化是说:“中国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字,就是礼。礼是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准则。”
你的结论是: 。
(2)交际语言中的谦辞和敬辞最能体现中国文化自谦而敬人的特色。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谦辞和敬辞已不再适用,但不少仍有生命力。可是,在实际运用中,却常有人用错。下面就是两个用错的例子,请写出它们的序号: 。
①请您明天一定光临。
②小芳送朋友小勇一本书,并在扉页上题:“小勇留念,小芳惠赠。”
③谢谢您的高见。
④请您拜读一下我的大作。
(3)下面是三位同学的对话,请根据语境,补写出小芳说话的内容。
小明:都什么年代了,传统礼文化就是一堆糟粕,我可不想被它们束缚。
小芳: 。
小红:是呀,小明,我也认为礼文化,尤其是其中积极的一面,需要我们用行动来弘扬。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9.(8分)
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
①苏格兰公投落下帷幕之际,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票选的结果,更有英国人那奇葩的计票方式。从新闻照片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统计选票的人竟然是在纸上一条条地画竖杠杠,视觉效果非常凌乱。这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想不到发达国家竟然采取这种刀耕火种的计数方式。”
②对比之下,我国的“正”字计数法立刻显得又机智又高端。这个方法广泛流行于庙堂之上和群众之间,为大家所喜闻乐见。五笔一字,整齐划一,视觉效果简洁明了,能够大大提高统计效率。相信很多小伙伴从小学选班委开始就用“正”字计数,一路画“正”直到现在。
③这么好用的方法,究竟是谁先想到的呢?“正”字曾经是古代大数单位之一。汉代《数术记遗》中记载的大数有: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又因为“数有十等,若言十万曰亿,则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以此类推,“正”代表一个相当大的计数单位。
④至于真正使用“正”字来一笔一画计数,则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上海。在旧上海,起初进戏园看戏并不采用凭戏票制度,仅由服务人员领座,由善写计数的服务人员将卖座情况写在“大水牌”上注明。由于时间急促,恐怕误记,同时为了稽核总数,所以每满五个看客,就写一个“正”字,或者是领一个看客就画上一笔,画上五笔便成一个“正”字,随后再去收费。后来看戏的人增多,戏园规模扩大,用水牌计票的方法逐渐被戏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计票方法却被商家和选举计票所借鉴,广泛应用起来。
⑤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开始采用这种计数方法。此前的江户时代,他们曾使用“玉”字来计数,同样是五画为一个单位。由于绝大多数人生来就具有十根手指,因而在进化史中促成了十进制的广泛采用,而五画字和五画符号便于十进制计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被使用过。但在所有五画字中,只有“正”字字形规矩简洁,只由横竖构成,没有哪两笔首尾相连,甚至连每一画的长度都大致相等。所以,作为符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⑥“正”字的含义相当正能量。它的本义是平正、不偏斜。在词典中“正”的含义很多,其组成的词和短语也大多都是褒义,如正直、正大光明、正人君子、刚正不阿……足见人们对正字的喜爱。同时,它也有着“匡正”“正确”的含义,是人们表达信任的基准。
⑦在投票选举中,人们最希望的是公平公正,从外形到内涵,“正”字都是完美的计数工具,无怪乎人们称赞它是高大上的计数方法了。 (文/沉碧)
(1)为什么人们称赞“正”字计数法是“高大上”的计数方法?
(2)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正”字计数法?
(3)第①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
(4)第②段划横线的句子中加点的“大大”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0.(6分)
对自己诚实一点
①我们总是希图表现的比我们实际的情况要好一些。好比我们小的时候,如果有客人要来,我们会被父母要求:“你要乖一些啊!”等客人走了,父母会说:“好了,现在你可以放松一下了。”这些都是很平常的话,却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留存了一个印象﹣﹣你要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和任务面前,努力的表现得比你实际拥有的状况更好。
②这样,我们把一个不真实的自我呈现在别人面前,并认为这才是可爱的,才是有价值的。而那个真实的自我,则是上不得台面的残次品,是应该被掩藏和遮盖的。
③当这个“假我”被人欢迎和夸赞的时候,我们一方面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成功地扮演了一个角色,而这个角色就是别人眼中的“我”。另外一方面,我们的自卑加重了,我们知道外界的评价都是给予那个不存在的“我”,真实的我反倒像灰姑娘一样,躲在角落里捡煤渣。
④伪装的自我,虽然可以一时骗过别人,但自己的心其实很累。 我年轻的时候,因为总想表现得比自己真实的状态更好一些,便不由自主地要作假。明明不快乐,怕被人看出,以为是思想问题,就表现出欢天喜地的兴奋。在会议上有不同意见,因为判断出自己是少数,就放弃主见随大流,默不作声……凡此种种,以为是老练的举措,都让我做人辛苦,不胜其烦。
⑤种种历练,终于明白了,要以自己的真实面目示人。这样做了以后,我本以为机会一定要少很多,因为抱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只求这一生做一个真实的自我,付出代价也认了。不想,却多了朋友,多了机缘。思来想去,原来大家都更喜欢真实的东西。
⑥如果你觉得真实的自我还不够完善,那么最好的方法,是让自己渐渐变得完善起来,而不是敷衍、遮盖或欺骗。
(文/毕淑敏,有删改)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的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11.(12分)
孤独温暖的旅程
①有一个冬天,在京西宾馆开会,好像是吃过饭出了餐厅,一位个子不高、身着灰色棉衣的老人向我们走来。旁边有人告诉我,这便是汪曾祺老人。当时我没有迎上去打招呼的想法。越是自己敬佩的作家,似乎就越不愿意突兀地认识。但这位灰衣老人却招呼了我。他走到我的跟前,笑着,慢悠悠地说:“铁凝,你的脑门上怎么一点儿头发也不留呀?”他打量着我的脑门,仿佛我是他认识已久的一个孩子。这样的问话令我感到刚才我那顾忌的多余。我还发现汪曾祺的目光温和而又剔透,正如同他对于人类和生活的一些看法。
②不久之后,我有机会去了一趟位于坝上草原的河北省沽源县。去那里本是参加当地的一个文学活动,但是使我对沽源产生兴趣的却是汪曾祺的一段经历。他曾经被下放到这个县劳动过,在一个马铃薯研究站。他在这个研究马铃薯的机构,除却日复一日的劳动,还施展着另一种不为人知的天才:描绘各式各样的马铃薯图谱﹣﹣画土豆。汪曾祺从未在文字里对那儿的生活有过大声疾呼的控诉,他只是自嘲地描写过,他如何从对于圆头圆脑的马铃薯无从下笔,到后来竟然达到一种“想画不像都不行”的熟练程度。他描绘着它们,又吃着它们,他还在文字中自豪地告诉我们,全中国像他那样吃过这么多品种的马铃薯的人,怕是不多见呢。我去沽源县是在夏天,走在虽然凉快但略显光秃的县城街道上,我想象着当冬日来临,塞外蛮横的风雪是如何在这里肆虐,而汪曾祺又是怎样挨过他的时光。我甚至向当地文学青年打听了有没有一个叫马铃薯研究站的地方,他们茫然地摇着头。马铃薯和文学有着多么遥远的距离呀。我却仍然体味着:一个连马铃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对生活该多有耐心和爱。
③1989年春天,我的小说《玫瑰门》讨论会在京召开,汪曾祺是被邀请的老作家之一。会上谌容告诉我,上午8点半开会,汪曾祺6点钟就起床收拾整齐,等待作协的车来接了。在这个会上他对《玫瑰门》谈了许多真诚而细致的意见,没有应付,也不是无端地说好。在这里,我不能用感激两个字来回报这些意见,我只是不断地想起一位著名艺术家的一本回忆录。这位艺术家在回忆录里写到当老之将至,他害怕变成两种老人,一种是俨然以师长面目出现,动不动就以教训青年为乐事的老人;另一种是唯恐被旁人称“老”,便没有名堂地奉迎青年,以证实自己青春常在的老人。汪曾祺不是上述两种老人,也不是其他什么人,他就是他自己,一个从容地“东张西望”着,走在自己的路上的可爱老头。这个老头,安然迎送着每一段或寂寥、或热闹的时光,用自己诚实而温暖的文字,用那些平凡而充满灵性的故事,抚慰着常常焦躁不安的世界。
④我常想,汪曾祺在沽源创造出的“热闹”日子,是为了排遣孤独,还是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感使他觉得世界更需要人去抚慰呢?前不久读到他为一个年轻人的小说集所作的序,序中他借着评价那个年轻人的小说,道出了一句“人是孤儿”。
⑤我相信他是多么不乐意人是孤儿啊。他在另一篇散文中记述了他在沽源的另一件事:有一天他采到一朵大蘑菇,他把它带回宿舍,精心晾干(可能他还有一种独到的晾制方法)收藏起来。待到年节回京与家人短暂团聚时,他将这朵蘑菇背回了北京,并亲手为家人烹制了一锅鲜美无比的汤,那汤给全家带来了意外的欢乐。
⑥于是我又常想,一位囊中背着一朵蘑菇的老人,收藏起一切孤独,从塞外凛冽的寒风中快乐地朝自己的家走着,难道仅仅是为了叫家人盛赞他的蘑菇汤?
⑦这使我始终相信,这世界上一些孤独而优秀的灵魂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将温馨与欢乐不求回报地赠予了世人,用文学,或者用蘑菇。
(文/铁凝)
(1)围绕作家汪曾祺,文章总共写了五件事。请简要概括并写在横线上。
① →②画土豆、吃土豆→③ →④为年轻人的小说集作序→⑤
(2)从文章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汪真祺?
(3)文章的标题“孤独温暖的旅程”有什么含意?
(4)第⑤段中“我相信他是多么不乐意人是孤儿啊。”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5)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下面的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我想象着当冬日来临,塞外蛮横的风雪是如何在这里肆虐,而汪曾祺又是怎样挨过他的时光。
②下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一位囊中背着一朵蘑菇的老人,收藏起一切孤独,从塞外凛冽的寒风中快乐地朝自己的家走着,难道仅仅是为了叫家人盛赞他的蘑菇汤?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12.(10分)
记承天诗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文/苏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欣然起行 ②怀民亦未寝
③相与步于中庭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庭 下 如 积 水 空 明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文语句的意思。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请结合全文,说说“闲人”包含了作者哪些感情?
13.(4分)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释】①罟(gǔ)师荡桨向临圻:“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临圻”,在今山东省峰县东北。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以乐景写哀”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请你结合诗句赏析。
四、作文(50分,其中含书写5分)
14.(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倾听 的声音
要求:(1)须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体(诗歌除外)自选,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15.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马云说:“我相信‘相信’”,著名作家梁晓声说:“我相信中国的未来”,凤凰传奇在接受采访时说:“你相信什么,便会成为什么”。相信,往往可以让人坚守理想,创造奇迹,获得成功。相信的对象可以是自己、他人、善良、纯真……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念,以“相信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诗歌除外)自选,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2015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妖娆( ráo ) 阔绰( chuò ) 根深蒂固( dì )
B.冗长(rǒng) 酝酿(niàng) 相形见拙(zhuō)
C.芳馨(xīng) 潮汐(xī) 锲而不舍(qì)
D.枯涸(gù) 蹲踞(zūn) 孜孜不倦(zī)
【考点】13:注音.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解答】A.正确;
B.“相形见绌”应读作“xiāng xíng jiàn chù”;
C.“芳馨”应读作“fāng xīn”,“锲而不舍”应读作“qiè ér bù shě”;
D.“枯涸”应读作“kū hé”,“蹲踞”应读作“dūn jù”。
故选:A。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积累重点词语的音形义。
2.(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憔悴 馈赠 心旷神怡
B.簇新 深邃 肃然起敬
C.襁褓 嶙峋 恍然大悟
D.侧隐 留滞 毛骨耸然
【考点】14:常见易错字.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字形,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解答】A.正确,不要把“馈赠”写作“愧赠”;
B.正确,不要把“簇新”写作“促新”;
C.正确,不要把“嶙峋”写作“鳞峋”;
D.有误,“侧隐”应写作“恻隐”,“毛骨耸然”应写作“毛骨悚然”。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理解实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3.(2分)结合语境,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 。在庄严的大树身旁,一棵 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的生活着, 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A.羞惭 无微不至 不光
B.羞惭 微不足道 何况
C.羞耻 无微不至 何况
D.羞耻 微不足道 不光
【考点】23:词义辨析.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正确理解近义词的意义,区分出近义词间细微的差别,一定要准确把握语境,找到语感,注意固定搭配,习惯用法,厘清句子各分句之间的关系,从而做出正确选择。
【解答】羞惭:感到羞耻和惭愧。羞耻:羞愧耻辱。“卑微”不代表“羞耻”,故第一空填:羞惭;
无微不至:无论如何细微,都能周全照应。极言细微之至。 微不足道:事物细小而轻微,不足挂齿。句意与照顾关心无关,故第二空填:微不足道;
不光:不但、不仅。何况:是指用反问的语气表达更进一层的意思。根据句意,与分句间的关系,第三空填:何况。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关联词的运用。易错点在于辨析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以及各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语境选出恰当的词语。
4.(2分)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在降低教育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
B.中国开辟了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场,是打败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战场。
C.经过16年持之以恒的艰苦创建,2015年2月28日,岳阳市终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D.司法机关能否依法独立公正地行驶审判权和检察权,是我国司法制度公正高效的关键。
【考点】79:病句辨析与修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充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解答】A.成分残缺,“发挥”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作用”;
B.语序不当,改为“打击和打败”;
C.表述正确;
D.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能否”为两面,“公正高效的关键”为一面,删去“能否”。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句中有并列短语时,要注意句子是否存在语序不当、并列不当、搭配不当等问题。
5.(2分)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一句话说得真好:“一个人走,走得快,但是一群人走,走得远。” 。
①人生的旅途上少不了朋友,有了朋友就可以一起分享快乐、分担痛苦。
②的确,没有人弱到不能帮助别人,也没有人强到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③因为分享的快乐是加倍的快乐,而分担的痛苦却是一半的痛苦。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考点】72:排列句子顺序.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利用确定中心的方法,选准第一句,然后用排除法筛选排序。
【解答】排列句子顺序,要先阅读这几个句子,找出衔接首句恰当的一项,首句强调了“一群人”,所以衔接“的确”,表明作者的看法是相同的,即②句,排除A、C;①句中“分享快乐、分担痛苦”正好衔接③句的分享快乐和分担痛苦,因此顺序为:②①③。
故选:B。
【点评】解答排序题首先一定要准确把握整个语段的基本内容,找到体重体现顺序的“线”,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排序,需要抓顺序、抓关联词语、抓关键词语,然后即可利用排除法进行选择;需要注意的是,最后的检查调整步骤也是不可缺少的。
6.(9分)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
(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
(2)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3)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4)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
(5)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两章》)
(6)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 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 ”概括了“古仁人”不在意环境的好坏,淡看个人得失的崇高品质。
以下(8)~(10)题只选做一题。如每题都做,只记第 (8)题的得分。
(8)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10)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考点】14:常见易错字;EF:名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能熟练的背诵并准确的默写,不出现错别字。对于一些理解性的背诵默写的诗句要理解原句,还要知道句子的象征意义,延伸意义,知道用于哪种意境之中。
【解答】答案:
(1)思而不学则殆 (重点词:殆)
(2)壮士十年归 (重点词:壮)
(3)万里送行舟
(4)载不动许多愁 (重点词:载)
(5)地利不如人和 (重点词:和)
(6)千树万树梨花开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重点词:己)
(8)铁马冰河入梦来
(9)草色遥看近却无(重点词:遥)
(10)落花时节又逢君(重点词:逢)
【点评】做好本题要考熟练地背诵,积累,还要注意字形不出现错别字,一些经典名句要深刻理解。
7.(3分)名著阅读。
高尔基的《童年》用第 一 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 外祖母(外祖父), 家中的生活经历。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逐渐成长为一个 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或鄙视自私贪婪、同情不幸、憧憬美好生活等) 的人。
【考点】F2:名著情节;F4:名著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名著的综合,解答此题要结合名著内容,根据要求给出答案。
【解答】《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采用第一人称来写;《童年》写的是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来到慈祥的外祖母和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生活的情境。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两个舅舅,还有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小茨冈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阿廖沙的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但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解答此题时,要结合名著的内容,提取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回答。
答案:一,外祖母(外祖父),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或鄙视自私贪婪、同情不幸、憧憬美好生活等)(答出两点即可)
【点评】回答名著的问题,细读名著是关键,否则很难回答出正确答案,一定细读教材要求必读的名著。
8.(8分)综合性学习。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礼文化,恒顺中学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以下任务。
(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天人关系属于礼。人如何顺应和利用自然,如何与万物相处,在古代中国都是以礼的形式规定下来的。《礼记。月令》上面逐月记载着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气象与物候的变迁周期,动物与植物的成长过程,社会生活的各种规范。
材料二:国家典制属于礼。在中国文化中,制定符合道德理性的国家制定称为“制礼作乐”,好的制度被破坏了称为“礼崩乐坏”。
材料三:一生研究中国文化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生前与美国学者谈论中国文化是说:“中国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字,就是礼。礼是中国人一切行为的准则。”
你的结论是: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礼扮演了最核心的角色,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
(2)交际语言中的谦辞和敬辞最能体现中国文化自谦而敬人的特色。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谦辞和敬辞已不再适用,但不少仍有生命力。可是,在实际运用中,却常有人用错。下面就是两个用错的例子,请写出它们的序号: ②④ 。
①请您明天一定光临。
②小芳送朋友小勇一本书,并在扉页上题:“小勇留念,小芳惠赠。”
③谢谢您的高见。
④请您拜读一下我的大作。
(3)下面是三位同学的对话,请根据语境,补写出小芳说话的内容。
小明:都什么年代了,传统礼文化就是一堆糟粕,我可不想被它们束缚。
小芳: 小明,传统礼文化不全是糟粕呢,其中蕴藏着不少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完全可以为我们的时代所用。譬如,对于提高个人修养,建设和谐人际关系都大有益处,我们可不能随意丢弃啊 。
小红:是呀,小明,我也认为礼文化,尤其是其中积极的一面,需要我们用行动来弘扬。
【考点】84:综合读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第一小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第二小题考查学生对敬语和谦语的理解。第三小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认真阅读所给材料,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语,结合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这三则材料表现了,在历史上,礼扮演了最核心的角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本题考查学生对敬语和谦语的掌握。第二句话不能说是惠赠,因为这个词语表示这是自上而下的行为,应是惠存。
(3)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表述时,首先要有称呼,说理要有据,语言要通顺。根据小红的话可知,小芳有观点应是赞成传统文化。据此可作答。
答案:
(1)(3分)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礼扮演了最核心的角色,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2分)②④
(3)(3分)小明,传统礼文化不全是糟粕呢,其中蕴藏着不少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完全可以为我们的时代所用。譬如,对于提高个人修养,建设和谐人际关系都大有益处,我们可不能随意丢弃啊。(符合语境即可)
【点评】这是一道综合读写题目,所选题目都是常见题型,也是考试中的常考题型。学生在作答时,只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题目中的要求,即可作答。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9.(8分)
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
①苏格兰公投落下帷幕之际,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票选的结果,更有英国人那奇葩的计票方式。从新闻照片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统计选票的人竟然是在纸上一条条地画竖杠杠,视觉效果非常凌乱。这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想不到发达国家竟然采取这种刀耕火种的计数方式。”
②对比之下,我国的“正”字计数法立刻显得又机智又高端。这个方法广泛流行于庙堂之上和群众之间,为大家所喜闻乐见。五笔一字,整齐划一,视觉效果简洁明了,能够大大提高统计效率。相信很多小伙伴从小学选班委开始就用“正”字计数,一路画“正”直到现在。
③这么好用的方法,究竟是谁先想到的呢?“正”字曾经是古代大数单位之一。汉代《数术记遗》中记载的大数有: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又因为“数有十等,若言十万曰亿,则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以此类推,“正”代表一个相当大的计数单位。
④至于真正使用“正”字来一笔一画计数,则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上海。在旧上海,起初进戏园看戏并不采用凭戏票制度,仅由服务人员领座,由善写计数的服务人员将卖座情况写在“大水牌”上注明。由于时间急促,恐怕误记,同时为了稽核总数,所以每满五个看客,就写一个“正”字,或者是领一个看客就画上一笔,画上五笔便成一个“正”字,随后再去收费。后来看戏的人增多,戏园规模扩大,用水牌计票的方法逐渐被戏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计票方法却被商家和选举计票所借鉴,广泛应用起来。
⑤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开始采用这种计数方法。此前的江户时代,他们曾使用“玉”字来计数,同样是五画为一个单位。由于绝大多数人生来就具有十根手指,因而在进化史中促成了十进制的广泛采用,而五画字和五画符号便于十进制计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被使用过。但在所有五画字中,只有“正”字字形规矩简洁,只由横竖构成,没有哪两笔首尾相连,甚至连每一画的长度都大致相等。所以,作为符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⑥“正”字的含义相当正能量。它的本义是平正、不偏斜。在词典中“正”的含义很多,其组成的词和短语也大多都是褒义,如正直、正大光明、正人君子、刚正不阿……足见人们对正字的喜爱。同时,它也有着“匡正”“正确”的含义,是人们表达信任的基准。
⑦在投票选举中,人们最希望的是公平公正,从外形到内涵,“正”字都是完美的计数工具,无怪乎人们称赞它是高大上的计数方法了。 (文/沉碧)
(1)为什么人们称赞“正”字计数法是“高大上”的计数方法?
(2)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正”字计数法?
(3)第①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
(4)第②段划横线的句子中加点的“大大”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考点】A4:说明方法;A6:概括说明内容;A7:说明文阅读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这篇说明文首先由英国人选举奇葩的计票方式引出说明对象“我国机智又高端的‘正’字计数法”,接着介绍了“正”字计数法的起源,然后介绍了“正”字计数法的外形和内涵,最后指出它是高大上的计数方法。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根据第五段“但在所有五画字中,只有“正”字字形规矩简洁,只由横竖构成,没有哪两笔首尾相连,甚至连每一画的长度都大致相等。所以,作为符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第六段“'正'字的含义相当正能量。它的本义是平正、不偏斜…它也有着‘匡正’‘正确’的含义,是人们表达信任的基准”,据此概括解答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说明内容和顺序的把握,通读全文,可知本文首先由英国人那奇葩的计票方式引出说明对象我国机智又高端的“正”字计数法,接着介绍了“正”字计数法的起源、字形、内涵等方面的内容,最后指出了“正”字计数法是高大上的计数方法。据此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等,结合具体内容来辨析方法及作用即可。“对比之下”可见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然后按照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的作用答题模式解答即可。
(4)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以及去掉之后的意思变化,最后点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答案:
(1)(2分)从字形来说,“正”字字形规矩简洁,只由横竖构成,没有哪两笔首尾相连,甚至连每一画的长度都大致相等。从内涵上说,“正”字相当正能量,符合人们希望公平公正的心理。(从“字形”和“内涵”两个方面作答即可,其中“字形”只要答到“规矩简洁”就得1分,“内涵”只要答出“相当正能量”就得1分)
(2)(2分)从“起源”、“外形”、“内涵”三方面介绍了“正”字计数法。(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2分)作比较;吧苏格兰“画竖杠杠”计数法和我国的“正”字计数法作比较,强调了“正”字计数法的机智高端,突出其视觉效果简洁明了,能够大大提高统计效率的特点。(答出“作比较”1分,答出“机智高端”1分)
(4)(2分)不能删除,因为“大大”一词表程度,强调“正”字计数法能够很大程度提高统计效率,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点评】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①、举例子:举了XX的例子,具体真实地说明了事物的XX的特点。②、分类别:对事物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地加以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③、作比较:把XX和XX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XX特点,给人以鲜明的印象。④、打比方:把XX比作XX,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XX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⑤、下定义:科学准确地揭示了事物的XX本质特征。⑥、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XX特点。
10.(6分)
对自己诚实一点
①我们总是希图表现的比我们实际的情况要好一些。好比我们小的时候,如果有客人要来,我们会被父母要求:“你要乖一些啊!”等客人走了,父母会说:“好了,现在你可以放松一下了。”这些都是很平常的话,却在不知不觉中给我们留存了一个印象﹣﹣你要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和任务面前,努力的表现得比你实际拥有的状况更好。
②这样,我们把一个不真实的自我呈现在别人面前,并认为这才是可爱的,才是有价值的。而那个真实的自我,则是上不得台面的残次品,是应该被掩藏和遮盖的。
③当这个“假我”被人欢迎和夸赞的时候,我们一方面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成功地扮演了一个角色,而这个角色就是别人眼中的“我”。另外一方面,我们的自卑加重了,我们知道外界的评价都是给予那个不存在的“我”,真实的我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