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章第十八章止血药止血药 一一、含含义义:凡以阻止人体内外出血为主要功效药品称止血药。二二、性性味味归归经经苦、酸涩,归肝、脾经(藏血),药性有寒温之别,凉血止血药属寒性,温经止血药属温性。止血药医学知识宣教第1页三、适应证三、适应证主要应用于咯血、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月经过多以及外伤出血。四、使用注意四、使用注意 1止血药有留瘀之弊,预防瘀血内停。2寒凉止血药易致血瘀气滞,有显著瘀滞者应配活血行气药。3若出血过多,须用补气药以补气固脱。(单用不能救急)4经炒炭后使用,有加强收敛止血作用。止血药医学知识宣教第2页第一节凉血止血药第一节凉血止血药 本类药性寒凉,有凉血止
2、血之功,主要用于血热妄行出血,主要药品有大小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白茅根、萆莲草。止血药医学知识宣教第3页小蓟小蓟【起源】菊科刺儿菜全草。【常见名称】刺儿菜【性味归经】甘、凉,归心、肝经【功效应用】凉血止血、解毒消痈。凉血止血本品性凉入心肝血分,有凉血止血之效,可用于血热妄行咯、衄、便、尿、崩漏下血等各种血热出血证。解毒消痈本品不论内服还是外敷都有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作用,能够治疗热毒疮肿。【使用方法用量】915g,外用适量。止血药医学知识宣教第4页地榆地榆【起源】蔷薇科地榆根。【常见名称】红地榆、黄根子、地榆炭。【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归肝、大肠经。【功效应用】凉血止血、收敛、解毒。本品性
3、寒,能凉血,味酸又能收敛,故有很好止血作用,因其味苦性降入大肠,并能清下焦血分湿热,故多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及崩漏。本品炒炭后止血作用更佳。本品还能治疮疡、火烫伤,尤对烧伤有良好效果,取本品既能清热解毒、消肿,又能收敛生肌,促进患面愈合。【使用方法用量】915g,止血宜炒炭,治烫火伤宜生用研末外敷。止血药医学知识宣教第5页槐花槐花【起源】豆科槐树花蕾或花朵。【常见名称】槐蕊、槐米(花蕾)【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功效应用】凉血止血本品苦寒入肝、大肠,善清肝与大肠之火,有凉血之效,主要适合用于大肠火盛或湿热郁结所引发大便下血,痔疮出血等证。时珍:“疗吐血、衄、崩中漏下”,可见本品除用治
4、痔血、便血以外,还用治各种血热出血证。其槐米作用强于槐花,多炒炭以止血之效。【使用方法用量】915g。【使用注意】孕妇忌用。止血药医学知识宣教第6页侧柏叶侧柏叶【起源】柏科侧柏嫩枝及叶。【常见名称】侧柏炭【性味归经】苦、涩、微寒,紧肺、肝、大肠经。【功效应用】凉血止血本品性寒而味涩,凉血之中兼有收敛止血作用,能够广泛用于各种出血证(吐、咯、便、尿、崩),尤以血热出血较为适宜。配温经止血药也可治虚寒性出血。【使用方法用量】915g,生用偏于凉血,炒炭偏于止血。止血药医学知识宣教第7页白茅根白茅根【起源】禾本科白茅根茎。【常见名称】茅根、茅草根、甜草根。【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膀胱经。【功效
5、应用】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凉血止血本草求原称:“为热血妄行上下诸失血之要药。”可用治血热妄行吐、衄、尿血,以治尿血为好。清热利尿适合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胃热呕吐以及热淋、水肿、小便不利。【比较】芦根清肺胃之热而利尿(肺热 偏于入气分以清热止渴为主。白茅根咳嗽及胃热呕吐、烦渴)偏于入血分以凉血止血为主。止血药医学知识宣教第8页第二节化瘀止血药第二节化瘀止血药本类药既能止血,又能活血化瘀,用于瘀阻经脉而致血不循环出血证,惯用药品有三七、菊叶三七、景天三七、蒲黄、茜草、花蕊石。止血药医学知识宣教第9页三七三七【起源】五加科三七根。(三七枝小叶故名三七)【常见名称】山漆、金不换、人参三七、田三七、
6、田漆、田七【性味归经】甘、微苦、温,紧肝、胃经。【功效应用】止血、化瘀止痛。本品止血、化瘀止痛,适合用于人体内外各种出血、跌打损伤、疮疡肿毒,以及气滞血阻风湿诸痛,用之其效捷。【使用方法用量】研末冲服12g,外用适量。止血药医学知识宣教第10页蒲黄蒲黄【起源】香蒲科狭叶香蒲等同属植物花粉。【常见名称】生蒲黄、炒蒲黄、蒲黄炭。【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肝经。【功效应用】止血、化瘀。本品性味甘平,性质滑利,甘缓不竣,性平无寒热偏甚,有行血消瘀之效,能够用于各种瘀血证,如产后血瘀腹痛及瘀血阻滞痛经、心腹疼痛等证,生用尤其效好。本品炒黄后,其滑利之性已去,变为收涩止血之品,内服可用于各种内出血,外敷可
7、用于外伤出血,炒黑尤其专一。大明本草:“破血消肿生使,补血止血炒用。”生:活血消瘀;炒:止血。【使用方法用量】39g,外用适量,布包,孕妇慎用。止血药医学知识宣教第11页茜草根茜草根【起源】茜草科茜草根。【常见名称】血见愁、满江红、土丹参、红茜根、红蓝、全剧草藤、茜草炭。【性味归经】微苦、寒,归肝经。【功效应用】凉血止血、活血化瘀。味苦性寒,对血热而有瘀滞者最为适宜。本草经疏“茜根,行血凉血之要药”说明有强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之功。本品止血作用强,适合用于各种血热及外伤出血,尤以血热崩漏较宜。其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作用可用于血滞经闭、跌打损伤。【使用方法用量】915g,外用适量。止血药医学知识宣教
8、第12页第三节收敛止血药第三节收敛止血药本类药品有收敛性质,能够加速血液凝固,止血范围广,尤以用于虚损不足或外伤出血很好,但对血热出血以及有显著瘀血阻滞者不宜应用。惯用药品有紫珠、白芨、血余炭、仙鹤草、棕榈炭、藕节等。止血药医学知识宣教第13页紫珠紫珠【起源】为马鞭草科小灌木植物紫珠或杜虹花叶。【常见名称】止血草【性味归经】苦、涩、凉,归肝、脾经。【功效应用】收敛止血、解毒。本品苦涩、苦降、涩收敛且走肝、脾,故有收敛止血之效,可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证,尤以对消化道、呼吸道出血疗效较佳。本品苦凉,还有清热解毒之功,可治疮毒及烧伤,其煎煮液配三黄散(1:1)就是一例。(不宜太厚)【使用方法用量】915
9、g止血药医学知识宣教第14页仙鹤草仙鹤草【起源】蔷薇科龙芽草全草。【常见名称】龙芽草、脱力草(浙江配红枣主治脱力痨伤),生用也可炒炭用。【性味归经】苦、涩、平,归肺、肝、脾经【功效应用】收敛止血、解毒、杀虫。本品味苦涩,故能收敛止血,能够广泛用于各种出血证。如吐、咯、衄、便、尿、崩漏下血等,因其性平缓,不能寒热虚实之出血,适当配伍均可使用,且疗效显著。本品还能清热解毒疮疖痈肿,尤其本品这冬芽地下部分,秋天长成,翌年长成苗,故称冬芽,深秋采集。名鹤草芽,治绦虫以及滴虫性阴道炎有良效。【使用方法用量】915g,治绦虫取冬芽3060g,空腹用。止血药医学知识宣教第15页白芨白芨【起源】兰科白芨块茎。
10、(花卉之一)【常见名称】朱兰、紫兰、白及。【性味归经】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功效应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本品味涩而质粘,有良好止血效果,为一止血要药,且味甘入肺、胃而能补益肺、胃,故多用于肺、胃出血。本品能利退有生肌之力,故对肺痨咳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不但能止血,而且有促进病灶愈合作用。本品外用对疮疖痈肿有良效,未溃者能消肿,已溃者能收口生肌。【使用方法用量】615g,研末冲服25g。止血药医学知识宣教第16页藕节藕节【起源】莲地下茎节部。【性味归经】甘、涩、平,归肺、胃经。【功效应用】收敛止血、凉血化瘀。本品能收敛止血,兼能化瘀,故止血而无留瘀之弊,惯用于各种出血证(吐、
11、咯、衄、便、尿、崩漏),而对于血热有瘀滞出血证尤为适宜。【使用方法用量】1030g。止血药医学知识宣教第17页第四节温经止血药第四节温经止血药这类药品药性为温,适合用于虚寒性出血证,临床上用于脾阳虚便血、胞宫虚寒崩漏、月经过多等证,本类药对热盛火旺出血切忌误投。止血药医学知识宣教第18页艾叶艾叶【起源】菊科艾叶片,春夏间花未开时采摘【常见名称】艾、冰台、艾蒿、医草、灸草、蕲艾、家艾、香艾、艾绒、艾条、艾饼、陈艾叶、艾叶炭。【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肝、脾、肾经【功效应用】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张景岳:“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适合用于虚寒性月经不调、腹部冷痛。本品煎汤外洗,可治皮肤湿疹搔痒。
12、艾绒为艾条主要原料,艾条为针灸科作穴位烧灸用,有温通气血、透达经络作用。艾叶油:平喘、止咳、化痰。【使用方法用量】38g,外用适量。止血药医学知识宣教第19页灶心土灶心土【起源】为烧柴草土灶内底部经三、五年烧焦焦黄土。【常见名称】茯龙肝【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脾、胃经。【功效应用】温中止血、止呕。本品必温,入脾胃能温中而摄血止血,惯用于虚寒性出血证,以胃肠道出血较为多用,尤方便血效佳。(不能摄血之便血)另外,本品有很好温胃止呕作用,可用治脾胃虚寒呕吐,还能温胃涩肠止泻,治脾虚久泻。【使用方法用量】3060g,入煎剂宜布包或先煎汤,经沉淀后去渣以水煎药。止血药医学知识宣教第20页 谢谢止血药医学知识宣教第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