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湖南省湘西州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02731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湘西州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湖南省湘西州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湖南省湘西州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湖南省湘西州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湖南省湘西州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共32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辟易(b) 工尺(ch) 沉淀(dng) 神采奕奕(y)B蛰伏(zh) 摇曳(y) 浣妆(hun) 潸然泪下(shn)C隘口(y) 彷徨(png) 宿营(s) 岿然不动(ku)D阔绰(chu) 笔砚(yn) 停滞(zh) 举止泰然(tn)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慷慨 虔诚 消声匿迹 一泄千里B讪笑 热忱 相安无事 心有余季C阔绰 茶盅 引经据典 触目伤怀D筛选 狡黠 羊羊大观 鸿篇巨制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

2、的探索B骆驼寻到的不是为自己养尊处优的宝,是为大家谋福利的宝C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副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D苏州园林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有用心4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B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C它的皮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D我曾倚马万言,可给你写信,笔有千斤5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师表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B小石潭记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C空城计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D采薇乐府诗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6下列标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A某办公室墙上贴的标语:小草青青,请您足下留

3、情B某商场门前贴的标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C某运动场上贴的标语:我锻炼,我健康,我快乐D某学校教室上贴的标语:齐心协力,精准扶贫7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有一座高山,山顶尖尖,像一支倒上去的笔在天上写字;高山脚下有一片梯田,像横着推过去的片树叶,铺满大地庄园,煞是壮观。上联是:尖山似笔,倒写青天一张纸。下联是: 。8古诗文默写 ,柳岸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风一更,雪一更, ,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我们要学习,还要会思考,论语中阐述这一道理的名句是:古人分别时,常常折柳相送,表示依依不舍,我们初中同学就要分别了,请引用古人与“柳

4、”相关的送别诗句赠送给你的同学 , 。(课内外均可)9阅读材料,按要求答题湘西州旅游局2月16日消息称,在国家旅游局近日下发的关于公布首批创建“国家全程旅游示范区”名单的通知中,湘西州成功列入“首批国家全成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通知指出,首批国家全城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原则上为二至三年时间,通过验收的,正式列入“国家全城旅游示范区”名录。凡列入国家全城旅游示范区名录的,将优先纳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内投资支持对象,优先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先纳入旅游投资优选项目名录湘西州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2015年全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36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6.9亿元,旅游收入首次突破200亿

5、元。(1)简要概括上面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2)班上举行“美丽湘西,我的家”为主题的班会,请你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建设美丽的湘西。(字数在5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10名著阅读(1)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2)明月!/完成了你的凄清了!/银光的田野里/是谁隔着小溪/吹起悠扬之笛这两首小诗选自 写的 和 ,这两部诗集的主题是对 的赞美。二、阅读理解(共58分)11(一)阅读行路难,完成下列各题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6、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以下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B诗中以“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C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路上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2)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12阅读下面两篇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

7、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释】涂潦: 锸(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徙知徐州(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A盖竹柏影也B苍颜白发,颓然乎其

8、中者,太守醉也C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D朝晖夕阴,气象万千(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4)从甲乙两文中,你能感受到苏轼怎样的情感或者是怎样的精神品质?请分别加以概述。13阅读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一文,完成下列各题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

9、,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研究

10、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

11、,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A蚊子,在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B胡立德教授等人用高速

12、摄像,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C漫步雨中的蚊子没有被雨滴砸死的原因。D如何更好的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流地飞翔。(2)第五段画线句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打比方B列数字,分类别C举例子,打比方D列数字,作比较(3)根据文章内容,下面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蚊子同类的昆虫,身体越轻,就越能够承受雨滴击中它时产生的冲击力。B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C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D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4)在雨中飞行的蚊子没

13、有雨滴砸死的原因是什么?14阅读邓拓的不要空喊读书一文,完成下列各题要读书,就应该拿起书来,一字一句地认真读下去,为什么会有空喊的呢?空喊读书的,可能有几种人:第一种人因为自己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坐不住,安不下心,读不下去,但是又觉得读书很有必要,于是就成了空喊。第二种人因为有一些误解,以为拿起书来从头到尾读下去,就会变成读死书,所以还不敢也不肯这么做,于是也变成了空喊。第三种人因为太懒了,不愿意自己花时间去读书,只希望能找到什么秘诀,不必费很多力气,一下子就能吸收很多知识,所以成天叫喊要读书,实际上却没有读。这三种人即使是极少数的,我们也应该耐心地给以帮助,使他们不再空喊,而认真地坐下来读书

14、。并且对这三种人还要有所区别,采取不同的办法给以帮助。三种人之中最难办的是懒病太深的人。这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是要促使他痛下决心,勤学苦读。虽然不必采取什么“以锥刺股”那样的办法,但是,也要有相当的发愤之心,否则是一事无成的。而只要真的勤学苦读了,那么,有时候才有可能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唐代大诗人李白“梦笔生花”的故事,不是全属无稽之谈。古人类似这样的故事还多得很。例如,唐代鲍坚的武陵记一书,还写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后汉马融勤学。梦见一林,花如锦绣。梦中摘此花食之;及寤,见天下文词,无所不知。时人号为绣囊。”很明显,马融所以能够变成“绣囊”,并非真的因为他做梦吃了花儿的缘故,而是因为他勤学

15、苦读的缘故。听了这个故事,如果不从勤学苦读方面去向马融学习,而光想做梦吃花儿,那又会有什么结果呢!可是,按照懒人的想法,却很可能不从勤学苦读上着眼。他也许会想到:这真妙啊!古时马融做梦吃了花儿,醒来就能通晓天下的文词;那么,现在能不能请一位科学家,发明一种神奇的办法,比如用注射针之类,对人脑进行注射,来代替读书呢?如果能发明这样的方法就太好了。到那时候,打一针或者吃一服药,就能吸收多少部书;这么一来,只消一个早上就培养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和专门人才,岂不妙哉!当然这只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决不会真有人做这样的想法。但我们能从中体会到老老实实的读书态度的重要性,便有极大的受用。然而,是不是一字一句从

16、头到尾地读书,又会被批评为读死书呢?决不会的。我们反对读死书主要是指那种目的不正确的而言,并非说:认真读书都是读死书。要是这样理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有许多人根本还没有读什么书,完全说不上什么读死书或者读活书的问题。 有的人老爱高谈阔论。什么事也没有做,先要谈论个不休。大家都曾见到,有的成天在订计划,开书目,请人讲读书方法,在许多场合都很热心地泛论读书的重要性,如此这般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倒不如把耗费的这些宝贵时间,放在老老实实的认真读书上面,也许可以得益不浅。 至于那种坐不住的人,只要下决心坐下来,很快就能养成习惯。这种人的毛病最轻,最好治。 一句话,读书不要空喊

17、,到处叫嚷毫无用处。你觉得自己最需要什么知识,就赶快到图书馆去找有关的书籍,如有可能再想法买到这些书籍,抓住一天半天的时间,老老实实地从头到尾地一字一句地耐心读下去,遇到自己有用的重要材料就用本子记下来。这样做,从自己最需要的地方下手,兴趣很快也会培养起来,日积月累,就能读好多书,掌握好多知识。舍此以外,别无路子可走。(原文有删改)(1)请用简洁的语言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2)第五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样的作用?(3)第九段划线句子中“这样”指代什么?为什么说这样的理解大错特错?(4)文章中“梦笔生花”“后汉马融勤学”的故事,对你的学习有哪些启发?15月读雷抒雁生命的选择一文,完成下列各

18、题。在我住的这一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这片向阳的地方,从早晨太阳一升起,地上便红地毯一般,铺满了霞光。中午,一直到傍晚,太阳被西边的高楼遮挡之前,空地上都是一片明媚的阳光。多好的一块空地。花工们便将这里设计成一座小小的花园,四周栽种上一些秋季会抽出茸茸的花穗的纤草,拥围着一个圆圆的花坛。种些什么呢?见花工们细细地松软着花坛的湿土,人们猜测着。自然是蔷微了,花工们说。不多日子,油黑的蔷微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似乎这期间,不过一阵、两阵小雨,人们一如既往匆匆走过那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红的、黄的、粉的,一时间各色玫瑰

19、,竞相绽放开来,惹得人眼里一亮一亮。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过路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领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要说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可是有一日,有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甚至还有一些灰尘和垃圾被风卷到那里。春天,当所有的地面上都干干的、亮亮的,惟独楼后

20、肮脏的残雪还迟迟不肯化开。那里怎么会有花呢?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白花花的一些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上,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被一股清凉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舒坦。第二天,赶快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于是,这栋楼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也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看,生活的路多宽!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

21、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对了!这才是生命的选择。生命的伟大也正在于这选择的正确。(原文有删改)(1)此文中,作者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花,其用意是什么?(2)赏析第八段中加横线的句子。(3)第五段中,“不过,谁也说不清是花朵选择了太阳,还是太阳选择了花朵。”这句话里的“花朵选择了太阳”和“太阳选择花朵”分别是什么意思?(4)第十自然段中, “有阳光,就去做玫瑰,开得热烈,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有人说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你认为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请说出你的理由。三、作文16题目一:你是我最 的人(牵挂,感激,敬佩)17题目二: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诸多的幸运与磨难,有诸多

22、的成功与失败,有诸多的欢笑与哭泣可这些,都将会是曾经,会成为过去,这些曾经的美好与悲伤,终将被我们置于脑后,不恋也不恨,如果一味沉浸其中,只会徘徊不前,我们得学会忘记,因为人生总是从告别走向明天的。请以“学会忘记”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表达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作,抄袭书写正确,规范,美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017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语文积累与运用(共32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辟易(b) 工尺(ch) 沉淀(dng) 神采奕奕(y)B蛰伏(zh) 摇曳(y) 浣妆(hun) 潸然泪下

23、(shn)C隘口(y) 彷徨(png) 宿营(s) 岿然不动(ku)D阔绰(chu) 笔砚(yn) 停滞(zh) 举止泰然(tn)【考点】12:易误读常见字【分析】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解答】A错误沉淀din; B正确C错误隘口i; D错误泰然ti;故选B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慷慨 虔诚 消声匿迹 一泄千里B讪笑 热忱 相安无事 心有余季C阔绰 茶盅 引经据典 触目伤怀D筛选 狡黠 羊羊大观 鸿篇巨制【考点】14:常见易错字【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辨识能力,难度不大【解答】A消

24、声匿迹销声匿迹 一泄千里一泻千里B 心有余季心有余悸C全部正确D羊羊大观洋洋大观 故选:C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B骆驼寻到的不是为自己养尊处优的宝,是为大家谋福利的宝C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副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D苏州园林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有用心【考点】26:正确使用词语【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解答】A、词语运用恰当;B、词语运用恰当;C、词

25、语运用恰当;D、词语运用不恰当,别有用心,一般形容心中有计谋,有计划做一些不见人的事,或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是贬义答案:D4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B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C它的皮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D我曾倚马万言,可给你写信,笔有千斤【考点】27:选字组词【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常见的病句种类有:(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或赘余;(4)结构混乱;(5)表意不明;(6)不合逻辑【解答】A“是否具

26、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两面,“考试取得好成绩”是一面,两面与一面不搭;B没有语病;C没有语病;D没有语病故选:A5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师表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B小石潭记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C空城计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D采薇乐府诗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考点】F5:文学常识【分析】此题词属文学常识类题解答此题,要调动平时的积累对相关的作家及其作品和作品风格有所记记忆【解答】A、表述正确;B、表述正确;C、表述正确;D、表述不正确,采薇选自诗经答案:D6下列标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A某办公室墙上贴的标语:小草青青,请您足下留情B某商场门前贴的标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C某运动场上贴的标

27、语:我锻炼,我健康,我快乐D某学校教室上贴的标语:齐心协力,精准扶贫【考点】71:语言的简明 连贯 得体【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语言得体的判断,要注意语言使用的场合【解答】A“小草青青,请您足下留情”这句话适合在草坪上使用;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适用场所应该是学校;C使用得体;D“齐心协力,精准扶贫”这句话应该是有关扶贫单位使用故选:C7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联知识对出下联。有一座高山,山顶尖尖,像一支倒上去的笔在天上写字;高山脚下有一片梯田,像横着推过去的片树叶,铺满大地庄园,煞是壮观。上联是:尖山似笔,倒写青天一张纸。下联是:梯田如叶,铺满大地一庄园。【考点】78:对联【分

28、析】本道题考查学生读对联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注意对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内容相关等特点【解答】要注意紧扣上联“尖山似笔,倒写青天一张纸”来对,要注意从所给语言材料中提取与上联句式、内容、词性等一致性的信息,对出来即可答案:梯田如叶,铺满大地一庄园8古诗文默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我们要学习,还要会思考,论语中阐述这一道理的名句是:古人分别时,常常折柳相送,表示依依不舍,我们初中同学就要分别了,请引用古人与“柳”相关的送别诗句赠送给你的同学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课内外均

29、可)【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解答】答案:山重水复疑无路聒碎乡心梦不成(重点字:聒)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重点字:渭)9阅读材料,按要求答题湘西州旅游局2月16日消息称,在国家旅游局近日下发的关于公布首批创建“国家全程旅游示范区”名单的通知中,湘西州成功列入“首批国家全成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通知指出,首批国家全城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原则上为二至三年时间,通过验收的,正式列入“国家全城旅游示范区”名录。凡列入国家全城旅游示范区名录的,将优先纳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内投资支持对象,优先支持旅

30、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先纳入旅游投资优选项目名录湘西州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2015年全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36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6.9亿元,旅游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1)简要概括上面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2)班上举行“美丽湘西,我的家”为主题的班会,请你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建设美丽的湘西。(字数在5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考点】C6:新闻阅读综合【分析】本道题综合考查学生概括新闻主要内容、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的能力要注意:1、善于运用积累,有效调用知识2、仔细揣摩题意,提炼答题信息3、发散多种思维,合理展开想象【解答】(1)本小题考查学生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这是事件报

31、道,筛选信息时要把握关键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或结果然后将其组成一个陈述句要抓住导语部分的关键信息“湘西州成功列入“首批国家全成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这实际上就是该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本小题考查学生发表观点和看法的能力要注意围绕“我们应该怎么建设美丽的湘西”来谈自己的看法,也就是作为学生,怎样建设美丽湘西,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例:(1)湘西州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2)当前努力学习就是对湘西最大的贡献,将来上了大学努力学好知识和本领,毕业回到家乡工作,贡献自己的一腔热血10名著阅读(1)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2)明月!/完成了你的

32、凄清了!/银光的田野里/是谁隔着小溪/吹起悠扬之笛这两首小诗选自冰心写的繁星和春水,这两部诗集的主题是对母爱、童真、自然的赞美。【考点】F4:名著综合【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名著的文学常识、内容以及对内容的理解要在真正的读好名著文章的基础上来完成,因此读好文章才是做好此类题目的关键【解答】冰心诗选:繁星春水内容主要以爱的哲学为核心,通过隽永的文字来赞美母爱、赞美童心、赞美自然,探索人生由诗歌可以看出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她热衷于赞颂母爱、童真、大自然,这也成为冰心终生创作的永恒主题答案:冰心 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二、阅读理解(共58分)1

33、1(一)阅读行路难,完成下列各题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以下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B诗中以“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C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路上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2)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考点】EB:咏志诗【分析】

34、这首诗根据作者的感情变化可分成两部分前六名为第一部分,写诗人参加宴饮,美酒佳肴却无心食用,想到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得不到施展,不由心中愤懑茫然后六句为第二部分,写诗人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实现人生的理想,为国效力【解答】(1)此题考查了句意理解及作者的情感,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A:前两句朋友为诗人设盛宴款待,可诗人诗人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所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是错误的B:正确;C:诗中借典故,不是直接而是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D:诗的最后两句表达

35、出诗人积极入世的愿望、毅力和决心故选:B(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要求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真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

36、,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答案:(1)B(2)是一个积极、乐观、执着的诗人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

37、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12阅读下面两篇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

38、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注释】涂潦: 锸(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徙知徐州(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DA盖竹柏影也B苍颜白发,颓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C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D朝晖夕阴,气象万千(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4)从甲乙两文中,你能感受到苏轼怎样的情感或者是怎样的精神品质?请分别加以概述。【考点】DA:课内文言文阅读【分析】参考译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

39、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乙】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

40、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版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41、句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但:只句意:苏轼调任徐州徙:调任(2)此题考查的是理解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要结合句子意思来解释A句意: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盖:原来是;今义:覆盖B句意:面容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之间,这是太守喝醉了颓然:醉醺醺地;今义:衰老的样子C句意: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是:这;今义:判断动词D句意: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景色千变万化气象万千:景色千变万化;今义: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故选:D(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

42、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相与:一起句意: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重点词有:卒:最终句意: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4)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解答时,需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和自己的感悟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甲文主要参考语句: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文主要看苏轼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洪水时的行为表现答案:(1)但:只徙:调任(2)D(3)

43、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4)甲文:表达了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更有豁达的情怀乙文:临危不惧、以身作则、善于指挥、足智多谋、公而忘私、亲民爱民等13阅读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一文,完成下列各题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

44、,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研究

45、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