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3_T 2580-2023橘小实蝇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02515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3_T 2580-2023橘小实蝇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43_T 2580-2023橘小实蝇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43_T 2580-2023橘小实蝇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43_T 2580-2023橘小实蝇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43_T 2580-2023橘小实蝇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020CCSB1643湖南省地方标准DB 43/T 25802023橘小实蝇绿色防控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Oriental Fruit Fly2023 - 04 - 10 发布2023 - 07 - 10 实施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目次前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防控原则15 成虫监测16 防治时间27 防控方法28 记录与保存3附录A(规范性) 橘小实蝇成虫田间种群监测记录表4附录B(规范性) 橘小实蝇防控档案记载表5附录C(资料性) 橘小实蝇分

2、类地位和形态特征6附录D(资料性) 橘小实蝇分布为害和生物学特性7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园艺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植保植检站、长沙市农业农村局、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祁阳县农业农村局、麻阳县农业农村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慧、龚碧涯、肖伏莲、周琼、向敏、林文力、陈越华、黄蕊、罗彬彬、诸凤丹、王春发、陈海松、张玲、周亚林。橘小

3、实蝇绿色防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绿色防控的防控原则、成虫监测、防治时间、防控方法、记录与保存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果树橘小实蝇的绿色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442梨生产技术规程NY/T5114无公害食品 桃生产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绿色防控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

4、trol指以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优先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的行为。橘小实蝇信息素诱捕器 pheromone traps指添加了甲基丁香酚(Methyl eugenol,ME)等信息素的诱蝇瓶、实蝇粘虫板(黄板)、粘虫胶(喷涂至矿泉水瓶)等,用于橘小实蝇成虫诱杀。统称“信息素诱捕器”。食物诱杀剂 food attractant把食物诱剂与杀虫剂混合,用于橘小实蝇成虫诱杀。常用的食物诱剂有阿维菌素蛋白饵剂,多杀霉素蛋白饵剂,糖醋敌百虫液(配比成分为90%敌百虫晶体10克,红糖150克,

5、50白酒50 mL,9白醋50 mL,98%以上的乙酸乙酯10 mL,水5000 mL)等。4 防控原则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加强成虫监测,以农业防控为基础、成虫诱杀为关键、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为辅助的防控策略,将橘小实蝇的为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5 成虫监测 监测时间果实采收前3个月。 监测方法悬挂信息素诱捕器于树冠中部,避免树叶遮挡和阳光直射。在桃、梨、李、枣、枇杷、柑橘、猕猴桃等果园,设置4个6个监测点,监测点相距30 m50 m,每个监测点悬挂1个诱捕器。每周定期调查1次诱集的实蝇成虫数量,并作好记录(附录表A.1)。如悬挂诱蝇瓶,每隔15天30天补充1 mL2 mL 信息素;如

6、悬挂实蝇粘虫板,每隔10天20天更换1次。6 防治时间根据成虫监测结果,一周内平均每个诱捕器成虫数量达到1头时开始防治。7 防控方法 农业防控7.1.1 调整种植布局在一定的区域内,宜种植成熟期相近的水果,避免不同成熟期水果混栽导致橘小实蝇辗转危害。7.1.2 虫果处理水果成熟期每周摘除树上虫果和捡拾落果1次2次。虫果及时装入虫果闷杀袋,细绳扎紧袋口暴晒7天10天,或者将虫果集中深埋。7.1.3 果实套袋不同水果套袋时间不同。桃的套袋时间和方法按照NY/T 5114 要求执行,梨的套袋时间和方法按照NY/T 442 要求执行,李在疏果后进行套袋。套袋应选择晴天进行,套袋前先把果柄或果穗基部上多

7、余叶片疏除,视情况喷施1次杀虫、杀菌剂。 理化诱控7.2.1 食物诱剂诱杀在果园及周围5米内杂树林,每4株5株选喷1株树,在树冠中下部喷施阿维菌素饵剂等食物诱杀剂。每亩喷10个15个点,每隔7天10天喷施一次,连喷23次。7.2.2 信息素诱捕器诱杀在果园及周围5米内杂树林,悬挂信息素诱捕器于树冠中部,避免树叶遮挡和阳光直射。诱捕器选择以下任意一种。实蝇粘虫板首次(1020)张/亩,每隔7天14天加挂1次,直至果实采收完成。诱蝇瓶(1020)个/亩,每个诱芯加1.5 mL2 mL诱剂,每隔15天30天添加诱剂1.5ml2 mL, 直至果实采收完成。粘虫胶喷涂于矿泉水瓶上,首次(1020)个/亩

8、,每隔7天14天加挂1次,直至果实采收完成。 生物防治7.3.1 养鸡除虫种养结合,在果园内养鸡,鸡可取食表层土中的蛹和落果内的幼虫。养鸡期间,果园禁止使用农药。7.3.2 释放寄生蜂在生态良好的果园,根据田间监测结果,释放寄生蜂(阿里山潜蝇茧蜂Fopius arisanus、前裂长管茧蜂Diachasmimorpha longicaudata、切割潜蝇茧蜂Opius incisi、长尾潜蝇茧蜂Diachasmimorpha longicaudata 的任意一种)防治橘小实蝇的幼虫和蛹。放蜂应选择气温22以上、晴朗、风力小于3级的天气,且宜白天进行。需大量、连续释放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科

9、学用药在果实转色、产卵盛期前,喷施多杀霉素(或联苯菊酯、阿维菌素、甲维盐、敌百虫等),宜在药液中添加3%5%的红糖,进行隔行喷施。7天10天喷1次,连续喷2次3次。宜在上午 9时10时成虫活跃期喷药。农药使用严格按照NY/T 393执行。8 记录与保存限于此,档案应保存3年以上。防控档案记载见附录表B.1。所有的防控资料应建档保存,其内容应包括防控日期、防控措施、使用方法、用量、记载人,但不A A附 录 A(规范性)橘小实蝇成虫田间种群监测记录表 表A.1 橘小实蝇成虫田间种群监测记录表监测起止日期:监测区域:监测水果品种:监测点间距:诱杀产品类型:补充或更换产品时间:调查时间雌虫数雄虫数合计

10、1234.小计注: 每个监测区悬挂4个6个信息素诱捕器,定期统计诱集的成虫的性比与数量,以及添加信息素或更换诱捕器。B B附 录 B(规范性)橘小实蝇防控档案记载表 表B.1 橘小实蝇防控档案记载表地点:品种:面积(亩):序号防治日期(年月日)防治措施使用方法用量记载人12.注:(1)根据投入品使用顺序逐项记载,说明投入品的来源,农药应注明品名、剂型、生产厂家、用量浓度。(2) 防治措施填信息素诱捕器种类、食物诱杀剂种类、药剂种类、虫果处理等。(3) 使用方法,信息素诱捕器的使用密度(个/亩)、次数;食物诱剂和药剂填隔行喷或点喷、次数;虫果处理填虫果袋闷杀或其他方式。(4) 用量为每亩药剂用量

11、,农药计量单位用毫升或克;信息素诱捕器和虫果袋用量为每亩使用总数,计量单位均为个。C C附 录 C(资料性)橘小实蝇分类地位和形态特征C.1 分类地位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英文名oriental fruit fly,别名桔小实蝇、柑桔小实蝇、东方果实蝇,幼虫(以及其它实蝇害虫幼虫)俗称果蛆,成虫俗称针蜂,属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寡毛实蝇亚科(Dacinae)果实蝇属Bactrocera Macquart,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C.2 形态特征表C.1 橘小实蝇不同虫态形态的主要特征虫态大小形态颜色卵长约1 mm,宽约

12、0.1 mm梭形,精孔一端稍尖,尾端较钝圆。乳白色。幼虫(3龄老熟幼虫)长7 mm11 mm, 宽1.5 mm2 mm前气门具9个13个指状突。(肛门隆起明显突出,全部伸到侧区的下缘,形成一个长椭圆形的后端。躯干黄白色,头咽骨黑色。蛹长约5 mm,宽约2.5 mm椭圆形,前端有气门残留的突起,后端气门处稍收缩。前期淡黄色,后期黄褐色。成虫体长6 mm12 mm头部颜面黄褐色,具黑色、圆形的颜面斑;中胸背板黑色,缝后侧黄色条两侧平 行,终于后翅上鬃之后;翅前缘带暗褐色,狭窄,翅内部透明;腹部椭圆形,背腹扁平。黄褐色至黑色。D D附 录 D(资料性)橘小实蝇分布为害和生物学特性D.1 分布与危害我

13、国大部分省份为橘小实蝇的适生区。之前主要分布在华南和西南地区,广东、广西、福建、云南、 贵州、四川、湖南、海南、台湾等,但近几年不断北移,华北和西北地区的很多果园也有发生与为害。橘小实蝇食性广,寄主范围广,可为害枇杷、桃、李、梨、枣、猕猴桃、柑橘、石榴、番茄等水果和葫 芦科的瓜类作物,共计40多科250多种水果和蔬菜。以成虫产卵于果皮内,孵化后幼虫潜居果瓤取食, 造成水果腐烂或未熟先黄而脱落,严重影响水果的产量和质量。橘小实蝇的为害程度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一般情况下,为害率在20%40%,有时可达到80%90%,甚至绝收。D.2 生物学特性橘小实蝇一生发育包括4个虫态,卵、幼虫、蛹和成虫。雌成

14、虫产卵在其适宜的寄主果实内,孵化为幼虫,幼虫取食果肉,老熟后即脱离寄主入土化蛹。温度对各虫态的生长发育以及成虫的活动有明显的影响,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95、11.70、12.44和12.44,通常超过持续35以上不利于橘小实蝇各虫态的发育。卵,产卵5天10天后达到产卵盛期。成虫产卵对寄主品种有选择,对果实的成熟度也有选择,主要为害成熟和即将成熟的果实,更喜欢在果实软组织、伤口处、凹陷处、缝隙处等地方多点产卵。一般每个果实内有幼虫10头左右,严重的有20头30头,寄主缺乏时,每个果实内的幼虫甚至可达百头。雌虫日产卵1粒40粒或更多,可分多次进行,可连续数日产卵。每雌一生产卵400粒1800粒。未交尾的雌虫也能产卵,但卵数甚少,多呈半透明状,不能孵化。雌虫主要白天产卵,至死前仍可产卵为害。成虫一般存活1个3个月。成虫的迁飞扩散能力较强,也是其分布区域不断扩张的原因之一。成虫能从释放点飞到6.5千米 8千米的地方,并能横跨相距14.5千米两岛之间的海面。飞行时间与飞行距离在15日龄前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增加,15日龄后随着日龄的增长而下降。雌虫产卵前期(从羽化到产卵的时间)最短为9天,一般10天15天,交配2天3天后即可开始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