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0 1 5 年 第 9期 (总 第 3 1 1期) N u mb e r 9 i n 2 0 1 5 ( T o t a l No 3 1 1 ) 混 凝 土 Co nc r e t e 理论研究 T HEOREr I CAL RES EARCH d o i : 1 0 3 9 6 9 i s s n 1 0 0 2 - 3 5 5 0 2 0 1 5 0 9 叭1 应 用微 波蒸压技术 的混凝 土强度快速测定方法 蒋德 稳 。田安国 , 胡杰 。 赵政 ( 1 淮海工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江苏 连云港 2 2 2 0 0 5 ; 2 中国矿业大学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 2
2、1 1 1 6 ) 摘要: 为了快速测定混凝土强度 , 将微波技术应用到传统的蒸压养护工艺中, 自行设计和制作了小型微波蒸压釜。 通过试验得 出了釜腔内温度压力大小、 恒温恒压养护时间对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影响规律 , 进而总结出微波蒸压养护条件下混凝土快速养护 制度。 通过 1 5 批次( 5种配合 比) 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微波蒸压养护和标准养护对比试验 , 建立了微波蒸压养护条件下的混凝 土强度线性和非线性 回归模型, 模型中考虑了加速养护混凝土强度和混凝土水灰比, 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试验分析发现 : 运用 微波技术 , 可以均匀 、 迅速地提高混凝土内部温度, 减小温度应力 , 使混凝
3、土 1 h内获得较高( 2 8 d强度4 0 - 5 0 ) 、 稳定 的早期 强度 , 可以作为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和施工现场进行强度控制和配合比调整时的依据。 关键词: 微波; 蒸压养护; 混凝土强度 ; 水灰 比 中图分类号: T U 5 2 8 0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3 5 5 0 ( 2 0 1 5 ) 0 9 0 0 3 9 0 5 F a s t e s t i ma t i n g c on c r e t e s t r e n g t h me t h o d a p p l y i n g m i c r o wa v e a u t o
4、 c l a v e c u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I AN G De we n , TI AN An gu o , H U 1 i e ,ZHA 0 Zhe n g ( 1 S c h o o l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i n g , Hu a i h a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L i a n y u n g a n g 2 2 2 0 0 5, C h i n a ; 2 S c h o o l o f Me c h a n i c s a n d C
5、 i v i l E n g i n e e ri n g, C h i n a Un i v e r s i t y o f Mi n i n g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Xu z h o u 2 2 1 1 1 6, C h i n a ) Abs t r a ct : I n o r d e r t o e s t i ma t e c o n c r e t e s tre n g t h q u i c k l y, mi c r o wa v e wa s a p p l i e d t o t h e c o n d i tio n a l a u
6、 t o c l a v e c u rin g Sma l l mi c r o wa v e a u t o c l a v e s u i t a b l e f o r the mi c r o wa v e a u t oc l a v e d we r e s e l f d e s i g n e d and ma d e By e x p e rime n t r e s e a r c h, t h e e f f e c t l a ws o f t e mp e r a t u r e i n a u t o c l a v e a n d c o n s t a n t
7、 t e mp e r a tur e c u rin g t i me on the e a r l y s e n g t h o f c o n c r e t e we r e i n v e s ti g a t e d, a n d r a p i d c u r i n g s y s t e m wa s s u mma r i z e d o n the c o n d i t i o n o f mi c r o wa v e an d a u t o c l a v e By t h e c on a s t t e s t o f mi c r o wa v e a u
8、t o c l a v e c u r i ng a n d s t a n d a r d c urin g o f 1 5 ba t c h e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s ge n gt h g r a de c o n c r e t e the l i ne a r a nd n o n l i n e a r r e g r e s s i on mo d e l o f c o n c r e t e s t r e n g t h d e t e r m i n a ti o n we r e e s t a bl i s h e d wi t l 1
9、b e t t e r c o r r e l a t i v i ty o n the c o n d i ti o n o f mi c r o wa v e a n d a u t o c l a v e C o n c r e t e s tr e n g th a c c e l e r a t e d o f c u r i n g a n d wa t e r c e me n t r a ti o wa s c o n s i d e r e d i n the mo d e 1 I t wa s f o u n d t h a t the i n t e r n a l t
10、e mp e r a tur e o f c o n c r e t e wo u l d b e un i f o r ml y, r a p i d l y i mp r o v e d b y mi c r o wa v e, an d the t e mp e r a t u r e s t r e s s wo u l d b e r e d u c e d T h e h i g h a n d s t a b l e e a r l y s t r e n g th o f c o n c ret e ( 4 0 - 5 0 p e r c e n t o f 2 8 d s t
11、 r e n g th) wa s o b t a i n e d wi t h i n 1 h o u r , w h i c h c a n b e u s e d a s the s t r e n g th c o n tr o l l i n g a n d the mi x p r o p o r t i o n o f a d j u s t me n t t o the c o n c r e t e p r e mi x i n g e n t e r p ri s e s a n d c o n s t r u c tio n c o n c r e t e p r o d
12、 u c i n g s i t e s K e y wo r d s: mi c r o wa v e ; a u t o c l a v e c u r i n g ; c o n c r e t e s t r e n g t h ; wa t e r c e me n t r a ti o 0 引 言 随着建筑工业与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 , 混凝 土质 量的 控制与评定 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通 常测定的混凝土标 准养 护 2 8 d 强度的试验方法 , 由于试验周期长 , 既不能及 时预 报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状况 , 又不能据此及时设计 和调 整混 凝 土配合 比, 确定混凝土 的施工配
13、制强度 。 这样既不利 于 加强质量管理 , 又不利于充分利用水泥活性。 因此 , 研究早 期推定混凝土 强度 的试验方 法 , 以便早 期判定 混 凝土质 量 , 就显得十分必要 。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 的方法 , 大致 可归 纳为两类 : 一 类是依据经过早期加速养护 的试 件强度推定混凝 土 2 8 d 强度 ; 另一类是依据 快速分析新拌 混凝土 的水灰 比、 组成 等 , 推定混凝土 的强度 , 或依据从 新拌混凝土筛得砂 浆所 制成试件的早期强度 , 推定混凝 土的强度 J 。目前 国内外 主要有 : 英国( B S 1 8 8 1 1 1 21 9 8 3 ) 用 3 5度法 、
14、 5 5度法 、 8 2 度法立方体试块的加速养护 方法 ; 美 国( A S T M C 6 8 4 9 9 ) 用温水法 、 沸水法、 自热法、 高温高压法加速养 护和试 验方法 ; 日 本 ( B S 1 8 8 11 1 21 9 8 3 ) 用温水 法 ( 7 0) 进 行混凝土快速强度试验方法 。 国内( J G J T 1 5 -2 0 0 8 ) 沸水 法、 8 0热水法 、 5 5温水法 和砂浆促凝压蒸法 j 。 上述 早期加强养护的试验方法周期大部分在 1 O 3 0 h之间 , 虽 较 2 8 d后才能获得强度结论有一定 的先进性 , 但作为混凝 土搅拌 中心和混凝土施工
15、 现场 要求及时反映混凝土 质量 的优劣及波动情况 , 尚有一定差距 。 本研究 自行设计并制作 了小型微波蒸压釜 , 以微波预 收稿 日期: 2 0 1 4 1 1 1 8 基金项 目: 连云港科技局项 目( C X Y 1 2 0 4 ) ; 江苏省墙体材料革新科研项 目( 2 0 1 2 ) 39 热 、 蒸压养护的方 式来促进混凝土 的快硬 , 分别 进行 了混 凝土快速养护 制度试 验和混凝 土强度 快速 测定 试验 , 在 1 h 内使混凝土 的测定 强度达到 一个较高数值 , 据此推定 的混凝土 2 8 d强度具有较高 的准确性。 1 试 验 设 计 1 1 小型微 波蒸压 釜的
16、设计和制作 1 1 1 机理分析 传统的蒸压釜是一个密闭性很强 的压力容器 , 自身不 能产生能量 , 需要锅 炉给它提供能源 , 养护 的作 用是通过 在高温 , 高湿的环境 下 , 使 混合料 中的钙质成分 与硅质成 分等发生作用 , 生成水化产物 , 获得一定强度和各种性能 , 最终形成产品。 与传统蒸压釜加热方式相比, 微波加热有 以下特点 : ( 1 ) 微波加热是物质在电磁场中因本身介质损耗而引 起的体积加热 , 可实现分子水平上 的搅拌 , 加热均匀 , 温度 梯度小 , 该特性最有利 于对温度梯度很敏感 的反应 , 如高 分子合成和固化反应的进行。 ( 2 ) 微波加热无滞后效
17、应 , 当关闭微波源后 , 再无微波 能量传 向物质 , 利用这一特性可进行对温度 控制要求很高 的反应 。 ( 3 ) 微波加热能量利用效率很高 , 物质升温非常迅速 , 运用得 当可加快处理物料速度 。 硅酸盐混合料中 , 由于含有大量 的极性分 子 ( 水分子 等) , 在微波的照射下 , 会 快速地产生均匀 的热量 , 使硅酸 盐混合料快速升温 , 此时若能维持周边环境的饱 和蒸汽压 力不小于此 时水泥混合料温度对应的饱和蒸汽压力 , 则伴 随被养护制 品温度的提升 , 水泥混合料 中的水分将不会蒸 发到周边环境 , 水 泥混合 料就不会脱水 , 伴 随温 度 的均匀 提升 , 水化反
18、应将逐步加剧。 由于微波照射 改变了传统加 热方式 由外入内、 由表及 里为整体均匀升 温 , 将 不再存在 因传统加热方式升 温不 均匀而导致被养 护材料 温度不均 匀产生的不利 内力 , 微波升温方式 只要在周边饱和蒸汽 的 配合下 , 将被养护水泥制 品的升温过程大幅度降低 。 上述分析表明 , 采用微波加热促进水泥制品的快速硬 化具有理论方面的可行性 。 1 1 2 设计制作及主要参数 在对传统 的压力釜进行重新设 计 , 经过初 步设计 、 深 化设计和制作 阶段 、 最终 完善阶段三个 阶段 , 设 计并完成 了小型微波蒸压釜( 图 1 ) 。 主要参数 : 设计温度 2 0 0
19、o C; 压 力 1 6 MP a ; 微波功率 1 0 k W ; 钢制卧式筒型结构 , 釜体为 1 6 Mn R 钢筒 , 直径 8 0 0 m m, 长 1 2 0 0 mm, 侧开釜门。 混凝土试模特点 : ( 1 ) 通过上模盖 、 底模和中模块合理地连接 , 保证了试 模 内部的密闭性 , 解决 了微波蒸压环境下试 模内部 混凝土 水分蒸发的问题 。 ( 2 ) 通过尼龙棒 、 绝缘棒材料制作底模 、 中模块和上模 盖, 可以使试模能承受微波 以及高温高压 , 解决了钢试模不 能被微波穿透以及工程塑料试模不能耐高温高压 的问题。 40 图 1 小型微波蒸压釜 1 2 试验材料 1
20、2 1 水泥 水泥采用山东枣庄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 3 2 5 R) , 其性 能指标 : 2 8 d抗压强度 3 3 8 MP a ; 2 8 d抗折强度 8 3 MP a ; 标 准 稠 度 用 水 量 2 6 ; 初 凝 时 问 1 3 5 m i n ; 终 凝 时 间 2 0 0 mi n。 1 2 2 细骨料 连云港市地产 中砂 , 级配 I I 区, 细度模数 为 2 5 , 含泥 量 0 4 , 含水率 3 5 , 表观密度 2 6 1 g c m。 。 1 2 3 粗骨料 碎石 , 连续级配 , 公称粒级 5 2 5 m m, 含泥量 0 4 , 含 水率 3 0 , 表观
21、密度 1 5 6 g c m , 压碎指标 3 8 , 针 片状 含量 6 4 。 1 2 4 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 根据坍 落度 5 0 7 0 i l 1 的设 计 要 求 , 混 凝 土 选 用 0 6 2 、 0 5 7 、 0 5 2 、 0 4 7 、 0 4 2五种水 灰 比, 在 初步配合 比的 基础上 , 进行基准配合 比调整 , 具体配合比如表 1 。 表 1 混凝土配合 比 1 3试件编号和试验工 艺 1 3 1 试件编号 针对混凝土快速养护制度共进行 了 9批次试验 , 编号 Al l A 9 3 ; 针对混凝 土强度快速测定 , 考 虑了 5种配合 比 ( 0 4 2
22、 0 4 7 、 0 5 2 、 0 5 7 、 0 6 2 ) , 共进行了 1 5 个批次试验 , 编 号 B 1 1 B 5 3 , 同批次进行了标准养护试验 , 编号 C 1 1 C 5 3 。 1 3 2 试验工艺 ( 1 ) 按混凝土试验规程 , 按理论配合 比对原材 料准确 计量后进行拌和 , 同组试件不少 于 3块。 制备试件 的同时 , 接通微波蒸压釜电源 , 盖上釜 门, 向釜腔内送入蒸汽 , 达到 设计温度和压力时关闭进气 阀, 同时将 釜腔 内冷凝水通过 排水管道排 出。 ( 2 ) 将试件连模一 同放入微波蒸压釜内, 关闭釜门, 继 续送入蒸汽, 达到设计温度 和压
23、力 时停止供气 。 当仪表指 示达到标准工作温度和压力时开始计时 , 同开启微波发生 器 , 按预定的微波照射时间间隔照射 ( 间隔 1 r n i n ) 。 ( 3 ) 工作 时间到达后打开排气 阀, 徐徐排 气至釜腔 内 压力与大气压持平 , 一般控 制在 5 mi n左右 , 打 开釜 门 , 取 出试件并立即脱模 。 ( 4 ) 脱模后检查时 间有无异常 , 若试件 正常 即可进行 强度试验 。 若发现试件有蜂窝 、 麻面等影响强度试验因素 , 此组试件应作废 。 ( 5 ) 进行? 昆 凝土强度标准养 护试验 , 在 2 8 d后 , 将标 准养护的试件按标准方法测定强度 。 2
24、试验 结果与分析 2 1 混凝土快速养护制度试验结果 按照上述试 验工艺 , 对 9个批次 3 9个试 块进行快速 试验 , 主要考察三个因素 : ( 1 ) 温度 和压力影 响情 况 ; ( 2 ) 恒温恒压时间影 响情况 ; ( 3 ) 微波对试验影响情况 , 验结果 如表 2 。 表 2 快速养护制度试验结果 MP a 注: 为微波蒸压养护下混凝土强度 。 2 1 1 微波 的影响 针对微波是否发挥 效应 , 固定 了温度 ( 1 5 0 o C) , 恒温 恒压时间 6 0 m i n , 一个试验 没有微波 照射 , 一个采用功率 5 4 k W、 照射 7 m i n 。 试 验发
25、现 : 采用微波照射后 , 混凝土强 度调高 了 4 6 9 , 显然 通过微 波照射 , 混凝 土 内部 温度迅 速、 均匀达到了设计温度 , 强度提高显著 。 2 1 2 釜 内温度压力 的影响 针对温度压力 , 固定 了恒温恒压 时间 ( 6 0 mi n ) , 进行 了 5个水平 的试验研 究 , 同批 次试验结果误 差均在 G B T 5 0 1 0 7 -2 0 1 0 ( 混凝土强度检测评定标准 规定的范围之 内, 取 同组试件试验结果平均值作为代表值 , 试验结果如图 2 。 微波功率 5 4 k W , 微波 照射 7 ra i n , 微 波蒸压 釜 内温 度 1 5 0
26、 , 恒温 恒压 时 间 6 0 m i n , 混 凝 土强 度代 表值 为 1 4 7 8 MP a , 发展到 2 8 d标准强度 的 5 1 ; 在 1 5 0 o C以前 , 随着釜 内温度 和压力 的提高 , 混 凝土 强度 代表 值 明显提 高 , 温度从 1 2 0 oC提高至 1 5 0 o C, 强度代表值从 7 9 5 MP a 提高至 1 4 7 8 MP a , 提高了 8 6 。 在 1 5 0 o C以后 , 随着釜 内 温度和 压 力 的 提 高 , 混 凝 土 强 度 代 表 值 降 低 , 温 度 从 1 5 0 o C提高 至 1 8 0 , 强 度 代
27、表值 从 7 9 5 MP a减 低 至 8 6 2 MP a , 减低 了4 1 7 。 温度 的提高 一方面 导致化 学反应 加快 , 强度迅 速提 高 ; 另一方面从温度应力 角度来看 , 试件升 温和降温 过程 会产生温度应 力 , 温度 越 高, 温度应 力越 高。 在 1 5 0 oC以 前 , 前者发 挥控 制作 用 , 所 以强度 明显提 高。 在 1 5 0 以 后 , 后者发挥控制作用 , 试件由于过大 的温度应力 , 导致砂 浆与石子 的接触界 面出现微裂纹 , 并可能 向砂浆 内部延伸 甚至相互贯通 , 从 而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 2 1 3 恒温恒压时间的影响 针对釜
28、 内恒温 恒压时 间 , 固定 了恒 温温度 ( 1 5 0 o C) , 进行 了 4个水平 的试验研究 , 取 同批次试件试 验结果 平均 值作为代表值。 试验结果如 图 3 。 从上 述 图表 可 以发现 , 恒温恒 压 时间从4 5 m i n 提高 温度, 图 2 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情况 恒温 恒压 时司 mi n 图3 恒温时间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情况 至 6 0 m i n , 强度提高了 8 2 8 MP a , 即提高 了 1 2 7 ; 恒温恒 压时问从 6 0 m i n 提 高至 9 0 m i n , 强度提高 了 1 2 MP a , 即 提高了 8 1 ; 恒温恒压
29、 时间从 9 0 m i n提高至 1 2 0 m i n , 强 度仅提高 了0 3 2 MP a , 即提高 了 2 0 。 试 验结 果表明 , 微 波蒸压养护环境下 , 恒温恒压时间在 0 6 0 m i n之 间, 水泥 的水化反应迅速 , 并依靠水 泥的水化产物将砂石等散粒材 料黏接成整体而发挥强度 , 超过 6 0 m i n , 强度 虽然略有提 高, 但对于快速检测来讲, 意义不大。 2 1 4 混凝土快速养护制度 总结 上 述试 验结 果 , 昆 凝 土快 速养 护制 度如 下 : 采 用微波照射技术; 微波功率 5 4 k W; 微波照射时间7 mi n , 间隙照射 (
30、 间隙 时 间 1 mi n ) ; 釜 内温 度压 力 为 1 5 0 o C、 0 4 8 MP a ; 恒温恒压时间 6 0 mi n 。 41 2 2 混凝 土快速测 定强度试验 2 2 1 微波蒸压养护混凝 土强度试验结果 在上述快速养护制度下 , 进行了 1 5个批次试验 , 取同 批次试件试验结果平均值作为代表值, 试验结果如表 3 。 表 3 快速测定强度试验结果 MP a 2 2 2 标准养护混凝土强度试验结果 同批快 速养护试验 , 相应进行 了 1 5个批次 标准养护 试验 , 取同批次试 件试验结果平均值作 为代表值 , 试验结 果如表 4 。 表 4 标准养护试验结果
31、 MP a 注: 为标准养护下混凝土强度。 3 强度推定计算式 3 1 混凝 土强度 关 系式使 用模型 的讨论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 因素是水 灰 比和组成 混凝土 的主要成分水泥品种和活性 , 日本 J D I 一3标准 的关系式 虽然表达为线性关系式 , 但其 中的常数 已经表达 了与灰水 比 C W 有关 的常数 , 在 建立关系式时考 虑了较 多的影响 混凝土强度 的分项系数 。 因此 , 推定混凝土强度时 , 其精度 有所提高 , 推定误差在 8 以内。 住建部 J G J T 1 5 2 0 0 8 标准的关 系式简单 明了, 便于 施工现场应用 , 但是还是不能全面反映 C W
32、 的影 响, 从对 日本和 国内标准关 系式的讨论 中, 可 以看 出 : 推 定关系式 应该力求简单 明了 , 便 于施工现场应用 , 同时要 尽可能反 映混凝土质量变化的各种信息。 为此 , 笔 者首先进行 了一 元 和二元线性 回归模型 的讨论 , 然后进行非线性 回归模型 的探讨 。 3 2线性 回 归模 型 3 2 1 一元 回归模型 采用混凝土试件数据 l 5组 , 运用 MA T L A B统计工具 箱对混凝土 , w 与 , 2 的试验数据进行 回归分析 , 得 出如下 回归计算式 : _厂 :1 5 f +8 4 ( 1 ) 式中 : ,: 标 准 养 护 2 8 d混 凝
33、土 抗 压 强 度 推定 值 , MP a , 即上述试验中, 2 ; , 加速养护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值, MP a 。 即 上述试验 中 。 R =0 9 5 5 5, F =2 7 9 2 6 3 2F】一 = 4 1 7 ( 查 F检验上 侧分位数表可得 ) , 可见 回归方程显 著 , 回归结果 如图 4 , 回归相对误 差分析如 图 5 , 最大误差 为 9 以内, 平均相对 误差为 2 7 6 。 这说 明此线性回归方程求得 的标准强度有 较高的精度 , 也就说明应用微波蒸压养护技术快速检测混 凝土强度 的技术是可行 的, 可在工程 中应用推广。 3 2 2二元 回归模 型 二元
34、回归模型是把水 灰 比和微波蒸 压养护强度作 为 42 变量 , 混凝土 2 8 d 标准养护强度作为因变量 的函数模型 , 应用 MA T L A B回归分析 , 得 : , : = 2 5 1+ 1 o f : 一 2 0 5 W C ( 2 ) 式 中: 一 水灰 比。 R =0 9 6 7 6, F =1 7 9 3 5 4 1F1 一 = 4 1 7 ( 差 F检验上 侧分位数表 可得 ) , 可见 回归方程显著 。 试验实 测值 和理 论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如 图 5 。 采用二元线 性 回归 , 方差 由 0 9 5 5 5提高至 0 9 6 7 6 , 最大误差 为 6 以内, 平
35、均 相对误 差为 2 2 8 。 说 明二元 回归精 度 明显 高 于一元 回归 的精 度 , 在推定计算式 中考虑水灰 比这 个参数 , 不仅可 以考虑 工程实际中混凝土配合比问题 , 而且精度也提高很多 。 : 蔷 : z 靛0 一2 : : 微 波蒸压 养护强 度 MP a 图 4 一 元线 性 回归结 果 试验批 次 图5线性回归相对误差 3 3非线性性 回归模型 运用上述试验数据 , 运用 MA T L A B统计工具 箱进行 非线性 回归得 出式( 3 ) ( 8 ) , 结果如表 5 。 从表 5 可 以看出 , 二元非线性 回归 ( 考虑水灰 比) 精度 明显高于一元非线性 回
36、归 ; 采用一元非线性 回归 , 精度最 表5非线性回归结果 高为幂 函数形式 , 平 均相对误 差为 2 6 3 , 采 用二 元非线 性回归 , 精度最高为双曲线形式 , 平均相对误差为 2 2 3 ; 非线性 回归同线 性 回归相 比, 精 度没有 明显提 高 , 说 明强 度推定计算式可 以采用线性表达式( 1 ) 和( 2 ) 。 4 结 论 ( 1 ) 釜腔 内温度压力是影响混凝土强 度的主要 因素, 研究表 明, 1 5 0 o C以内, 随着 温度压力提高 , 由于水化反应 速度 的迅速提高 , 混凝土强度有大幅度提高 , 1 5 0以后 , 由于升温和降温的温度梯度而导致 的
37、温度应力迅速提高 , 导致混凝土强度有所下 降。 ( 2 ) 釜腔 内恒 温恒压时间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另一个 主要 因素 , 恒温恒压时 间从 4 5 mi n提高 至 1 h , 混凝 土强 度大幅度 提高; 1 h以后 , 强度提高幅度不大 。 ( 3 ) 微波蒸压养护条件下的混凝土快速养 护制度 : 微 波功 率 5 4 k W ; 微 波 照 射 时 间 7 m i n ; 釜 内温 度 压 力 1 5 0 o C 、0 4 8 MP a ; 恒 温恒压时间 1 h 。 ( 4 ) 通过试验建立了强度推定的线性和非线性模型, 关系式不仅考虑混凝土快速测定的强度, 而且考虑了水灰 比,
38、所有模 型相关系数均在 0 9 5以上。 考虑水灰 比的二元 上接第 3 8页 间内, 腐蚀龄期对钢筋腐蚀程度影 响很 小 , 钢 筋在 0 5 硫 酸钠溶液中腐蚀程度最大。 参考文献: 1 A N G s T u L, E L S E N E R B, L A R s E N c K, e t a 1 C ri ti c a l c h l o ri d e c o n t e n t i n r e i n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 e : a r e v i e w J C e m e n t a n d C o n c r e t e R e s e a r
39、c h , 2 0 0 9 , 3 9 ( 1 2 ) : 1 1 2 2 1 1 3 8 I- 2 x u J x, J I A N G L H, wA NG J X I n fl u e n c e o f d e t e c t i o n me tho d s o n c h l o rid e t h r e s h o l d va l ue f o r t h e c o r r o s i on of s t e e l r e i n f o r c e 。 me n t J C o n s t r u c ti o n a n d B u i l d i n g Ma t
40、e ri a l s , 2 0 0 9 , 5 ( 2 3 ) : 1 9 0 2 1 90 8 3 MA MMo L I T I L T , B R o wN L C, H ML S S O N C M, e t a 1 T h e i n flu e n c e o f s u r f a c e fini s h o f r e i n f o r c i n g s t e e l a n d p H o f t h e t e s t o n血e c h l o rid e t h r e s ho l d c 0 n c e nt r a 廿O n f o r c o r r o
41、 s i o n i n i t i a t i o n i n s y n t h e ti c p o r e s o l u t i o n s J C e m e n t a n d C o n c r e t e R e s e a r c h 1 9 9 6 , 2 6 ( 4 ) : 5 4 5 5 5 0 L 4 J G O u DA V K C o rr o s i o n a n d c o r r o s i o n i n h i b i t i o n o f r e i n f o r c i n g s t e e 1 l : i mme r s i o n i
42、n a l k a l i n e s o l u ti o n - J 1 Bri ti s h Co rr o s i o n J o u r n a l , 1 9 7 0 ( 5 ) : 1 9 8 2 0 3 回归模 型精度高于一元回归模 型 , 非线性 回归并没有使精 度 明显提高 。 建议采用 二元线性 模型作 为强度推定 关 系 式 。 ( 5 ) 微波蒸压养护技术可以使普通混凝 土 1 h内获得 较高的、 稳定的强度, 从而保证建立推定关系式的稳定性 和准确性。 参考 文献 : 1 张秀芳, 张仁瑜 混凝土标准规范及应用 一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 度试验方法综述及标准修订介绍 M
43、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 , 2 0 0 5 : 91 3 2 孙立春 早期推定粉煤灰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 D 西安: 西安 建筑科技大学, 2 0 0 7 3 卜庆元 , 孔桂萍 , 曹怀武 即时推定混凝土强度“ 促凝压蒸技 术 的应用研究 J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 9 9 8 , 1 3 ( 3 ) 第一作 者 :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 蒋德稳( 1 9 7 2 一) , 男, 博士 , 副教授, 主要从事建筑方 面的研究。 江苏省连云港市淮海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2 2 2 0 0 5 ) 1 3 8 5 1 2 8 32 0 0 5 施锦杰, 孙伟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研究
44、现状与热点问题分析 J 硅 酸盐学报 , 2 0 1 0 , 9 ( 3 8 ) : 1 7 5 3 1 7 6 4 6 陈卿, 宋晓冰, 翟之阳 混凝土模拟孔隙液中钢筋腐蚀临界氯 离子浓度试验研究 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 0 0 8 , 3 4 ( 6 ) : 1 5 6一l 6 2 7 3张慧 复合因素作用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研究 D 青岛: 青岛 理工大学 , 2 0 1 3 8 张倩倩, 孙伟, 刘加平 混凝土模拟液中临界氯离子浓度影响 因素分析 J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1 0 , 4 0 : 1 7 7 1 8 1 9 施锦杰, 孙伟 等效电路拟合钢筋锈蚀行为的电化学阻抗谱研 究r J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 0 1 1 , 5 ( 2 3 ) : 3 8 7 3 9 2 第一作者: 联系地址: 联 系电话: 通讯作者 : 联系电话: 刘影 ( 1 9 8 8一) , 女 , 硕士 , 主要从 事混凝土耐久性研 究。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抚顺路 1 1 号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 学院( 2 6 6 0 3 3 ) 1 35 8 3 2 6 9 6 4 6 金祖权( 1 9 7 7一 ) , 男 , 博士 , 教授。 1 59 6 42 3 9 9 8 4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