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3 6卷第 2期 -5 天然乞肥 0 I L&G A S G E O L 0 G Y 2 0 1 5年 4月 文章编号 : 0 2 5 3 9 9 8 5 ( 2 0 1 5 ) 0 2 0 2 7 1 0 9 d o i : 1 0 1 1 7 4 3 o g g 2 0 1 5 0 2 1 2 泌 阳凹陷东南部核桃 园组近岸水下扇 与扇 三角洲 沉 积特征 比较及控制 因素分析 董 艳蕾 , 朱 筱敏 , 耿晓 洁 , 王 波 , 王 珩 , 江 强 , 郭 雷 , 韦 敏 鹏 1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 1 0 2 2 4 9 ; 2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油气资
2、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 0 2 2 4 9 ; 3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能源学院, 北京 1 0 0 0 8 3 ; 4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技术分公司, 天津 3 0 0 4 5 2 摘要 :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桃园组发育大量的砂砾岩体。这些砂砾岩体与鼻状构造配置形成该凹陷重要的油气藏。但 是, 前人对砂砾岩体成因的研究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 主要争论集中于砂体成因是扇三角洲成因还是近岸水下扇成因。为 了明确 砂砾岩体的成因及平面展布, 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 主要利用对 比的方法, 从沉积相发育背景、 沉积亚相及微相划 分、 钻测井特征、 岩
3、心特征、 粒度分布特征及地震反射特征 6个方面, 对这两种相类型进行了总结对比, 并对控制因素进行 了初步的 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边界大断裂的活动造成的断层陡缓程度 的差别对工 区砂体成因类型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平面上, 断层 较缓( 5 5 。 7 5 。 ) 的西部地区发育扇三角洲; 而在断层较陡( 7 5 。一 9 0 。 ) 的东部地区, 则发育近岸水下扇。在地震剖面上, 早期断层比 较陡, 易沉积近岸水下扇; 晚期断层比较缓, 易沉积扇三角洲。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扇三角洲; 砂砾岩体; 构造控制作用; 核桃 园组; 泌阳凹陷; 南襄盆地 中图分类 号 : T E l 2 1
4、 3 文献标识码 : A S e d i m e n t a r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c o m p a r i s o n a nd c o nt r o l l i n g f a c t o r s an a l y s e s o f n e a r s ho r e s ub a q u e o u s f a n a n d f a n de l ta i n t he He t a o y ua n Fo r m a t i o n o f s o ut h e a s t e r n Bi y an g S a g D o n g Y
5、 a n l e i , Z h u X i a o mi n , G e n g X i a o j i e , Wa n g B o , Wa n g H e n g , J i a n g Q i a n g , G u o L e i , We i Mi n p e n g ( 1 C o l l e g e o f G e o s c i e n c e s ,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f P e t r o l e u m, B e ij i n g 1 0 2 2 4 9 , Chi n a ; 2 S t a t e K e y L a b
6、 o r a t o r y of P e t r o l e u m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P r o s p e c t i n g ,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 e t r o l e u m, B e n g 1 0 2 2 4 9 , C h i n a ; 3 S c h o o l o f E n e r g y R e s o u r c e s , Ch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f G e o s c i e n c e s , B e ij i n g 1 0 0 0 8 3
7、 , C h i n a ; 4 C N O O C E n t e r T e c h D r i l l i n g&P r o d u c t i o n C o , T i a n j i n 3 0 0 4 5 2 , C h i na ) Ab s t r ac t : Co a r s e g r a i n e d c l a s t i c d e p o s i t s a r e wi d e l y de v e l o p e d i n t h e He t a o y u a n F o r ma t i o n o f t he s t e e p s l o
8、p e be l t i n s o u t h e r n Bi y a n g S a g o f Na n x i a ng Ba s i n Th e y t o g e t h e r wi t h no s e l i k e s t r uc t u r e s i n t h e s a g f o rm ma n y h i g h q u a l i t y o i l a nd g a s r e s e r v o i r s Ho we v e r , t h e g e n e s i s o f t h e s e d e po s i t s i s s t i
9、 l l u n c e r t a i n Th e b o n e o f c o n t e n t i o n i s whe t h e r t h e y a r e f a n de l t a g e ne s i s o r n e a r s h o r e s u b a q u e o u s f a n g e n e s i s To a ns we r t h e q u e s t i o n a nd g e t a b e t t e r l o o k a t h o w t h e y a r e d i s t rib u t e d h o riz
10、o n t a l l y, we c o mp a r e d a n d s u mma riz e d t h e t wo g e ne s e s a n d d i s c u s s e d t he i r c o n t r o l l i n g f a c t o r s i n a s t r a t i g r a ph i c s e q u e n c e f r a me wo r k a n d f r o m t h e f o l l o wi n g 6 pe r s p e c t i v e s o f s e d i me n t a r y s
11、e t t i n g s, s u b f a c i e s a nd mi c r o f a c i e s c a t e g o riz a t i o n, d r i l l i n g a nd l o g g i n g d a t a, c o r e a n a l y s e s , g r a i n s i z e d i s t rib ut i o n f e a t u r e s a n d s e i s mi c r e s p o n s e c ha r a c t e ris t i c s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12、t h a t t h e s t e e p n e s s d i f f e r e nc e o f f a u l t s c a u s e d b y l a r g e b o un d a ry f a u l t i n g a c t i v i t i e s c o n t r o l l e d t h e i r g e n e s i s Ho riz o n t a l l y , f a n d e l t a s a r e d e v e l o p e d i n t h e w e s t a r e a w i t h g e n t l e f
13、a u l t s ( 5 5 。 一 7 5 。 ) w h i l e n e a r s h o r e s u b a q u e o u s f a n s a r e d e v e l o p e d i n t h e e a s t a r e a w i t h s t e e p f a u l t s ( 7 5 。 一 9 0 。 ) n e a r s h o r e S e i s m i c p r o f i l e s a l s o s h o w t h a t e a r l y f a u l t s a r e s t e e p e r a n
14、d f a v o r a b l e for t h e d e p o s i t i o n o f n e a r s h o r e s u b a q u e o u s f a n s ; wh i l e l a t e r f a u l t s a r e mo r e g e n t l e a n d g o o d for fan d e l t a t o b e f o r me d Ke y wo r d s: ne a r s ho r e s u b a q u e o us fan, fan d e l t a, g l u t e n i t e bo
15、d y, s t r u c t u r a l c o n t r o l , He t a o y u a n Fo rm a t i o n, Bi y a ng S a g, Na n x i a ng Ba s i n 泌阳凹陷位 于河南省南部 的唐河县 与泌 阳县 之 间。近 3 0年的勘探开发研究早 已查 明, 其 南部陡坡带 发育大量的砂砾岩体。这些砂砾岩体与鼻状构造配置 能够形成相对简单 的岩性 油气藏 , 是该 凹陷油气藏的 收稿 日期 : 2 0 1 31 01 0; 修订 日期 : 2 0 1 4 0 2 2 6 。 第一作者简介: 董艳蕾( 1 9 7 2 一) ,
16、女, 博士、 讲师, 层序地层学及地震沉积学。E - m a i l : y a n l e i d o n g 1 6 3 c o m。 通讯作者简介 : 朱筱敏( 1 9 6 0 一 ) , 男 , 教授 , 层序地层和沉积储层研究 。E - ma i l : x m z h u c u p e d u a n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1 2 0 2 0 7 8 , 4 1 2 7 2 1 3 3 ) ;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K Y J J 2 0 1 20 1 3 1 )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学兔兔 w
17、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2期 董艳蕾, 等 泌阳凹陷东南部核桃园组近岸水下扇与扇三角洲沉积特征比较及控制因素分析 2 7 3 表 1 Ta bl e 1 泌阳凹陷核桃园组地层层序划分 方案 Se que nc e f r a me wor k o f t he He t a oy uan F o r m a t i o n i n Bi y a ng S a g 扇三角洲是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 ( 海、 湖 ) 中 去的冲积扇 , 主
18、要发育于断陷湖盆 的陡坡带。其形成 的动力机制比较复杂 , 陆上部分也可看作为洪积扇体 , 而水下部分与三角洲具有很大的相 同性 。 3 2沉积 亚相 及微 相 划分 泌 阳凹陷东南部地区近岸水下扇发育于盆地 的主 断陷期 , 也是 边界 断层 活动最 强烈 的核 三段 沉积 时 期 。该时期湖盆范 围大 、 水 体较深 , 自下而 上依次 出现内扇一 中扇一外扇沉积序列 , 呈 向上 变细 的正粒 序特征 , 多层 近岸 水下扇 叠加 , 显示 水 进 的特征 , 每 个沉积亚相 内部也包含许 多次一 级 的下粗 上细 的正 韵律 。根据 沉积层 序和 沉积物 特征 , 可将 近岸水 下 扇
19、划分为 内扇 、 中扇和外 扇 3个亚 相。近岸 水 下扇 的内扇位于近山 口处 , 分 布范 围不大 , 为主水 道发育 段 , 内扇又可以划分为 主水 道和水道侧缘 两个微相 。 近岸水下扇 中扇 主要分 布于靠近湖盆 陡岸 的较 深水 环境 中, 它是近岸水下扇 的主体 部分 , 可以分为水 道 及水道间沉积微相 。近岸水 下扇外扇位 于近岸水 下 扇末端 , 该 处水体 较深 , 地 形较 为平缓 , 水 下水 道 已 不发育( 表 2 ) 。 表 2 泌 阳凹陷核桃 园组沉积相类型 Ta b l e 2 S e d i me n t a r y f a c i e s o f t h
20、 e He t a o y u a n Fo r mat i on i n Bi ya ng Sa g 泌阳凹陷东南部扇三角洲可分为 3个亚相 , 即扇 三角洲平原 、 扇三角洲前缘 和前扇三角洲。扇三角洲 平原亚相为扇三角洲的水上部分沉积 , 由分流河道及 漫流沉积组成 。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是扇三角洲 的主体 部分 , 根据河道岩性特征又将扇三角洲前缘划分 为内 前缘和外前缘 , 其 中内前缘主要 以水下分流河道 和河 道间为主 , 外前缘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 、 河 道 间、 河 口坝、 远砂坝和席状砂等几个微相 , 其前端可 伴生滑塌浊积岩沉积 。前扇三角洲亚相与滨浅湖沉积 相邻(
21、 表 2 ) 。 3 3 钻、 测井特征 近岸水下扇的内扇 自下而上为混杂的块状砾岩和 递变层理 的砾状砂岩 , 在 自然电位 和伽马 曲线上表现 为参差不齐的低 、 中幅度钟形。中扇主要分布于靠 近 湖盆陡岸的较深水环境中, 它是近岸水下扇的主体部 分 , 具 明显 的水道特征 , 为一正旋 回序列 ; 其岩性 主要 为含砾砂岩和块状砂岩 , 水道 间是 以粉砂岩和泥岩为 主的细粒沉积 , 单个韵 律也为正旋 回, 电测 曲线呈钟 形 , 与 内扇相比, 水道岩性粒度 明显减小 。外扇主要为 具有鲍马序列的浊积岩和暗色泥岩, 自然 电位 曲线呈 以正向为主的稀疏 的低锯齿状或指状 , 偶见反
22、旋 回曲 线 墟 。 ( 图 2 ) 。 扇三角洲平原 分流河道 的岩性主要是成熟度低 、 分选差 一中等的厚层砾岩 、 粒状砂岩 , 无递变或具有正 递变层理 , 底部具有 冲刷 面。漫流沉积主要位于分 流 河道 问, 沉积物粒度较细 , 一般为粉砂 、 粘土和细砂 的 薄互层。多期河道形成的曲线组合形态为多个钟形或 箱形的垂 向叠加 , 河道间为较薄层 的低幅平直或微齿 化( 研究区内平原相不发育) 。 扇三角洲前缘 的水下分流河 道沉积为平原 环境 中灾变期形成 的分 流河道 在水下 的延伸 , 一 般 以砂 岩 、 含砾砂 岩 为主 , 砾 岩相 对较 少。砂 、 砾岩 呈灰 白 色
23、 浅灰色 , 厚层 , 块状 , 单层厚度为 51 0 m, 部分 由 多个砂岩透镜体在纵 向上相互叠置 而形成厚达数米 的砂岩。 自然 电位 多呈钟 形 、 中 一高 幅指状 或叠置 箱形 , 也可 因为水道 的进积 而形成 漏斗形 上叠 箱形 的复合形 , 以及 因水道 退积形 成 的钟形叠 在箱 形上 的复合形 ( 图 2 ) 。河 口坝 自然 电位 曲线 为齿化 的漏 斗形 一钟 形 , 反映河 道 冲刷 作用 减 弱。前 缘席状 砂 自然 电位 曲线多呈 低 一中幅指 状 , 水 下分 流河道 间 自然 电位多呈微齿状 一平 直状。前 扇三角洲 自然 电 位 曲线呈指状或微齿状 -
24、 2 7 。 3 4 岩心特征 近岸水下扇 的内扇 中搬运沉积 物的主水道 由分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2期 董艳蕾, 等 泌阳凹陷东南部核桃园组近岸水下扇与扇三角洲沉积特征比较及控制因素分析 2 7 5 选 、 磨圆较差的砾岩 、 砂砾岩组成 , 块状层理 , 岩心序列 上表现为多个厚层砂砾岩相叠置 , 自下而上整体呈 由 粗变细的正粒序 。主水道间夹薄层灰色泥
25、岩或泥质粉 砂岩 , 为水道侧缘 的低密度浊流沉积。例如 B 1 8 2井第 二次取 t2 , ( S Q H ; ) 砂砾岩厚度为 3 n l 左右, 整体 自下而 上为粒度 由粗变细的正粒序 ; 埋深 2 2 3 6 8 6 i n岩心为 主水道沉积 , 岩性为泥质支撑的细砾岩 , 砾石排列无定 向性 , 分选 、 磨 圆较差( 图 2 ) 。 近岸水下扇中扇在岩心序列上显示为多个水道叠 置 。水道砂岩常见平行层理 , 小型交错层理 , 少量块状 层理。中扇水道间沉积发育块状层理 、 波状层理及水 平层理 , 与下伏地层呈冲刷接触 , 与其伴生的泥岩为灰 绿色、 灰色 , 具块状或水平纹理
26、水道前缘 以薄层粉砂 岩为主。B 1 1 6 井第二次取 t2 , ( S Q H ; ) 中埋深2 4 3 7 8 7 IT I 处的岩心显示为典 型的辫状水道含砾粗砂岩 , 具有块 状层理 ( 图 2 ) 。 近岸水下扇外扇主要 由波 状交错层理粉砂 岩、 水 平纹 理 粉砂 质 泥 岩 和块 状 层 理 暗 色泥 岩 组 成。从 B l 1 5井第三次取 t2 , ( S Q H ; ) 埋深2 6 6 4 8 0 m处的岩心 照片可以看到厚度约 1 0 m 的深色泥岩夹薄层泥质粉 砂岩 , 指示 了近岸水下扇外扇沉积水体较深 、 水动力条 件减弱的环境 ( 图 2 ) 。 扇三角洲前
27、缘水 下分流河道砂体 中发育大 、 中型 槽状交错层理、 平行层理 , 砂体底部发育冲刷 面构造。 河 口坝为反旋 回, 岩性 主要为砂岩 和粉砂岩 , 厚度较 薄, 具沙纹层理、 波状层理 、 交错层理 、 平行层理 , 但 由 于河道 的迁移和冲刷 , 河 口砂坝在研究 区内发育程度 较低, 在单井上很少见河口坝的沉积响应。扇三角洲 前缘席状砂为互层 的粒度较细的砂岩、 粉砂岩与泥岩 , 颗粒分选性和磨 圆度较好 , 发育的沉 积构造 与河 口砂 坝相似 , 可见沙纹层理 、 波状层理等。水下分流河道 间 主要沉积薄层 的粉砂 岩 , 可见水平层 理和植 物碎屑。 B 3 l 5井第一次取
28、心( S Q H ) 主要 发育扇三角洲的外前 缘沉积 ( 图 2 ) 。 前扇三角洲亚相由前扇三角洲泥沉积构成, 岩性 较细, 以灰色、 灰绿色及深灰色泥岩夹泥质粉砂岩为特 征 , 发育水平层理 、 波状层理及各种复合层理 , 生物化 石较 多 。 3 5 粒度分布特征 近岸水下扇 内扇 的粒度概率曲线 由平缓的跳跃总 体和长段 的悬浮总体组成 j 。 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 口坝在粒度概率 曲线上显示为由悬浮总体和跳跃总体组成 的两段式 , 水下分流河道间主要为长段的悬浮次总体和斜率较大 的跳跃次总体 。而席状砂粒度概率 曲线为平缓过渡的 两段式 , 指示了相对较弱的水动力条件 凹
29、1 ( 图 2 ) 。 3 6 地震反射特征 近岸水下扇沉积时 , 整体沉没 于水下发生快速沉 积 , 因此地震反射成层性 和连续性变化较 大 , 在 陡坡 带的不同部位发育扇体 的地震特 点有所不 同。通 常 在顺物源方 向的地震剖 面上 , 由于与上覆 地层 岩性 差异较大 , 扇体包络面反射振 幅较 强 , 其 反射外形一 般呈逐渐收 敛 的楔 状体 , 内部 反射 呈小角 度 的发散 结构 , 反映 了高能 、 不稳定 的沉积 环境 ; 在 垂直 物源 方向的地震剖面上 , 扇体大都对应丘状 反射 , 内部反 射为亚平行结构 , 同相轴具有 中等连续 、 中 一强振幅 特征 ( 图 2
30、 ) 。 扇三角洲在地震反射上有 明显 的前积特征 , 一般 呈斜交型前积结构 , 代表着水动力较强 、 物源供应充足 的沉积环境 。在垂直物源方 向上 , 一般为宽缓 的丘状 反射 , 内部为低频 的平行或亚平行结构 , 同相轴为连续 性较好的强振幅反射 ( 图 2 ) 。 4 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本次沉积相研究表明 , 自核桃园组 S Q H4 -S Q H , 栗园和梨树凹地 区均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 ; 而平 氏地 区核桃园组 S Q H 4 -S Q H 为近岸水下扇沉积 , 其后为 扇三角洲沉积 ; 杨桥地区也是早期为近岸水下扇沉积 , 自 核桃园组 S Q H 22 -S Q H
31、 : 为扇三角洲沉积( 表 3 ) 。沉 积体系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展布特征 呢?到底是什么 因素控制着近岸水下扇和扇三角洲的沉积?下文着重 探讨断层陡缓程度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 。 泌阳凹陷古近 系核桃 园组早 期 ( 核 三段沉 积 时 期), 由于边界大断裂 的强烈 活动形 成了箕状断 陷结 构 , 使得盆地 的古地形具有南部 陡坡 、 中央深 凹和北 部斜坡 的分异 特点 。在不 同的地 形差 异地 区 , 沉 积 体 系的形成背景 和主控因素是有差别 的 。本次研究 的东南部 陡坡带邻 近物源 , 加 之盆 地边界 断裂 的强 烈活动 , 地形高差大 , 沉 积相类 型主要受控 于盆地
32、边 界深大断裂的活动 幅度 和阶段性 。到 了核桃 园组 中 晚期 ( 核二段 、 核一段沉积时期 ) , 深大断裂的活动强 度逐渐减弱 , 泌 阳 凹陷随之经 历 了从 断陷 向坳 陷 的 转化 。就近岸水 下扇 与扇三 角洲 二者相 比较 而 言 , 早期地形坡度 陡, 易沉积近岸水下扇 ; 晚期地形坡 度 缓 , 易沉积扇三角洲 珀 J 。 在平 面上 , 不 同地 区的断层 陡缓程度不 同。图 3 分别选取了西部平氏地区和东部梨树凹以南地区的两 条地震剖面 , 可以看到西部的边界断层最缓、 东部 的断 层较 陡。通过研究发现, 在断层较缓( 5 5 。一 7 5 。 ) 的西 学兔兔
33、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7 8 石 油 与 天 然 气 地 质 第 3 6卷 石油勘探与开发 ,1 9 9 4, 2 1 ( 1 ): 9 91 0 5 Q i u R o n g h u a , L i C h u n j u T h e s e
34、d i m e n t a r y a n d r e s e r v o i r 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o f t h r e e t y p e s o f d e h a s B i y a n g d e p r e s s i o n J 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 1 9 9 4, 2 1 ( 1 ) : 9 91 0 5 2 侯 艳平 , 任建业 , 张青林 , 等 陆相裂陷盆地层序地层 构成样式分 析 以泌阳凹陷核三上段为例 J 地层学
35、 杂志 , 2 0 0 5 , 2 9 ( 1 ) : 717 6 Ho u Y a n p i n g , R e n J i a n y e , Z h a n g Q i n g l i n, e t a1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s e q u e ne e s t r a t i g r a p h i c p a t t e r n o f c o n t i n e n t al ri f t b a s i n - t a k i n g Bi y a n g d e p r e s s i o n a s a n e x a mp l e J J
36、o u r n al o f S t r a t i g r a p h y 2 0 0 5 , 2 9 ( 1 ) : 717 6 3 吕文雅 , 姚光 庆 , 舒 坤 , 等 泌阳凹陷毕店地区核三段 一油组 沉积微相研究 J 石油地质与工程 , 2 0 1 4, 2 8 ( 4 ) : 4 1- 4 5, 1 5 5 Lu We n y a , Y a o Gu a n g q i n g, S h u K u n, e t a 1 S e d i me n t a r y mi c r o f a c i e s r e - s e a r c h o f H e - 3 m e m b
37、 e r V I 一 o i l g r o u p i n B i d i a n ar e a o f B i y a n g d e p r e s - s i o n J P e t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 a n d E n g i n e e ri n g , 2 0 1 4 , 2 8 ( 4 ) :4 1 4 5 , 1 5 5 4 侯贵廷 , 钱祥 麟 , 蔡 东升 渤海 湾 盆地 中、 新生 代构 造演 化研 究 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 0 0 1 , 3 7 ( 6 ): 8 4 58 5 1 H o u G u i t i n g
38、 , Q i a n X i a n g l i n , C a i D o n g s h e n g T h e t e c t o n i c e v o l u t i o n o f B o h a i B a s i n i n M e s o z o i c a n d C e n o z o i c t i m e J A c t a S c i e n t i a r u m N a t u r a l i u m U n i v e mi t i s P e k i n e n s i s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39、n) , 2 0 0 1 , 3 7 ( 6 ) : 8 4 58 5 1 5 许胜利 , 朱泽栋 泌 阳凹陷张扭性 区域构造精细解释 J 断块油 气 田, 2 0 1 4, 2 1 ( 5 ) : 5 8 1 5 8 4 X u S h e n Si , Z h u Z e d o n g F i n e s t r u c t u r al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o f e x t e n s i o n al s h e ar r e g i o n i n B i y a n g D e p r e s s i o n J F a u l t B l
40、o c k O i l a n d G a s F i e l d , 2 0 1 4, 2 1 ( 5 ) : 5 8 1 5 8 4 6 杨克绳 中国东部主要盆地断 坳结构形 成机理 的探讨 J 断块 油气 田, 1 9 9 6, 6( 1 ): 18 Ya n g Ke s h e n g S t u d y o n f o r mi n g me c h a n i s m o f f a u l t s a g s t r u c t u r e s i n m a i n b a s i n s i n e a s t C h i n a J F a u l t B l o c k
41、 O i l G a s F i e l d , 1 9 9 6, 6 ( 1 ) : 18 7 J o h n s o n J G, K l a p p e r G D e v o n i a n e u s t a t i c fl u c t u a t i o n s i n E u r a me r i c a J G e o l o g i c al S o c i e t y o f A m e ri c a B u l l e t i n , 1 9 8 5, 9 6( 5) : 5 6 7 5 8 7 8 张明安 , 鲜本忠 层序地层学在泌 阳凹陷隐蔽油 藏预测 中的应用 J
42、 石油 实验地 质 , 2 0 0 3 , 2 5 ( 4 ): 3 9 54 0 2 Zh an g Mi n g a n, Xi a n B e n z h o n g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s e q u e n c e s t r a t i gra p h y t o t h e p r e d i c t o n o f s u b t l e r e s e rvo i r i n t h e B i y a n g d e p r e s s i o n J 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E x p e ri m e
43、n t , 2 0 0 3, 2 5 ( 4) : 3 9 54 0 2 9 夏东领, 李春霞, 张本书 泌阳凹陷层序地层样式和油气评价 J 江汉石 油学 院学报 , 2 0 0 3 , 2 5( 4 ) : 3 63 7 Xi a Do n g l i n, L i Ch u n x i a, Z h a n g Be n s h u S t y l e o f s e q u e n c e s t r a t i gra p h y a n d h y d r o c a r b o n e v al u t i o n g i n B i y a n g D e p r e s s i
44、 o n J J o u r n al o f J i a n g h a n P e t r o l e u m I n s t i t u t e , 2 0 0 3 , 2 5 ( 4) : 3 6 3 7 1 O 章新 文, 李吉君 , 朱 景修 , 等 泌阳凹陷页岩油富集段 资源评价及 有利 区预测 J 断块油气 田, 2 0 1 4, 2 1 ( 3 ) : 3 0 13 0 4 Z h a n g X i n w e n , L i J i j u n , Z h u J i n g x i u , e t a 1 R e s o u r c e e v alu a t i o
45、n a n d f a v o r a bl e a r e a p r e d i c t i o n o n ric h s e c t i o n o f s h a l e 0 i 1 i n Bi y a n g De - p r e s s i o n J F anh B l o c k O i l a n d G a s F i e l d, 2 0 1 4 , 2 1( 3 ): 3 0 1 3 o 4 1 1 杨傲然 , 贾艳雨 , 谭静娟 , 等 南 阳凹陷陆相页 岩油形成条件 及勘 探潜力分析 J 石油地 质与工程 , 2 0 1 3 , 2 7 ( 3 ) : 81 1
46、 , 1 4 5 Y ang A o r a n, J i a Y a n y u , T a n J i n g j u a n , e t a1 R e s e arc h o n c o n t i n e n t al s h ale o i l f o rm i n g c o n d i t i o ns a n d e x p l o r a t i o n p o t e n t i al a n aly s i s i n Na n - y a n g d e p r e s s i o n J 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y and E n g
47、 i n e e ri n g , 2 0 1 3 ,2 7 ( 3 ) : 8一l l , 1 4 5 1 2 朱筱敏 沉 积岩石 学 M 北 京 : 石 油 工业 出版社 , 2 0 0 8: 2 2 9 2 3 4 Z h u X i a o mi n S e d i m e n t a r y p e t r o l o g y M B e i j i n g : P e t r o l e u m I n d u s t r y Pr e s s , 2 0 0 8: 2 2 923 4 1 3 鄢 继华 , 陈世悦 , 姜在兴 东 营凹陷北 部陡坡带 近岸水下 扇沉积 特 征 J
48、石油大学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2 0 0 5, 2 9 ( 1 ) : 1 2 2 1 Ya n J i h u a , Ch e n S h i y u e, J i a n g Za i x i n g S e d i me n t a r y c h a r a c t e ris t i c o f n e ars h o r e s u b a q u e o u s f a n s i n s t e e p s l o p e o f D o n g y i n g d e p r e s s i o n J J o u rnal o f U n i v e r s i
49、t y o f P e t r o l e u m(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 2 0 0 5, 2 9 ( 1 ) : 1 22 1 1 4 鲜本 忠, 姜在兴 河南泌 阳凹陷古近系核桃园组 核二 段沉积体 系 J 古地理学报 , 2 0 0 2 , 2 ( 4 ) : 3 1 3 7 Xi an B e n z h o n g , J i a n g Z a i x i n g S e d i me n t a r y s y s t e ms i n t h e me mb e r 2 o f He t a o y u an
50、 F o rm a t i o n o f P a l e o g e n e i n B i y a n g d e p r e s s i o n o f He n a n p r o v i n c e J J o u r n al o f P a l a e o g e o gra p h y , 2 0 0 2, 2 ( 4 ): 3 1 3 7 1 5 朱筱敏 , 董艳蕾 , 胡廷惠 , 等 精细层序地层格架与地震 沉积学研 究 以泌 阳 凹 陷核 桃 园 组 为 例 J 石油 与天 然 气 地 质 , 2 0 1 1 , 3 2 ( 4) : 6 1 5 6 2 4 Z h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