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物理解题最佳突破口.docx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498383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解题最佳突破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解题最佳突破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物理解题最佳突破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圆周运动”突破口关键是“找到向心力的来源”。2. “平抛运动”突破口关键是两个矢量三角形(位移三角形、速度三角形)。3. “类平抛运动”突破口合力与速度方向垂直,并且合力是恒力!4. “绳拉物问题”突破口关键是速度的分解,分解哪个速度。(“实际速度”就是“合速度”,合速度应该位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即应该分解合速度)5. “万有引力定律”突破口关键是“两大思路”。(1)F万=mg 适用于任何情况,注意如果是“卫星”或“类卫星”的物体则g应该是卫星所在处的g. (2)F万=Fn 只适用于“卫星”或“类卫星”6. 万有引力定律变轨问题突破口通过离心、向心来理解!(关键字眼:加速,减速,喷

2、火)7. 求各种星体“第一宇宙速度”突破口关键是“轨道半径为星球半径”!8. 受力分析突破口 “防止漏力”:寻找施力物体,若无则此力不存在。“防止多力”:按顺序受力分析。(分清“内力”与“外力”内力不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外力才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9. 三个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动态分析突破口(矢量三角形法)10. “单个物体”超、失重突破口从“加速度”和“受力”两个角度来理解。11. “系统”超、失重突破口系统中只要有一个物体是超、失重,则整个系统何以认为是超、失重。12. 机械波突破口波向前传播的过程即波向前平移的过程。“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关系“上山抬头,下山低头”。波源之后的

3、质点都做得是受迫振动,“受的是波源的迫” (所有质点起振方向都相同 波速只取决于介质。频率只取决于波源。)13. “动力学”问题突破口看到“受力”分析“运动情况”,看到“运动”要想到“受力情况”。14. 判断正负功突破口 (1)看F与S的夹角:若夹角为锐角则做正功,钝角则做负功,直角则不做功。(2)看F与V的夹角:若夹角为锐角则做正功,钝角则做负功,直角则不做功。(3)看是“动力”还是“阻力”:若为动力则做正功,若为阻力则做负功。15. “游标卡尺”、“千分尺(螺旋测微器)”读数突破口 把握住两种尺子的意义,即“可动刻度中的10分度、20分度、50分度的意思是把主尺上的最小刻度10等份、20等

4、份、50等份”,然后先通过主尺读出整数部分,再通过可动刻度读出小数部分。特别注意单位。16. 解决物理图像问题的突破口 一法:定性法先看清纵、横坐标及其单位,再看纵坐标随着横坐标如何变化,再看特殊的点、斜率。(此法如能解决则是最快的解决方法) 二法:定量法列出数学函数表达式,利用数学知识结合物理规律直接解答出。(此法是在定性法不能解决的时候定量得出,最为精确。)如“U=-rI+E”和“y=kx+b”对比。17. 理解(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势,电势差)概念的突破口 重力场与电场对比(高度-电势,高度差-电势差)18. 含容电路的动态分析突破口利用公式C=Q/U=s/4kd E=u/d=4kQ/s

5、19. 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突破口先写出公式I=E/(R+r),然后由干路到支路,由不变量判断变化量。20. 楞次定律突破口(“阻碍”“变化”)(相见时难别亦难!)即“新磁场阻碍原磁场的变化”21. “环形电流”与“小磁针”突破口互相等效处理。环形电流等效为小磁针,则可以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来判断环形电流的运动情况。小磁针等效为环形电流,则可以根据“同向电流相吸、异向电流相斥”来判断小磁针的运动情况。22. “小磁针指向”判断最佳突破口 画出小磁针所在处的磁感线!23. 复合场中物理“最高点”和“最低点”突破口与合力方向重合的直径的两端点是物理最高(低)点。24. 处理洛伦兹力问题突破口“

6、定圆心、找半径、画轨迹、构建直角三角形”25. 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突破口 一半是画轨迹,必须严格规范作图,从中寻找几何关系。另一半才是列方程。26.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问题”的突破口重力、电场力(匀强电场中)都是恒力,若粒子的“速度(大小或者方向)变化”则“洛伦兹力”会变化。从而影响粒子的运动和受力!27. 电磁感应现象突破口 两个典型实际模型:“棒”:E=BLv 右手定则(判断电流方向) “切割磁干线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 “圈”:E=n/t楞次定律(判断电流方向)“处在变化的磁场中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28. “霍尔元件”中的电势高低判断突破口 谁运动,谁就受到洛伦兹力!即运动的电荷(无论正负)受到洛伦兹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