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永安工业园粮油食品产业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980361 上传时间:2024-10-21 格式:DOC 页数:98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安工业园粮油食品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永安工业园粮油食品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 ***市***区永安洲工业园 粮油食品产业发展规划 ***市***区永安洲 工业园规划课题组 2008年3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1 一、规划范围 1 二、规划依据 1 三、规划期限 2 第一节 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概况 2 一、区域概况 2 二、园区现状 3 三、园区相关产业类别、结构、主要资源状况 4 1、粮油食品工业区 4 2、其他工业区 4 第二节 发展粮油产业的优势条件和产业基础 5 一、发展粮油产业的优势条件 5 (一)自然资源优势 5 (二)区位优势 5 (三)人力资源优势 7 (四)产业政策优势 7 二、发展粮油产业的产业基础 8 第二章 发展粮油产业的机遇与限制条件 10 第一节 粮油产业发展的机遇 10 一、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了粮油产业的升级 10 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为粮油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了动力 10 三、沿江开发推动了园区粮油产业的合理布局 11 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粮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11 五、小康社会建设对粮油加工精深化形成了巨大需求 11 第二节 粮油食品产业发展的限制条件 12 一、原料基地建设滞后 12 二、招商引资竞争激烈 13 三、食品安全难度增大 13 四、园区发展空间有限 13 五、产业后劲仍显不足 14 第三章 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定位 15 第一节 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15 一、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实现产业链的前伸后延 15 二、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稳步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15 三、以生态环境为约束,实现粮油产业可持续发展 16 四、以协调发展为准则,实现粮油业与物流业互动并进 16 五、以错位竞争为战略,加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16 第二节 产业发展定位 16 一、总体发展定位 16 二、产业发展定位 17 (一)粮油主产品加工业发展定位 17 (二)粮油深加工业发展定位 18 (三)粮食仓储物流业发展定位 19 第四章 粮油产业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思路 21 第一节 产业发展目标 21 一、近期发展目标 21 二、中远期发展目标 22 第二节 产业发展思路 23 一、产业一体化 23 二、产品专业化 23 三、质量国际化 23 四、园区素质化 23 第五章 粮油产业的布局 25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主要范围 25 一、区域范围 25 二、产业范围 25 第二节 产业布局 25 一、近期布局 26 (一)重点发展产业 26 (二)重点发展项目与企业 28 二、中远期布局 28 (一)重点发展产业 28 (二)重点发展项目与企业 29 第六章 粮油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31 一、统一领导,营造产业发展环境 31 二、安全管理,构建放心粮油工程 31 三、外引内联,加速产业科技创新 32 四、合理布局,抓好原料基地建设 32 五、筑巢引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32 六、名牌优先,加大市场营销力度 33 七、提高效率,完善园区服务体系 33 附件: 第一章 我国粮油加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35 第一节 粮油主产品加工业现状 35 一、我国粮油加工业现状 35 二、江苏省粮油加工业现状 37 三、***市粮油加工业现状 40 第二节 我国粮油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一、企业盲目发展,导致加工能力过剩 42 二、初加工产品多,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 43 三、技术装备落后,机电一体化水平低下 42 四、管理水平低下,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 43 第三节 我国粮油加工业的发展趋势 44 一、粮油生产向大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44 二、粮油食品向安全、营养、方便化方向发展 44 三、粮油食品深加工步伐进一步加快 44 四、粮油加工的副产品综合利用率提高 45 五、粮油工业企业节能、环保被高度重视 45 六、科技创新,增添粮油加工业发展活力 46 第二章 主要粮油深加工和副产品开发途径 47 第一节 稻米 47 一、稻米加工的主产品 48 二、稻米深加工产品 49 (一)稻米主产品深加工 49 (二)稻米副产品深加工 50 第二节 小麦 52 一、小麦加工业的主产品 54 二、面粉的深加工 54 三、小麦加工副产品的深加工 54 (一)麦麸的开发 54 (二)麦胚 55 第三节 大豆 58 一、豆粕类制品 59 二、大豆毛油类制品 62 第四节 菜籽 62 第三章 优先或重点发展项目的论证材料 65 第一节 优先或重点发展项目的依据 65 一、有关政策依据 65 (一)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65 (二)粮油加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65 二、与其它工业园区形成差异化竞争 68 三、区域资源和永安洲工业园的现状 70 第二节 优先或重点发展的项目 71 一、益海粮油加工项目 71 二、苏粮集团国家粮食储备库项目与交易市场项目 73 三、豆粕饲料项目 74 四、速冻面米项目 77 五、结晶果糖项目 79 六、米糠油等综合利用项目 80 七、豆粕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 82 八、麦麸综合利用项目 85 九、小麦胚芽深加工项目 86 十、麦芽制造项目 87 十一、方便食品项目 88 十二、银杏保健食品项目 89 十三、废油、油脚综合利用项目 90 十四、生猪屠宰及肉制品生产项目 91 十五、食品包装项目 92 9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章 总 则 永安洲工业园粮油食品产业规划,是依据江苏省、***市、***区“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发展思路,并结合《中国粮油加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全国粮食现代物流规划》、《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江苏省沿江地区“十一五”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和《***市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纲要》等文件相关内容进行编制。本规划是对***市沿江开发规划在粮油食品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方面的细化方案,是永安洲沿江产业总体发展规划的支撑性规划。 本规划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粮油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机遇、***区相关产业发展基础及其优势条件的基础上,从粮油食品产业的优势条件、产业基础、产业发展机遇与限制条件、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思路、产业布局、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本区域粮油食品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和布局的引导性和约束性目标,以促进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开发。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江苏省***市***区永安洲工业园总面积55.9 km2,距***市中心30 km左右,规范范围为东南至东夹江,西至长江,北至江平线。粮油食品产业的规划范围为永安洲工业园区中的部分区域。 二、规划依据 《中国粮油加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全国粮食现代物流规划》;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 《江苏省粮食现代物流规划》; 《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 《江苏省沿江地区“十一五”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市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纲要》;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区沿江地区规划》; 《***区工业经济布局规划(征求意见稿)》。 三、规划期限 以2006年为基期;2008~2010年为规划期(近期);2011~2020年为展望期(中远期)。 第一节 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概况 一、区域概况 本规划区域为江苏省***市***区永安洲工业园区内,行政区划为***市***区永安洲镇,是省级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永安洲工业园依托的***市位于东经119º43´~120º30´,北纬32º00´~33º13´。***市交通便利,水路、铁路、公路发达,长江岸线96.3公里,其中–10 m以上的深水岸线54.4 km。***市总面积5793 km2,人口逾503万,市区人口63万。作为长江三角洲新兴的工业城市,为江苏省经济最活跃、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2006年,***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02.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55.4亿元。已经形成机电、化工、纺织、食品、轻工、医药、建材等为主体的支柱行业,产业门类齐全,产业配套能力强,拥有众多的优势产业群及美称:“家电城”、“制药城”、 “特色化工城”、 “小动力城”、“车件之乡”、“不锈钢之乡”、“建筑之乡”和“提琴之乡”。 ***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6℃,年降水量886 mm,全年无霜期224 d。项目区水资源充足,灌溉保证率达到75%,能满足中等干旱年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需要。土壤经过长期精细耕作和农田基本建设,基本建成旱涝保收田,适合优质小麦、水稻、油菜等农作物的生长,这为永安洲工业园粮油食品产业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区域现状 永安洲工业园所处的永安洲镇有人口2.5万人。工业园区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北依***主城,南靠长江,与苏州、无锡、常州、镇江隔江相望,处于上海2 h圈的中心位置,拥有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具开发潜力的深水岸线和广袤的内陆腹地。 区域内水、陆、空交通便捷,处于苏中地区入江达海五条航道的交汇处,是长江“黄金水道”的黄金段,有国家一类开放港口***港,可停靠5万t级海轮,未来可停靠8万t级;公路与沿江高速、京沪高速、宁通高速、宁靖盐高速相近相连;新长、宁启铁路在***市区境内交汇。 园区规划将充分发挥发挥滨江临海,沿江岸线、黄金水道、土地滩涂、地势平坦、腹地辽阔和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大力培育港口工业、物流及配套加工、标准厂房、电厂及建材工业、绿色化工、船舶工业六大产业功能区,形成沿江地区“市区联动、南北呼应”的临港经济特色和整体后发优势。 三、园区相关产业类别、结构、主要资源状况 1、粮油食品工业区 粮油食品工业区建设依托已入园的益海粮油项目,利用***区域内及周边地区生产的农产原料,生产食用油、面粉、大米等粮油主产品,以及利用园区内企业生产的下游产品(主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或综合利用,构建关联度高的粮油产业链,建立区域自我代谢的工业生态链,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粮油食品产业集群。 2、其他工业区 船舶工业区:拥有长江岸线1500 m口岸船舶、三福船业2家龙头企业和6家中小型企业。重点培植船用管道、船用标准件、船用泵阀、机械、舱口盖、钢结构等船用构件。 港口工业区:港口工业区腹地可用土地约1万多亩。除益海粮油外,主要是太平洋钢管:年产超大型直缝钢管和螺旋管50万t,建有2万t级散货码头和5000t级专用码头各一座。 电厂及建材工业区:依托国电(***)电厂装机总容量4×100万千瓦机组作为能源产业基础,其中一期工程2台10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机组于2007年试产并网发电,其副产品粉煤灰及脱硫石膏可作为建材原料发展建材工业。 物流及配套加工区:以海企钟山化工仓储为龙头,重点建设金属、粮油、化工、煤炭、木材五大交易市场,并发展相关配套产业。海企仓储投资1.5亿美元,占地80 m2,建设400 m2仓储罐区,两个2万t兼靠4万t级液体共用码头,年吞吐量约130万t。 交易市场:金属交易市场及金属制造业(规划面积400亩)建设2万平方米交易区、25 km2成品库区、4 km2加工区、3 km2码头中转区。 化工区:依托海企化工原料、高分子材料化工原料,前伸后延硅化工、氟化工材料等精细化工项目,构建关联度高的化工产业链,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化工产业集群。 第二节 发展粮油产业的优势条件和产业基础 一、发展粮油产业的优势条件 永安洲工业园具有促进粮油食品产业发展的自然资源、区位、人力资、政策等诸多优势条件,这将有力地推动粮油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自然资源优势 ***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盛产稻谷、小麦、油料、啤酒大麦、蔬菜、生猪等多种大宗农产品,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近几年,***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600万亩,粮食产量280万t。2007年优质水稻生产基地达到200万亩、专用小麦生产基地180万亩、“双低”油菜生产基地20万亩、无公害啤酒大麦生产基地25万亩。多年来,***市把绿色食品作为品牌农业和效益农业来抓,作为产业来做,全市已有100多个绿色食品通过认证。***市周边地区—淮安市、扬州市、徐州市以及安徽等沿江周边地区也有丰富的优质水稻、小麦、油料资源,为园区粮油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二)区位交通优势 永安洲工业园北倚***主城,南与苏州、无锡、常州、镇江隔江相望,地处以上海、南京为中心的最佳制造业配套圈内、两小时经济圈的中心位置。 园区拥有沿江岸线长24.2 km,其中水下-10 m以上的一级江岸线13.6 km,可供开发利用的深水岸线长9.5 km,可建设5万t以上的码头近25个,具有长江岸线优势。正在规划中的***长江大桥位于永安洲工业园的中心位置,穿园而过,成为园区大发展的纽带、连接苏南与苏北的要道。园区紧邻京沪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沿江高等级公路穿过园区腹地,目前约135 min、100 min车程可达上海、南京,区内***长江大桥建成后将更加缩短车程;新长、宁启铁路在***市区境内交汇。航空线路距常州机场90 km、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50 km、上海虹桥机场200 km、上海浦东国际机场250 km、规划中的苏中国际机场80 km。区位交通优势为园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江苏省“十一五” 计划中,将***市的城市规模列入大城市发展战略计划中。作为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辐射面向***四市二区。近年来,随着***市交通事业的跳跃式发展,***与上海、苏南及其他附近区域的联系更加便捷,这使得***经济在接受上海经济辐射的同时,向市场潜力巨大的苏南、苏中和苏北扩展。 同时,***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与粮食主销区的过渡地带,也是东北地区粮食向东南沿海地区输出通道上的重要节点。便利的交通可直接把苏北和外省等产地的粮食运达,产品通过水路或铁路运出。 永安洲工业园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交通优势,为发展中的物流型粮油食品产业提供了条件。 (三)人力资源优势 ***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8万人。***市又是全国职业教育重点基地,每年技校、职业学校的毕业生51000余人,大中专毕业生35000余人。***市可用劳动资源180万,人员相对稳定,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人才与人力资源优势为粮油食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产业政策优势 国家《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在北方、黄淮海等小麦主产区,发展生产面包、面条、饼干等优质专用粉加工企业,形成优质小麦加工产业群。在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等小麦主销区,建立适合城市特点的主食品加工基地。国家将在稻谷主产区发展稻谷深加工企业,推进米糠、稻壳、碎米等综合利用;在珠三角、长三角等主销区,建设一批年产2 万t的大米主食品生产基地。到2010年,我国将初步建立起现代化的粮食加工体系。 国家《粮油加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促进粮油深加工产业化强化营养、方便、安全和专用产品开发,大力发展优质水稻和小麦等精深加工,积极发展副产品综合利用。稻谷加工,优先发展大米主食制品、米糠和稻壳深加工;小麦加工,优先发展工业化的传统主食品加工,积极发展食品专用小麦粉、营养强化和功能性小麦粉,大力开展小麦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油料加工,积极开发各种专用油脂和功能性油脂产品,大力开展副产品综合利用,并向生产优质饲用蛋白、食用植物蛋白和精细化工产品方向延伸。 2005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稳步推进城镇化,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加强农民培训,多渠道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2004年,江苏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江苏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旨在加快构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围绕特色抓区域布局调整,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针对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环节,加快配套技术组装、集成、示范和推广。 可见,在永安洲工业园区内发展粮油食品产业具有政策优势。 二、发展粮油工业的产业基础 近年来,***区在***经济的带动下,无论在经济总量还是发展速度上,始终处于苏中经济发展的前列,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6年***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35.08亿元,人均GDP达22100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区已经具备加快粮油食品产业发展所需的经济基础与环境。 作为园区重点引进、率先启动的粮油食品产业化项目—益海粮油取得突破性进展。自2006年签约以来,益海粮油项目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小包装食用油正式投产,这标志着益海粮油和园区粮油产业迈出了跨越发展的步伐。 益海粮油项目(一期),总投资1.33亿美元,注册资本4500万美元,建设粮油加工、仓储区及港口码头区,用地750亩。生产规模确定为年加工处理小麦30万t(日加工处理1000t)、稻谷15万t(日加工处理500t),大豆或菜籽150万t(日加工处理5000t)、毛油精练30万t(日加工处理1000t);仓储规模为1万t级粮食立筒仓36个、毛油和成品油罐区16万t;港口码头区将投资建设5万t级公用码头2个。 益海粮油项目在园区经过近两年的建设,目前,厂区内的“七通一平”的基础设施全部完工。除小包装成品油车间投产和古马干河的500~1000t散货码头开始投入运行外,其它一期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到2009年,益海粮油项目全部竣工投产或投运,可实现年销售收入70亿元,上缴利税4亿元。同时,该项目所需要的大量原料和投产后所形成的主副产品将极大地带动园区粮油食品产业和物流业的发展,并有利于下游产品规模化开发、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形成粮油食品产业链。 第二章 发展粮油产业的机遇与限制条件 第二章 发展粮油产业的机遇与限制条件 第一节 粮油产业发展的机遇 一、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了粮油产业的升级 国外与国内周边发达地区逐步进入工业化后期,产业升级迅速,资本开始扩散和梯度转移。濒临长江是苏中地区的最大优势,随着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苏中接受国内外资本转移的潜能将得到充分释放。永安洲工业园有优势、也有实力接受发达地区粮油食品产业的转移,从而为园区粮油食品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历史性契机。 ***区占地面积220 km2,工业经济是区内强大的经济支柱。在省政府确立了发展沿江经济的战略思想后,***市政府将***区作为经济开发的前沿阵地。根据***区政府描绘的城市建设蓝图,今后5年***区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0%以上,城市面积13 km2,主城区人口10万人,新区、口岸、刁铺、永安洲四位一体,城区与沿江工业园区紧密相连。市、区两级政府为了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开发建设,把园区的工程建设作为重头戏,在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为园区的粮油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粮油产业链延伸的动力 ***市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通过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绿色食品的推广,使优质粮食、油料品种不断增加,区域性的粮食生产不断发展,这为园区粮油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原料,有利于粮油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粮食产品附加值,使企业做大,产品做强,提高我国粮油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可见,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为粮油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了强大动力。 三、沿江开发推动了园区粮油产业的合理布局 加快沿江开发,业已成为推进江苏区域内农业产业的共同发展的全局性战略举措。《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粮油加工,提高附加值。说明粮油加工业在沿江开发战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发展粮油食品产业是江苏省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加快农产品出口加工产业的需要。 永安洲工业园紧紧抓住沿江开发的政策机遇,合理布局园区产业,做大做强粮油食品加工业和物流业,打造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流的生态粮油食品产业园。 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粮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舍弃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之路,这主要靠高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来支撑。按照这个思路,永安洲工业园粮油食品产业将以大型企业或集团公司为骨干、中型企业为依托,形成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加工企业集群,构筑永安洲工业园粮油食品产业的基本构架,使粮油加工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深加工化和综合利用化方向发展,这有利于高附加值产品形成规模和产业。 五、小康社会建设对粮油加工精深品形成了巨大需求 “十一五”是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随着城乡居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食物消费结构与需求发生根本性变化,表现为粮食的直接消费减少,对加工食品(粮食再制品等)有着巨大的需求。据统计,发达国家加工食品占饮食消费的90%,而我国仅为25%。另外,消费者不满足于能量的摄取,更要求提供花色繁多、营养丰富、安全卫生的粮油食品。因此,“十一五”期间国民对粮油加工品的需求量将呈现平稳增长而结构不断优化的态势,食物消费行为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 ***市粮油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初级产品多、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产业链尚未形成,资源利用率不高,产业集中度低,龙头企业少,强势品牌少。从产品档次看,高档油脂市场主要被外地油脂企业占据,米、面产品中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也不多。江苏三零面粉集团生产的面粉为中国名牌产品,但在江苏市场占有率仅为10%。从食品工业发展看,粮食深加工产品如速冻食品、饮料调味品、保健食品以及食品添加剂只在个别地区发展,产品结构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变化需求,粮油副产品的深度开发几乎没有。这些正是园区发展粮油食品产业的潜力所在和特色所在。 ***市为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正在向全面小康型社会迈进,对加工食品的消费需求远高于全国水平。另外,随着***市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消费呈现城市化倾向,这将使工业化食品的消费有很大的增长,这为粮油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第二节 粮油食品产业发展的限制条件  一、原料基地建设滞后 作为园区的粮油加工企业需要建立足够的优质水稻、小麦、油菜等原料生产基地,优质粮油食品的原料才有保障。由于园区的粮油食品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产品生产与原料基地建设滞后,食品生产与深加工的产业链尚未形成。***市生产的优质粮食油料基地是区域内原有企业定向配套的,这就需要园区粮油食品产业在区域内及其周边地区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以满足生产需要。 二、招商引资竞争激烈 目前园区的粮油食品产业落户的只有益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虽然投资、设计规模大,但不足于形成产业链和循环经济,还需要大量招商引资,特别是引进从事粮食深加工的企业。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纷纷兴建粮油食品工业园(区),而且投资建园的热度持续升温,使粮油食品产业争夺资本日趋激烈,招商引资难度增大。 目前,永安洲工业园周边地区正在兴建或扩建粮食产业园。如,靖江粮食产业园、中国(福州)食品工业园东园、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季家食品工业园、芜湖绿色食品工业园、张家港市食品工业园等。这些园区因产业基础好,投资力度大,知名度高,这对有关企业和资本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永安洲工业园作为粮油食品产业的后发地区,后续招商引资竞争激烈。 三、食品安全难度增大 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类健康、国计民生和国际贸易的重大问题。但是,园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中心)尚未建立,对食品生产和加工环节、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暂时无法得到有效监管。 另外,虽然永安洲工业园区对入驻企业要求环境评估,并对不同属性的产业进行区划,但将粮油食品产业与有可能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化工产业在同一园区内,仍然会影响招商引资。 四、园区发展空间有限 江河岸线和陆路交通线是粮油食品产业与现代物流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目前永安洲工业园粮油食品产业园区的岸线有限,需要通过园区内港口码头的公共化和增加陆路交通线,以增加粮油原料及其产成品的运输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靠岸线要素发展的粮食物流业的发展空间。 五、产业后劲仍显不足 科技创新是园区企业做大做强的引擎,是品牌发展的根基,更是园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但是,目前园区还未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所为依托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还未形成科技与产业联动的粮油加工创新模式。 目前益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拥有“金龙鱼”、“口福”等植物油品牌,但其它产品如大米、面粉等还没有品牌,更没有园区自己的品牌,往往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园区生产的粮油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营销力度还不够。 - 13 - 第三章 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定位 第三章 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定位 第一节 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坚持以国家产业政策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益海粮油项目为基础,以提高粮油食品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实现粮油食品产加销一体化。创建园区粮油食品品牌、开拓粮油食品国内外市场,提高粮油食品产业的经济效益,做大做强粮油食品产业。 一、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实现产业链的前伸后延 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好的成型项目,具有高水平生产设备与技术、注重研发的企业,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立足区域性优势,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应用信息科学、生物技术和食品工程高新技术等,引导农民种植符合园区食品加工企业要求的粮食或油料品种,将农产品加工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合理使用粮食、油料资源,开发高附加值的粮油深加工产品,并对副产品加以综合利用,形成完整的粮食产业链,实现大粮油、大农业的循环经济。 二、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稳步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确保粮油加工品的卫生安全,保障国民健康;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根据国际、国内粮油食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培育粮油食品的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品牌和龙头企业.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特别是根据国际粮油食品市场的发展趋势组织生产。 三、以生态环境为约束,实现粮油产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生态环保型企业是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发展粮油食品产业必须把加工业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结合起来,要求粮油食品加工企业所采用的设备与技术必须是低能耗、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清洁生产,对环境评估实施一票否决制;要求原料基地的种植和养殖应服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要求对加工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坚持走资源节约和发展大粮油、大农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以协调发展为准则,实现粮油业与物流业互动并进 以粮油食品产业带动现代物流业发展,以现代物流业的培育来支撑现代粮油食品产业的发展,形成粮油食品产业和物流业协同发展,优势综合、结构优化的现代粮油食品产业,提高区域经济水平。 五、以错位竞争为战略,加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永安洲工业园粮油食品产业发展,除面临着来自珠江三角洲等地的竞争外,还来自周边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之间在资本、市场和人才等方面的争夺,尤其是苏中地区三市之间由于各项发展条件和区域腹地比较相近,竞争更趋激烈。所以,必须坚持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的战略,强调与周边工业园区之间的错位竞争,避免产业构同、产品雷同,恶性竞争。 第二节 产业发展定位 一、总体发展定位 紧紧抓住我国粮油加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和重点发展物流业的机遇,发挥***市及周边、沿江地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通过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将粮油加工业做大做强、做专做精,建立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精深加工有机结合的、国内国外一体化的粮食仓储物流业,使永安洲工业园建设成为规模相当、特色明显、沿江一流、中国著名、国际有影响的生态粮油食品产业园区。 二、产业发展定位 根据国家“十一五”粮油加工业发展规划,以***区域性资源为依托,按照循环经济对产业要求,基于益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和江苏粮食集团为主导的企业已入驻园区(或已确定)以及其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结构和规模化生产、物流优势这一现实考虑,粮油食品产业在园区内发展的定位是:夯实粮油主产品加工业及配套体系,大力推进粮油深加工业,重点培育粮食仓储物流业。 (一)粮油主产品加工业发展定位 立足***市及周边、沿江地区的资源优势,放眼国外资源。***市正在着力打造四大特色粮食产业:沿江弱筋小麦产业、兴化啤酒大麦产业、姜堰双低油菜产业、里下河地区绿色稻米产业。考虑园区重点引资项目——益海粮油加工项目(年处理油料150万t、油脂精练30万t,小麦30万t、稻谷15万t)的情况,重点发展油料加工业,适度发展稻谷、小麦加工业和麦芽制造业,形成“一个中心、三个方向”的园区粮油主产品加工的发展格局。发挥区位优势与物流优势,依靠益海粮油的先进装备与技术及管理理念、著名的植物油品牌(金龙鱼、口福)和高效的营销网络体系,并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发展外向性经济,开拓粮油深加工领域,把粮油主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使产品既可在国内外市场销售,也可提供给园区下游企业进一步深加工。 “一个中心”:以油脂加工业为中心,利用国内外的大豆资源、***市与周边及沿江地区的菜籽资源及米糠资源(园区或区域稻谷加工的副产品)进行规模化生产,产品以高等级食用油、高级调和油为主。依靠益海粮油集团的植物油著名品牌(金龙鱼、口福)和营销网络体系及产品质量,使其成为江苏沿江油脂加工带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三个方向”:以稻米加工、小麦加工、麦芽制造业为方向。①稻米加工主产品:以高等级(绿色、有机)的精米、糙米为主,适度发展营养强化大米;②小麦加工主产品:重点发展高等级粉、专用粉和营养强化面粉,适度发展预混合面粉;③麦芽制造:利用工业园的区位优势和仓储优势,用进口的和***以及苏北地区产的啤用大麦生产优质麦芽。 稻米、小麦加工主产品和麦芽生产实施名牌战略。近期打造1~2个江苏名牌,中远期打造1~2个中国名牌。 (二)粮油深加工业发展定位 利用园区内粮油加工企业的主副产品及其本地区的关联企业生产的副产品,进行深度加工或综合利用,延伸粮油加工产业链,使粮油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和大幅增值。粮油深加工业发展定位包括二大任务:一是粮油主产品的深度加工,二是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粮油深加工业的产品具有种类多、产业链长的特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据国内外粮油深加工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园区粮油主副产品的规模和市场需求,选择性地发展粮油深加工业,做专做精粮油深加工业,形成特色,使园区发展成为在江苏省具有重要影响的、并辐射全国的粮油深加工产业基地。 粮油副产品主要包括豆粕、菜籽饼、米糠、麦麸、麦胚等,通过综合利用可生产出食用蛋白、油、豆粕食品、米糠食品、麦胚食品、麦麸系列保健食品等,在粮油副产品综合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可生产饲料等。 发芽糙米及其制品 层面一: 粮油主产品加工业 层面二: 粮油副产品加工业 肉 制 品 养殖业 2小麦粉 3植物油 1(糙)米 4 麦 芽 层面三: 肉 制 品 加 工 业 方 便 食 品 保 健 食 品 专 用 油 脂 啤 酒 5 豆 粕 8 麦 麸 7 米 糠 6菜籽饼 9麦 胚 饲料 食用豆粕,大豆蛋白产品 浓 缩 蛋 白 等 米糠油、米糠食品等 麦麸系列保健食品 胚芽油、麦胚食品等 10生鲜肉 图1 粮油深加工业的发展定位 综合利用必然带动饲料工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养殖(猪)业的发展,进而推动肉制品加工业。永安洲工业园粮油深加工业的发展宜定位为“三个层面、十个方向”(图1)。 (三)粮食仓储物流业发展定位 依托益海粮油的两座5万t级码头、三座沿河码头及52万t仓储量和江苏粮食集团的国家储备库与交易市场(仓储量40万t,适宜粮食中转的现代化立筒仓为主)的物流条件,培育重点服务于永安洲工业园粮油食品企业,并努力服务社会,逐步建成国内外一体化的高效区域性现代粮食物流中心。 通过政策引导,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积极发展和培育益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和江苏省粮食集团等园区粮油食品产业的龙头企业。 - 19 - 第四章 粮油产业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思路 第四章 粮油产业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思路 第一节 产业发展目标 一、近期发展目标 通过市场导向、政策引导,到2010年,永安洲工业园区粮油食品产业力争实现粮油食品加工业产值达到20亿元(其中粮油深加工业产值达到1亿元、粮食仓储物流业4000万元),新增企业5~8家,初步形成“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区域性大循环”的循环经济模式,为发展大循环经济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初步建成集码头、加工、仓储和市场四位一体、具有强大规模效应和辐射能力的、沿江最大的外向型粮油加工和物流基地。 近期内,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突破: 1、益海粮油的加工、仓储项目和江苏省粮食集团仓储、中转库和交易市场项目建成并投产或投入使用,2010年益海粮油的加工量达到设计能力的70%。 2、以益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的下游产品(主副产品)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的企业(也可由园区内已入驻企业继续投资)陆续进驻园区(5家左右),其它企业3家左右,至少有2~3个大宗深加工项目进行产业化生产,园区内粮油食品的产业链初步形成。 3、区域性种(养)植业与园区加工业、物流业的紧密关系逐步建立,基本确立大粮食循环经济和农工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4、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培育园区粮油食品龙头企业2~3家。 5、形成长三角重要的粮食交易中心和区域粮食物流中心。 二、中远期发展目标 2011年至2015年,是园区跨越式发展时期,“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区域性大循环”发展模式逐步完善,“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循环经济基本特征将进一步显现,粮油食品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粮油深加工业成为发展重点,且产值显著提高,必将成为粮油食品的主导产业。到2015年,粮油食品产业总产值力争实现80亿元(其中粮油深加工业产值达到40亿元);区域性种(养)植业与园区加工业、物流业的紧密关系显著提高,使园区在以***市为中心的区域性大粮油循环经济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园区带动当地农业增效50%、农民增收60%。届时,园区将成为沿江一流、中国著名、国际有影响的生态食品产业园区。 到2020年,粮油食品产业布局完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粮油深加工业成为主导,其产值力争突破100亿元,食品产业成为工业园区的支柱产业,食品产业总产值实现200亿元,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基本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届时,园区将成为中国一流、亚洲著名、国际上有相当影响力的食品产业园区。 中远期内,园区在以下方面取得明显突破: 1、以益海(***)粮油集团等企业的(或购进的)下游产品(主副产品)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形成完整的粮油食品产业链,稻米、小麦粉的转化率达到45%,粮油副产品综合利用率达到85%。 2、园区内各企业协调发展、相互依存,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与扩张,形成集聚效益。 3、以龙头企业为创新主体、科研院所作为重要支撑的科技链与产业链联动的粮油加工创新模式逐步得到完善。 4、国内重要的粮食交易中心和物流中心。 第二节 产业发展思路 在粮油食品产业园区建设中,发展思路应围绕“产业链式化、产品专业化、市场国际化、管理科学化”的“四化”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