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和田县吉运顺达选煤有限公司1.2Mt/a
和田布雅煤矿选煤厂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11月
和田县吉运顺达选煤有限公司1.2Mt/a和田布雅煤矿选煤厂环境影响报告书
附件目录
附件1:环评委托书
附件 2:环境现状监测资料(空气、水、声、噪声、土壤)
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 2013年9月
1.工程概况
1.1建设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和田县吉运顺达选煤有限公司布雅煤矿选煤厂
建设单位:和田县吉运顺达选煤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和田市以南90km处,西昆仑山北麓的山间盆地之中,属和田县管辖。
选煤厂类型:矿井型选煤厂
建设规模:年洗选煤炭1.20Mt/a,产出块煤0.422 Mt/a,洗精煤0.457 Mt/a,末煤0.195Mt/a,中煤0.027 Mt/a,煤泥0.006Mt/a,矸石0.093Mt/a。
1.1.2 工程主要内容
本工程为1.2Mt/a选煤厂的新建工程,采用跳汰选煤工艺流程。选煤厂生产系统主要由筛分车间、主厂房、脱水车间、产品仓、块煤堆场、中煤堆场、精煤堆场、矸石堆场、装车站、转载点以及栈桥等组成。
主要建(构)筑物包括:主厂房、浓缩池、精煤堆场、矸石堆场、中煤堆场、煤泥堆场、浮选药剂库及皮带廊。
工程组成表见表1.1-1。
表1.1-1 项目基本组成
项目名称
和田县吉运顺达选煤有限公司布雅煤矿选煤厂
建设单位
和田县吉运顺达选煤有限公司
主体工程
主厂房、脱水车间、产品仓、块煤堆场、中煤堆场、精煤堆场、矸石堆场、装车站、转载点以及栈桥等、地面生产系统(包括原煤机械筛分,人工拣矸)、地面公路运输系统。
辅助工程
依托煤矿原有生活住宅区及办公区,煤矿原有矸石临时周转场,。新建工业场地管线综合布置系统、防洪排涝系统。
公用工程
新建供配电系统、地面建筑及辅助设施、采暖供热、给排水系统。
环保配套工程
新建锅炉消烟除尘,地面洒水降尘设施、污水处理设施、选煤厂区绿化。
1.1.3 产品方案
本工程最终输出的产品有精煤、副产品为中煤、矸石。井田内的可采煤层煤类为不粘煤,为低灰~中灰分、中高挥发分、中高硫、低磷、低氯、低氟、中高发热量、较低~中等软化温度灰、含油、高热稳定性、中等可磨的煤,是较好的火力发电用煤。针对选煤厂入洗原煤的煤质特点,本次设计推荐采用如下产品结构:
块原煤:+50mm,作为周边民用煤;
洗精煤和洗末煤:50~0 mm作为电力及工业企业动力用煤;
中煤和煤泥:作为采暖燃料用煤或电厂发电;
矸石:回填和田布雅煤矿塌陷坑。
产品平衡表见表1.1-2。煤质分析特征表见表1.1-3。
表1.1-2 产品平衡表
产品名称
数量
质量
γ (%)
t/h
t/d
10kt/a
Ad(%)
Mt(%)
块原煤
35.21
80.02
1280.36
42.25
19.66
12
洗精煤
38.08
86.54
1384.64
45.69
15.08
7
中煤
2.27
5.17
82.73
2.73
65.75
22
末煤
末精煤
6.69
15.20
243.23
8.03
23.02
15
浓缩尾煤
9.53
21.66
346.60
11.44
29.71
15
小计
16.22
36.86
589.83
19.47
26.46
15
煤泥
0.50
1.14
18.24
0.60
29.71
22
矸石
7.72
17.54
280.58
9.26
71.34
22
合计
100.00
227.27
3636.36
120.00
24.11
11.63
表1.1-3 洗选后煤质分析特征
块原煤:灰分/水分
洗精煤:灰分/水分
末煤:灰分/水分
中煤:灰分/水分
煤泥:灰分/水分
矸石:灰分/水分
低位发热量(Qnet.d)
挥发分
硫分
19.66/12
15.08/7
26.46/15
65.75/22.00
29.71/22.00
71.34/22.00
23.38
24.78
0.43-0.66
1.1.4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
(1)土地占用情况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约42000m2,其中建筑占地5700m2。选煤厂占地面积及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2。
表1.1-2 选煤厂占地面积及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工业场地占地面积
hm2
4.20
含墙外占地
2
围墙内工业场地占地面积
hm2
3.45
其中: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hm2
0.57
各种专用场地占地面积
hm2
1.09
道路及回车场地占地面积
hm2
0.27
3
绿化占地面积
hm2
0.52
4
建筑系数
%
48.12
5
绿化系数
%
15.00
6
场地利用系数
%
55.94
7
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挖方:
万m3
2.8
填方:
万m3
1.90
2)矸石堆场
选煤厂矸石周转场依托矿井矸石周转场,不在单独设置。矸石周转场位于选煤厂工业场地北侧约1.5km处,场址距离工业场地较近、便于排弃。选煤厂矸石排放量为0.093Mt/a,矸石周转场存期为3年,最大容量为1.5×105 m3,根据《煤炭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确定场地占地面积为1.0hm2。生产期间矸石主要用于回填塌陷坑。
3)场内排水
场内排水主要利用场地平场坡度采用有组织排水,设计平场坡度大于0.5%,为使场内地表雨水迅速排除,地表不受冲刷,场内布置0.4×0.4m矩形排水明沟,采用浆砌片石砌筑。雨水顺平场坡度汇集到道路一侧排水沟,后排入工业场地东南侧地势较低处。场地排雨水条件优越,不存在内涝之患。
4)竖向布置
拟建选煤厂位于昆仑山北麓,皮西盆地西端,厂区总体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原地面标高在+2581.5~+2596.5m之间,场地平均坡度约5%。选煤厂竖向布置形式采用台阶式,台阶设置本着与地形坡度相适应、满足平面布置需要和运输要求的原则,尽量避免大填大挖,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土方力求做到就近挖高填低,填挖平衡,避免长距离搬运。
1.1.5 煤源和煤质
(1)煤源
拟建的选煤厂入洗和田布雅煤矿原煤。该煤矿目前矿井生产能力0.3Mt/a,后期改扩建完成后生产能力1.20 Mt/a。
(2)煤的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能
煤的工业分析主要是水分、灰分、挥发分,根据设计资料,详细如下。
1)水分(Mad)
各煤层原煤水分(Mad)平均值为5.50%~5.60%;浮煤水分(Mad)平均值为5.55%~5.25%。各煤层均属低全水分煤。
2)灰分(Ad)
各煤层原煤灰分 (Ad)平均值为18.96%~22.54%;浮煤灰分平均值为6.49%~7.88%,各煤层原煤灰分属低~中灰煤。
3)挥发分(Vdaf)
各煤层原煤挥发分(Vdaf)平均值为33.96%~34.78%,均属高挥发分煤;浮煤挥发分平均值为34.57%~35.08%,属高挥发分煤。
1.1.6 选煤方法和分选粒度
(1)分选粒级
根据拟建选煤厂+50mm块煤作为民用使用,故分选粒级定为0-50mm。
(2)选煤方法
本厂选煤采用跳汰选煤方法,50~0mm级原煤进入跳汰机进行分选,分选出精煤、中煤、矸石三种产品。精煤经固定弧形筛预先脱水、脱水筛脱水,卧式离心机脱水后作为最终精煤煤产品。中煤经斗提机脱水后作为最终产品。矸石经斗提机脱水后作为最终产品。
1.1.7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分为原煤准备系统、跳汰分选系统、粗煤泥系统、煤泥水处理系统、产品运输系统五部分。
1.1.8 工艺布置
(1)准备车间
筛分间长一跨8.5m,宽一跨12m。采用钢筋砼框排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矿井原煤由带式输送机送至筛分间,进入原煤分级筛,筛孔为Ф50mm。筛上+50mm粒级块原煤直接作为动力用煤不参加洗选。原煤分级筛下50~0mm粒级原煤由带式输送机送至1号转载点。1号转载点原煤由给煤机给入转载带式输送机后,由原煤入洗带式输送机送至主厂房内洗选加工。
筛分间设置高效除尘设备,满足环保和职业卫生要求。
(2)原煤储存系统
准备车间处理后的原煤由带式输送机运至原煤仓。原煤仓为Φ15m圆筒仓,仓容2×3500t。原煤在原煤仓缓冲存储,由带式输送机运至主厂房。
(3)主厂房
主厂房长6跨共37m,宽3跨共18m。为钢筋砼框排架结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主厂房采用大厅式布置,主要设备集中在+5.600m、+4.800m平面,由电动单梁起重机担负起吊检修的工作。
主厂房是集跳汰、压滤于一体的联合建筑。+14.80m布置有原煤缓冲仓;+12.30m布置有煤泥浓缩旋流器;+8.70m布置有跳汰机;+5.60m不知有脱水筛;+4.80m布置有离心机;一层布置各种水池、风机、水泵等设备。主厂房顶部设一台电动单梁起重机,可以方便厂房内主要设备的检修及更换。厂房内留有滤布及滤板存放的场地。车间采光好、宽敞、明亮,生产操作十分方便。
(4)浓缩车间
煤泥水进入浓缩车间,经过二段浓缩,再分别经过煤泥离心机离心脱水及压滤机压滤。压滤煤泥由带式输送机运至煤泥卸料点。浓缩机溢流作为循环水使用。
本设计设置二段浓缩机为事故浓缩机,事故浓缩机容纳浓缩机事故状态时的事故放水。保证煤泥水不外排,满足环保要求。
(5)产品储装、运系统
1)精煤系统
洗选后的精煤产品经带式输送机输送至洗精煤堆放场地,然后由汽车外运销售。
2)中煤、矸石系统
洗选后的中煤、矸石分别落地存储。中煤矸石由汽车外运销售。
各类储煤场储量详见表1.1-11。
表1.1-11 各类储煤场储量统计表
序号
名称
储存量(t)
数量
储存时间(d)
相当于入场原煤的储存时间(d)
1
块原煤堆场
3000
1
2.34
0.82
2
洗精煤堆场
3000
1
2.17
0.82
3
末煤堆场
4500
1
5.8
1.24
4
中煤堆场
200
1
2.42
0.05
5
矸石堆场
300
1
1.1
0.08
合 计
6500
5
3.01
1.1.9 给排水
(1)给水水源
选煤厂生活及消防用水以布雅煤矿V=500m3高位水池作为水源,其水源取自皮西河河床潜水。
矿井涌水量仅为300m3/d,全部综合利用于井下,无余矿井水可用于选煤厂。选煤厂生活、生产用水也由布雅一号井煤矿统一考虑。取水水源为皮西河河床潜水大口井,经加压提升后通过输水管道进入V=500m³的高位水池,依靠地形高差进行供水。
(2)给水系统
根据水源和供水水质的不同,选煤厂给水系统分为生活、生产及消防给水系统。
1)生活、消防给水系统
地面主给水系统以皮西河河床潜水为水源,井水经高压水泵加压送至山顶水池,然后经5座减压水池减压后利用地形高差向各用水点供水,该系统供水能力为3000m3/d,最后1座高位水池容积V=500m3,水池储存水源地来水,同时兼有消防水池功能。供水系统已经形成,且系统比较完善,目前使用情况良好。
选煤厂生活用水接自高位水池,主要供给工业场地皮带走廊、主厂房、办公楼内生活用水。
选煤厂地面最高建筑物为地面生产系统,建筑总体积<20000m3,建筑高度<24m,耐火等级为二级,属丙类高层工业厂房。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20L/s,火灾延续时间3h。经计算消防设计流量35L/s,一次消防用水量为378m3。
地面消防给水与生活给水管道系统合并,采用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V=500m3高位水池提供消防水量及水压。
给水管网设计成环状,主要管道规格DN≥150mm,采用内外涂塑复合钢管,埋设在冰冻线以下。室外设置SA100/65-1.0型地下式消火栓,间距L≤120m,保护半径R≤150m,供消防车取水与消防人员火场使用。
2)生产给水系统
选煤厂生产用水也由布雅一号井煤矿统一考虑。取水水源为皮西河河床潜水大口井,经加压提升后通过输水管道进入V=500m³的高位水池,依靠地形高差进行供水。
3)排水系统
①排水量估算
选煤厂排水量较小,为选煤厂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5.23 m3/d。
②污水性质
生活污水主要由盥洗、冲厕等污水组成,以洗涤污水为主,粪便污水很少,其污染程度相对较轻。参考我国现有矿井生活污水实测资料,类比主要污染物浓度如下:悬浮物≈120~200 mg/L;化学需氧量≈120~300 mg/L;五天生化需氧量≈60~150 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4.0~6.0 mg/L。
③污水处理
工业场地排水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工业场地生活污水通过排水管收集后与和田布雅煤矿生活污水统一处理后回用于矿井;输煤栈桥冲洗含煤泥废水收集后泵至煤泥水系统循环使用。
④排水管网
室外排水管网采用DN300钢骨架螺旋缠绕波纹管、热收缩带接口或焊接、120°素砼层带形基础,基础下设300厚3:7灰土垫层。管道敷设坡度i≥2‰,埋设深度按1.8m考虑。检查井采用φ1000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间距L≤40m。
1.1.10 采暖通风
选煤厂工业场地新建办公区供暖热源取新建锅炉房燃煤锅炉。
(1)采暖方式及热媒
工业厂房采用光管散热器或其它散热面积大散热效果好的散热器;皮带走廊采用皮带机架敷设钢管。采暖系统采用双管同程式;局部系统采用异程式。为了使保温效果最理想,厂房的门窗选用密封严实的门窗。
(2)采暖通风
室内采暖设备以散热器为主,对于耗热量较大的工业厂房、辅助车间可采用散热器、暖风机、热风幕混合采暖方式。
建筑物的通风换气以自然通风为主,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设置机械通风设施,通风设备均选用CDZ型低噪声轴流风机。
1.1.11 供配电
(1)电源及供电方式
选煤厂用电设备为二级负荷,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根据负荷计算及本厂距矿井10kV变电所的距离,确定本厂采用10kV供电,在主厂房旁设一座10kV变电所,其两回电源分别引自矿井10kV变电所10kV侧不同母线段,采用电缆直埋引入,电缆规格均为:MYJV22-8.7/10 3×50 L=0.46km,正常工作时两回电源同时工作,互为备用。
选煤厂供电电压等级为:高压10kV、低压动力660V、控制220V、检修及照明为380/220V。为降低功率损耗、节约电能,设计在主厂房10kV变电所660kV侧设置了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1.1.12 生产辅助设施
(1)空气压缩机房
设计选用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在主厂房一层设置空压机房。
(2)介质制备及储存
本设计选择的工艺流程,不需使用介质,故不设介质制备及储存系统。
(3)药剂站
选煤厂设一座药剂站,位于主厂房内,药剂罐容量不小于15d的药剂消耗量,该站设置一个V=30m3的煤油储存罐, 设置一个V=30m3仲辛醇储存罐。药剂站根据汽车来油方式而设计,配备2辆MFT35型推车式干粉灭火器,8个MF8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等设备。
(4)机电修理车间及材料库、棚
本选煤厂为矿井型选煤厂,与矿井共用机电修理车间,故不单独设机电修理车间。
1.1.13 建筑物与构筑物
(1)地面生产系统
新疆和田布雅煤矿最终改扩建规模为1.2Mt/a,本选煤厂是煤矿的配套项目,为一座1.2Mt/a的矿井型选煤厂。
(2)选煤厂主要包括以下地面生产设施:
1)井口房至筛分间输煤走廊:钢桁架走廊,走廊净宽3.6m,净高2.5m,倾角α=4.1°,总长191.968m(水平长)。
2)筛分车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10.5m,檐高14.7m。
3)筛分车间至1号转载点输煤走廊:走廊净宽3.0m,净高2.5m,分为两部分:
4)筛分间至3号转载点输煤走廊:砌体结构走廊,走廊净宽3.5m,净高2.5m总长2.3m。
5)筛分间至块原煤卸料点输煤走廊:走廊净宽3.6m,净高2.8m,分为两部分:
6)1号转载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26.72m2,檐高12.6m。
7)1号转载点至主厂房输煤走廊:钢桁架走廊,走廊净宽3.3m,净高2.5m,倾角α=15.6°,总长22.90m(水平长)。
8)3号转载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55m2,檐高8.6m。
9)2号转载点至3号转载点输煤走廊:钢桁架走廊,走廊净宽3.2m,净高2.5m,倾角α=14.61°,总长16.10m(水平长)。
10)2号转载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0m2,檐高5.0m。
11)2号转载点至主厂房输煤走廊:钢桁架走廊,走廊净宽3.0m,净高2.5m,倾角α=0.7°,总长32. 0m(水平长)。
12)3号转载点至末精煤卸料点输煤走廊:钢桁架走廊,走廊净宽3.5m,净高2.5m,倾角α=15.1°、0.0°,总长255. 445m(水平长)。
13)末精煤卸料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尺寸6.5m×6.5m,檐高15.1m,建筑面积84.5m2。
14)块原煤卸料点:钢筋混凝土圆形筒仓结构,仓内径4.5m,仓顶高度9.8m。
15)主厂房:局部四层的钢框排架结构,建筑底面积1470.8m2,跨度18.0m,檐口高度18.0m,内设5吨起重机一台。
16)主厂房至块精煤卸料点输煤走廊:钢桁架走廊,走廊净宽3.0m,净高2.5m,倾角α=11.6°,总长39. 0m(水平长)。
17)块精煤卸料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尺寸6.5m×6.5m,檐高10.9m,建筑面积84.5m2。
18)主厂房至煤泥卸料点输煤走廊:钢桁架走廊,走廊净宽2.5m,净高2.5m,倾角α=8.31°,总长20. 30m(水平长)。
19)煤泥卸料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尺寸5.0m×5.0m,檐高8.8m,建筑面积50.0m2。
20)1号、2号浓缩车间
浓缩车间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
地上部分: 钢排架结构,建筑面积530.93m2;
地下部分:平面半径10.0m,地面以下深6.3m,周边设钢筋混凝土挡土墙,钢筋混凝土阀板基础,钢排架采用独立基础。
21)泵房及水池:钢筋混凝土水池,平面尺寸13.5m×12.9m,泵房及水池深6.8m,顶部设有单层砌体房屋,建筑面积187.6m2。
22)泵房及水池至浓缩车间暗道(共2个):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暗道,暗道净宽3.0m,净高2.25m,总长25. 20m。
23)选煤厂10KV配电室:砌体结构,建筑面积164.65m2,檐高,4.7m。
1.1.14依托设施
选煤厂生活区设置在和田布雅煤矿生活区,依托原有和田布雅煤矿生活区设施,原生活区的狱警和犯人已撤离,故作为和田布雅煤矿和选煤厂职工之用,完全满足住宿需求。因此生活污水与该矿生活污水一并收集处理回用于矿井,矸石周转场为和田布雅煤矿原有设计矸石周转场,原矸石周转场属和田布雅煤矿使用,现在全部煤炭都送洗煤厂洗选,和田布雅煤矿就不再筛分和选矸,煤矿将来不再产生矸石,直接运至选煤厂进行洗选,从总体规划考虑矸石周转场作为选煤厂矸石周转之用,并已征得和田布雅煤矿许可。
1.1.15 劳动定员
选煤厂建成后,劳动定员为55人,包括生产工人、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其他人员。生产岗位按三班制配备,两班生产,一班检修。
1.1.16 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
根据《煤炭洗选规程设计规范》规定,选煤厂工作制度为,每年工作330天,每天工作16小时。
根据选煤厂厂型及工作制度,选煤厂原煤处理能力为:年处理原煤1.2 Mt,每天处理原煤3636.36t,每小时处理原煤227.27t。
1.1.17工艺设备选型
主要工艺设备选型一览表见表1.1-12。
表1.1-12 主要工艺设备选型
序号
设 备 名 称
技 术 特 征
入料量
单位处理量
计算
台数
选用
台数
数量
单位
数量
单位
1
跳汰机
YT-14
147.25
t/h
259
t/h
0.62
1
2
中煤斗提机
T4060
5.17
t/h
200
t/h
0.02
1
3
矸石斗提机
T4060
17.54
t/h
200
t/h
0.13
1
4
精煤脱水弧形筛
YH28-20-45
124.55
m3/h
160
m3/h
0.88
1
5
精煤脱水筛
ZK30525
124.55
t/h
160
t/h
0.93
1
6
卧式振动离心脱水机
WZY1200
124.55
t/h
150
t/h
0.85
1
7
浓缩旋流器组
NTX350×3
555.28
m3/h
800
m3/h
0.89
1
8
粗煤泥振动弧形筛
DZYH15-20-60
6.69
m3/h
30
m3/h
0.28
1
9
立式煤泥离心脱水机
LLL1030×620
6.69
t/h
35
t/h
0.23
1
10
一段尾煤浓缩机
NJG-20
552.60
m3/h
800
m3/h
0.89
1
11
煤泥离心机
LWZ900×1800
9.53
t/h
25
t/h
0.98
1
12
二段尾煤浓缩机
NJG-20
549.26
m3/h
800
m3/·h
0.78
1
13
尾煤压滤机
XMZ500/1600
0.50
t/h
0.04
t/m2·h
0.75
2
1.1.18 能源消耗
全年电耗:4361873.28kw.h,吨煤电耗:3.63kw.h/t;
全年生产补充新水量:63360m3/a,吨煤用水:0.0528m3/t;
全年浮选药剂用量:煤油或柴油约400 t,仲辛醇约80 t;
全年采暖耗煤:920;
全年用气量:3.96×104 m3。
表1.1-13 选煤厂生产消耗能源种类和数量统计表
序号
消耗能源种类
单位
数量
1
电
kw.h/t
3.63
2
补水
m3/a
63360
3
煤油
t/a
400
4
仲辛醇
t/a
80
5
采暖耗煤
t/a
920
6
压缩空气
m3/a
3.96×104 m3
1.1.19 总投资
总投资:选煤厂建设项目总投资为7426.54万元。其中:土建工程3209.78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1894.11万元;安装工程693.4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629.15万元;工程预备费400.81万元等。
1.1.20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14。
表1.1-14 选煤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名 称
单位
指 标
一
选煤厂产品产量
1
块原煤
Mt/a
0.422
2
洗精煤
Mt/a
0.457
3
末煤
Mt/a
0.195
4
中煤
Mt/a
0.027
5
煤泥
Mt/a
0.006
6
矸石
Mt/a
0.093
二
吨煤耗清水量
m3/t
0.0528
三
吨煤电耗
kWh/t
3.63
四
劳动生产率
1
生产人员效率
t/工
103.9
2
全员效率
t/工
98.28
五
建设投资
万元
7080.94
其中:土建工程
万元
3209.78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
万元
1894.11
安装工程
万元
693.49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1629.15
工程预备费
万元
400.81
六
建设期贷款利息
万元
0.0
七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345.60
八
建设项目总资金
万元
7426.54
九
吨煤投资
元/t
61.89
1.2工艺及工程污染分析
1.2.1 流程简述
根据确定的选煤方法、入料方式、分选设备,结合煤质特点以及对产品质量要求,原则工艺流程分为准备车间、原煤储存系统、主厂房浓缩车间、产品储、装运系统五部分。
(1)原煤准备系统
矿井来煤由带式输送机送至筛分间,在准备车间内经筛孔直径为Φ50mm的分级筛预先分级,筛上物由带式输送机送至卸料点,筛下物由带式输送机经转载运至主厂房进行分选。
(2)跳汰分选系统
原煤由缓冲仓下给料机给入跳汰机分选。50~0mm级原煤进入跳汰机进行分选,分选出精煤、中煤、矸石三种产品。精煤经固定弧形筛预先脱水、脱水筛脱水,卧式离心机脱水后作为最终精煤煤产品。中煤经斗提机脱水后作为最终产品。矸石经斗提机脱水后作为最终产品。
(3)粗煤泥系统
精煤弧形筛筛下水、精煤脱水筛筛下水、精煤离心液进入煤泥桶,煤泥桶中粗煤泥由煤泥水泵压入浓缩旋流器浓缩,浓缩旋流器底流进入振动弧形筛预先脱水,弧形筛筛下进入煤泥离心机脱水后作为最终末精煤产品,弧形筛筛下水、煤泥离心机离心液、浓缩旋流器溢流去尾煤浓缩机。这样可以将粗精煤尽快回收,减少泥化,避免跑粗造成的精煤损失。
(4)煤泥水处理系统
粗煤泥煤泥水进入一段高效耙式浓缩机。浓缩机底流由煤泥离心机脱水,实现固液彻底分离。离心得到的煤泥掺入末精煤得到最终末煤。浓缩机溢流和离心机离心液进入二段尾煤浓缩机,二段浓缩机溢流作为循环水重复使用,底流经压滤机脱水,得到尾煤泥。本设计煤泥全部厂内回收、洗水闭路循环。
根据该地区气候条件,冬天天气寒冷,要保证选煤厂正常生产,本次设计选用浓缩机加盖采暖。
(5)产品运输系统
本厂的运输方式选择为:原煤由带式输送机运至选煤厂;洗选后产品通过汽车外运,煤泥落地。
1.2.2 水平衡
水量流程是根据工艺流程各作业产品的数量及产品水分,计算出各作业中补加的循环水量和生产清水量。在满足工艺系统要求前提下,保证系统用水量平衡。
原煤水分取5%,跳汰循环水量3.0m3/t.h,矸石水份取15%,中煤离心脱水后水份取8%。
1.3厂址及厂区布置的合理性分析
总体来看,场地地形条件较优越,需要较小的场地平整工程量、挡护工程量及地基处理工程量;进场公路条件较好;排矸、供水、供电及购地条件优越。
结合场地环保卫生、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日照等条件及内外运输联系、场地预留发展用地的要求,在满足工艺布置的基础上,场地平面布置具有唯一性,基本按照生产工艺要求及生产联系的紧密程度,以直线型方式布置,平面布置相对紧凑。
咸水沟常年有水,主要靠泉水和大气降水补给,月流量最大为0.2113m3/s,月流量最小为0.0029m3/s。目前咸水沟流经煤矿行政福利区场地及煤矿工业场地辅助生产区段的防护工程已通过专项设计并已施工完成。选煤厂厂区为新建场地,为保证咸水沟不对厂区造成威胁,设计将咸水沟西岸进行砌护洪水引流入北侧现有排洪沟。经计算,咸水沟百年一遇的洪水流量为84.76 m3/s。砌护工程采用浆砌片石砌护,砌护高度3m,长400m。
从1:5000地形图量得选煤厂西侧坡面汇水面积为0.9km2,为确保厂区安全,设计在厂区西侧设置截水沟拦截汇水,并疏导至厂区外地势较低处,以防暴雨山洪危害厂区。
全国分区经验公式:Q2%=KFn’
式中: Q2%—50年一遇洪水流量,m3/s;
K—经验参数,通过查全国分区经验公式成果表,可知和田地区为1.12~2.08;
F—汇水面积,km2;
n’—经验指数,通过查全国分区经验公式成果表,可知昆仑山北坡区为0.8。
经计算,场地西侧边坡汇水形成的50年一遇洪水流量为1.91m3/s。截水沟采用浆砌片石梯形明沟,顶宽1.8m,底宽0.6m,深0.6m,片石厚0.35m,下设0.1m砂石垫层,总长420m,可满足防洪要求。
1.3.1厂址的主要优势和合理性
(1)周围地势开阔,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2)可利用和田布雅煤矿现有部分公用设施,不但节省投资,缩短建设工期,还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3)厂区四周的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
1.3.2厂区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分析
和田布雅煤矿选煤厂为矿井型选煤厂,选煤厂与矿井工业场地合建。布雅煤矿位于新疆和田市以南约90km处的皮西山间盆地,行政区划隶属和田县管辖。项目区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布置从工艺上来讲有如下有利条件。
(1)精煤、中煤、矸石、煤泥堆场处于整个项目区的侧风向,下风向无敏感点,且不会影响煤矿工业场地的职工宿舍、办公等敏感点。
(2)生产设施厂房及车间,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进行了布置,使场区地面布置紧凑合理,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有利于减轻项目占地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煤矿的原煤可通过皮带走廊输送至洗选煤厂,节约了运输成本,避免了装卸时的煤尘污染。
(3)生产区布置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需求,办公、行政福利区和生产区分开布置,减少环境空气的污染。
(4)合理布置场内排水系统,使地面雨水能迅速顺利排出,场地不受雨水和洪水的冲刷。
(5)选煤厂东侧距离咸水沟约100m,建设单位在拟建项目区段设计了护坡加盖处理,满足保护要求。
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52 2013年9月
2.建设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2.1自然环境概况
和田布雅煤矿地处中昆仑山北麓的山间盆地之中,而本项目厂区位于和田布雅煤矿工业场地南端,距离和田市以南90km处,属和田县管辖。向北有114km沥青公路通往和田市并与315国道相接,沿东北方向顺策勒河而下约有154km沥青公路通往策勒县,交通较便利。地理坐标:东经91°54′52.62″,北纬44°20′36.19″。地理位置见图2.1-1。
项目区位于昆仑山北缘,和田市以南90km处。矿区地形复杂,地势总趋势为南高北低,东西高,中间低,自然坡度为5%~10%,海拔高度+2572m~+2915m,相对高差100~300m。
项目所在区域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干旱荒漠气候,四季干旱少雨,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11.6℃。最高气温31.4℃,最低气温-23.5℃;年降雨量122.1mm,年蒸发量为2083.7mm;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年均风速2.2m,最大风速11.2m/s。
(1)地表水
咸水沟从厂区东部自南向北边界流过,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河水水位标高2550~2580m,靠泉水和大气降水补给,长年有水。其余均为季节性冲沟。皮西河距井田东界7~11km,布雅河与皮西河在矿区西北界外7km处汇合,然后注入玉龙喀什河。布雅河与皮西河均属于Ⅱ类水体。
布雅河发源于矿区北部铁克力克山脉,河水由山区泉水及降水补给,年平均流量0.47m3/s,年总径流量1482.2万m3。与项目区无直接水力联系。
咸水沟为一山间小溪,由泉水和降水补给,年平均流量0.0085m3/s,季节变化较大,年总径流量27.0万m3,从选煤厂区东部自南向北流过,在井田北部注入布雅河。
(2)地下水
项目区附近除咸水沟外无地表径流及其它水体,侏罗系地层出露面积较大通过地表岩石的风化裂隙补给地下水,因此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存在一定水力联系。而项目区气候干旱,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因此这种补给关系甚微,总体而言,井田内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是微弱的。
项目区相对含水层为侏罗系地层,基本分布全区,钻孔揭露各含(隔)水层呈互层状,各含水层均有厚度不均层状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相隔,起到相对隔水作用,构成总体含水层岩相组合相似的含水层理。天然状态下一般不具有水力联系。渗透系数平均0.00031m/d,表明其为弱含水层理,富水性较弱,底层渗透性差。
选煤厂内地表覆盖有第三纪、第四纪地层,地表为砾质或砂质,但没有形成砾幕。土壤属山地淡棕钙土,分布海拔高度为+2572m~+2915m,该土壤成土过程的主要特点是物理风化较强,化学生物风化较微弱,由于风蚀作用强,土壤质地较轻,砾石含量高。
选煤厂范围内主要植被有麻黄、木地肤、合头草、假木贼、驼绒蓬、针茅、琵琶柴、新疆绢蒿等小半灌木,盖度较低。植株高度在5~30cm,群落盖度在5%以下,属于低等级的荒漠草场,但目前未做牧业利用,不具放牧功能。
2.2评价范围
2.2.1生态环境
本项目生态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为场地边界外扩500m,评价区域面积为约1.54km2。
2.2.2环境空气
评价范围以锅炉为点污染源为中心,半径为2.5km的圆形区域。评价范围面积为19.625km2。
2.2.3水环境
(1)地表水
项目区范围内咸水沟从东部自南向北边界流过。根据《中国新疆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划分,项目区段咸水沟未列入水环境功能区划,项目区位于玉龙喀什河段的源头区段,本次评价定为II类水体,评价范围为咸水沟项目区段,即上游500m,下游1000m。在项目区段东北部5.0km咸水沟与布雅河交汇处及布雅河。
(2)地下水
根据本地区地下水径流、补给、排泄等条件的初步分析,地下水实际影响的范围。
2.2.4噪声
本项目声环境厂界达标评价范围为厂界外1m,运输公路交通噪声影响评价范围为道路两侧200m范围内区域。
2.2.5环境风险
评价范围为选煤厂工业场地边界外扩3km范围内。
3.建设项目环境预测及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污染源及污染物分析
3.1.1空气污染源及污染物
选煤厂大气污染物主要为锅炉房产生的废气、原煤堆场、输煤皮带、转载点、中煤堆场、矸石堆场、煤泥卸料点及精煤堆场产生的煤尘。其中原煤堆场、中煤堆场、精煤堆场对煤尘进行防护,输煤皮带采用全封闭式输煤,其他环节采取洒水喷头等有效降尘环保措施。
厂区锅炉房安装2台SZL1.4-1.25/130/70-AII型热水锅炉,采用洗选后的低灰低硫煤炭,加装除尘效率大于90%的除尘器,2台锅炉共用一座高35m、出口内径0.8m的烟囱。年耗标煤920t。锅炉房主要技术参数见表3.1-1。
表3.1-1 工业场地锅炉房主要技术参数
锅炉房
工业场地
锅炉
2台SZL1.4MW
耗煤量(t/a)
920
排烟量(万Nm3/a)
953
烟囱高度(m)
35
出口内径(m)
0.8
除尘器
除尘效率:90%
除尘前后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3.1-2。
表3.1-2 治理前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锅炉污染源
烟尘
SO2
NOx
除尘前
除尘后
t/a
mg/m3
t/a
mg/m3
t/a
mg/m3
t/a
mg/m3
锅炉
17.50
1800
1.75
180
7.36
772
3.38
354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烟尘:200mg/m3 ,SO2:9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