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项目编号:___________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表
项目名称: 年产16000万块煤矸石烧结空心砖项目
建设单位:xxxxxxxx公司
编制单位:xxxxxxxxxxxx公司
项目名称
年产16000万块煤矸石烧结空心砖项目
建设单位
xxxxx公司
法人代表
xxxx
联系人
xxxx
通讯地址
xxxxxxxxx
联系电话
xxxxxx
传真
xxxxxx
邮政编码
xxxxx
建设地点
xxxxxxxx
项目投资管理类别
审批□
核准□
√
备案√
项目所属行业
建材
建设性质
√
新建√ 改建□ 扩建□
项目总投资(万元)
6493.1
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
该项目年生产煤矸石烧结砖16000万块,具体有:KP1承重多孔砖9600万块,模数多孔砖4800万块,实心砖1600万块。
项目主要耗能品种及耗能量
该项目消耗的主要能源有水、电和柴油。年用电量为850.7万千瓦时,由砖厂10KV供电线路直供;年用水量为7.68万m³,由厂区自打井供应;年运输过程中消耗柴油量为12.8吨,由社会石油销售商提供。
注:项目所用原料——煤矸石,煤矸石是采煤过程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是一种在成煤过程中与煤层伴生的一种含碳量较低、比煤坚硬的黑灰色岩石,热值低于2000kcal,低于能耗计算标准,因此不在能耗计算范围内。本项目采用的煤矸石工业分析如下表:
节能评估依据
节能评估依据
相关标准与规范等
《企业节能量计量方法 》GB/T 13234-2009
《工业余热术语、分类、等级及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GB/T 1028-2008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 15587-2008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B/T 2587-200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08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 3484-2009
《用电设备电能平衡通则》GB/T 8222-2008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 3485-1998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 3486-1993
《用能单位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GB/T 6422-2008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7)
《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修订)
行业与区域规划、产业政策等
1、行业和区域规划符合性
项目选用当地煤矿废弃煤矸石为原料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煤矸石烧结空心砖,符合国家、省、市等部门关于《煤矸石综合利用的管理办法》的通知,使工业废渣得到综合利用。
“十二五”时期,韩城市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拓宽发展领域,提升工业总体实力,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300亿元。“十二五”期间,煤炭工业仍然是韩城市的支柱产业,随着煤炭工业发展,煤炭需求量增加,煤矸石的合理利用成为发展循环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项目建成之后,可大量消耗当地煤矿排放的废弃煤矸石,不但可以解决当地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还能解决煤矸石堆放自燃及污染环境问题。其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项目建设是符合当地“十二五”总体规划需求的,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2、项目政策符合性
该项目属于建材行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年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类第十二项“建材”中第3条“新型墙体和屋面材料、绝热隔音材料、建筑防水和密封等材料的开发与生产”和第11条“废矿石、尾矿和建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的政策规定,该项目利用煤矸石生产烧结空心砖,不仅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而且利用煤矸石生产烧结空心砖可减轻建筑物自重,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节能且效果好,合理利用固体废弃物,使资源利用最大化,达到循环经济的成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
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
项目建设地概况及能源消费情况
项目所在地为陕西省韩城市,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渭北东部,面积1621平方千米,辖10镇2办,人口40万,是渭南市农业、煤炭基地。“十一五”期间,GDP增幅连续四年超过20亿元,2010年达到145亿元,是“十五”末的2.7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98亿元,比“十一五”确定的4亿元目标超2.98亿元。市域经济连续七年入围西部百强,成为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十一五”期间以龙钢为首的一批骨干企业成功转型,韩城成为陕西最大的钢铁基地和重要的煤化工基地。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330亿元,是2005年的3倍多。韩城市为响应国家号召“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及设备,实施污染治理与节能减排工作”。先后关停小洗煤、小砖厂、小灰厂和小石厂64个,实施减排项目81个,淘汰焦炭、钢铁、水泥、造纸等落后产能873万吨,减排二氧化硫(S02)4万吨,减排化学需氧量(COD)717吨,万元GDP能耗下降20%,达到国家 “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当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的攻坚时期。这一时期韩城市总体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大跨越,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大改善,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翻一番,把韩城建设成为陕西东部经济强市,力争跻身西部县域经济百强中上游行列。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做大做强现代工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拓宽发展领域,提升工业总体实力,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300亿元。
项目所在地能源资源供应条件
该项目选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xxxx地区,该地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资源丰富,交通位置优越。
项目生产所用煤矸石为当地xxx煤矿煤矸石,该地区经过数十年的开采、生产,留下了堆积如山的煤矿开采附属物——煤矸石。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0年底,xxx、xxx煤矿历年堆积的煤矸石总量约达300万吨。随着该矿开采的继续,现在每年新排放的煤矸石30多万吨。项目年生产16000万块空心砖需30多万吨煤矸石,该地区煤矸石能充分满足项目所需。
项目电源采用10kV高压架空进线,经二台1000kVA变压器将为380/220V三相四线后,由低压配电柜送到车间各控制箱。供电安全可靠,供电容量大,能够满足项目用电的需求。
项目水源取自深水井,设置泵房一座,水压大于0.25MPa,满足生活和消防用水的需求。
项目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项目充分享受到当地资源、能源供应充足的优势,能够合理设计使用当地矿产废弃资源,非常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投产不会因为当地能源短缺造成项目中止或制约其目标实现;也不会因为项目建设导致能源供应紧张,造成当地能源破坏和无序竞争等恶劣影响。因此,从产能供能角度分析,项目建设是实现双赢的可行项目。
项目用能情况分析
项目用能情况分析
项目用能情况分析
项目用能情况分析
项目用能情况分析
项目用能情况分析
工艺流程与技术方案
1、技术方案
(1)工艺流程图
(2)生产工艺简述
原料处理
原料堆场的煤矸石原料,用装载机供入板式给料机受料斗。在装载机装运前,由人工对矸石中的大块砂岩、高硫矸石进行剔除,以确保产品质量,并利用储料棚为雨季储存一定量的干原料。经鄂、锤式破碎机破碎的料用滚动筛进行筛分,筛下料进入下一道工序,筛上料再次进入可逆锤式破碎机破碎。总之,破碎以后的原料,其中最大颗料的粒径不能大于2毫米,且粒径间形成较合理的级配,符合成型对原料的要求。
原料陈化
煤矸石搅拌后,经皮带输送机运到陈化库中堆放均化。均化是非常必要的,它利于煤矸石颗粒充分水化和进行离子交换,使一些硅酸盐矿物与水接触,水解成为胶结物质,从而提高原料的塑性;它可以发生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导致微生物繁殖,使原料松软均匀,进而达到增加塑性、提高流动性和粘接性,使成型坯体表面光滑平整;它可以增加腐殖酸类物质含量,改善原料成型性能。陈化时间要求72小时以上,陈化温度不低于100C。经陈化后的原料表面和内部的性能更加均匀,塑性进一步提高。
成型
陈化后的混合料进入箱式给料机,由箱式给料机均匀地将料供给搅拌挤出机,用双级真空挤出机挤出成型。在真空挤出机上级搅拌处,设置加水管,根据需要调节成型含水量。挤出的泥条,经自动切条机、自切切坯机切割成所要求的尺寸,送入编组、码、运系统。挤出机是整个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挤出机采用高真空度,大挤出压力的双级真空挤出机,以保证成型质量,而且对坯体干燥、烧成十分有利。
自动切、码、运系统
一次码烧工艺过程中,使用自动切、码、运系统,用机械化、自动化代替了人工码窑,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环境,提高了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消除了人为因素对码坯质量、干燥质量、烧质量的影响。
湿坯干燥
一次码烧工艺生产时,采用大断面平顶结构隧道干燥室干燥口干燥室为砖混结构,现浇混凝土顶板。干燥室热源为隧道窑冷却热及高温烟热。为保护环境、减少腐蚀,有利于工人操作,不采用中低温烟热。热介质通过外部管路系统供给干燥室。干燥室设有循环系统,排潮系统及检测调节系统。在干燥室前设置码有砖坯的窑车贮存段,用于贮存夜班进干燥室的窑车。
烧成
使用一次码烧工艺生产时,烧成采用大断面、平吊顶装配式隧道窑,烧成方式为全内燃烧成,不需外投煤。实践证明这种窑产量大,断面温差小,保温性能好。窑炉设置自动控制系统,用来稳定窑炉烧成的热工参数,保证烧成质量。焙烧隧道窑内宽9.2米,有效高度1.26米,长157.4米,可容34辆窑车,设有排烟系统、余热利用系统、冷却系统和车底压力平衡系统。
2、主要能耗设备
该项目主要耗能设备包括原料处理过程动力设备,成型过程动力设备,干燥、烧成过程动力设备,检测与试验开发设备,及其他设备。其选型如下:
本项目主要耗能设备装机容量为2923.7kW,计算负荷为1074.74kW,用电设备同步系数为0.9,项目耗能设备实际负荷=1074.74*0.9/0.99=976.36kW。
主要耗能工序
项目生产耗能工序有原料处理工序、原料陈化工序、成型工序、自动切码运工序、湿坯干燥工序及烧成工序。其工序用能状况如下:
项目生产工序主要耗能为电力,年用电量77.3万kWh,电力按当量折标系数:1.229tce/万kWh计算;
项目年用水量5.28万m³。耗能工质消耗的能源也属于综合能耗计算种类,耗能工质在用能单位内部储存、转换及分配供应中的损耗,也应计入综合能耗,但是,项目取水设备水泵消耗电量在设备耗电处计算,报告中不再重复计算耗能工质水所消耗的电能。
项目生产工序年能耗=77.3×1.229=950.31tce。
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能耗
附属系统能耗统计表
序号
名称
用能品种
单位
年用量
1
照明系统
电
kWh
619694
2
通风空调系统
电
kWh
154924
3
运输系统
柴油
吨
12.8
4
生活、消防
水
吨
24000
注:项目生产、生活采暖是由余热锅炉提供。
项目辅助附属年耗电量7.7万kWh,耗柴油12.8t,耗水2.4万m³。电力按当量折标系数:1.229 tce /万kWh计算,柴油当量值折标系数:1.4571tce/t计算。
项目辅助附属系统年能耗=7.7×1.229+12.8×1.4571=113.85tce。
项目能源消费总量
注:项目用水由自打井提供,水泵所耗电量已在项目用电能耗章节中计算,为避免能耗重复计算,故不对该项目用水进行能耗计算;在窑炉点燃期间,需极少量的煤引燃煤矸石,在此忽略不计。
项目年总耗电量为:850.7万千瓦时;
项目年耗水量为:76800吨;
项目年耗柴油为:12.8吨。
项目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年综合能耗=950.31+113.85=1064.16tce。
万块砖产品综合单耗为:66.51kgce/万块。
万块砖产品电耗=8507000/16000=531.69kWh/万块。
项目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
该项目产品销路良好,年底没有库存,总产值3200万元。
工业增加值如下:
计算:万元产值能耗=1064.16/3200=0.333tce/万元。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1064.16/1580.4= 0.673tce/万元。
节
能
措
施
评
估
节
能
措
施
评
估
节
能
措
施
评
估
节
能
措
施
评
估
节
能
措
施
评
估
节
能
措
施
评
估
节能技术措施分析评估
1、生产工艺节能技术措施
选择先进的工艺生产技术是工业生产节能降耗的第一要旨。该项目利用废弃煤矸石作原料,采用国内新型技术工艺。具体工艺节能措施如下:
(1)节省粘土,节省燃料。该项目以煤矿固体废弃物——煤矸石为制砖原料,无需加入任何燃料,利用煤矸石自身含有的发热量来被烧制品,实现了烧砖不用煤。节约大量燃料资源,变废为宝,从源头上达到了企业节能降耗的目的。
煤矸石不但可以实现全内燃烧砖,还具有富余热量供给干燥室用于干燥湿坯。同时可通过换热器换热,供生产线工业建筑或住宅采暖用。
实践表明,每万标块煤矸石砖比粘土砖节省煤炭1吨标煤,每万标块煤矸石砖可资利用的余热相当0.12吨标煤。节能与余热利用相加,每万标块煤矸石砖比粘土砖可节省1.12吨标煤。本项目年产160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每年则可节省17920吨标准煤。
(2)项目工艺采用硬塑挤出成型技术、自动切码坯系统和节能型一次码烧隧道窑,简化了工艺环节,降低了干燥过程中的热耗,增加了产量。
采用硬塑挤出成型技术。挤出机挤出压力大于2MPa,其真空度-0.92 MPa,成型含水率16%~18%。
采用自动切码坯系统。一次码烧工艺过程中,使用自动切、码、运系统,用机械化、自动化代替人工码窑,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消除人为因素对码坯质量、干燥质量、烧损质量的影响。
采用国内自行设计的新型节能型大断面隧道窑。由于窑体断面大、温差小,与采用中小断面窑相比,散热面积小,热利用率高,从而节约了热能,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
将半成品直接码在窑车上,制品的干燥与焙烧使用同一辆窑车,减少了二次倒运工序、半成品破损和窑车进入隧道窑以后的吸热量,降低了烧成热耗。当采用二次码烧工艺生产时,隧道干燥室干燥介质为隧道窑冷却带换取的高温空气和预热带尾部的高温烟气,做到了余热的充分利用。
(3)该项目生产的产品是烧结空心砖,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孔洞率,既能减少原来使用量,也能减少原料破碎、成型的电能消耗,还可减少干燥、烧成过程中的热能消耗。实践表明,多孔砖产品的孔洞率为25%以上时,原料用量、电能消耗、热能消耗就能减少25%以上。该项目空心砖和空心砌块产品的孔洞率>30%,则原料用量、电能消耗、热能消耗就能减少30%以上。
2、 工艺设备节能措施
该项目为保证产品的高密度、高质量,选用设备全部为国产节能型产品设备。设备符合《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版)》的要求,均为高效节能设备。具体设备节能措施如下:
(1)原料处理设备
原料制备系统采用了多级破碎和筛选的工艺流程,对原料进行细碎、混合处理,然后给原料加水进入陈化库得到均化,提高原料的成型性能,提高产品的成品率。破碎设备具有产量大、能耗少、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均是符合国家标准,能耗较低的节能型产品。
工艺过程中使用雷蒙磨,将筛上料磨成细粉直接进入下一道工序,避免了筛上料再次进入锤式破碎机或鄂式粉碎机,使破碎机的产量和效率提高。在维持破碎量不变的情况下,缩短了破碎车间的工作时间,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2)成型设备
成型设备选用能满足原料成型要求,装机效率较小的挤出设备。特别是切条、切坯设备为气动做工,电能消耗很少,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3)干燥、烧成设备
干燥烧成生产线主要能量消耗点为装配式隧道窑和隧道干燥室使用的风机,该工艺中不使用离心风机,而使用轴流风机。在使用性能不变的条件下,每台轴流风机的功率比离心风机低15-20千瓦。窑炉设置自动控制系统,对温度、压力进行测控,提高焙烧热效率。该生产线风机数量为14台,24小时连续工作,则年可节约电量为166.32万千瓦时。
(4)余热锅炉
采用先进的低温余热锅炉技术,将隧道窑产生的余热进行有效收集并转化为可用的蒸汽或热水,用于生产和生活洗澡、厂区供热,是煤矸石热量得到充分利用。余热锅炉系统省去了锅炉的燃烧系统工程和建筑工程,不仅不产生粉尘污染和化学污染,且不消耗能源,无需配备风机等设备,节约运行费用。
3、节电技术措施
生产线原料制备、成型工序采用节能电动机,隧道窑排烟风机、送热风机配置变频调速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电耗。
车间及办公区照明灯具等,均选用国家推荐的节能型产品,不仅安全可靠,且损耗低,效率高,节约电能。
4、总图布置节能措施
(1)总图设计在满足安全间距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紧密布置各项建筑和设施,不但节约土地资源,还节约材料运输能源。
(2)遵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在满足生产工艺、道路、管网布置的前提下,力求布置紧凑、流程合理。
(3)合理布置车间设备、理顺工艺流程、区划生产区域,使之物流便捷,有效降低生产中不必要的能耗和费用。
(4)工程总图布置顺畅紧凑,减少物料输送过程的电耗和热耗,总体布置可以体现工艺流程简捷。
5、 建筑节能措施
在设计、施工、验收和审查的各环节都应执行建筑节能规范和标准;建筑的主朝向考虑本地区较佳的朝向;建筑的体行系数应满足规定要求;建筑设计易采用简洁的几何造型,减少外立面不必要的凹凸变化,以较小表面积达到节能的目的。采用新型节能墙体和屋面的隔热、保温材料;采用节能门窗,选用断热铝合金框料,中空玻璃保温节能。
节能管理措施分析评估
为了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实力及竞争能力,该项目注重环保与节能及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并采用国内煤矸石烧结空心砖行业成熟先进的生产工艺及技术,结合本厂实际情况,从管理上节能,力求达到节能高效的目的。
(1)在项目方案设计时灌输节能环保理念,从源头节能。
(2)根据项目方案设计,引进项目所需设备及技术均为国内最先进最节能的设备和工艺技术。
(3)公司从筹划到设计,每个阶段都统一了要控制成本、节约能源、确保质量、长远发展的战略思想。
(4)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中,提倡节原料、节电、节水,制定了节能奖罚制度,并设置了节能管理岗位和人员,从根本上保证了管理节能的可实现性。
(5)在产品质量及新产品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生产规模、经营管理机制、人才、资源、经济实力等方面都具备了相当的优势,公司的管理人员对空心砖生产工艺的各个用能环节、节能技术非常熟悉,具有丰富的节能管理经验,从而带动项目用能环节的高起点建设和高水平管理。
(6)落实节能规章制度
企业能源管理各种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合理,是否落实到位,对质量、计量、定价、验收、入库、票据、成本核算是否严格把关,要认真细致地排查、分析、诊断问题。一般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只要加强管理,严格制度,就能见效。
企业已建立了节能管理各类规章制度,在项目投产后严格执行并予以实施能够达到节能目的。
建议与结论
1、建议
该项目产品为空心砖,属于国家推广的新型墙体材料。与普通砖相比,在建筑上性能使用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但是,针对项目特点,运营中要充分体现生产线在节能方面的高起点设计,发挥项目节约能源的优势,对项目施工、运营管理全过程合理用能提出以下建议:
(1)该项目需大量煤矸石,故在保存和挖掘过程中应加强管理,避免矸石自燃现象。矸石山挖掘面应集中在常年主导风向的背风坡,以便减少风力扬尘,同时矸石采集应从矸石山顶部开始,避免矸石山惯性崩塌造成事故。
(2)项目生产过程中,企业应注重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使其熟练掌握设备的技术原理、基本构成及操作要领,关键设备持证上岗。
(3)应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清洁生产和持续清洁生产改进工作,全面落实“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实现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双赢。
(4)及时进行能源经济分析,根据能量平衡和能流图,掌握本项目能源利用状况,计算出产品能耗、产值能耗、综合能耗,并掌握能源消费支出成本及单位生产经营成本的比例、节能潜力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从而提出应采取的措施。
2、结论
通过对该项目厂址选择、总图布局、产品结构、工艺、技术和设备选型及相关能源管理措施的核查以及能源消耗的分析,得出项目节能评估结果简表。
(1)2010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为1.034tce/万元,渭南市2010年单位GDP能耗为5.425tce/万元,该项目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673tce/万元,不仅低于市标准,也低于国家能耗标准。
(2)该项目选址充分考虑了项目所在地的能源、资源的易供性,项目所在地煤矸石资源、水资源等资源条件优越,交通便利。项目的建设不会对当地的资源、能源利用产生不利影响及限制,能够实现当地经济发展与企业效益的双赢局面。
(3)该项目生产的煤矸石烧结砖,处理了大量的工业废渣,减少了煤矸石堆放占地,节约了大量煤炭,保护了耕地。产品符合国家墙体材料改革的方向和政策,顺应我国发展节能型住宅建筑和住宅产业化需要,集三大国策于一身,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及标准。
综上所述,该项目建成后节能效果良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
目 录
1 前言 1
1.1 调查地点 1
1.2 调查人员 1
1.3 工作期限 1
1.4调查工作目的 1
1.5 调查要求 1
1.6 成果输出 2
2 区域地理概况 2
3 调查内容 3
3.1 企业内部应急资源调查 3
3.1.1技术资料 3
3.1.2 应急队伍保障 14
3.1.3应急物资装备 16
3.1.4 应急监测能力调查 17
3.1.5 环境风险防控设施调查 17
3.2 社会应急资源调查 18
3.2.1消防救援专业队伍 18
3.2.2 医疗服务机构 18
3.2.4 政府环境应急机构 19
3.2.5 周边5公里范围街道办联系方式 19
3.2.6 环境风险受体 20
3.3现有应急资源差距分析 21
3.3.1 作业场所配备要求 21
3.3.3 企业应急救援队伍抢险救援车辆配备标准 23
3.3.4 企业应急救援队伍抢险救援物资配备标准 24
3.3.5 其它配备要求 25
3.4 建议企业补充的应急物资 26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1
一、项目提要 1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2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3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 4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5
一、项目建设背景 5
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11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12
第三章 建设条件 15
一、项目区概况 15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7
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9
一、建设单位概况 19
二、研发能力 20
三、财务状况 20
第五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21
一、市场分析 21
二、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 22
三、销售策略及营销模式 22
四、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 23
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 24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 24
二、项目规划和布局 24
三、生产技术方案与工艺流程 25
四、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 26
五、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27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28
一、投资估算依据 28
二、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28
三、资金来源 29
四、年度投资与资金偿还计划 29
第八章 财务评价 30
一、财务评价的原则 30
二、主要参数的选择 30
三、财务估算 31
四、盈利能力分析 32
五、不确定性分析 33
六、财务评价结论 34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35
一、环境影响 35
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35
三、环保部门意见 36
第十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 37
一、产业化经营 37
二、农民增收 38
三、其它社会影响 38
第十一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40
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40
二、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42
三、技术培训 42
四、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43
第十二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46
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46
二、建议 4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