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8年电大专科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966630 上传时间:2024-10-2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电大专科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8年电大专科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8年电大专科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8年电大专科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8年电大专科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政治经济学总复习同学们请认真对照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简答和论述题以本资料列出的题目(全部熟背)为重点范围。加注*号的内容是优先熟记的要点。客观题目至少看三遍,记住答案。在此基础上做到全面复习,祝考试顺利通过!一、 期末考试题型(一)配伍题(每题1分,共8分)(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三)判断正误题(每题2分,共20分)(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五)论述题(16分)二、 相关信息(一) 总评成绩 形考成绩20 + 考试卷面成绩80(二) 考试形式:闭卷(三) 考试时间:2014年7月12日11:00-12:30(以考试座位表上公布

2、的时间为准)导 言1、如何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经济规律有何特点?(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经济规律,但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3)经济规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它是随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第二,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离不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第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带有阶级性。*2、人们为什么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这是因为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

3、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3)虽然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但是,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第一章 商品经济1、既然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那么,单个企业为什么还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呢?(论述题)(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它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使他生产单个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此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他在出售商品时,仍然是按照由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去出售,从而就可以获得一个额外的收入。(3)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收入,就必须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2、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哪些?(1)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待售商品的总量;第二,商品的价格水平;第三,货币的流通速度。商品数量和单位价格的乘积就是商品的价格总额。(3)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可用公式表示为:*3、 运用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原理说明如何防止通货膨胀?(论

5、述题)(1)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2)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的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商品数量和单位价格的乘积就是商品的价格总额。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4)通货膨胀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其中包括纸币发行过多和信用膨胀。其深刻原因是出现了使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加货币供应量的经济因素。(5)要防止通货膨胀,在投放货币时,就必须充分

6、考虑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严格按照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投入,并严格控制信贷规模。4. 简要说明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1)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2)价值规律的作用体现在:第一,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第二,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展开激烈竞争,促使生产者分化,造成优胜劣汰的结果。第三,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第二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1、 产业资本循环及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

7、件。P54资本循环,是指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态(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使自身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在空间上是并存的,在时间上是继起的。*2、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及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资本周转,是指周而复始不断重复进行的资本循环。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有:一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二是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加速资本周转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可以在获得同样多的利润时,节省预付资本量。第二可以在使用同样多的预付资本时,获得更多的利润。3、平均利润是如何形成的?(1

8、)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各部门的利润率也不相同。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利润率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利润率高。(2)为获取更多的利润,资本不断由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资本的自由转移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形成一个大体平均的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就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3)按照平均利润率和各自资本量的大小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第四章 资产阶级政府的经济职能*1、当代资本主义政府运用财政收入政策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国家运用财政收入政策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第一,调节收入和财产分配的税收措施。第二,对垄断企业投资实行的税收优惠措施。第三,调整经济结构的税收措施。第四,刺

9、激或抑制经济增长的总量调节措施。*2、当代资本主义政府运用财政支出政策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财政支出政策主要采取的调节措施有:第一,增减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第二,增减社会福利开支。第三,增减政府直接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津贴补助、各种价格补贴、各项事业费用开支等。第五章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1、一国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商品交易,在什么情况下能获得比较利益?(1)商品国际价值的大小是由国际范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商品国别价值的大小则是由生产国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只要用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的比值较小的商品换回其比值较大的商品就可以获得国际比较利益。具体来说,可以发生在以下三种

10、场合:第一,用国别价值小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等于或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第二,用国别价值等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第三,用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相比其比值更大的商品。*2、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对于输入国和输出国及劳动者本人的影响。对劳动力输入国来说:企业从中获得了科技人才、熟练技术工人和青壮年劳动者,尤其是从加重剥削外来移民中榨取大量超额利润;同时也造成对本国劳动者的压力,加重业已存在的就业难题。对劳动力输出国来说:劳动力受雇于外国资本会带来向本国传递管理知识和先进技术、获取外汇收入等好处;但劳动力外流也会使国家损失了优秀人

11、才和熟练劳动者。对向外国流动的劳动者本身来说:作为输入国的外来移民要忍受比当地劳动者更重的剥削,并在社会地位、政治权利、生活待遇等方面受到歧视。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产权清晰,权职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法人制度。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二是有限责任制度。三是科学的组织制度。*2、简述影响企业经济行为的外部环境。企业的外部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经济行为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主要是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是指政府对经济生产的各种干预行为的总和。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要运用行政的、法律

12、的、经济的等调节手段对不起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经济行为是不同的。第九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1、科技进步是怎样推动经济增长的?(1)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2)技术进步通过两种途径来推动经济增长:一是技术进步通过对生产力三要素的渗透和影响,提高各个部门和行业的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二是在高科技基础上形成的独立的产业,其产值直接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2、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经济效益,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

13、生产更多产品和劳务,从而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第二.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增加企业盈利和国家收入,增加资金积累,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三.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提高投资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益,从而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口多与资源相对不足、资金短缺的矛盾,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3、我国为什么要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论述题)(1)按实现经济增长途径的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可分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两种。(2)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

14、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4分)(3)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它的必要性:第一,与粗放型增长方式相比,集约型经济增长能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资源。推动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缓解资源有限与经济增长对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有利的条件。第二,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大不相同的。集约型经济增长能够较快地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三,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我国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才能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国际

15、竞争中立足的根本途径,是我国人民跨世纪的迫切任务。4、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第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第二、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第三、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5、简要说明我国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意义。(1)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2)城镇化必须与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城镇化滞后或超前都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情况总体来说是城镇化滞后。(3)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首先,加快城镇化,加快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其次,城镇化对扩大国内需求

16、,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1、简要说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必要性及如何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1)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继续进行的分配。(2)国民收入再分配之所以必要,是为了满足以下各项社会需要:其一,满足社会公共部门的需要;其二,满足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需要;其三,满足社会保障的需要;其四,满足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其五,调节经济关系和收入分配关系。(3)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工具,是国家财政以及税收、信贷、利息、保险费、价格等经济杠杆。 2、如何正确处理消费和投资的关系? P296(论述题)(1)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

17、配,最终用于消费和投资。(2)消费主要是指城乡居民为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消费支出,同时也包括政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投资是指国民收入经过分配后形成的投资资金。投资资金主要用于增加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进行技术改造,用于增加学校、医院、文化和体育场所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固定资产。(3)在社会主义社会,消费和投资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利益。消费是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投资用于扩大再生产,投资于公共设施建设,则是为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有利于将来提高消费水平,改善消费质量。但消费和投资又存在着矛盾。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投资的国民收入

18、多了,用于消费的国民收入就少了,反之亦然。(4)正确处理消费和投资关系的原则是两者都要兼顾,即在国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要使消费和投资都有所增加。*3、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是什么? (1)按劳分配是指社会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由以下三个条件共同决定: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第二.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水平还较低,是按劳分配的终极原因。第三.劳动还主要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

19、济管理和调控1、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宏观经济管理,就是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从总体上进行控制和调节,为微观经济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是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也是市场经济的要求。*2、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达到一定的目标。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宏观调控主要运行经济手段,同时运用计划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客观题复习资料

20、导言一、配伍题( A )生产力 ( B )生产关系A、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B、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单项选择题1.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2.生产力和生关系的统一构成( C)。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 C、生产方式 D、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3.生产关系的基础是(D)。A、产品归谁所有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C、生产力D、生产资料所有制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D )。A、人们不能认识它B、人们不能利用它C、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D、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5.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21、B)。A、社会生产B、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C、生产资料D、生产力6.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 D)。A、研究生产力B、研究社会形态C、研究人们之间的关系D、揭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三、多项选择题1.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是( DE )。A、四个环节互起决定作用 B、生产对分配、消费、交换具有反作用 C、分配决定生产、消费、交换 D、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E、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2.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AB )。A、生产资料 B、劳动力 C、经济基础 D、生产关系 E、生产方式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AD)。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

22、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E、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决定4.经济规律的类型有(BCD )。A、社会化大生产规律B、一切社会所共有的规律C、几个社会所共有的规律D、某一社会所特有的规律 E、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四、判断正误题1.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 对 )2.生产力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错 )3.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 对 )4.虽然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对 )5.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利用经济规律,也能完善、改造经济规律。( 错 )6.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一

23、定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错 )7.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力。( 错 )8.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 对 )9生产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错)10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手段两方面。(错)第一章一、( D )使用价值 ( B )价值 ( C )通货膨胀( A )通货紧缩A、由于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B、指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C、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D、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二、1.商品是(A )。A、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

24、动产品 B、直接满足生产者需要的劳动产品C、不进入商品流通而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D、直接以税收形式上缴的劳动产品2.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C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或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交换价值与价值的矛盾3.商品价值是(B)。A、使用价值的内容与基础B、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C、商品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D、商品的价格表现形式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B)。A、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C、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剩余劳动时间决定的5.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是(B)。A、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B

25、、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C、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D、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6.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D)。A、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B、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C、生产同一商品时的两次劳动D、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7.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B )。A、价格等于价值 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价格高于价值D、价格低于价值8.社会分工是指(A)。A、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B、同一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C、按性别和年龄自然形成的分工D、企业内部的分工9.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B )。A、商品按价值量进行交换 B、社会生产各

26、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C、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10在资本主义早期,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于各部门是依靠( C )A人们的自觉调节来实现B国家的干预来实现C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D剩余价值规律的调节来实现三、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是(BD )。A、科学技术进步 B、社会分工的产生 C、生产关系的变革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E、社会产品的增多2.商品的二因素是指( AC)。A、使用价值 B、具体劳动 C、价值D、抽象劳动 E、社会劳动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AB )。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 C、复杂劳动 D、简单劳动 E、

27、个别劳动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 BC)。A、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B、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C、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 D、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反比E、商品价格始终成反比5.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AC)。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内容和基础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E、价值与交换价值互为内容和形式6.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AB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 C储藏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7.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ADE )。A、社会待售商品量成正比 B、商品的价格水平成反比C、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D、商品的

28、价格水平成正比 E、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8.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两个主要因素是( AD)。A、社会的需求结构 B、社会的产业结构C、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D、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E、物质财富的分配方式9.价值规律的作用有(ABC)。A、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降低成本 B、自发调节部门比例关系C、刺激商品生产者激烈竞争和分化 D、引起货币贬值 E、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0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ABC )A.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B.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C.产品的社会化 D.生产资料占用的社会化 E.消费资料使用的社会化四、1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2私人劳动与社

29、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无论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还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两方面的性质。( )4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5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6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7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的流通速度。( )8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9价值规律是价值决定规律和价值实现规律的统一。( )10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1现代商品经济中,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问题上,政

30、府的干预是起主导作用的。( )12在当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规律是依靠剩余价值规律的调节来实现的。( )13社会分工是指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 )14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第二章一、配伍题(B )不变资本(A )可变资本 (D )相对剩余价值 (C )超额剩余价值(F )资本积累(E )资本积聚 (H )固定资本(G )流动资本A、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B、资本家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C、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D、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

31、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E、个别资本通过把自身所获得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通过资本积累来增大自己。 F、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G、投在原料、辅助材料和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H、由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构成的那部分资本二、单选题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带来剩余价值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是(A)。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统一 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统一3.在资本主义生产

32、中,工人新创造的全部价值是( A)。A、劳动力自身价值和剩余价值 B、商品的价值C、剩余价值 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4.资本家改进技术的直接目的是追求( B)。A、相对剩余价值 B、超额剩余价值 C、绝对剩余价值 D、年剩余价值5.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B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C、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加大劳动强度的结果6.按价值周转方式划分,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B)。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C、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D、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7.同时属于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生产资料是(A)。A、设备B、原料 C、燃料D、辅助材料8.资本

33、积累的源泉是( A)。A、剩余价值 B、交换价值 C、商品的价值D、社会产品9.生产资料生产之所以优先增长是因为(B )。指导P92 28A、扩大再生产主要依靠生产资料B、技术进步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C、生产资料生产比生活资料生产重要D、生产资料生产周期比生活资料生产周期长10.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 (C )。指导P91 21A、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下降C、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上升1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 )。指导P85 21A、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B、劳动的价值的货币表现C、对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所付的报酬 D、劳动的价

34、格12.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之间的数量关系是(C )。指导P94 38A、剩余价值率=利润率B、剩余价值率利润率C、剩余价值率利润率D、剩余价值率利润13.生产价格的构成是(C )。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 C、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D、全部预付资本14.平均利润的形成是(A )。指导P94 40A、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B、同一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D、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15.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企业可以获得(B)。指P95 48A、平均利润B、超额利润 C、垄断利润D、绝对剩余价值16.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是(A)。指P96 50A、级差地

35、租和绝对地租B、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C、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 D、垄断地租和建筑地段地租17.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B)。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 C、社会化大生产规律D、竞争规律18.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A )书P48A、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B、在使用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C、在劳动过程中的不同作用D、在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19.平均利润形成之后,商品市场价格的基础是(B )。A、价值 B、生产价格 C、垄断价格 D、成本价格20.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问题是( C ) A、社会总产品的生产 B、社会总产品的分配 C、社会总产品的实

36、现D、社会总产品的运动三、多项选择题1.超额剩余价值(CDE )。A、是高价出售商品的结果B、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C、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D、只有个别资本家才能获得E、是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2.相对剩余价值是( ADE)。A、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B、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C、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E、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3.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有(ABCD )。书P52A、对劳动力的的剥削程度B、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D、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E、

37、科学技术的进步4.资本集中的两个有力杠杆是(DE)。A、资本积聚B、国家干预 C、资本积累D、竞争E、信用5.产业资本在其循环中所采取的职能形式有(ABC)。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 D、流动资本E、商业资本6.成本价格是生产中消耗的:( CD)。PptA、固定资本 B、流动资本 C、不变资本 D、可变资本 E、流通资本7.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BC )。指P100 20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D、投入资本的大小 E、资本积累的规模8.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 BC)。PptA、劳动力的补偿 B、价值补偿 C、物质

38、补偿D、消费资料的购买E、生产资料的购买9.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ABCE )。书P66A、剩余价值率B、资本有机构成C、不变资本的节省 D、资本的集中程度 E、资本的周转速度10.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DE )。PptA、成本价格 B、社会价值 C、利润率 D、平均利润率 E、生产价格11.垄断利润包括以下部分(ABCD )。指P104 37A、以垄断低价购买生产资料而获得的额外利润B、由对生产技术条件的垄断而获得的一般超额利润C、平均利润 D、以垄断高价销售产品获得的垄断高额利润 E、成本价格12.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市场利息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BC)。A、资本有机构成状况 B、利润率 C、借

39、贷资本的供求D、银行信用 E、与劳动生产率无直接关系13.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有(AB )。指P105 44A、级差地租B、绝对地租 C、垄断地租D、矿山地租 E、建筑地段地租14.资本主义工资(AB)。PptA、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B、在本质上是劳动力价值C、是工人的劳动报酬D、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E、是劳动者出卖劳动的一种收入四、判断正误题1.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能创造出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对)2.剥削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之比。(错)指P107 103.资本家改进技术的目的,是获取相对剩余价值。(错)是超额4.资本主义工资在本质上是劳动的价值。(错)(劳动力价值)pp

40、t5.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现象形态。(对)书P666.平均利润就是产业资本家平均所获得的利润。(错)ppt7.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由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对 )ppt8.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剩余价值规律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对)9.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对)指P106 310.利润率总是大于剩余价值率的。( 错 )是小于11生产资本的职能是生产出剩余价值,货币资本的职能是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商品资本的职能是实现剩余价值。(对)指P108 17第三章一、配伍题( B )经济体制(A )市场机制 (C )金融资本 (D )金融寡头A、市场上供

41、求、价格、竞争等市场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运行B、按照一定资源配置方式联系起来的经济组织、经济机构、经济管理和调节方式等构成的体系C、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日益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最高形态的垄断资本D、极少数既控制银行又控制着工业的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二、单项选择题1.在资本主义早期,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于各部门是依靠(C)。A、人们的自觉调节来实现B、国家的干预来实现C、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D、剩余价值规律调节来实现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要的、基础性的作用,这种资源配置体制就是(B)A、计划经济体制B、市场经济体制 C、产品经济体制 D、自然经济体制3.资本主义发展

42、到垄断阶段,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D )。A、垄断消灭了竞争 B、垄断缓和了竞争 C、竞争凌驾于垄断之上D、垄断和竞争并存4.垄断产生以后(C )。A、完全消灭了竞争 B、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仍决定作用C、改变了竞争的条件、形式、内容和后果,形成了垄断竞争D、只存在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主要是(D )。A、自由竞争模式 B、垄断竞争模式 C、完全垄断模式D、国家干预下的垄断竞争模式6.货币资本买卖的市场价格是(C )。指P128 9A、利润 B、利润率 C、利息率D、平均利润率7.资本主义银行垄断的形成,使银行具有了新作用,这个新作用是(A )。A

43、、银行由普通的中介人变成万能的垄断者B、银行垄断资本可以去吞并和排挤小银行C、银行成了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中介人D、银行的存款增加从而使银行可能发放更多的贷款8.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统治者是(D )。A、领导者阶层 B、中间阶级 C、资本家D、金融寡头9.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内的统治是通过(B)。A、“个人联合”实现的 B、“参与制”实现的 C、金融联系实现的 D、制定垄断价格实现的10.股票控制额是指(B)。A、所有股东掌握的股票数额B、达到能控制公司的股票数额C、股东掌握的股票数额D、所有股东掌握的股票面额的总和11.经济体制是指(D)。A、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关系总和 B、企业内部各种管理制度C、和经济基础相联系的上层建筑D、和资源配置相联系的经济组织、管理和调节方式等构成的体系三、多项选择题1.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有(AB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远程教育/电大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