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题目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94190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题目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题目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题目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题目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题目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真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泰安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 24 Al 27 S 32 Cu 64 Zn 65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是A. 绿色出行B. 火力发电C. 植树造林D. 节约用电【答案】B【解析】【详解】A、绿色出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B、火力发电需要用到化石燃料,会排放很多污染性气体,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符合题意;C、

2、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D、节约用电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符合题意。故选B。2. 生活中的下列物品,主要是用合成材料制作的是A. 陶瓷餐具B. 铜质火锅C. 塑料水杯D. 纯棉衬衣【答案】C【解析】【分析】有机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详解】A、陶瓷餐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B、铜质火锅是用铜合金制成,属于金属材料,错误;C、塑料水杯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正确;D、纯棉属于天然材料,错误。故选C。3. 化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海

3、水制镁B. 钻木取火C. 粮食发酵D. 冰雪融化【答案】D【解析】【详解】A、海水制镁过程中有新物质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钻木取火过程中发生燃烧,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粮食发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冰雪融化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4. 我们在商场常看到“补锌”、“补铁”等字样的食品,其中“锌”、“铁”是指A. 元素B. 原子C. 分子D. 单质【答案】A【解析】【详解】“补锌”、“补铁”等字样的食品,其中“锌”、“铁”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质量或质量分数来描述;而不是以原子、分子或单质等形式存在,只有A符合题意

4、。故选A。5. 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 氢氧化钾B. 铝C. 金刚石D. 甲烷【答案】D【解析】【分析】分子、原子或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金属和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一般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详解】A、氢氧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铝是由铝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6.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氧气用于气焊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铜用于

5、制导线D. 活性炭用于除冰箱异味【答案】A【解析】【详解】A、氧气用于气焊,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C、铜用于制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D、活性炭用于除冰箱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A。7.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 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一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B. 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一氧气分子体积变小了C. 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水分子很小D. 氧气

6、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一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A、自然界中水天然循环,说明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氧气分子间隔变小,分子体积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滴水很小,但其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故选项说法正确;D、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都是由氧分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8.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振荡试管B. CO2的验满C. 配制氯化钠溶液D. 熄灭酒精灯【答案】D【解析】

7、【详解】A、振荡试管使用手腕振荡,不能上下振荡,错误;B、氧气验满,应该把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满了,错误;C、量筒只能量取液体,不能溶解液体,错误;D、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正确;故选D。9. 下列化学用语中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 Ca:表示钙元素B. 2OH-: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C. 2N:表示2个氮分子D. 2K:表示2个钾原子【答案】C【解析】【详解】A. 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Ca:表示钙元素,正确; B. 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在其符号前加上相应的

8、数字;2OH-: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正确;C.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表示微粒的个数在微粒前面加对应数字;2N:表示2个氮原子,错误; D. 2K:表示2个钾原子,正确;故选C。10. 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一中X溶液显酸性,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B. 图二转化1实现了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化C. 图一、图二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答案】A【解析】【详解】A、图一中X溶液,即碳酸溶液显酸性,但是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B

9、、图二转化1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叶绿体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无机物,葡萄糖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实现了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化,不符合题意;C、图一中二氧化碳和水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碳酸,图二中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叶绿体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故图一、图二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不符合题意;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1. 水和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水电解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B. 水能灭火是因为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

10、分数约为21%D.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答案】D【解析】【详解】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两者体积比为1:2;错误;B、水能灭火是因为可以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错误;C、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错误;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做电光源,正确;故选D。12.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P点表示10时丙的饱和溶液B. 1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的溶解度最大C. 20时,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甲溶液中析出

11、固体最多D. 20时,向130g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10时,P点位于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下方,则图中P点表示10时丙的不饱和溶液,选项错误;B、由图可知,1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丙的溶解度最大,选项错误;C、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20时,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甲、乙溶液中有固体晶体析出,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既与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有关,还与被降温溶液的质量有关,题文中、甲、乙溶液的质

12、量没有明确,则无法比较甲、乙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选项错误;D、由图可知,2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则20时,130g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30g乙物质和100g水,向130g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0g水,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选项正确。故选D。 13.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叙述不正确的是A. 金属材料:生铁、硬铝、青铜B. 盐类:苛性钠、小苏打、纯碱C. 铵态氮肥: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D. 溶液:盐酸、生理盐水、白酒【答案】B【解析】【详解】A、生铁是铁的合金,硬铝是铝的合金,青铜是铜的合金,均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B、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是电离时产生的阴

13、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符合题意;C、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均含氮元素,属于氮肥,且属于铵态氮肥,不符合题意;D、盐酸是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溶液,生理盐水是氯化钠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溶液,白酒是酒精等物质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B。14.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ACOCO2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B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

14、Ba(NO3)2溶液,过滤CCuCuO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NaCl固体MgCl2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蒸发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B、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硝酸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过滤,除去碳酸钡、硫酸钡,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C、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和稀盐酸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可得铜,符合题意;D、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

15、钾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钾,过滤,除去氢氧化镁,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题意。故选C。15.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 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C. 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D.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答案】B【解析】【详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的

16、液体,但是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B、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符合题意;C、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只是能量的转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由氧元素组成,但是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B。16.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C. 生

17、成物丙和丁都属于氧化物D. 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反应为CH2O和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详解】A.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中生成物为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正确;C. 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生成物丙二氧化碳和丁水都属于氧化物,正确; D. 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正确;17.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序号ABCD实验方案实验目的探究铁生锈的

18、条件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强弱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验中左侧试管中铁钉没有与氧气接触不易生锈,右侧试管中铁钉没有与水接触不易生锈,故无法通过对比探究出铁生锈的条件;B、在蜡烛的上方放置干冷的烧杯若烧杯中产生水雾,证明燃烧产生水,水由H、O组成,反应物中有氧气参与反应,氧气中含有O,则证明蜡烛一定含有H,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将0.5g碘分别放入10ml的水与酒精中,两个实验中除了溶剂的种类不同,其余的量都相同,则可以通过该实验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强弱;D

19、、根据质量守恒可知,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需要128份质量的铜,则完全消耗完玻璃管中的氧气需要消耗大量的铜,则该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设计不合理;故选C。18. 下列各组离子在pH大于7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H+、Ba2+、B. Mg2+、K+、Cl-C. Na+、Ba2+、D. Na+、Ba2+、OH-、Cl-【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该溶液pH大于7,所以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存在OH-,且各种离子之间不反应。【详解】A、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碳酸不稳定,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Ba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此选项错误;B、Mg2+、OH-两种

20、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此选项错误;C、Ba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此选项错误;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可以共存,此选项正确;故选D19. 有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硫酸亚铁、镁粉中的两种或多种。为确定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水、稀盐酸的挥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滤液1呈无色,则滤液2中可能会有Fe2+、Cu2+、Mg2+B. 若气体1为纯净物,则原固体X一定不含碳酸钙C. 若滤液2呈浅绿色,则滤渣1中一定含有铜、铁D. 若气体1为混合物,测滤渣1中一定含有碳酸钙、铜、铁

21、【答案】C【解析】【分析】碳酸钙难溶于水,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硫酸亚铁在溶液中显浅绿色,镁难溶于水,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铜活泼。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硫酸亚铁、镁粉,加足量水得到沉淀1,向沉淀1加入稀盐酸得到气体1、溶液2和沉淀2,说明沉淀1和沉淀2中一定有铜,则原固体中一定有镁和硫酸铜。【详解】A、若滤液1呈无色,固体粉末中含有硫酸铜、镁,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得到硫酸镁溶液为无色的,则滤液2中可能会有Mg2+,故说法错误;B、若气体1为纯净物,可能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也可能是铁与稀盐酸或者是镁与稀盐

22、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则原固体中可能含有碳酸钙,故说法错误;C、若滤液2呈浅绿色,滤渣1中含有铁、铜,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故说法正确;D、若气体1为混合物,所以气体1一定是二氧化碳和氢气,沉淀1可能是碳酸钙、镁和铜,也可能是碳酸钙、镁、铁和铜,故说法错误;故选C。20. 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是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能源用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溶解过程要多食用营养补品,补充微量元素厨房里可用食醋清除水垢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C.化学与健康D.

23、化学与安全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霉变大米煮熟后可以食用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水冲洗,再涂硼酸溶液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保证室内通风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A、用洗洁精除油污的原理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故选项中说法错误;保持人体健康需要合理食用营养补品,补充微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水垢的主要成分是有碳酸钙、氢氧化镁、碳酸镁等物质,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能与碳酸钙、氢氧化镁、碳酸镁发生化学反应,则能用食醋清除水垢,故选项说法正确;说法错误;B、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选项说法正确;太阳

24、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太阳能是可再生资源;选项中说法均正确;C、铁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缺铁元素会引起贫血症,故选项说法正确;霉变的大米有毒不能食用,故选项说法错误;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故选项说法正确;其中说法错误;D、皮肤沾上浓硫酸,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碳酸氢钠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故选项说法正确;煤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CO有毒,则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保证室内通风;说法错误;故选B。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26分)21. 日常生活生产中,往往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请根

25、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C1O2)作水处理消毒剂,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2)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某校为学生配置的营养餐中有下列食品。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A. 大米饭B. 鸡蛋C. 黄瓜D. 牛肉(3)碳酸氢钠在医疗上可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其原理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已列入我国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由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为:煤属于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合成气可用作气体燃料,写出合成气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

26、同的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考虑,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填字母序号)。A.甲醇(CH3OH) B.乙醇(C2H5OH) C.尿素【CO(NH2)2】【答案】(1)+4 (2)BD (3) (4) . 不可再生 . . C【解析】【小问1详解】二氧化氯中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氯元素显+4价;【小问2详解】A、大米饭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B、鸡蛋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C、黄瓜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D、牛肉富含蛋白质,符合题意。故选BD;【小问3详解】碳酸氢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7、小问4详解】煤属于化石燃料,短期内不能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氢气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不可能生成尿素。故选C。22. 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工具。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用的是砷化镓太阳能电池。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镓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所形成的镓离子的符号为_。(2)“天问一号”探测器应用了世界上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一新型镁锂合金,该合金具有减震、消噪和抗电磁干扰性能。关于该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28、)。A. 该材料硬度很小B. 该材料对电磁波有屏弊作用C. 该材料可有效的降低卫星发射时的噪音(3)某同学在探究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向铝粉和锌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Mg(NO3)2和AgNO3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滤渣和滤液。则反应后滤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混合溶液的质量_(填“增大”或“减小”):若滤渣中含有三种金属,则此时滤液中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答案】(1) . 31 . Ga3+ (2)A (3) . 减小 . Mg(NO3)2和Al(NO3)3【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一格可知,元素周期表一格的左上角为原子序数,中间为元素名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最下

29、面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31;质子数=各层电子数之和= ,解得=3,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所形成的镓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镓离子表示为Ga3+;【小问2详解】A、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故说法错误;B、该合金具有抗电磁干扰性能,对电磁波有屏弊作用,故说法正确;C、该合金具有消噪性能,可有效的降低卫星发射时的噪音,故说法正确;故选:A;【小问3详解】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 ,向铝粉和锌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Mg(NO3)2和AgNO3混合溶液,Mg(NO3)2不参与反应,铝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待铝完全反

30、应后,锌再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7份质量的铝与硝酸银反应生成324份质量的银,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65份质量的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216分质量的银,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故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若滤渣中含有三种金属,则三种金属分别是银、锌和铝,说明硝酸银量不足,只有铝与硝酸银反应,锌未参加反应,则此时滤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镁与硝酸铝,化学式为:Mg(NO3)2和Al(NO3)3。23. 海洋是一个巨大资源宝库,可以从海水中制得粗盐,以粗盐水为原料综合利用的部分途径如下图所示:(1)为除去粗盐水中的CaCl2、MgCl2和Na2SO4杂质

31、,加入下列3种过量试剂的顺序依次可以是 (填字母序号);A. Na2CO3、NaOH、BaCl2B. BaCl2、Na2CO3、NaOHC. NaOH、BaCl2、Na2CO3(2)按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过滤后的滤液A中溶质有_(填化学式):(3)写出生成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_;在该流程中,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的氨气,然后再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先通入过量氨气的目的是_。(4)若向分离出NaHCO3晶体后的母液B(含有NH4C1)中加入过量Ca(OH)2,则可获得一种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其化学式是_。【答案】(1)BC (2)NaOH、Na2CO3、NaCl (3) . . 使溶液显碱性,

32、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4)NH3【解析】【小问1详解】加入氯化钡时能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从而除去硫酸钠,加入碳酸钠溶液时能和氯化钙、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从而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得到滤液A后,调pH至中性,则为加入稀盐酸进行中和,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依次类推,则加入试剂的顺序为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或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都可以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故选择BC。【小问2详解】按上题B选项加入试剂的顺序,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为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以及过

33、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小问3详解】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在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再根据第四问可知母液B为氯化铵溶液,则在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化学方程式为;先通入过量氨气的目的是使溶液显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小问4详解】母液B(含有NH4C1)中加入过量Ca(OH)2,该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题目信息中饱和食盐水和氨气、二氧化碳制取碳酸氢钠,则母液B与Ca(OH)2生成的氨气为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化学式为NH3。三、(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4分)24. 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

34、称:_。(2)实验室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_。(4)某气体只能用C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_。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 c.密度与空气接近(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B、G、H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分液漏斗 (2)B (3) . F . E (4)bc (5)【解析】【小问1详解】仪器名称:分液漏斗;【小问2详解】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为固体不加热反应

35、,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小问3详解】要得到干燥的氧气,则生成氧气首先要通过浓硫酸干燥装置F进行干燥,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较为干燥,收集装置选择E;故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FE;【小问4详解】某气体只能用C装置排水法收集,说明该气体不溶于水、不和水反应,密度可能与空气密度接近或能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故选bc;【小问5详解】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则生成气体为氧气,氧气有助燃性,蜡烛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H装置中溶液石灰水变浑浊,故B装置中反应为固液不加热生成氧气的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25. 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

36、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帅引导下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实验探究】将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1)测定溶液pH变化的方法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pH变化如图1所示,则该同学是将_(填字母序号)。a.氢氧化钾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b.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2)测混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图2中B点表示的含义是_。(3)借助于酸碱指示剂丙同学通过图3所示实验,他观

37、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也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提出问题】针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大家纷纷提出了猜想。【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只有K2SO4;猜想二:有K2SO4和H2SO4;猜想三:有K2SO4和KOH【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选用Fe2O3粉末、BaCl2溶液,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Fe2O3粉末_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方案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与

38、反思】(4)丁同学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5)同学们经过反思与讨论,最后认为方案一中的Fe2O3粉末可以用下列的某些物质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请你选出可用药品的字母序号_。A.Mg B.CuO C.KCl D.Na2CO3(6)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_。【答案】 . a . 放热KOH和H2SO4恰好完全反应 . 2KOH+H2SO4=K2SO4+2H2O . 固体粉末减少(或消失) . 溶液变成黄色 . K2SO4与BaCl2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无法证明H2SO4一定存在 . ABD . 反应物是不过量(或反应物

39、是否有剩余)【解析】【详解】实验探究:(1)由pH变化曲线可知,溶液刚开始pH7,呈酸性,此时溶液应是H2SO4溶液,随着溶液的加入,溶液pH逐渐增大到7,最后大于7,所以应是将KOH溶液滴入H2SO4溶液中,故选a;(2)由图2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升高,说明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B点此时温度达到最高值,证明KOH溶液和H2SO4溶液恰好反应;(3)氢氧化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H+H2SO4=K2SO4+2H2O;进行实验:方案一:实验结论是猜想二正确,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硫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Fe2O3粉末,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

40、可观察到铁锈减少(或消失),溶液变成黄色,故填:固体粉末减少(或消失),溶液变成黄色;评价与反思:(4)方案二是不合理的;氯化钡与硫酸钾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只能证明有硫酸根离子,而不能证明有氢离子,故填:K2SO4与BaCl2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无法证明H2SO4一定存在;(5)A.Mg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可以证明硫酸过量; B.CuO和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硫酸铜溶液,可以证明硫酸过量; C.KCl和稀硫酸不反应,不可以证明硫酸过量; D.Na2CO3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可以证明硫酸过量;故选ABD;(6)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或反应物是

41、否有剩余,故填:反应物是否过量或反应物是否有剩余。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0分)26. 新冠病毒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公共场所尤其要注意消毒杀菌。戊二醛(相对分子质量为100)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注“一”、“=”表示原子之间相互连接)。试计算:(1)戊二醛中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2)_g戊二醛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30g【答案】(1)5:8:2 (2)50【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图示可知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碳原子5个、氢原子8个、氧原子2个,故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5:8:2。【小问2详解】根据第一问可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5H8O2,则设x

42、g戊二醛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30g,x=5027. 黄铜(铜、锌合金)具有合金的特性,可以用来制造机器零件。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黄铜中铜的含量,取黄铜样品25g放入烧杯中,再将160g稀硫酸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分别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加入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40404040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18.51210m请根据实验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m的值为_。(2)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答案】(1)10 (2)40% (3)解:由表格中数据可知,40g稀硫酸反应掉锌的质量为:。设40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x=9.8g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答: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4.5%【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金属活动性,合金中只有锌可以与硫酸反应;由数值可知第1次到第3次固体一直减小,但前两次固体减少的质量均为6.5g;第三次只减少了2g;所以第三次酸未完全反应,合金中锌已经完全反应,因此第四次加入的稀硫酸未参加反应,固体质量仍为10g;故填:10【小问2详解】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故填:40%【小问3详解】见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