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急预案管理和演练制度一、 适用范围 适用于项目部应急预案编制、审批及演练管理。二、 目的及名词 目的: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应急预案: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方案。三、 职责 1、项目部根据项目的危险源分布、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监控、风险分析,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及修订;预案要符合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实际演练情况,适时修订,做到科学、易于操作。 2、项目经理负责预案的颁布; 3、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及专职安全员
2、等成员的应急预案督导小组。应急预案所涉及的部门按预案分工协同负责预案的演练和实施。四、 编制要求 1、应急预案编制原则 1.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和财产损失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1.2、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现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强化一线人员的紧急处置和逃生的能力,“早发现、早报告、迅捷处置”。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1.3、科学实
3、用 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进行编制;应急对策简练实用,通过演练不断完善改进。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1.4、分级响应 应急和应急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应急工作按照事故的危害程度、波及和影响范围,实施分级应急响应的应急管理体制。 2、预案内容要求: 预案内容应包括应急小组成员配置及分工、应急装备配备、应急预案及应急响应程序等必要内容。五、预案评审 1、应急预案编制完成或修订完善后,应进行评审。评审由项目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查。评审修订后,经项目部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并按规定报有关
4、部门备案。发布实施的应急预案应每年评审一次。 2、预案评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总则、危险性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信息发布、后期处置、保障措施、培训与演练、奖惩、附则等。预案评审的主要效果应包括:评估预案描述的应急准备状态是否满足要求,提出应急预案执行程序中的缺陷和不足;评估预案确定的重大事故应急能力是否满足要求,识别资源需求,澄清相关机构、组织和人员的职责,改善不同机构、组织和人员之间的协调问题;评估预案规定的应急响应人员对应急预案、执行程序的可操作性是否可行可靠,进一步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能力。最终达到确保应急预案的充分性,确保应急设备的保障能力。六、应急管理
5、培训 1、针对已批准的应急预案,各单位应编制对各类专业应急人员、企业职工的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职工应熟悉避灾路线,掌握危险自救和互救知识。特殊作业人员(如救护人员、特殊环境、关键岗位人员等)在学习和考试后,应进行相应的训练和演练。应急预案如有修改补充,要组织职工重新学习。应急响应中心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对项目作业人员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应急意识。 2、培训结束应编制应急培训总结,内容应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人员、培训效果、培训考核记录等。七、应急预案演练 1、各单位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2、应急演练可采用包括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模拟演习在内
6、的多种演习类型。 3、各单位应成立应急演练指挥策划小组,根据选定的演练类型制定应急预案演练方案,演练方案包括下列事项:确定演练时间、目标和演练范围,演练方式,确定演练现场规则,指定演练效果评价人员,安排相关的后勤工作,编写书面报告,演练人员进行自我评估,针对不足及时制定改正措施并确保实施。 4、应急演练结束后,应进行演练评价总结,并编制演练评价报告。应急预案的演练检验下列效果: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充分性,参与人员的反应能力与处理能力,应急预案的操作性,应急设备的充分性、可用性与有效性,应急预案的组织协调性,外部机构响应的及时性,应急预案的经济性及有效性。 5、应急演练结束后,演习指挥策划小组应对演练发现进行充分研究,确定导致该问题的根本原因、纠正方法、纠正措施及完成时间,并指定专人负责对演练发现中的不足项和整改项的纠正过程实施追踪,监督检查纠正措施的进展情况。 6、演练结束后,各单位要依据演练中暴露的问题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保持应急预案的持续改进。八、附则1、本制度与上级有关规定不符的,执行上级规定。 2、本制度由安质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