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年辽宁省盘锦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西瓜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纸张粉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
2、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花生中富含蛋白质、油脂,故选项错误。B、牛奶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C、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D、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分析】A、根据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可以保护环境解答;B、根据废旧金属回收利用的意义解答;C、根据镁燃烧易造成空气污染解答;D、根据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解答。【解答】解:A、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可以保护环境,故正确;B、废旧金属回收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故正确;C、燃煤燃烧会产生
3、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易造成空气污染,故错误;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故正确;故选:C。【点评】“宜居生态城”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中考热点之一,增强环保意识、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4、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分析】A、根据碳酸钠的用途解答;B、根据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解答;B、根据氢
5、氧化钠碱性太强解答;D、根据石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解答】解:A、通常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不是碳酸钠,故错误;B、氧气具有助燃性,不能燃烧,不是燃料,故错误;C、氢氧化钠碱性太强,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错误;D、石墨质软,可以用于制作铅笔,故正确;故选:D。【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物质的性质并应用于实际生活是我们学习化学的指导思想。6【分析】A根据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来分析;C根据溶解所用仪器以及量筒使用的注意事项来分析;D根据溶液的均一性来分析。【解答】解:A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g10%5g
6、,需要水的质量为:50g5g45g,故正确;B托盘天平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所以食盐不能放在托盘天平右盘称量,故错误;C量筒只能用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用来配制溶液,称量好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溶解,故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配制好的溶液倒出一半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10%,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以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知识,要从正确的实验操作和错误操作会引发的后果分析判断。7【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在密闭容器内消耗氧气,测量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确定氧气的含量。因此在选择消耗氧气的药品时,应考虑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的其
7、他成分反应,生成物不能为气体;还应注意装置不漏气,药品的量要足,读数时温度要恢复至原来的温度等。【解答】解: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所以观察到的是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错误;B实验中的红磷必须足量,这样才能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耗尽,故错误;C实验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造成误差,故正确;D红磷燃烧停止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弹簧夹,否则造成测定结果偏小,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室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实验成功的操作进行了系统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特别是对分析实验能力的培养。8【分析】A、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物
8、质,降温会析出溶质;B、根据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不同产品解答;C、根据氧化钙溶于水同样会放出热量解答;D、根据有机合成材料使用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解答;【解答】解:A、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降温不会析出溶质,故此选项错误;B、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不同产品,故此选项正确;C、燃烧能放出一定的热量,但在不燃烧时有可能也会放出热量,例如氧化钙溶于水同样会放出热量,故此选项错误;D、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对自然资源的一种补充,但使用不当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例如废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
9、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9【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KCl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铁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过量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烘干,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
10、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氢氧化钙溶液能与过量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C。【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0【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H2SO4和NaOH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钠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三种物
11、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C、Na2CO3和Ba(NO3)2、Ca(OH)2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NaOH和CuSO4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11【分析】A根据有机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解答】解:A丁二酮是一种含碳元
12、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正确;B丁二酮是由丁二酮分子构成的,每个丁二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错误;C在丁二酮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6):(162)48:6:32,故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D丁二酮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构成,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分析】本题可分析先乙、丙、丁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甲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A、由表中的数据可知,丙
13、物质的质量减少30g,丁物质的质量增大25g,所以丁是生成物,故A错误;B、乙物质的质量不变,所以甲物质的质量增加5g,反应中甲、丙变化的质量比为5g:30g1:6,故B正确;C、反应前甲物质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C错误;D、丙、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能确定,所以相对分子质量比不能确定,故D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二、非选择题13【分析】每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元素的化合价应该标在元素符
14、号正上方。【解答】解:(1)2个亚铁离子可以表示为2Fe2+;(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可以表示为N;(3)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可以表示为C2H5OH;(4)过氧化氢中氧为1价,可以表示为H22。故填:2Fe2+;N;C2H5OH;H2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14【分析】(1)根据同一纵行原子的特征,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进行分析解答。(2)M2+与Ne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是原子失去2个电子得到的,进行分析解答
15、。【解答】解:(1)氧、硫元素位于同一纵行,是因为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均是6,均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2)M2+与Ne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是原子失去2个电子得到的,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2,则其核内质子数为12,为镁元素。故答案为:(1)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得到;(2)镁。【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分析】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电解水时,正氧负氢。【解答】解: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16、的。故答案为:氧气;氢元素和氧元素。【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水生成氢气(负极)和氧气(正极),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16【分析】(1)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根据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2)根据材料的分类及各种材料间的区别判断;(3)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解答;(4)根据醋酸能与碳酸钙反应分析。【解答】解:(1)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元素,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元素;老年人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骨质疏松;故填:元素,骨质疏松;(2)塑料保鲜膜的材料是一种塑料,不是纤维;橡胶手套用的是合成橡胶,不是纤维制的;棉布围裙是用棉花纤维制的,棉花纤维是天然纤维;玻璃果盘是玻璃的,不是纤
17、维的;故填:C;(3)洗涤剂能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故填:乳化;(4)由于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醋酸能与碳酸钙起反应,可用于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故答案为:食醋。【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历年中考的热点,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17【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通过分析
18、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CB;(2)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使B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采用的方法是蒸发溶剂;(3)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在50g水中加入20g A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4)将t2的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物质的溶解度减小,C物质到的溶解度增大,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C。故答案为:(1)ACB;(2)蒸发溶剂;(3)20;(4)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
19、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8【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利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解答】解:(1)温泉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2)检验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用肥皂水,这是因为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故填:肥皂水。(3)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须的物质,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故填:节约用水。【点评】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根据物质的组成种类可以判断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属于混合物。19【分析】(1
20、)根据活性炭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2)根据防范爆炸的措施来分析;(3)根据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来分析。【解答】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有毒气体与色素,所以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故填:吸附性;(2)加油站周围漂浮着可燃性的气体,所以加油站要严禁烟火,防止空气中混有的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故填:加油站周围空气中漂浮着可燃性的气体,遇到明火或电火花易发生爆炸;(3)加热冷水,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水中常有气泡冒出,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填: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生产生活,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要善于用化学知
21、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20【分析】(1)根据炼铁的原理、合金的优点、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以及防锈措施来分析;(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来分析。【解答】解:(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合金比纯的金属硬度、强度更高,抗腐蚀性也更好;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除锈后的铁架台可以通过涂漆来隔绝氧气和水,达到防锈的目的;故填:Fe2O3+3CO2Fe+3CO2;抗腐蚀性;Fe2O3+6HCl2FeCl3+3H2O;涂漆;(2)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将打磨后的两根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和硫酸铜溶
22、液中,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产生的明显现象是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由此得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锌铁铜,故填:硫酸锌和硫酸铜;锌、铁、铜。【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金属的有关性质和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1【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有氨味的气体A是氨气,白色固体能与熟石灰反应产生氨气和固体B,故一定含有硝酸铵,加水溶解,有固体C,故可能是本身不溶解的碳酸钙或是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据此解答。【解答】解:有氨味的气体A是氨气,白色固体能与熟石灰反应产生氨气和固体B,故一定含有硝酸铵,加水溶解,有固体C,故可
23、能是本身不溶解的碳酸钙或是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钡;(1)加水溶解经过操作a得到的是固体和溶液,故a是过滤操作,故填:过滤;(2)A是氨气,其化学式为NH3,故填:NH3;(3)硝酸铵 属于氮肥,故填:氮;(4)固体C中加入稀硝酸,有一部分溶解,则固体C中含有碳酸钙和硫酸钡,一定含有碳酸钙和氯化钡以及硫酸钠,故填: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钠;(5)固体C中加入稀硝酸,固体不溶解,则固体C是硫酸钡,是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的,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BaCl2+Na2SO4BaSO4+2NaCl;复分解反应。【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
24、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22【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来分析;(2)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燃烧的条件;(3)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注意事项来分析;(4)根据蒸发结晶的注意事项来分析;(5)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6)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1)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2)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物质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故填: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3)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的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故填:浓硫酸;(4)蒸发结晶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晶体时,即停止加热,依
25、靠蒸发皿本身的热量就可以将余下的水分蒸干;故填:出现较多量晶体;(5)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与酚酞试液中的水结合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故填:分子在不断地运动;(6)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的缘故;故填:二氧化碳溶于水。【点评】本题考查初中化学的几个重要实验,解题时根据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以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即可。23【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
26、性质不变,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纯净,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集气瓶没有装满水进行分析;(3)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a是酒精灯,b是锥形瓶;(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二氧化锰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纯净,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集气瓶没有装满水;(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
27、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所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BD装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故答案为:(1)酒精灯,锥形瓶;(2)2KClO32KCl+3O2,质量和化学性质,C,集气瓶没有装满水;(3)BD,Ca(OH)2+CO2CaCO3+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24【分析】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解答】解:(
28、1)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到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故填:Na2CO3+CaCl2CaCO3+2NaCl。(2)对滤液中的溶质,甲同学认为含有氯化钙、氯化钠;乙同学认为含有氯化钠、氯化氢;丙同学认为含有氯化钠;很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不合理,这是因为液体浑浊,说明没有盐酸。故填:氯化钠、碳酸钠;乙;液体浑浊,说明没有盐酸。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29、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产生气泡猜想正确(3)第组实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都倒入另一个洁净的烧杯中,最终液体澄清,则该液体中的溶质成分是一定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氯化钙,可能有过量的氯化氢。故填:一定有氯化钠、氯化钙,可能有氯化氢。(4)同学们交流后认为,实验室的废液应处理至中性再排放。故填:处理至中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5【分析】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解答】解:(1)设铁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质量为y,Fe+H2SO4FeSO4+H2,56 152 2x y 0.2g,x5.6g,y15.2g,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为:100%1.8%,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是1.8%。(2)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0%,答: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24 19:40:35;用户:微信用户;邮箱:orFmNt6JxbombNK-PZkfnvM8130;学号:42171657第12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