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917051 上传时间:2024-10-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2.04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一个数是由3个十亿、7个千万、6个万和4个百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2.整型□÷○=10……14,○最小是( ),这时□应是( )。 3.角的度数用( )度量,它是把一个半圆平均分成( )份,每一份是1°。 4.在括号里填上“>”“<”或“=”。 5公顷( )5000平方米                                 90000平方米( )40平方千米 9平方千米( )900公顷                                 6000006( )600万 5.根据规律填空,9×9=81,98×9=882,987×9=8883,9876×9=( )。 6.一个梯形上底长10厘米,下底的长是上底的3倍,它的上底延长( )厘米会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上底缩短( )厘米,会变成一个三角形。 7.3□9÷37中,如果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 8.一辆普通列车每小时行120千米,普通列车的速度可以写成( )。 二、选择题 9.△÷4=22…口,△中最大可填(  ) A.89 B.90 C.91 10.一道除法算式,商和余数都是28,被除数最小是(       )。 A.856 B.840 C.884 11.下面表述错误的是(       )。 A.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梯形。 B.长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 C.端点分别在两条平行线上,且与平行线垂直的所有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12.184÷46=3……46算式中余数和除数一样大,说明(       )。 A.商小了,要调大 B.商大了,要调小 C.商合适 13.在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乘6,商(  )。 A.不变 B.乘6 C.除以6 14.妈妈给小明做早餐所用的时间如下:淘米2分钟,熬粥20分钟,煎鸡蛋5分钟,热牛奶2分钟,拌小菜6分钟。妈妈做好早餐至少需要(       )分钟。 A.20 B.22 C.25 D.35 三、解答题 15.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854÷64=        800÷70=       506×25=        *169×38= 16.竖式计算,带★要验算。 287×63=                    170×86=                    840÷40= 506×48=                    ★712÷80= 17.脱式计算。 105÷35×2             105÷(5×7)             105÷5÷7 18.画一个上底是3厘米、下底是5厘米的直角梯形。 19.下图中,a//b,b//c,量出∠1、∠2和∠3的度数分别是(       )、(       )、(       )。你能发现什么? 20.星光小学组织四年级143名师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已知租车费用为每辆甲型客车920元,最多可坐52人;每辆乙型客车800元,最多可坐40人。怎样租车最省钱? 21.文体用品店运进5800个乒乓球,每25个装一袋,每4袋装一盒,现已准备了60个盒子,够不够用? 22.在一个等腰梯形花坛的四周围栏杆,栏杆长58米,这个梯形的上底是14米,下底是18米,这个等腰梯形的腰长是多少米? 23.某品牌免洗抑菌洗手液1瓶50元,买5瓶送1瓶。75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瓶? 24.商场促销。王叔叔有382元最多可以买多少支钢笔?还剩多少元? 25.自行车3小时行45千米,汽车4小时行216千米.汽车平均每小时比自行车平均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3070060400     三十亿七千零六万零四百     31 【解析】 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此数; 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此数;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就是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一个数是由3个十亿、7个千万、6个万和4个百组成,这个数写作3070060400,读作三十亿七千零六万零四百,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31亿。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写法、读法和求近似数,分级读、写或借助数位表读、写数能较好的避免读、写错数的情况,求近似数时要注意带计数单位。 2.     15     164 【解析】 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即除数最小为:余数+1,进而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 除数最小为:14+1=15 这时被除数是:10×15+14 =150+14 =164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除数最小为:余数+1,然后运用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四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3.     量角器     180 【解析】 度量角的度数所用的工具是量角器。量角器又称半圆仪,它是把一个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份是1度,记作1°。 解:角的度数用量角器度量,它是把一个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是1°。 【点睛】 此题主要是考查量角器的认识。 4.     =     <     =     > 【解析】 根据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先换算单位再进行比较;根据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即可解答。 5公顷=50000平方米; 40平方千米=40000000平方米,90000平方米<40平方千米; 9平方千米=900公顷; 600万=6000000,6000006>60万。 【点睛】 本题考查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注意高级单位转换低级单位乘进率。 5.88884 【解析】 根据前三道算式的结果可知:乘积的末尾的数字与第一个因数的末位数字之和是10,乘积中除末尾的数字其它都是8,8的个数和第一个因数的位数相同,并且第一个因数由9、8、7、6……依次递增。 9×9=81 98×9=882 987×9=8883 9876×9=88884 【点睛】 仔细观察前三道算式,找出特点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6.     20     10 【解析】 根据“一个梯形上底长10厘米,下底的长是上底的3倍”可知,这个梯形的下底是(10×3)厘米;再根据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可知,把这个梯形的上底延长(30-10)厘米会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上底缩短(10-0)厘米,会变成一个三角形。 10×3-10 =30-10 =20(厘米) 10-0=10(厘米) 所以,一个梯形上底长10厘米,下底的长是上底的3倍,它的上底延长20厘米会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上底缩短10厘米,会变成一个三角形。 【点睛】 熟练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与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6 【解析】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等于除数,商是两位数,否则商是一位数,据此即可解答。 3□9÷37中,如果商是一位数,则3□<37,□里最大填6。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除法试商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8.120千米/时 【解析】 速度的表示方法:先写千米,再写“/”,最后写时,据此写出普通列车的速度。 普通列车的速度可以写成120千米/时。 【点睛】 本题考查速度的表示方法,属于基础题,需熟练掌握。 二、选择题 9.C 解析:C 【解析】 余数最大为:4﹣1=3 4×22+3 =88+3 =91 答:△中最大可填91。 故选:C 10.B 解析:B 【解析】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商和余数都是28,要想被除数最小,只需要除数最小即可,除数要大于余数,除数最小是29。带入数据计算即可。 28×29+28 =812+28 =840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关键掌握余数总比除数小。 11.A 解析:A 【解析】 A.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平行,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所以平行四边形不是特殊的梯形,说法错误; B.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长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说法正确; C.端点分别在两条平行线上,且与平行线垂直的所有线段的长度都相等,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12.A 解析:A 【解析】 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余数=除数,说明余数还能被除数整除,此时商应该加上1;据此解答。 根据分析可知:184÷46=3……46算式中余数和除数一样大,说明商小了,要调大,正确的结果是184÷46=4。 故答案为:A 【点睛】 熟练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C 解析:C 【解析】 被除数不变,商随除数变化的规律: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反而除以(或乘)几。 在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乘6,商反而除以6。 故答案为:C 【点睛】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被除数不变时,商和除数的变化正好相反。 14.B 解析:B 【解析】 要使需要的时间最短,应先淘米,然后熬粥,在完成熬粥这项任务的同时,可完成煎鸡蛋、热牛奶和拌小菜这三项任务,则一共需要2+20分钟。 2+20=22(分钟) 妈妈做好早餐至少需要22分钟。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优化问题,要想时间最短,应合理安排各项任务之间的顺序,注意同时进行的两项任务应互不干扰。 三、解答题 15.13……22;11……30;12650;6422 【解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那一位对齐,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乘法可以利用积除以一个因数等于另一个因数进行验算。 854÷64=13……22                 800÷70=11……30       506×25=12650                              *169×38=6422      验算: 16.18081;14620;21 24288;8……72 【解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先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 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分别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结果要与十位对齐, 然后两个结果相加就得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结果。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时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 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287×63=18081                            170×86=14620                                 840÷40=21                                                506×48=24288                           ★712÷80=8……72                        验算: 17.6;3;3 【解析】 (1)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除法。 (3)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105÷35×2 =3×2 =6 105÷(5×7) =105÷35 =3 105÷5÷7 =21÷7 =3 18.见详解 【解析】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先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与这条线段平行且长为5厘米的线段;接着过上、下底的左端点画一条与上、下底垂直的一条腰,最后连接各点即可。 画图如下: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直角梯形的性质以及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的灵活应用。 19.137°;137°;137°;∠1、∠2和∠3的度数相等 【解析】 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组成平行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量角的步骤是:先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依此测量出∠1、∠2和∠3的度数,然后根据测量出的结果写出发现即可。 根据测量可知,∠1、∠2和∠3的度数分别是137°、137°、137°。 我发现∠1、∠2和∠3的度数相等。 【点睛】 熟练掌握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租2辆甲型客车和1辆乙型客车 【解析】 算出租甲型客车0辆、1辆、2辆、3辆,对应租乙型客车的辆数和租车的总费用,据此选择最省钱的方案。 序号 租甲型客车(辆) 甲型客车可坐人数(人) 坐乙型客车人数(人) 租乙型客车(辆) 租车总费用(元) ① 0 0 143 4 3200 ② 1 52 91 3 3320 ③ 2 104 39 1 2640 ④ 3 156 0 0 2760 2640元<2760元<3200元<3320元 答:租2辆甲型客车和1辆乙型客车最省钱。 【点睛】 解答此题时通过列表法列出所有可行方案,从中选择最省钱的租车方案。 21.够 【解析】 25乘4等于一盒可以装的个数,再60等于60盒可以装的个数,再与5800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25×4×60 =100×60 =6000(个) 6000>5800,够用。 答:准备60个盒子够用。 【点睛】 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知识的掌握。 22.13米 【解析】 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用栏杆总长减上底长,减下底长,得到的是两个腰的总长,再除以2,就是每一个腰长。 (58-14-18)÷2 =(44-18)÷2 =26÷2 =13(米) 答:这个等腰梯形的腰长是13米。 【点睛】 熟悉等腰梯形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18瓶 【解析】 因买5瓶送1瓶,所以花5瓶的钱就买了5+1=6瓶,50×5=250元,750里面有几个250,就得到几个6瓶,据此解答。 750÷(50×5)×(5+1) =750÷250×6 = 解析:18瓶 【解析】 因买5瓶送1瓶,所以花5瓶的钱就买了5+1=6瓶,50×5=250元,750里面有几个250,就得到几个6瓶,据此解答。 750÷(50×5)×(5+1) =750÷250×6 =3×6 =18(瓶) 答:750元最多可以买18瓶。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除法的意义先求出750元里面有几个250元,再根据乘法的意义乘上6。 24.11支;4元 【解析】 一支一支的购买,买两支需要38×2=76(元)>68元,所以可以把两支看成一组,一组一组的购买,先用382除以68,求出可以买几组,还余多少钱,然后判断余下的钱数是否能购买1 解析:11支;4元 【解析】 一支一支的购买,买两支需要38×2=76(元)>68元,所以可以把两支看成一组,一组一组的购买,先用382除以68,求出可以买几组,还余多少钱,然后判断余下的钱数是否能购买1支,从而解决问题。 382÷68=5(组)……42(元) 42>38 42-38=4(元) 5×2+1 =10+1 =11(支) 答:王叔叔有382元最多可以买11支钢笔;还剩4元。 【点睛】 解决本题需要注意:①求出的商是指5组两支,不是一支;②余下的钱数比38元多的时候还可以再买1支。 25.39千米 【解析】 216÷4-45÷3 =54-15 =39(千米) 答:汽车平均每小时比自行车平均每小时多行39千米。 解析:39千米 【解析】 216÷4-45÷3 =54-15 =39(千米) 答:汽车平均每小时比自行车平均每小时多行39千米。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