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天津市武清区雍阳中学初二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黄金周期间,不少同学选择了以旅游、娱乐等方式过假期,而某中学七年级(4)班的同学则来到了地铁站、博物馆、图书馆等做义工。中学生参与义工活动 ( )
①有利于领略生活的意义
②有利于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③有利于传递情感正能量
④会影响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某校组织学生到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真正有了个“亲密接触”。参加这一活动能让学生( )
①学到与课本无关的知识②体验社会生活,培养亲社会行为
③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④感受到社会实践比课堂学习更重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观察漫画《钓鱼网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我们要警惕网络中的陷阱
②有的人利用网络实施诈骗
③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④网络中处处有陷阱,我们应远离网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近年来,多样化的手机APP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随着手机短视频盛行,互联网“景观”也让越来越多人“沉迷”。地铁上、朋友聚餐时、闲暇时、临睡前,手机都牢牢地拴住了我们。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要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
②要学会“信息节食”,不能因沉迷网络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我们要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利用网络传正能量
④网络容易使人沉迷,我们应远离网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图示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表示概念关系的直观方法,下图所示是诉讼与刑事诉讼的关系。下列概念可以用如图所示方式表示的是( )
A.一般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
B.警告和罚款
C.主刑和附加刑
D.严重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6.徐某等5位未成年人找到九年级女生小婷,对其实施扇耳光、用水淋、强迫下跪等欺凌行为。法院依法判决徐某等5位未成年人9个月至6年半不等的有期徒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徐某等人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②未成年人犯罪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小
③徐某等人侵犯了小婷的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 ④违法行为都应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观察下边漫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该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
②维护社会秩序靠社会规则
③市民文明养犬意识待增强
④对违法行为加强依法制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甲乙两公司为了逃税,签订了金额不同的两份合同,一份涉及金额较小,用于主管机关备案登记纳税;另一份涉及金额较高,用于实际的交易价格。对此,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公司是自愿订立的合同,因此是合法的
B.甲乙两公司逃税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当受刑罚处罚
C.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行为的底线
D.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公司法人可以逃税
9.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将网店刷好评、删差评等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意见稿》称,对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主体必须实施严厉惩戒,才能充分发挥信用监管威慑力,切实提升市场监管效能。结合有关司局、国家药监局和国家知识产权的反馈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了10项惩戒措施,基本覆盖各业务条线职责。这说明( )
A.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B.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
C.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亡
D.社会是复杂的,不讲诚信是正常现象
10.我国最新通过的《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公序”就是指公共秩序。下列行为属于遵守公共秩序的是( )
①在旅游区自觉排队 ②经常收拾自己的房间
③在图书馆不打电话 ④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某校橱窗内张贴了一张爱心捐助金使用情况的公示单,其中受助者信息被有意隐藏了。这体现了( )
①对捐助者的尊重
②信息不够公开透明
③关爱他人,讲究策略
④关爱他人,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2.承担责任,往往意味着付出一定的代价,下列常见的代价有( )
①时间精力金钱 ②良好的自我感觉 ③他人的赞扬 ④他人的讥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企业负责人说:“我要对员工负责。”家长说:“我要对子女负责。”老师说:“我要对学生负责。”这表明( )
①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②角色不同意味着责任也不同
③责任就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情 ④角色变换之后责任不会改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4.干航天一辈子都不会累的孙家栋,年近90依然坚持下田科研攻关的袁隆平,一生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之苦的人带来希望的屠呦呦……他们在各自的岗位默默坚守、辛勤耕耘,犹如一朵朵奔腾的浪花,争相汇入祖国发展的洪流。这些功勋模范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不言代价与回报地承担社会责任 ②人生价值的实现主要看他得到了什么
③奉献社会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精神 ④要全身心投入自己应该做的事,不抱怨、不懈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国家总体安全观谋求的是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以下事例体现国土安全的是( )
A.我国出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
B.我国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
C.我国持续推动和实施植树造林工程
D.我国海洋局公布了钓鱼岛及其70个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和位置描述
16.一位中国留学生获得了一份丰厚的奖学金,当她得知只有放弃中国国籍才能领取这笔奖学金时,她毅然决定放弃领奖。这告诉我们( )
①维护集体利益就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②应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③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④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祖国充满热爱之情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17.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影响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我们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增强
①危机意识 ②防范意识 ③和平意识 ④战争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18.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就应该( )
①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②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③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④完全放弃个人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共和国勋章”是我国的最高荣誉勋章,截止目前共有九位英雄获得,这九位获得者都是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功臣,因此才被礼赞最高荣誉,他们分别是:“氢弹之父”于敏,“改革先锋”申纪兰,最美奋斗者"李延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时代楷模”张富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呼吸病专家”钟南山,他们的事迹说明( )
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发扬实干精神
②劳动有分工不同,有高低贵贱之分
③生命的伟大在于对社会的创造和贡献
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就意味着个人利益的损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在当代中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被赋予新的内涵,它要求我们青少年( )
①面临国家危难,要担负起救国重任
②要胸怀祖国、自觉承担起实现民族振兴的历史责任
③选择 自己喜欢的职业,谋求更好地发展
④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二、非选择题
21.出租车拒载、高空抛物“霸座”、遛狗不拴狗链……2019年11月25日,《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索)》提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首次审议、草案从公共秩序、文明出行、公共环境卫生、保护生态环境、文明旅游等多个方面,重新定义文明礼貌基本规范。草案对公民文明出行有明确规定,其中包括:公交车、出租车、客运车辆上下客时有序停罪,不甩客、欺客、拒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主动为有需要的人让座,不得抢座、霸座、强迫他人让座;禁止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辱骂、拉扯、殴打或者以其他方式危害交通安全;不破坏共享交通工具及其相关设施设备,使用后按照规定有序停放。
围绕着这个条例的有关规定,八年级(1)班同学准备举行一次研讨活动,请你参与进来与大家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出租车拒载等类似行为有哪些危害?(两个方面即可)
(2)有人认为该条例是对自由的限制。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
(3)为了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中学生该怎么办?(两个方面即可)
22.情景一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于9月4日在北京开幕。各式各样的机器人,丰富多元的5G体验区,精彩纷呈的冬季运动专题展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初中生小京想和同学们一起去参观“服贸会”,他们了解到参观的一些规定。
扫描二维码下载服贸会App,在“预约参观”里进行观展预约。
预约的个人用户需已注册北京健康宝并确保健康状况为“绿码”。
预约成功后请携带身份证并佩戴口罩,从预约入口刷码入场。
几个同学围绕以上的参观须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1)小京想说服同学们去参观,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他补充理由。
情景二 小京去参观时,发现一些老年人因为不会网上预约而无法参观。经了解,由于部分老年人不知道如何使用数字技术,很多便利服务没有办法享受。于是小京在政府网站“我要建议”的栏目留言,建议增加现场参观买票窗口,从而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在网站设置“我要建议”的栏目,并对小京的行为进行评价。
23.小强是学校校园网的小记者,他抓拍了以下几个“生活镜头”,并以此为素材编制了一个专题短片,以引起大家对“责任”话题的思考。
镜头一:有些同学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花钱大手大脚。
镜头二:有些同学抄作业、考试作弊、迟到早退。
镜头三:有些同学横穿马路、闯红灯,乱踏草坪。
(1)反思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谈谈在家庭中我们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小美也拍了几张小区生活中的几张图片:
(2)针对小美反映的情况,从承担责任的角度给小区居民提几条意见。
小静说了自己最近的烦恼:临近期末,复习时间紧张,但学校参加汇报表演的节目还需要去排练,课代表的事情也比较多,感觉自己有点力不从心,想放弃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3)作为同组的同学,你会如何劝说小静?
(4)在活动结束后,跟小组同学分享一下自己在这次讨论中的收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详解】
本题考查对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意义的理解。
①②③:题文中,来到地铁站、博物馆、图书馆等做义工。中学生参与义工活动有利于领略生活的意义,有利于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有利于传递情感正能量,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参加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学习,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C
解析:C
【详解】
本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②③: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了解社会、关注社会,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有利于体验社会生活,培养亲社会的行为。②③说法正确;
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到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不一定是与课本无关的知识,故①说法错误;
④: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都很重要,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3.A
【详解】
本题考查网络交往要学会自我保护。
①②③:漫画说明了网络具有虚拟性,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有的人会利用网络实施诈骗,我们要明辨是非,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警惕网络中的陷阱,抵制不良诱惑,以
解析:A
【详解】
本题考查网络交往要学会自我保护。
①②③:漫画说明了网络具有虚拟性,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有的人会利用网络实施诈骗,我们要明辨是非,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警惕网络中的陷阱,抵制不良诱惑,以免上当受骗,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网络有利有弊,我们应理性利用网络,④错误;
故本题选A。
4.A
【详解】
本题考查对网络的正确认识。
①②③:题文材料说明了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但沉迷网络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做到理性上网,科学上网。①②③正确
解析:A
【详解】
本题考查对网络的正确认识。
①②③:题文材料说明了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但沉迷网络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做到理性上网,科学上网。①②③正确;
④:观点错误,片面夸大了网络的负面影响;
故本题选A。
5.A
【详解】
本题考查法不可违。
A:题干中,图示概念间的关系属于包含关系,一般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是包含关系,故A说法符合题意;
B:警告和罚款都属于行政处罚,故B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C:主刑和附加刑是刑法处罚,故C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D:严重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是一类行为,不属于包含关系,故D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A。
6.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违法犯罪的认识。
②③:题文中徐某等5位未成年人殴打他人,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强迫下跪,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对未成年人判处有期徒刑,表明他们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应该承担刑事责任,所以②③观点正确;
①④:徐某等人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被判处有期徒刑,是刑事违法行为,不是民事违法行为,所以排除①;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只有刑事违法行为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所以排除④;
故本题选B。
7.D
【详解】
本题考查遵守规则、法不可违。
②③④:题文内容说明市民文明养犬意识待增强,体现了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的需要,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因此对违法行为要加强依法制裁,所以②③④说法正确;
①:题文中处以50元罚款属于行政处罚,因此该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①错误;
故本题选D。
8.C
【详解】
本题考查法不可违。
A:题文中甲乙两公司为了逃税,签订了金额不同的两份合同,属于违法行为,故A项错误;
B:逃税行为是违法行为,但是触犯刑事法律才会受刑罚处罚,B错误;
C:甲乙两公司的逃税行为是违法行为,会受法律的相应制裁,因为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行为的底线。C正确;
D:公司法人也需要依法纳税,D错误;
故本题选C。
9.A
【详解】
本题考查诚实守信。
A:题干中,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拟将网店刷好评、删差评等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对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主体必须实施严厉惩戒。这说明诚信对个人重要性,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故A说法符合题意;
B:题文不能体现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故B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C:题文不能体现诚信对国家重要性,故C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D:不诚信是违背道德原则和法律要求,是不正常现象,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0.B
【详解】
本题考查遵守公共秩序。
①③:依据教材知识,公共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在旅游区自觉排队、在图书馆不打电话是遵守公共秩序的表现,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经常收拾自己的房间,是自立的表现,故②不符合题意;
④: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表现,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1.D
【详解】
本题考查对关爱他人的认识。
①③④:依据题文描述,受助者信息被有意隐藏,体现了对受助者的尊重,表明关爱他人讲究策略,关爱他人要考虑他人内心的感受,故①说法错误;③④说法正确;
②:没有正确理解题意,故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2.C
【详解】
本题考查承担责任的代价的知识点。
①④: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的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属于承担责任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②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13.A
【详解】
本题考查角色与责任。
①②:分析题干内容,说明不同的人在社会上扮演着不同角色,也承担着不同责任,角色不同意味着责任不同,故①②说法符合题意;
③: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故③说法错误;
④:责任随着角色不同,责任也发生不同变化,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4.C
【详解】
本题考查了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
①③④:8位荣获“共和国勋章”的功勋模范,在各自的岗位默默坚守、辛勤耕耘,犹如一朵朵奔腾的浪花,争相汇入祖国发展的洪流,他们的行为启示我们奉献社会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精神,要不言代价与回报地承担社会责任,要全身心投入自己应该做的事,不抱怨、不解怠,故①③④正确;
②:观点是错误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不是看他得到了什么,而是看他付出了什么,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故排除②;
故本题选C。
15.D
【详解】
国家安全体系的内容: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分析选项可知,A我国出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属于信息安全;B我国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属于经济安全;C我国持续推动和实施植树造林工程属于生态安全;D我国海洋局公布了钓鱼岛及其70个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和位置描述,属于国土安全,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国家安全体系,我们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16.C
【详解】
本题考查对维护国家利益的认识和理解。
①:维护集体利益不一定必须牺牲个人利益,故①说法错误;
②③④:依据题文描述,放弃中国国籍,这是违背国家利益的表现。中国留学生宁愿舍弃奖学金也不放弃中国国籍,这是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表现,自觉维护了国家利益;启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故②③符合题意;④的说法没有体现出维护国家利益的内容,故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17.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影响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我们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增强危机意识,观点①正确;我们要增强防范意识,时刻维护国家利益,观点②正确;观点③与题干不符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不应该树立战争意识,观点④错误;观点①②正确,所以选A。
18.B
【详解】
本题考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①②③:据教材知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应该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故①②③说法符合题意;
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本质一致的,以国家利益为重,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9.C
【详解】
本题考查对承担社会责任的认识和理解。
①③:依据题文描述,九位抗疫英雄的事迹向我们说明了生命的伟大在于对社会的创造和贡献,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发扬实干精神,故①③说法正确;
②:劳动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故②说法错误;
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并不一定意味着个人利益的损失,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20.C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承担对国家的责任的认识,根据所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求我们青少年要胸怀祖国,自觉承担起实现民族振兴的历史责任,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绚丽的光彩,①不符合青少年的角度;②④观点正确;③不属于社会责任,与题文无关,所以正确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
21.(1)损害个人形象;影响他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规则;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影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等等。
(2)这种看法不对,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自由要受到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等等。
(3)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等等。
【详解】
(1)本题要求回答出租车拒载等类似行为有哪些危害,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结合教材知识,可以从对个人和他人的影响;对社会规则和秩序的破坏;影响社会和谐和精神文明建设等角度来说明其危害。(2)本题考查规则与自由的关系,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首先说明这种看法不对。然后结合教材知识,从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等方面来给出理由。(3)本题考查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知识,可以从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做文明有礼的人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等方面来回答。
22.(1)这些规则是有一些麻烦,但规则保障了正常的参观秩序和大家的健康。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遵守规则,所以要去参观,我们就要遵守相关规定。
(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的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小京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公民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详解】
本题考查规则、网络作用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材料分析作答。
(1)本题考查规则的相关知识。依据教材知识,可以帮小京补充规则的重要性以及遵守规则必要性即可。如规则保障了正常的参观秩序和大家的健康。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遵守规则等。
(2)本题考查网络的积极作用。联系教材知识,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有序的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小京的行为是正确的,他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据此作答即可。
23.(1)①自理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②听从父的教诲,服从父母在生活方面的安排。③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汇报自己在生活、学习方面的情况、④关心家庭事务,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①要增强规则意
解析:(1)①自理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②听从父的教诲,服从父母在生活方面的安排。③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汇报自己在生活、学习方面的情况、④关心家庭事务,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①要增强规则意识,遵守法律及小区生活约定。②提高公德意识,主动维护公共秩序。③爱护小区环境,同破坏小区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3)①要认识到承担责任可以得到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②认识到在生活中有些非自愿选择但必须承担的责任,我们应该不言代价与回报。③跟老师、同学进行协调,尽量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4)①进一步强化自己的责任感,明确了自己在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生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②明白了承担责任应该立足于生活、学习中的小事,从小事做起
【详解】
(1)本题考查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依据自身实际,从自理自立,服从父母在生活方面的安排,主动与父母沟通交流,汇报自己在生活、学习方面的情况,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方面来回答。(2)从四幅图片上看出,一些小区居民没有履行对他人和对社区的责任。依据教材知识,从增强规则意识,遵守法律及小区生活约定,提高公德意识,主动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小区环境,同破坏小区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等方面来回答。(3)面对众多的责任,小静想要放弃。从责任的角度对其进行劝说。从承担责任可以得到精神方面的回报,不言代价与回报承担那些非自愿选择但必须承担的责任,跟老师、同学进行协调,尽量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提高时间利用效率等方面来回答。(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责任回答即可。依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内容,从强化责任感,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承担责任应该立足于生活、学习中的小事,从小事做起等方面来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