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正蓝旗金沙湾饲料有限公司储备育肥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900372 上传时间:2024-10-18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6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蓝旗金沙湾饲料有限公司储备育肥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正蓝旗金沙湾饲料有限公司储备育肥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蓝旗金沙湾饲料有限公司 储备 育肥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单位:正蓝旗金沙湾饲料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正蓝旗桑根达来镇吉胡兰图嘎查 编制单位:工程咨询中心 编制时间: 1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工程咨询中心 正蓝旗金沙湾饲料有限公司储备育肥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1 1.1 项目名称及性质 1 1.2 项目建设单位 1 1.3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和范围 1 1.4 建设规模 2 1.5 建设地点和条件 2 1.6 建设内容与建设期限 2 1.7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 3 1.8 经济效益分析 3 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 1.10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4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5 2.1 项目建设背景 5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4 2.4建设单位概况 16 第三章 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16 3.1市场分析 16 3.2生产和营销模式 17 第四章  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17 4.1 项目选址原则和要求 17 4.2项目区概况 17 4.3项目地点选择 20 第五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20 5.1 总工艺流程 20 5.2 技术方案 21 5.3 设备方案 24 5.4 工程方案 26 第六章 原材料燃料供应 31 6.1 牛源供应 31 6.2 饲草料供应 31 6.3 燃料供应 31 第七章 项目总体布置 31 7.1 总平面布置原则 31 7.2 总平面布置方案说明 32 7.3 运输 32 第八章 节水和能源节约措施 33 8.1 建筑部分节能措施 33 8.2 机电部分节能措施 33 8.3 其它节能措施 33 8.4 节约用水措施 34 8.5 耗能指标 34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34 9.1场地环境条件 34 9.2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35 9.3综合利用与治理方案 35 9.4环境保护投资 35 9.5环境影响评价 35 第十章 劳动安全 35 10.1劳动安全 35 10.2卫生 36 第十一章 项目经营模式与人力资源配置 36 11.1项目经营模式 37 11.2职能机构和人力资源计划 37 11.3劳动制度 38 11.4技术培训 38 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8 12.1项目实施计划 39 12.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39 12.3 项目实施进度表 39 第十三章 项目招投标 40 13.1 招标范围 40 13.2 项目的招标组织形式 40 13.3 项目采购的招标方式 40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1 14.1投资估算依据 41 14.2项目投资估算 42 14.3资金来源与筹措 45 14.4 资金使用和管理 45 第十五章 财务评价 45 15.1销售收入 45 15.2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46 15.3利润总额及分配 48 15.4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48 15.5不确定性分析 48 15.6财务评价结论 48 15.7社会效益 49 第十六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50 16.1可行性研究结论 50 16.2建议 50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及性质 1.1.1项目名称:正蓝旗金沙湾饲料有限公司储备育肥项目 1.1.2项目性质:新建 1.2 项目建设单位 内蒙古正蓝旗金沙湾饲料有限公司于2010年8月16日注册成立,企业营业执照号:152530000003076,组织机构代码证号:50120118-7,内地税字号:152530561201187,本公司“三证”已年审合格。企业法人:梁振北,注册资本人民币300万元,由一人独资,占注册资本100%,身份证号:152530198403143214。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任正蓝旗金沙湾饲料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自2010年成立该企业以来,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了企业素质,塑造了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领导力量。 1.3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和范围 1.3.1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 a) 《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 〔2007〕4号) b)《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20号)。 c)《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农牧发[2010]6号。 d)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省、市、县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e)财务效益评价按国家《建设项目评价——方法参数》(第三版)进行规范化计算和财务经济分析。 f)机械设备价格依据各专业生产厂家报价比较后综合估算。 g) 土建工程依据当地同类工程造价比较估算。 1.3.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围 a)建设规模及规划布局,环境分析。 b)肉牛场地条件分析。 c)技术的可靠性分析。 d)生产销售的可靠性。 e)编制劳动定员、工程投资、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评价。 1.4 建设规模 按存栏肉牛500头设计,其中基础母牛200头,年出栏肉牛300头。 1.5 建设地点和条件 1.5.1建设地点 本项目拟在正蓝旗桑根达来镇吉呼兰图嘎查,建设养牛场一个,占地面积约78.319亩、储备饲草,饲料,喂养设备库房4000平米 1.5.2建设条件 项目区西邻正镶白旗,北接苏尼特左旗、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东与多伦县、赤峰市克什克旗相连,南与太仆寺旗、河北省沽源县毗邻。项目区地带性植被为典型草原,非地带性植被主要有草甸、沼泽和沙生植被,项目核心区主要为沙地植被。水草丰美,是优良的天然放牧场。本嘎查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交通、通讯、信息快捷,即能保证饲草料及时供应也兼顾了育肥牛销售运输的方便。 1.6 建设内容与建设期限 1.6.1建设内容 按存栏肉牛500头设计。配套建设牛舍、饲草饲料储备库、饲料加工存储及防疫、接种设备和办公、生活设施、饲草基地等。 1.6.2项目建设期:1年。 1.7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 1.7.1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2099万元(规模投资201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962万元,建设期利息22万元,流动资金投资115万元。 1.7.2资金筹措 筹资方案为:项目单位自筹资金1418万元,申请银行贷款600万元。 1.8 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收入1467万元,年均利润410万元,投资利润率20.26%,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6.76年。 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财务指标汇总表 基本报表8 单位:万元 序号 名称 单位 指标 说明 1 项目总投资(含全部流动资金) 万元 2099     项目规模总投资(含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2018   1.1 建设投资 万元 1962     其中:基本预备费 万元 150     其中:涨价预备费 万元     1.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22   1.3 流动资金 万元 115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34   2 营业收入(含税) 万元 1467 生产期平均 3 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11 生产期平均   增值税 万元 107 生产期平均 4 总成本费用 万元 938 生产期平均 5 利润总额 万元 410 生产期平均 6 所得税 万元 103 生产期平均 7 税后利润 万元 308 生产期平均 8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8.1 财务内部收益率         项目投资所得税前 % 24.66     项目投资所得税后 % 19.2     项目资本金 % 21.18   8.2 财务净现值         项目投资所得税前 万元 1696 ic=8%   项目投资所得税后 万元 1098   8.3 项目投资回收期     含建设期   静态投资所得税前 年 4.7     静态投资所得税后 年 5.45     动态投资所得税前 年 5.58     动态投资所得税后 年 6.76   8.4 总投资收益率 % 20.26   8.5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 % 22.6   9 清偿能力分析 年     9.1 财务比率         资产负债率 % 22.63 达产年   流动比率 % 284.53 达产年   速动比率 % 39.68 达产年 9.2 借款偿还期 年 2.55 含建设期 10 盈亏平衡点 % 32.92 生产期平均 1.10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10.1综合评价:该项目建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符合国家的有关产业政策,建设规模适宜,资金安排合理。项目设计方案合理,先进实用。财务分析经济效果可行,管理体系健全。在项目建设的设计中兼顾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标准养殖、健康养殖、生态养殖示范场的建立与推广。 1.10.2论证结论:该项目从建设规划、投资规模到经营管理均切实可行,立项目标准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处理和谐,对调整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推广标准化、良种化、规模化养牛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建议有关部门抓紧批准立项,并给予大力支持。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国家产业政策 畜牧业是内蒙古主体产业,丰富的饲料资源和良好的自然资源为发展畜牧业奠定了基础,特色肉牛养殖业是我区一项新兴的养殖产业。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地畜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在当地消费市场的带动下,特色肉牛养殖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从饲养的品种看大多数还停留在传统过程中,许多优良的新品种引进的数量少杂交改良的层次低,致使种植养殖的品质差、效益低、规模小、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弱,已经影响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近几年,内蒙古在调整优化畜牧品种结构方面提出要加快发展特色肉牛养殖业。特色种植养殖生产水平虽然有了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距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利用科技手段,运用现代遗传理论进行新品种的引进扩繁和繁育,提高特色种植养殖生产水平,国内市场目前要求畜禽产品有机环保,而我区大部分生畜禽养殖还停留在传统养殖阶段,不适应国内市场需求,因此,引进新的优良种畜是加速提高特色种植养殖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 锡林郭勒盟发展特色肉牛养殖业的条件十分优越,要借助这得天独厚的资源,加快特色肉牛养殖业发展,适应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要抓住有利机遇,加快特色种植养殖基地建设,推动特色肉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随着锡林郭勒盟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满足粮食市场需求的同时,也要解决转化和增值问题,这已成为加快锡林郭勒盟农牧区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课题。大力发展畜牧业是解决大量余粮转化增值、促进种植业稳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现阶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畜牧业是重中之重。 2010年以来,畜禽价格大幅上涨,但由于畜禽种源短缺,养殖户无特色畜禽可养。最近,国家财政部下发了扶持和促进特色种植养殖生产的相关制度和办法,加大贴息、参加保险等多项政策,鼓励特色种植养殖户扩大投入积极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生产。 党的十八大关于我国农业发展政策指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发布,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14个字概括了2013年农业农村的工作目标:“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综观一号文件的要求,涵盖农产品供给保障机 制、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公共服务等等方面。《意见》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2014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财政支农政策,增加“三农”支出。公共财政要坚持把“三农”作为支出重点,中央基建投资继续向“三农”倾斜,优先保证“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拓宽“三农”投入资金渠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贴息、奖励、风险补偿、税费减免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更多投入农业农村。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引导规范运行,着力加强能力建设。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有关部门要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推进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按照自愿原则开展家庭农场登记。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集群发展,密切与农户、农民合作社的利益联结关系。在国家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鼓励地方政府和民间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落实和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 2.1.2行业规划、区域发展规划 针对国务院出台的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为了加快内蒙古农业经济发展,自治区农牧业厅印发了《关于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切实做好农牧业农村牧区经济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要认真组织策划一批符合投资方向的农牧业重大项目,要重点做好种养业良种工程、退牧还草项目、动植物疫病和病虫害防控、农村沼气项目、动物防疫体系项目、农牧业种子工程项目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要扩大发展的思路,认真研究谋划促进农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大力组织开展农牧业项目建设,做好项目储备,创造条件,争取投资的支持”。依托资源优势,提出建设肉牛养殖和繁育项目,适当其时,确属必要,机遇难得,项目可行。 2.1.3 项目提出的理由 牛肉是中国人的第二大肉类食品,仅次于猪肉,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味道鲜美。牛肉属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具有消化吸收率高等特点。西方发达国家牛肉的消费已成为肉食消费的主体。 牛肉不仅是美味健康肉食,同时还提供蛋白质,矿物质和维他命B群,包括烟酸,维生素B1和核黄素。牛肉还是每天所需要的铁质的最佳来源。精牛肉平均脂肪含量仅为6%,而嫩牛肉含3.7%,只含非常少的热量。牛肉的胆固醇比鸡肉、鱼和蛋低,适量的脂肪是健康均衡饮食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提供吸收维他命A、D、E和K所需要的脂肪酸,而且是能量的浓缩来源。牛肉的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物别适宜。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为寒冬补益佳品。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牛肉有滋补健身的作用,但牛肉纤维粗,有时会影响胃黏膜。与土豆、芹菜、葱头、白萝卜、红枣、口蘑搭配,不但味道好,且弥补了牛肉的营养方面的缺点。如土豆含有丰富的叶酸,起着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芹菜清热利尿,有降胆固醇的作用。白萝卜富含多种维生素,有清热解毒、康胃健脾、止咳止痢及防治夜盲症、眼病、皮肤干燥等功效。洋葱具有祛风发汗、消食、治伤风、促进睡眠的作用。红枣有保肝、镇静、催眠、降压、抗过敏、抗癌、抗菌等作用。口蘑有补益肠胃、抗癌、防衰、延年益寿的功效。此菜的搭配对缺血、脾胃虚弱、营养不良者有一定的疗效。 近年来,我国牛肉产品价格高位运行,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影响了社会稳定,给国民经济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为了促使这一矛盾的解决,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决定大力发展畜牧业,确保市场有效供给,正常市场畜禽产品价格,维护社会稳定。 目前,尽管作为锡林郭勒盟畜牧业主体的养牛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要实现突破性跨越式发展, 还存在养殖生产中现代良种所占比重低、产业化水平不高等多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正蓝旗金兆养殖专业合作社提出的千头肉牛养殖场建设项目,旨在立足本地区的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养牛业持续、健康发展,项目的实施可显著提高本地区优质型良种牛供种能力,提高锡林郭勒盟养殖业良种化程度和生产性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发展壮大畜牧业中的优势主导产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畜牧业是锡林郭勒盟的一大支柱产业,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来源,畜牧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由于过去畜牧业的发展重点是依靠加大牲畜头数来增加收入,使得家畜数量不断增加,草场超载过牧现象十分严重,水土流失、荒漠化进程加剧。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已经成为制约该县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锡林郭勒盟农牧区本着稳定发展农牧业的思路,认真执行草畜平衡制度,推行禁牧、休牧、轮牧,由追求数量扩张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由追求存栏数向追求商品率转变,积极推行规模化、模式化、专业化、良种化饲养,大力发展绿色、特色优质高效农业。突出特色,加大优质畜种的推广,着力推进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兴农富牧行之有效的办法。 为此,项目建设单位提出了锡林郭勒盟肉牛养殖项目,该项目符合国家关于肉牛产业化政策和养羊业发展规划。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是锡林郭勒盟调整和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的需要 畜牧业发展状况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草业和种植业通过饲草、粮食和秸秆转化为养殖业服务,进而通过畜产品加工业体现最终效益,达到效益的最大化。畜牧业承农启工,既可完成饲草、粮食的转化增值,又可带动食品工业、饲料工业、绒纺业、皮革加工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本项目的实施,针对当地农牧业发展的要害问题,对调整和优化本地区的农牧业产业结构,将起到直接的作用。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当地调整和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的必然选择。 2.2.2项目建设是锡林郭勒盟推进肉牛产业化进程、壮大畜牧业主体经济的需要 我区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用工业思维谋划农牧业,进一步壮大牛羊育肥、牛羊肉加工、奶牛养殖、特色种养以及加工等几个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把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建设、旗县经济发展及增加农牧民收入紧密结合起来,做大做强牛羊肉产业、羊绒产业、乳业、马铃薯等几个有特色、有优势的产业。 畜牧业是锡林郭勒盟的主体产业,由于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和经营管理粗放,使畜牧业发展由数量增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缓慢。随着“禁牧、休牧”的实施,局部地区农牧民因为观念落后,开始大量处理牲畜,甚至整圈出售,当地畜牧业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本项目实施后,通过“公司+基地+技术改良系统+农牧户”的形式,与农牧民优势互补、利益牵动,带动全县发展高效肉牛养殖,加强良种选育,注重良种的快速扩繁和推广,提高地方品种的产肉量,不断提高养殖的科技含量,提高羊肉的品质,一定会形成一个经济增长点。 2.2.3项目建设是锡林郭勒盟实现“富民强旗”目标的需要 本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实施和运作,完善肉牛产业化链条。公司将通过技术的扶持、优惠的政策和全面的技术服务为农牧民参与肉牛养殖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农牧民将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本项目实施后,可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增加当地税收,成为地方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同时带动种植业、加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化链条,促进当地畜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广大农村、牧区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使季节闲置劳动力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项目区劳动生产率,增加广大农牧民的收入。 2.2.4项目建设是锡林郭勒盟加强生态建设和草原环境保护的需要 锡林郭勒盟委政府始终把植被建设和养殖业的发展作为基本建设来抓,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畜牧业生产仍然没有完全摆脱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虽然畜牧业生产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靠破坏天然草地资源换取的。掠夺式、粗放型经营方式,造成草原退化、沙化现象十分严重,加之长年持续干旱、风沙等自然因素,这种现象进一步加剧,畜草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因此,实施该项目可在项目区的农牧民中强化养羊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科学养畜概念,如舍饲圈养、引进良种、人工改良等,使农牧民逐步走上增收不增畜、保护草原生态的科学养畜之路。既保证了“禁牧”及“种子工程”的实施,又促进了草原生态的恢复和重建。 饲草料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而如今在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来大力发展畜牧业。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因素和草场超载过牧等导致草原退化、沙化、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严重迫坏了草原生态环境,造成天然草场牧草产量低,质量差,使得畜牧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为使草原生态环境得以恢复正蓝旗党委政府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做出了令人瞩目的业绩,使农村牧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央精神下达之后,全旗各级党政机关和各级党政领导,更加坚定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信心和决心。正蓝旗金沙湾饲草料有限公司是本地区进行农牧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企业之一,已为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做出成绩,积累一定经验,也具有一定技术和资金实力。具备开发饲料项目的综合能力。公司将遵循中央、国务院的政策精神,结合地区实际,紧紧围绕“围封转移”战略的全面实施,依托自然资源和产业优势,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利用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全力开展饲草料储备生产项目。使畜牧业经营方式尽快转变、发展健康养殖,逐步提高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构建新的畜牧业产业体系,使畜牧业逐步实现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大面积天然草原禁牧恢复生态,而载畜量不断的增加,使得草畜矛盾日益尖锐,饲草料短缺成为制约正蓝旗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近年来,国家、自治区相继制定了现代畜牧业发展策略,即实行放牧加舍饲的生产方式,这样就对舍饲用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除了继续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建设优质高产人工饲草基地外,更为现实的一条途径就是实施优质草产品战略来支持草食家畜的生产。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畜牧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草食家畜的发展,使饲草、饲料的品质和储备成为畜牧养殖业效益的关键。然而饲草、饲料的品质与深加工工艺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加工后的饲草料不仅改善了秸秆的适口性,提高消化率和营养价值,而且符合绿色食品要求,减少药物残留,改善畜产品的品质。 多年来,锡盟地区已多次遭受干旱和暴雪灾害天气的侵袭,这种灾害天气会因温室效应而长期存在并频繁发生。这种灾害会对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创,饲草储备应对极端灾害估计不足是一方面,但缺少有效的市场总量供给是主因。通过草产品调制加工优质化以及商品化,运用市场和网络信息平台技术,根据市场供求,及时调节供应和生产,将会实现饲草的常年均衡供应,真正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鉴于以上原因,加快构建饲草料储备库,增加饲草料储备规模,不仅满足自身育肥需要,降低育肥成本,还可以增强农牧民人工种草积极性,提高饲草料品质,建立市场和网络信息平台技术,既是推动育肥牛场被动应急向主动防御转变的迫切需要,也是保证育肥牛场安全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2.2.5社会优势 国家西部开发政策主要是政府支持和保护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西部地区的资源利用情况,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性政策。近年来,为了改变项目区的落后面貌,各级政府对解决项目区贫困问题都非常重视,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政策优势,项目区具有项目实施的基础力量和组织领导能力,项目区群众有要求实施项目的迫切需求,有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区位优势明显。正蓝旗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盟草原东南边缘。地理座标为东经115°00′-116°42′,北纬41°56′-43°11′。东邻多伦县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接正镶白旗,南连太仆寺旗、河北省沽源县,北靠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和苏尼特左旗。旗南北直线约138公里,东西直线宽约122公里,全旗总面积10182平方公里。正蓝旗通过引进、改良、繁育等措施,切实加大品种改良力度,提高个体产值和效益,目前农区肉牛饲养量达到7000头,养殖户达到4380户,已建立标准化育肥基地3个,年育肥出栏5200头,每头肉牛纯利润为1180元。 2.3.2饲草资源丰富。正蓝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天堂草原锡林郭勒盟的南端,距首都北京直线距离仅有180公里,是离北京最近的典型草原地区。东经116.02°,北纬42.25°。全旗总面积10182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人,高峰期人口10.5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它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呈现出沙地草原的自然风光;南部为低山丘陵,展现出草甸草原的美丽景象。正蓝旗水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21条,湖泊147个。旗内野生动植物资源蕴藏丰富,全旗有各种植物708种,珍稀野生动物资源20余种。正蓝旗畜牧业发达。全旗有牧场1472.12万亩,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96.39%。其中可利用的草场有1249.94万亩,占牧场总面积的84.91%。从1996年以来,全旗牲畜头数连年超过百万头只,牧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 2.3.3养牛基础良好。牛肉产自于天然草场和农区粮草丰富地区,是典型的节粮型畜牧业,符合人们崇尚自然食品的发展趋势。土左旗养牛业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悠久的发展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养牛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个体生产性能、整体生产水平、科技水平、经济效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2.3.4 技术支撑雄厚。近年来,正蓝旗通过公开竞争,聘用了一批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并将聘用人员的工资纳入区财政预算,充实了力量,稳定了队伍,建立完善动物防疫经费保障机制,建成了旗、镇、村三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有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220多人。先后参加完成农业部和省列科研、推广项目20多项,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并与内蒙古农业大学、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家畜繁育中心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协作关系。成立了肉牛产业联合会,乡(镇)、村建立了养牛协会,在乡镇建立了科技示范园,服务体系配套完善,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2.4建设单位概况 内蒙古正蓝旗金沙湾饲料有限公司于2010年8月16日注册成立,企业营业执照号:152530000003076,组织机构代码证号:50120118-7,内地税字号:152530561201187,本公司“三证”已年审合格。企业法人:梁振北,注册资本人民币300万元,由一人独资,占注册资本100%,身份证号:152530198403143214。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任正蓝旗金沙湾饲料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自2010年成立该企业以来,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了企业素质,塑造了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领导力量。 第三章 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3.1市场分析 全球看,世界发达地区牛肉占肉类比例为一半以上,而我国仅占10%左右.牛肉人均占有量,世界发达国家在50公斤以上,世界人均10公斤,而我国却不足5公斤,特别是南方一些地区不足2公斤。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牛肉是小康指标的组成部分,人们越加注重善食质量和结构的改善,对牛肉特别是优质牛肉需求将与日具增,肉牛一直供不应求。牛是草食动物,饲料利用率高、转化率也居家畜之首,成本低、回报率高,因其食草不与人类争粮,而且安全卫生指标相对较高,近乎于天然绿色食品。养牛业是个古老长远稳定的产业。牛肉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其营养价值高于猪肉及其它肉类产品,而被注重营养保健的现代家庭生活所重视,其肉质鲜美细嫩而不肥腻,易消化。牛皮是制革工业的主要原料,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肉的开发利用被普遍受到重视,食品工业和制革工业对肉牛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市场对牛肉和牛皮的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 3.2生产和营销模式 项目拟采用“引进良种、科学育肥、封闭管理、全进全出”的肉牛标准化生产模式,实行生态标准养殖模式,依靠便利的信息网络和区域优势,同周边的大中城市形成长期供货渠道。 第四章  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4.1 项目选址原则和要求 4.1.1项目建设用地为荒地,以国家划拨方式取得78.319亩荒地使用权,符合用地性质。 4.1.2项目建设地点远离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筑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畜禽疫病多发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地区建场。 4.1.3建设地点选择在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远离居民区,避免了气味、废水及粪肥等影响居民区环境。 4.1.4项目建设地点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满足养殖场生产、生活需要。 4.2项目区概况 4.2.1区域概况 正蓝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天堂草原锡林郭勒盟的南端,距首都北京直线距离仅有180公里,是离北京最近的典型草原地区。东经116.02°,北纬42.25°。东邻多伦县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接正镶白旗,南连太仆寺旗、河北省沽源县,北靠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和苏尼特左旗。旗南北直线约138公里,东西直线宽约122公里,全旗总面积10182平方公里。全旗总面积10182平方公里,正蓝旗交通便利。207国道南北穿过,S304省道东西向通过,旗域北部有集宁-通辽的铁路通过。正蓝旗大区位条件优越,旗政府所在地上都镇北距锡林浩特238公里,西距呼和浩特400公里,距离河北张家口市仅191公里,是距京津最近的典型草原区。正蓝旗辖3个镇、3个苏木:上都镇、桑根达来镇、哈毕日嘎镇和宝绍代苏木、那日图苏木、赛音呼都嘎苏木。上都音高勒镇:辖 温都尔额日格、巴音敖包、浩雅尔宝恩巴、上都音高勒、夏尔登吉、敖包希热、乃日音希热、玛拉日图8个居委会;菜园村委会;黄旗、阿敦呼达、青格勒图、四郎城、巴彦乌拉、巴彦高勒、上都音高勒、伊日勒吉呼8个嘎查;乌和尔沁敖包林场。 4.2.2自然条件 正蓝旗自然条件独特。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1,300米,作为全旗最高点的乌贺尔沁敖包,海拔高度为1,673.9米。旗境北部为著名的浑善达克沙地的中东段,为典型的坨甸相间地貌类型。在沙丘间形成的平坦草地上发育着疏林、灌丛和草甸,与其他草原构成独特的牧区风光。南部为低山丘陵地貌,是燕山北缘的低山丘陵与大兴安岭西南缘的低山丘陵交会地带,山间分布有面积较大的草原。北部的浑善达克沙地和南部的金莲川典型草原是全旗生态环境的维持系统,更是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屏障。 正蓝旗以 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准进行了第六次全旗人口普查,普查结果显示,全旗常住人口81967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1186人相比,十年增加10781人,增长15.15%,年平均增长1.42%。常住人口中农业户口人数50069人,农业户口人数占人口比重61.26%。非农业户口人数31666人,非农业户口人数占人口比重38.74%。在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大学专科及以上人口8608人,占11.04%,与2000年相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增加7114人,平均每年增长19.4%。在全旗常住人口81967人中,其中汉族人口46372人,少数民族人口35595人、占全旗人口43.43%,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增加4031人,增长12.77%,年均增长1.21%。 正蓝旗气候温和。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一月份平均气温-18.3℃,七月份平均气温18.7℃,极端最高温度35.9℃,极端最低气温-36.6℃,夏季凉爽宜人,是避暑的好地方。全年降雨量为365.1毫米,而且主要集中在7、8、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90%。全年的无霜期104天,冬天有180天的冰雪期。 正蓝旗水源丰富。在沙地和草原上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是正蓝旗的一大自然景观。全旗境内有大小河流共21条,由两大水系组成。北部属呼日查干诺尔水系,主要由流经浑善达克沙地的高格斯台河,芒克敖里木河等内流河组成;南部属滦河水系,主要由发源于旗南部低山丘陵区的上都河、慧温河等外流河组成。境内河流总长度283.9公里。除此之外,还有水泉16个,湖泊(诺尔)142个,最大的淡水湖是扎格斯台诺尔,最大的咸水湖是浩勒吐音诺尔。在春季和夏季,主要河流和湖泊中栖息着许多珍贵的鸟类。 正蓝旗植被类型丰富。拥有种子植物共计708种。北部浑善达克沙地东端发育有杨、桦次生林,西部低山丘陵的山体阴坡有岛状灌木林,北部是沙地榆树疏林,中部有大面积的草原。夏季的正蓝旗草原,蓝天、白云、百灵鸟与星罗棋布的湖泊,蜿蜒曲折的河流和一望无际的山峦、树丛、草甸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优美的草原图景。 4.2.3经济发展 2012年,全旗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6亿元,年均增长11.3%。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7 :67.8 :21.5,形成了以工业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0.64亿元,年均增长2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42亿元,受经济下行影响,年均下降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9.1亿元,年均增长1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9610元,年均增长1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9400元,年均增长18.5%。 正蓝旗畜牧业发达。全旗有牧场1472.12万亩,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96.39%。其中可利用的草场有1249.94万亩,占牧场总面积的84.91%。从1996年以来,全旗牲畜头数连年超过百万头只,牧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 4.3项目地点选择 本项目拟在正蓝旗桑根达来镇吉呼兰图嘎查,空气流畅,背风向阳,自然环境较好。项目占用荒地面积约78.319亩。 项目建成后,具有得天独厚的排污处理能力。生产产生的粪便全部可以用以还田还林施肥,整个项目在选址、布局、建筑及环保方面完全按照标准化规模肉牛养殖场建设标准进行设计。 第五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5.1 总工艺流程 本项目是以肉牛育肥生产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肉牛生产工艺大致分为三个饲养阶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