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标准烟田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报告.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900344 上传时间:2024-10-18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3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标准烟田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高标准烟田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概论 1 1.1 项目建设背景 1 1.1.1 项目建设原由 1 1.1.2 建设意义 1 1.1.3 发展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1.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 1.2 项目建设任务 5 1.2.1 建设地点 5 1.2.2 建设任务 5 1.2.3 建设内容 5 1.2.4 建设期限 6 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 7 2.1项目县简况 7 2.1.1 地理位置 7 2.1.2 气候 7 2.1.3 水文水系 7 2.1.4 交通状况 8 2.1.5 社会经济概况 8 2.1.6 全县烟叶生产情况 9 2.2 项目区基本情况 9 2.2.1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 9 2.3 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11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3 3.1 土地适宜性分析 13 3.1.1土地利用情况 13 3.1.2土壤情况 13 3.1.3 基本烟田利用分析 13 3.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13 3.2.1 项目区烟田需水量 14 3.3 农业生产障碍因素分析 14 3.3.1 灾害性天气制约现代烟草农业发展 14 3.3.2 耕地质量不高 14 3.3.3 坡耕地面积比重大 15 3.3.4 水利设施配套率低 15 3.4 施工条件分析 15 3.4.1 交通条件分析 15 3.4.2 劳动力资源分析 15 3.4.3 石材资源分析 16 3.5 环境影响分析 16 第四章 项目施工设计 17 4.1 设计原则 17 4.2 设计依据 18 4.2.1法律法规 18 4.2.2 土地整理相关政策 18 4.2.3 相关规划、文件 19 4.2.4 行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20 4.2.5 相关基础资料 20 4.3 工程总体布局 21 4.3.1 田型调整 21 4.3.2 坡改梯工程 22 4.3.3 工程地块分区 22 4.3.4 农田水利工程 23 4.3.5 道路工程 24 4.4 工程设计 24 4.4.1田形调整工程设计 24 4.4.2坡改梯工程设计 26 4.4.3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 31 4.4.4 工程标识设计 37 第五章 投资预算 38 5.1 工程预算依据 38 5.2 工程预算计算标准 38 5.3 总预算 41 5.3.1 地段1总预算 42 5.3.2 地段2总预算 42 5.3.3 地段3总预算 43 第六章 招标方案 45 6.1招标方案编制原则和依据 45 6.2 招标范围 45 6.3 招标组织形式 46 6.4 招标方式 46 第七章 实施计划 47 7.1 建设期限 47 7.2项目进度安排 47 第八章 效益评价 48 8.1 经济效益评价 48 8.2 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评价 48 8.3 社会效益评价 49 第九章 施工组织设计 50 9.1 组织保障措施 50 9.2 施工条件分析 51 9.3 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流程 51 9.3.1田型调整与坡改梯施工技术 52 9.3.2农田水利设施施工 53 9.3.3作业便道工程施工 54 9.3.4 砌体工程 54 9.3.5 混凝土体工程 59 9.4 项目工程管理措施 65 9.4.1 工程制度 65 9.4.2 管理制度 66 9.5 环境保护、施工安全措施 69 9.5.1施工期环保措施 69 9.5.2施工期安全措施 71 9.6 工程管护措施 71 9.6.1管理机构 71 9.6.2维护管理 72 9.7成果巩固措施 73 75 第一章 概 论 1.1 项目建设背景 1.1.1 项目建设原由 2012年7月25日,全省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暨烟叶收购工作现场在广元市旺苍县成功召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随后,市委召开第52次常委会议专题研究烟叶工作,8月15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暨烟叶收购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市烟叶发展工作,并明确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全市烟叶工作要以建设“现代烟叶、生态烟叶、和谐烟区、幸福烟农”为发展思路,要以把广元打造成全省的 “现代生态烟区”作为发展目标。旺苍县县委、县政府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暨烟叶收购工作现场会议精神以及市委第52次常委会议和全市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暨烟叶收购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好全县烟叶生产工作,也相继召开了全县的烟叶发展工作会,会议要求,未来四年,该县烟叶发展工作要紧紧抓住烟草行业反哺农业的大好机遇,要按照“基地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机械化”的现代烟叶发展要求,要进一步优化布局烟叶基地,采取整合涉农项目的办法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整理烟田,为烟区配套建设水利、交通、电力等烟叶生产设施,在该县南部低山区、北部高山区,建成一批标准化程度高、可机械化操作的现代烟叶生产基地,为该县今后烟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1.2 建设意义 通过本项目建设,可以建成一批高标准烟田,大大促进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建设本项目将成为增加项目区农民收入,发展该区农业经济的重要途径。这不仅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而且也符合国家现行农业政策,将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也能减轻烟农的劳动强度和减少生产成本。同时本项目建设将使全县烟叶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增强全县烟叶生产能力,有利于确保烟叶生产质量和产量的快速提升。因此基本烟田土地整理工程项目是一个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既加强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同时又提高农民的收入,有利于保持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促进项目区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1.1.3 发展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利基础设施不配套 (1)、 烟区蓄水不足,烟田需水量不能保证 旺苍县属于盆周山区,蓄水主要依靠山坪塘,而全县山坪塘大多修建于上世纪,经过多年运行,大部分山坪塘出现坝体滑坡、垮塌、渗漏严重、塘内淤积等现象,严重影响水量蓄积,也满足不了烟田生产对水量的需求。 (2)、灌排水渠系不通畅,烟叶生产用水成本高 全县农田灌溉渠道75%以上为土渠,跨塌、渗漏、淤积严重,输水时间长、速度慢、水利用系数低。在雨水季节,排水不畅,使靠近沟渠的田块容易形成缺时洪涝现象,严重影响了作物的正常生长,相反在需水季节,水源紧缺的时,由于农渠配套不完善,大多为土渠,且年久失修,无法形成自流灌溉,给灌溉工作增加难度,给烟农增加了额外负担。同时由于土质沟渠糙率大,弯道多,渗漏严重,同时也造成了部分水土流失的情况。造成烟叶产量低,生产成本高,这些原因制约了烟叶生产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 (3)、部分烟地灌溉水源无保障 全县有些烟地位置较高,无相应的山坪塘、蓄水池等的保障水源,长期形成了望天田地,烟叶灌溉用水只有靠自然降水,根本不能满足烟叶生产季节性用水需求。 2、烟叶生产基础条件较差 (1)、中低产田比重大,耕地品质较低 一是根据农业部以概念型产量而制定的《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标准(NY/T 309-1996),旱地大部分属于五等地和六等地;二是落槽田排水不畅通,一遇洪水,易发生内涝灾害,影响农作物产量水平;三是部分旱地土层浅薄,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结构差,保水保肥能力弱;四是烟田施肥“三轻三重”(重无机、轻有机、重氮肥、轻磷钾肥、重大量元素肥、轻中微量元素肥)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了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 (2)、作业便道道路短缺、路况差 项目区域内耕作田块内基本无作业便道,耕作及收割全靠人力进行,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有作业便道的田块存在“晴天通、雨天阻”、弯道多、坡度大、路基窄,平纵线型差,整体强度不均匀,路面平整度差,路面坑洼不平、排水系统不畅;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数据和生活物资的运输,也严重地影响了农产品的流通和农业结构优化调整,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切身利益的事情,也是当前农民群众最关心和盼望解决的事情,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交通条件非常重要。 3、烟地质量偏低,综合生产能力有待提高 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数据,是制约烟叶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瓶颈。全县中低产田土面积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养分含量极不平衡,水土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匹配条件亦差,耕地资源总体质量尚存不断恶化趋势,人地矛盾将更为突出。为确保全县烟叶生产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土地整理提高烟田质量与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 1.1.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实施基本烟田土地整理项目是旺苍保护基本农田的需要。基本农田保护是我国保护耕地、保障全国粮食供应的一项基本国策,进行基本农田保护、搞好农田管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基本烟田土地整理项目的客观要求。抓好烟田土地整理,是该县建设基本农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土地单位产出的需要。 2.实施基本烟田土地整理项目是旺苍发展烟叶产业的需要。实施基本烟田土地整理项目,主要目的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合理优化田块布局、提升田地机械化作业水平、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单位产出。旺苍作为广元市重要的烟叶生产基地,实施基本烟田土地整理项目是推动旺苍烟叶生产基地朝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方向发展,提升烟叶粗加工技术水平,提升烟叶品质的需要。 3.实施基本烟田土地整理项目是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的需要。旺苍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县域经济发展极为不均衡,腹部走廊地带经济较好,南部低山区和北部山区农村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县委、县政府为切实改善北部山区和南部低山区落后的农村生产生活状况,明确要求烟土整理项目要与烟叶产业发展相结合、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提出通过实施基本烟田土地整理项目,要达到彻底改善项目区耕地条件、交通条件、水利设施等农业生产条件目的。因此,在该县南部低山区和北部山区实施该项目,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1.2 项目建设任务 1.2.1 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位于旺苍县枣林乡解放村。 1.2.2 建设任务 实现“一基四化”主要目标,即: 基础设施建设目标:通过烟水、烟路、烟房、烟田、烟机、烟站的建设,达到“六个配套”。 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目标:用现代发展理念实现组织、留地、机耕、移栽、田管、烘烤、交售的“七个统一”,达到100%的商品化育苗、商品化烘烤、商品化机械作业,达到70%的工厂化生产、专业化服务、机械化作业。 信息化管理目标:建立土壤养分数据库,建立健全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完善烟农户籍化管理信息系统。 规模化种植: 通过烟田整治,可使烟田集中连片。 1.2.3 建设内容 基本烟田土地整理面积规划与布局调整、烟田轮作、基本烟田分布土壤保育相结合,立足基本烟区、烟农和生产规模的基础上,本着优质、高效的思路,重点建设规划自然条件适宜、烟农种烟积极性高、土壤条件好,能够实施适度规模、连通中片轮作种植和发展潜力的地方,确保基本烟田的稳定、基础设施效能长期发挥,以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烟农收益为目的。 旺苍县枣林乡在解放村涉及1000亩地的基本烟田土地整理。 根据基本烟田土地整理的分布情况,综合考虑因地制宜、水资源平衡、现有基础设施等情况,枣林乡规划坡改梯工程248.7亩,田形调整752.8亩,石埂12.75km,排洪沟渠2.66km,新建灌溉渠道5.73km,机耕道1.36km,作业便道4.02km,蓄水池6口,调节池54口。 1.2.4 建设期限 1、项目实施期限 项目建设起止时间:2013年2月至4月30日,工期为3个月。 2、项目进度安排 按规划的建设内容,在当年的2月完成基本烟田当年的土地整理实施方案,当年3月进行招投标选择施工队伍并做好开工建设的辅助工作,当年3~4月底进行施工作业,5月初进行竣工验收。 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 2.1项目县简况 2.1.1 地理位置 旺苍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米仓山南麓,地理坐标东经105º58'24"—106º46'21",北纬31º59'45"—32º42'24"。地理位置东临南江县,南连苍溪县,西接广元市元坝区、利州区、朝天区,北壤陕西省宁强县、南郑县。东西宽74.8公里,南北长79.9公里,总幅员面积2976.65平方公里。 2.1.2 气候 旺苍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冷春暖而干燥,夏热秋凉多降雨,气候温差大、日差小,四季分明,光照条件好,雨量充沛,灾害性天气频繁。气候随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变化明显,气温由南向北、由山脚向山顶逐渐降低,温差达1ºC—2ºC。腹部县城历年平均气温16.2ºC,全年稳定通过10ºC的活动积温5038.2ºC,日照时数1352.52小时,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91.6千卡/cm2,年降雨量1142.2mm,全年无霜期266天。灾害性天气频繁,主要有干旱、洪涝、秋霖、大风、冰雹、低温和霜冻。自然灾害频繁成为制约旺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2.1.3 水文水系 项目区水量较充沛,年平均径流深639.4mm,全年地表水平均径流量19.21亿m3。河流水系分布:属嘉陵江水系的有西河、东河、黄洋河、李家河、白水河、盐井河、燕子河、小里河;属渠江水系的有白河、寨巴河、洛平河。河流总长约439.2km,县境内总长约332.4km。 2.1.4 交通状况 旺苍县境内有广罗铁路与宝成铁路干线相连,省道公路202线贯穿全境,有多条公路与外界相通,有旺鼓旅游公路,广巴高速公路。2011年末公路总里程214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342公里。已通公路乡镇35个,通达比例100%;已通公路村311个,通达比例88%。年内完成公路客运量819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13934万人公里,完成公路货运量(营业性)962万吨,货运周转量19256万吨公里。邮电通讯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8371万元,年末全县拥有固定电话用户54109户,移动电话用户97685户,乡镇通程控电话率达到100%,移动通讯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2.1.5 社会经济概况 全县辖35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其中:镇15个、乡20个、街道办事处3个。全县有352个行政村、30个居委会,2532个村民小组、102个居民小组。2011年末总人口45.95万人,总户数17.3万户,农业人口34.64万人,农村劳动力23.34万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91元。2011年年末,全县粮食总产量18.44万吨,其中:大春粮食产量12.28万吨,小春粮食产量6.16万吨,油料产量1.41万吨;全县幅员面积4464974.4亩,农业用地4243852.4亩,占全县幅员面积的95%。全县现有耕地国土详查面积为84.35万亩,人均2.36亩,中低产田土面积73.01万亩,高产稳产基本口粮田面积为11.34万亩,人均0.32亩;耕地习惯面积26.85万亩,人均0.75亩;中低产田土面积18.75万亩,高产稳产基本口粮田面积8.1万亩,人均0.23亩。 据旺苍县统计年鉴,201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58.9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0.1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3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现价)123.35亿元,工业总产值(现价)102.62亿元,农业总产值(现价)20.73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793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91元。主要工、农业产品:全县原煤233.77万吨、粮食总产量18.44万吨、油料作物产量1.01万吨、药材类1.01万吨、蔬菜类18.12万吨、肉类48942吨、禽蛋3550吨。 2.1.6 全县烟叶生产情况 2011年,全县烟叶生产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集中成片”的原则,以规模效益为发展思路,巩固老户,发展新户,强力开发种烟新区,全年种植烟叶4012亩,集中成片烟叶在200亩以上烟叶片区4片,100亩以上的片区为8处,种烟农户达482户。全年共实现烟叶产量7183担,实现产值609万元,其中上等占37.8%,中等烟占55.96%。 2.2 项目区基本情况 2.2.1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 枣林乡位于旺苍县西南部边缘,东西宽约6公里,南北长约9公里。西界元坝区磨滩镇,南临苍溪县雍河乡,北连旺苍县白水镇,东接旺苍县尚武镇。乡政府驻地距县城50公里,离202线19公里。全乡幅员面积54平方公里,现辖6个行政村48个农村合作社。全乡有8个党支部(其中,村党支部6个,政府机关党支部1个,小学党支部1个)。全乡现有1604户,总人口5712人,劳动力3182人。全乡耕地面积8063亩,林地面积323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4%。乡内主产水稻、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有烟叶基地1053亩,茶叶基地1465亩,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2012年底,全乡人均纯收入4800元。 2.2.2 项目区自然条件 1、气候 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冷春暖而干燥,夏热秋凉多降雨,气候温差大、日差小,四季分明,光照条件好,雨量充沛,灾害性天气频繁。南部低山区年平均气温为16.1 ºC,全年稳定通过10ºC的活动积温5913ºC,年日照时数1360小时,年降雨量1162mm,全年无霜期267天。北部山区年平均气温为15.6 ºC,全年稳定通过10ºC的活动积温5696.9ºC,日照时数1368小时,年降雨量1100mm,全年无霜期257天。 2、地质地貌 项目区大地构造为秦岭地槽与四川台向斜的过渡地段,沉积岩层较厚,出露地层较全,除泥盆系、石炭系缺失外,自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出露。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全县习惯上划分为北、中部低中山区、南部低山区和腹部走廊三个部分。项目区境北、中部低中山,约占全境的65.5%。地表面岩层为二叠系、三叠系、志留系、寒武系、震旦系等组成。奥陶系山体为砂岩、碳酸岩和变质岩岩浆组成。山势由北向南层层下降,海拔一般在1300-2000m,最高峰光头山2276.4m,最低海拔500m,沟谷深切、悬崖陡壁、谷地狭窄,相对高差在800-1000m,农耕地多分布在500m至1300m地带。南部低山区,约占全境的33%,出露地层由侏罗系、白垩系,红层山体的砂岩、页岩和紫色岩组成,山地两侧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南侧坡度较缓,北侧坡陡陡急。一般山高600-1000m,最高峰1300.16m,相对高差400-700m,岩层出露较平缓。侏罗系地层组成的山体多为缓斜式单面山,白垩系地层构成的山体多为桌状山、台阶状地形。腹部走廊地带,地势明显低于南、北两地区,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由东至西的槽谷地貌,山体矮小而浑圆,多为馒头山丘,一般海拔450-600m,相对高差150m左右。河流两岸除在泥岩、页岩、出露的开阔地段有些河漫滩、阶地外,一般南北阶地都不发育。中部槽谷地带有较大面积的第四系分布,在县城周围,嘉川等地形成小平坝。 3、土壤类型及分布 项目区北部山区以黄壤土为主,南部低山区以紫色土为主。南部低山区其土壤砾石平均含量为3.59、物理粘粒为59.04%、PH值6.8—7.7、有机质含量为1.7%,碱解氮为114、速效磷为3、速效钾为93;北部山区其土壤砾石平均含量为3.59、物理粘粒为52.49%、PH值6.8—7.1、有机质含量为2.55%,碱解氮为240、速效磷为3、速效钾为82。 4、水土流失情况 据《四川省应用遥感技术调查水土流失综合报告》,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2117985亩,占国土面积的47.5%,每年流失地表土644.0万吨,年均侵蚀模数4915吨/平方公里,造成土层变薄,地力下降,塘、库、堰、河流淤积,影响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 2.3 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枣林乡境内有小(一)型水库1口,小(二)型水库4口,山坪塘126口,总蓄水量430万方。有6条通村主干线公路95公里,移动通信辐射全乡。 项目区内共有小(二)型水库1座,山坪塘7口,已建蓄水池3口。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1 土地适宜性分析 3.1.1土地利用情况 1、土地权属: 项目区土地所有权均有村集体所有,使用权及经营承包权均划分到农户。项目地所有权为枣林乡解放村村集体农田地,现未确定使用权和经营承包权,目前,区内所有土地权属关系明确界线分明,未发生过土地权属纠纷问题。 2、土地利用结构: 全村土地类型主要为耕地、林地、宅基地、交通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组成。项目地为枣林乡解放村原有田地,属利用土地,灌排渠系未配套,地块未平整,道路不畅通,水土流失严重。 3.1.2土壤情况 项目区位于该县南部低山浅丘地带,山体坡度较小,7—150之间,土层深厚,以壤土为主,土壤富含有机质20g/kg-40g/kg;土壤酸碱度集中位于ph6.5-7.5中性环境,土壤碱解氮含量以90-120mg/kg、有效磷10-20mg/kg、速效钾以50-100 mg/kg为,能够满足优质烟叶生产需求。同时,项目区集中连片,符合基本烟田土地整理项目“一山一弯”原则。 3.1.3 基本烟田利用分析 按照集中连片、规模整理分析,规划坡改梯工程248.7亩,田形调整752.8亩。 3.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2.1 项目区烟田需水量 烟田规划情况:烟田规划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转包、互换、转让等途径,实现该村基本烟田流转,达到基本烟田相对集中,基本烟农相对稳定。同时根据旺苍县烟草公司提供的《旺苍县基本烟田规划报告》相关数据,即本次项目区所涉及的枣林乡解放村烟田规划面积亩,基本烟田种植面积1000亩。 烟区需水量:根据专项项目区现状灌面和灌溉制度计算灌溉净需水量。项目区内烟地实际规划面积1001.5亩,均为两季种植。一季为烟地,另一季为小麦或油菜等其他农作物。依据《四川省用水定额》2010年修订本(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起草)标准划分用水定额分区,旺苍县属于盆周山地区即第Ⅲ区,计算频率以一般干旱年(P=75%)为计基准,烟叶的灌溉用水基准定额为:65m3/亩(田间净灌溉用水定额为40 m3/亩),水稻的灌溉用水定额为:380 m3/亩,小麦的灌溉用水基准定额为:50m3/亩,油菜的灌溉用水基准定额为:60m3/亩,小麦和油菜的灌溉用水基准定额均小于烟叶的灌溉用水基准定额,故以烟叶的需水量进行计算也可满足其它作物的需水量,经计算烟区共需水7.1万m3。 项目区内共有小(二)型水库1座,山坪塘7口,已建蓄水池3口,共可提供水方7.66万m3。大于烟田需水7.1万m3。但由于地形限制,水资源的空间分配不均,局部地区水量不能满足灌溉需求,需要修建蓄水池。 项目区水利工程供水现状表 水源名称 数量 蓄/引/提水能力(万m3) 复蓄指数 现可供水总量(万m3) 烟田可利用水量(万m3) 水库 1 6.03 1.5 9.05 5.43 山坪塘 7 1.48 2 2.96 2.07 蓄水池 3 0.06 3 0.18 0.16 合计 11 7.57 12.19 7.66 3.3 农业生产障碍因素分析 3.3.1 灾害性天气制约现代烟草农业发展 影响项目区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灾害性气候主要有干旱、洪涝、秋霖、大风、冰雹、低温和霜冻。自然灾害频繁成为制约项目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据统计资料显示,夏旱一般5月下旬开始出现,发生率82%;伏旱7月下旬始现,发生率65%;洪涝6-9月均有发生,发生率69.1%;秋霖发生在9-1月,发生率45%。 3.3.2 耕地质量不高 旺苍县属典型喀斯特地貌,地势高差起伏大,地形切割严重,耕地较为分散,部分石漠化地区耕地中岩石比例较大,土地贫瘠;同时农户人均土地面积少,和田块较小而不规则,户间土地田块分隔割主,耕地相对分散、连片种植规模不高的特点,成为制约山区烟叶连片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作业的瓶颈。按《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09-1996)标准,旺苍县耕地划分为一至七等,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2.00%、20.02%、18.01%、17.00%、14.00%、10.99%、7.89%,其中二、三等地面积和所占比例最大。 3.3.3 坡耕地面积比重大 根据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显示:耕地分布于平坡(0-5°)、缓坡、缓坡(10-15°)、斜坡(15-25°)等坡度等级上,其中以斜坡地形耕地为主,占项目耕地总面积的89.04%。 3.3.4 水利设施配套率低 项目区现有水利设施通过多年的运行,工程年久失修,灌溉渠堰渗漏及淤积堵塞严重,灌区烟叶缺水灌溉;提灌站工程经多年运行,由于无资金进行维修整理,现大多无法正常运行;山湾坪塘工程严重老化失修,局部渗漏且塘内淤积严重,涵卧管断裂无法正常使用,大小病害较多,发挥效益不好,灌溉面积常年不能保证用水需求,烟叶缺水灌溉。特别是在干旱季节,由于缺乏抗旱保苗水,产量较低。 3.4 施工条件分析 3.4.1 交通条件分析 旺苍县至枣林乡县乡公路通畅,且元坝区磨滩镇至枣林乡的通乡水泥路贯穿整个项目区,交通十分便利,有利于建材的运输,对项目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交通设施。 3.4.2 劳动力资源分析 项目区现有农户1598户,总人口5606人,其中劳动力有3335人,项目实施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作保障。 3.4.3 石材资源分析 项目有丰富的石材资源,有石料场1处,且运距较短,为项目实施所需石材提供了石材资源保障。 3.5 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实施过程中,因开挖土石方工程量大,对项目区原有的地块形貌进行调整处理,可能引起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植被砍伐等一些环境影响。但是通过科学施工、建设人工附属工程和集雨设施等附属工程,即可避免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一是科学合理安排工期。对坡改梯、田型调整、排洪沟、渠系工程,尽量安排在农闲、雨量较少的季节施工。二是建设防范附属工程。通过建设蓄水池、渠系、排洪沟等集雨排水工程,降低项目水土流失,防范项目施工中引发次生灾害。三是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坡度较大的坡改梯区域,要及时修筑好地埂,以免发生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 第四章 项目施工设计 4.1 设计原则 烟水配套工程本着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实用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引水系统本着提高系统输水系数,减少渗透量,尽量达到输水管径经济合理,取水坝曲线布置合理、调节池、蓄水池控灌面积覆盖所有的烟地面积,水池布置尽量靠近已有的道路,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材料转运,配套管网、水池土方开挖设计达到挖填平衡,避免大方量开挖后造成水土流失,节省投资。 1、枣林乡属高中山区,是资源性缺水区,水利工程缺乏,在农业灌溉高峰期供水不足,极大的影响烤烟生产,优质烤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水资源的可持续供给,水利工程配套是必由之路。 2、烟区水利工程配套,须兼顾各方面对水资源的必要需求,确保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通过水利工程配套,理顺烟区的输、配水系统,提高烟区灌溉水利用率,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有利于持续增进烟区的生产能力,推动农田灌溉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增加就业,保障农民增收。在解决烟区灌溉的同时,解决农村人畜饮水,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群众基本生活条件的需要。 3、在规划的种植烟田内,本着“规划一处,实施一处,受益一处”的原则,相关部门紧密配合,相互协调;既有近期建设,也有长远设想,使配套建设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4、针对烟区水利工程现状,合理布置配套水利工程,按照《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建设,将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管护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在烟水、烟路选择上,以烟田为依据,按照“巩固改造、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讲求效益”的方针,在工程措施的选择上,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技术可靠,达到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目的,以确保工程效益的发挥。设计标准及建筑物级别:根据《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和《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及《乡村机耕道(桥)通用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 4.2 设计依据 4.2.1法律法规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5日修正案); b)《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保护法》; e)《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f) 国务院颁布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2.2 土地整理相关政策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文件; b)《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58号); c)《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 d)《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166号); e)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规定》(财建[2005]169号)以下简称《编规》; f) 《四川省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暂行规定》(川国土资发[2004]164号); g)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川国土资发[2004]47号); h)《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试行)》。 4.2.3 相关规划、文件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文件; (2)《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3)《基本烟田土地整理管理办法》(国烟办[2011]336号); (4)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川委发〔2006〕1号); (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 (6)《关于做好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3〕287号); (7)《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3〕363号); (8)《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9号); (9)《关于坚持依法依规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52号); (10)《四川省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立项和验收工作制度〉(试行)》(川国土资发〔2000〕76号); (1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01〕234号); (12)《四川省省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川国土资发〔2002〕24号); (13)《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 (14)《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川国土资发〔2004〕147号); (15)《四川省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暂行规定》(川国土资发〔2004〕164号); (16)《广元市基本烟田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广农发〔2012〕129号); 4.2.4 行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 (5)《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 (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 (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 (8)《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1992); (9)《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1991); (10)《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73-1995); (1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1989); (1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13)《乡村机耕道通用技术条件》(DB51/T 379-2003)。 4.2.5 相关基础资料 (1)《旺苍县志》; (2)《旺苍县国土志》; (3)《旺苍县统计年鉴》; (4)《旺苍县农业区划》; (5)《旺苍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6)《旺苍县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 (7)《旺苍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 (8)项目区现状图及地形图(1:10000); (9)《旺苍县基本烟田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报告》 (10)现场踏勘调查获取的相关资料。 4.3 工程总体布局 该项目实施坚持“统一布局、集中连片、一山一弯、整片推进”的原则,在枣林乡解放村一、二、三、九社(小地名土地坪、石鸭子、岩边里、蔡家塝、张家湾、磨子崖等)实施1000亩的基本烟田土地整理项目,其中:田型调整752.8亩、坡改梯248.7亩;建设排洪沟2660米(其中:1#排洪沟长220.1米,2#排洪沟长605.4米,3#排洪沟长291.2米,4#排洪沟长1323.8米,5#排洪沟长233.9米);建设机耕道1.36公里。烟水配套项目为项目区建设单个容积为100立方米的蓄水池共6口,建设灌溉渠系5.73公里。 4.3.1 田型调整 项目区内地块为水田,平台宽度在5~50m之间,平台长度在30~200m之间。本着适应机耕、有利生产、安全稳固、省工省地的原则,田块尽量成矩形,走向平行于等高线,坡耕地治理根据地面坡度、坡向等因素,取地势平坦区域进行田形调整。本着工程量小,占地面积少的原则,依据原有占地情况,采取小弯取直,大弯就势,随弯就弯,分段求平的办法进行统一规划和布设,实施面积面积752.8亩,分别为3个地段中的9个小块。 地号 面积(亩) 作业便道(m) 农渠(m) 蓄水池(口) 调节池(口) 石埂(m) 田形调整 1 90.7 164.71 392.08 1 4 896.18 2 29.2 0.00 54.27 0 1 372.20 3 28.5 116.05 0.00 0 0 213.15 4 127.5 571.47 841.08 2 6 753.01 5 25.5 180.21 304.50 0 3 292.38 6 158.2 680.37 844.11 0 7 1578.82 7 104.8 358.51 408.68 1 5 1464.99 8 115.1 434.17 525.20 1 6 1366.41 9 73.4 237.41 616.70 0 4 653.83 合计 752.8 2742.89 3986.62 5 36 7590.97 4.3.2 坡改梯工程 取地势较陡区域进行坡改地。按照《四川省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规程》和《四川省中部丘陵地区改造中低产田项目技术工作要点》(试行)的规定,对旱地田面平整提出如下要求:旱地体台、台位规范清晰,各台等高水平,地面平整坡度降到5°以内,耕作层在25cm,实施面积面积248.7亩,分别为3个地段中5个小块。 地号 面积(亩) 作业便道(m) 农渠(m) 蓄水池(口) 调节池(口) 石埂(m) 坡改地 1 62.4 268.20 116.20 1 2 924.80 2 110.5 542.00 817.40 0 7 1917.60 3 28.8 208.00 131.30 0 2 761.30 4 32.8 257.40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