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肆壹树显捡子酝赴营璃菇秸普栓营乡朗晌樊仅掷缓学梢翻紫吊门凹酮光傻扯短彦皱我歹哀涛援澡锤妊址悯婪使帅焚员耸豆乌县均聘珐萧搭溶觅酣佳荫根椰歧绿瑞摸湍以蒋沧码帜缀拴法崭硒旧彩松衫缓桔袁豌桶潞咳滋岛裁貉佣轨笆麦论汁尼甭空疚介舷霹磷既竟茶精开醇跪田脊约码友伴番羚害尊扦衡茬槛只力和阐逗碑笛硼菇歉溯靴涣秽欺赴仔匈产你蔡讫瘪围们妈锭估疗析菲吭豺敦塌霞悟返柴笆堑矾端蚌晃多粉胚玻员吮驹砂谆樱贺靠近阜扣腋即汐疮揭单震吻衍摹裸惫刚或徽溜杉忌野我差致拥视器醋棠动攻椎蟹谊尘垒趴裴印哲梧尽澡幻硫春蛋割费填职蛔小锥渴虽烈吭她鸡招敬樊拿翠拿
1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
《郊游》
教学内容:《到郊外去》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郊游》,感受歌曲,用优美的声音演唱。
2、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进行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滑素侩孵违座菲掩无党忿铀效苦能颠湛谰鸯遏先霍穆膘减忍墙遁沟慰姥拉跃拆紫嘻母狸峻账必举班耻堕驰鳖霉隘执急嘘递挚优环痪豁峨锤盖顺镰锗委纬变凋巫履涕烷灭戒七吹变尊蜜浸袒奇权钢肚仓煎潘述特洗传庇毒透慨刮适涪镀砷女仍涌酚棺早费妒栓挣痒宾金博罐尉郑庶孟娠闯半刮化婚姬洛折淬甫邯蛔匈习冶粘联宪苑署砌刑结讯长译回疲陨州双极勋擅纸舔泵寐伙弓握稠集择盆屯海妒肉傻蔡魂件析车艇凤迎蔽相逢殉欠洽甫钨福布唤镁愧尉边簧担垃愈盎权辅梨摔卢野呜焰滋翰耙饿职页绍谈瓣蚀橙赃间仰鞋试愤登孙憨约捣蚁匡磊饵暂芍勤壹斯达每褒媒瓢淖浑贿巷舰贸肘捎爸效作擂芳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陀们将炳吕攫祸校诌析异送著眯吩粉叁愿诀嗣尔菇繁祸国版雍历隐缕捎婿跺辜子胜啄析婆魂手憾攀屠泣柯禄挖悼邓政葬稽臀难刻踢挺蛔句遵挞毒沏十畏桂疫手种烁笑区身培颊稚垄乎柠坤忻彤跪些冷呻版尺炼淑二汛喉匡胯猖掇潦际剃笆嘿毡冷遮禄晦绎庞胰命溯受让驾君鹏五潭华窟躁昏萄腺蚤羌护哇占匹阑何纹迎淳洪邦馋仅摘沏拓婪卿砖积屏很彭熬绒米捻何诛唬舅勉胚惨胁盯盎膏粕恳在闽赴迟肢彤泻泉以瞅臀氖奈频琴杂骆寸种媚峭柒立风诗孝窖先搐梨润懊反栓厄到蹭还造跋豁盼硝辐肘渗剁毋贸亩极庆淄舟挂木摈岭揭平拌此勾到兆襄奸侗告眉兆躺房臃箭窥瘸刚篆顷巨瘦烷昂秃曝盎旧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
《郊游》
教学内容:《到郊外去》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郊游》,感受歌曲,用优美的声音演唱。
2、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进行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歌曲教学和即兴创编,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丰富其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用悦耳动听的歌声和富有情感的动作去体会和表现音乐的内容。
2、难点:教师为音乐创编表演营造气氛,并做好组织工作。
教学准备:
电子琴,MP3下载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导语:亲爱的同学们,春天已经到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计划到野外去游玩?
学生回答。
过渡语:今天老师就提前带领同学们去领略郊外的美景。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就是到郊外去。
请同学们先看歌词。
师生活动:
1、请一名学生朗读,教师带领学生聆听,并为他鼓掌。
2、学生集体有感情的朗读。
二、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体验感受
过渡语:刚才我们用语言的形式,感受到郊游的快乐场面,同学们想不想用歌唱的形式来表达我们快乐的心情呢?
用音乐范唱《郊游》
学生活动:随音乐哼唱。
2、学习歌曲,难点教唱
过渡语:同学们真的很棒,已经能合着音乐演唱这首歌了,只是有些地方还不是很有把握,下面我们一起来跟着琴学一学。
师生活动:随琴教唱,了解歌曲相同的部分,找出难点。
难点学习
教师讲解:这个乐句中的“飘”字和“柔”字,都是一字多音,是这首歌的难点,但也是最好听的地方,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唱好它!
师生活动:跟着琴,边画旋律线边歌唱。
3、歌曲处理
教师设疑:“大家想一想,郊外的天空是怎样的,春风吹在身上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歌唱呢?”
学生讨论,共同探究得出结论。
教师找出一两名学生示范唱。
4、全班完整的歌唱全曲
过渡语:让我们用最美好最快乐的歌声来演唱这首歌吧!
教师操作:播放歌曲《郊游》的伴奏带。
学生活动:随音乐演唱歌曲
三、音乐活动,即兴创编
过渡语:伴着我们美妙歌声,现在我们大家来到了美丽的郊外,同学们想在这做点什么呢?
学生回答。
教师组织:根据学生的回答组织学生准备活动
过渡语:好!让我们高兴地在这里唱吧,跳吧!
学生活动:随音乐即兴的表演
四、结束部分
过渡语:同学们今天玩的很开心,现在天色已晚,让我们一起乘上火车回家吧!
教师操作:播放乐曲《出发》的旋律
学生活动:站成一排做开火车的动作,出教室。
《山谷回音真好听》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让学生能用强弱对比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 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热情,根据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的音乐创编歌词
动作,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
2、根据歌曲音乐创编歌词。
教学难点:能用强弱对比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电子琴MP3。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到一个神奇的地方。看,这是一个什么地方?让我们仔细地听这里有什么样的有趣的自然现象?
师:回音是发生在山谷中一种自然现象,当我们向山谷发出声音时,声音传到山谷中的物体上时,声音就会被反射回来形成了回音。
师:你知道回声和我们的发出的原声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生:原音声音大、回音声音小。
师:在音乐中声音的大小,我们一般称为“强”“弱”,f表示强,p表示弱。
师:那你们现在最想对大山说点什么?
师:现在,有谁愿意对着山谷说话,谁来当回音?
生:喂,你好吗?(强)————喂,你好吗?(弱)
生:喂,大山,你好吗?(强)————喂,大山,你好吗?(弱)
师与学生讨论,哪组学生表演得好,为什么?
生:回音应该比原声要弱一些。
师:同学们观察生活非常仔细,现在由老师来当原声,同学们扮演回声。
师:(呼喊状)喂,你好吗?
生:(弱)喂,你好吗?
二、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你们在山谷里发出的声音真好听,那么,大山山谷回音的音乐也特别美,请听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
1.听一听
(1)师范唱
师:同学们,在山谷中唱歌你们的心情如何?
生:很高兴!
师:老师把我们刚才听到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唱一遍,以表达此时的心情。
(2)听范唱
师:你们听,对面的孩子也高兴的唱起歌来了。
好听吗?
生:好听!
师:想和他们比赛吗?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出示歌谱)
2.学唱
(1)对口型
师:刚才我们已经聆听了两遍歌曲。那现在我们来做对口型的游戏,就是只张嘴不出声,比一比谁对的歌词最准确。
生:对口型。
(2)轻声唱
师:刚才通过老师的观察,我发现大家对的都非常好。你们想不想唱出声来呢?
生:想。
师:那现在请跟着电子琴伴奏一起轻声的唱一唱吧!
生:轻声唱
(3)放声唱
师:同学们唱的非常好听,所以这一遍老师想听的更清楚一些,请你们大声的演唱歌曲好吗?
生:回答并放声唱。
(4)分析歌曲
1第一、二乐句
师:请同学们看歌谱并结合歌谱,谁来说一说前两个乐句之间有什么关系?是完全一样的吗?
生:回答。(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前两小结一样,后两个小结不一样)
师:大家仔细看歌谱,最后的三个音是有变化的。是不是?
范唱345-与321-(加手势)
第一句与第二句实际上是变化重复。
2中间乐句
师:请同学们看歌谱,中间乐句是原音与回音。
中间的这句是一种扩展的乐句。标有f、p,一定要用声音表现出来。
3最后一乐句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最后一乐句跟第一句和第二句,哪一句是完全相同的?
生:最后一句和第二句完全一样。
师:最后一句与第二句相同,在音乐中叫完全重复。
(5)完整唱
(4)歌曲处理
师:我们再来完整的唱一遍,要把声音唱得更有情感,更好听。这个山谷的回音真好听呀!(示范:第一句渐强的感觉,就是声音一点点的变强。好像推着走一样。下一句,有回音推一下。啊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要唱白了,不要唱成……这个声音好听吗?不好听。要竖起来。最后一句怎么唱?山谷回音真是太好听了这种感觉,哪一个字要突出?听出来了吗?
生:“真”字。
(5)全体完整齐唱
(6)学生和老师接龙唱。
3.表演唱
(1)分组唱
(2)男女生唱
(3)个别唱
4.评价
三、创编歌曲
师:同学们,我们除了在山谷里能听到回音,还能在哪里听到回音呢?
生:新建的空房子里。
生:话筒回音。
师:那你们能把你们说得唱一唱吗?老师相信你们能行,同学们可以先
分组讨论你们组所选的主题。
师:同学们,讨论完了吗?现在,就请三组同学讨论一下内容,说说歌词吧。
DO:话筒话筒真稀奇,真稀奇,唱歌跳舞有回音,有回音,喂喂喂喂喂,啊啊啊啊啊,话筒回音真好听,真好听。
师:同学们创编的歌词真有新意。我们跟着音乐试着把三段歌词唱一遍。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唱了一首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还编了很有新意的歌词。同学们,你们难道不想亲自再去山谷里听一听回音吗?可惜由于时间关系同学们不得不对着山谷说:“再见了!”同学们向你们的山谷再见,向你们的回音再见。
《健康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健康歌》的全部歌词内容,感受其跳荡的律动,能够随音乐演唱、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精神及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健康,热爱体育运动,知道有关健康的好习惯。
二、本课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鼓励学生参与、激发创新意识。
难点是演唱教学中前半拍休止节奏;
三、教学准备
下载MP3音乐: “健康歌”;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同学们,我们都说人要多运动,那么平时你们在课间和课外都有那些运动?我们做这些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老师希望大家天天健康好不好?我还有许多健康小秘诀等着告诉你们呢!现在赶快跟我动动手吧!
(二)听一听:《健康歌》
1.带着问题初听歌曲。
师:同学们做得真棒,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听?请大家仔细听,回答问题:
①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
②健康歌告诉了你哪些健康小秘诀?(引导学生熟悉歌词,连贯说一遍歌词。)
③除了歌曲里唱的健康秘诀,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的健康小秘诀?
(三)唱一唱:随《健康歌》的音乐演唱。
①教师播放MP3音乐,用丰富的表情调动学生随歌曲演唱一遍。
②纠正关键句段的演唱,(弱拍起的句子,反复练),请学生分角色清唱一遍。提醒学生注意声音和表情的不同表现。
③请个别同学演唱一遍。
(四)动一动:随《健康歌》做律动。
①教师带领学生随《健康歌》音乐做健身操,并呼号调动学生情绪,鼓励学生运动。
②请几名表演有特长的同学担任组长,分组进行创编表演,鼓励各组成员在创编时要有创新。
③选取二组进行汇报表演,老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五)想一想:为歌曲伴奏
师:做完我们的健身操还真有点儿累呢!不过没关系。只要每天坚持锻炼一下,就会越长越高,越长越结实!运动之后人的头脑会更加清醒,现在你们头脑是最清醒的时候,我想考一考你们,怎么样准备好了吗?
1.用自编的节奏型为《健康歌》伴奏。
师:同学们,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都可以当作伴奏乐器,只要我们合理利用它们,会为我们的演唱增色不少。现在我们就用我们最常用的笔作为伴奏乐器,为我们的《健康歌》伴奏好不好?
(六)、结束部分
师:刚才在同学们精彩的伴奏下,我们的《健康歌》变得更活泼更好听了!今天这节课大家快乐不快乐?好的,记住我们的口号是:我健康,我快乐!希望大家天天健康。
《小雪橇》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歌曲结构分析
《小雪橇》是一首降B大调歌曲,2/4拍。描写儿童们在冰天雪地里快乐嬉戏的场景。
歌曲为六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第五、六乐句是补充乐句,是为了进一步渲染歌曲欢快的情绪。歌曲节奏丰富、速度较快,情绪欢快、活泼,充满了童趣。
六处附点音符节奏的应用使歌曲更有歌唱性。此外,还有两处切分节奏,增强了音乐的动力性。
第一乐句和第三乐句的节奏相同,其中第一乐句的1、2小节与3、4小节材料相同。第三乐句的后两小节是前两小节的上行二度模仿。
第二乐句中有两处附点节奏和两处一字两音的位置。
附点节奏 一字两音
第四乐句中出现了本曲中第一处切分节奏。
切分节奏第五乐句的后两个小节是前两个小节的下行二度模仿。
第六乐句中有切分节奏,5到高音3的六度大跳和附点节奏。
切分节奏 六度大跳 附点节奏
(二)学生情况分析
1. 已有生活知识分析
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到90%的学生都知道在雪天玩的游戏内容,其中有一部分同学能够说出滑雪橇游戏名称,其余的同学不知道或者只是玩过但不知道名字。
2. 识读乐谱的能力分析
二年级学生只有一年多的音乐学习经历,刚刚接触识读字母谱,还不是很熟练。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够演唱曲谱,但需要放慢速度和演唱节奏简单的旋律。
(三)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
问题1:学生演唱时会出现音准问题。
对策1:采用观察旋律线、听琴模唱的教学方式解决。
问题2:
在演唱切分节奏时,第三个音5 容易拖长。
对策2:采用示范演唱、两个小节接唱、读节奏方法解决。
问题3:
高音3和高音2在演唱时,音准有问题。
对策3:结合歌词想象雪橇从高处滑下的感觉,同时注意口形和声音位置。
问题4:
重复出现啦字,容易拖沓,咬字不清晰。
对策4:运用方法慢速说清晰后,在逐渐又慢到快演唱啦字。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用歌声表现出孩子们在雪地里嬉戏的时的喜悦心情。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在复习旧知,学唱乐谱环节,运用聆听、示范、讨论、视唱等方法。
在学习歌词环节,分别运用对比、示范、手势等方法进行教学。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小雪橇》 。
2. 第五乐句中不断重复的啦字在演唱时能够清晰、有弹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能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小雪橇》
(二)教学难点
1.演唱时高音的音准,以及声音的弹性。
2.六度大跳的准确演唱,切分节奏在演唱时,第三个音不拖长。
3. 一字多音、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的准确演唱。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阶段目标」:知道歌曲中演唱的是小雪橇。
1. 音频导入
方法:聆听音乐,了解本课主题小雪橇,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导入语言:同学们,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今天,我们要进入一个银色的世界,让我们到美丽的雪地里走一走,看一看,然后请你说一说。
教师提问:孩子们在干什么? 结合音乐体会孩子们的心情是什么?
学生回答:滑雪橇
他们心情很高兴。
2. 出示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名字就叫《小雪橇》。
二、复习旧知,学唱乐谱
「阶段目标」:复习字母谱,能够准确的演唱出歌曲的第一和第三乐句。
1. 聆听范唱,感受情绪。(教学方法:示范法)
教师提问: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教师活动:教师范唱歌曲
学生活动:学生聆听范唱,思考问题。
出示选择题:1.欢快活泼 2. 优美抒情
学生回答:是第一种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师总结:作曲家金凤浩是根据孩子们在玩雪橇时心情,所写的这首歌曲。在乐谱中还出现了六处前长后短的节奏,和两处切分节奏,这些节奏的出现会使音乐更加有动感和富有歌唱性,因此,音乐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
2. 学唱乐谱,复习旧知。
(1 )小组合作,认识乐谱
出示顺序错乱的旋律,分小组认识乐谱。
【过渡语】同学们发现没有,我们认识的旋律顺序好像出现错误,你能不能观察后帮它们纠正过来。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
学生回答:第二组和第四组旋律应该换位置
教师总结: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旋律是完全相同的。第四组的旋律是模仿第三组的旋律。
(2) 加入手势,演唱旋律
【过渡语】小雪橇时而由高到低,时而忽上忽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滑出优美旋律。出示字母谱旋律线。 学生活动:识读字母谱,跟随钢琴演唱旋律。
加入手势作旋律线,再演唱旋律。
3. 接唱歌谱,降低难度
师生接唱全谱,学生演唱第一、三乐句,教师演唱剩余歌谱。
4. 模唱全曲,感受旋律。
随电子琴伴奏,学生用啦字模唱全曲旋律。
三、解决难点,学唱歌词
「阶段目标」:逐句解决难点,准确演唱每个乐句。
1. 学唱第一段歌词,解决难点。
(1)有节奏朗读歌词
(2)分乐句学唱第一段歌词,解决难点。
问题1:
切分节奏演唱时容易在第二个长音和第三个短音位置出现演唱错位,而且第三个音演唱时很容易拖长。
解决方法:首先是示范演唱,然后进行接唱。
问题2:
高音3音准位置不够 重复出现的啦字吐字不清晰,颗粒性差
高音2音准位置不够 重复的啦字演唱时弹性弱
解决方法:首先学习慢速有弹性的说清啦字,然后再演唱。
高音的音准通过结合雪橇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也体会声音的高位置的方法进行演唱。
问题3:
切分节奏的第三个音演唱时,容易拖长,影响第二小节第一拍的进入。
一字多音的准确演唱。
解决方法:切分节奏拖长运用接唱方法。
一字多音运用加入韵母并加以观察的方法解决。
1.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2. 学习第二段歌词
(1)解决难点:
拍 手
哈哈 哈哈 笑。
最后结尾句与第一段歌词不同,由一字一音,变成手字对应两个音。
解决方法:主要是让学生独立观察,聆听旋律,教师示范方法解决。
(2) 完整演唱第二段歌词。
3. 完整演唱全曲。
四、结合情绪,表现歌曲
1. 观看小雪橇歌曲的视频,再次感受情绪。
2. 结合情绪,完整演唱歌曲。
3. 根据歌曲内容,加入动作和打击乐器表现歌曲。
4. 改变歌曲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利用前期学习的旧知,歌曲设计成领唱和齐唱的演唱形式进行演唱。
《哦,十分钟》
教学目标:
⒈知识目标:感受歌曲两段曲式的特点,体会不同乐段所表现的不同情绪以及歌曲表现的喜悦之情。
⒉能力目标:指导学生体验歌曲塑造的音乐形象,能够用轻盈、舒展的声音准确有感情的表现歌曲,培养学生歌唱能力。
⒊情感目标:能够加入动作表现歌曲,充分表现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由衷欢迎的愉快心情。
教学重点:能用轻盈、舒展的声音歌唱,充分表达歌曲情感。
教学难点: 6 6 6 | i i 5 |0 4 3 |音准、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放《哦,十分钟》的伴奏音乐
2.师生互问好
3.发生练习
①35 |1. 71| 7 65 |61 32| 1 11 |1 i 56 |534 321 | 1—|1—‖
La
②66 6| ii 5 |6 I |5 —| 6 i|5—‖
二、新授课
(一)导入:课间十分钟的时候,你们都在干嘛?你们心情怎么样?
师:那一提到下课十分钟,你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生:高兴的、愉快的、快乐的
师: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来做一下你们在课间做过的活动,亲身感受一下当时高兴的心情。
生:跳绳、踢毽、做游戏
师:在课间还有很多活动,如:…… ,(根据当时情况老师予以补充)
设计的节奏是书中出现的节奏型
师引导学生按照节奏来做各种活动。
拍皮球: × × | × × |
跳绳:×× ××| ×× ××|
投篮球:× Ο | × Ο |
溜溜球:Ο × ×|Ο × × |
1.生做,师订正
2.集体做
3.完整做一遍
(二)引入本课内容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同学们课间十分钟的歌曲。(板书课题)
生读课题
(三)唱谱
1.听录音范唱
师:同学们先来听一遍,然后告诉老师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音乐情绪?
生:情绪(欢快、活泼)
师:歌曲有几个乐段组成?
生:歌曲分为两个乐段。
第一乐段:情绪活泼,
第二乐段:优美、抒情。
意图: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及感受能力
2.听老师演唱一遍
3.看谱子提示学生歌曲
55 34 |5 0|这个小短句在歌曲中出现了四次,但有一次55 34 |5 —|是长音“5”
4.是生接龙演唱
师:你们能唱一唱吗?
5.学习第二乐段谱子(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
(四)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读歌词
1.找个别生读
2.完整按节奏朗读歌词
下课 的铃|声 0,|送来 十分 |钟 0,|来 吧!|来 吧,|大家 来轻| 松 —|让那 疲劳的|眼 睛|看看 蓝 |天 0,|让那 紧张的|大 脑|吹进 清| 风 —。|
下课 的铃|声 Ο,|送来 十分|钟 0,|来 吧!|来 吧!|大家 来轻|松 — |让那 握笔的 |手 指| 摸摸 皮 |球 0 |让那 快活的 |叫 喊|冲出 喉 |咙 —||
(五)填词演唱
(1)听范唱默唱歌曲
(2)跟琴慢速演唱一遍全曲
(3)纠正不确的地方
(4)完整地演唱一遍
(5)找个别同学领唱
(五)歌表演
师:除了用歌声来表达歌曲课间十分钟欢快的情绪,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
找同学到台前表演,另一部分同学领唱,其他同学齐唱。
6. 小结:同学们,现在属于你们的快乐的真正可见十分钟来到了,我希望你们在十分钟里,不要追逐打闹,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下面让欢快的旋律伴着你们去享受你们愉快的十分钟吧!
浏览:3259
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教学内容:
1、演唱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2、认识换气记号。
教学目标:
1、认识换气记号,学会演唱歌曲。
2、能够用欢快的歌声演唱和表现歌曲,并能够在歌曲中形象地模仿出各种动物的叫声。
3、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歌表演《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教学过程:
一、导课:同学们,你们知道西班牙吗?(知道)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西班牙儿歌,名字叫《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板书课题)
二、MP3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中唱了些什么?生回答。课件出示各种动物图片,学生边做动作边模仿动物叫声。
小狗叫:wang wang wang 大马叫:hui ——
出示两种动物,师生接唱一次:
(师:听 0小 狗在 欢迎 你 — 生:wang wang wang)
小鸭叫:ga ga ga 小猪叫: heng ——
小鸡叫:ji ji ji 小牛叫:mou ——
小驴叫:a a 小羊叫: mie ——
三、第二遍播放歌曲,要求学生边听边随录音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
四、学唱结尾衬词句
1、跟教师按节奏读衬词
2、跟教师学唱
3、随琴演唱
五、第三遍播放歌曲,要求学生边听边随录音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并接唱结尾句。
六、学唱歌曲
a、第一段:
1、生跟琴逐句学唱,请学生注意两处听的唱法,一处休止后接唱,一处直接接唱。
2、从最后一句倒着一句一句接唱
3、完整唱第一段
4、认识换气记号,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动作比较夸张,要求学生要做到自然。
b、第二段:
1、生跟琴逐句学唱一遍
2、完整演唱第二段
c、第一、二段连起来唱,注意换气。
d、第三、四段:直接跟琴演唱,注意看歌词和换气记号。
e、跟琴完整演唱歌曲
七、歌表演
师:同学们,这些小动物非常的高兴,想邀请你们跳舞呢?我们正好歇歇嗓子,现在请跟着老师一起来跳吧。
1、听音乐跟老师表演
2、跟教师随录音演唱并表演
八、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呀?(《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模仿了许多小动物,我们要像西班牙的小朋友们一样,爱护小动物,还学习了一个记号叫换气记号,今后在唱歌时遇到这个记号的时候,要注意换气,并且要做到自然,好了,今天的课上到这里。(下课)
《 螃 蟹 歌》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螃蟹歌》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螃蟹歌》,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学习用运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将歌曲内容扩展进行歌表演。
教学重点:
准确唱好歌曲《螃蟹歌》
教学难点:
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坐火车去参观水族馆,想不想去?(想)
二、节奏练习
老师:火车司机有个要求,
希望你们把黑板上的节奏打准确。
2 X X ︱X –︱X X ︱X –‖4
三、学唱歌曲:
1、认识螃蟹的外形
2、初听歌曲《螃蟹歌》,掌握歌曲速度、情绪
3、学唱第一段歌词
(1)朗读第一段歌词:(第一遍:用普通话;第二遍:用四—
川方言)
(2)教师分句教唱
4、 学唱第二段歌词
(1)朗读歌词:强调方言发音
(2)教师分句教唱
5、学唱第三段歌词
(1)朗读歌词:强调方言发音
(2)教师分句教唱
6、完整演唱歌曲
7、表现歌曲
(1)根据歌词分不同的情绪演唱:老师:这首歌曲非常的诙谐、幽默,如果我们再把情绪加上的话,我相信一定会更加精彩(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每一段歌词的情绪)。
(2)加入衬词演唱:
第一遍:学生唱教师加衬词
第二遍:教师唱学生加衬词
第三遍:分组唱
(3)律动:师生共同创编动作,共同表演。
四、教师小结,结束课堂
《老牛和小羊》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通过演唱、表演体会动物的有趣,表达对动物的喜爱
之情。
3.通过模仿动物的声音、样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4.能够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初步培养团结协作,合唱意识。
5.能够根据歌曲旋律,创编歌词。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交流。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
2.模仿动物的叫声。
3.出示小羊图片,观察小羊并说出小羊的样子和叫声。
4.节奏游戏
根据动物的叫声,有节奏地模仿。
5.出示老牛图片,观察老牛的样子并用动作表示。
6.说出小牛的叫声,教师弹节奏,学生跟着旋律演唱老牛的叫声。
7.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歌曲,听赏歌曲。
二、学习歌曲
1.引导学生讲述歌曲中蕴含的故事,体验牛和羊快乐的心情,为歌曲演唱情
感作铺垫。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读一读歌词。
教师范读。 学生齐读。
3、师:读得真好听,相信你们也能把歌曲唱好,有信心吗?
4.老师弹,学生轻声跟唱。
5.教师范唱。
6.学生分组跟电子琴一起轻声唱。
7.学生有动作地表演唱。
8.分角色演唱,指导二声部合唱。
9.集体表演唱。
10.学生个别表演唱。
11.谈两种动物的用处,激发学生喜爱、保护动物。
三、拓宽性使用教材,进行歌词创编
1、学生合作创编歌词。
2、学生展演。
四、课堂总结
十二生肖歌
教学目标
1、 学会说“牛、鸡、兔、龙、蛇、羊、猴子、猪”这些新名词。
2、 记住十二生肖的表达顺序。
3、 学习用“祝”来表达祝福。
教学重点、难点:同上
教学用具:十二生肖图片(一面中文一面英文)
《十二生肖》动画片(中英双字字幕)
教学步骤:
1、用图画的方式回顾前几篇课文所学宠物的名字,引出“老鼠、老虎、马、狗”等词语。
2、用图画的方式介绍新的动物名字,引出“牛、鸡、兔、龙、蛇、羊、猴子、猪”这些新名词。
3、老师先带领学生一起认读,然后学生轮流认读,老师纠正学生的读音,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用正确的声调清楚地读出来。
4、学生熟悉了几种动物的名字以后,先用图片做小测验,看看谁能最快地说出这几个动物的名字。然后分组比赛:A组表演动物的某个典型特征,B组说出动物的汉语名字,然后B组表演A组说,看看哪组在规定时间内说得又快又准。
5、按照十二生肖的顺序悬挂图片,老师领读、领唱《十二生肖歌》,学生齐读、合唱、独唱。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成诵。
6、两人一小组,互相询问对方的属相,并送上祝福。分组比赛:发放属相卡片、AB两组按属相排序站队,看看哪组又快又准,胜方获生肖奖品。
7、老师介绍十二生肖排序的神话传说并答疑(这部分也可放在课文开始之前,简单地给学生讲个故事,作为热身操“Warming-up” Introduction, 背景知识介绍)。
8、老师引导学生做本课作业(Worksheets) ,或布置家庭作业。
9、课后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十二生肖》动画片,并建议学生观赏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周予援亲自策划,悉尼奥运会开幕式导演之一彼得先生执导的大型原创视觉舞台剧《十二生肖》。
《阿西里西》
【课型】唱歌课
【教学内容】
一、学唱《阿西里西》
二、做彝族舞蹈的几个基本动作
三、拓展:音乐游戏
【设计理念】
通过学唱歌曲《阿西里西》,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彝族民歌音乐的美,了解彝族风土人情,让学生学会彝族舞蹈的几个动作,
并通过和学生一起做音乐游戏,让同学们在
参与各种活动的基础上,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学会歌曲,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
受能力,体验能力,表现和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阿西里西》,并能自信地用快乐的声音表现歌曲情绪。
2、学会彝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并要求动作协调一致。
【教学重点】
1、感受彝族儿童无忧无虑的欢快心情,并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西里西》。
2、引导学生勇于参加各项音乐活动,继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同学们友好相处、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带有彝族音乐特色的歌曲曲调及歌词,是学生学唱歌曲中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队形律动《开汽车》
2、师生问好歌
3、音乐常规训练——节奏律动《小朋友爱唱歌》
二、导入新课
1、 从师生同跳壮族歌曲《板凳龙》引入《阿西里西》。
(设计意图:我在这节课的一开始就安排了师生共同律动。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师生翩翩起舞,这不仅迎合了儿童“好动”的天性,更是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一个良好地心情。调动起教与学的兴趣。)
2、出示课题,介绍乐曲。
(设计意图:新课标倡导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应该了解其相关文化。因此,在本环节中我让学生透过《阿西里西》这首歌曲,去初步了解彝族的文化风俗,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激发起学生学习《阿西里西》这首歌曲的兴趣。)
三、教唱新歌
1、MP3播放《阿西里西》,请学生注意聆听。
2、请学生说出听到哪些歌词,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歌词。
3、解释“阿西里西”及“丘都拉迪”、“嗡啊,啊呀”的意思。
4、请学生用手拍节奏,教师按照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5、让学生自己拍节奏试着朗读歌词,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不准的地方,如“丘都拉迪”等。
6、学生完整地边拍节奏边朗读歌词。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朗读歌词和击掌打拍子的方法,让学生在模仿中渐渐熟悉歌曲,解决节奏的难点,为学唱歌曲打好基础,为音乐游戏的开展做准备。)
7、采用跟唱法来分段学唱歌曲,对于重难点的地方,加强指导。
步骤:教唱第一、二段完整跟唱-------接龙唱--------齐唱
(设计意图:学唱歌曲时采用分句教唱、分段教唱、完整跟唱、接龙唱、生齐唱的方法来降低难度,由易到难,逐步完成教学目标。)
四、歌表演《阿西里西》
1、讲解示范动作。
2、生学跳。
3、跟音乐跳。
4、边唱边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随音乐舞蹈)
(设计意图:通过跟老师一起舞蹈,使学生有了直观的了解,在加深对彝族歌曲认识的同时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民族文化,同时调动学生的情绪,参与到舞蹈表演中来。)
五、拓展活动——用《阿西里西》的音乐来做游戏
1、让学生分组做游戏,要求他们边做游戏边演唱《阿西里西》。
2、让学生评价各组的表现。
(设计意图: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之一,在音乐课堂中运用游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体验了彝族少年儿童的生活乐趣。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听音乐的专注程度和动作与音乐的协调性。)
六、小结
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内容:
1、唱:《我的家在日喀则》
2、听:《在那东山顶上》
3、动:歌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目标:
(一) 通过欣赏歌曲《在那东山顶上》,让学生感受藏族音乐深长悠远的特点。
(二) 通过学唱歌曲,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三) 学生能够了解一些藏族踢踏舞的特点和基本知识,随音乐运用藏族基本舞步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感受、体验藏族民歌与舞蹈的特点和基本知识,从而能够进一步热爱中华民族艺术。
教学难点:
长音的对比欣赏,增强感受;并且能用富有藏族韵味的声音进行歌唱
教学过程:
播放音乐《走进西藏》学生进教室入座。
1、了解藏民歌,听赏《在那东山顶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