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西安黑牛印刷涂料评价报告.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899010 上传时间:2024-10-18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黑牛印刷涂料评价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西安黑牛印刷涂料评价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前 言 西安黑牛印刷涂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印刷品涂料的专业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70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44号令)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8号)关于对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竣工进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的规定,西安黑牛印刷涂料有限公司委托陕西立信安全技术评价有限公司为其搬迁改建项目进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编制西安黑牛印刷涂料有限公司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 陕西立信安全技术评价有限公司接受委托后,组成项目评价组,组织评价技术人员深入项目现场进行查勘调研,收集了项目建设过程的相关资料和有关法规、标准,特别对项目安全措施的落实和运行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检查,在此基础上,对该项目的可能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辨识与分析,采用安全检查表法、事故后果模拟法、道化学法等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对项目危险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险、有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价,对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进行了预测,针对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 西安黑牛印刷涂料有限公司原址位于户县东马营村,原厂拥有由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陕)WH安许证字[000241]]。2007年5月租用户县永兴机械厂土地,西安黑牛印刷涂料有限公司只是对原户县永兴机械厂厂房及办公楼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改造,并无新建任何厂房与办公楼。所以该项目系搬迁改建项目,实施搬迁后需重新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原户县永兴机械厂由东南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西安市户县建筑工程总公司施工,陕西中建西北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监理,并由四方出具了《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表》。 西安黑牛印刷涂料有限公司场地局限,无法在厂内储存甲类物品,遂与距本厂3km外的西安海林化工有限公司签订库房租用合同,将甲类原料储存于西安海林化工有限公司甲类库房内,在需要时用车运送至厂内。 根据《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2007)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试行)》(安监总局2007[255]号文)及其它相关法规的要求,经过综合分析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并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于2010年8月编制完成了《西安黑牛印刷涂料有限公司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 目 录 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工作经过 1 1.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前期准备情况 1 1.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的对象及范围 1 1.3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的工作经过和程序 2 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 3 2.1建设单位简介 3 2.2项目概况 3 2.3生产工艺 5 2.4自然条件 7 2.5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现状 8 2.6消防现状 9 2.7安全管理设置及人员概况 10 第三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1 3.1本项目中危险化学品的辨识、分类及特性 11 3.2生产工艺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44 3.3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46 3.4设备及装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49 3.5储运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49 3.6设备维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50 3.7消防系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51 3.8其他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51 3.9危险和有害因素分布 52 3.10重大危险源辩识 53 第四章 评价单元划分及采用的评价方法 55 4.1评价单元划分的理由说明 55 4.2评价单元划分的结果 55 4.3评价方法选择 56 第五章 定性、定量分析危险、有害程度的结果 57 5.1固有危险程度的分析结果 57 5.2 有害因素风险程度分析结果 57 5.3外部条件和厂址选择单元评价结果 58 5.4总平面布置单元评价结果 59 5.5主要装置(设施)单元评价结果 59 5.6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单元评价结果 59 5.7安全管理单元评价结果 59 第六章 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分析 60 6.1安全设施 60 6.2安全管理情况 60 6.3主要工艺和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61 6.3事故及应急管理 61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63 7.1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63 7.2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结论 63 7.3对策措施与建议 64 第八章 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情况 66 附件一 选用安全评价方法简介 67 附件二 定性、定量评价方法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程度过程 71 附件三 评价依据 88 西安黑牛涂料印刷有限公司搬迁改建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报告 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工作经过 1.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前期准备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陕西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和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工作细则(暂行)》的规定,2010年5月25日,西安黑牛印刷涂料有限公司委托陕西立信安全技术评价有限公司承担该公司搬迁改建项目的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工作,我公司根据该搬迁改建项目的特点,成立评价小组,对项目所在地进行了实际勘察,在此基础上收集、整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所需的各种文件、资料和数据,明确了本次评价的对象、范围和程序。 1.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的对象及范围 1.2.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的对象 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的对象是:西安黑牛印刷涂料有限公司搬迁改建项目。 1.2.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的范围 根据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委托书约定,本次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的范围仅限于西安黑牛印刷涂料有限公司搬迁改建项目的安全设施竣工验收,主要是对项目的设备设施及安全管理进行评价。重点是该项目建设过程落实《安全设施设计专篇》中提出的各项安全措施情况以及今后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管理措施。 本项目所涉及的环境保护、职业健康、消防、防雷等方面的内容,以政府有关部门的意见、文书为准。 1.3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的工作经过和程序 陕西立信安全技术评价有限公司与西安黑牛印刷涂料有限公司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后,随即组成了西安黑牛印刷涂料有限公司搬迁改建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项目组,编制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计划,由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现场,按照相关规范对安全生产条件与状况进行验收评价现场检查,对现场检查及评价中发现的隐患或尚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并收集和核实必要的相关资料。分析辨识该项目危险、有害程度;划分评价单元;确定安全评价方法;定性、定量分析危险、有害程度;分析安全条件和安全生产条件;对发现的隐患或尚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复查;做出评价结论;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形成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 第二章 建设项目概况 2.1建设单位简介 西安黑牛印刷涂料有限公司从事印刷涂料行业发展多年,有油墨系列、上光油系列、转移胶系列产品,以烟包印刷生产为服务对象,公司产品锁定在溶剂类和水溶类上;其中水溶类的着色墨、上光油和转移胶已率先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绿色环保圈,同时溶剂类的涂色液、上光油以及干法转移胶也深受从事镀铝纸印刷和镭射膜转移生产厂家的信赖。是一家专门生产香烟金箔纸印刷材料的专业公司。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4日,2007年租用户县永兴机械厂进行搬迁改造,项目总投资170万元,共有员工9人,产品主要供应给宝鸡卷烟厂生产烟盒金箔。目前生产方式为间歇化生产,以销定产(以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2.2项目概况 2.2.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西安黑牛印刷涂料有限公司搬迁改建项目 建设单位:西安黑牛印刷涂料有限公司。 该项目总投资170万元,资金来源全部由企业自筹。西安黑牛印刷涂料有限公司原址位于户县东马营村,原厂拥有由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陕)WH安许证字[000241]”。实施搬迁后需重新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建设项目已经取得户县经济贸易局“县经贸发[2008]54号”《关于西安黑牛印刷涂料有限公司搬迁改造项目备案的通知》。 2.2.2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用地面积、周边环境 建设项目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户电路中段尧西村东,距县城8公里,距西安市区35公里,东侧为户电路,北距西汉高速公路不到10公里,西距户县户电路300米,距户县六号路100米,交通便利。厂区总占地面积4000m2,厂区东、南、西侧均为农田,北邻聚福祥纸杯厂。厂区南墙外有一信号塔,距厂界墙35m,东墙外30m原有一钓鱼台庙,现已拆除,周边再无其它重要建筑、无人群集中的村庄,周边环境人员活动较少,无污染的其它化工企业,不会对项目造成影响,项目也不会对周边产生影响。 2.2.3生产规模 西安黑牛印刷涂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香烟金箔纸印刷涂料的专业公司,产品为HN-A水溶性涂色液与HN-C调金油。 装置设计能力:年生产能力300吨。 装置运行方案:年操作日300天,单班生产。 2.2.4总平面布置 建设项目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户电路中段尧西村东,按功能分区,由南往北依次布置了仓库(400m2)、生产车间(400m2)、办公楼(420m2),仓库和生产车间平行布置,均为400m2单层厂房,相距9m,生产车间内分为三大区,生产区、生产准备区、物料周转区,生产区为立体二层布置,一层分为南北两部分,北侧为产成品包装区、南侧为更衣室,在一层的西南角为导热油加热箱,与车间完全隔离,门开在车间南侧,二层为反应釜操作区,布置有1个1t和1个0.5t搪玻璃反应釜、加料箱、0.2t的电葫芦等;生产准备区为单层布置于车间的东北侧,布置有1台电磁调速高搅机;物料周转区布置在车间的东南侧,放置车间生产用3-5天的原料。办公楼为三层砖混结构,坐西向东,与生产车间距离为14m。厂区东北角设宽10m出入口大门一个,厂区东侧由南至北有一宽9m的路可将消防车直通至车间与仓库。沿厂区东、南、西、北边界上设置240mm厚、2.4m高的砖砌实体围墙。场地整体平整,采用平坡式,地表雨水可排入厂内排水管道,由厂内排水管道排出厂外。 2.3生产工艺 2.3.1工艺流程简述 本项目生产的HN-A水溶性涂色液与HN-C调金油属于丙烯酸类涂料,虽然原料不同,但生产工艺流程基本一致。主要以购买成品丙烯酸树脂为原料,与溶剂等复配为主,偶尔在原料紧缺时伴有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复配工艺:将经过计量的丙烯酸树脂按配方比例与溶剂等加入混料罐内,通过高速搅拌分散机搅拌分散达到规定分散要求后,加入反应釜进行加热、保温过程,然后分装为成品销售。 丙烯酸树脂合成工艺:在反应釜中加入经过磅秤计量后的底料并搅拌均匀,启动导热油加热系统对底料进行加热;根据两种产品的配方配置预配料,将2-5号配料经过磅秤计量后经用手摇泵打入塑料壶,按比例倒入混料罐中混合;当釜温升至预定温度98℃后,按配方滴加预配料,关闭导热油加热系统,根据釜温变化,调节预配料的滴加速度,使釜温保持恒定;物料滴加完后,保温1小时,再加入预留物料做第二次引发,完成反应后再保温2小时;加入稀释液进行稀释,温度降到50℃以下后,取样检验,合格后用塑料桶计量包装,入库。 生产采用的密封反应釜,反应中的挥发的溶剂通过冷凝器回流入反应釜内,反应釜内部装设有水冷却盘管,在需要对反应釜进行降温时通过水泵向冷却盘管中注入冷却水,冷却水并无接触反应物品而被污染,直接排入厂内排污渠。生产加热设备为电热管加热导热油,导热油经油泵输送至反应釜夹套中循环加热。水主要在反应釜冷凝管中起冷凝作用,通过潜水泵将水从自备水井中送至高位水箱,再送至冷凝器中与冷却盘管中。 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 说明: 图2-1 生产工艺流程图 2.3.2主要原材料 该工艺的原料及产品详见下表。 表2-1 原材料消耗量及产品产出量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乙醇 t/a 8 180kg桶装 2 丁醇 t/a 8 180kg桶装 3 丙烯酸 t/a 24 180kg桶装 4 丙烯酸丁酯 t/a 6 180kg桶装 5 甲基丙烯酸甲酯 t/a 6 180kg桶装 6 苯乙烯 t/a 8 180kg桶装 7 过氧化二苯甲酰 t/a 2 180kg桶装 8 丙烯酸树脂 t/a 240 180kg桶装 2.3.3主要设备 表2-2 主要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单位 型号 备注 1 K1000搪玻璃反应釜 1 套 1000L 2 K500搪玻璃反应釜 1 套 500L 3 电磁调速高搅机 1 套 YCT200-4 4 轨道电葫芦 2 套 0.3T、0.2T 5 固定电葫芦 1 套 0.2T 6 导热油加热箱 1 套 7 潜水泵 2 台 8 储水罐 1 台 3m3 2.3.4项目所采用工艺与国内外同类项目水平对比情况 该项目生产工艺采用目前涂料行业通用的复配工艺与合成两段法,采用电加热导热油对反应釜进行加热,相比同行业较为先进。 2.4自然条件 2.4.1气象、水文条件 户县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四季冷暖干湿分明,气候温和。 主导风向:东北风 平均风速:1.6m/s 年平均降水量:580.2mm以上 日最大降水量:92.3mm 年平均气温:13.5℃ 最低温度:-16.9℃ 极端最低温度:-19℃ 极端最高温度:41.7℃ 最大冻土深度:250mm 2.4.2地形地貌 户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水,靠山带水,地理条件优越。县城在东经108°37′北纬34°07′之间,海拔418.8m,距西安45公里。户县东以高冠河、沣河与长安县毗邻,西以白马河与周至县为界,南以秦岭分水岭与宁陕县接壤,北靠渭河与兴平县隔岸相望,东北与咸阳市相接,总面积 1255平方公里。南部为秦岭山地,北部为渭河阶地,中部为黄土台原,洪积扇及扇缘洼地。地势南高北低,差别很大。该项目地处户县北部平原地带,厂区地势平坦。 2.4.3地震设防 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400万)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附录A,确定本项目沿线各段地震动峰加速度值为0.15g,对照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2.5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现状 2.5.1给水 厂区现有自备取水井1口,潜水泵2台,一开一备,厂区办公楼上架设3m3和2m3高位储水箱一个,本项目生产过程中,生产用水主要用于冷凝器与冷却盘管的冷却水,日最大消耗水量4t/d,日生活用水0.5t/d,均由厂区自备井提供。 2.5.2排水 该项目所排废水主要为冷凝器与冷却盘管的冷却水、生活废水和雨水,排入厂区门口农田沟渠内。 2.5.3供配电 本项目厂区内生产及消防设施的负荷等级为三类负荷,由户县甘亭镇尧西村电网接入380V低压电,生产车间配电专用380/220V三相四线与照明混合配电系统,380V为生产动力用电,220V为照明、生活、办公等用电。全厂设置总配电室,车间设置配电箱配电。备有一台10KW柴油发电机,在停电时供应生产需要。 生产系统内的防爆区域的照明装置均采用防爆灯,车间装有应急照明灯。 2.5.4防雷及防静电接地 生产区域内需要设置防雷的建、构筑物,均装设防雷保护装置。 所有变配电设备、用电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均设置保护接地,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工艺设备、管道、管架等均设置防静电接地。 并经当地防雷防静电中心检测合格。 2.5.5项目内外部运输 本项目运输量主要为原料和辅料入厂和产品出厂。运输依托社会车辆解决(危化品的运输均由有危化品运输资质的车辆承担)。 2.6消防现状 室外消防水管道采用与生产管道合用,并沿生产车间及仓库环形铺设,并设有地上式消防栓。 表2-3 消防器材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 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21 2 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1 3 50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1 2.7安全管理设置及人员概况 本项目现有人员9名,其中安全管理人员2名,为了加强公司的安全生产和管理,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西安黑牛印刷涂料有限公司设置了以法人为主任的安全管理机构。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如企业法人经理安全责任制等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编写了切实可行的应急救援预案。 第三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3.1本项目中危险化学品的辨识、分类及特性 3.1.1危险化学品的辨识 经辨识,本项目的危险化学品有:丁醇、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脂、苯乙烯、乙醇、过氧化苯甲酰。 3.1.2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根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过氧化苯甲酰属于第5.2类有机过氧化物,丙烯酸属于第8.1类酸性腐蚀品,乙醇、丁醇属于第3.3类易燃液体。 根据《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八部委修改版)对本单位所涉及的化工物料进行辨识,本项目所涉及的化工物料没有剧毒化学品。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火灾危险性分类”:乙醇、甲基丙烯酸甲脂属于甲类火险物质,苯乙烯、丁醇、丙烯酸丁酯属于乙类火险物质。 该项目中丙烯酸、丙烯酸丁脂和过氧化苯甲酰是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接触后可能会造成人员过敏或中毒。 本项目所涉及物料在生产、储运过程中主要潜在有火灾、爆炸、毒性等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3.1.3危险物质的特性 (1)丁醇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丁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butyl alcohol 技术说明书编码:262 分子式:C4H10O 分子量:74.1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CAS No.:71-36-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主要症状为眼、鼻、喉部刺激,在角膜浅层形成半透明的空泡,头痛、头晕和嗜睡,手部可发生接触性皮炎。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雾状水、1211灭火剂、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200 前苏联MAC(mg/m3):10 TLVTN: OSHA 100ppm,304mg/m3; ACGIH 50ppm[皮][上限值] TLVWN: ACGIH 50ppm,152mg/m3[皮]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气味。 熔点(℃): -88.9 沸点(℃): 117.5 相对密度(水=1): 0.8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55 饱和蒸气压(kPa): 0.82(25℃) 燃烧热(kJ/mol): 2673.2 临界温度(℃): 287 临界压力(MPa): 4.9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88 闪点(℃): 35 引燃温度(℃): 340 爆炸上限%(V/V): 11.2 爆炸下限%(V/V): 1.4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醚、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用于制取酯类、塑料增塑剂、医药、喷漆,以及用作溶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强酸、酰基氯、酸酐、强氧化剂。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4360 mg/kg(大鼠经口);3400 mg/kg(兔经皮) LC50:2424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33552 UN编号:1120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薄钢板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花格箱;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3 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2)丙烯酸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丙烯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acrylic 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 :917 分子式:C3H4O2 分子量:72.0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含量 CAS No. 丙烯酸 ≥99.0% 79-10-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遇热、光、水分、过氧化物及铁质易自聚而引起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5℃(装于受压容器中例外)。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 6[皮] 前苏联MAC(mg/m3):5 TLVTN:ACGIH 2ppm,5.9mg/m3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99.0%。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熔点(℃):14 沸点(℃):141 相对密度(水=1):1.0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45 饱和蒸气压(kPa):1.33(39.9℃) 燃烧热(kJ/mol):1366.9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36(计算值) 闪点(℃):50 引燃温度(℃):438 爆炸上限%(V/V):8 爆炸下限%(V/V):2.4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用于树脂制造。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碱。 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受热。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2520 mg/kg(大鼠经口);950 mg/kg(兔经皮) LC50:53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刺激性:家兔经眼:250μg ,/24 小时,重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500mg,重度刺激。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这部分暂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81617 UN编号:2218 包装方法:塑料桶(胆)外钢塑复合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1 类酸性腐蚀品;车间空气中丙烯酸卫生标准(GB 16213-1996),规定了车间空气中该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及检测方法。 (3)丙烯酸丁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丙烯酸丁酯(抑制了的) 化学品英文名称:n-butyl acryl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253 分子式:C7H12O2 分子量:128.1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CAS No. 丙烯酸丁酯(抑制了的)≥99.5% 141-32-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10 TLVTN:ACGIH 10ppm,52mg/m3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必要时,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或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99.5%。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熔点(℃):-64.6 沸点(℃):145.7 相对密度(水=1):0.8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42 饱和蒸气压(kPa):1.33(35.5℃)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37 引燃温度(℃):275 爆炸上限%(V/V):9.9 爆炸下限%(V/V):1.2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粘合剂、乳化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碱、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光照。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900 mg/kg(大鼠经口);2000 mg/kg(兔经皮) LC50:14305mg/m3,4小时(大鼠吸入) 刺激性: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10mg/24 小时,轻度刺激。家兔经眼:50mg,轻度刺激。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33601 UN编号:2348 包装方法: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