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综合测试"/>
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895286 上传时间:2024-10-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7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一、选择题1、1973年考古学家在距今约170万年的中国某早期人类化石地层中出土了三件石器,这三件石器为石英岩打制而成,同时还在化石地层中发现了许多炭屑。由此推断,考古学家挖掘的这一中国早期人类化石地层是(   )A元谋人化石地层B北京人化石地层C山顶洞人化石地层D半坡人化石地层2、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市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A已从事农业生产B以捕鱼狩猎为主C能够人工取火D会制作陶器3、有学者认为“神话的虚构是一目了然的,传说则包含有事实的成份,即使这成分很少。”据此理解,

2、以下属于传说的是(   )A元谋人B半坡居民C炎黄二帝D盘古开天4、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B官员品德已成为执政的基础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5、“雕琢一枚龟甲或者兽骨,厚重的历史,因此竖起了纪念的墓碑锐利的刀锋划过残损的躯壳上,人类最原始的生活符号,再次站立起来,讲述曾经的”材料中的“原始的生活符号”是指(    )A隶书B金文C甲骨文D小篆6、根据史书统计,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为2.3亿亩

3、,此后随着农田面积的拓展,耕地面积也不断扩大。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诸侯争霸B开凿灵渠C战争的纷繁D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7、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A商鞅变法成效巨大B孝公确立皇帝制度C秦灭六国统一全国D战国时期大国争雄8、随着精准扶贫攻坚战圆满结束,随后我们国家又致力于乡村振兴,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没有人民的支持就没有一切,以下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主张。A墨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9、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到:“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去了,其实也是冤枉的。”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评价历

4、史人物A全部肯定B全部否定C不作评价D以史实为依据10、隋朝从建立到灭亡跟哪一朝代极为相似A秦朝B汉朝C三国D东晋11、“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远古时期,商周至隋唐节日类型不断得到充实。”那么,到秦汉时期,基本定型的节日有(   )除夕节 元宵节 端午节 元旦节ABCD12、可从下图提取的历史信息是A汉军北击匈奴B焚书令的实行C丝绸之路开通D儒学教育兴盛13、汉文帝当皇帝二十三年,居然没有盖宫殿,没有修园林,没有增添车辆仪仗,甚至连车马都没有增添。这反映了汉文帝(    )A以法治国B赋役沉重C崇尚节俭D重视文教14、学习历史要弄清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

5、。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东汉中后期,出现宦官外戚交替掌权局面B张仲景提出了“治未病”的理论C太平道尊奉皇帝和老子,也吸收一些方术D赤壁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15、假如你穿越到西汉,可能看到的情景有()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凯旋诸子百家就“推恩令”的利弊各抒己见人们使用“蔡侯纸”书写一位太学生因学习成绩优秀被朝廷任命为官ABCD16、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中原地区引种栽培葡萄的起始时间应该不会早于A汉朝B三国时期C两晋时期D南北朝时期17、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

6、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A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  B南方农业发达,经济重心南移C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D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18、俗话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三国后期,哪一个历史朝代灭吴国,统一了全国A秦朝B西汉C西晋D隋朝19、以下古代战役,属于以少胜多的有(   )牧野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ABCD2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300多年间,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然而中国科技文化依然灿烂辉煌,下面属于这一时期科技文化成就的是(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领先世界近千年王羲之的

7、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ABCD二、综合题21、阅读材料,完成填空。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农作物根据图片,史前时期居民能够种植:  。铸有武王伐纣铭文的青铜利簋(2)该文物反应了朝代建立的历史信息。 河南殷墟遗址出土的卜辞(3)卜辞上的文字刻写在。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的重要阶段。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古代最重的青铜器(4)该文物是。它的出土展示了朝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5)该文物反映了在农业上材质的工具和技术逐步推广。秦朝统一货币(6)结合图片及所学知识,秦朝统一后

8、的货币称为。  (7)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古代历史? 22、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加强国家统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周朝实施哪一措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一措施的基础是什么?材料二: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治所建立的什么制度?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材料三: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朝廷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

9、序混乱。(3)根据材料三,概括西汉初年社会秩序混乱的原因。为此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材料四: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引诱。结果,秦始皇失败了,汉武帝成功了。(4)汉武帝利禄引诱“人民只读一种书”的具体措施有哪些?23、改革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指谁?请根据材料归纳“商君”变法的一项举措?“商君”的变法对秦国产生怎样的影响?(不得照抄原文)材

10、料二  图            图                  图(2)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哪场重大改革有关?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图、图所反映的改革内容?此次改革有何进步意义?(3)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改革的理解和认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A【详解】根据“距今约170万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元谋人,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的云南元谋县,A符合题意;北京人生活在距今

11、约70-20万年,B排除;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C排除;半坡人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D排除。故选择A。2、A解析:A【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石铲(翻土)”“石刀(收割)”“石磨盘(谷物加工)”可知,陕西西安市半坡遗址出土的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从事农业生产,会种植粟。他们会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用来开垦荒地,收割、加工,从事农业生产,所以A项符合题意;而BC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选A。3、C解析: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相传东方的蚩尤部落强大,黄帝和炎帝联合打败蚩尤。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禹领

12、导人民治理洪水,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这些都是传说。故C符合题意;元谋人和半坡居民都是有考古遗址证明真实存在的,故AB不符合题意;盘古开天属于神话故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A解析:A【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家国同构”的“家天下”观念。选项A符合题意;官员品德不会成为执政的基础,B排除;官员考核的依据应该是官员的政绩,C排除;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D排除。故选A。5、C解析:C【详解】根据材料“雕琢一枚龟甲或者兽骨人类最原始的生活符号”等信息可知,甲骨文是商朝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因此材

13、料中“人类最原始的生活符号”指的是甲骨文,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隶书始于秦朝,成书并通行于汉魏时代,不符合材料“龟甲或者兽骨”等信息,A项错误;根据材料“龟甲或者兽骨”可得出,材料体现的是甲骨文,而不是金文,金文主要刻写在青铜器上,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篆创始于秦代,不符合材料“龟甲或者兽骨”,而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甲骨文,D项错误。6、D解析:D【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春秋末年我国已使用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耕地面积不断扩大,D项正确;诸侯争霸给人民

14、带来灾难,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秦朝时开凿了人工运河灵渠,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纷繁,人民流离失所,社会生产力因此急剧下降,排除C项。故选D项。7、A解析:A【详解】根据材料“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意思是商鞅担任秦孝公的国相,为秦国开启了帝王之业,其含义商鞅变法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国力大增,为以后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影响深远。因此评价说明的是商鞅变法成效,故选A;皇帝制度是秦王嬴政开始实行的,B错误;C不是材料体现的主旨,排除;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8、B解析:B【详解】依据题干信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没有人民的支持就没有一切”并结合所学可

15、知,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故B正确;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故A错误;荀子主张社会道德观,故C错误;韩非子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法家理论,主张严刑峻法,故D错误。综上故选B。9、D解析: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统一了全国度量衡、货币、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但是秦朝建立后,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

16、役和徭役、残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因此正确评价历史人物要以史实为依据,一分为二,全面客观;对历史人物要考虑他的阶级性和时代性,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条件来进行评价;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决不能主观臆断,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D项正确;全部肯定具有片面性,排除A项;全部否定是过于极端,排除B项;不作评价不符合评判的原则,排除C项。故选D项。10、A解析: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而杨坚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南北朝时期,建立了隋朝;在这两个朝代之前,中国都经历过几百年的混战局面。秦朝的胡亥和隋朝

17、的杨广都是同样的残暴,导致农民起义,二世而亡。因此隋朝从建立到灭亡跟秦朝极为相似。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A解析:A【详解】根据所学,除夕、元宵、端午等这些传统节日基本定型是在秦汉时期。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A项正确;元旦节是近代才出现的,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12、D解析:D【详解】依据图片“汉代讲经图”可知,这反映了儒学教育兴盛,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五经”。从汉

18、武帝时期开始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D正确;ABC与讲经图无关,排除;故选D。13、C解析:C【详解】根据材料“汉文帝当皇帝二十三年,居然没有盖宫殿,没有修园林,没有增添车辆仪仗,甚至连车马都没有增添。”可见,汉文帝没有为自己修建宫殿、园林等,这体现了汉文帝的节俭,故C符合题意;以法治国,与材料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赋役沉重在材料中未涉及,故B不符合题意;重视文教与题干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4、D解析: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赤壁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这是对赤壁之战特点的评价,是历史结论,故D符合题意;ABC均是对历史史实的客观陈述,故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15、B解

19、析: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在位时,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故项正确;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太学中儒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为官,故项正确。所以,两项是可能看到的情景,B项符合题意;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项错误;“蔡侯纸”是东汉出现的,在西汉不可能看到,项错误,需排除含或的ACD三项。故选B。16、A解析:A【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汉代,张骞通西域后,葡萄传入中原,A项正确;三国时期、两晋时期、南北朝时期均晚于汉代,排除BCD三项。选A项。17、C解析:C【详解】材料“育秧移栽”“麦稻兼作“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反映出魏晋南

20、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多种经营,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反映出当时南方相对安定,A排除;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宋朝时期,B排除;题干反映的是当时南方农业情况,没有反映商业和城市的发展,D排除。故选C。18、C解析:C【详解】266年,司马炎夺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军队灭吴,统一了全国。因此三国后期,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西晋,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19、B解析:B【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决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赤壁之战: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决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淝水之战

21、:383年,前秦集结80万大军进攻东晋,东晋只有8万军队,结果东晋大获全胜,因此属于以少胜多的有,B项符合题意;而牧野之战是商朝灭亡,西周建立的决定性战役,并不是以少胜多的战役,排除。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0、D解析:D【详解】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此项正确;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家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领先世界近千年,此项正确;东晋时期,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此项正确;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编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不属于魏晋南北朝

22、时期,此项错误;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此项错误;AB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二、综合题21、(1)水稻(2)周或西周(3)龟甲或兽骨、 形成与发展  (4)司母戊鼎、商  (5)铁制、牛耕(6)圆形方孔半两钱  (7)考古发现 、释读文字(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距解析:(1)水稻(2)周或西周(3)龟甲或兽骨、 形成与发展  (4)司母戊鼎、商  (5)铁制、牛耕(6)圆形方孔半两钱  (7)考古发现 、释读文字(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

23、1)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地处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人类;(2)依据图片信息:铸有武王伐纣铭文的青铜利簋可知,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3)依据所学可知,清末发现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主要记载商朝的政治、经济、祭祀等活动;(4)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古代最重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它的出土展示了商朝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5)依据所学可知,河南辉县出土的战国铁犁铧,该文物反映了铁制、牛耕在农业上材质的工具和技术逐步推广。(6)依据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后的货币称为圆形方孔半两钱;  (7)依据所学可知

24、,我们可以通过考古发现 、释读文字了解古代历史。22、(1)分封制,依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的大小(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制)。监察(3)诸侯王势力强大以及地方豪强地主的发展;实行推恩令(4)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解析:(1)分封制,依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的大小(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制)。监察(3)诸侯王势力强大以及地方豪强地主的发展;实行推恩令(4)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任意两点即可)【详解】(1)依据材料一“周初形势图”中镐京的周边分布着大量的封国,可知这是西

25、周的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依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的大小,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2)依据材料二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可以看出反映了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因此御史大夫的职责是监察。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

26、管辖的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由此可知材料二反映了秦朝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御史大夫的职责是监察。(3)依据材料三“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朝廷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分析可知,西汉初年社会秩序混乱的原因是诸侯王势力强大以及地方豪强地主的发展;为此汉武帝采取了实行推恩令来加强中央集权。为消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巩固国家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从此

27、诸侯国越分越小,势力越弱,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逐渐消除,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使西汉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4)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利禄引诱“人民只读一种书”的具体措施有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23、(1)商鞅;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和军功;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2)北魏孝文帝改革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交融(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要发解析:(1)商鞅;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和军功;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2)北魏孝文

28、帝改革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交融(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详解】(1)依据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所以材料一中的“商君”是指商鞅;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商鞅变法的措施有: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和军功。其变法的影响是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依据材料二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关;北魏孝文帝即位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如图反映的是改汉姓;图二反映的是穿汉服;图三反映的是说汉语。此次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们对改革的理解和认识是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