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单元期末复习专项训练检测(1).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894812 上传时间:2024-10-1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4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单元期末复习专项训练检测(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单元期末复习专项训练检测(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单元期末复习专项训练检测(1) 一、选择题 1.工业上用Mg(NO3)2作为浓缩HNO3的吸水剂,向m1g溶质质量分数为65%的硝酸溶液中加人m2g溶质质量分数为72 %的Mg (NO3)2溶液,蒸馏,分别得到97.5%硝酸溶液和60%硝酸镁溶液,若蒸馏过程中,硝酸、硝酸镁和水均无损耗,则投料质量比m1/m2为 A.0.3 B.0.4 C.0.5 D.0.6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常州卷)化学(带解析)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被转移的水的质量为X,65%的硝酸含水为35%,72%的硝酸酸镁溶液含水为28%, 97.5%的硝酸含水量为2.5%,60%的硝酸镁溶液含水量为40%,则硝酸中水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被转移的水的质量为X,65%的硝酸含水为35%,72%的硝酸酸镁溶液含水为28%, 97.5%的硝酸含水量为2.5%,60%的硝酸镁溶液含水量为40%,则硝酸中水 0.35m1-X= (m1-X)×0.025,则m1= 3X硝酸镁中水0.28m2+X= (m2+X)× 0.4,解得m2=5X,故二者的比值为0.6,故选D。 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第十一中学2019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答案:B 【解析】 【分析】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溶液是溶质溶解在溶剂里面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详解】 A、催化 解析:B 【解析】 【分析】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溶液是溶质溶解在溶剂里面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详解】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是催化剂,故A不正确;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B正确;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也可能是非金属氧化物和碱的反应,也可以是酸碱中和反应;故C不正确;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D不正确。故选B。 【点睛】 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是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3.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w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B.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C.将t2℃时物质w的水溶液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D.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都为m g 【来源】2012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带解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物质w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乙醇中的溶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物质w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t2℃时物质w的水溶液降温至t1℃,若t2℃时物质W的水溶液是饱和溶液会析出晶体;若不饱和,可能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不能析出晶体,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都为mg,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4.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来源】【区级联考】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2019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乙可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钾的溶解度,由图甲可知,烧杯②中有未溶解的晶体,故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错误; B、由图甲可知,烧杯①中没有未溶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乙可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钾的溶解度,由图甲可知,烧杯②中有未溶解的晶体,故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错误; B、由图甲可知,烧杯①中没有未溶解的晶体,但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恰好饱和,错误; C、由图乙可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g,且烧杯②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故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错误; D、由图乙可知,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且在t1℃时所加入的质量相等,故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故选D。 5.海水晒盐提取食盐晶体后留下的母液叫卤水,卤水中除含NaCl外,还含有MgCl2、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SO4 B.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 C.将卤水加热到80℃以上蒸发水分,逐渐析出的晶体是NaCl和MgSO4 D.20℃时,向40gNaCl固体和40gMgCl2固体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溶液均能达到饱和状态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德阳卷)化学(带解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溶解度曲线知: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A错误;MgSO4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先升高,后降低,B错误;.将卤水加热到80℃以上蒸发水分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溶解度曲线知: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A错误;MgSO4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先升高,后降低,B错误;.将卤水加热到80℃以上蒸发水分,逐渐析出的晶体是NaCl和MgSO4,C正确;20℃时MgCl2的溶解度大于40g故不能达到饱和,D错误。 考点:溶解度曲线。 6.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B.t2℃时,2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100gMgCl2 C.t1℃时,等质量的KCl和MgSO4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将t1℃时KCl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来源】2015届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溶解度曲线可知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A正确;t2℃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100g,即t2℃时,2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100gMgCl2,B正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由溶解度曲线可知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A正确;t2℃时,氯化镁的溶解度为100g,即t2℃时,2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100gMgCl2,B正确;t1℃时,KCl和MgSO4的溶解度相等,即t1℃时,等质量的KCl和MgSO4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C错误;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t1℃时KCl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D正确。故选C。 考点:溶解度曲线 7.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甲、乙、丙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t1℃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所得溶液的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乙>甲>丙 B.在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要从含有少量甲的乙溶液中得到较多的乙晶体,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来源】贵州福泉县道坪镇泉飞中学2019年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答案:A 【解析】 【分析】 从溶解度曲线图看,t1℃时,甲、乙、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乙>甲>丙,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 【 解析:A 【解析】 【分析】 从溶解度曲线图看,t1℃时,甲、乙、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乙>甲>丙,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 【详解】 A、从溶解度曲线图看,t1℃时,甲、乙、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乙>甲>丙,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温,它们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质量不变,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这样溶质析出,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乙>甲>丙,故A正确; B、在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等质量甲、乙两饱和溶液中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故B不正确; C、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会有晶体析出,溶液仍然饱和,故C不正确; D、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所以要从含有少量甲的乙溶液中得到较多的乙晶体,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D不正确。故选A。 【点睛】 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从含有少量甲的乙溶液中得到较多的乙晶体,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8.KCl 和 KNO3 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20 30 40 50 溶解度 S/g KCl 34.0 37.0 40.0 42.6 KNO3 31.6 45.8 63.9 85.5 A.甲表示 KNO3 溶解度曲线 B.温度 t1 应在 20℃~30℃之间 C.40℃时,5gKCl 加入 10g 水中,可得到 33.3%的溶液 D.50℃时,30g KNO3 加入 50g 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 30℃,有晶体析出 【来源】四川省渠县崇德实验学校2019年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小。 【详解】 A、甲表示 KNO3 溶解度曲线正确,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A正确,故A不符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小。 【详解】 A、甲表示 KNO3 溶解度曲线正确,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A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温度 t1 应在 20℃~30℃之间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B不符合题意; C、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5gKCl 加入10g水中,溶解的质量为则可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C不正确,但符合题意; D、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所以30gKNO3 加入 50g水,充分溶解能得到不饱和溶液,再降温到 30℃,硝酸钾的溶解度只有45.8g,50g水中只能溶解22.9g,所以会有晶体析出正确,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 9.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考虑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时,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C.20℃时,可用质量分数为25%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 D.50℃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同时降温,则乙溶液先成为饱和溶液。 【来源】山西省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符合题意; B、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乙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即具有相同的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符合题意; B、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乙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即具有相同的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 C、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20%,所以没有25%的甲溶液,故不能用质量分数为25%的甲溶液配制溶质10%的甲溶液,符合题意; D、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同时等速降温,则乙溶液先成为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t2℃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c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B.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所得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a>b C.t1℃时,100g a、c两物质的溶液中,含a、c的质量相等 D.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0℃时,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19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详解】 A、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c物质的溶解度,所以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c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A不正确; B、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高到t2℃时,溶解度不变,溶质不变,溶剂不变,所以所得物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a<b,故B不正确; C、t1℃时,100g a、c两物质的溶液中,溶液状态不能确定,所以含a、c的质量不能确定,故C不正确; D、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c溶液中的溶剂质量最大,所以温度降低到0℃时,溶剂质量不变,还是t2℃时的溶剂质量,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11.t℃时,向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仍为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变小 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来源】湖北省枣阳市熊集中学2019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液能继续溶解硝酸钠,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质质量不变,故选项说 解析:C 【解析】 【详解】 A、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液能继续溶解硝酸钠,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质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不受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多少的影响,由于温度不变,溶质的溶解度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 掌握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特征与转化、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的概念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甲溶液从t2℃时降到t1℃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来源】2013-2014福建省惠安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B 【解析】 【详解】 A.t2℃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小于t2℃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大于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此项错误。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析:B 【解析】 【详解】 A.t2℃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小于t2℃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大于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此项错误。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项正确。 C.如原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当从t2℃时降到t1℃时,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此项不正确。 D.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的方法,此项不正确。 故选B。 13.如图中M、N分别表示二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表示M、N二种物质在t1℃时均达到饱和 B.M、N二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时,一定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 C.同处A点的相同质量的M、N二种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D.0℃时,M、N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来源】2016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中学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通过使饱和溶液结晶析出的方法;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通过使饱和溶液结晶析出的方法;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详解】 A、图中A点的温度为t1℃,此时M溶液已达到饱和,在N曲线的下方,N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温度高于t2℃时,N的溶解度大于M的溶解度,且N的溶解度变化要比M的溶解度大,且不知M、N二种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不一定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同处A点的相同质量的M、N二种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后,均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且两者的溶解度相等,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D、0℃时,M、N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M>N,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B.凡是均一、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20℃时36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6% 【来源】2019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三岔河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有的物质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有的物质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故A错; B、凡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溶液必须是混合物,故B错; C、溶液的浓和稀与溶液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有的物质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有的物质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故A错; B、凡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溶液必须是混合物,故B错; C、溶液的浓和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关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 D、36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26.5%,故D错。 故选C。 15.“食盐加碘”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入碘酸钾。如图是氯化钠和碘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化钠易溶于水 B.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20 ℃时不可能制得相同质量分数的碘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D.20 ℃时两者的饱和溶液,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来源】2018年春九年级人教版(安徽版)化学下册同步习题:第九单元 滚动小专题(一)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答案:C 【解析】 A、通常把室温(20℃)时是溶解度大于或等于10g的,叫易溶物质,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在任何温度下都大于10g,所以氯化钠易溶于水,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碘酸钾的溶解度 解析:C 【解析】 A、通常把室温(20℃)时是溶解度大于或等于10g的,叫易溶物质,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在任何温度下都大于10g,所以氯化钠易溶于水,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 C、20℃时,碘酸钾的溶解度是7g左右,此温度下,将7g碘酸钾和氯化钠分别放入100g水中就能制的相同相同质量分数的碘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D、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碘酸钾的溶解度,两者的饱和溶液,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正确。 故选C。 16.向t℃时饱和的Na2CO3溶液中加入ng无水Na2CO3,会析出mgNa2CO3·10H2O,则(m-n)的值为(  ) A.饱和溶液失去水的质量 B.饱和溶液失去溶质的质量 C.饱和溶液失去水和溶质的质量之和 D.其数值为0,即溶液质量不变 【来源】广西贺州市莲塘镇第一初级中学2019年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 解:设原溶液共为xg,析出mg Na2CO3·10H2O后溶液为yg。 则x+n-m=y, 解得,x-y=m-n, 即饱和溶液失去水和溶质的质量之和=m-n; 故选C。 解析:C 【解析】 【详解】 解:设原溶液共为xg,析出mg Na2CO3·10H2O后溶液为yg。 则x+n-m=y, 解得,x-y=m-n, 即饱和溶液失去水和溶质的质量之和=m-n; 故选C。 17.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g 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分别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40℃降低到20℃,甲会析出晶体,乙则不会 【来源】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乐山卷)化学(带解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是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2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错误;C、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乙物质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是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2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错误;C、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C正确;D、分别将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40℃降低到20℃,都会析出晶体,故D错误。故选C。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 18.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 B.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g C.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 D.将t1℃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启东东海中学初三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D 【解析】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从而加深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W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W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 解析:D 【解析】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从而加深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W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W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 19.将6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 ℃,不发生变化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来源】新疆新和县尤鲁都斯巴格乡中学2019年第二学期二模化学试卷 答案:C 【解析】 【分析】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详解】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将6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 ℃,硝酸钾的溶解度会减小,故A正确; B、将6 解析:C 【解析】 【分析】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详解】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将6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 ℃,硝酸钾的溶解度会减小,故A正确; B、将6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 ℃,随硝酸钾溶解度的减小而析出硝酸钾晶体,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故B不正确; C、降温时,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而硝酸钾晶体中不含结晶水,因此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故C正确; D、由于降温而使溶液中的溶质硝酸钾结晶析出,因此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D不正确。故选C。 【点睛】 将6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 ℃,随硝酸钾溶解度的减小而析出硝酸钾晶体,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 20.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时,30g乙加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时,各100g饱和溶液降温到℃析出固体甲多于乙 D.℃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得到20%的溶液 【来源】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t1℃时,甲和 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故该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故正确; B、t1℃时,乙的溶解度是30g,根据溶解度概念,100水中溶解30g,正好达到饱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t1℃时,甲和 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故该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故正确; B、t1℃时,乙的溶解度是30g,根据溶解度概念,100水中溶解30g,正好达到饱和状态,故正确; 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将t2℃的甲乙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到t1℃时,析出固体甲多于乙,故正确; D、t2℃的甲的溶解度为50g,向50g水中加入25g甲,搅拌后得甲的饱和溶液为75g,加1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14.3%,故错误; 故选:D。 【点睛】 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21.如图表示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中含有少量X,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Y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Y>X>Z C.t3℃时,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 D.t3℃时,等质量的X、Y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X<Y 【来源】2015届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变化不大,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正确;由溶解度曲线可知,X、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升温后溶质的质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变化不大,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正确;由溶解度曲线可知,X、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升温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B正确;t3℃时,等质量的X、Y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X,C错误;t3℃时时X的溶解度比Y的大,即等质量的X、Y溶解时Y需要的溶剂的量更多,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X<Y,D正确。故选C。 考点:溶解度曲线 2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 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来源】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试卷(江苏连云港市)(带解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t1℃时溶解度的大小可知,选项A正确; 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是错误的叙述,因为题中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t1℃时溶解度的大小可知,选项A正确; 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是错误的叙述,因为题中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饱和溶液就不一定相等,选项B不正确; C、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是正确的,选项C正确;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是正确的选项D正确。故选B。 23.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 B.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 【来源】四川省雅安2018 年中考化学试题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N点ZnSO4 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溶解度最大,故A正确;B、M点ZnSO4溶解度难以确定,对应的ZnS 解析: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N点ZnSO4 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溶解度最大,故A正确;B、M点ZnSO4溶解度难以确定,对应的ZnSO4溶液难以确定是不是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70℃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70℃之后,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C错误;D、40℃时,ZnSO4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1%,故D错误。 点睛∶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是两个本质不同的概念。同一种物质溶解度越大,溶质质量分数也越大。 24.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a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升温至a2℃时,均有固体析出 C.a2℃时,M点对应的甲溶液不饱和 D.a2℃时,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深圳卷)化学(带解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比较溶解度的大小要指明温度,错误;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升温至a2℃时,乙中有固体析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比较溶解度的大小要指明温度,错误;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升温至a2℃时,乙中有固体析出,甲中没有,错误; C、溶解度曲线上的点对应的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表示的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故a2℃时,M点对应的甲溶液不饱和,正确; D、a2℃时,乙的溶解度为20g,那么它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6.7%,错误。 故选C。 25.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 C.t2℃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甲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 D.t1℃时,将10克甲物质放入5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0克 【来源】安徽省潜山市第四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C 【解析】 【分析】 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详解】 A、比较溶解度时必须限制溶液的温度,否则不能进行比较,故A不正确; B、t2℃时 解析:C 【解析】 【分析】 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详解】 A、比较溶解度时必须限制溶液的温度,否则不能进行比较,故A不正确; B、t2℃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B不正确; C、t2℃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甲晶体析出较多,乙有小部分晶体析出,则t1℃时甲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故C正确; D、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15g,将10克甲物质放入50克水中,溶解的甲物质为 ,则得到溶液的质量为,故D不正确。故选C。 【点睛】 , 26.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5℃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35℃时,3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80g甲溶液 C.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D.降低温度,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15℃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只能说明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溶质质量需要知道溶液质量或者溶剂质量才可确定,此选项错误;B. 35℃时,甲的溶解度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15℃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只能说明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溶质质量需要知道溶液质量或者溶剂质量才可确定,此选项错误;B. 35℃时,甲的溶解度是40g,即35℃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甲,则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甲,得到50g+20g=70g甲溶液,此选项错误;C. 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将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此选项正确;D. 降低温度,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此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 要顺利解答此题,就要理解溶解度的概念,知道溶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