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六章统计指数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890838 上传时间:2024-10-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统计指数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六章统计指数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 统计指数 一 单项选择 1、 与数学上的指数函数不同,统计指数是( C ) A、 总量指标 B、平均指标 C、一类特殊的比较相对数 D、百分数 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 )。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数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A ) A、基期质量指标 B、报告期质量指标 C、基期数量指标 D、报告期数量指标 5. 以个体指数与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 D )。 A.综合指数 B.平均指标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6.在设计综合指数的形式时,最关键的问题是( C )。 A.确定指数的公式形式 B.确定对比基期 C.确定同度量因素 D.确定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7、若居民在某月以相同的开支额购买到的消费品比上月减少了10%,则消费价格指数应该为( C ) A.110% B.90% C.111% D.100% 8.销售量指数中指数化指标是( C )。 A.单位产品成本 B.单位产品价格 C.销售量 D.销售额 9.若物价上涨20%,则现在100元( )。 A.只值原来的0.80元 B.只值原来的0.83元 C.与原来的1元等值 D.无法与过去比较 10.已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134.5%,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6.3%,则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 )。 A.139.67% B.129.52% C.71.60% D.39.67% 1. 商品销售额实际增加400元,由于销售量增长使销售额增加420元,由于价格( C )。 A.增长使销售额增加20元 B.增长使销售额增长210元 C.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0元 D.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10元 2. 某企业生产的甲、乙、丙3种产品价格,今年比去年分别增长3%、6%、7.5%,已知今年产品产值为:甲产品20400元、乙产品35000元、丙产品20500元,则3种产品价格总指数为( C )。 A. B. C. D. 二、多项目选择题 1、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 AB )。 A.综合指数 B.平均指数 C.质量指标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 E.平均指标指数 2.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CD )。 A.工业产品产量指数 B.劳动生产率指数 C.职工人数指数 D.产品销售量指数 E.产品单位成本指数 3.编制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 AD )。 A.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B.数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C.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D.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E.随便确定 4.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CDE ) A.商品零售量指数 B.商品零售额指数 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 E.销售商品计划完成程度指数 5.平均数指数( ABDE )。 A.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 B.是计算总指数的一种形式 C.计算方法上是先综合后对比 D.资料选择时,既可用全面资料,也可用非全面资料 E.可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形式来使用 6.某企业基期产值为100万元,报告期比基期增长14%,又知以基期价格计算的报告期假定产值为112万元。经计算可知( ACD )。 A.产量增加12% B.价格增加12% C.由于价格变化使产值增加 2万元 D.由于产量变化使产值增加12万元E.由于产量变化使产值增加20万元 7.下面哪些指数式是综合指数( AC ) 。 A. B. C. D. E. 8.指数因素分析法的前提条件是( ACDE )。 A.各因素指数的乘积等于现象总变动指数 B.各因素指数之和等于现象总变动指数 C.各因素影响差额之和等于实际发生的总差额 D.各因素指数与总变动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E. 构成指数体系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经济关系 9、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BD )。 A.平衡作用 B.权数作用 C.稳定作用 D.同度量作用 E.调和作用 10、某种产品的生产总费用2003年为50万元,比2002年多2万元,而单位产品成本2003年比2002年降低5%,则( ACDE ) A、生产费用总指数为104.17% B、生产费用指数为108.56% C、单位成本指数为95% D、产量指数为109.65% E、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生产费用为2.63万元 三、计算题 1.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 销售量(万斤) 价格(元) 2002年 2003年 2002年 2003年 甲 乙 丙 30 140 100 36 160 100 1.80 1.90 1.50 2.0 2.20 1.60 试计算:(1)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 (2)三种商品的价格综合指数和销售量综合指数 (3)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绝对额 1答案.零售额指数 增加的绝对额 (万元) 价格综合指数 由于价格提高增加的绝对额 (万元) 销售量综合指数 由于销售量增加而增加的绝对额: (万元) 价格和销售量变动对零售额变动的相对影响为: 零售物价和零售量变动对零售额变动的影响绝对值为: 114(万元)=65.2(万元)+48.8(万元 2.某公司三种商品销售额及价格变动资料如下: 商品 名称 商品销售额(万元) 价格变动率(%) 基期 报告期 甲 乙 丙 500 200 1000 650 200 1200 2 -5 10 计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 2.三种商品物价总指数: =105.74% 销售量总指数=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 =114.04% 3.根据下表的资料,分析原材料消耗费用的变动,分别受产量、单位原材料消耗量和单位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 量 单位原材料消耗量 单位原材料价格(元) 基期 q0 报告期 q1 基期 m0 报告期 m1 基期 p0 报告期 p1 甲 吨 150 200 10 9 100 110 乙 件 500 600 2 1.8 20 24 丙 套 300 400 5 6 50 40 3答案.原材料费用为: 产品名称 原材料费用总额(万元) q0 m0 p0 q1 m0 p0 q1 m1p0 q1m1 p1 甲 15 20 19 19.8 乙 2 2.4 2.16 2.592 丙 7.5 10 12 9.6 合计 24.5 32.4 32.16 31.992 (1)相对数分析 原材料费用指数= 产量指数= 单位原材料消耗量指数= 单位原材料价格指数= 于是得到绝对关系式为: (2)绝对数分析 原材料费用变动额==31.992-24.5=7.492(万元) 产量变动的影响额==32.4-24.5=7.9(万元) 单位原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额==32.16-32.4=-0.24(万元) 单位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额==31.992-32.16=-0.168(万元) 于是得到绝对关系式为: 7.492(万元)=7.9(万元)+(-0.24)(万元)+(-0.168)(万元) 计算结果表明,产量增长32.24%,影响原材料消耗费用增加7.9万元;单位原材料消耗量降低0.74%,影响原材料消耗费用减少0.24万元;单位原材料价格降低0.52%,影响原材料消耗费用减少0.168万元,三者共同作用,总的使原材料消耗费用增长30.58%,增加7.492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