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西桂林市2015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88987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市2015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西桂林市2015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西桂林市2015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西桂林市2015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西桂林市2015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年中考广西桂林市历史试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羊属于十二生肖之一,今年是农历的羊年,“三羊开泰”、“喜气洋洋”是中国老百姓在羊年春节互致问候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属于十二生肖的动物有A.猫 B.狼 C.狗 D.狮2、在学完“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A.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 B.种植水稻 C.穿着麻布衣服 D.烧烤食物3、“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A.孟子 B. 墨子 C. 庄子 D.韩

2、非子4、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底分给其他字第。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A. 颁布“推恩令” B. 实行分封制 C. 派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一带一路”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战略构想,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古代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有A.南非 B.河西走廊 C.洛阳 D.辽东6、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这些关键词

3、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A.希腊文明的繁荣 B.罗马共和国的辛酸C.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 D.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7、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大宗教的共同之处是A.经典都是古兰经 B.都成为了当时统治者的工具C.都信仰上帝 D.都广建佛塔8、人权宣言指出:“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法律史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此宣言的核心内容应是A.人权与法治 B.实行君主立宪制C.主张无条件的自由 D.反对殖民统治9、“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

4、超过了国内的积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从这段史料中得出的结论是A.奴隶贸易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B.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大量黑人劳动力C.奴隶贸易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D.奴隶贸易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途径10、启蒙运动的兴起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都是世界近代史上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请指出这两大思想的共同之处是A.都动摇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B.都反映了无产阶级的要求C.都成为了当时革命的指导思想 D.都拥护封建统治11、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其探索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新经济政策十

5、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立“苏联”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十月革命C. 十月革命成立“苏联”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1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事实证明这是一次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从会议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看,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A.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 B. 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 C. 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D.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13、二战后西欧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与发展,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中与民生关系最紧密的是A.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B.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

6、的政策 C.实现了社会福利政策 D.大力扶植信息产业14、右图拍摄于2014年战火纷飞的叙利亚。照片中4岁的小女孩对摄影师的长焦镜头,默默举起双手投降,眼神里既有恐惧也有镇定,因为她误认为那是一把枪。看到这张照片,我们在震撼之余不禁认识到当今世界形势是A.出现“一超多强”局面 B.独立运动高涨 C.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D.和平与动荡并存15、2015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在桂林开幕,此后该展会将永久落户桂林,这位桂林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东盟属于世界经济区域性集团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理解正确的是A.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 B.是经济全球化的唯一途径 C.提高了集团内

7、各国的国际竞争力 D.彻底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二、非选择题(16-18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6、(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O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右图: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材料三 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请回答:(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

8、是谁?(1分)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生命?(1分)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3)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17.(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38年,为了决定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见了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同盟国的领导人抛弃了这个不太重要的民主国家,试图绥靖希特勒以避免战争,但却枉费心机。材料二 在战争年代中,西方列强和苏联不得不结成统一战线,以对付不共戴天的敌人的威胁,就在希特

9、勒入侵苏联的那一天,丘吉尔宣布:“苏联的危险就是我们的危险,也是美国的危险,正如苏联人为保家而战的事业是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的事业一样。”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右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第二天,重庆人民走上街头庆祝胜利。材料四 2014年我国将9月3日确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调休放假的通知,决定9月3日全国放假1天。摘自自新华网请回答:(1)材料一中,英法为避免战争采取了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英法为何“枉费了心机”?(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英国对德国的侵略行为在态度上有何转变?“全世界自由

10、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3)材料三的照片拍摄于哪一年?请写出照片中一个重要外国领导人的名字。(1分)结合材料四谈谈我国把9月3日定为“抗日胜利纪念日”有何现实意义。(2分)18.(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请回答:(1)材料一出土的这些石农具表明当时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方式?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铁器的使用为当时哪一著名水利工程的修建创造了条件?在推动“社会的大变革”中,最彻底的一次改革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写出一项电气时代与电有关的重要发明。请指出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是哪个国家?知识经济时代

11、对你日常生活带来了什么积极影响?(3)通过对以上几个具有划时代历史时期的问题探究,你获得了什么认识?广西省桂林市2015年中考历史真题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十二生肖的常识,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能力。难度中等。【解析】本题中的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的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选项 A 猫、选项 B 狼和选项 D 狮都不在十二生肖中,均不符合题意,选项 C 狗是十二生肖之一,故正确答案 C。2 【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生活状况,考查学生识记

12、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解析】北京人使用打制的石器,主要采集和狩猎,会使用天然火,会用火烧烤食物,因而选项 D 符合题意;选项 A 最早适用于秦国,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以圆形方孔钱作为标准样式颁行天下,因而不符合题意;河姆渡原始居民是最早种植水稻的人,因而选项 B 不符合题意;半坡原始居民已经会纺线、织布、制衣,他们才能穿上麻布衣服,因而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 D。3 【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大【解析】墨子思想可概括为十项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节用”是指反

13、对奢靡,提倡节俭,因而选项 B 符合题意;选项 A孟子主张仁政治国,不符合题意;选项 C 庄子主张无为而治,不符合题意选项; D 韩非主张法治,建立中央集体的封建国家,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 B。4 【答案】A【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汉武帝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 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和把握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解析】据材料可知,西汉汉武帝时,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 ,削弱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因而选项 A 符合题意;选项 B 实行分封制在西周时期开始,不符合题意;选项 C 与题意无关;选项 D 是汉武帝思想上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 A。5 【答案】B【命

14、题立意】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路线,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解析】丝绸之路,是贯穿东西的陆上交通线,因运输精美的丝绸而得名。它从西汉的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至欧洲,因而选项 B 符合题意;通过丝绸之路的路线可知选项 A、选项 C 和选项 D 均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 B。6 【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兴衰的史实,考查学生综合把握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解析】罗马共和国元老院掌握政权,建立后不断向外扩张,通过布匿战争打败了商业强国迦太基,称霸地中海,强盛的共和国贵族以占有财富和奢侈享受视为神圣,导致了大量奴隶逃亡和起义, 罗马共和国走向了

15、军事独裁统治, 建立了帝国, 因而选项 B 符合题意; 选项 A、选项 C 和选项 D 均与题意无关,故正确答案 B。7 【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共同点,考查学生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难度中等。【解析】只有基督教的经典是古兰经 ,因而选项 A 不符合题意;只有基督教信仰上帝,因而选项 C 不符合题意;只有佛教才建立佛塔,因而选项 D 不符合题意;三大宗教的教义都是教人忍耐顺从,因而得到了统治者的扶持,成为了当时统治者的工具,因而选项 B 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 B。8. 【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法律文献人权宣言 ,考查学生对人权宣言的内容的理解能力。难度中

16、等。【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解析题。依据材料“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体现了自由、平等权利。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体现了法治思想。因而选项 A 正确。而选项 B 实行君主立宪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选项 C 主张无条件的自由本身表述就是错误的;选项 D 反对殖民统治是美国独立战争的任务,故正确答案 A。9. 【答案】A【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相关内容, 考查学生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原始积累方式、原因等的理解能力。难度中等。【解析】 罪恶的奴隶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 促进了英国的资

17、本主义发展,因而选项 A 符合题意;三角贸易中英国把大量的奴隶贩卖到美洲,为美洲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黑人劳动力,因而选项 B 表述错误;选项 C 答案因果关系错误,新航路的开辟促成了奴隶贸易的进行; 奴隶贸易不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途径, 英国还通过殖民掠夺、殖民扩张等积累资本,因而选项 D 项本身说法错误的。故正确答案 A。10. 【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是世界史上的两场思想解放运动,考查学生的分析对比能力。难度中等。【解析】 法国的启蒙运动对封建意识形态进行了全面批判, 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支援,为欧美资产阶级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

18、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提供了思想武器,因而选项 C 符合题意;选项 A、选项 B 和选项 D 均不是两者的共同之处,故正确答案是 C。11. 【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能力。难度较小。【解析】1917 年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之后,苏俄又经历了三年国内战争, 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为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提供了物质基础;国内战争结束后,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1921 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1922 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

19、盟成立,简称“苏联” 。因而选项 D 符合题意;选项 A、选项 B 和选项 C 均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 D。12. 【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认识,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难度中等。【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一战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在巴黎召开了分赃会议, 在巴黎和会上对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进行了分割, 德国战前所有的海外殖民地都被英、法、日瓜分,因此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内容是选项 D;选项 A、选项 B 和选项 C 都和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 D。13. 【答案】C【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二战后西欧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与发展的条件,

20、 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辨析能力。难度较大。【解析】二战后,西欧各国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成果,国家还制定干预经济的政策,实行了社会福利政策,对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中社会福利政策与民生直接相关,因而选项 C 符合题意;选项 A、选项 B 和选项D 虽是西欧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与发展的有利条件,但不涉及民生问题,故正确答案 C。14. 【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冷战结束后世界的主题,考查学生对当今世界主题的认识能力。难度中等。【解析】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的介入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

21、,直接威胁世界和平,因而选项 D 体现了当今世界的主题;选项 A、选项 C 的表述均不符合不符合题意,选项 B 不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故正确答案 D。15. 【答案】C【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的意义, 考查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难度较大。【解析】 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化有利于集团内部经济贸易的迅速增长, 有利于集团内部的技术合作,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赋予了世界经济全球化以新的内容。因而选项 C 符合题意;选项 A 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而不是归宿;选项 B 跨过公司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途径、重要表现,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化不是唯一途径;选项 D 本身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22、故正确答案 C。二、非选择题16 【答案】 (1)秦始皇(1 分) 。目的:抵御匈奴(1 分) 。看法: 修长城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匈奴的南下掠夺,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给老百姓带来了痛苦和灾难(要求答出两层意思,意思相近即可(2 分) 。(2)匈奴、鲜卑、羯、氏、羌(任写两个即可,2 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1 分) 。目的: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答出任意一点即可(1 分) 。(3)变化:从民族间的对抗到民族融合(意思相近即可 2 分)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变化的相关知识, 考查学生综合掌握历史知识和正确认识历史史实发展趋势的能力。难度中等。【

23、解析】 (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秦朝修筑长城的史实,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征发大量民工,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长城的修筑保护了中原农业的发展,开放了边疆,抵御了匈奴的进攻。(2)本题考查五胡内迁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内迁的五胡匈奴、鲜卑、羯、氏、羌,在各族人民的交往中,生活方式、习俗风尚等方面呈现出了逐渐认同的趋势,才出来了题图西晋时期方凳和胡床被汉人使用的现象。 材料三提倡汉语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其目的就是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北魏的统治。(3)本题考查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趋势。秦汉到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时战

24、时和,但战争是短暂的,和平相处,民族融合是民族发展的大趋势。17 【答案】 (1)绥靖政策(1 分) 。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法避免战争的愿望落空(举例并说明,2 分) 。(2)转变:由纵容德国侵略变为联合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共同抗击侵略(2 分)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 分) 。(3)1945 年(1 分) 。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任写一个即可,1 分) 。现实意义: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等(意思相近即可,2 分)【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考查学生综合掌握历史知识和正确分析与认识历史史实的能力。难度中等。【解

25、析】 (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绥靖政策及其严重后果,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英法以牺牲小国利益为代价,换来的只是短暂的和平,反而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二战中,法国战败投降,英国遭到轰炸,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原因。法西斯到处侵略扩张,威胁了世界各国的利益,为了有效抵抗法西斯,正义的力量必须团结起来,才能打败法西斯,因而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3)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有关知识。1945 年 8 月 15 日,最后一个法西斯国家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苏联、美国、英国和中国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因而人们打出了四国领导人的照片斯大林、罗斯福

26、、丘吉尔和蒋介石,我国把 9月 3 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牢记历史的惨痛教训、勿忘国耻、以史为鉴、激励全国人民努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增强综合国力,才能自立于世界之林等。18 【答案】 (1)原始农耕(1 分) 。都江堰(1 分) 。商鞅变法(1 分) 。(2)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工厂生产(2 分) 。发电机、电动机、电灯泡、留声机等与电有关的发明(任写一个即可,1 分)) 。美国(1 分) 。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得到改善(任意方面写出一点即可,1分) 。(3)生产工具的革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变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

27、意思相近,符合题意,任写两点即可,2 分)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生产工具革新与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 考查学生综合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解析】 (1)本题考查我国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半坡遗址出土的石翎、石伊已经是磨制的石器, 我国进入了原始农耕文明时代, 半坡人是我国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之一;铁器的使用时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显著提高,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修筑了都江堰,既能灌溉又能防洪, 成都平原成为了千里沃野; 铁制工具的广泛运用, 个体农耕取代了千耦其耘,地主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为了在战国争霸中取得有利地位,适应地主阶级的要求,各国纷纷变法,商鞅变法时秦国强大起来,成

28、为最彻底的一次改革。(2)本题考查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及其意义。瓦特改良蒸汽机,机器大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劳动,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其中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是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其次,电冰箱,电风扇,电熨斗等相继进入了家庭;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美国首当其冲,知识经济大大改变了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如手机、电脑把人类的距离拉近,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工作和生活。(3)本题考查生产工具的革新和三次科技革命的启示。生产工具的革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同时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力,迅速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人类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总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言之成理即可)【试卷点评】本套试题难度中等,试题知识覆盖面广,知识点分布合理,题目设计灵活精练,文字浅显简洁而富有情趣。试题体现了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基础性、创新性、探究性、教育性。紧扣考纲,注重课本知识的迁移,以历史资料为载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的学科素养,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难题:3,15 题;创新题:1,14,18 题。 12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