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科版(2017)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第一部分知识检测站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影响人体生长发育的因素包括 、 、 。2.骨、 和 和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3.心脏 推动血液由心脏进入血管(动脉)流到全身各处;心脏 ,血液由血管(静脉)流回心脏。(填“收缩”或“舒张”)。4.脑是柔软而又脆弱的,它需要 来保护。5.我们若突然被强光照射,眼睛会立即将这个信号通过 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做出闭上眼睛的指令,并通过 传递指令,使我们的眼睛迅速闭上。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经常进行身体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2、所以雾霾天气也要坚持进行室外运动。( )2.不同地方的关节,活动的方式都是相同的。( )3.(金华期末真题)心脏在不断地跳动,所以它是没有时间休息的。( )4.神经中枢包括脑和脊髓。( )5.我们的身高由遗传决定,坚持体育锻炼也不会长得更高。( )6.小明同学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等于他的脉搏次数。( )7.绝大多数人的心脏位于右胸部。( )8.我们吃饭、喝水、打球等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完成的。( )9.神经系统在身体的内部,它不需要保护。( )10.人体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一个系统出现问题,会导致其他系统也出现问题。(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我们使劲举哑铃时,前臂上的肌肉
3、( )。A.变软了 B.变硬了 C.变没了2.我们依靠( )管理压力和冲突。A.循环系统 B.运动系统 C.神经系统3.小刚是五年级一班的男生,他的身高是150厘米,体重是50千克,那么他的体重属于( )。A.正常 B.超重 C.肥胖4.心平气和时,人体心脏一分钟跳动( )次。A.3050 B.60100 C.120150 5.使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的力量来自于(如)。A.呼吸 B.消化 C.心跳6.当我们感觉自己压力很大时,可以进行( )。A.暴饮暴食 B.沉迷游戏 C.体育锻炼7.我们的身体能够做不同的事情,是( )在指挥这一切。A.心 B.脑 C.胃8.下列功能中,不属于人体骨骼作用的是(
4、一( )。A.支撑我们的身体 B.保护内脏器官 C.传输人体需要的营养9.做接乒乓球游戏时,反复练习接球,接球的成功率一般会( )。A.越来越高 B.基本不变 C.越来越低10.当我们长时间学习一门功课后,可以( )让脑得到休息。A.适当地活动身体 B.抽支烟 C.打电子游戏11.人体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需要经过的步骤是( )。A.感受刺激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B.感受刺激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人神经做出反应C.感受刺激传出神经传人神经神经中枢做出反应12.下列有利于保护脑的健康的是(58)。A.充足的睡眠 B.带病学习 C.长时间学习13.“卧薪尝胆”用到的感觉器官是( )。A.眼 B
5、.鼻 C.舌14.小明在测肺活量时,需要深吸一口气,再用力吹出气体。吸入的气体从肺进入血液,再由( )通过血管输送到全身各处。A.胃 B.气管 C.心脏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吸烟会危害吸烟者的健康,但不会危害周围人的健康B.乘车时,系好安全带有利于保护我们的神经系统C.经常参加运动,身体可以变得更加强壮,柔韧性更好,并且免疫力也会增强第二部分实验探究园四、连线题。(共10分)1.将下列器官与所属的系统用线连接起来。(4分)2.将脑的各部分填入图中,并与它们相应的功能连线。(6分)五、探究题。(共30分)1.如图是人体上肢结构示意图。(4分) (1)在做伸肘运动时,上面的肌肉 ,下
6、面的肌肉 ,骨骨头绕着关节移动位置,手臂伸直。(均填“舒张”或“收缩”) (2)在做屈肘运动时,上面的肌肉 ,下面的肌肉 ,产生力量,能牵引骨头,手臂弯曲。(均填“舒张”或“收缩”)2.学了心脏和血液的相关知识后,小华同学对用听诊器测量心跳很感兴趣。他运用四年级上学期学过的声音的知识,找来了橡胶管、漏斗、气球、剪刀、皮筋等材料和工具,制作了一个听诊器(如图)。(14分)(1)请对小华如何制作听诊器提两点建议。橡胶管套住漏斗嘴时 。气球皮包裹漏斗时 。(2)小华在用自制的听诊器测量心跳时,包有气球皮的漏斗应该紧贴胸部的( )A.正中间 B.中偏左 C.中偏右(3)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是怎样听到心跳
7、声的?(请填空,每空空1分)心脏跳动的声音引起听诊器上 的振动,并引起漏斗和橡胶管内空气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 ,它将振动转化为信号,通过传到 传到 ,我们就听到了心跳声。(后两空均填“传人神经”“传出神经”或“神经中枢”)(4)右表是小华给小青测量的心跳数据,请对数据进行分析。请推测:这些数据是小青处于什么状态下测得的? ( )A.运动前 B.运动中 C.运动后小青在平静状态时每分钟的心跳是( )次。A.115 B.98 C.763.当我们的手无意中被仙人掌的刺扎到时,会立刻将手缩回来,然后才感觉到痛。小科查阅资料了解到,这是因为将手缩回来是由脊髓直接控制的,而感觉到痛是由大脑控制的,
8、脊髓将信号传给大脑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我们先将手缩回来,然后才感觉到痛。据此将序号填入图中。4.生活中有很多物品在制造时模仿了人体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请看图回答问题。(6分)吊车 高塔 天线的万向节 合页(1)天线的万向节与 相似。(2)门窗上的合页与 的结构相似。(3)高塔与 相似,能起到 的作用。(4)吊车液压动力部分类似 ,吊臂相当于手臂上的 。六、简答题。(共10分)1.当你感到愤怒的时候,你会怎样做? 2.小明喜欢熬夜玩手机游戏,这种行为会对身体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应该如何改变? 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知识检测站】一、1.遗传 饮食习惯 体育锻炼2.关节 肌肉 3.收缩 舒张 4.颅骨5
9、.传人神经 传出神经二、1. 2. 3. 4. 5. 6. 7. 8. 9. 10.三、1.B 2.C 3.B 4.B 5.C 6.C 7.B 8.C 9.A 10.A11.A 12.A 13.C 14.C 15.A【实验探究园】四、1. 2. 五、1.(1)舒张 收缩(2)收缩 舒张2.(1)要套紧,尽量减少空隙气球皮要绷紧(2)B (3)气球皮耳传人神经神经中枢(4)C C3. 4.(1)关节 (2)关节 (3)骨骼支撑 (4)肌肉骨骼六、1.停止在说的话和在做的事,确保不会说出让自己后悔的话或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尝试做几次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思考如何反应,想好了再行动。(合理即可)2
10、.熬夜玩手机游戏会导致近视,还会导致睡眠不足,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和生活。应该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在合适的时间内进行健康的娱乐活动。(合理即可)一、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光的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解析:C 2一束( )通过三棱镜照到白屏上,会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A.白光 B.绿光 C.红光解析:A 3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长方形小木块,木块在墙上的影子( )。 A.相同B.不同C.都不是【答案】 B 【解析】【解答】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长方形小木块,木块在墙上的影子大小、方向都不同。 【分析】本题考查影子方向与光源照射方向的关系。4下列物体是光源的是( )。 A.太阳B
11、.月亮C.镜子【答案】 A 【解析】【解答】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能自己发光,属于光源 【分析】本题考查光源的例子5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 )。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答案】 A 【解析】【解答】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平面镜。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的反射制成的。【分析】本题考查潜望镜的镜子。6平面镜里的像都与物体( )。 A.相同B.左右相反C.上下相反【答案】 B 【解析】【解答】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与实物的大小相同,但左右相反,上下相同。 【分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7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每秒。 A.30千米B.30万千米C.300万千米【答案】 B 【解析】【
12、解答】光传播的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 【分析】本题考查光传播的速度。8下面对物体产生影子的道理分析正确的是( )。A.光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一部分的光就会被挡住,物体的背光面就有一个暗区,这就是影子。B.光传播时,遇到透明的物体,一部分的光就会被挡住,物体的背光面就有一个暗区,这就是影子。C.A和B均正确【答案】 A 【解析】【解答】光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一部分的光就会被挡住,物体的背光面就有一个暗区,这就是影子。【分析】本题考查物体产生影子的原因。9光在空气中是以( )形式传播的。 A.曲线B.直线C.波浪线【答案】B 【解析】【解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分析】本题考查光
13、传播的路径。10地球上的光主要来自于( )。 A.太阳B.电灯C.火把【答案】 A 【解析】【解答】地球上的光主要来自于太阳。 【分析】本题考查光的主要来源。11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 )。 A.位置保持不变B.方向保持不变C.长短、位置和方向都发生变化【答案】 C 【解析】【解答】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长短、位置和方向都发生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阳光下影子变化规律。12阳光下旗杆影子长5米,一会儿旗杆影子变长了,这种现象发生在( )。 A.上午B.中午C.下午【答案】 C 【解析】【解答】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不断变化,清晨长,逐渐变短,中午最短,然后变长,到太阳偏西快落山时
14、最长。下午影子变长。 【分析】本题考查阳光下影子变化规律。1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是( )。 A.长短B.短长C.长短长【答案】 C 【解析】【解答】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不断变化,清晨长,逐渐变短,中午最短,然后变长,到太阳偏西快落山时最长。所以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是长短长。 【分析】本题考查阳光下影子变化规律。14古代人们用日晷来计时,其原理是( )。 A.物体的影子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B.物体的影子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答案】 A 【解析】【解答】物体的影子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成日晷。 【分析】本题考查日晷的原理。15阳光下一根10厘米的铅笔直立在
15、地上,其影子长5厘米,同时测得旗杆影子长为2米。旗杆实际高度约为( )米。A.2米B.2 .5米C.4米【答案】 C 【解析】【解答】同一时间,物体长度和影子长短成比例关系。铅笔长10厘米,影子长5厘米,所以物体高度是影子的2倍。旗杆影子长2米,那长旗杆高度应该为4米。【分析】本题考查阳光下影子变化规律。二、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选择题16下列现象中,能较为准确测量时间的是( )。 A.运动后的心跳声B.下雨时的雨滴声C.匀速前进的火车车轮声【答案】 C 【解析】【解答】运动后的心跳声较快,但是很快就会恢复到正常水平;下雨的雨滴声音太过于密集,不适合计算时间;火车车轮声每一圈的时间间隔都是相等的,
16、可以用来计算时间。 【分析】我们可以用过某些除钟表外的方式来计算时间。17在做水钟的滴漏实验中,下列因素中与滴漏的滴水速度无关的是( )A.滴漏中的水位 B.滴水孔的大小 C.容器的颜色小江自制了一个如右图所示的水钟水钟的刻度条贴在下面的容器上。据此回答46题。答案:C18我们在课堂上自制的摆在摆动时,不会发生( )的现象。 A.速度逐渐加快B.摆动方向发生偏离C.摆幅逐渐变小【答案】 A 【解析】【解答】A、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辐度没有关系,但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长短没变,因而速度不会变化,A符合题意。B、由于地球自转,因而摆动方向发生偏离,不符合题意。C、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摆
17、幅会逐渐减小。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的是摆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和振幅。19地球昼夜交替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 A.24小时B.30天C.12小时D.8小时【答案】 C 【解析】【解答】一天有24小时,平均白天12小时,黑夜12小时,因而昼夜交替变化的周期大约是12h。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地球围绕太阳转,所以才有昼夜交替。20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体可以作为滴漏装置的是( )。 A.输液装置B.饮水机C.漏斗【答案】 A 【解析】【解答】A、输液装置滴漏是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因而可以作为计时工具。符合题意。B、饮水机水流不连续且不稳定,无周期性,因而无法作为计时工具,不
18、符合题意。C、漏斗水流不连续且不稳定,无周期性,因而无法作为计时工具,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计时工具具有一定的运动周期。21在观察摆的活动中,我们发现( )。 A.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摆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小B.摆动的幅度保持不变,摆动的速度却越来越小C.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摆动的速度却保持不变D.摆动的幅度保持不变,摆动的速度也保持不变【答案】 C 【解析】【解答】我们做的摆摆动的幅度由于受空气阻力作用,越来越小,但摆动的速度却保持不变,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掌握我们做的摆的特征。22人类计时器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从简单到精细的一组是( )。 A.日晷-水钟-摆钟B.摆钟-日
19、晷-水钟C.水钟-摆钟-日晷【答案】 A 【解析】【解答】根据历史发展史实以及各种计时工具的规律可知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掌握常见计时工具以及他们的准确性。23如图所示,同样测量摆10次所需要的时间,则甲、乙两摆所需要的时间关系正确的是( )。甲乙A.甲用的时间比乙用的时间长B.甲用的时间比乙用的时间短C.甲和乙所用的时间相等D.无法比较甲和乙所用的时间关系【答案】 B 【解析】【解答】摆长是影响摆的速度的条件,摆长越长,摆的速度越慢,摆长越短,摆的速度越快。摆长短的摆必然比摆长长的摆完成相同次数摆动所用时间少。【分析】本题中,甲的摆长比乙的短。因此要完成相同次数的摆动,甲所用的时间
20、必然比乙用的少。24一个摆每分钟摆动40次,为了将摆动次数减少为30次,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大摆锤重量B.减小摆锤重量C.增加摆绳长度D.减少摆绳长度【答案】 C 【解析】【解答】由于摆长对摆的速度的影响,要将摆在一分钟内由40次减少为30次,显然是要将摆的速度减慢,只需要将摆绳的长度增加即可。【分析】摆长是影响摆的速度的条件,摆长越长,摆的速度越慢,摆长越短,摆的速度越快。25在摆幅相同的情况下,下列各摆中摆动速度最慢的是( )。 A.B.C.【答案】 C 【解析】【解答】钟摆转动的的速度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钟摆转动的速度越慢。而真正的摆长指的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也就是如果
21、摆锤上悬挂重物,重物的位置越靠下,摆锤的重心就越靠下,摆长就越长,钟摆的速度也就越慢。【分析】本题中,C选项中摆锤上悬挂重物的位置最靠下,也就是C选项的钟摆转速最慢。26科学课上,王老师讲了摆的研究后,要求每位同学放学回家后做一个每分钟摆动30次的摆,高飞同学在父亲的帮助下做的摆每分钟不能摆动30次,则高飞同学应该( )。 A.改变摆锤的重量B.调整摆绳的长度C.调整摆幅的大小【答案】 B 【解析】【解答】根据摆钟的构造原理,摆钟转动的速度与摆长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分析】由于摆锤的速度只与摆长有关,与摆锤的质量,摆幅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所以本题选B选项。27小江还没有把水钟的刻度条贴上去,它
22、可能是( )。答案:B28钟表内部的结构中,能控制齿轮匀速运转的是( )。 A.摆锤B.垂体C.齿轮操纵器【答案】 C 【解析】【解答】在钟表的内部,能够控制齿轮匀速转动的结构是齿轮操纵器。 【分析】钟摆的快慢和摆长有关,和重量无关。29我们在课堂上自制的摆在摆动时,不会发生的现象是( )。A.摆动速度逐渐加快 B.摆动方向发生偏离 C.摆幅逐渐变小答案:A30在用可乐瓶制作水钟时,关于刻度的划分正确的是( )。 A.从瓶底开始B.从瓶底以上形状规则的部分开始C.从任意地方开始【答案】 B 【解析】【解答】再用可乐瓶制作水钟,由于水钟的原理是等时性,所以各单位的距离要均匀统一,所以只能从瓶底以
23、上的部分进行划分。 【分析】水钟利用的是等时性,所以各单位的距离要统一、均匀。31同一只摆钟的“摆”,摆动的速度( )。 A.冬天快一些B.夏天快一些C.夏天、冬天一样快【答案】 A 【解析】【解答】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在冬天摆绳会变短,摆的速度就会加快。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摆速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32一天中,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的规律是( )。 A.西东;长短长B.东西;低高低C.东西;长短长【答案】 A 【解析】【解答】太阳具有东升西落的特点,那么影子是由西向东的,又由于太阳与物体的距离越短,影子就越短,所以影子的的长度变化为由长变短再变长。A选项
24、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33不会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是( )。 A.水的多少B.容器的形状C.滴水的快慢D.容器的大小【答案】 D 【解析】【解答】A.水的多少会导致水受到的压力不同而滴速不同,从而影响水钟的准确性,不符合题意; B.容器的形状也会影响水钟计时的准确性,要求容器要均一,不符合题意; C.滴水的快慢会影响计时的准确性,要求滴速相同,不符合题意; D.容器的大小不会影响水钟计时的准确性,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34影响单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绳长短,( )证实了这一点。 A.傅科B.牛
25、顿C.伽利略【答案】 C 【解析】【解答】影响单摆摆的速度的因素是摆绳的长度,摆绳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发现了这一规律。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影响摆速的因素只有摆长。35下面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描述时间所用的语言,其中比较准确的是( )。 A.一支烟的工夫B.一顿饭的时间C.一小会儿D.一刻钟【答案】 D 【解析】【解答】运用时间单位描述的时间才具有准确性,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时间的描述形式。36下列各种计时工具最为准确的是( )。 A.水钟B.日晷C.沙漏D.机械摆钟【答案】 D 【解析】【解答】机械摆钟中的摆具有等时
26、性,具有一定的精确性,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钟摆的原理。37下列计时工具,计时越来越精确的组是(A.太阳钟摆钟一水钟 B.水钟一摆钟一太阳钟 C.太阳钟一水钟摆钟答案:C3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一分钟内我们只眨一下眼睛B.古代的人们常常用日影来计时,如日晷C.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答案:A39下列各摆在一分钟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最少的是( )。答案:A40钟摆的长度越短,摆动的速度就( )。 A.越快B.越慢C.不变【答案】 A 【解析】【解答】钟摆转动的速度快慢与摆长有关,钟摆的长度越短,钟摆转动的速度
27、就越快,反之,钟摆的长度越长,钟摆转动的速度就越慢。【分析】钟摆的长度是影响钟摆转动速度的因素,钟摆越短,速度越快。三、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选择题41下列选项中,( )被侵蚀的程度最严重。 A.茂密的树林B.绿绿的草地C.荒凉的山坡【答案】 C 【解析】【解答】荒凉的山坡土壤被侵蚀得最严重,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有植被的不容易被侵蚀,水土流失不严重。42在“雨水如何影响土地”的模拟实验中,( )容易被雨水冲走。A.小石子 B.细沙 C.黏土解析:C 43(黄河因泥沙沉积问题,目前变成了一条“地上河”(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治理黄河最好的方法是( )。A.把河床中的泥沙挖去B.黄河流
28、域多植树造林C.在上游多建水电站,拦住泥沙解析:B 44暴雨时,小河里水很浑浊,这是因为雨水中有大量的( )。 A.石块B.泥沙C.小鱼【答案】 B 【解析】【解答】暴雨时,河流旁边的泥沙会被雨水冲走,所有河水很浑浊。 【分析】本题考查小河里水很浑浊的原因。45我国地形多样,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是( )。 A.平原B.高原C.山地【答案】 C 【解析】【解答】我国地形主要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山地。 其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是山地。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地形。46为了防治水土流失,人们不会采取( )的方法。 A.植树造林B.退耕还林C.开山挖矿【答案】 C 【解析】【解答】植树造
29、林、退耕还林可以防治水土流失。 故答案为:C。 【分析】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47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由( )形成的。 A.板块分离B.大陆板块碰撞C.火山爆发【答案】 B 【解析】【解答】南方的印度洋板块与北方的亚欧大陆板块相互碰撞,交叠相挤,使喜马拉雅山不断抬高。 故答案为:B。 【分析】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如喜马拉雅山,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如东非大裂谷。 48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则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 A.上游B.中游C.下游【答案】 B 【解析】【解答】如果我们看到了堆满卵石的河床,可以
30、判断这是河的中游,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水流量,河流的上游一般会有岩石,中游会有鹅卵石,下游会有细沙堆积。49中国的东部多( )。 A.高山B.盆地C.平原【答案】 C 【解析】【解答】中国东部的地形多为平原,C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我国的地势从西到东是逐渐降低的,其中东部多为平原,西部多为山地等。50取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入相同体积和形状的铁块和干燥土壤,用量筒沿烧杯壁缓缓向烧杯内注水,发现两者完全浸没时,放土壤的烧杯中加入水的体积大于放铁块的烧杯中加入水的体积。这个实验说明( )。 A.土壤中含有水分B.土壤中含有空气C.土壤的密度小于铁块D.土壤易
31、溶于水【答案】 B 【解析】【解答】放土壤的烧杯加入水的体积大于放铁块的烧杯加入水的体积,这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以及水分、空气,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51土壤中的微粒按颗粒从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沙砾粉沙黏土沙B.沙砾沙粉沙黏土C.黏土粉沙沙沙砾【答案】 B 【解析】【解答】土壤中的微粒按颗粒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沙砾沙粉沙黏土。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土壤中的微粒最小的是黏土,然后是粉沙,沙子比粉沙稍大,最大的是砂砾。52小科在西藏某地旅游时,导游告诉他:当地山体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贝壳化石。小科的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远古人类曾将贝壳带上高原B.这里曾发生了海陆变迁的地形变化C.贝类原来生活在高山上,后来环境巨变,才适应到水中生活解析:B 53土壤是一种( )。 A.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