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文】珠海市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题.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885672 上传时间:2024-10-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珠海市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珠海市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珠海市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题 1.看拼音,写词语。 zhòu yè     xián guàng     zhē dǎng     nián líng    ( )       ( )          ( )       ( ) bàng ké     zhǎn xīn     xiōng táng     wèi wèn ( )     ( )          ( )       ( )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解释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今天的阳光明晃晃(huàng) 的,澄(chéng)澈的湖水碧波荡漾。 B.即使共产党人被俘(fǔ)虏、威吓(hè),他们也没有屈服。 C.听到爸爸没有回来的消息,小明的目光暗然下来,绰(chāo)起了他的书包就出门了。 D.没头脑对很多事都不甚(很)在意,而不高兴对待事情却是矜持不苟(马虎)。 3.下面句子中的歇后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跟你说了多少遍了,寒假期间网上学习,要学会管住自己,不要上网玩游戏可是你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B.这两天气温降得很低,像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C.咱们可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谁输了都不准哭。 D.别看他年龄小,看起来也很一般,可是在文艺界那可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4.请在下列诗、句的理解中,选出表述错误的一项。(       ) A.“村庄儿女各当家”中的“儿女”指的是成年男女,不是指小孩子。 B.“遗民泪尽胡尘里”表现百姓企盼朝廷收复失地却一次次落空的失望。 C.“其人弗能应也”这里的“弗能应”是楚人在用沉默表达自己的不满。 D.“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这句话凝聚着中国人对故乡的深情。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B.“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C.心中有信仰,才能把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发展为承载亿万人民梦想、乘风破浪前行的巨轮。 D.在“牧星人”的精心呵护下,设计寿命两年的天宫二号在太空平安度过了1036天,最终受控荣归。 6.选择下面各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未说完              C.表示插说内容              D.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7.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日月潭景色宜人。 ②黎明时分,湖面的轻烟还没散去,能隐约看到天边的晨星和远山的几点灯光。 ③艳阳高照时,整个日月潭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使人心胸豁然朗。 ④无论是早晨、黄昏,还是雨天、晴天,她都会呈现出迷人的风貌。 ⑤日落的时候,五彩的云霞倒映在潭水里,水天一色,分外美丽。 ⑥蒙蒙细雨时,她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朦朦胧胧。 A.①④②⑥⑤③ B.①③⑥②④⑤ C.①②⑤③⑥④ D.①④②⑤⑥③ 8.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 让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是无可厚非的,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那些年纪大的老人,①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②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③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倒?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都不如古人。面对老弱病残,不过是举手之劳。 (1)语段中共有四处错误: ①②③的顺序不当,应调整为___________;其他处请修改在横线上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加强语气,画“          ”的句子,也可以这样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语境填写诗句。 (1)阅读我国古代诗文,儿童形象各有不同: 范成大赞赏农村儿童的勤劳朴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万里笑看稚子的古灵精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雷震羡慕牧童的无忧无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___”和王之涣的诗句“___________”都写出了黄河的气势豪迈。 10.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 ②草满池塘水满陂,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彩丝穿取当银钲。 ④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 ⑥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⑧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材料一 读什么书,取决于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性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类书籍。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合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材料二 某年我国18岁-70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视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 读书时间 读报时间 看电视时间 38分钟 18分钟 98分钟 29.梳理材料一中的信息,说说作者认为人们读书的目的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材料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你喜欢阅读书籍吗?你知道哪些我国经典的民间故事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学书籍或观看影视作品时,我们常常会被其中的一些个性鲜明、充满魅力的人物吸引。你最喜欢哪个人物形象?说说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5、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漫浪:_________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急:__________ 16、读书中的“三到”指的是:______________ 17、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把“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 19、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请写出一句与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兰帕德这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作家。从小学到大学,兰帕德的作文一直是全班最好的,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读给同学们听。有的时候他的作文出现在班级的黑板报上和校报上,甚至有两篇发表在全国知名刊物上。兰帕德相信,只要他努力,三十岁前他就可以成为一个全国知名的作家。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梦想写出经世不朽的作品。遗憾的是后来他突然迷上了买彩票,一天到晚对着一大堆数字研究未研究去,最终把写作给耽误了。 兰帕德也曾深切地懊悔过。那是在他五十二岁那年,他的一个中学时代的同学,一个曾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经常把他的作文当范文读的同学,有一天把他自己写的第十三本书送给兰帕德。兰帕德忏悔道那一刻我懊悔极了我痛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去写作 可忏悔过后,兰帕德并没有实际行动,他只是一次又一次地自责。八十四岁那年,兰帕德感到自己快不行了,他让家里人请来全城最有名的牧师,他向上帝做了最后的忏悔。 20、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首的横线上。 21、简要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给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加上标点符号。 23、兰帕德为什么没有成为一名作家?联系文章内容说一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想象一下,兰帕德会向上帝做出怎样的忏悔?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习作 题目:那一刻,我长大了 提示:与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题目自拟。(400字以内) 1.     昼夜     闲逛     遮挡     年龄     蚌壳     崭新     胸膛     慰问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逛”“遮”“龄”“崭新”“胸膛”“慰”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D 【解析】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字义的理解识记。本题要结合题干中的句子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A有误。明晃晃(huàng) 应为“huǎng”。 B有误。俘(fǔ)虏应为“fú”。 C有误。暗然应为“黯然”,绰(chāo)起应为抄起。 故选:D。 3.B 【解析】B 本题考查歇后语的运用。 B项歇后语运用不恰当。“四月的冰河——开动(冻)”是一个谐音歇后语,本来的意思是在春季四月的时候,冰冻的河水开始融化、流动,后来用来形容禁锢的思想、思路一下子开窍了,就像解冻的河水一样。用于此处形容气温下降不恰当。 4.C 【解析】C 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理解。 A项,题目叙述正确。“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B项,题目叙述正确。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两句写沦陷区的百姓热切盼望恢复之情景。沦陷区的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痛苦呻吟,他们的泪水已经流干了,他们多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啊,然而年年盼望王师北伐,年年都注定失望。 C项,题目叙述错误。“弗能应也”就是不能应答,不能回答了的意思。因为他扬言他的矛能穿透所有盾,而盾又能挡住所有矛,自相矛盾不合情理,所以当人们问他时,他什么也答不上来,并不是在用沉默表达自己的不满。 D项,题目叙述正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这句话凝聚着中国人对故乡的深情。 5.B 【解析】B 【详解】考查了修改病句。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B选项不符合逻辑,句子中“北斗”是“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不合逻辑,应该在“系统”后面加上“之一”。 6.A 【解析】A 【详解】略 7.D 【解析】D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句子排序题就是把排列混乱、条理不清的几句话整理成排列有序、条理清楚的一段话。这类题型是对句子和句子之间内在逻辑的考查。句子排序题的解题步骤是: ①先阅读所有句子,粗略了解大意; ②根据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首尾句; ③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 ④根据句子间的关系进行排序; ⑤再读排列后的语段,检查确定。 根据上述方法,认真阅读句子分析可知,“日月潭景色宜人”是总起句,要放在第一位;“无论是早晨、黄昏,还是雨天、晴天,她都会呈现出迷人的风貌”这句话要放在第二位;接着根据“无论是早晨、黄昏,还是雨天、晴天”这些标志性的词语可将其余几句话进行排序。由此可知,句子的正确排序是①④②⑤⑥③。 8.     ②①③     删去“年纪大的”(或删去“老”)     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 【详解】(1)考查语序、病句。 第一个填空:前文内容叙述了“老人”,接着和②连接比较合理,将“老人”和“年轻人”进行对比。接着叙述①,写出了因为“老人”体质比不上“年轻人”,所以会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接着连接③,描述了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才会引起人们对老师是否体力不支而跌倒的问题。所以②①③较为合适。 第二个填空:“那些年纪大的老人”属于“语意重复”,“年纪大”和“老”意思重复。选择一个形容“人”即可。“年纪大的人”和“老人”意思一样。 (2)考查理解句子、转换句子。 画波浪线的句子是陈述句。可以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加强语气。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思。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步骤之一:如果陈述句是肯定句,则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如果陈述句是否定句,则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步骤之二: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怎、怎么”往往对应着“能、不能”,“难道”往往对应着“是、不是、会、不会”;“难道”一般是置于主语之前。  步骤之三: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注意:反问语气词“难道”往往对应着疑问助词“吗”,反问语气词“怎”、“怎么”往往对应着疑问助词“呢”。 9.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铮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三万里河东入海     黄河远上白云间 【详解】(1)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和诗词名句理解。 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宋代杨万里的《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一、二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金盆,古时把金属的东西统称作金,这里指铜盆。脱,脱离,取出。晓,清晨。钲,锣。说清晨起来,儿童从铜盆里取出夜间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当作银锣。天寒才能结冰,冰块又是很凉的,儿童却早早起来去玩它,写出儿童不怕冷;一块凉凉的冰有什么好玩的呢?有的,可以穿上丝线当锣敲。这是只有儿才想得出的,而且是“彩”线,“银”锣,又很美。说明这个儿童既顽皮,又聪明精灵。 宋代雷震的《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这些景物,色彩和谐,基调清新,有了这样的环境,那牧童自然就是悠哉悠哉、其乐融融的了。同时,也表现出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 (2)本题考查诗词歌赋默写和诗词名句理解。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便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出来了。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已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然而,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使人感到无比愤慨。这两句意境扩大深沉,对仗工整犹为余事。 盛唐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最能表达这种美感的是诗的前二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源远流长,一泻千里。远远望去,只见它蜿蜒曲折,奔流于万山丛中。它仿佛由天上流来,又仿佛流向天外。“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诗人真实的感受。 10.     昼出耘田夜绩麻     山衔落日浸寒漪     稚子金盆脱晓冰     报得三春晖     日出惊山鸟     春风不度玉门关     孤帆远影碧空见     短笛无腔信口吹 【详解】考查诗句默写。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出自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逸趣横生。 (2)“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出自雷震的《村晚》,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 (3)“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出自杨万里的《稚子弄冰》,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孟郊的《游子吟》,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5)“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出自王维的《鸟鸣涧》,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蝠“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王焕之的《凉州词》,描写了壮阔苍凉的边塞景物,抒发了守卫边疆的将士们凄怨而又悲壮的情感。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 (8)“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出自雷震的《村晚》,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1.11、①为了实际的用途。②为了消遣。③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 12、我国18岁-70岁国民在传统纸媒人均分配时间远远少于在电视上的。 13、     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     徐文长的故事 14、我最喜欢的是《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因为他有一种勇敢无畏、机警果断、自立自救、坚韧不拔的属于男子汉的阳刚、冒险精神和顽强意志。这种意志,无论对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男孩子来说,都是不可缺失的。尤其是处在多变的世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即使是“假设”的灾难和艰险,也随时都有可能显灵。重要的是,当意外的事情来临了,应该学会接受和面对,该像鲁滨逊一样,用一颗积极乐观的心,去看待世界,去对世界和明天抱有美丽的渴望、期待与信念。 【解析】 11、本题考查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一: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性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类书籍。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可以知道:作者认为人们读书的目的主要有三种。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二是为了消遣。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 12、本题考查从文本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表头:某年我国18岁-70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视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以及表格里所给出的数据:读书时间38分钟,读报时间18分钟,看电视时间98分钟。 可以得出结论:我国18岁-70岁国民在传统纸媒人均分配时间远远少于在电视上的。 13、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知名的民间故事有《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西湖龙井的传说》等。 14、本题考查了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就是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等。要顺利而高效地进行口语交际,必须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示例:我最喜欢《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能言善辩,足智多谋,知人善用,忠义两全。 15、     随意     要紧 16、心到、眼到、口到。 17、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8、心既到矣,眼口必到乎。 19、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解析】 15、本题考查字词解释。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意思: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漫浪:随意。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意思: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急:要紧,重要。 16、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结合文章内容“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可知答案。 17、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结合文章内容“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可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意思: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解释了为什么说“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原因。 18、本题考查句型转换。“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改为陈述句,我们应该表达肯定的意思,把“岂不”改为“必”。 19、本题考查名人名言。关于读书的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点睛】 参考译文: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20、兰帕德的忏悔 21、文章主要描写的是兰帕德从小就特别喜爱文学,并梦想当一名作家,甚至在全国的刊物上也发表了文学作品。可是后来他迷上了彩票,把写作耽误了,虽然他后来也经常忏悔自己的行为,但是却不付诸行动,直到生命结束还在向上帝忏悔。 22、:“,,。” 23、没有坚持到底。他是一个禁不住诱惑,不能做到知错就改的人。 24、上帝啊!我现在懊悔极了,为什么当初我没有坚持写作,为什么之后我没有动力,我恨自己,可是,你能再给我一次机会吗? 【解析】 20、本题考查了加标题的能力。文章主要描写的是兰帕德从小就特别喜爱文学,并梦想当一名作家,甚至在全国的刊物上也发表了文学作品。可是后来他迷上了彩票,把写作耽误了。他后来也经常忏悔自己的行为,但是却不付诸行动。直到生命结束还在向上帝忏悔。故小标题可以是“兰帕德的忏悔”。 21、本题考查了对故事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这篇短文写从小学到大学作文一直都很好的兰帕德因迷上买彩票而耽误了写作,兰帕德为此懊悔过,但并没有实际行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忏悔。这篇短文对我们很有教育意义,它告诉我们不要因无用的事情荒废我们的学业,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 22、本题考查了给句子加标点符号的能力。提示语后面要加冒号,引用的话要加引号,话没有说完用逗号,一句话结束用句号。故为:兰帕德忏悔道:“那一刻,我懊悔极了,我痛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去写作。” 23、本题考查了对文章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兰帕德没有能够成为一名作家,在文中的直接原因是他迷上买彩票,耽误了写作。实际上是因为他不能坚持到底。结合文章内容来看,他是一个禁不住诱惑的人,而且是个虽然多次后悔、忏悔,但却不能付诸实践的人。 24、本题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拓展。兰帕德经常忏悔自己不去写作实现自己年轻时的愿望,但却从来没有去付诸行动。在八十四岁那年,兰帕德感到自己快不行了,他让家里人请来全城最有名的牧师,他向上帝做了最后的忏悔,忏悔的内容可围绕“后悔没有坚持写作并祈求能重来的机会”展开来写。 25、范文: 那一刻,我长大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了。因为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工作,所以照顾我重担便落在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上。每当我看见爷爷奶奶到田地里去干活,我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酸痛,于是,我盼望着自己能够早点长大,能帮爷爷奶奶分担一点家务,让爷爷奶奶减轻一些负担。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起床洗漱完毕后我便去找奶奶,可在家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我心想今天是周末,我又不上学这么早奶奶会去哪里呢?我沿着屋前的小路朝田地的方向找去,不远处隐隐约约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果然不出所料,奶奶正在田地里给菜浇水呢!我走近一看,奶奶一手提着水桶,一手拿着水瓢,正在给每一颗白菜浇水,汗水已经湿透了奶奶单薄的衣服,额头上汗水直往下滴,奶奶浇完一颗菜就吃力地移动一下水桶,腰也累得直不起来了。这时我轻轻地走上前去,悄悄地握住了奶奶的手,这是一双长满老茧的手而勤劳的手。奶奶猛然间抬起头一看是我便笑着说:“琪琪,怎么这么早就起床了今天是星期天不用上学,你可以多睡一会,我浇完水就回去做饭。”我也微笑着对奶奶说:“奶奶,今天我和您一起浇水,再说我也不小了可以帮奶奶干活了。”奶奶呦不过我只好同意了。 奶奶对我说:“我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浇水任务吧!”我对奶奶说:“那我负责提水,您就来浇菜。”奶奶想了一会说:“那不行你还小,提水的任务还是我来完成你就浇菜吧!”我和奶奶推来推去,最终还是我负责浇菜。奶奶提着满满的一桶水,吃力地往前走着,看着奶奶提水的样子我鼻子酸酸的,我忍住眼泪丢到手中的水瓢,跑到奶奶身边对奶奶说:“奶奶,我们一起提水吧!”奶奶望着我开心地笑了。 不到一会儿,菜园里的菜就被我和奶奶浇完了。我望了望奶奶又望了望菜地露出甜甜的笑容,就在这一瞬间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详解】本次习作考查记叙文。成长过程中总是会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我们就是在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中逐渐成长的,选择成长过程中的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把它写下来。这是一篇写事作文,写作时要将重点放在事件的叙述上,发生了什么事,你有什么深刻的体验?你的收获是什么?注意叙事六要素,将事情叙述完整,叙述时要详略得当,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同时要注意用到学到的修辞手法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作文写得生动具体,让人印象深刻。叙事要注意一下几点: 1.时间,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2.地点,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地点。  3.人物,哪些人干了这件事,谁是这件事的主要人物。  4.原因,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  5.经过,这件事的全过程是怎么样的。  6.结果,这件事最后怎样。  以上就是记叙文的六要素。  写好记叙文,还要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的问题:  1.环境和事物的关系。也就是文章中的环境描写要为中心服务。  2.要注意观察。通过观察,选择你感受最深的来写。 3.要注意组织材料和选择材料。 4.写出自己的感受。 【点睛】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