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数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4881777 上传时间:2024-10-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0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数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将四个长10cm、宽6cm、高2cm的长方体盒子,用彩纸包在一起,用包装纸最少的方法是( )。 A. B. C. 2.下面使用单位名称合适的是( )。 A.酸奶盒的容积约是240mL B.教室的地面面积约是70m3 C.墨水瓶的容积约是60L D.文具盒的体积约是200dm3 3.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2,这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有(  )。 A.2个 B.4个 C.6个 D.8个 4.小林和小红都去参加游泳训练。小林每6天去一次,小红每8天去一次。7月31日两人同时参加游泳训练后,( ),他们又再次相遇。 A.8月23日 B.8月24日 C.8月25日 D.9月17日 5.小芬4分钟做3道题,小丽7分钟做6道题,( )做题速度快。 A.小芬 B.小丽 C.一样快 D.无法判断 6.奇思和妙想各买了一瓶的橙汁,奇思喝了它的,妙想喝了它的,( )剩下的橙汁多。 A.奇思 B.妙想 C.一样多 D.无法判断 7.有10人要坐船,大船每只坐4人,小船每只坐3人.下面的租船方案,最合理的是(  ) A.大船3只 B.小船4只 C.大船2只 D.大船1只,小船2只 8.如图,甲、乙两条彩带都被遮住了一部分,两条彩带的长度相比( )。 A.甲比乙长 B.乙比甲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二、填空题 9.(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0.是(______)分数,它的分数单位是(______),它有(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比2少(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11.从2,0,4,6这四个数字中,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 (1)同时是2和3的倍数。(________) (2)同时是2,3和5的倍数。(________) 12.两个合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90,这两个数是(________)和(________)。 13.有两卷包装绳,第一卷长36米,第二卷长48米,现在需要把这两卷包装绳截成同样长度的小段,并且没有剩余,两卷编织绳最少可以截成同样长的(___________)段。 14.从正面、上面、左面看都是,搭成这样的图形需要(________)个。 15.一个长方体鱼缸的容积是150L,底面边长是5dm的正方形,这个鱼缸的高是_____dm,做这个鱼缸需要_____dm2的玻璃. 16.娇娇为了解大蒜的初期生长情况,把成瓣大蒜放在装有水的容器里,定时观察,得到蒜芽和根的长度数据如图,由图可知第(______)天,芽开始出现;第16-18天,根长了(______)mm。 三、解答题 17.直接写出得数。 18.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9.解方程。 20.这些茶叶平均装在4个小罐子里,每小罐装多少千克?平均装在5个小罐子里呢? 21.用长24cm、宽9cm的长方形地砖铺成一个正方形(用的地砖必须是整块),铺成的正方形边长至少是多少厘米?这时用了多少块这样的地砖? 22.五年①班的同学参加学校“数学文化节”活动,班上的同学参加数独游戏,的同学参加“24点”游戏,的同学参加七巧板游戏。其余的同学被老师选派担任文化节的工作人员。 (1)五年①班参加三项数学游戏的同学一共占了班上的几分之几? (2)五年①班担任文化节工作人员的同学占了班上的几分之几? (3)五年①班一共有40名同学,担任文化节工作人员的同学有几人? 23.用一根长7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的比是5∶3∶1,如果要给这个长方体框架表面糊上纸皮,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纸皮? 24.李奶奶过生日,家人给她买了一个长方体形状的蛋糕。蛋糕长3dm,宽3dm,高0.8dm。李奶奶把蛋糕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分到多大一块蛋糕? 25.按要求画一画。 (1)将平行四边形向右平移4格。(2)将梯形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3格。 26.如图①,一个长方形纸条从正方形的左边开始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如图②是运动过程中长方形纸条和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与运动时间的关系图。 (1)运动4秒后,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3)在图②的括号内填入正确的时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 分别计算出每种包装减少的面,再进行判断即可,减少的面越多,需要的包装纸越少,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A种包装:10×2×4+6×2×4 =80+48 =108(平方厘米); B种包装:10×6×6=360(平方厘米); C种包装:10×6×4+6×2×4 =240+48 =288(平方厘米); 360>288>108,所以B种需要的包装纸最少; 故答案为: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每种包装情况减少的面,明确减少的面越多,需要的包装纸越少。 2.A 解析:A 【分析】 根据生活经验和对计量单位大小的认识,直接选择。 【详解】 A.酸奶盒的容积约是240mL,是正确的; B.教室的地面面积约是70m³,面积不能用立方米; C.墨水瓶的容积约是60L,普通的矿泉水瓶约为500-600毫升,因此墨水瓶的容积应是60毫升; D.文具盒的体积约是200dm³,显然文具盒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容积,因此错误。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和计量单位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3.C 解析:C 【分析】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根据找因数的方法,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一直找到它本身,一对对找,找出所有因数,数一数即可。 【详解】 12=1×12=2×6=3×4,共6个因数。 故答案为:C 【点睛】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4.B 解析:B 【分析】 小林每6天去一次,小红每8天去一次,6和8的最小公倍数就是他们相遇两次之间间隔的时间,从7月31日向后推算这个天数即可。 【详解】 6=2×3, 8=2×2×2,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 所以他们每相隔24天见一次面,7月31日再过24天是8月24日。 故答案为:B 【点睛】 考查了日期和时间的推算,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本题关键是找出他们每两次相遇之间相隔的天数,进而根据开始的天数推算求解。 5.B 解析:B 【分析】 用做题数量÷时间,分别求出两人每分钟做题数量,比较即可。 【详解】 小芬:3÷4=(道) 小丽:6÷7=(道) < 故答案为:B 【点睛】 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6.A 解析:A 【分析】 把一瓶600毫升的橙汁看作单位“1”,分别求出两个人剩下的橙汁比较即可。 【详解】 600×(1-) =600× =400(毫升); 600×(1-) =600× =300(毫升) 400>300 奇思剩下的橙汁多。 故选择:A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意义,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单位“1”相同,也可直接比较剩下的橙汁所占分率。 7.D 解析:D 【详解】 因为10=4+6=4×3×2, 所以租船方案,最合理的是大船1只,小船2只. 故选D. 8.A 解析:A 【分析】 根据分数的意义,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几份,将甲补够同样的5份,乙补够同样的7份,画一画示意图即可。 【详解】 如图,甲比乙长。 故答案为:A 【点睛】 关键是理解分数的意义,可以画一画示意图。 二、填空题 9.2.06 5.4 0.78 780 2 900 【分析】 (1)高级单位变低级单位乘进率1000; (2)低级单位变高级单位除以进率1000; (3)低级单位变高级单位除以进率1000; (4)因为1立方分米=1升是等量的,再由高级单位变低级单位乘进率1000; (5)单名数变复名数,把2900ml拆分为2000ml和900ml,然后把2000ml变为L除以进率1000得2L,900ml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 由分析得, 35000 2.06 5.4 0.78780 2900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单位换算,熟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题关键。 10.真 3 11 【分析】 的分子小于分母,则它是真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其中的1份是,就是分数单位;的分子是3,则它有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2里面有14个这样的分数单位。14-3=11,则它比2少1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详解】 是真分数,它的分数单位是,它有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比2少1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点睛】 本题考查了真分数、分数单位的认识和整数化假分数。分数的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分数中就有几个分数单位。 11.60 【分析】 (1)同时是2和3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数; (2)同时是2,3和5的倍数,个位上是0,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数,据此填空。 【详解】 (1)同时是2和3的倍数。42、24、60(答案不唯一) (2)同时是2、3和5的倍数。6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2、3、5的倍数特征,需牢记并能灵活运用。 12.10 【分析】 首先要知道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是如何求得的,最大公因数是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积,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和独有质因数的积,所以用最小公倍数除以最大公因数就得到了两个数的独有因数的积,并且两个数的独有因数应该是互质的。 【详解】 因为两个合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所以这两个合数是互质数,90=3×3×2×5所以这两个数:2×5=10、3×3=9。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解题关键是:最小公倍数除以最大公因数就得到了两个数的独有质因数的积,并且两个数的独有质因数应该是互质的。 13.7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要把第一卷和第二卷截成同样长度的小段,并且没有剩余。那么每截的长度既能整除36又能整除48,也就是36和48的公因数,题中问最少截成多少段。则每段长应该是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然后分别求出第一卷和第二卷各有几段再相加即可。 【详解】 36=12×3 48=12×4 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12, 36÷12+48÷12 =3+4 =7(段) 【点睛】 本题考查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注意题中问的是最少,所以每段长应该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这是本题的关键信息。 14.4 【分析】 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可得,这个图形的下层有2个,右上有1个正方体;结合从上面、左面看到的图形可知里面一排右端还有一个,据此可知:有2+1+1=4个小正方体,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得:2+1+1=4(个),如下图所示: 这个图形有4个小正方体。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根据三视图确定几何体,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的能力。 15.170 【解析】 【详解】 150升=150立方分米 150÷(5×5)=150÷25=6(分米) 5×6×4+5×5×2=120+50=170(平方分米) 答:这个鱼缸的高是 6dm,做这 解析:170 【解析】 【详解】 150升=150立方分米 150÷(5×5)=150÷25=6(分米) 5×6×4+5×5×2=120+50=170(平方分米) 答:这个鱼缸的高是 6dm,做这个鱼缸需要 170dm2的玻璃. 故答案为6,170. 16.16 【分析】 观察统计图,虚线起始位置是芽开始出现的时间;找到第16天和第18天根的长度,求差即可。 【详解】 96-80=16(毫米) 由图可知第8天,芽开始出现;第16-18天,根长了 解析:16 【分析】 观察统计图,虚线起始位置是芽开始出现的时间;找到第16天和第18天根的长度,求差即可。 【详解】 96-80=16(毫米) 由图可知第8天,芽开始出现;第16-18天,根长了16mm。 【点睛】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2个及以上的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三、解答题 17.;;;; ;;;; 【详解】 略 解析:;;;; ;;;; 【详解】 略 18.;1;; 【分析】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根据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简算; 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减法; 根据加法运算律和减法的性质简算。 【详解】 = = = = = =1 = = 解析:;1;; 【分析】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根据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简算; 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减法; 根据加法运算律和减法的性质简算。 【详解】 = = = = = =1 = = = = = 19.;; 【分析】 根据等式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 原方程化简后得,根据等式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2; 原方程化简后得,根据等式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8.5,再同时除以3。 【详解】 解: 解: 解析:;; 【分析】 根据等式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 原方程化简后得,根据等式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2; 原方程化简后得,根据等式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8.5,再同时除以3。 【详解】 解: 解: 解: 20.千克;千克 【分析】 把1千克的茶叶,平均装在4个小罐里、5个小罐里,求每个小罐里装多少千克,就是把1千克平均分成4份、5份,用除法解答。 【详解】 1÷4=(千克) 答:每小罐装千克。 1÷5=( 解析:千克;千克 【分析】 把1千克的茶叶,平均装在4个小罐里、5个小罐里,求每个小罐里装多少千克,就是把1千克平均分成4份、5份,用除法解答。 【详解】 1÷4=(千克) 答:每小罐装千克。 1÷5=(千克) 答:每小罐装千克。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 21.72厘米;24块 【分析】 要求少用多少块这样的砖才能铺成一个正方形,先求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多少厘米,即求24和9的最小公倍数,求出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进而求出长需要几块,宽需要几块,然后相乘 解析:72厘米;24块 【分析】 要求少用多少块这样的砖才能铺成一个正方形,先求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多少厘米,即求24和9的最小公倍数,求出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进而求出长需要几块,宽需要几块,然后相乘求出用砖的总块数。 【详解】 24=2×2×2×3 9=3×3 因为24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3=72,所以铺成的正方形边长至少是72厘米。 (72÷9)×(72÷24) =8×3 =24(块) 答:铺成的正方形边长至少是72厘米,这时用24块这样的地砖。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解答。 22.(1) (2) (3)7人 【分析】 (1)用参加数独的占全班的几分之几+参加“24点”的占全班的几分之几+参加七巧板占全班的几分之几。 (2)将五①班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用1-参加三项数学游戏 解析:(1) (2) (3)7人 【分析】 (1)用参加数独的占全班的几分之几+参加“24点”的占全班的几分之几+参加七巧板占全班的几分之几。 (2)将五①班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用1-参加三项数学游戏的同学一共占了班上的几分之几=担任文化节工作人员的同学占了班上的几分之几。 (3)根据分数的意义,用总人数÷全班同学的份数×担任文化节工作人员的同学的份数即可。 【详解】 (1)++ =+ = 答:五年级①班参加三项数学游戏的同学一共占了班上的。 (2)1-= 答:五年级①班担任文化节工作人员的同学占了班上的。 (3)40÷40×7=7(人) 答:担任文化节工作人员的同学有7人。 【点睛】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 23.184平方厘米 【分析】 由题意可知:这个长方体框架的棱长和是72分米,依据“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4”即可求出(长+宽+高),再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即可分别取出长、宽、高的值;求彩纸的 解析:184平方厘米 【分析】 由题意可知:这个长方体框架的棱长和是72分米,依据“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4”即可求出(长+宽+高),再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即可分别取出长、宽、高的值;求彩纸的面积,实际上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高已求出,从而可以分别求出其表面积。 【详解】 72÷4=18(厘米) 5+3+1=9 18×=10(厘米) 18×=6(厘米) 18-6-10 =12-10 =2(厘米) (10×6+6×2+10×2)×2 =92×2 =184(平方厘米) 答:至少需要面积为184平方厘米的纸皮。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棱长总和求长方体表面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据题目条件分别求出长、宽、高,进而可以求出其表面积。 24.9dm3 【分析】 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求出蛋糕体积,用蛋糕体积÷人数=每人分到的蛋糕。 【详解】 3×3×0.8÷8 =7.2÷8 =0.9(立方分米) 答:每人分到0.9立方分米的蛋糕。 解析:9dm3 【分析】 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求出蛋糕体积,用蛋糕体积÷人数=每人分到的蛋糕。 【详解】 3×3×0.8÷8 =7.2÷8 =0.9(立方分米) 答:每人分到0.9立方分米的蛋糕。 【点睛】 关键是掌握和运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25.见详解 【分析】 (1)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平行四边形的4个顶点分别向右平移4个格,依次连接即可; (2)把梯形的5个顶点分别向上平移4个格,再把梯形的4个顶点向左平移3格,依次连接即可。 【详解】 解析:见详解 【分析】 (1)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平行四边形的4个顶点分别向右平移4个格,依次连接即可; (2)把梯形的5个顶点分别向上平移4个格,再把梯形的4个顶点向左平移3格,依次连接即可。 【详解】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图形的平移进行图形变换的方法,关键是找准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注意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26.(1)16 (2)12 (3) 【分析】 在表示路程和时间的行程问题的折线统计图中,折线上升,表示向目的地运动;折线呈水平方向,表示在某地停留,折线下降,表示向出发地运动。据此可解答。 (1)运动4 解析:(1)16 (2)12 (3) 【分析】 在表示路程和时间的行程问题的折线统计图中,折线上升,表示向目的地运动;折线呈水平方向,表示在某地停留,折线下降,表示向出发地运动。据此可解答。 (1)运动4秒,运动的长是2×4=8(厘米),宽是2厘米,重叠部分的面积是长方形8×2=16(平方厘米),据此可解答。 (2)根据题意看图,第6秒以后,重叠部分开始不变,即正方形的边长是6×2=12(厘米),据此解答即可。 (3)当长方形的左端,刚好穿过正方形时,还需要8+2=10(秒)。所以第一个括号填10。 长方形的左端完全离开正方形,相当于火车行程间题,(20+12) +2=16(秒) 所以第二个括号填16,没有重叠部分,面积为0。 【详解】 (1)8×2=16(平方厘米) (2)6×2=12(厘米) (3) 【点睛】 这里有行程问题,折线统计图问题,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长方形纸条和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与运动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