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文】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1).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881665 上传时间:2024-10-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看拼音写词语,书写要整洁。 píng wěn      guàn jūn      xiū zhù chóu xiè      fā shì      kù shǔ 2.“风过了,水面渐渐▲,明镜一般映着满天的星斗”一句横线上应填的词是(       ) A.沉重 B.沉默 C.冷静 D.沉寂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A.刘胡兰大义凛然地走到铡刀前,吓得刽子手心惊胆战。 B.因为准备充分,王明在比赛中显得胸有成竹。 C.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姐姐手忙脚乱地随着唱起来。 D.学生听完老农有关种菜的奥秘,个个都跃跃欲试。 4.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 A.他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黄继光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诸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B.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给河两岸带来肥沃的淤泥。 C.古埃及人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绩。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童年生活好像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 B.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 C.2020年新春之际新冠肺炎疫情肆虑,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奋起抗击。 D.研制出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需要继续加强防御。 6.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比喻) B.住在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夸张) C.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排比) D.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设问)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下课了,爸爸陆续来接我。 B.在公园里,他看到了鲜花和花香。 C.小明和小东都是好孩子,他还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D.菜园里种了许多蔬菜,有土豆、黄瓜、西红柿和茄子等。 8.用指定的方法,把句子补充完整。 我走在放学的路上,路边的花儿对我展开了笑脸,好像在向我祝贺。(借景物表达自己的快乐之情) 我走在放学的路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景物表达自己的难过之情) 9.按要求改写句子。 (1)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唯一的法宝就是考试,从未没有落榜过。(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那弯腰低头缝缝补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并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①莫等闲,______,空悲切。 ②______,直把杭州作汴州。 ③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 ④居安思危,______。 ⑤知之为知之,______,是知也。 理解⑤句的意思: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材料一】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其艺术魅力的认识,它越来越受到重视。书法艺术,从精神层面上讲是“书为心画”,从人格层面上讲是“字如其人”,从表现层面上讲是“心正则笔正”。隶书的参差俯仰,使其姿态飘逸,轻灵飞动,工整险峻。楷书方正端庄,使其虚旷、简静、遒劲有力。行书错落有致,使其若天马行空,雷奔云集。草书绵婉流转,使通篇郁郁苍苍,奇姿雄迈。各种书体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之美。 【材料二】认识文房四宝。             名称   朝代 笔 墨 纸 砚 南唐 安徽宣城诸葛笔 安徽徽州李廷圭墨 安徽徽州澄心堂纸 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 宋朝 安徽宣城宣笔 安徽徽州徽墨 安徽宣城宣纸 歙砚(安徽)洮砚(甘肃) 端砚(广东) 2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书法极具艺术魅力,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B.文房四宝指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书写工具,即笔、墨、纸、砚。 C.南唐时期的文房四宝均产自安徽。 D.在宋朝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宣笔、安徽徽州徽墨、安徽徽州宣纸、安徽歙砚(甘肃洮砚、广东端砚)。 12、请照样子,用四个字概括每种字体的特征。 隶书(轻灵飘逸)                                  楷书( ) 行书( )                           草书( ) 13、书法艺术的三个层面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各种书体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上天种的花 ①记得小时候在院子的墙根处,看到一朵异样的植物,正在玩耍的我们惊奇地叫起来。 ②这绝不是一般的植物。它圆而厚的叶盘,肉鼓鼓的,支撑它的也是胖乎乎的根茎,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欣喜不已。 ③它和我们以前见到的“狗尿苔”有点类似,但这究竟是什么?没人种植,怎么凭空长出了这样一个让人喜欢的东西?它肥硕的根,扎在浅浅的墙根上,阳光照不到它,雨水淋不住它,没有肥沃的土壤,如此贫瘠的环境,却富有生命力地生长着,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拉了母亲来看,她说这是蘑菇,是像肉一样可以吃的好菜。 ④听着母亲的描述,我们好像已经吃到嘴里。只有春节才可以尝到肉的岁月里,突然知道世上还有和肉一样的好东西,当然是乐不可支了。为了防止鸡、鸭来糟踏,我们日夜严加看守,弟弟找来破碗扣着它,我们不时地揭开碗看看它生长的进度。等稍大了些,在它旁边搭建一圈小篱笆,几颗心像保护宝贝似的既紧张又喜欢。 ⑤终于成熟了。我们把蘑菇小心翼翼地摘下,母亲把它洗净后一点点地撕碎。 ⑥往日只洒盐巴的素面条,寡淡无味,现在有了这像灵芝一样的蘑菇的浸润,吃起来格外有味道。细腻但富有韧性的蘑菇,虽没有母亲说的如肉一样香,但却没有肉的油腻。我怀疑天地间的精华,都浸透在它身上。 ⑦后来就格外留意墙根处了,居然又幸运地等到了几个盛开如花的大蘑菇。 ⑧“妈妈,这样好吃的蘑菇,为什么别人家里没有呢?” ⑨母亲认真地想了想说:“孩子,这是上天种的花。他看咱家的孩子乖,就把他种的花,移给了咱几棵。”母亲用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慈祥地笑着。 ⑩怪不得只我们家有,我们骄傲地昂起头。母亲的“上天爱乖孩子”的道理,我们欣然接受。是啊,我们是乖孩子,上天都知道,上天怜惜我们的清苦,把他心爱的花,都赏给我们吃。 ⑪早不记得我们那时是不是真的很乖,但从此,我们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力听话、懂事,不惹母亲生气。在家里,每当有好吃的,我们再也不争抢。在外面,我们不淘气,不惹厌,友善地与身边的每个人相处。 ⑫如今我们都已长大,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融入到洪大的人流中,就像一滴水涌入江河毫不起眼,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得到了上天种的花! 19、在院子的墙根处,这异样的植物是什么?(     ) A.蘑菇 B.灵芝 C.野花 D.“狗尿苔” 20、为了防止鸡、鸭来糟踏,我们姐弟先后做了哪些事?(     ) ①搭建小篱笆       ②找来破碗扣着     ③日夜严加看守       ④揭开碗看生长的进度 A.①②④③ B.③①④②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 21、阅读短文,下列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小时候,我们家只有春节才可以尝到肉,日子过得很清苦。 B.第一次品尝到这不一般的植物,没有如母亲说的肉香味,我们感到很失望。 C.文中第②自然段通过描写植物的样子,写出我们对它由衷的喜爱。 D.文章中画线句子是过渡句,突出母亲的话带给我们巨大影响,使我们注意言行,变得乖巧。 22、结合短文,完成下列表格。 事件发展过程 发现蘑菇→( )→( )→品尝蘑菇 人物内心变化 惊奇欣喜→( )→小心翼翼→( ) 23、阅读短文,说说第⑨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习作表达 对于梁晓声来说,那本《青年近卫军》是艰苦生活中的一缕芬芳;对于吴冠中来说,记忆中的小渔船是承载着父爱的一缕芬芳。在你的记忆深处,一定也有那么一缕芬芳,让你感受到温暖与幸福。请以“记忆中的芬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2)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     平稳     冠军     修筑     酬谢     发誓     酷暑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拼读时要注意声调、平翘舌和前后鼻音。 书写时要注意字形,其中“稳、冠、筑、酬谢、誓、酷暑”笔画较多,要注意笔顺。其中“冠”是上下结构,部首为“冖”。 2.D 【解析】D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A 不符。沉重,沉静庄重;重量或密度重;负担重,艰难; 犹严重。表示程度严重;担子。比喻担负的责任。不符合语境。 B 不符。沉默,意思是默默的,一言不发,沉寂的,不说话的;不爱交谈的。不符合语境。 C 不符。冷静,意思是人少而静,不热闹或是人沉着而不感情用事。不符合语境。 D 符合。沉寂,意思是非常寂静,听不见一丝声音。符合语境。 3.C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词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A项,心惊胆战:形容十分害怕的样子。符合题意。 B项,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符合题意。 C项,手忙脚乱: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不符合题意。 D项,跃跃欲试:形容急切地想试试。符合题意。 4.B 【解析】B 本题考查的是语病的辨析,注意平时对语病的积累和识记。本题中不是病句的是B项。 A项:前后两句话的主语不明,应该把第一句话中的“他”改为黄继光,把第二句话中的“黄继光”改为“他” C项:词语搭配不当,应该把“成绩”改为“成就” 5.D 【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病句主要有几种类型:(1)用词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4)词序混乱。(5)重复啰唆。(6)前后矛盾。(7)不符事理。(8)归类不当。(9)指代不明。 A、B、C正确。D选项“防御”用词不当,应改为“防范”故选:D。 6.A 【解析】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 本题中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是A项,本句话中“太阳他有脚”可以得出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喻必须是有本体和喻体的句子,所以不是比喻。 B项:“喜得快要发疯了”这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C项:三句“感谢”是相同的句式,这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D项:有问有答,所以是设问的修辞手法。 7.D 【解析】D 【详解】A 同音字用错,他座(坐)在坐(座)位上。B搭配不当,在“花香”前加“闻到”。C“他”知道不明,改为“他们”。D正确。 8.路边的花儿都扬起了笑脸,好像在嘲笑我考试得了0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祝贺”可知,此时发生了比较快乐的事情,所以可以借花儿表达快乐之情。题干要求学生仿写,且要借景物表达自己的难过,学生可以借花儿、小鸟、云朵等常见景物进行抒情,难过的事情也有很多,比如:走在马路上被路过的车溅了一身水等。言之有理即可。 9.     那鸟的天堂,难道不是鸟的天堂吗?     我唯一的法宝就是考试,从未落榜过。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他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背影挡住了视线。 【详解】(1)本题考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方法如下:1.句号改为问号;2.增加疑问词,比如“难道……吗”“怎么……呢”等;3.肯定改否定,否定改肯定。原句中增加疑问词“难道……吗”,把“的确是”改为“不是”。故本题答案为:那鸟的天堂,难道不是鸟的天堂吗? (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此类题目我们先要判断句子的病因,弄清楚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对症下药,进行针对性地修改。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修改后检查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这个病句属于重复啰嗦,“从未”和“没有”意思相似,应删除其一。故本题答案为:我唯一的法宝就是考试,从未落榜过。(或:我唯一的法宝就是考试,没有落榜过。) (3)本题考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如下:1.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删去;2.人称的变化: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第二、三人称改为所指代的内容;3.改细节:“这”改为“那”“来”改为“去”等。句子中第一人称改为“他”,删去“说,”中的逗号。故本题答案为: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他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4)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加简洁即可。这个句子中“父亲那弯腰低头缝缝补补的”“我的”属于修饰限制成分,因此要删去。故本题答案为:背影挡住了视线。 10.     白了少年头     暖风熏得游人醉     穿尽红丝几万条     戒奢以俭     不知为不知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详解】本题考查了诗句的默写、名言警句的积累及运用。 ①“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宋代名将岳飞的《满江红》,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花白了少年黑发,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出自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全诗内容: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③“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全诗内容: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④“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魏征劝谏唐太宗的话,意思是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 ⑤“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D 【解析】11、D 12、     方正端庄     豪放自由     绵婉流畅 13、从精神层面上讲,书法是心灵的反映;从人格层面上讲,书法展示了人的品格;从表现层面上讲,书法讲究正气。 14、各种书体都体现了线条的和谐之美。 【解析】 11、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语段由两则材料组成,材料一告诉我们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并介绍了几种书体的线条的特点。材料二主要介绍的是南唐和宋朝时期的文房四宝。通过介绍宋朝时期的文房四宝时可知,宋朝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宣笔、安徽徽州徽墨、安徽宣城宣纸、安徽歙砚(甘肃洮砚、广东端砚)。故D的说法有误。 12、考查了对字体的理解。 从“隶书的参差俯仰,使其姿态飘逸,轻灵飞动,工整险峻。楷书方正端庄,使其虚旷、简静、遒劲有力。行书错落有致,使其若天马行空,雷奔云集。草书绵婉流转,使通篇郁郁苍苍,奇姿雄迈。各种书体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之美。”可知,介绍了几种字体的特征:隶书,轻灵飘逸;楷书,方正端庄;行书:豪放自由;草书,绵婉流畅。 13、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从“从精神层面上讲是“书为心画”,从人格层面上讲是“字如其人”,从表现层面上讲是“心正则笔正”。”可知,书法艺术的三个层面是:从精神层面上讲,书法是心灵的反映;从人格层面上讲,书法展示了人的品格;从表现层面上讲,书法讲究正气。 14、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材料一从整体和局部介绍了各种书体的特征:隶书的参差俯仰,使其姿态飘逸,轻灵飞动,工整险峻。楷书方正端庄,使其虚旷、简静、遒劲有力。行书错落有致,使其若天马行空,雷奔云集。草书绵婉流转,使通篇郁郁苍苍,奇姿雄迈。各种书体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之美。 A 【解析】19、A 20、C 21、B 22、     看守蘑菇     采摘蘑菇     紧张喜欢     满足骄傲 23、运用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刻画了一个慈祥的、用爱的教育感化我们(教育方法巧妙)的母亲。 【解析】 1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掌握。 第③段中写到“我们拉了母亲来看,她说这是蘑菇,是像肉一样可以吃的好菜。”可知这异样的植物是蘑菇。故答案选A。 2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掌握。 文中第④段内容“为了防止鸡、鸭来糟踏,我们日夜严加看守,弟弟找来破碗扣着它,我们不时地揭开碗看看它生长的进度。等稍大了些,在它旁边搭建一圈小篱笆,几颗心像保护宝贝似的既紧张又喜欢。”根据这段话,按顺序概括一下我们为了防止鸡、鸭来糟踏,都做了哪些事。 21、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语段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 第⑥段写的就是我们品尝蘑菇的过程,我们的心情是满足骄傲的,而不是因为没有肉香感到失望。故选项B错误。 2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总结能力。 根据题目中已有答案可知,空白处答案的格式是“xx蘑菇”。 第②段和第③段首先发现蘑菇,人物心情是惊奇欣喜; 第④段中写到我们听了母亲的描述之后开始对蘑菇日夜严加看守蘑菇;人物心情是紧张喜欢。 第⑤段中是蘑菇成熟,我们小心翼翼地采摘蘑菇,人物心情是小心翼翼。 第六段记叙的是我们品尝蘑菇;我们满足骄傲。 23、本题考查描写手法。 第⑨自然段中“母亲用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的头,慈祥地笑着”,“抚摸”、“笑”是动作描写,“慈祥”是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的作用有突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等,此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慈爱。 24、                                                                                                      记忆中的芬芳       记忆里的母爱,宛若一朵清幽的栀子花,旖旎地绽放着,沁人的花香氤氲在我的周身……        早上醒来,明朗的阳光透过窗户肆无忌惮地散发着光芒,细碎的鸟叫声萦绕在耳畔,没收了那一缕的倦意。        我猛地坐起身来,随手抓起一旁的衣服往身上穿。穿好便跑出门外,寻找那熟悉的身影……      “妈,还有饭吗?”我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并顺势扭头看了一眼,“今天轮到你来照顾外婆了吗?”      “嗯。”妈妈脸上挂着以往的笑容,从容地点了点头,“我去给你盛吧!”      “不用了不用了。”我连忙摇头拒绝着,“我自己去盛就行,您还是接着在外婆旁边照顾着吧。”        说完,我便走向厨房,小心翼翼地盛起汤来。锅底被我舀的一干二净,我两手捧起碗,迈着细碎的脚步向外走去。        只见妈妈一边洗着衣服,一边还时不时地扭过头查看着外婆的情况。      “妈,外婆现在生活必须得寸步不离吗?”我蹲在外婆面前,望着外面灿烂的天地。      “寸步不离是有些夸张了点,但你外婆身边的人不能离开她一段时间。你外婆现在生活无法自理,也不愿动动手腿,只得坐在轮椅上,低着头什么话也不说。”妈妈脸上露出了细碎的愁苦,“中午得抓紧时间去给你外公外婆做饭,做完后还得回家给你们做饭,两边来回跑都不停息的那种。”        望着妈妈愁苦洗衣服的情景,我仿佛不经意间窥见了妈妈心中从未表露过的真情实言,所有的一切都是她一个人扛起来,妈妈的口中没有过一丝的不情愿。在阳光的照射下,妈妈身旁的栀子花散发出阵阵的清幽,连妈妈的周身也晕染了那么芳香……        那一幕,永远氤氲在我的记忆中…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审题:题目要求以“记忆中的芬芳”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记叙文。 选材分析:“记忆”,是不能忘记,印象深刻。所谓芬芳,就是一种味道,一种让人觉得心情舒畅,心中温暖的味道。这种味道可以来自自己的亲人,比如母亲。也可来自于自己的朋友,还可以来自公交车上偶遇的一个人。但不管是谁,他总是给我正面的引导和积极的意义。所以题目中的“芬芳”应有双关意,既指某人的味道,还指某种精神品质。以此立意构思即可。可以用第一人称,写一件“我”经历的一件温暖的事,就是写一篇让我们感受到温暖或者正能量的事情,而且是过去的事情。 构思指导:开头,点题,引出下文。正文,描写自己具体的经历,要脉络清晰,表达真情实感。结尾,首尾呼应,抒发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