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对于涡虫的相关说法中,以下不正确的是A身体呈左右对称B身体背腹扁平C前端有口D通常有专门的运动器官2沙蚕身体两侧疣足的主要作用是A协助运动B感觉声音C辅助呼吸D感觉光线3下列哪种动物不属于昆虫()A蝗虫B蜘蛛C蚂蚁D瓢虫4下列关于动物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蝉体表有角质层,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B河蚌具有坚硬的外骨骼,能保护内部柔软的身体C鱼的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适于鱼在水中D血吸虫的运动和消化器官发达5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示肉食动物的牙齿BC表示犬齿,能起着磨碎作用C盲肠退化是具有如乙图牙齿的动物的特征D羊和牛的牙齿具有图乙的特点6“几
2、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中的莺和燕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体表被覆羽毛 前肢变为翼 体内有气囊 胎生哺乳 体温恒定 变态发育ABCD7下列各特征中,哪项说明爬行动物能更好地适应陆地环境( )恒温 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 有脊柱 有卵壳ABCD8下列各项特征中,不属于哺乳动物的是A用肺呼吸B体温不恒定C体表被毛D胎生、哺乳9脱臼是指A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B骨头折断C韧带拉伤D关节发炎10某同学在学习完运动系统的组成后,决定利用手边的材料制作骨骼肌牵动骨运动的模型,如图中的木板、松紧带、螺丝分别代表运动中的( )A骨、骨骼肌、关节B骨、肌腹、关节C骨、肌腱、关节D骨、骨骼肌、关节囊11如图,小强同
3、学夹菜往嘴里送的过程中,胳膊上肌肉的变化情况是()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12篮球运动是很多同学非常喜爱的体育运动,图甲表示肘关节的结构,图乙表示投篮动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肘关节由1234四部分组成B3内有滑液,能够使肘关节更加灵活C图乙中,肱三头肌的变化是先收缩后舒张D篮球运动还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参与13关于动物运动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动物体内都有骨骼B动物的运动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C骨骼肌的中间是肌腹,两端是肌腱D骨的运动要靠关节的牵拉14中国女排是一部反映几代排球女
4、将们在赛场上挥洒着热血和青春以及她们不服输的拼 搏精神的电影。2016年8月22日,决赛中惠若琪的一记“探头球”让我们热血沸腾。下列 关于运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探头球”只需上肢骨和肌肉参与即可完成B需要由肌肉收缩提供动力C完成这一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D需要消耗能量15根据平时的观察及下表提供的内容,你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动物运动方式适应的环境运动器官是否需要能量鹰飞行空中翼需要鲫鱼游泳水中鳍需要猎豹奔跑或行走陆地四肢需要A运动速度最快的是鲫鱼B动物的运动器官与其运动方式相适应C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D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适应其生活环境16鸟的主要运动器官是A鳍B腿C足D翼17白蚁的群体
5、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群体中形成一个社会,具有一系列的社会行为。下列动物群体中,不具有类似行为的是A狼群B蝗虫群体C狒狒群体D象群18以下哪些行为属于动物的学习行为( )蚂蚁觅食 蜘蛛结网 工蜂采蜜 老马识途 鹦鹉学舌 大象骑车ABCD19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动 物甲乙丙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32655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甲丙乙20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防御行为的是()A每年入冬的时候,驯鹿就会聚集成巨大的鹿群,向着森林冻土带的边缘地带转移B蚁狮构筑陷阱捕食蚂蚁C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园丁鸟在繁殖期间会变成出色的园
6、艺家,以此来吸引雌性进行交配D动物身体的颜色与其栖息环境相似,以此避敌求生21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下列是叙述错误的是()A蜜蜂在汲取花蜜、采集花粉时,可以帮助植物传粉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人为捕杀或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不会影响生态平衡D动物能帮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其分布范围22下列关于四种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属于真核生物,属于原核生物B人们酿酒、做面包离不开C图有细胞壁、细胞膜,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所示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23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A真菌B细菌C病毒D变形虫24在培养基上分别接种乳酸菌、青霉进行培养并观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乳
7、酸菌、青霉在培养基上分别靠芽孢、孢子进行繁殖B从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可大致鉴定乳酸菌、青霉C乳酸菌、青霉的生活都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等D在培养基上接种乳酸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25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菌很小,肉眼观察不到其形态结构B细菌包括球形、杆形和螺旋形三种基本形态C细菌进行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很快D细菌的DNA存在于细胞核中26右图为几种生物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来制面包和酒B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C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的是D与相比,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7如图是某同学建立的生物分类图,其中各代表一种生物。下列哪组
8、生物不能用该图分类( )A海葵 侧柏 葫芦藓 苏铁B蘑菇 银杏 地钱 球藻C青霉 油松 满江红 海带D鲫鱼 水杉 桫椤 石花菜28将水螅、涡虫、乌贼、鲤鱼进行分类,不能作为分类依据的是( )A是否生活在水中B身体的对称方式C体表是否有刺细胞D体内是否有脊柱29下面关于生物分类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B同一分类单位中的生物,其特征完全相同C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D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30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能够成功,是因为从根本上改变了水稻的( )A基因组成B染色体结构C生理功能D生活习性二
9、、实验探究综合题31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的动物的呼吸结构或器官差异很大,但功能都是最大限度的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请结合下面的图解和有关实验分析回答问题(1)观察A动物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_。(2)观察C动物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2_。(3)鸟类D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有发达的2_与肺相通,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4)为探究B的呼吸特点,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二氧化碳会由蓝变黄)针对B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对图示现象的合理解释是鱼的鳃由密布着_的鳃丝构成,水经过鳃丝时,能与其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从而使水中的氧含量减少,二氧化
10、碳含量增高,BTB指示剂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5)图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填图中字母)32下图是骨,关节,肌肉的模式图,据图回答(1)图甲中的是_,图乙中的从结构层次上看属于_。(2)图乙中的在运动中起_作用。(3)关节的两大特点是牢固性和灵活性,图丙中已标注的相关结构依次是_(填数字)。(4)用一句话概括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协调情况_。33下图为某种生态系统的循环图,请据图回答(1)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的_,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_。(2)箭头所示的过程是植物通过_作用储存能量,而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转化为自身物质或释放能量,但
11、其能量最终来源于_。(3)箭头所示的过程是动物的遗体或粪便经过_的分解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无机盐又可被生产者(植物)所利用。由以上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_。34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组成统一的整体。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图二表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分析回答:(1)图1中猫头鹰和蛇之间是_关系。(2)图1说明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_。除此之外,微生物在食品制作方面的作用也非凡。如葡萄的果皮上含有酵母菌、醋酸杆菌、乳酸菌等多种微生物。在酒精发酵阶段,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酒精发酵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原因是_,在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酒精,
12、还会产生_。(3)图2中表示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入食物链的途径是_(填序号),图2中代表分解者的是_(填字母)。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通过_实现的。(4)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强的原因_。35近年来许多传染病的发生与蝙蝠有关,这引起人们的思考,人类应该杀灭蝙蝠吗?人类该怎样与蝙蝠相处?请据图作答 (1)请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蝙蝠是会飞的老鼠 B刚出生的蝙蝠以母乳为食 C中华菊头蝠和长舌果蝠亲缘关系最近 D蝙蝠有角质的喙(2)图三中蝙蝠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的特点,体现了“_”这一生物学观点。 (3)蝙蝠种类的多样性,与它分布地的_多样性有密切关系。 (4
13、)根据图三写出一条与蝙蝠有关最长的食物链_。(5)生态学家推测某些太平洋岛屿若杀灭了蝙蝠,当地的生态系统会由于某种植物的绝种而逐渐崩溃。根据图三信息,他们做出这个推测的依据是_。(6)近年人类发生了传染性埃博拉出血热,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分离出相关病毒。综上所述,对于人类与蝙蝠的相处,你的建议是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C解析C【分析】涡虫的结构【详解】涡虫是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生活在清澈的溪流中,身体长约11.5厘米,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背面呈褐色,前端三角形,它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即经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头部的背面有两个眼点,能够辨别光线强弱。从分析图
14、中可以看出,涡虫的口不在前端,而在腹面。故选C。2A【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有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详解】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刚毛或疣足。沙蚕属于环节动物,靠疣足运动,用来爬解析A【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有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详解】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刚毛或疣足。沙蚕属于环节动物,靠疣足运动,用来爬行和游泳故选A。3B【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生有一对触角,为感觉器官;胸部一般着生有两对翅、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身体外有外骨骼。【详解】节肢动物
15、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而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昆虫的胸部生有三对足,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后足发达适于跳跃,一般有2对翅,适于飞行。所以,选项中蝗虫、蚂蚁、瓢虫都属于昆虫,而“蜘蛛”不属于昆虫,B正确。故选B。4C【分析】(1)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2)节肢动物体表的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3)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4)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营寄生生活,解答即可。【详解】A、蝉是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蝉体表不是角质层,A错误;B、河蚌
16、属于软体动物,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贝壳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而不是外骨骼,B错误;C、鱼的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鱼鳃内含有丰富的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C正确;D、血吸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鱼、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及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5C【分析】免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狼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牙齿的不同表明两种动物的食性不同。犬齿尖锐锋利,可以用于攻击、捕食和撕裂食物,这说明狼属于肉食动物;没有犬齿的兔属于草食动物,因为门齿
17、形状似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咀嚼面宽,适于磨碎食物。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磨碎食物【详解】A由分析并观察题图可知,甲图示额米有犬齿,表示草食动物的牙齿,A错误。B乙图中C表示犬齿,犬齿尖锐锋利,可以用于攻击、捕食和撕裂食物,B错误。C家兔的消化管很长,并且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植物纤维。所以,盲肠发达的是具有甲图牙齿的动物,盲肠退化是具有如乙图牙齿的动物的特征,C正确。D羊和牛没有犬齿,属于草食动物,它们的牙齿具有图甲的特点,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哺乳动物牙齿的分化。6C【详解】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鸟类的特征,鸟类
18、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起,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莺和燕都属于鸟类因此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体内有气囊、体温恒定。7D【详解】试题分析爬行动物的体温都不恒定,故该项不是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爬行动物的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可以起到保护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作用,能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有脊柱,与适应陆地环境无关;有卵壳,其保护作用,是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考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8B【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思考解答。【详解】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
19、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故选B。9A【分析】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既具有牢固性又有灵活性。【详解】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三部分。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所谓的脱臼就是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10A【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详解】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解析A【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
20、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详解】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故木板、松紧带、螺丝分别代表运动中的骨、骨骼肌、关节,如图所示故选A。【点睛】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11C【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
21、才能完成。【详解】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解析C【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详解】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
22、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因此,小强同学夹菜往嘴里送的过程中,属于屈肘动作,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故选C。【点睛】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12C【分析】由图可知1是关节头、2是关节囊、3是关节腔、4是关节窝、5是关节软骨。【详解】A. 由图可知1是关节头、2是关节囊、3是关节腔、4是关节窝,所以肘关节由1234四部分组成解析C【分析】由图可知1是关节头、2是关节囊、3是关节腔、4是关节窝、5是关节软骨。【详解】A. 由图可知1是关节头、2是关节囊、3是关节腔、4是关节窝,所以肘关节由1234四部分组成,A正确。B.
23、 3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B正确。C. 图乙所示投篮动作中,先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后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C错误。D.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正确。故选C。【点睛】掌握运动系统结构和功能,及运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13C【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 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详解】A.有的动物没有骨骼,如蚯蚓的体内没有骨骼,运动方式是蠕动,A
24、错误。B解析C【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 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详解】A.有的动物没有骨骼,如蚯蚓的体内没有骨骼,运动方式是蠕动,A错误。B.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B错误。C.骨骼肌包括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C正确。D.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D错误。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运动的产生以及骨骼肌的结构。14A【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
25、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详解】A完成“探头球”这个运动,不仅需需要上肢骨和肌肉参与,还需要由神经系统的解析A【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详解】A完成“探头球”这个运动,不仅需需要上肢骨和肌肉参与,还需要由神经系统的调节,多个系统的配合共同完成,才能完成,A错误。B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B正确。C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C正确。D运动需要能量的供应,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共同完成,D正确
26、。【点睛】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15A【分析】动物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等,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详解】A从表中,能看出三种动物的运动方式,但不能看出它们运动速度的快慢,A错误。解析A【分析】动物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等,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详解】A从表中,能看出三种动物的运动方式,但不能看出它们运动速度的快慢,A错误。B从表中可看出动物的运动方式与运动器官有关,如鱼用鳍游泳,运动器官就是鳍,B正确。C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运动器官也不同,从
27、表中可看出所有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C正确。D从表中还看出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如鹰用翼在空中飞行,D正确。故选A。16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运动器官。【详解】A鳍是鱼类的运动器官;A不符合题意。B鸟类的后肢包括腿和足,腿主要起支撑身体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C足是哺乳动物的运动器官,C不符合题解析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动物的运动器官。【详解】A鳍是鱼类的运动器官;A不符合题意。B鸟类的后肢包括腿和足,腿主要起支撑身体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C足是哺乳动物的运动器官,C不符合题意。D翼是鸟类的飞行器官,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动物的运动方式和器官总是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1
28、7B【分析】社会行为是群体中不同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群居在一起的动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种种表现形式,我们称之为社会行为。社会行为具有以下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解析B【分析】社会行为是群体中不同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群居在一起的动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种种表现形式,我们称之为社会行为。社会行为具有以下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有的还形成等级群体生活。【详解】A狼群有明显的等级制度,它们之间也有分工合作,符合社会行为的特征,所以它是具有社会行为的,不符合题意。B蝗虫还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但蝗虫群体不具有社会行为的以下特
29、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有的还形成等级群体生活。因此不具有社会行为。符合题意。C狒狒营群体生活,有森严的等级制度,为社会行为,不符合题意。D大象群体内都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因此属于社会行为,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牢记社会行为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8C【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解析C【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30、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详解】蚂蚁觅食、蜘蛛结网、工蜂采蜜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老马识途、鹦鹉学舌、大象骑车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C符合题意。【点睛】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是本题解题关键。19B【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的学习行为与动物进化水平的关系以及分析能力。【详解】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解析B【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的
31、学习行为与动物进化水平的关系以及分析能力。【详解】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丙最高等;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所以乙最低等。故选B。【点睛】关于动物的学习行为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理解。20D【分析】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
32、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详解】A每年入冬的时候,驯鹿就会聚集成巨大的鹿群,向着森林冻土带的边解析D【分析】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详解】A每年入冬的时候,驯鹿就会聚集成巨大的鹿群,向着森林冻土带的边缘地带转移,属于迁徙行为,A不符合题意。B蚁狮构筑陷阱捕食蚂蚁,属于觅食行为,B不符合题意。C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园丁鸟在繁殖期间会变成出色的园艺家,以此来吸引雌性进行交配,属于繁殖行为,C不符合题意。D动物身体的颜色与其栖息环境相似,属于保护色,保护色不容易被周围的敌
33、害发现而生存下来,属于防御行为,D符合题意。故选D。21C【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详解】A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解析C【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详解】A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A正确。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34、,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因此,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C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人为的大量捕杀某种有害动物或者随意引进某种有益动物,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因为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错误。D松鼠将松
35、子储存在树洞里、地面下,贮食的过程中有利于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其分布范围,D正确。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2A【详解】图中是真菌,都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酵母菌发酵能够制作面包和酿酒,B正确;是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解析A【详解】图中是真菌,都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酵母菌发酵能够制作面包和酿酒,B正确;是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未成形细胞核,C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离开活细胞就会变成结晶体,营养方式为寄生,D
36、正确。23C【分析】病毒无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只能寄生生活。【详解】真菌、细菌、变形虫都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病毒的结构特点。解析C【分析】病毒无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只能寄生生活。【详解】真菌、细菌、变形虫都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病毒的结构特点。24A【分析】(1)一个细菌和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的菌落大几倍或几十倍,较厚、不透明,具有一定的颜色。(2)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解析A【分析】(1)一个细
37、菌和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的菌落大几倍或几十倍,较厚、不透明,具有一定的颜色。(2)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需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不同种类还需特定的生存条件。例如有些细菌生活中需要氧气,称为好氧细菌;有些细菌在有氧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称为厌氧细菌。【详解】A乳酸菌是细菌,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分裂繁殖,芽孢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是细菌的休眠体;青霉是真菌,真菌依靠孢子繁殖,孢子是真菌的生殖细胞,A错误。B乳酸菌是细菌,青霉是真菌,从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可大致鉴定,B正确。C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
38、宜的温度、有机物等,C正确。D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乳酸菌是细菌,青霉是真菌,所以在培养基上接种乳酸菌、青霉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D正确。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细菌和真菌的特征和区别。25D【详解】试题分析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细菌很小,肉眼观察不到其形态结构,A正确;细菌包括球形、杆形和螺旋形三种,B正确;细菌的生殖方式为最简单的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很快,C解析D【详解】试题分析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细菌很小,肉眼观察不到其形态结构,A正确;细菌包括球形、杆形和螺旋形
39、三种,B正确;细菌的生殖方式为最简单的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很快,C正确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错误。考点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26A【详解】试题分析A、酵母菌可用来制面包和酒,细菌不可用来制面包和酒,A错误;B、是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B正确;C、是细菌;是草履虫,以细菌和单细胞解析A【详解】试题分析A、酵母菌可用来制面包和酒,细菌不可用来制面包和酒,A错误;B、是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B正确;C、是细菌;是草履虫,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C正确;D、是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是青霉,具有成形的细
40、胞核。可见与相比,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特点。容易题,属于理解层次。27A【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物的分类,根据题中的分类索引解答。【详解】分析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无叶绿体,应该是蘑菇或海葵或青霉或鲫鱼。有种子,应该是银杏、侧柏、油松、水杉。无种子,解析A【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物的分类,根据题中的分类索引解答。【详解】分析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无叶绿体,应该是蘑菇或海葵或青霉或鲫鱼。有种子,应该是银杏、侧柏、油松、水杉。无种子,有叶,应该是葫芦藓、苏铁、满江红、地钱、桫椤。无种子,没有叶,应该是藻类植物球藻、石花菜、海带。故选
41、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生物分类的知识,能灵活的对生物进行分类。28A【分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需要对动物进行分类,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据此答题。【详解】A.这些动物都生活在水中,不能作为分类依据,符解析A【分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需要对动物进行分类,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据此答题。【详解】A.这些动物都生活在水中,不能作为分类依据,符合题意。B.腔肠动物水身体呈辐射对称,其他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故身体对称方式能作为分类依据,不符合题意。C.体表有刺细胞的为腔肠动物水螅
42、,其它动物没有。故体表是否有刺细胞能作为分类依据,不符合题意。D.鲤鱼体内有脊柱,其它动物没有。故体内有无脊柱能作为分类依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分类的标准。29B【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解析B【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
43、,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界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远的。【详解】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正确。B同一个分类单位中包含有多种或多个动物个体,它们之间的某一些特征是相同的,不是完全相同,错误。C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正确。D分类单位中,种是最小的单位也是最基本的单位,正确。故选B。31A【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详解】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解析A【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详解】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我国科学家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