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8课《感受冷和热》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880863 上传时间:2024-10-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8课《感受冷和热》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粤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8课《感受冷和热》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18课《感受冷和热》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感受冷和热》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热与温度》单元的第1课。本课活动的重点是寻找身边的冷与热,激发学生对冷热自然现象进行深入探究的兴趣,并亲身经历用感觉器官判断物体的冷与热,同时还能体会到科学研究仅凭感觉是不够的。 本课共由2个活动组成。活动1“哪里冷,哪里热”,主要是通过讨论交流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和自然界中找到那里冷、哪里热,初步感受冷热的不同。活动2“冷热的感觉”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用感觉器官判断物体冷与热的过程,认识到人的感官对冷热的感觉不一定准确,体会到科学研究仅凭感觉是不够的。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冷和热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平常中都会接触到冷热不同的物体和环境,例如不同季节的冷热感受,不同场景的冷热程度不同,因此对水在冷和热的时候有什么表现会有一定的基础认知。学生在思考如何运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水的冷热程度时,也是一次信息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这将引导学生将潜在的想法进行梳理和小结。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的认知有冲突的话,学生就会有深刻的印象和学习动机。 三、教学策略 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与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过程分为两个部分: ①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观察任务,激发学生对如何判断冷热不同产生兴趣。 ②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并进行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发现到人的感官对冷热的感觉不一定准确,体会到科学研究仅凭感觉是不够的。 2.从学的方面来说,可分为两个部分: ①利用有效任务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 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经历探究和体验活动,发现想准确判断冷热程度的不同不能仅凭感觉。 四、教学目标 1.知道冷和热的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 2.通过描述日常生活中冷和热的现象,学习科学的描述方法。 3.亲身经历用感觉器官判断物体冷与热的过程,体会到科学研究仅凭感觉是不够的。 4.形成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亲身经历用感觉器官判断物体冷与热的过程,体会到科学研究仅凭感觉是不够的。 教学难点: 亲身经历用感觉器官判断物体冷与热的过程,体会到科学研究仅凭感觉是不够的。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 学具准备:每组两套三杯不同冷热程度的水,第一套标记①、②、③的号码,第二套标记热水、常温水、冷水的文字。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天气炎热,波波买了几根冰棍,琪琪妍妍发现了冰棍快融化了。 问题:怎么不赶紧把冰棍放进冰箱? 交流:对琪琪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任务:寻找并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冷和热,知道冷和热的现象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哪里冷,哪里热 问题:冷和热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在不同的图片中找出哪里冷,哪里热。 出示:冬天、夏天、厨房场景图。 交流:学生对图中哪里冷、哪里热提出自己看法。 评价:对学生是否准确找出进行评价。 引导:你还能说说大自然界中哪里冷、哪里热吗? 交流:学生对自然界中哪里冷、哪里热的场景进行汇报。 评价:对学生的是否能正确找到自然界中哪里冷、哪里热进行相应的评价。 任务:找一找家里哪里冷、哪里热。 出示:家庭中多个冷热不同的例子,活动手册中的冷热框图。 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将家里的冷和热分别进行归纳。 小结: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冷热程度不同的环境和物体。 2.活动2:冷热的感觉 提示:有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 任务:冷热不同的三杯水,怎么判断它们的冷热程度? 出示:三杯水,标记有①、②、③。 要求:尽可能想多一些方法。并在活动记录手册上做好记录。 交流:学生将想到的观察方法进行交流。 评价:对学生的方法是否有依有据进行评价。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观察等方法判断三杯水的冷热程度。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大致知道物体是冷的还是热的。 提示:仅凭观察到的现象就能准确作出判断吗? 任务:,体验凭感觉能否准确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 要求:先将双手分别放在热水和冷水中一会儿,再把双手同时放在温水中。比较双手的感觉。并将发现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体验探究活动。 汇报:小组汇报在体验能否凭感觉判断冷热程度活动的发现。 评价:注意学生对冷热程度的描述。 小结:可以通过观察大致知道物体是冷还是热,但是不能凭观察到的现象就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拓展:怎么才能准确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八、板书设计 第18课 感受冷和热 发现:不能仅凭感觉就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