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3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数学书的封面大约300( )。
(2)汽车油箱能容汽油20( )。
(3)一块橡皮的体积为7( )。
(4)小华身高135( )。
2、把米铁丝平均分成3份,每份长( )米,每份占全长的。
3、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 )。
4、吨大豆可以榨油吨,照这样计算,榨1吨油需要( )吨大豆。这种大豆的出油率为( )%。
5、如图,圆的直径是8cm,圆内小正方形的面积是( )cm2,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cm2。
6、学校独轮车社团中,男、女生的人数比是8∶5。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
7、王叔叔把880毫升果汁倒入5个小杯和3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已知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的容量是( )毫升,大杯的容量是( )毫升。
8、在括号里填上“>”“<”或“=”。
( ) ( ) ( )
9、一项工作,甲队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乙队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两队合作( )天完成这项工作的.
10、明明用小棒搭房子,他搭1间房子用5根小棒,搭2间房子用9根小棒,搭3间房子用13根小棒。照这样计算,搭n间房子要用( )根小棒。
二、选择题
11、以半圆为弧的扇形圆心角是( )。
A.90° B.180° C.360°
12、甲数的和乙数的相等,甲数( )乙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13、六二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0%,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
A. B. C.
14、在6∶11中,如果后项增加22,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 )。
A.增加12 B.乘2 C.乘5 D.不变
15、下面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
A.和 B.和 C.和3 D.、和3
16、阅读材料:“勾股定理”是指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例如: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4,则,即斜边的长为5。已知图中两条直角边的长度,求出图中以斜边为直径所作圆的面积是( )。
A.314平方分米 B.78.5平方分米 C.153.86平方分米 D.31.4平方分米
17、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要用8分钟,若锯成10段要用x分钟?正确的比例是( )。
A.3∶8=x∶10 B.3∶8=(10-1)∶x
C.8∶(3-1)=(10-1)∶x D.(3-1)∶8=(10-1)∶x
18、把甲桶油的倒入乙桶后,两桶油同样重,那么原来乙桶中油是甲桶的( )。
A. B. C. D.
三、解答题
19、一个圆的周长是,半径增加了后,面积增加了( )。(取3.14)
A.16 B.24 C.40 D.80
20、观察下面的点阵图规律,第(5)个点阵图中有( )个点。
A.15 B.16 C.17 D.18
21、直接写出得数。
0.46+3.8= 0.125×2.4= 42÷0.7= 2.5×0÷3+3=
45%+1.51= 0.72×= 4.25×99+4.25=
2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25×8÷125×8 (1.6+1.6+1.6+1.6)×25
3.6×18-0.8×36
23、解方程。
24、下图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5、果园里有桃树120棵,苹果树是桃树的,梨树是苹果树棵数的,梨树多少棵?
26、六年级共有学生240人,其中六(1)班人数占,六(2)班人数占,这两个班哪个班的人数多?多多少人?
27、张丽同学看一本童话书,已看页数与未看页数的比是1∶5,如果再看60页,已看的页数就占总页数的一半。这本童话书共多少页?
28、幸福里小学上学期六年级女生人数是男生的,下学期转来3名女生,这时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阳光小学下学期六年级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29、如图是乐乐根据商店购进的蔬菜而画出来的扇形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请在统计图中填出茄子所占的百分比。
(2)如果茄子有48千克,那么购进( )千克蔬菜,黄瓜有( )千克,青菜有( )千克。
(3)茄子的质量是黄瓜的( )%,是青菜的。
30、小敏坚持每天阅读。有一本书共120页,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余下的,还剩多少页没读?
31、按如下规律摆放三角形,第五堆有多少个三角形?
【参考答案】
1.无
一、填空题
1、 平方厘米 升 立方厘米 厘米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面积单位、容积单位、体积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选择适当的计量单位填空即可。
(1)数学书的封面大约300平方厘米。
(2)汽车油箱能容汽油20升。
(3)一块橡皮的体积为7立方厘米。
(4)小华身高135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了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根据生活经验、对每种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即可做出选择。
2、;
【解析】
求每段长的米数,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米,求的是具体的数量;求每段长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的是分率;都用除法计算。
每段长的米数:
÷3=(米)
每段占全长的分率:
1÷3=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得是具体的数量还是分率,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
3、
【解析】
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把水的体积看作1,则冰的体积为1+=;求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几分之几,就是求1比少几分之几,先算出1比少多少,再除以单位“1”(冰的体积)。
1+=
(-1)÷
=÷
=
【点睛】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先算出多(或少)的数量,再除以单位“1”。
4、 40
【解析】
吨大豆可以榨油吨,根据除法的意义,用所需大豆除以所榨油的数吨数,即得要榨1吨油需要大豆多少吨;求出油率,根据:油的质量÷大豆的重量× 100%=出油率,由此解答即可。
÷=(吨),榨1吨油需要吨大豆。
÷×100%=40%,这种大豆的出油率为40%。
【点睛】
完成本题要注意所求问题,确定好除数与被除数,明确出油率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 32 13.76
【解析】
观察图形发现圆的直径是圆内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由于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求出正方形的面积;
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的直径,求出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圆的面积就是阴影部分的面积。
8×8÷2
=64÷2
=32(平方厘米)
8×8-3.14×(8÷2)2
=64-50.24
=13.76(平方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圆、正方形的面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方形、圆的面积公式。
6、;37.5
【解析】
求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用男女生人数所占份数之差除以女生所占份数即可;求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用男女生人数所占份数之差除以男生人数所占份数乘100%即可。
(8-5)÷5
=3÷5
=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8-5)÷8×100%
=3÷8×100%
=37.5%,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37.5%。
【点睛】
此题考查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注意两次运算除数的变化。
7、 80 160
【解析】
已知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可以把1个大杯换成2个小杯,把倒入3个大杯的量换成小杯,进而先求出小杯的容量,乘2求出大杯的容量。
把880毫升果汁倒入5个小杯和3个大杯,正好都倒满。也就是说880毫升可以倒满5+2×3=11(个)小杯。
小杯容量:880÷11=80(毫升);
大杯容量:80×2=160(毫升)
【点睛】
此题属于等量代换问题,把题目中的两个量转化成同一个量再解答。
8、 < < =
【解析】
(1)<1,一个不为0的数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则<24;
(2)<1,当被除数大于0时,被除数除以小于1的数,所得结果一定大于原来这个数,>,则<;
(3),,则=。
( < ) ( < ) ( = )
【点睛】
掌握积和乘数、商和被除数的关系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9、4
【解析】
10、4n+1
【解析】
由图可知,每增加一间房子就增加4根小棒,搭1间房子用5根小棒,搭2间房子用(5+4)根小棒,搭3间房子用(5+4×2)根小棒……搭n间房子要用5+4(n-1)根小棒,据此解答。
搭n间房子需要小棒的根数为:5+4(n-1)
=5+4n-4
=(4n+1)根
【点睛】
分析图形找出小棒根数和房子数量的变化规律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二、选择题
12.B
解析:B
【解析】
由两条半径组成,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以半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180°;以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90°,据此解答。
以半圆为弧的扇形圆心角是180°。
故答案为:B
【点睛】
掌握圆心角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3.A
解析:A
【解析】
根据题意,甲数的和乙数的相等,即甲数×=乙数×,设甲数×=乙数×=1,求出甲数、乙数的值,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设甲数×=乙数×=1
甲数×=1
甲数=1÷
=1×
=
乙数×=1
乙数=1÷
=1×
=
=
=
>
甲数>乙数
故答案选:A
【点睛】
本题采用假设法,分别求出甲数和乙数,再根据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解答。
14.B
解析:B
【解析】
根据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0%,女生人数是单位“1”,则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1+20%,全班人数占女生人数的1+1+20%,求女生人数占全班的几分之几,用1÷全班对应百分率即可。
1÷(1+1+20%)
=1÷2.2
=
故答案为:B
【点睛】
关键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此类问题一般用表示单位“1”的量作除数。
15.A
解析:A
【解析】
根据6∶11的后项增加22,可知比的后项由11变成33,相当于后项乘3;根据比的性质,要使比值不变,前项也应该乘3,由6变成18,也可以认为是前项加上12;据此进行选择。
6∶11的后项增加22,由11变成33,相当于后项乘3;
要使比值不变,前项也应该乘3,由6变成18,也可以认为是前项增加18-6=12。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考查比的性质的运用,掌握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是解题关键。
16.C
解析:C
【解析】
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据此解答。
由分析得,
A.×=
B.×=
C.×3=1;
D.、和3,此项为三个数,所以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倒数的意义和求法,解答此题关键是掌握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7.B
解析:B
【解析】
根据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先求出斜边的平方,再确定斜边,即圆的直径,根据圆的面积=πr²,即可求出圆的面积。
8²+6²
=64+36
=100
100=10²
3.14×(10÷2)²
=3.14×25
=78.5(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关键是通过题干描述的“勾股定理”确定斜边,掌握圆的面积公式。
18.D
解析:D
【解析】
由题意可知,锯木头的次数=锯木头的段数-1,锯一次需要的时间相同,则锯木头一共用的时间和锯木头的次数成正比例关系,一共用的时间÷锯木头的次数=锯一次用的时间(一定),把题中数据代入关系式计算即可。
x∶(10-1)=8∶(3-1)
解:x∶9=8∶2
2x=8×9
2x=72
x=72÷2
x=36
所以,若锯成10段要用36分钟。
由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8∶(3-1)=x∶(10-1),(3-1)∶8=(10-1)∶x。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用比例解决问题,理解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关系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9.D
解析:D
【解析】
将甲桶油看作单位“1”,把甲桶油的倒入乙桶后,两桶油同样重,说明甲桶油比乙桶油多了两个甲桶油的,据此确定乙桶油的对应分率,用乙桶油的对应分率÷1就是原来乙桶中油是甲桶的几分之几。
(1-×2)÷1
=(1-)÷1
=÷1
=
故答案为:D
【点睛】
关键是确定单位“1”,求出乙桶油对应分率。
三、解答题
20.B
解析:B
【解析】
用周长÷3.14÷2得到原来圆的半径,从而知道半径增加2厘米后的圆的半径,再用新圆的面积减去原来圆的面积,即可得解。据此解答。
31.4÷3.14÷2
=10÷2
=5(厘米)
(5+2)²×-5²
=49-25
=24
故答案为:B
【点睛】
求得原来圆的半径,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出增加后的面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D
解析:D
【解析】
第一个图:1+2+3=6,第二个图:2+3+4=9;第三个图:3+4+5=12…第n个图就是:n+(n+1)+(n+2)由此求解
第5个图有:
5+6+7=18
答:第5个点阵图有18个点。
故选:D
【点睛】
主要考查了学生通过特例分析从而归纳总结出一般结论的能力.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
21、26;0.3;60;3
1.96;0.4;425;
【解析】
22、;64;160
36;2;23
【解析】
(1)根据减法的性质a-b-c=a-(b+c)进行简算;
(2)带符号搬家,让(125÷125)、(8×8)结合起来,计算更简便;
(3)括号里面有4个1.6,所以把1.6+1.6+1.6+1.6改写成1.6×4,再根据乘法结合律(a×b)×c=a×(b×c)进行简算;
(4)利用积不变的规律,将0.8×36改写成8×3.6,再根据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a×c+b×c=(a+b)×c进行简算;
(5)将0.375化成,25%化成,然后根据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进行简算;
(6)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进行简算。
(1)
=
=
=
(2)125×8÷125×8
=(125÷125)×(8×8)
=1×64
=64
(3)(1.6+1.6+1.6+1.6)×25
=1.6×4×25
=1.6×(4×25)
=1.6×100
=160
(4)3.6×18-0.8×36
=3.6×18-8×3.6
=3.6×(18-8)
=3.6×10
=36
(5)
=
=
=1+1
=2
(6)
=
=
=34-11
=23
23、;;
【解析】
根据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方程中含有括号时,把括号看作一个整体,据此解方程即可。
(1)
解:
(2)
解:
(3)
解:
24、61平方厘米
【解析】
长方形的宽等于圆的直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的直径加上圆的半径,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可知:(长+宽)×2=30,相当于(3r+2r)×2=30,所以可计算出圆的半径。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利用圆的面积公式:S=计算出1个圆加半个圆的面积,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1个半圆的面积,即是阴影部分的面积。
半径:(厘米)
长方形面积:
=9×6
=54(平方厘米)
圆面积:
=3.14×9+3.14×9÷2
=28.26+14.13
=42.39(平方厘米)
阴影部分面积:(平方厘米)
26.30棵
【解析】
由题意:先计算苹果树的棵数,是把桃树棵数看作单位“1”;再计算梨树的棵数,是把苹果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列综合算式为:120××。
120××
=90×
=30(棵)
答:梨树有
解析:30棵
【解析】
由题意:先计算苹果树的棵数,是把桃树棵数看作单位“1”;再计算梨树的棵数,是把苹果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列综合算式为:120××。
120××
=90×
=30(棵)
答:梨树有30棵。
【点睛】
本题中存在两个单位“1”,要能够准确区分这两个单位“1”,以及所对应的不同的数量关系。
27.六(1)班;8人
【解析】
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计算,求出六(1)班和六(2)班的人数,最后比较大小求出两班的人数差即可。
六(1)班:240×=48(人)
六(2)班:2
解析:六(1)班;8人
【解析】
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计算,求出六(1)班和六(2)班的人数,最后比较大小求出两班的人数差即可。
六(1)班:240×=48(人)
六(2)班:240×=40(人)
因为48人>40人,所以六(1)班的人数多。
48-40=8(人)
答:六(1)班的人数多,多8人。
【点睛】
利用分数乘法求出两班的人数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8.180页
【解析】
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成单位“1”,原来已看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比是1:5,那么原来已看的页数是总页数的,后来已经看得页数是总页数的,它们的差对应的数量是60页,用除法求出总页数。
解析:180页
【解析】
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成单位“1”,原来已看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比是1:5,那么原来已看的页数是总页数的,后来已经看得页数是总页数的,它们的差对应的数量是60页,用除法求出总页数。
=
=
=
= (页)
答:这本童话书共180页。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并找出单位“1”的几分之几对应的数量,用除法就可以求出单位“1”的量。
29.18人
【解析】
男生人数不变,则转来的3名女生占男生的,据此求出六年级男生人数,再根据下学期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占男生人数的七分之一,求出多的人数即可。
=3÷
=126(人)
126
=
=18
解析:18人
【解析】
男生人数不变,则转来的3名女生占男生的,据此求出六年级男生人数,再根据下学期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占男生人数的七分之一,求出多的人数即可。
=3÷
=126(人)
126
=
=18(人)
答:阳光小学下学期六年级男生比女生多18人。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乘除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转来的3名女生占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30.(1)见详解;
(2)320;80;192;
(3)60;
【解析】
(1)把购进蔬菜的总质量看作单位“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解答。
(2)把购进蔬菜的总质量看作单位“1”,如果茄子有48千克
解析:(1)见详解;
(2)320;80;192;
(3)60;
【解析】
(1)把购进蔬菜的总质量看作单位“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解答。
(2)把购进蔬菜的总质量看作单位“1”,如果茄子有48千克,占购进蔬菜总质量的15%,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购进蔬菜的总质量,然后根据一个数乘百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3)把黄瓜的质量、青菜的质量分别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
(1)1-25%-60%=15%
作图如下:
(2)48÷15%
=48÷0.15
=320(千克)
320×25%=80(千克)
320×60%=192(千克)
(3)48÷80×100%
=0.6×100%
=60%
48÷192=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以及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决问题。
31.45页
【解析】
先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成单位“1”,依据分数乘法意义,用总页数乘,求出第一天看书页数,再用总页数减去第一天看书页数,求出余下的页数,再把余下的页数看成单位“1”,第二天读完剩下的页数
解析:45页
【解析】
先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成单位“1”,依据分数乘法意义,用总页数乘,求出第一天看书页数,再用总页数减去第一天看书页数,求出余下的页数,再把余下的页数看成单位“1”,第二天读完剩下的页数占余下页数的,所以用余下的页数乘即可解答。
(页
(页
答:还剩45页没读。
【点睛】
此题解答的关键在于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2.17个
【解析】
这是一组等差数列,公差是3,从左到右依次加3。第1堆,5个△,5=3×1+2;第2堆,8个△,8=3×2+2;第3堆,11个△,11=3×3+2…第n堆,(3n+2)个△。
第1堆
解析:17个
【解析】
这是一组等差数列,公差是3,从左到右依次加3。第1堆,5个△,5=3×1+2;第2堆,8个△,8=3×2+2;第3堆,11个△,11=3×3+2…第n堆,(3n+2)个△。
第1堆,5个△,5=3×1+2;
第2堆,8个△,8=3×2+2;
第3组,11个△,11=3×3+2
…
第n堆,(3n+2)个△。
当n=5时,
3×5+2
=15+2
=17(个)
答:第五堆有17个三角形。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找规律,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到规律后,再根据规律解答就比较容易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