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文】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小学小学四年级上册期中试题(含答案)(1).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880783 上传时间:2024-10-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小学小学四年级上册期中试题(含答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小学小学四年级上册期中试题(含答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小学小学四年级上册期中试题(含答案)(1) 1.读拼音,写词语。 (1)不一会,太阳出来了,雾zhú jiàn散去,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2)小时候,奶奶经常牵着我的手来到小溪边,来到zhuānɡ jia地,来到pú tao园……那里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 (3)他们在一间屋子里hénɡ qī shù bā地拉了许多绳子。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严历   翻滚   顿时 B.葡萄   芦苇   睡眠 C.疆硬   洋意   屋檐 D.曾经   愉块   惟恐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位姗姗来迟的姑娘没有赶上班车。 B.小明和芳芳竟然在老师面前天高地阔地打起来。 C.他挺着肚子扬长而去,像只得胜的公鸡。 D.森林里随处可见生气勃勃的奇花异草 4.我是查字典的小能手。 带点的字 音序 部首 余几笔 选择正确的字义(用“√”表示) 索  性 _____ _____ _____ ①要、取( )②径直、干脆( ) ③没有兴趣( )④绳、链状的东西( ) 震耳欲聋 _____ _____ _____ ①欲望( )②想要、希望( ) ③需要( )④将要( ) 疾  驰 _____ _____ _____ ①病( )②恨( ) ③快、迅速( )④痛苦(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多读好书,可以提高我们的知识。 B.他办事总是犹豫不决,一点也不武断。 C.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D.晚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1)白鹅______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2)雨来脸上笑嘻嘻的,他______地领着鬼子在庄稼地里俩来回回绕圈子。 (3)“鱼类没有发声器官,”宝葫芦______地发言,“而且也没有这么多思想。” A.从容不迫   慢条斯理   镇定自若 B.从容不迫   镇定自若   慢条斯理 C.慢条斯理   从容不迫   镇定自若 D.慢条斯理   镇定自若   从容不迫 7.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子加点部分表达感情不相同的是( ) A.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B.一只胖胖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 C.那芦花很像鸭绒,看着,心里就觉得暖和。 D.她像一只美丽的蝴蝶,跳着轻快的舞蹈。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屋子黑得像地洞似的。(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仿写句子) 怎样________呢?___________,是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疫情期间,大家都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证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一读,仿照例句,完成下面句子的改写。 例句: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大河,翻过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了拉萨。 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拉萨。(仿照例句,完成下面句子的改写) 后羿为了射日,翻越巍峨的高山,走过茂密的森林,涉过一条条大河,最终射掉了九个太阳。 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 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_________,看看___________,看看_____________ (3) 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 (4)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审问之,慎思之,____________,笃行之。 (6)___________,把扇丢。 夏雨少,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手上的皮肤 ①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双手,好像对手很熟悉,其实你如果仔细观察研究一番,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地方。 ②手是干活的“工具”。为了防止皮肤受伤,手掌和手指的皮肤就多生了几层。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大约厚0.4毫米,而手掌和手指上的皮肤厚度是其他部位的5倍。手上的皮肤用力和磨擦最多的地方,会自我保护——生出又硬又厚的茧子。如果你和一个陌生人握手,凭感觉你就能知道对方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从事脑力劳动,因为前者的手粗糙有力,后者的手柔软细腻。 ③手心有许多纹路,手背关节处有褶皱,这样手就能自如地抓握东西。假如没有这些纹路和褶皱,整只手就像一块僵硬的钢板,什么动作也做不了啦。人手心的纹路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职业形成的因素,因此每个人的手纹各不相同。手纹能反应一个人的经历信息,但认为看手紋就能知道一个人的命运,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④手指肚的地方,有许多整齐有规律的图形,就是人们常说的“指纹”。指纹有斗形、萁形、弓形等。每个人的指纹都与别人的不同,并且终生不变。因此,按手指印可以代替盖印章;公安人员经常用在犯罪现场取指纹的办法抓坏人。指纹能增强手指触觉的敏感性,所以盲人能熟练地用手指触读。指纹有如自行车外带上的花纹,可以加大手指的摩擦力,捏东西的时候,东西不至于滑动。 ⑤指甲是手指皮肤的孪生兄弟,有保护手指和帮助手指工作的作用。指甲会像毛发一样不断生长,每天都会长出一点点。指甲根部半圆形发白的地方,就是新长出来的指甲。如果不慎损伤了指甲,也不必太担忧,随着指甲向外生长,伤痕也会逐渐上移,最后与长长的指甲一起被剪掉,留不下任何痕迹。 ⑥手的用途多,手上的皮肤学问也多。 11、第⑤自然段中的“孪生兄弟”是指_________和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12、本文采用了_________的结构,从手上皮肤的厚薄、纹路和褶皱、_________、_________四方面介绍有关皮肤的知识。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A.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手粗糙有力;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手柔软细腻。 B.手上的皮肤用力和磨擦最多的地方,通常会生出又硬又厚的茧子。 C.指甲受到损伤不必太担忧,随着指甲向外生长,伤痕也会逐渐上移。 D.手纹能反应一个人的经历信息,所以看手纹就能知道一个人的命运。 14、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与“整只手就像一块僵硬的钢板,什么动作也做不了啦”相同的一项是(       ) A.指甲会像毛发一样不断生长,每天都会长出一点点。 B.指甲根部半圆形发白的地方,就是新长出来的指甲。 C.手指肚的地方,有许多整齐有规律的图形,就是人们常说的“指纹”。 D.身体皮肤大约厚0.4毫米,而手掌和手指上的皮肤厚度是其他部位的5倍。 15、第④自然段关于指纹的特点和作用,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个人的指纹终生不变,按手指印可以代替盖印章。 B.指纹有敏感度,所以公安人员用取指纹的办法抓坏人。 C.指纹能增强手指触觉的敏感性,盲人能熟练地用手指触读。 D.指纹上的花纹加大了手指的摩擦力,捏东西的时候不容易滑动。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少年的愧疚 ①我至今怀有对一只鸭子的深深愧疚。 ②那是一年夏天,我和堂哥一起到房前的沟渠里去钓鱼。印象中,那天,鱼不怎么吃钩。我和堂哥就带着鱼竿往家走。据说,用麻油和面,可以做鱼饵,这样能钓更多的鱼。麻油何其宝贵,但是,我一想到鱼比麻油的味道更鲜美,就瞬间说服了自己。 ③我们跑进厨房,倒了一小勺麻油,正要和面的当口,听见外面鸭子呱呱的叫声,跑出来才发现,那只贪嘴的黑鸭子吞了鱼钩,我恐慌极了,忙拽着鱼钩向外拉,鱼钩上挂着的蚯蚓还在,上面的倒刺勾住了鸭子的舌头,拔出来时,鸭子已经不行了。 ④我残害了一只偷嘴的馋鸭。 ⑤那天晚上,母亲把那只鸭子烧水拔毛,她了,鸭肉很肥,很香。我却一口也没吃。我觉得,它是因我而死的。 ⑥误杀那只鸭子的那个傍晚,我一个人在门前的沟前发呆很久。 ⑦想哭,但眼泪始终没有落下来。 16、本文是按照(       )的顺序写的。 A.空间顺序 B.时间先后 C.事情发展 D.方位变换 17、请概括作者的心情变化并填写在括号里。 愉快→( )→( )→痛苦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看到了那只贪嘴的黑鸭子________________,心里________________,这个句子表现出了我_____________。 19、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短文中母亲不主要人物,所以母亲炖鸭肉这段可以去掉。( ) (2)“发呆、想哭”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孩子因误杀小动物后充满愧疚的心理,符合人物的年龄和性格。( ) (3)“我”不吃炖鸭肉是因为“我”喜欢那只鸭子。( ) 20、对于童年时作为玩伴的小动物,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21、习作 题目:我喜爱的 要求: (题目补充完整; (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不少于400字。 1.(1)逐渐 (2)庄稼 葡萄  (3)横七竖八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逐、稼、横、竖”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B 【解析】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字形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A.严历 应改为:严厉。 C.疆硬应改为:僵硬。 D.愉块应改为:愉快 3.B 【解析】B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成语的相关知识。 姗姗来迟:形容走得缓慢从容,慢腾腾得来晚了。 天高地阔:天空高远,大地辽阔,形容空间大。在这里用天高地阔不合适,可以用毫无顾忌。 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径自走了。 生气勃勃:比喻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者社会生活活跃。 4.S 十 8 ② Y 欠 7 ④ J 疒 5 ③ 【详解】略 5.C 【解析】C 【详解】本题考查了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A.缺少成分,应在“知识”后加“素养”。 B.用词不当,应把“武断”改为“果断”。 C.没有语病。 D.缺少主语,应在“表演”前加“同学们”。 6.B 【解析】B 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从容不迫: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慢条斯理: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 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慌不忙。 镇定自若:指在情况紧急时不慌不乱,当作没什么事情似的。 7.A 【解析】A 本题考查句子感情色彩。 A项:该句将“手”比作了“鹰的爪子”,写出了敌人的凶残,以及对敌人的憎恨,故该项感情色彩不同; B项:该句将“胖胖的小手”比作了“倔强的活鱼”,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他要独立的愿望之坚决; C项:该句将“芦花”比作了“鸭绒”,形象写出芦花的形状和质感; D项:该句将“她”比作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形象写出了她跳舞时的优美。 8.红红的枫叶像小手掌似的。     美的一幅画     山水花鸟跃然纸上,似乎能闻到花香,听到鸟鸣     美的一幅画     疫情期间,大家都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我们的健康就有保证了。 (1)本题考查了造句,注意加点的词,用上加点的词语,可考虑什么像什么似的,再造句。 例:早晨的太阳像一个红苹果似的。 (2)本题考查了仿写句子。例句自问自答,为设问句,具体描写了“小船”多么小。据此将所给设问句补充完整。 例:怎样广阔的大海呢?一眼望去,看不到边际,是这样广阔的大海。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常见的病句有: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多余累赘;不合逻辑;关系词使用不当;句式杂糅。 本题属于词语搭配不当的语病,把“和疾病”去掉。 例:疫情期间,大家都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我们的健康就有保证了。 9.后羿为了射日,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射掉了九个太阳。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改写句子。 结合题干的内容进行分析,去掉修饰的部分,留下句子的主干即可。本题中这句话可以改写为后羿为了射日,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射掉了九个太阳。 10.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小水塘     水塘里的月亮     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只缘身在此山中     露似真珠月似弓     博学之     明辨之     立了秋     秋霜早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课内文章的识记能力。 本段出自于《观潮》本文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原段内容为: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本语段出自于《走月亮》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是作家对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充满童真童趣。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为“走月亮”。“走月亮”不同于在月光下赶路,也不是满怀心事地走在月光下,而是特意到月光下走,散步,因此“走月亮”的说法充满了诗意。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地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本文的语言优美,如诗如画,很容易使学生深入文本,得到情感的体验,激起孩子们爱的涟漪,使情感得到全面的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 原段内容为: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于苏轼的《题西林壁》,原文内容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出自于白居易的《暮江吟》,原文内容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出自《小戴礼记、小宋礼记》。 (6)“立了秋,把扇丢。夏雨少,秋霜早。”是农村俗语,意思是立秋了天气转凉,不需要用扇子;夏天如果雨水少,那么这样的天就会提前冷,所以秋霜就会比较早。 D 【解析】11、     指甲     手指皮肤     保护手指     帮助手指工作 12、     总分总     指纹     指甲 13、D 14、A 15、B 【分析】 1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第⑤段“指甲是手指皮肤的孪生兄弟,有保护手指和帮助手指工作的作用。”介绍了指甲和手指皮肤是孪生兄弟,指甲可以保护手指和帮助手指工作。如果指甲受到损伤不必太担忧,随着指甲向外生长,伤痕也会逐渐上移。 12、本题考查文章的结构以及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 文章结构一般有三种:①总分:先有一个总的概括,然后分写内容;②总分总:先有一个总的概括,然后分写,最后再有一个总的概括;③分总:先分写内容,再有一个总的概括。 本文第①段先总的概括双手有许多有趣的地方。文章第②段介绍了手上皮肤的厚薄的作用,为了防止皮肤受伤,手掌和手指的皮肤就多生了几层。手上的皮肤用力和磨擦最多的地方,会自我保护——生出又硬又厚的茧子。文章第③ 段介绍了手上皮肤的纹路和褶皱,手心有许多纹路,手背关节处有褶皱,这样手就能自如地抓握东西。文章第④段介绍了手上的指纹的作用,每个人的指纹都与别人的不同,并且终生不变。因此,按手指印可以代替盖印章;公安人员经常用在犯罪现场取指纹的办法抓坏人。指纹能增强手指触觉的敏感性,所以盲人能熟练地用手指触读。指纹有如自行车外带上的花纹,可以加大手指的摩擦力,捏东西的时候,东西不至于滑动。文章第⑤段介绍了手上的指甲的作用,指甲是手指皮肤的孪生兄弟,有保护手指和帮助手指工作的作用。文章第⑥段再次总结“手的用途多,手上的皮肤学问也多”。所以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从手上皮肤的厚薄、纹路和褶皱、指纹、指甲四方面介绍有关皮肤的知识。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正确。由第②段“如果你和一个陌生人握手,凭感觉你就能知道对方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从事脑力劳动,因为前者的手粗糙有力,后者的手柔软细腻。”可知。 B正确。由第②段“手上的皮肤用力和磨擦最多的地方,会自我保护——生出又硬又厚的茧子。”可知。 C正确。由第⑤段“如果不慎损伤了指甲,也不必太担忧,随着指甲向外生长,伤痕也会逐渐上移,最后与长长的指甲一起被剪掉,留不下任何痕迹。”可知。 D错误。由第③段“手纹能反应一个人的经历信息,但认为看手紋就能知道一个人的命运,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可知,手纹能反应一个人的经历信息,但看手纹就能知道一个人的命运,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14、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运用。 “整只手就像一块僵硬的钢板,什么动作也做不了啦”这句话使用的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整只手比作一块僵硬的钢板,形象地写出了如果没有纹路和褶皱,手掌就会变得非常的僵硬。 A本题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指甲比作毛发,形象地写出了指甲会不断生长的特点。 B本题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说明“新长出来的指甲”就是甲根部半圆形发白的地方。 C本题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说明“指纹”就是手指肚上许多整齐有规律的图形。 D本题运用列数字与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用具体的数字“0.4”说明身体皮肤的厚度,将手掌和手指上的皮肤厚度与其他部位的皮肤厚度作比较,更好的说明手掌和手指上的皮肤厚度很厚的特点。 15、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正确。由“每个人的指纹都与别人的不同,并且终生不变。因此,按手指印可以代替盖印章”可知。 B错误。由“每个人的指纹都与别人的不同,并且终生不变。因此,按手指印可以代替盖印章;公安人员经常用在犯罪现场取指纹的办法抓坏人。”可知,公安人员用取指纹的办法抓坏人,是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与别人的不同,并且终生不变,不是因为指纹有敏感度。 C正确。由“指纹能增强手指触觉的敏感性,所以盲人能熟练地用手指触读。”可知。 D正确。由“指纹有如自行车外带上的花纹,可以加大手指的摩擦力,捏东西的时候,东西不至于滑动。”可知。 C 【解析】16、C 17、     恐慌     愧疚 18、     鸭子呱呱叫     吞了鱼钩     恐慌极了     看到鸭子吞了鱼钩时的恐慌 19、     ×     √     × 20、像家人一样平等对待,关心保护他们,尊重生命。 【解析】 16、本题考查短文写作顺序。 空间顺序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方位变换是指按照东、西、南、北等几个指方向的顺序写的。时间顺序的标志是表时间的词语。事情发展顺序是以事件进程的先后来安排写作顺序。从本文开始部分作者说“我至今怀有对一只鸭子的深深愧疚”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以写事为主,所以选C。 17、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情的变化。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对短文进行分析,“我们”钓鱼、换鱼饵的时候心情是愉快的。当黑鸭子误食鱼钩时,文中写“我恐慌极了”,这是当时的心情,所以第一个括号里填写“恐慌”。从黑鸭子不幸死掉后“我”不吃鸭肉、发呆的表现,可以分析出这是因为“愧疚”,因为“我残害了一只偷嘴的饭鸭”,第二个括号里填写“愧疚”。 18、本题考查对语段分析理解的能力。 画线句子中“听到的”自然是声音,所以第一空填写“鸭子呱呱的叫声”;“看到的”是发生的事情,所以第二空填写“吞了鱼钩”;“恐慌极了”是心情,所以填写在第三空。这些内容表现出了一个少年担心鸭子遇害而着急害怕的心情。 19、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错误。母亲炖肉与后面“我一囗也没吃”形成对比,突出“我”内心的愧疚之情。所以不能去掉。 (2)正确。“发呆、想哭”表现出“我”内心的愧疚之情。 (3)错误。短文主要讲述了“我”和堂哥一起去钓鱼,鱼不怎么吃钩,我们打算重做鱼饵。一只黑鸭子贪嘴吞了鱼钩,不幸死掉了。“我”为自己粗心害死黑鸭子而内疚,因此“我”不吃炖鸭肉不是是因为“我”喜欢那只鸭子。 20、本题考查对短文主题的理解。 “我”的愧疚是因为“我”误杀了一只鸭子,表现作者对小动物的尊重和平等对待,从而表达了希望人们关心保护动物的美好心愿,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像家人一样平等对待,关心保护它们,尊重生命。 21、范文: 我最喜爱的一种植物 小时候,我一直住在外婆家。那时,外婆家的院子里种了好多好多美丽的花儿。 春天有迎春花、牡丹花;夏天有太阳花、蟹爪莲;秋天有菊花、一串红,夏天有腊梅花、水仙花。 其中 【解析】范文: 我最喜爱的一种植物 小时候,我一直住在外婆家。那时,外婆家的院子里种了好多好多美丽的花儿。 春天有迎春花、牡丹花;夏天有太阳花、蟹爪莲;秋天有菊花、一串红,夏天有腊梅花、水仙花。 其中我最喜欢水仙花,喜欢它的外表,更喜欢它的“内心”。它虽然没有牡丹花那样娇贵,没有太阳花那样红艳,没有菊花那样引人注意,也没有腊梅花那样清香醉人,可是水仙花亭亭玉立,水仙花玉洁冰清。还有一个更大的理由:水仙花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水仙花素有“凌波仙子”的美称,它那动人的身姿的确会使人一见倾心。 外婆家的那几盆水仙花可美了。 一月,水仙花开了!它那翡翠般的碧叶翠绿翠绿,绿得发光,绿得鲜亮,纵横交错的绿叶间,错落有致地开着几朵洁白无瑕的小花,花中嵌着一属黄金般的花蕊,散出阵阵淡淡的幽香,显得格外高雅。水仙花与泥土无缘,雨花石是它的“土壤”。我希望自己像它那样在思想上纯粹洁白,没有一点污泥。水仙花的根部像只大洋葱,根下长着白色的根须,它们像一条条长长的蚯蚓绕着一块块坚硬的雨花石,又显得十分倔强。 一阵风拂过,小花摇晃着脑袋,摆动着它柔美的身躯,似乎穿着水晶衣裳在水石上翩翩起舞,使人见了心旷神怡。 冬天,很多花儿都经不住严寒的摧残,受不了命运的考验——枯萎了。而水仙花却毫不畏惧,当室外寒风凛冽、冰天雪地的时候,它傲然挺立着,还是那么精神抖擞、生机盎然,仿佛在与寒风搏斗,如此坚忍不拔,使人越来越喜爱它了。 我爱水仙!爱它的美丽芬芳,爱它的高尚纯洁,更爱它的顽强不屈!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半命题作文。 首先我们根据题目,按要求补充完整,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写作框架:开头:点出要写的心爱之物 中间:1.介绍起外形特点和内部构造(大小、形状、颜色;按空间顺序)。 2.介绍其功能或用法,展开联想和想象。 结尾:表达你对其喜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