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年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文具盒厚约30( );一袋大米重15( );
一辆汽车载重5( );爸爸每天工作8(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厘米=( )毫米 8000千克=( )吨 1分=( )秒 3千米=( )米
3.计算23+18÷6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
4.计算7+8×5时,应该先算( )法,再算( )法;如果给这个算式加上小括号,变成(7+8)×5,这时应该先算( )法,再算( )法。
5.小明用6天时间看完了一本180页的书,他平均每天看了( )页,他的好朋友也看一本同样的书,已经看了80页,剩下的要在5天看完,平均每天看( )页。
6.下面算式中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当每个汉字代表什么数时,等式成立?
爱=( ),数=( ),学=( )。
7.20×8的结果比19×8的结果多了1个( )。
8.把12盒同样的儿童牙膏用丝带捆在一起。
(1)至少需要( )厘米的丝带。(丝带接头处忽略不计)
(2)如果一行摆( )盒,摆( )行,会更节省丝带。
9.在绿道上骑自行车就是一种享受,笑笑5分骑了400米,平均每分骑( )米。
10.展览馆每天总共开馆( )小时,下午的开馆时间是从下午( )时到下午( )时。
二、选择题
11.合唱队有男生18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倍。女生比男生多( )人。
A.18 B.36 C.54
12.学校合唱队有男生25人,女生29人,把合唱队人数平均分成6组,每组( )人。
A.7 B.8 C.9
13.900里面有( )个3。
A.3 B.30 C.300 D.3000
14.一张写字台260元,一个书包98元,一把椅子54元,一台电风扇120元。用300元可以买( ),并且找回最少的钱。
A.写字台、书包各一件 B.椅子、电风扇、写字台各一件 C.椅子、电风扇、书包各一件
15.□27×3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
A.2 B.3 C.4
16.一块边长是25厘米的正方形手帕的周长是( )分米。
A.100 B.50 C.10 D.1
17.在4.36元中,“3”表示的意思是( )。
A.3元 B.3角 C.3分 D.3分米
18.2016年是闰年,下列年份中,( )不是闰年。
A.2020年 B.2012年 C.2018年 D.2024年
三、解答题题
19.直接写得数。
720÷9= 55÷5= 24×4= 60×7= 750×0=
600÷3= 103×4= 420÷7= 84÷4= 1000-450=
20.竖式计算。
21.画一画,填一填。(下图中每个小方格边长为1厘米)
(1)画一个宽是2厘米,长是宽的3倍的长方形。
(2)画一个周长是12厘米的正方形。
22.同学们去划船,男生有17人,女生有31人,每条船坐8人,需要多少条船?
23.快递员叔叔一个星期(7天)投送了203个快递,照这样计算,七、八月份他一共投送多少个快递?
24.淘气家九月节余502元,十月节余比九月少116元,这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
25.下面是“北京—青岛”沿线主要车站不完整的火车里程表。
里程/千米
北京—天津
123
天津—青岛
济南—青岛
391
(1)天津到济南的路程是308千米,那么天津到青岛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2)一列动车从北京出发,每时行驶200千米,2时后能到济南吗?
26.用一根铁丝刚好可以围成一个长26分米,宽16分米的长方形。
(1)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2)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7.一列火车共有10节车厢,其中8节各有124个座位,另外2节各有240个座位,这列火车共有多少个座位?
28.一本《科学故事》26.3元,一本《数学有趣问答》15.5元。一本《科学故事》比一本《数学有趣问答》贵多少元?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毫米##mm 千克##kg 吨##t 小时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可知:计量文具盒厚用毫米作单位;计量一袋大米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计量一辆汽车载重量用吨作单位;计量爸爸每天工作的时间用小时作单位。
根据分析可知:
文具盒厚约30毫米;
一袋大米重15千克;
一辆汽车载重5吨;
爸爸每天工作8小时。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2. 50 8 60 3000
【解析】
1厘米=10毫米,5厘米是5个10毫米,是50毫米。
1000千克=1吨,8000千克里面有8个1000千克,是8吨。
1分=60秒。
1千米=1000米,3千米是3个1000米,是3000米。
5厘米=(50)毫米 8000千克=(8)吨 1分=(60)秒 3千米=(3000)米
【点睛】
熟悉常用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 除 加 26
【解析】
加减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只有一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两级运算时,有算乘除再算加减。由此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运算即可。
由题可知,式子是两级混合运算,所以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3+18÷6
=23+3
26
所以结果为26。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顺序的掌握。
4. 乘 加 加 乘
【解析】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同级计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
计算7+8×5时,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如果给这个算式加上小括号,变成(7+8)×5,这时应该先算加法,再算乘法。
【点睛】
掌握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 30 20
【解析】
6天时间看完了一本180页的书,要求平均每天看多少页,用180除以6即可;他的好朋友已经把180页的书看了80页,用180减80求出剩下的页数,剩下的5天看完,用所得差除以5即可解答。
180÷6=30(页),小明平均每天看30页。
(180-80)÷5
=100÷5
=20(页),他的朋友平均每天看20页。
【点睛】
解答第二个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剩下的页数。
6. 9 6 8
【解析】
根据题意,学+学+学=□4,根据相关乘法口诀可知,3×8=24,所以学=8,个位向十位进2,;数+数+进位的2=△4,结合爱+进位后=10可知,数=6,由此爱=9,据此解答。
由分析可知:8+68+968=1044
所以爱=9,数=6,学=8。
【点睛】
这种竖式数字迷问题,常常把已知的数字作为解答的突破口,结合数字的特点和数位知识以及计算法则解答。
7.8
【解析】
20×8表示20个8的和,19×8表示19个8的和,20-19=1,20个8减去19个8等于1个8,据此解答。
根据分析可知:20×8的结果比19×8的结果多了1个8。
【点睛】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8.(1)70
(2) 3 4
【解析】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要求丝带的长度,也就是求长方形的周长。
①当一行摆12盒时,宽为5厘米,长为5×12=60(厘米),代入相关数据求出长方形的周长;
②当一行摆6盒,摆2行时,宽为5×2=10(厘米),长为5×6=30(厘米),代入相关数据求出长方形的周长;
③当一行摆3盒,摆4行时,宽为5×3=15(厘米),长为5×4=20(厘米),代入相关数据求出长方形的周长。
再比较这三者的周长,求出最少的周长,即至少需要多少厘米的丝带,此时的方法会更节省丝带。
(1)
①当一行摆12盒时,宽为5厘米,长为5×12=60(厘米);
(60+5)×2
=65×2
=130(厘米)
②当一行摆6盒,摆2行时,宽为5×2=10(厘米),长为5×6=30(厘米);
(30+10)×2
=40×2
=80(厘米)
③当一行摆3盒,摆4行时,宽为5×3=15(厘米),长为5×4=20(厘米);
(20+15)×2
=35×2
=70(厘米)
130厘米>80厘米>70厘米
则至少需要70厘米的丝带。
(2)
经过第(1)问的解答可知:
如果一行摆3盒,摆4行,会更节省丝带。
【点睛】
本题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解答的关键是求出三种摆法的周长,再进一步解答。
9.80
【解析】
用400除以5即可求出平均每分骑多少米。
400÷5=80(米)
本题考查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及应用。
10. 7 2 5
【解析】
用12时减去8时,求出上午开馆的时间;用17时减去14时,求出下午开馆的时间;再两者相加,即可求出展览馆每天总共开馆多少小时;
24时计时法转换为普通计时法:加上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数字大于12的要减去12时,据此把14:00、17:00转换成普通计时法。
12时-8时=4时
17时-14时=3时
4时+3时=7时
则展览馆每天总共开馆7小时。
14:00也就是下午2时;
17:00也就是下午5时;
则下午的开馆时间是从下午2时到下午5时。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时间的经过的计算,熟练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选择题
11.B
解析:B
【解析】
男生人数乘3等于女生人数,再减去男生人数即可解答。
18×3-18
=54-18
=36(人)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练掌握倍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C
解析:C
【解析】
先用25加上29求出合唱队总人数,用合唱队总人数除以6即可解答。
(25+29)÷6
=54÷6
=9(人)
故答案为:C
【点睛】
当有小括号的计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
13.C
解析:C
【解析】
求900里面有几个3,用900除以3即可解答。
900÷3=300;
故答案案为:C
【点睛】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4.C
解析:C
【解析】
分别求出各选项中商品总价,再和300元比较大小,看哪个总价接近并少于300元。
A.260+98=358(元),则写字台、书包各一件花费358元;
B.54+120+260=434(元),则椅子、电风扇、写字台各一件花费434元;
C.54+120+98=272(元),则椅子、电风扇、书包各一件花费272元;
故答案为:C。
【点睛】
整数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15.B
解析:B
【解析】
根据题意,把各个选项中的数代入□27×3,分别求出各自的结果,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A.把2代入□27×3可得:
227×3=681,681是三位数;
B.把3代入□27×3可得:
327×3=981,981是三位数;
C.把4代入□27×3可得:
427×3=1281,1281是四位数;
所以,□27×3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3;
故答案为:B
【点睛】
根据题意,用代入法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16.C
解析:C
【解析】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用25乘4求出它的周长,再把周长的单位厘米换算成分米作单位。
25×4=100(厘米)
100厘米=10分米
故答案为: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17.B
解析:B
【解析】
4.36元中,3在十分位,表示3个0.1元,即0.3元。0.3元=3角=30分。据此解答即可。
在4.36元中,“3”表示的意思是3角。
故答案为:B。
【点睛】
要求小数中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关键是看此数字在哪一个数位上和计数单位是什么,就有几个计数单位。
18.C
解析:C
【解析】
公历年份能被4整除的非整百年份是闰年,公历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整百年份是闰年,据此解答。
A.2020÷4=505,所以2020年是闰年;
B.2012÷4=503,所以2012年是闰年;
C.2018÷4=504……2,所以2018年是平年;
D.2024÷4=506,所以2024年是闰年;
故答案为:C
【点睛】
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是解答的关键。
三、解答题题
19.80;11;96;420;0
200;412;60;21;550
【解析】
20.768;2856;2880;405
【解析】
【分析】
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详解】
256×3=768 408×7=2856 320×9=2880 738-459+126=40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整数乘法和整数加减法的笔算,然后再根据题意进行计算即可。
21.见详解
【解析】
(1)2×3=6(厘米),画一个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即可;
(2)12÷4=3(厘米),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即可。
(1)(2)见下图:
【点睛】
先计算出要画的长方形的长、宽或正方形的边长,再画图。
22.6条
【解析】
用17加上31求出总人数,再除以8即可解答。
(17+31)÷8
=48÷8
=6(条)
答:需要6条船。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总人数,再进一步解答。
23.1798个
【解析】
先用203除以7求出平均每天送多少个快递;因为七、八月份共62天,再用平均每天送的快递数乘62即可解答。
203÷7×62
=29×62
=1798(个)
答:七、八月份他一共投送1798个快递。
【点睛】
熟记七月份和八月份都有31天,共62天,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888元
【解析】
先用502减去116求出十月节余多少元,再加上九月节余的金额即可解答。
502-116+502
=386+502
=888(元)
答:这两个月一共节余888元。
【点睛】
计算整数的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减)起。
25.(1)699千米
(2)不能
【解析】
(1)用天津到济南的路程加上济南到青岛的路程即可解答。
(2)路程=速度×时间,先求出2时动车行驶的路程,再求出北京到济南的路程,最后两者比较大小即可。
(1
解析:(1)699千米
(2)不能
【解析】
(1)用天津到济南的路程加上济南到青岛的路程即可解答。
(2)路程=速度×时间,先求出2时动车行驶的路程,再求出北京到济南的路程,最后两者比较大小即可。
(1)308+391=699(千米)
答:天津到青岛的路程是699千米。
(2)200×2=400(千米)
123+308=431(千米)
400<431
答:2时不能到济南。
【点睛】
熟练掌握并运用路程=速度×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1)84分米
(2)21分米
【解析】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依此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2)长方形的周长就是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因此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周长
解析:(1)84分米
(2)21分米
【解析】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依此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2)长方形的周长就是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因此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周长÷4,依此计算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即可。
(1)(26+16)×2
=42×2
=84(分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84分米。
(2)84÷4=21(分米)
答:正方形的边长是21分米。
【点睛】
熟练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1472个
【解析】
其中8节各有124个座位,则这8节车厢有124×8个座位。另外2节各有240个座位,则这2节车厢有240×2个座位。这列火车共有124×8+240×2个座位。
124×8+24
解析:1472个
【解析】
其中8节各有124个座位,则这8节车厢有124×8个座位。另外2节各有240个座位,则这2节车厢有240×2个座位。这列火车共有124×8+240×2个座位。
124×8+240×2
=992+480
=1472(个)
答:这列火车共有1472个座位。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8节车厢以及另外2节车厢座位数,再将两个座位数相加即可。
28.8元
【解析】
要求一本《科学故事》比一本《数学有趣问答》贵多少元,只需把两个单价作差即可。
26.3-15.5=10.8(元)
答:一本《科学故事》比一本《数学有趣问答》贵10.8元。
【点睛】
解析:8元
【解析】
要求一本《科学故事》比一本《数学有趣问答》贵多少元,只需把两个单价作差即可。
26.3-15.5=10.8(元)
答:一本《科学故事》比一本《数学有趣问答》贵10.8元。
【点睛】
竖式计算时,将小数点对齐,再从右往左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