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教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878485 上传时间:2024-10-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3课 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教案 (教材P7~9)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 课题 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光在受到一个物体或一种物质的影响前能一直保持原方向传播。 2.知道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象。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推测光照射到不同物体时光传播路径的变化。 2.能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来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和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人们很早就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推测光照射到不同物体时传播路径的变化。 难点:根据现象实事求是地分析和推理。 教学 准备 为学生准备:手电筒、透明玻璃、塑料杯、薄纸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激光笔、水槽、线香。 流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聚焦 1.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把三张打孔的矩形卡纸对齐时,光会沿直线一一通过小孔,在纸屏上形成光斑。把第二张打孔卡纸向右移动5厘米,纸屏上的光斑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提示:播放该演示实验的动画或图片。)(预设:光从第一张卡纸的小孔穿过后,并没有穿过第二张卡纸的小孔,而是在第二张卡纸的小孔左侧形成了光斑,纸屏上没有形成光斑)。 2.揭题:在该实验中,我们发现手电筒的光在传播过程中被卡纸挡住时,不能沿直线继续传播。如果是被其他物体挡住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索“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板书: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设计意图】延用上节课的实验,既温习了上节课的知识,又能将学生的关注点快速聚焦在本课要研究的课题上。 探索 与研讨 探索一:光能否穿过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 1.提问:光不能穿过卡纸,那如果把卡纸换成别的物体,光能穿过吗?(预设:能;不能;有的物体能穿过,有的物体不能;……) 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3.研讨汇报。 探索 与研讨 4.小结:光能穿过一些透明的物体,比如透明玻璃;能部分穿过一些比较薄的物体,比如纸张;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比如书本,因为光的传播被阻碍了。 让学生猜测、观察手电筒的光能否穿过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感受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阻碍时发生的变化,并对这三种不同现象做出解释。 探索二:光照射烟雾的现象 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水槽。)用激光笔从水槽一端照射过去,会看到什么现象?(预设:激光穿过水槽,在另一端的水槽壁上形成光斑。) 2.演示:用激光笔从水槽一端照射过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槽中的现象并提醒学生一定不能用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眼睛。出示线香,点燃后放入水槽并盖上水槽盖。 3.提问:刚才用激光笔照射空水槽时,你们在水槽内看到激光的传播路线了吗?(预设:没有,只看到另一端水槽壁上有光斑。)待水槽内充满 探索 与研讨 烟气后,如果再用激光笔从一端照射过去,又会看到什么现象呢?(预设:激光可能会穿过去继续传播;激光可能被烟气阻碍了,穿不过去;被照射到的烟可能会散到旁边,激光就直接沿直线传播到水槽的另一端;……) 4.演示:用激光笔从充满烟气的水槽一端照射过去,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5.小结:当激光穿过充满烟气的水槽时,会看到一条笔直的光路,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烟本身是很小的不透明的固体颗粒,虽然会阻碍光的传播,但有一部分会被照亮,所以能让激光的光路可见。 6.研讨:日食和月食都是有规律的天文现象,它们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日食和月食》,并尝试用光的传播方式来解释。(教学提示: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某个位置时,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太阳的光会被月球挡住,在地球上就能观测到日食;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阴影中时,由于无法被照亮就会形成月食。) 【设计意图】希望学生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看到的日食和月食现象,这也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拓展 与小结 小结:光能直接穿过透明的物体、部分穿过半透明的物体而继续传播,但是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因此,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并不能一直以直线的方式传播下去。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本课是光沿直线传播概念的延续,与前一课的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重点是研究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阻碍时会产生什么现象。所以,本节课首先回顾前一课的内容,引出课题“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然后通过探究活动探索光能否穿过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物体,引导学生先做出相关预测,再去探索、观察和发现。接着通过观察光照射烟雾的现象,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分析,指导学生用无烟雾、无“干扰”,看不见“光束”,有烟雾、有“干扰”,清晰地看见“光束”等词进行描述。最后通过研讨交流,引导学生用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物体时,光的去路被阻挡了,不能继续传播,就形成了影子的道理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从而圆满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各项教学任务。 课后 作业 一、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 )。 A.萤火虫、彩虹 B.镜子、打火机、夜光玩具 C.点燃的火柴、太阳 解析:C 2.如图,小刚同学在研究“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他将玻璃换成( )时,仍然可以看清杯子的细节。 A.一张很薄的铝箔纸 B.一块干净的木板 C.一块干净的冰 解析:C 3.下列物品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的是( )。 A.反光镜 B.三棱镜 C.灯罩 解析:B 4.选择题。  (1)夜晚我们能在灯光下读书和写字,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   A.散射 B.反射 C.折射 (2)汽车驾驶员可以通过反光镜观察到车后面的情况,下列有关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光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B.光有时沿着曲线传播 C.反光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3)潜望镜是利用光的(    )原理制作的。   A.散射 B.反射 C.折射 (4)潜望镜至少需要(    )。   A.2片平面镜 B.2片凸面镜 C.2片凹面镜 (5)下列有“影”的词语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形“影”不离 B.立竿见“影” C.杯弓蛇“影” (6)下列方法中,(    )可以减少光的反射带来的不便和危害。   A.多建高楼,并且使用玻璃幕墙做外墙 B.使用表面光滑的材料 C.使用表面粗糙的材料 【答案】 (1)B (2)A (3)B (4)A (5)C (6)C 【解析】【解答】(1)因为光的反射现象,我们能看到各种字体。 (2)反光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所以反光镜可以看到后面的情况。 (3)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作的 (4)潜望镜至少需要两片平面镜组成。 (5)AB选项都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杯弓蛇影是因为光的发射现象造成的。 (6)增大平面的粗燥程度可以减少反射的光。 【分析】明白了解光学的基本原理,明白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5.在做手影游戏时,如果要让影子变的大一些,可以(           )。 A. 把手离光源更近一些                  B. 把手离光源更远一些                  C. 把屏幕做的更大些 【答案】 A 【解析】【解答】当光源离物体近些,影子会变的大一些。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影子大小的因素。 6.如图用手电筒照射小木块,得到影子最小的是(      )号手电照射的影子。 ​ A. ①                                             B. ②                                             C. ③ 【答案】 A 【解析】【解答】当光源从上向下照射时,影子最小。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影子大小的因素。 7.当我们从光线较弱的环境下走到强光下时,眼睛的瞳孔会(        )。 A. 放大                                         B. 缩小                                         C. 不变 【答案】 B 【解析】【解答】人在弱光下,瞳孔会变大,在强光下,瞳孔会缩小,当人从弱光走到强光环境中时,瞳孔会从大变小。 【分析】本题考查不同环境下,瞳孔的变化。 8.把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的主要原因是(      )。 A. 美观                                   B. 有利于光的反射                                   C. 保温 【答案】 B 【解析】【解答】白色物体更有利于光的反射。把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可以使教室明亮。 【分析】本题考查反光性能强的颜色。 9.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 A. 折射                                         B. 反射                                         C. 直射 【答案】 B 【解析】【解答】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分析】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的定义。 10.平面镜里的像都与物体(     )。 A. 相同                                    B. 左右相反                                    C. 上下相反 【答案】 B 【解析】【解答】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与实物的大小相同,但左右相反,上下相同。 【分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1.不能支持“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想法是(       )。 A. 夜晚汽车车灯射出的光               B. 白天能看到书上的字                 C. 舞厅里射灯发出的光 【答案】 B 【解析】【解答】白天光从四面八方传来,有些光线射到书上,反射进入人的眼睛,人们看到了书上的字,不能支持“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分析】本题考查支持光是以直线传播的现象。 12.下面对物体产生影子的道理分析正确的是(      )。 A. 光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一部分的光就会被挡住,物体的背光面就有一个暗区,这就是影子。 B. 光传播时,遇到透明的物体,一部分的光就会被挡住,物体的背光面就有一个暗区,这就是影子。     C. A和B均正确 【答案】 A 【解析】【解答】光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一部分的光就会被挡住,物体的背光面就有一个暗区,这就是影子。 【分析】本题考查物体产生影子的原因。 13.古代人们用日晷来计时,其原理是(           )。 A. 物体的影子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B. 物体的影子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 A 【解析】【解答】物体的影子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成日晷。 【分析】本题考查日晷的原理。 14.阳光下一根10厘米的铅笔直立在地上,其影子长5厘米,同时测得旗杆影子长为2米。旗杆实际高度约为(    )米。 A. 2米                                         B. 2 .5米                                         C. 4米 【答案】 C 【解析】【解答】同一时间,物体长度和影子长短成比例关系。铅笔长10厘米,影子长5厘米,所以物体高度是影子的2倍。旗杆影子长2米,那长旗杆高度应该为4米。 【分析】本题考查阳光下影子变化规律。 15.夜晚,我们在灯光下看书、写字,主要是利用了(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解析:C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