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供热工程专项规划样本.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874622 上传时间:2024-10-16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999KB 下载积分:1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热工程专项规划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供热工程专项规划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第一章 总章 7 1.1地理位置 7 1.2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7 1.3城镇区域位置分析与发展概况。 9 1.4城镇性质 10 1.5自然条件 10 1.6总体规划简介 15 第二章 供热现状及负荷 17 2.1供热现状 17 2.2热源现状 18 2.3煤源及煤质 19 2.4存在的问题 20 2.5编制供热专项规划的必要性 21 第三章 供热规划综述 22 3.1规划背景 22 3.2编制依据 25 3.3指导思想 26 3.4规划原则 27 3.5规划期限和范围 28 3.6规划目标 28 第四章 规划热负荷 29 4.1热负荷分类 29 4.2热指标 29 4.3规划采暖面积 31 4.4规划热负荷 34 4.5规划耗热量计算 35 4.6采暖热负荷延续曲线 36 第五章 热源计划 37 5.1现有可利用热源 37 5.2热源规划 37 5.3其它热源 40 第六章 供热系统规划 42 6.1供热介质及参数 42 6.2布置原则 43 6.3控制目标 44 6.4供热管网规划 44 6.5换热站规划 53 6.6热网的运行调节及自动控制 54 第七章 环境保护 56 7.1环境现状 56 7.2环境存在问题、 原因 56 7.3环境质量、 标准及排放标准 56 7.4防治措施 57 7.5环境保护管理方案 58 第八章 应急预案 62 8.1编制目的 62 8.2编制原则 62 8.3编制依据 62 8.4技术措施 63 8.5故障风险分析及对策 64 第九章 投资估算 66 9.1工程概述 66 9.2编制说明 66 9.3编制依据 66 9.4工程估算总投资。 67 第十章 近期建设规划 68 10.1近期规划期限和范围 68 10.2近期建设目标及工程量 68 第十一章 远期建设规划 69 11.1远期规划期限和范围 69 11.2远期建设目标及工程量 69 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措施 70 12.1组织保障 70 12.2技术保证 70 12.3经济保障 71 12.4做好项当前期准备工作 72 12.5严格规范项目管理 72 12.6环境监测管理 73 12.7建议 74 前言 近年来随着七十一团团部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 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七十一团团部基础设施建设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七十一团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 鉴于当前这种严峻的情况, 迫切需要尽快全面实施七十一团团部基础设施建设, 妥善处理好基础设施落后与社会发展需要间的矛盾,促进社会、 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以往的经验来看, 基础设施规划对指导七十一团团部基础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对改进七十一团团部基础设施落后面貌, 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总量, 增加城镇承载能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七十一团团部( 霍斯乌特开勒镇) 总规, 镇区现状共有1座2*7MW集中供热锅炉房。现状未集中供热建筑冬季采暖仍采用小火炉或者家用土暖气采暖, 不但造成环境污染, 而且比较浪费能源。随着未来七十一团的经济、 社会、 环境、 人口和生活需求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 城镇居民对采暖的需求也将更大。 10月, 受七十一团的委托, 广东建筑艺术设计院有限公司与第四师七十一团共同编制《第四师七十一团霍斯乌特开勒镇供热工程专项规划》, 根据工作大纲的要求与安排, 广东建筑艺术设计院有限公司在七十一团的协助下, 完成现状资料及规划资料的收集工作, 提出规划方案与目标。本次专项编制得到七十一团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在此表示真挚的感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章 总章 1.1地理位置 七十一团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境内的巩乃斯河畔, 地理位置为东经83°15′~83°20′, 北纬43°27′~43°32′, 团部小城镇所在地南距新源县城9公里, 西距伊宁市183公里。316省道纵贯团场。东以一支渠, 南以恰普河东干渠, 西以自然沟为界, 与别斯托别乡接壤, 北临巩乃斯河与则克台镇隔河相望。伊犁双新焦化厂位于距团部48公里处尼勒克县辖区的卡提布拉克。向东40公里是本团七连所在地,紧靠阿热勒托别镇。全团土地面积24.43万亩, 其中耕地10.25万亩,冬夏草场6.04万亩。 1.2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霍斯乌特开勒镇在秦汉时期为乌孙国属地, 至隋、 唐、 宋、 辽、 元、 明, 均为游牧养生之所。清朝伊犁置将军及道府县后, 属厄鲁特营游牧地。1888年属宁远县( 伊宁县) , 1930年改属巩留县, 1946年归属新源县。虽经历代沿革, 各民族沿巩乃斯河谷逐水草而居, 或耕或牧, 繁衍生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大兴屯垦, 经过50余年的开发建设, 变荒原为绿洲, 条田成方, 林渠成网, 多业并举, 勋业辉煌, 被誉为”塞外粮仓”。 七十一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骑兵团。”西安事变”之前, 原系张学良将军部属, 1946年整编为国民党九十一军一九一师骑兵团。 1949年9月11日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二兵团六军( 军长罗元发) 溶编, 改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骑兵团。12月底胜利进驻新疆乾德县( 今米泉县) 。 1952年3月五军十五师成立, 骑兵团改属十五师。 1953年6月, 十五师整编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四师, 骑兵团改番号为农四师十二团。 1954年10月, 新疆兵团成立, 十二团划归兵团建制。 1969年, 兵团统编番号, 十二团改称七十一团。 1975年, 兵团建制撤销, 团归伊犁地区农垦局管辖。 1982年七十一团回归兵团建制。 七十一团的组织形式是实行团、 营、 连、 排编制, 保持武装连队和民兵力量, 亦兵亦民, 屯垦戍边, 是一支不穿军装、 不领军费的部队。团场和连队同时又是组织生产、 自主经营, 实行以农为主, 农、 林、 牧、 渔兼作独立核算的企业实体。 七十一团既是受命于特殊历史条件、 植根于特殊地理环境、 依托特殊组织形式的国有企业, 又是肩负特殊历史使命、 发挥特殊社会功能、 相对独立的屯垦部队。经过50余年的开发和建设, 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 1.3城镇区域位置分析与发展概况。 1.3.1区域位置分析 七十一团地处新源阿克齐( 哈萨克语, 白色芨芨草滩) , 海拔845~900米, 紧靠218国道, 地理位置为东经83°15′~83°20′, 北纬43°27′~43°32′。南距新源县城区9千米, 属城乡结合部。西去伊宁市183千米。东、 西、 南与新源县别斯托别乡接壤, 北部临巩乃斯河, 沿巩乃斯河南岸舒缓展开。 1.3.2发展概况 霍斯乌特开勒镇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一团团部所在地。全团下辖单位23个, 其中: 农业单位10个( 含林业工作站) , 工业单位2个, 建筑单位1个, 商业单位1个, 服务单位5个, 教育单位2个( 含团中心幼儿园) , 医疗卫生单位1个。七十一团是第四师综合实力较强的团场, 建场以来,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 政治、 经济、 科技、 文教、 卫生等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团场已逐步成为一个新型的现代化农场。当前各基层连队基本实现了通电、 通自来水、 通有线电视、 通电话, 另外通连公路全面建成, 小康文明连队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团部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栋栋商品住宅楼拔地而起。团场建有规模较高的小学、 中学、 医院, 具有较好的教育、 医疗条件。 全团完成生产总值33502万元, 比上年增长28.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13万元, 占生产总值的43.3%, 比上年增长13.59%, 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2634万元, 占生产总值的37.7%, 比上年增长29.70%, 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355万元, 占生产总值的19%, 比上年增长25.85%, 三产比重为43.3: 37.7:19。 1.4城镇性质 第四师七十一团霍斯乌特开勒镇是团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是以旅游观光、 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旅游城镇。 1.5自然条件 1.5.1地形、 地貌 七十一团土地属恰普河洪积冲积扇, 地势东南高, 西北低, 南北高差40m, 东西高差5-10m, 坡降2%-5%, 海拔高度845-900m。冬夏昼夜气温变幅较大, 雨量相对充分, 宜于农耕。土壤属栗钙土, 速效氮88-115PPM, 速效磷8-29PPM, 速效钾210-450PPM, 土壤有机质含量3-5.5%。农作物主要有:小麦、 玉米、 大豆、 高梁、 油菜等, 经济作物主要有甜菜、 薰衣草、 薄荷、 亚麻、 中草药、 瓜果、 蔬菜等。 七十一团全团土地面积162.87平方千米, 其中耕地68.33平方千米, 占总土地面积的41.9%; 冬夏草场40.27平方千米, 占土地总面积的24.7%。 七十一团矿产资源主要是煤炭, 其主要含煤层为中下侏罗纪上含煤组, 煤层总厚度25-30m, 含煤系数10%左右。距焦化厂厂区东部50km有储量丰富的石灰矿。 1.5.2气象 七十一团气候类型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团场主要气象特征值如下: 1) 气温 全年平均气温7.7℃, 极值最高气温为39.4℃, 极值最低气温-36.8℃; 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为3175.6℃; 无霜期152.93天。 2) 光照 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61.9小时, 日照率为60%。 3) 降水量和蒸发量 年降水量475mm; 年蒸发量1416.2mm; 年平均最大积雪厚度27.2cm。 4) 冰冻 最大冻土层深度68cm。 5) 风向、 风速 主导风向为东风和西风, 年平均风速2.5m/s。 1.5.3水文 第四师七十一团霍斯乌特开勒镇水资源主要是地表水, 其次是地下水。地表水以河流为主。 地表水: 巩乃斯河 发源于阿吾拉勒山和依连哈比尔尕山交接处的安迪而冰川区, 东起艾肯达阪, 西至巩乃斯羊场以西7km与特克斯河交汇流入伊犁河。全长258km, 平均宽35m,平均流量为45.6m3/s,流域面积7000km2,枯水月( 2月) 平均流量27.8 m3/s, 洪水月( 6月) 平均流量为77.6 m3/s。最高洪峰高达390 m3/s。平均径流量为14.91x108 m3。由于七十一团( 霍斯吾特开勒) 垦区地势南高北低, 河床下切( 8~12m) ,故不能自流灌溉, 仅有阿热勒托别垦区( 七连) 引巩乃斯河水资源灌溉。巩乃斯河水主要是雪水、 雨水、 泉水, 特别是泉水极为丰富, 在阿热勒托的南山脚下就有50~60个泉眼, 形成常年性的14 m3/s的流量补给巩乃斯河。年最大流量为234 x108 m3。矿化度为0.14, 水质PH值为7.9。 恰普河 是七十一团( 霍斯吾特开勒) 垦区地面灌溉唯一的水源。它发源于卡河巴阿尔果斯雪山, 由东往西在塔勒德镇以北11.25km处入巩乃斯河。全长123km, 平均宽度25m, 平均流量17.3 m3/s, 枯水期( 2月) 平均流量7.51 m3/s, 洪水月( 6月) 平均流量36 m3/s, 最高年份达168 m3/s, 平均径流量5.856x108 m3, 有大小支渠数条, 灌溉面积为21.9万亩。 喀什河 位于尼勒克县境内。71团焦化厂在其南岸。发源于依连哈比尔尕山, 全长316km, 流域面积10 000 km2, 年径流量123 m3/s, 平均宽度30m, 深2.5m.系溶雪型河流, 主要由冰川、 积雪融水、 地下泉水补给。5~9月降水多, 流量大, 为风水期, 占全年径流量的67.3%, 6~8月最大流量为445.91 m3/s, 冬季最小流量为90.3 m3/s, 平均径流量170 m3/s, 流速为3.5m/s, 年径总流量达38.9 x108 m3。河水水质良好, 为重钙酸盐型, 沉淀物较少。 地下水: 七十一团地下水十分丰富, 主要分布在洪积扇的西部地区与冲积平原交接处及巩乃斯沿河滩地上。水位在0.5~12m之间, 东干渠沿线轮作区与5号地之间地下水为在10m以上。各轮作区5号地以北地下水位在0.5~5m。在巩乃斯河冲积阶地平原, 地下水位在1~3m.沿当年苇沟边水位在0~1m以内。地下水分布面积大。由于恰普河水渗漏形成的地下水延流, 经过冲洪积扇的顶部达到边缘时, 地形变缓, 沉积物变细, 地下水受阻形成泉水溢出带。因潜蚀作用形成数条南北走向的苇沟排泄着地下水。在巩乃斯阶地的河滩, 形成沼泽和泉眼排泄着地下水。 1.5.4工程地质 七十一团在地质构造上属伊犁山间凹陷东延的南支。高山地带的低、 中部均有四级剥夷面发现。上面堆积着较厚的第四纪沉积物, 在则克台地区达90∽100m。 在大地构造上, 属于天山海褶皱带, 区内带构造轮廓在加里东期即已形成。海西期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巨厚的上古生代地层广有分布, 形成活动和断裂地势, 伴有侵入活动而出现的次泥纪、 志留纪、 泥盆纪、 一叠纪、 侏罗纪等。第三纪和第四纪以石灰分布最广、 最厚。缺少白垩纪、 三叠纪。 根据地址报告意见书, 七十一团土地属于恰普河洪积、 冲击扇。地势东南高, 西北低, 南北高差40m, 东西高差5-10m, 坡降2%∽5%, 海拔高度845-900m。在地貌上场地位于巩乃斯河南岸Ⅱ级阶地上。 根据七十一团已有的地质勘察报告, 场地地层属第四纪冲-洪积层, 地层自上而下分为耕土、 粉土、 细砂、 粉土、 细砂和圆砾六层, 地下水埋深4.1-6m之间, 属潜水类型, 对工程无不良影响; 场地环境类型为Ⅰ类, 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1.5.5地震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风荷载为0.6KN/m2,雪荷载为1.0 KN/m2。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设计地震分组为三组, 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土, 场地类别为Ⅱ类, 属于地震不利地段;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15-140Kpa。 1.6总体规划简介 1.6.1规划概况 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一团团部( 霍斯乌特开勒镇) 总体规划》( -2030) : 七十一团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模式为”一核、 两点、 一园区”。 一核: 霍斯乌特开勒镇为团域体系的核心, 是全团政治、 经济、 文化中心。应扩大规模, 加快二、 三产业的发展步伐, 增强中心的辐射力和聚集力。 两点: 为两个特色连队。是片区的经济和管理中心。在加快团部建设的同时, 加快一般连队的建设, 使其成为辐射力较强的片区中心, 以点带轴, 以轴带面。经过两个点的发展, 带动三个轴线周边的连队共同发展, 加快全团经济的发展。 一园区: 即双新配套产业园区。 1.6.2人口规模 城镇人口规模为6132人; 城镇人口为7530人; 2020年城镇人口为17300人; 2030年城镇人口为23000人; 1.6.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一团团部(霍斯乌特开勒镇)总体规划》( -2030) 规定的霍斯乌特开勒镇镇区用地规模相一致。远期2030年建设用地规模为291.15公顷。 第二章 供热现状及负荷 2.1供热现状 2.1.1民用采暖现状 七十一团现状集中供热面积为25万㎡, 其中非节能面积为5万㎡, 节能面积为20万㎡, 主要为团部办公大楼、 招待所、 学校和附近的居民。团场还有平房建筑约9万㎡, 部分工业厂房建筑9.4万㎡, 这些建筑当前还未实现集中供热。 根据调查, 现有建筑面积约为67.7万㎡, 其中集中供热的面积为25万㎡, 集中供热率仅为36.8%, 未集中供热用户采用小锅炉采暖, 不但浪费能源而且污染环境, 近期根据这些房屋的结构情况, 逐步纳入实现集中供热。 2.1.2工业负荷现状 七十一团根据”工业立团、 工业强团”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 以自身农产品特点引进工业企业, 这些企业有: 天香酒业酒厂、 伊港天香肉联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新源县隆丰塑业有限公司等, 这些企业集中在团部附近。 这些企业厂房采暖当前有企业自身生产热源提供。由于冬季采暖季节有些企业处于生产旺季, 供暖需求很大, 造成厂房建筑功能不足, 厂房温度过低, 影响职工生产生活。 2.1.3生活热水负荷现状 团部居民生活热水普遍采用家用燃气热水器、 电热水器或者太阳能热水器提供。 2.2热源现状 2.2.1锅炉房 镇区现状共有1座2*10吨集中供热锅炉房,位于镇区七十一团淀粉厂北面。在七十一团招待所北面有一座换热站, 供热面积5万平方米; 另一座换热站位于镇区南部学校运动场附近, 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 2.2.2供热管网 团部现状供热方式采用间接供热, 一次管网运行参数为供水温度115℃, 回水温度70℃, 采用有补偿直埋敷设方式, 管材为预制保温直埋管, 管道最大管径DN350敷设总长度为1.4公里。二次管网运行参数为供水温度60℃, 回水温度45℃, 采用有补偿直埋敷设方式, 管材为预制保温直埋管, 管道最大管径为DN300, 敷设总长度为4.8公里。管网布置详<<现状管网平面布置图>> 2.3煤源及煤质 团部锅炉房用煤来自双新煤业公司。其煤质情况具体如下: 2.4存在的问题 1.集中供热发展滞后, 造成污染 团部集中供热面积主要分布在团部机关、 学校、 医院, 还有一些多层居住小区, 据统计现状集中供热总面积为25万㎡, 集中供热率为36.8%。 由于还有大片建筑冬季采用土暖气、 小煤炉采暖, 不但冬季会造成环境污染, 而且也造成能源的浪费, 因此需要加快集中供热事业的步伐。 2.供热设施自动化水平较低 根据调查, 团部现有管网未设置调节装置, 造成管网水利失衡, 影响用户, 缺少自动化控制设备, 监控设施落后, 使锅炉运行时大多为”大流量、 小温差”的不经济运行方式, 造成管网的热损失较大, 热能、 电能及水资源存在极大的浪费。 3.环境污染 团部冬季大气污染以生产和生活燃料产生的废气为主, 形成煤烟型污染源, 其中以采暖燃煤烟气为最大的污染源。平房居民一般采用火炉采暖方式时, 烟气均直接排放, 首要污染物是总悬浮颗粒物, 其次是降尘, SO2、 Nox。 2.5编制供热专项规划的必要性 根据上述分析, 当前七十一团集中供热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尽管团部已经实施集中供热, 可是集中供热率较低, 还有很多居民冬季在使用小煤炉、 土暖气采暖, 这不但对团部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污染, 而且浪费能源。进一步深化实施集中供热项目建设, 加快取代以家用土暖气、 家用小火炉供暖的落后供热方式, 既可解决团部的供热问题又可改进大气环境、 节约能源, 为团部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 本次供热规划的编制将对团部集中供热建设起到规划指导作用, 对改进七十一团大气环境、 提升集镇服务功能、 加快集镇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 供热规划综述 第三章 供热规划综述 3.1规划背景 城镇集中供热系统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 体现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是城镇综合服务功能高低的具体体现。发展城镇集中供热已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一项基本政策, 是国家能源政策的具体体现。随着国家有关节能政策贯彻落实的逐步深入, 人们充分认识到发展集中供热不但是一项温暖工程, 也是一项环境工程、 更是一件民心工程、 节能工程。集中供热不但能给城市提供稳定、 可靠地高质量热源, 改进居民生活环境, 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且能明显发挥规模效益作用, 节约能源, 有效减少城市污染, 节省城市建设用地, 落实科学发展观等诸多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兵团城镇化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层面, 各师团场转型态势显现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确定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深入实施稳疆兴疆、 富民固边战略, 始终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 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 始终把保障和改进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发展进步的基本前提, 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中央十八大的胜利召开以及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 中央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和兵团六届十次全委( 扩大) 会议精神 为兵团实现跨越式发展、 长治久安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加快兵团发展具体政策及全方位的对口援疆政策, 为各师团场城镇化、 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可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此背景下, 一方面兵团自上而下 地对团场城镇建设提出特色化的要求; 另一方面, 由于空间发展动力发生变化, 农业经济主导向二、 三产业主导转变, 各团场自上而下地出现了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确定新疆工作的目标任务是, 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 符合新疆实际的发展道路,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到 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进, 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 民族团结明显加强, 社会稳定明显巩固; 到2020年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 人民富裕、 生态良好、 民族团结、 社会稳定、 边疆巩固、 文明进步、 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国家关于新疆稳定发展的政策目标任务是七十一团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宏观背景。 2.认真贯彻兵团城镇化建设现场会精神,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迫切要求 推进城镇化、 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既是中央对兵团的要求, 也是兵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兵团要依托政策优势、 资源优势、 区位优势和组织优势, 以城镇化为载体, 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 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 引导人口向城市( 镇) 、 产业向园区、 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着力解决兵团产业层次低、 经济效益不高、 发展不平衡、 综合实力弱的问题, 促进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和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显著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和在自治区经济中的地位。按照《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兵团城镇化的若干意见》( 新兵 发【 】13号) 的要求, 从整体推进、 完善城镇发展布局, 聚合资源, 提升城镇发展动力, 改进民生, 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区域统筹, 提高设施保障能力, 规划先行, 规划指导, 提高城镇化管理水平, 依据城镇总体规划, 编制切合实际的、 科学合理的、 统筹协调的市政专业专项规划, 对今后的市政建设发挥规划指导意义。 3.2编制依据 ●基础资料 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七十一团团部( 霍斯乌特开勒镇) 总体规划》( -2030) ( 新疆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 2、 七十一团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及原始数据 ●规范和标准 1)《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 ; 2)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 ; 3)《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98; 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 ; 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 6)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 ; 7)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 ; 8) 《严寒和寒冷的确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 ; 9)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新疆 实施细则》XJJ001- ; 10)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 11)《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3087- ; 1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 13)《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 ; 1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 15)《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3.3指导思想 1、 为了贯彻国家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基本国策, 充分利用资源, 保障能源安全供应, 优化能源结构, 促进经济生产可持续发展, 提升城市综合发展水平与竞争力; 综合考虑生产、 资源、 发展和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 2、 规划遵循近期与远期结合、 生产与民用结合, 合理布局, 全面安排, 分期实施; 在规划设计方案上, 采用集中供热为热源, 达到节约能源、 改进环境、 减少占地、 综合利用、 降低投资的目的, 实现区域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三者的高度统一。 3、 本次供热专项规划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一团 总体规划》( -2030) , 在供热专业规划方面的细化及改进, 将为七十一团的供热建设和发展提供依据。 3.4规划原则 本次供热专项规划以”西部大开发”、 ”新型工业化道路”、 ”科学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国家”两型社会”建设试点与推广、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规划指导原则, 以谋划大跨越、 大建设、 大发展, 加速新型工业化、 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 坚定不移地实施”强农、 兴工、 促旅、 重文、 活水、 宜居、 育人”的发展战略, 坚持”远近结合, 以近期为主, 合理布局, 统筹安排”的总方针, 体现”安全、 节能、 经济”的总原则。其具体原则如下: 1.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指导思想, 从团部的实际情况出发, 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相关规定, 重视采用新技术、 新工艺和新设备的项目建设要求; 2.坚持环境保护与节约能源相结合的基本国策; 3.着力解决影响供热安全、 节能和经济方面的突出问题, 实现供热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协调的统一; 4.供热规划坚持反应真实情况、 解决实际问题、 力求基础数据详实, 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 5.提高供热系统安全保障和热能利用率。 6.坚持以节能促进发展、 积极推进供热计量收费; 7.安全生产原则: 要满足防火、 防爆、 防震、 防地质灾害要求。 8.积极采用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 3.5规划期限和范围 ●规划期限 近期: -2020年; 远期2021年-2030年 ●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七十一团团部( 霍斯乌特开勒镇) 总体规划》( -2030) 规定的霍斯乌特开勒镇镇区用地规模相一致。规划范围总面积为291.15公顷。 3.6规划目标 科学、 合理和切实可行的指导七十一团供热事业的发展, 使其具有合理性及可操作性, 达到优化能源结构,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改进环境质量的目的。 第四章 规划热负荷 第四章 规划热负荷 4.1热负荷分类 4.1.1热负荷类型 1.民用热负荷: 它包括采暖、 通风、 空气调节和热水供应。民用热用户一般以热水为热媒, 使用热媒的参数( 温度、 压力等) 也较低。 2.工业热负荷: 工业热负荷包括生产过程中用于加热、 烘干、 蒸煮、 清洗、 熔化等工艺过程的用热; 或作为动力用于驱动机械设备(如汽锤、 汽泵等)工业热用户常采用蒸汽为热媒, 热媒的参数较高。 4.1.2热负荷确定 根据总体规划、 结合当前团部的供热现状, 本次供热规划热负荷仅包括采暖热负荷, 工业负荷由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用热设备的形式、 工艺过程、 性质, 自行解决; 4.2热指标 4.2.1当地采暖计算参数 1.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16.9℃ 2.采暖室外平均温度: -3.9℃ 3.基本地震烈度: 8度; 4.采暖期天数: 165天 5.冬季主导风向: 西北风 4.2.2热指标确定 采暖综合热指标是供热项目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参数, 直接影响到热源大小的确定及供热管网设计的经济性, 依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34- ) 推荐指标范围, 同时参照镇区供热经验及周边地区供热指标值, 并根据地区差异、 城镇住宅、 办公、 学校、 工厂等建筑使用类别的不同以及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使用特点, 并结合近期团部所在地区现有建筑的耗热情况及今后在节能设计方面的发展, 分别确定各类建筑物的耗热指标。 既有非节能居住建筑采暖综合热指标取65W/㎡; 既有非节能公共建筑综合采暖热指标取70w; 新增及节能改造建筑热指标分别为: 居住建筑45W/㎡; 公共建筑60W/㎡; 工业建筑80W/㎡; 仓储建筑40W/㎡; 4.3规划采暖面积 根据总体规划的用地布局和建设时序, 近期( 2020年) 团部总采暖面积为50万㎡, 其中居住采暖面积30万㎡, 占近期总采暖面积比例为60%, 公共建筑采暖面积20万㎡, 占近期总采暖面积比例为40%。 远期( 2030年) 团部总采暖面积为88万㎡, 其中居住采暖面积50万㎡, 占近期总采暖面积比例为57%, 公共建筑采暖面积38万㎡, 占近期总采暖面积比例为43%。 4.3.1近期面积预测 近期( 2020年) 总采暖面积为50万㎡。 4.3.2远期面积预测 远期( 2030年) 总采暖面积为88万㎡供热面积。 4.4规划热负荷 根据各个地块预测的采暖面积和确定的综合热指标计算, 近期( 2020年) 团部总采暖热负荷为33.5MW, 其中居住采暖热负荷为15MW, 公共建筑采暖热负荷为9.5MW,工业建筑采暖热负荷为9.5MW, 工业建筑采暖热负荷为9MW. 远期( 2030年) 团部总采暖热负荷55.3MW, 其中居住采暖热负荷为23.6MW公共采暖热负荷建筑采暖热负荷为10.5 MW, 工业建筑负荷为21.1MW。 4.4.1采暖热负荷 1.近期采暖热负荷预测 根据上述测算的供热面积和热指标, 近期总热负荷为33.5MW。 2.远期采暖热负荷预测 根据上述测算的供热面积和热指标, 远期总热负荷为55.3MW. 4.4.2工业热负荷 工业生产负荷主要由各个企业有组织的联合建设, 本项目暂不考虑生产负荷, 近期考虑工业厂房建筑的采暖热负荷。 4.4.3生活热水负荷 团部居民生活热水均有家用燃气热水器、 电热水器或太阳能热水供给, 由于太阳能热水器、 燃气热水器节能环保, 应鼓励其发展。 4.5规划耗热量计算 1.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16.9℃ 2.采暖室外平均温度: -3.9℃ 3.基本地震烈度: 8度 4.采暖期天数: 161天 5.冬季主导风向: 西北风 采暖平均负荷利用小时 全年总耗热量 其中: 全年耗热量(GJ) 采暖设计热负荷((KW) 采暖天数 采暖室内计算温度(℃) 采暖平均室外计算温度(℃)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4.6采暖热负荷延续曲线 根据本规划供热范围内的设计热负荷以及室外采暖计算参数, 采用《集中供热设计手册》中推荐的数学方法绘制出本规划的热负荷延续曲线。 详附图:近.远期采暖热负荷曲线图。 第五章 热源计划 第五章 热源计划 5.1现有可利用热源 七十一团团部现状锅炉房建于 , 位于七十一团淀粉厂以北, 当前装机2台7MW热水锅炉, 锅炉均为单层布置, 采用螺旋除渣机除渣、 炉前电葫芦上煤、 水处理系统采用钠离子交换器, 烟囱为钢制烟囱, 鼓引风机、 除尘器露天布置。 现状热源由于投产时间不久, 当前设备运行正常, 近期可继续使用。 5.2热源规划 5.2.1热源确定原则 1.应能有效的燃烧所采用的燃料, 有较高的热效率和能适应热负荷的变化; 2.应有利于环境保护; 3.应能降低基础建设投资和减少运行管理费用; 4.应选用机械化、 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锅炉; 5.宜选用容量和燃烧设备相同的锅炉, 当选用不同容量和不同类型的锅炉时, 其容量和类型不宜超过2种。 5.2.2厂址选择原则 1.应力求靠近热负荷中心, 并便于引出热力管线, 使室外管网布置在技术、 经济上合理。 2.应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 便于燃料储运和灰渣排除, 并宜使人流和煤、 灰车流分开。 3.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环保标准、 防火规定及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4.应位于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 以尽量避免地基作特殊处理。 5.应避免烟尘和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锅炉 房厂址选择应在冬季盛行风向的下风侧。 5.2.3规划方案 ●供热方式 当前现状锅炉的供热方式采用间接供热, 供热半径约为1公里; 随着团部的发展, 建成区区域的扩大, 规划期末供热半径约为1.5公里。 因此本规划供热还是采用间接供热。 ●热源方案 根据4.4节热负荷预测, 近期热负荷33.5MW, 远期55.6MW。 本规划根据团部近远期规划热负荷大小及分布, 拟在现有热源厂区内, 新建一座锅炉房; 近期装机1台29MW热水锅炉, 供热参数如下, 届时近期热源总装机为( 29) +( 2*7) =43MW. 远期在增加1台29MW热水锅炉, 至规划期末( 2030) , 热源总装机规模为72MW, 能满足团部规划期内对热负荷的需求。 单台29MW锅炉参数如下: 额定供热量: 29MW 工作压力: 1.25Mpa 供.回水温度: 115/70℃ 适用燃料: 二类无烟煤 ●热源选址 现有热源位于文明路西面, 与总体规划热源位置一致, 根据总体规划, 厂区规划占地面积为2.48万㎡。厂区地势平坦, 交通、 用电、 用水便利, 距离规划负荷中心较近, 同时处于团部冬季最大平率风向下风侧, 对团部影响较小。 因此, 本规划新建锅炉房厂址位于现状热源厂区内。 5.3其它热源 由于热用户的特点和要求也多种多样, 不可能100%普及集中供热, 可考虑其它的清洁能源, 如太阳能、 地热、 燃油、 燃气、 电力等作为城市供热的补充热源。 本规划确定团部的供热应以集中供热为主, 其它清洁能源为供热补充方式, 确保供热的安全性、 经济型。结合团部现状, 以下几种清洁能源的供热方式, 将作为团部供热的较好补充。 太阳能: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天然能源, 如能充分利用, 将是取之不尽的。但太阳能品位较低, 收集难度较大, 相对来说投资较高, 加之太阳能受天气因素的影响较大, 故其不适合作采暖热源, 而适合作为生活热水供应的能源。 因此, 应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器来解决生活热水负荷。 燃气供应(壁挂炉): 燃气供热相对于燃煤来说, 没有灰渣排放, 没有烟尘污染。油和天然气属清洁能源, 但油和天然气的价格制约了其向供热领域的发展, 初步估算, 燃气的供热价格是燃煤供热价格的2-3倍, 因此不适合大规模的推广, 可是燃气供热适合集中供热未达到的边缘地带, 能够作为补充热源使用。 5.3集中供热与分散供热比较 5.3.1计算依据 5.3.2节煤量 采用集中供热比分散供热近期节约原煤2407吨, 远期节能原煤3974吨, 节能效果比较明显。 第六章 供热系统规划 第六章 供热系统规划 6.1供热介质及参数 6.1.1供热介质 供热介质的选择应根据用户负荷的性质来确定, 一般集中供热系统使用的供热介质有蒸汽和热水; 一般, 对于生产工艺负荷以蒸汽为供热介质, 对于供暖和生活热水供应以热水为供热介质。 由于本项目的用户负荷以为供暖热负荷为主, 因此选择供热介质为热水。 6.1.2供热参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