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建筑史图表整理.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873898 上传时间:2024-10-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建筑史图表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建筑史图表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 国 建 筑 史 一、原始社会(距今9000-4000年) 朝代 年代 代表建筑 历史特点 建筑特点 建筑技术 备 注 仰韶文化 (距今9000-4000年) 1.浙江余姚河姆渡 最早木结构建筑 干阑式木结构 榫卯技术出现 长江流域;母系氏族 2.西安半坡村遗址 木骨泥墙半地穴式建筑 大房子 黄河流域 原始社会时期聚落 3.陕西临潼姜寨 最早典型的农耕聚落 龙山文化 父系氏族 1.房屋面积比仰韶时期小,有窖穴; 2.建筑技术进步为地面铺“白灰面”; 3.建筑构造技术中出现石灰干燥、陶化以及彩绘装饰做法 4.建筑空间出现“吕”字形平面 木结构的特点:1.穿斗式:云南白族民居; 2.抬梁式:北京四合院; 3.井干式: 4.干阑式:广西侗族民居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朝代 年代 代表建筑 历史特点 建筑特点 建筑技术 备 注 夏 前2070年~前1600年 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末商初宫殿遗址 最早的廊院式建筑 1.两处遗址,一号宫殿最大,二号最完整 2.未见瓦,“茅茨土阶”。 1.奴隶社会大发展时期 2.大量使用青铜器、已有甲骨文 3.商——我国城市雏形出现。 商 前1600年~前1046年 1.郑州商城 商王仲丁的隞都 2.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规模较大的廊院式木架夯土建筑。 3.黄陂盘龙城商城遗址 夯土台基上并排三座殿堂 4.河南偃师尸沟乡早商遗址 5. 殷虚 建于长方形土台上,长面朝前,有纵有横,布局已具庭院的雏形,世界文化遗产。 西周 前11世纪~前771年 1.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中国第一四合院 1. 严格的等级制度,出现, 《周礼考工记》“三朝五门” 春秋战国成书,记述周代王城建设制度。 2.瓦的发明, 脱离了“茅茨土阶” 2.湖北圻春 干阑式建筑 干阑式建筑 春秋 前770年~前476年 秦都城雍城 出土了36cmx14cm*6cm青灰色砖、花纹空心砖; 备注:1.人物:鲁班 2.高台建筑—高台榭、美宫室 3.开始修长城 4.瓦大量使用 5. 有建筑装饰 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末商初宫殿遗址 殷虚 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秦都城雍城 三、封建社会前期(公元前475年~公元581年) 朝代 年代 代表建筑 历史特点 建筑特点 建筑技术 备 注 战国 前475年~前221年 河北平山县—铜板错金银的“兆域图” 最早的建筑总平面图 1.城市规模扩大 2.木工已有很高水平,棺椁有多样的榫卯 秦 前221年~前206年 秦始皇的陵墓—骊山陵 阿房宫 秦都、宫殿不遵周礼,采用“东西堂” 1.修驰道、筑长城 2.石结构、拱券、叠梁、木结构趋于成熟 汉 前206年~220年 1. 汉长安城 (在唐长安西北房) 第七大城 1.有椒房、温室殿、冰室等防寒祛暑房 2.内部格局无轴线序列和空间对称 1. 汉长安规划者—阳延成 2. 外来文化影响:西域宗教、琉璃、辟邪 3. 秦砖汉瓦与汉砖 2.洛阳白马寺 最早见于我国史籍的佛教建筑 3.四川雅安高颐墓阙 墓仍土圹木椁墓,用“黄肠题凑” 4.山东孝堂山石阙 一斗三升斗拱 三国 220~265年 河北临章县曹魏邺城 中国第一座轮廓方正的都城 有中轴线,有明确的分区 魏晋、南北朝 265年~ 581年 河南登封嵩山嵩岳寺塔 最早的佛塔(北魏)12边形密檐式塔 1.南北朝:琉璃使用于屋面; 2.砖石构件在墙体上的运用; 3.家具和少数民族汉化阶段 1.建筑最大成就:佛寺、佛塔、石窟寺的出现 1.北魏:杨衔之 2.舍宅为寺,南北朝盛行。 3.坞壁与民居 4.除北周外,都城与宫殿均不遵周礼,采用“东西堂”;5.东晋与南北朝自然山水风景园林奠基时期; 6.客家文化产生阶段 甘肃敦煌莫高窟 开凿年代最早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开凿年代最晚 河北义慈惠石柱 北魏洛阳城 第二大城 总结:综观此阶段历时900余年,以汉代为高潮。 1.中国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到汉代已经确立。 2.木构架体系、院落式布局等特点已基本定型。后期由于佛教哲学与艺术的传入,以及中国哲学中玄学的兴起,建筑形象趋于雄浑而带巧丽的风格。 四、封建社会中期(公元581年~公元1279年) 朝代 年代 代表建筑 历史特点 建筑特点 建筑技术 备 注 隋 581年~ 618年 大兴城 古代规模最大的城 新建的一座都城;宇文恺规划 1.有规划地建城(后改唐长安城) 2.石结构拱券技术 河北赵县安济桥 最早的一座敞肩拱桥,比欧洲同类桥梁早1200年;李春设计 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 方形的单层石塔 唐 618年~ 907年 唐长安城 都城规模最大的城 里坊制,为封闭型 隋唐洛阳城 第五大城 1.世俗儒家影响 2.将大兴城改称长安城,作为都城(西安),继续完善。后在长安城东北隅城墙之外修建一座大明宫,逐渐 成为唐代的政治中心。 3.大明宫逐渐成为唐代的政治中心,麟德殿为明清正殿太和殿的3倍 4.轴心舍:即工字形殿的唐代名称,用于官署; 5.唐帝王陵墓多为“因山为穴”(18座中有16座) 6.七大城市排名:1唐长安、2北魏洛阳、3明清北京城、4元大都、5隋唐洛阳、6明南京、7汉长安 明堂(现无) 唐代最宏伟的建筑 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 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 山西五台佛光寺东大殿 1.现存唐木建筑中最大、质量最好的一个木构建筑 2.只用插手,无侏儒柱; 3.木构用料已具模数,斗拱功能分明,减柱造。 4.金厢斗底槽,屋顶平缓、出檐深远造型庄重美观。 西安大慈恩寺的大雁塔 楼阁式塔; 砖塔 唐塔多为为方形平面;单层塔壁;以木楼板木扶梯分层 西安兴教寺玄奘墓塔 西安荐福寺小雁塔 密檐式塔 河南登封法王寺塔 云南大理寺千寻塔 山西平顺明惠大师塔 单层塔;多属高僧墓塔 河南登封净藏禅师塔 已知唐塔中用八角形平面的首例 洛阳白马寺 河北赵县安济桥 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 雅安高颐墓阙 神通寺四门塔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嵩山嵩岳寺塔 大雁塔 玄奘墓塔 小雁塔 登封法王寺塔 大理寺千寻塔 明惠大师塔 净藏禅师塔 朝代 年代 代表建筑 历史特点 建筑特点 建筑技术 大学生购买力有限,即决定了要求商品能价廉物美,但更注重的还是在购买过程中对精神文化爱好的追求,满足心理需求。备 注 §8-2购物环境与消费行为 2004年3月20日五代 907年~ 、DIY手工艺市场现状分析960年 在我们学校大约有4000多名学生,其中女生约占90%以上。按每十人一件饰品计算,大概需要360多件。这对于开设饰品市场是很有利的。女生成为消费人群的主体。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由唐代方形单层塔壁转变为宋代多边形平面、有塔心室的首例 1.由席地危坐到垂足坐的转变(家具大变革) 标题:大学生“负债消费“成潮流 2004年3月18日2.哲匠喻浩《木经》 (2)物品的独一无二南京栖霞山舍利塔 加拿大beadworks公司就是根据年轻女性要充分展现自己个性的需求,将世界各地的珠类饰品汇集于“碧芝自制饰品店”内,由消费者自选、自组、自制,这样就能在每个消费者亲手制作、充分发挥她们的艺术想像力的基础上,创作出作品,达到展现个性的效果。石塔 二、大学生DIY手工艺制品消费分析 宋 960年~ 1279年 宋建都汴梁(河南开封) 城市的里坊制被突破,形成开放城市。 宋朝宫殿创造性发展是御街千步廊制度; 另一特点是使用工字 型殿 1.汴梁地处南北两种建筑风格之间,同时受北方唐代的壮硕与南方五代秀丽风格的影响,形成了宋代的建筑风格。 2.风格趋于精致绮丽,屋顶形式丰富多样,装修细巧,门窗、勾阑等棂格花样很多。 3.李诫著《营造法式》 :确立“以材为祖、材分八等”统一模数制度 4.宋代家具改革:由跪坐的几案发展为垂足坐的桌椅。 5.造园之风甚烈,宋徽宗的“艮岳”更成为亡宋的导火线。 6.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建筑规模不大,但精致,属南方风格,多采用穿斗架,具南方地方风格。 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 现存最高砖塔84m 河南开封佑国寺塔 第一座琉璃面砖塔 “铁塔” 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 现存最高石塔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 留存至今的木构殿堂 “副阶周匝”道教 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虎丘云岩寺塔 栖霞山舍利塔 开元寺料敌塔 佑国寺塔 开元寺双石塔 太原晋祠圣母殿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朝代 年代 代表建筑 历史特点 建筑特点 建筑技术 备 注 辽 916年~ 1125年 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山门和观音阁 现存最大木构楼阁 观音阁外观2层,内部3层,中间有一层夹层 1. 辽的统治者积极吸取汉族文化,其建筑可直视为唐代建筑的延续 2. 两个均为“金厢斗底槽”。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现存年代最早独一无二的楼阁式木塔 外观5层,有4个夹层,实为9层; 夹层有斜撑,合乎力学原理 金 1115年~ 1234年 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 减柱造的极端之例,只有2根柱 1.减柱造、移柱造之风盛行,被认为“制度不经” 2.在中都兴建的宫殿被成为“工巧无遗力,所谓穷奢极侈者”;开中国建筑用色强烈之始。 北京卢沟桥 联拱石桥,265m,石狮子极多 独乐寺的山门1 独乐寺的山门2 独乐寺的观音阁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佛光寺文殊殿 总结:综观此阶段历时700余年,以唐代为高潮。 1.长安城规模之大,被列入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城市中的世界第一。 2.唐代是中国建筑发展的最高峰,建筑群布局舒展,前导空间流畅,个体建筑结构合理有机,斗拱雄劲。建筑风格明朗、雄健、伟丽。 3.本阶段中国建筑体系达到成熟。 五、封建社会后期(公元1279年~公元1911年) 朝代 年代 代表建筑 历史特点 建筑特点 建筑技术 备 注 元 1279年~ 1368年 元大都(位于北京) 第四大城;为元代在建筑上最重大的成就。 1.设计人刘秉忠和阿拉伯人也黑迭儿; 2.符合《周礼考工记》“王城之制”,符合“方九里,旁三门,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矩。 元大都规划周密,街道平直,市政完备。郭守敬引西山和昌平水源解决了漕运问题; 1. 多用工字殿,此乃继承宋代传统 ,多使用多彩琉璃、高级木料紫檀、金色红色装饰、壁上挂丝毛制品的帐幕等。 2. 元宫殿多采用工字殿(继承了宋代传统) 道教永乐宫 1.古建筑迁至芮城; 2.壁画著称 原址山西永济,修三门峡而移建芮城,是我国文物保护迁建古建筑较成功的一例。 3. 木构建趋于简化,用料及加工都较粗放。主要表现为斗拱缩小,柱与梁直联,澈上明造,仍在使用减柱造。 4. 戏台建筑很多,至今山西临汾有多处元戏台。 5. 四合院建筑:北京元后英房四合院遗址。 北京妙应寺白塔 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藏式佛塔 1.新的建筑类型; 2.覆钵式塔(喇嘛塔); 河南登封观星台 最早的观星台 1.新的建筑类型 郭守敬建 居庸关云台 原是过街塔的塔座,上原有三座覆钵式塔 道教永乐宫 北京妙应寺白塔 河南登封观星台1 河南登封观星台2 居庸关云台 朝代 年代 代表建筑 历史特点 建筑特点 建筑技术 备 注 明 1368年~ 1644年 明南京城 第六大城 新辟新区,不规则布局 1. 北京城为明成祖在元大都基址上建设; 2. 北京城重要建筑均采用楠木,规模造型严谨规整; 3. 制砖成熟、发达,开始砖砌长城;出现了完全不用木料,以砖拱券为结构的无梁殿; 4. 明琉璃制品达到了极高水平; 5. 明家具用花梨、紫檀木,构件断面小,榫卯严谨密实,不多加装饰,造型与受力相符; 6. 《园冶》明末江苏人计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7. 明宫殿、坛庙、陵墓的主力来自江南,蒯祥、徐杲最为杰出 北京城 第三大城 宫殿规划设计严整,造型壮丽,功能完备,院落式建筑群的最高典范 南京灵谷寺的无量殿 砖拱券为结构的无梁殿 南京报恩寺塔 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毁于太平天国) 琉璃塔 山西大同九龙壁 琉璃建筑 广胜寺上寺飞虹塔 塔身砖砌,外贴琉璃砖 北京正觉寺金刚宝座塔 为中国佛塔增加的一种类型,仿印度佛陀伽耶大塔。 南京灵谷寺的无量殿 山西大同九龙壁 广胜寺上寺飞虹塔北京 正觉寺金刚宝座塔 朝代 年代 代表建筑 历史特点 建筑特点 建筑技术 备 注 清 1644年~ 1911年 皇家苑囿的建设 北京西郊所建的三山五园 清最突出的建筑成就 翁山(万寿山): 清漪园(颐和园) 玉泉山 : 静明园 香山 : 静宜园、畅春园、圆明园 1. 定都北京,没有沿用过去每改朝换代均要焚毁前宫室以煞王气的传统,继续使用明代的紫禁城,在使用中加以完善。 2. 雍正十二年(1734年)颁布了《工程做法则例》,改宋式的以“材”、“契”为模数的方法为以“斗口”为模数,简化了计算,标准化程度提高。 3. 七世世系的“样房”雷氏家族,人称“样式雷”,他们制作的建筑模型称为“烫样” 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周围的“外八庙” 结合山坡地形,仿建布达拉宫等建筑,融合了汉藏两式建筑而有所创新,使中国建筑有了一个新的发展。 拉萨布达拉宫 最大的喇嘛教寺院 汉藏混合式建筑 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江南名园 寄畅园(明,无锡);留园、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网师园、环秀山庄(苏州)、个园、小盘谷(扬州)、瞻园(南京) 总结:综观此阶段历时600余年,其中除元代受宋代影响外,呈现出若干新的趋向。 明清建筑则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建筑的最后一个高潮。 明代在经历数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以后以一切恢复正统的国策,建筑方面制定了各类建筑的等级标准。 明代修建的紫禁城宫殿、天坛、太庙、陵墓等都是规则严整的杰出之作。 清代的造园和创造出体量极大的汉藏混合式建筑也是值得肯定的发展。 (一)隋唐长安 (二) 北魏洛阳城 (三)明清北京城 (四)元大都 (五) 隋唐洛阳 (六)明南京 (七)汉长安 曹魏邺城(中国第一座轮廓方正的都城) 北京四合院 六、中国建筑常识提要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 一、木构架体系,“墙倒屋不塌” (一)重视台基 为防止木柱根部受潮,抬高基座。逐渐台基的高低与形式成为显示建筑物等级的标志。 (二)屋身灵活 可亭、可仓、可室、可厅 (三)屋顶呈曲线或曲面 (四)重要建筑使用斗拱 斗拱原为起承重作用的构件,随着结构功能的变化,斗拱成为建筑物等级的标志。 (五)装饰构造而不去构造装饰 二、院落式布局 中国的宫殿、庙宇、衙署、住宅等都属院落式。院落式平房比单幢的高层木楼阁在防救火灾方面大为有利。 三、规划的城市 《周礼考工记》 四、山水式园林 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五、特有建筑观 视建筑等同于舆服车马,不求永存。从来不把建筑作为一门学术。崇尚俭朴。 城市 城市形成 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最早的城市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商代出现了我国城市雏形。 历代都城规模大小顺序 1. 隋大兴城(唐长安城) 2. 北魏洛阳城 3.明清北京城 4.元大都 5.隋、唐洛阳 6.明南京城 7.汉长安城 中国的五大(七大)古都 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 七大古都:以上五处加安阳、杭州 《周礼考工记》 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都是与《周礼考工记》之王城之制最接近的。春秋战国成书,记述周代王城建设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 平遥古城、丽江古城 里坊制 宋汴梁、临安转变为开发型,沿街设肆,沿街设住房。 宫殿 周制三朝五门 外朝——决定国家大事;治朝——王视事之朝;内朝——办理皇族内部事务及宴会。 东西堂制 大朝居中,两侧为常朝。汉代开东西堂制之先河,晋、南北朝(北周出外)均行东西堂制。隋及以后均行三朝纵列之周制。 宋朝宫殿 创造性发展是御街千步廊制度;另一特点是使用工字型殿。 元代宫殿 喜用工字形殿。用多种色彩的琉璃,金红色装饰,挂毡毯毛皮帷幕。 坛庙 坛——祭祀天、地、日、月、桑农等自然物的建筑。庙——祭祀帝王祖先的建筑。圜丘——祭天的坛。 宗教建筑 佛寺布局的演变 以塔为主,前塔后殿,塔殿并列,塔另置别院或山门前,塔可有可无。 明、清佛寺建筑典型布局 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配殿,藏经楼,另附各种院。 佛教四大名山 1.山西五台山(文书菩萨道场); 2.四川峨眉山(普贤); 3.安徽九华山(地藏); 4.浙江普陀山(观音)。 道教名山 江西龙虎山、江苏矛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山东崂山、陕西华山 道教建筑的特点 1.以“宫”、“观”、“院”等命名; 2.所奉神像蓄发长髯,穿中试衣袍;3.不以塔为膜拜对象;4.常有洞天福地园林布置。 伊斯兰教 1.不供偶像;2.设朝圣地麦加朝拜的龛;3.不用动物图像作装饰,用可兰经文、植物及几何图案作装饰;4.设有邦克楼,望月楼,浴室等。 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寺 1.广州杯圣寺(俗名狮子寺);2.泉州清净寺(俗名麒麟寺);3.杭州真教寺(俗名凤凰寺);4.扬州仙鹤寺。 中国佛塔五种类型 1.楼阁式塔 2.密檐塔 3.单层塔 4.喇嘛塔 5.金刚宝座塔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山东济南禅通寺四门塔 北京妙音寺白塔 北京大正觉寺金刚宝座塔 住宅 庭院式 四合院;江浙四水归堂;云南一颗印;土楼(主入口不能朝北,祠堂为中心,中轴对称单元式住宅);吊脚楼(四川、贵州) 窑洞式 河南、山西、陕西 毡 包 内蒙古、新疆(阿里旺)、青海 碉 房 藏族 干阑 西南少数民族;广西壮族;云南傣族 新疆维吾尔族住宅 构造、部件及装修 木构件两种形式 屋顶的五种主要形式(另有盝顶、盔顶) 抬梁式 穿斗式 庑殿顶 歇山顶 悬山顶 硬山顶 攒尖顶 斗拱演变 清代彩画 四种底盘 由大而小 由简而繁 由雄壮而纤巧 由结构的而装饰的 由真结构的而假结构的 分布由疏朗而繁密 由尊至卑: 和玺、旋子、苏式 金厢斗底槽 单槽 双槽 分心槽 建筑颜色等级 春秋红最显贵;清代黄最显贵;以下:赤、绿、青、蓝、黑、灰 副阶周匝:在主题建筑之外加一圈回廊。 其他 历代建筑哲匠 春秋—鲁班,汉—阳城延,北魏—杨衔之,隋—宇文恺,五代—喻皓,宋—李诫,明—蒯祥,清—样式雷 宋《营造法式》作者李诫 明《园冶》作者计成——“由绘而园,水石之外,旁及土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老子《道德经》——“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萧何在向刘邦解释为什么未央宫要建得壮丽——“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 七、中国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33项) 1.明清皇宫【北京故宫(北京),1987.12 ; 沈阳故宫(辽宁),2004.7】 2.秦始皇陵(陕西,1987.12) 3.敦煌莫高窟(甘肃,1987.12) 4.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北京,1987.12) 5.长城【北京,1987.12; 辽宁九门口长城(水上长城)2002.11】 6.武当山古建筑群(湖北,1994.12) 7.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西藏,1994.12; 大昭寺,2000.11;罗布林卡,2001.12) 8.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河北,1994.12) 9.曲阜孔府、孔庙、孔林 (山东,1994.12) 10.庐山国家公园 (江西,1996.12) 11.平遥古城(山西,1997.12) 12.苏州古典园林(江苏,拙政园、网师园、留园和 环秀山庄,1997.12;艺圃、藕园、沧浪亭、 狮子林和退思园,2000.11) 13.丽江古城(云南,1997.12) 14.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 (北京,1998.11) 15.北京皇家祭坛--天坛(北京,1998.11) 16.大足石刻 (重庆,1999.12) 17.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安徽,2000.11) 18.明清皇家陵寝 【明显陵(湖北)、清东陵(河北)、 清西陵(河北),2000.11 ;明孝陵(江苏)、 十三陵(北京),2003.7 ;盛京三陵(辽宁),2004.7】 19.龙门石窟(河南,2000.11) 20.青城山和都江堰(四川,2000.11) 21.云冈石窟 (山西,2001.12) 22.高句丽王城、王陵和贵族墓葬(吉林,辽宁;2004.7.1) 23.澳门历史城区(澳门,2005) 24.殷墟(河南,2006.7.13) 25.开平碉楼与村落(广东,2007.6.28) 26.福建土楼(福建,2008.7.7) 27.五台山(山西,2009.6.26) 28.登封“天地中心”历史建筑群(河南,2010.8.2) 29.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浙江,2011.6.29) 30.元上都遗址 (内蒙古,2012.7.6) 31.哈尼梯田(云南,2013.6) 32.中国大运河(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 河南和安徽,2014.6) 33.“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河南、陕西、 甘肃、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共有】, 2014.6) 世界自然遗产(10项) 1.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1992.12) 2.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四川,1992.12)    3.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湖南,1992.12) 4.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云南,2003.7) 5.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卧龙、四姑娘山和夹金山(四川,2006.7) 6.中国南方喀斯特 (云南、贵州、重庆,2007.6.28; 重庆、广西、贵州,2014.6) 7.三清山国家公园(江西,2008.7.7) 8.中国丹霞(贵州、福建、湖南、广东、江西、浙江, 2010.8) 9.澄江化石遗址(云南,2012.7.6) 10.天山(新疆,2013.6) 世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4项) 1.泰山(山东,1987.12) 2.黄山(安徽,1990.12) 3.峨眉山风景区及乐山大佛风景区 (四川,1996.12) 4.武夷山(福建,1999.12) 习题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