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首件工程评估验收表
新建阿勒泰至富蕴至准东铁路S1标段
( DK1+250~DK16+000)
一般路基填筑首件工程
评估资料( 二)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阿富准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
目 录
文件名称
备注
第一册
首件工程评估申请表
首件工程评估验收表
首件工程标准化管理检查评估表
首件工程质量记录与资源配置检查评估表
路基填筑首件工程实体质量检查评估表
施工图核对
一般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技术交底
一般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一般路基填筑检验批
第二册
测量放样记录
验收质量试验报告
施工试验记录
第三册
施工日志
平行检验及见证资料
一般路基填筑首件工程工艺试验总结
主要进场人员报验单
进场施工机械、 设备报验单
测量仪器、 试验检测设备统计表及检定证书
路基首件工程评估申请表
工程项目名称: 新建阿勒泰至富蕴至准东铁路
工程项目名称:
新建阿勒泰至富蕴至准东铁路
首件里程
DK15+200-DK15+404
首件工程概况
一般路堤填筑首件工程, 起止桩号为DK15+200-DK15+404, 全长204m。主要施工内容: 路基以填方为主, 基床顶面宽7.8m, 最大填土高度4.883m, 最小填土高度3.225m, 平均填土高度4.12m。基床以下C组填料5455方, 基床底层A、 B组填料4940方, 基床表层A组填料1071方。
路基基床表层0.6m范围内采用A组填料, 基床底层1.9m范围采用A、 B组填料, 基床以下采用A、 B或C组填料。路基边坡坡率为1:1.5, 基床及以下路堤横坡坡率为4%。
所属标段
S1标
施工单位
单位名称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阿富准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
项目负责人
孙中会
联系人
于红利
电话
电话
开工日期
完工日期
申请评估时间
乌鲁木齐铁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阿富准监理站( 监理项目部) :
我单位已根据 《哈密铁路建设指挥部首件评估管理办法( 试行) 》的通知, 哈建指工〔 〕107号文件有关规定, 组织完成了 DK15+200-DK15+404 首件工程施工及自评。现申请对首件工程进行评估。自评报告详见附件。
施工单位负责人( 章) :
日期:
是否同意申请验收: □同意 □不同意
总监理工程师( 章) :
日期:
是否同意申请验收: □同意 □不同意
建设单位负责人( 章) :
日期:
施工合同段: S1标 编号:
首件工程评估验收表
工程项目名称: 新建阿勒泰至富蕴至准东铁路
施工合同段: S1标
首件工程名称及里程
一般路基填筑首件工程DK15+200-DK15+404
施工单位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阿富准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
我单位已根据 《哈密铁路建设指挥部首件评估管理办法( 试行) 》的通知, 哈建指工〔 〕107号文件有关规定, 组织完成了DK15+200-DK15+404首件工程施工, 自评合格, 现申请对工程批量生产, 请予以批准。
施工单位( 章) :
项目负责人:
日期:
监理单位验收结论:
结论: □同意 □不同意
项目监理机构( 章) :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结论: □同意 □不同意
建设单位( 章) :
负责人:
日期:
标准化管理检查评估表
检查项目
要求
管理类别
检查意见
备注
施工单位
施工图核对
组织实施
A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合理可行
B
作业指导书编制
齐全完备
A
技术交底
组织实施
A
管理制度
齐全完备
B
特殊工序专项施工技术措施
合理可行
A
问题处理、 现场整改
全面落实
A
施工总结
全面
B
首件评估资料
齐全完备
A
监理单位
监理实施细则
合理可行
A
开工报告审查
符合规定
B
监理总结
全面
B
首件评估资料
齐全完备
A
设计单位
设计技术交底
符合规定
A
设计总结
全面
B
评估验收结论:
参加检查评估单位及人员:
建设指挥部: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日期: 年 月 日
首件工程质量记录与资源配置检查评估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及数量
检查标准或要求
管理类别
检查意见
备注
一
质量记录
1
作业指导书
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
齐全、 完整
A
2
检验批资料
查看全部内业资料
签认齐全, 资料完整, 满足验标要求
B
3
地质核对
地质核对记录
按规定核对, 记录完整
A
4
施工记录
查看全部内业资料
真实、 完整
B
5
监理日志
查看全部内业资料
真实、 完整
B
6
工艺试验
工艺试验报告
齐全、 完整
A
7
质量检验
试验检测报告
及时完整
A
8
施工过程
施工记录
真实、 完整
B
9
监理过程
平行检验、 见证资料
真实、 完整
B
二
资源配置
1
技术管理人员
现场核查
满足作业指导要求
A
2
作业人员
现场核查
满足作业指导要求
B
3
机械设备配置
现场核查
满足工程化生产和作业指导书要求
B
4
测量仪器设备
现场核查
数量、 规格、 性能符合作业指导书要求
B
5
试验、 检测设备
现场核查
数量、 规格、 性能符合作业指导书要求
B
6
填料
现场核查
数量、 规格、 性能符合作业指导书要求
A
评估验收结论:
参加检查评估单位及人员:
建设指挥部: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日期: 年 月 日
路基填筑首件工程实体质量检查评估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及数量
检查结果或要求
管理类别
检测意见
备注
1
填料质量
基床表层填料粒径、 级配、 最大干密度
现场抽样进行筛分试验、 击实试验
抽检结果与试验检测记录相符
A
基床表层以下填料粒径、 级配、 最大干密度、 液塑限
料场或现场抽样进行筛分试验、 击实试验、 液塑限试验
抽检结果与试验检测记录相符
A
过渡段填料级配、 最大干密度
现场抽样进行筛分试验、 击实试验
抽检结果与试验检测记录相符
A
改良土的种类、 土粒径、 水泥或石灰的剂量、 拌和均匀
抽查试验资料, 必要时在拌和站或现场抽样进行液塑限、 EDTA滴定法
抽检结果与试验检测记录相符
A
2
填筑压实质量
填筑压实厚度
检查施工记录, 必要时现场检测
检测结果满足标准要求
B
填筑宽度、 平整度、 排水坡度
现场尺量抽查
检测结果满足标准要求
B
K30或Ev2、 EvD
现场抽样检测
检测结果满足标准要求
A
7天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抽查检测记录和报告, 需要时进行现场取样检测
检测结果满足标准要求
A
1
临时防排水
现场核查
畅通、 不影响路基安全和质量
B
2
工作流程区划分
现场核查
明晰、 合理
B
3
周围环境
现场核查
无污染
B
评估验收结论:
参加检查评估单位及人员:
建设指挥部: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日期: 年 月 日
新建阿勒泰至富蕴至准东铁路S1标段
( DK1+250~DK16+000)
一般路基填筑首件工程
评估验收资料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阿富准铁路项目经理部
施工图核对记录
项目名称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阿富准铁路工程项目经理部
图名
阿富准路基个别设计图
第一册 共一册
工程名称
一般路基填筑首件工程
图号
阿富准施( 路基) -2-10
里程
DK15+200-DK15+404
参加人员
一、 主要内容:
2月25日, 由项目总工程师孙中会组织工程管理部技术人员参加, 对施工图进行核对, 核对记录如下:
1.核对设计图上首件段填筑里程、 中边桩位置及原地面标高;
2.了解首件段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与设计是否相符;
3.首件段路基每个断面里程及位置填料方量与设计量核对。
4.确定DK0+000右侧18000m取土场位置, 对填料进行复查和试验, 确认填料类别。
二、 核对情况:
1.一般路基填筑首件段中边桩位置及原地面高程和设计相符, 具体见附件 《测量放样报验单》;
2.首件段工程路基基底覆盖层为粉土, 工点范围内无地表天然径流 符合设计要求;
3.本段路基填筑方式为一般路基分层填筑, 工点范围无特殊岩土。
记录人: 日期: 年 月 日
地质核对记录
工程项目名称: 新疆阿勒泰至富蕴至准东铁路 施工合同段: S1标
项目名称
新疆阿勒泰至富蕴至准东铁路
地点
DK15+200-DK15+404
工程名称
一般路基填筑首件工程
图号
阿富准施( 路基) -2-10
建设单位
乌鲁木齐铁路局哈密建设指挥部
参加人员
设计单位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参加人员
监理单位
乌鲁木齐铁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新建阿勒泰至富蕴至准东铁路监理站
参加人员
施工单位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参加人员
主要内容:
粉土分布于地表, 厚度0-1m,灰黄色, 稍密-中密, Ⅱ级普通土。部分花岗岩出露于地表或第四系, 肉红色, 块状结构。地表除人工灌溉渠外, 无天然径流发育, 未见地下水露头, 对工程无影响。
路基以填方形式经过, 现场勘查与原设计无明显差异。
记录人: 日期: 年 月 日
路基土石方施工技术交底
项目名称
新建阿勒泰至富蕴至准东铁路S1标
工程名称
路基工程
施工部位
路基各层填筑施工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1.工程概况
1.1阿富准线阿勒泰至红墩段( DK1+250-DK16+000) 路基长度13.715Km,路基断面方为118.8877万方, 其中填方106.8148万方, 挖方12.0729万方, 借方91.3455万方。
1.2主要工点类型有路基坡面防护、 风蚀路基工程、 风吹雪路基工程、 软弱地基处理工程。
1.3路基结构及填料
路基分为基床和基床以下路堤, 基床分为表层和底层, 表层厚度为0.6m,底层厚度为1.9m,总厚度为2.5m.基床表层选用A组填料, 填料的颗粒粒径不得大于150mm,基床底层选用A、 B组填料, 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200mm或摊铺厚度的2/3。基床以下路堤填筑C料及以上填料, 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00mm或摊铺厚度的2/3。
2.总体施工安排
计划于 6月20日开始路基填筑至 10月30日路基主体全部结束。
3.路基分部分项划分( 后附)
4.路基填筑工艺
4.1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以路基填筑工艺性试验确定的填料施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围、 松铺厚度和相应碾压遍数、 机械配套方案及施工组织方式为依据, 严格按照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标准和各项质量要求进行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根据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工艺性试验总结报告, 确定参数。
4.2工艺流程
路基填筑施工流程图
施工阶段
准备阶段
整修验收阶段
碾压区段
整修区段
平整阶段
填土区段
路基整修
洒水或晾晒
机械碾压
测量放样
基底处理
分层填筑
摊铺整平
检验签证
4.3工点概况
( 1) 本段路基除DK1+580-DK2+916、 DK3+750-DK3+950、 DK7+245-DK7+300、 DK8+420-DK8+520、 DK10+950-DK10+980五段为软弱地基段, 需要换填处理; 其余段落为一般路基填筑, 检测标准按附表7.1-1表进行; 一般路基填筑存在软弱土层, 在清除表土后承载力无法满足《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 TB10001- /J447- )中7.1.5条: I级铁路软弱土层地基基本承载力σ0大于150kPa的要求, 不符合标准的应上报设计院进行处理。
4.3.2施工工序
测量放样→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 →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测签证→路基整修。
4.3.3测量放样
检查施工现场附近的加密控制点或临时控制点, 确认未扰动或破坏时方可进行施工放样, 直线地段按20m, 曲线地段按10m一桩放出中线和边线。
4.3.4地基处理
( 1) 基底土密实, 且横坡不陡于1: 10时, 路堤清除表层土后可直接填筑在天然地面上。
( 2) 在稳定的斜坡上, 横向坡度为1: 10-1:5时, 应清除地表草皮; 当横坡陡于1:5时, 应按设计在原地面开挖台阶, 台阶宽度不小于2m。
( 3) 半填半挖和陡坡地段路堤或地下水影响路基稳定时, 作特殊处理。采取拦截引排措施, 将地表水引至基底范围以外, 根据情况采取防渗加固措施。
( 4) 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 松土厚度不大于0.3应将原地面夯压密实, 松土大于0.3时将松土翻挖, 分层回填压实, 采取其它土质加固措施。
4.3.5分层填土、 摊铺、 整平、 洒水或晾晒
填筑施工采用机械化施工,用挖倔机挖装、 自卸车运输填料。根据运输车辆的载重吨位及松铺厚度,计算出每车填料所占的填筑面积,并用石灰线画网格,控制卸料,每个布料网格内倒一车料, 布料网面积=每车运量/摊铺厚度.以达到控制松铺厚度的目的。为保证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每侧应加宽50cm。路基填料,采用纵向分段,水平分层, 装载机配合平地机摊铺填料。摊铺前先测定填料的含水率,采用翻晒或洒水车补充洒水的方法调整填料的含水量,填料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3%~+2%范围内。严禁雨天进行非渗水土的填筑作业。不同性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 同种材料填筑层厚度不小于50cm。
填土区段按照网格化布料, 用装载机初平, 平地机精平, 使填层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 以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层面进行压实, 达到最佳碾压效果。
平整施工步骤及作业标准:
①先用装载机进行摊铺初平后, 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 填层面应无明显的局部凹凸, 并按4%坡度做成向两侧的横向排水坡。
②初平后应检查填料的松铺厚度, 必要时应进行补料或减料。
③初平后用压路机静压1遍, 对出现的坑洼进行平整。
④每一摊铺层填料中的粗细料应摊铺均匀, 不应有粗集料或细集料窝, 并使层厚均匀, 层面平整。
⑤平整时必须用调整刮刀角度的办法, 刮出路面横坡, 形成所需路拱。
4.3.6碾压
碾压前对填筑层的厚度和平整程度应进行检查, 确认其松铺厚度、 表面平整度、 含水量符合要求方能进行碾压。
碾压组合方式暂拟定为:静压1遍+弱振与强振相结合碾压一遍+静压1遍收面。直线地段, 应由两侧路肩开始向中心碾压; 曲线地段, 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重叠压实为0.4cm,各区段交界处, 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应小于2m, 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含水量适宜的填料应及时碾压, 保证不漏压、 无死角, 防止松散填料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 导致含水量损失难以压实。含水量不适宜的填料应进行调整处理后方可碾压。
4.3.7检测签证
碾压结束后通知实验室进行自检, 自检达不到路基设计及规范要求, 需重新碾压修整; 自检合格后通知监理试验室进行检查。
4.3.8路基整修
路基防护施工前对路基进行全面整修, 保证路基面无杂物、 无坑槽, 填筑边坡整齐平顺。
4.4断面控制
填方断面边坡线按每侧超填宽度不小于50cm进行控制, 为保证断面几何尺寸准确无误, 直线段中桩和边桩设置间距20m, 曲线段中桩和边桩设置间距10m。路基横断面控制如图所示。
≥50cm
路基横断面控制示意图
5.路堑开挖的作业要求:
5.1路堑分为土质路堑和石质路堑
( 1) 土质路堑采用机械开挖的方式。
( 2) 明确石质路堑采用爆破的方式进行开挖, 爆破严格按经监理、 指挥部及相关单位审核批准的爆破方案进行。
5.2路堑开挖施工前应查看地质资料, 开挖后发现该段地质与设计地质资料不符时, 应及时反馈给监理和设计单位进行处理。
( 1) 开挖前应先检查坡顶、 坡面, 并对危石、 裂缝或其它不稳的情况妥善处理。
( 2) 开挖应该从上而下分层进行, 严禁掏底开挖。
( 3) 对岩石的走向、 倾斜不利于边坡稳定及施工安全的地段, 应按设计要求先防护后开挖, 并采取减弱施工振动的措施; 在没有支挡结构的地段, 应采取短开挖或马口开挖; 对影响施工行车安全的地段, 应会同指挥部、 设计院及监理确定处理措施。
( 4) 开挖爆破应按岩性、 产状、 边坡高度选择适当爆破方法, 按设计防护并严格控制药量。爆破应不影响边坡和堑顶山体的稳定, 基床和边坡表面应平顺且不破碎、 不松动。
( 5) 硬质岩路堑应根据岩体结构、 结构面产状、 岩性等, 宜采用光面或预裂爆破技术, 具体以批准方案为准。
( 6) 路堑开挖后的边坡不得长时间暴露, 特别是跨雨季放置, 应及时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护处理。
( 7) 路堑边坡坡率、 变坡点、 平台位置、 宽度、 侧沟排水坡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路堑边坡施工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边坡坡率
不陡于设计坡率
每100m每侧检查2点, 上、 下部各1点
用坡度尺量、 计算
2
变坡点位置
±200mm
每100m每侧检查3点
水准仪测或尺量
3
平台位置
±200mm
每100m每侧检查3点
水准仪测或尺量
4
平台宽度
±100mm
每100m每侧检查3点
尺量
5
侧沟排水坡度
不得积水
每条沟全检
目测
( 8) 光面或预裂爆破成型边坡坡率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光面或预裂爆破成型边坡坡率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倾斜坡面坡率
±3%设计坡度值
每100m每侧等间距检查6点, 上、 下各3点
吊线尺量
2
垂直坡面坡率
正坡2º, 不允许倒坡
每100m每侧等间距检查6点, 上、 下各3点
吊线尺量、 计算
( 9) 不易风化硬质岩石基床, 应将路基面做成向两侧4%的排水坡, 做到表面平顺, 肩棱整齐, 对凹凸不平处应按照设计以混凝土填平。
6.过渡段填筑
路堤与桥台、 路堤与涵洞、 路堤与硬质岩石路堑连接处设置过渡段, 过渡段长度按《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TB10001— ) 中的规定执行。
( 1)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按下图设计。
填筑C15混凝土
( 2) 路堤与涵洞过渡段按下图设计。
填筑C15混凝土
( 3)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按下图设计。
过渡段的基床表层填料与压实标准与相邻基床表层相同, 基床表层以下选用 A 组填料。当过渡段浸水时, 浸水部分的填料还应满足渗水土的要求。
7.质量要求
7.1路基检验方法和标准
路基填筑工程质量按照《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4- )和《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TB10102) 中规定的压实标准和检测数量、 方法进行检验。
7.1-1路基填筑层压实质量的检测数量、 检验方法
孔隙率n(%)
—
—
( 32)
( 32)
—
层位
填
料
类
压 别
实
指
标
细粒土、 粉砂、 改良土
砂类土( 粉砂除外)
砾石类
碎石类
块石类
表层
压实系数K
—
—
—
—
—
地基系数 K30(MPa/m)
—
—
150
150
—
孔隙率n(%)
—
—
28
28
—
底层
压实系数K
(0.93)
—
—
—
—
地基系数 K30(MPa/m)
(100)
100
120
130
150
相对密度Dr
—
0.75
—
—
—
孔隙率n(%)
—
—
31
31
—
基床以下不浸水部分
压实系数K
0.90
—
—
—
—
地基系数 K30(MPa/m)
80
80
110
120
130
相对密度Dr
—
0.7
—
—
—
孔隙率n(%)
—
—
32
32
—
基床以下浸水部分及桥涵两端
地基系数 K30(MPa/m)
—
( 80)
( 110)
( 120)
( 130)
相对密度Dr
—
( 0.7)
—
—
—
7.1-2 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层压实质量的检测数量、 检验方法
填料种类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各种土类
每填高0.9m, 纵向每100m检查2个断面4点, 距路基边缘2m处2点、 中间2点, 不足0.9m亦检查2个断面4点。
K30平板载荷仪
粗粒土、 细粒土、 碎石类、 最大粒径小于60mm的块石类土
每层沿纵向每100m等间距检查2个断面6点, 每断面左、 中、 右各1点, 左、 右点距路基边缘1m处
灌水法
备注: 路堤边坡检查数量, 每100m等间距检查4点, 距离路基边缘0.5m处, 每侧2点。
7.1-3 基床以下路堤检查项目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查数量
检验方法
1
高 程
±50mm
每100m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 左、 中、 右各1点
水准仪测量
2
中线至边缘距离
±50mm
每100m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 左、 右各1点
尺 量
3
宽 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100m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
尺 量
4
横 坡
±0.5%
每100m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
尺 量
5
平整度
土质路堤顶面30mm, 填石路堤顶面100mm
每100m等间距检查6点
2.5m直尺量测
7.2 基床表层填筑
7.2.1填料的粒径不得大于150mm,填料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量-3%~+2范围内, 碾压时各区段应重叠压实, 纵向大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压实不得小于0.4m,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压实不小于1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每层压实面应有排水横坡且平整、 无积水、 无明显碾压轮迹、 无局部凸凹等现象。严禁在雨天进行作业。
7.2-1 基床表层检查项目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查数量
检验方法
1
中线高程
±20mm
每100m等间距检验3点
水准仪测量
2
路肩高程
±20mm
每100m等间距检验6点( 左、 右各三点)
水准仪测量
3
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
路堑: +100, 0mm
路堤: 不小于设计值
每100m等间距检验3个断面
尺 量
4
宽 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100m等间距检验3个断面
尺 量
5
横 坡
±0.5%
每100m等间距检验5个断面
坡度尺量/水准测
6
平整度
15mm
每100m等间距检验5点
2.5m直尺量测
7.3 基床面平整度
7.3-1基床面平整度允许限差及检验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校验数量
检验方法
路堤和土质路堑基床
15mm
每100m等间距检验5点
用2.5m长尺量测
8.环境安全保护措施
( 1) 做好排水、 废料、 废水的处理工作, 修建临时排水沟, 使工地保持良好的排水状态。
( 2) 严格控制噪音, 特别是夜间, 更要严格控制工地噪音, 在居民区晚11点~早6点, 噪音过大, 影响居民施工的项目停止作业, 如必须在此间作业的应发布安民告示, 尽量减少对居民的干扰。
( 3) 采用洒水法控制道路及工地内灰尘。
( 4) 施工区域设警示标志, 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
( 5) 施工中必须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 养护、 维修。
( 6) 为保证施工安全, 现场领工员统一指挥, 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 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
( 7) 在路基填筑施工中, 制定合理的作业程序和机械车辆行走路线, 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 并设立明显标志, 防止相互干扰碰撞, 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 确保协调、 安全施工。
( 8) 施工车辆应在施工便道范围内行使。不得影响农田灌溉。如特殊情况下, 需要绕行国道, 必须严格遵守交通秩序, 按照公路各路段限定的速度行使, 严禁超车。
( 9) 冬季保证热风炉使用正常, 防止路面结冰, 如果结冰必须采取防滑和除冰措施。
(10)驾驶员出车前必须检查车辆各部位油管、 油箱、 水管、 水箱、 油门拉线等关键部位是否有冻结现象。如果冻结, 严禁用明火烘烤, 必须用热水或者热风进行解冻。
编制
审核
交底人
接收人
接收时间
一般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1.工程概况
一般路堤填筑首件工程, 起止桩号为DK15+200-DK15+404, 全长204m。主要施工内容: 路基以填方为主, 基床顶面宽7.8m, 最大填土高度4.883m, 最小填土高度3.225m, 平均填土高度4.12m。基床以下C组填料5455方, 基床底层A、 B组填料4940方, 基床表层A组填料1071方。
路基基床表层0.6m范围内采用A组填料, 基床底层1.9m范围采用A、 B组填料, 基床以下采用A、 B或C组填料。路基边坡坡率为1:1.5, 基床及以下路堤横坡坡率为4%。
B组填料土工试验报告土样为砂砾土, 最大干密度为2.1 g/cm3 , 最佳含水量为7.2%。A组填料土工试验报告为细园砾土,颗粒密度2.67( g/cm3 ) 。
2人员机械设备及填料
2.1主要管理人员表
2-1 一般路堤填筑首件工程施工人员配备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责
1
张亚杰
队长
负责施工管理、 协调
2
刘小东
技术负责人
编制实施方案, 监督施工过程
3
周中通
技术员
负责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
4
王飞
材料员
负责现场材料调配及供应
5
杨岳
安全员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6
胡新
试验员
负责施工现场试验管理
7
杨天
质量员
负责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8
候忠心
领工员
负责施工现场调度管理
9
董德继
工班长
组织工班具体施工
2.2机械配置
2-2主要机械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进场日期
技术状况
1
装载机
ZL50C
2
.3
良好
2
振动压路机
TY230
2
.3
良好
4
挖掘机
EX260
4
.3
良好
5
平地机
PYl60
1
.3
良好
6
自卸车
红岩
15
.3
良好
7
洒水车
东风
2
.3
良好
2.3主要测量、 试验检测仪器
2-3 主要测量、 试验检测仪器
仪器设
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全站仪
TCR702
台
1
K30平板荷载仪
K30
套
1
GPS
HC101
套
1
电动相对密度仪
JDM-1
套
1
水准仪
DSZ2
台
2
电子称
30Kg
台
1
水准尺
5m铝合金塔尺
把
4
电子击石仪
JZ-2D
套
1
塞尺
2.5m直尺
把
1
2.4填料试验指标
2-4 A组填料实验结果如下表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土颗粒分析
细圆砾土
塑性指数
/
液 限
/
最大干密度
2.22
塑 限
/
最佳含水量
6.5
2-5 B组填料实验结果如下表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土颗粒分析
粗砂
塑性指数
/
液 限
/
最大干密度
2.10
塑 限
/
最佳含水量
7.2
3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3.1施工工艺
3.1.1施工放样
施工前, 首先进行测量放样, 每隔20m定好中桩及边桩位置, 用于施制。根据现场实测原地面高程, DK115+200~DK15+268设置2个观测断面, DK15+268~DK15+336设置2个观测断面, DK15+336~DK15+404设置2个观测断面, 每断面设置左、 中、 右三个观测点, 并在摊铺填料前进行原地面高程测量。观测断面及观测点。
示意如图所示:
3.1.2上料、 摊铺
填料采用挖掘机挖装, 自卸车运输, ”网格法”控制卸土量, 根据每车装土量计算网格尺寸。
3.1.3填料平整
填料摊铺由装载机进行初平, 再用平地机进行终平, 控制层面无显著的局部凸凹。平整面做成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横坡。
3.1.4洒水
碾压前检测现场平整后填料的含水量。按照下表中拟定的各段含水量控制方案, 计算洒水量。洒水分2-3遍完成, 每遍间隔15-20分钟。
表3-1基床底层及以下不同含水率试验方案
起讫里程
长度( m)
每层松铺厚度( cm)
需控制的含水量( 与最佳含水量偏差)
DK15+200-DK15+268
68
40
-3%
DK15+268-DK15+336
68
45
0
DK15+336-DK15+404
68
50
+2%
表3-2基床表层不同含水率试验方案
起讫里程
长度( m)
每层松铺厚度( cm)
需控制的含水量( 与最佳含水量偏差)
DK15+200-DK15+302
102
33
-3%
DK15+302-DK15+404
102
35
+2%
详细记录渗透时间、 渗透深度以及渗透是否均匀。
3.1.5碾压
当松铺厚度及含水量符合试验选定的参数时开始碾压, 碾压采用22T震动压路机, 碾压方式为: 第一遍静压( 稳料) +弱振与强振相结合碾压两遍+最后一遍静压( 收面) 。每边均横向由外至内、 纵向进退式进行, 自碾压第3遍后开始进行对观测点的高程观测, 得出沉降差, 并做好记录; 试验人员采用K30试验检测。
3.1.6控制方法
施工时测量人员跟踪测量, 第一遍静压后利用测量仪器将每一断面上各观测点按坐标准确放样到静压后的路基上, 并标示。从第三遍开始测量人员用水准仪在观测点位置观测高程变化情况, 得出前后沉降差, 并做好记录; 试验人员采用灌水法检测按频率检测路基密实度。
压路机的行驶速度宜控制在2.0~2.5km/h。相邻碾压横向重叠1/3~1/2压痕, 各区段交接处, 要互相重叠压实, 横向接头重叠0.4~0.5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错开不小于3m,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
3.1.7检测
( 1) 根据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