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节能减排新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873571 上传时间:2024-10-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能减排新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节能减排新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节能减排新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节能减排新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节能减排新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节能减排、中国在行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温室效应日渐恶化,环境问题危及人类生存。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与不科学的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紧密相连。不及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现有的资源就不能满足持续发展需要,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就不能和谐发展下去。因此必须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控制污染物排放。一、节能减排意义(一)节能减排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关于中国的能源家底,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富煤、贫油、少气。节能减排完全没有必要,而实际上,煤炭资源虽然绝对数量庞大,

2、但1800亿吨左右的可采储量,只要除以13亿这个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资源占有量就会少得可怜。石油,我国去年消费原油3.2亿吨,当中1.5亿吨来自进口。这就显示,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即使将新发现的渤海湾大油田10亿吨储存全部开采。也仅够我国用三年。目前我国探明石油储量约60亿吨,仅够开采20年,刚好是世界平均40年的一半。我国节能减排的压力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大,特别是,我国还是世界上能源浪费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应该节能减排不能像美国那样消耗能源,现在我国平均每人每年消耗石油200公斤,美国每人每年消耗3吨。2020年,中国15亿人口,我们如果像美国一样每人消耗3吨,每年就需要45亿吨,去

3、年世界石油产量只有40亿吨,40亿吨石油贸易量只有16亿吨,加上成品油20亿吨贸易量,全部贸易量给中国都不够。我们必须走一条节能减排新兴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二)节能减排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举措。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能源资源为代价的,并且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研究表明,过去5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原因,90%以上与人类使用石油等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关,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危机。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广泛共识。保护生态环境,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

4、任。发展中国家也要发挥后发优势,避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对于我国来讲,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节能减排是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三)节能减排是应对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挑战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到2030年将成为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我国的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不到

5、世界平均水平的1/2。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环境形势更加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土壤污染面积扩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发达国家上百年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近20多年来在我国集中出现。由于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期,重化工业较快增长还会持续一段较长时间,这一过程中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与经济增长一般呈现正向关联。因此,在资源稀缺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6、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科学发展难以实现。因此,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了社会,为了更好的生存我们必须贯彻实施节能减排计划。二、把握节能减排的实质和内涵认清了中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下一步就是如何认识和把握节能减排的实质和内涵。节能减排的实质是突破发展的资源环境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一个经济增长的KLEM模型,即产出是资本(K)、劳动(L)、能源(E)和材料(M)等投入的函数。这一过程就是利用能源与劳动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创造出满足需求产品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消耗了能源和材料,创造了价值或服务,同时也产生了废弃物。废弃物的一部分可能在其他生产过程里被再循环利用,剩余的

7、部分则被排入环境而导致环境污染。这一经济增长过程就涉及了节能和减排两个方面的问题。从内涵来说,节能和减排既可以分开来讲,也可以合并来谈,因为两者有时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节能的同时也就实现了减排,如生产中减少能源(尤其是化石能源)的使用等。但为了更清晰地分析和把握节能减排的内涵,可以把节能和减排分开来谈,并从企业、政府和公民三个层面来分析讨论如何进行推进和实施。首先来看节能。我们“十一五”的节能目标是强度指标,即万元GDP能耗下降20%。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在内的几乎所有经济发展环节都有节能问题。其中重点和难点是工业,工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三分之二,其中钢铁、水泥、化工等重点行业

8、和领域又是重中之重。因此,完成节能目标的关键是一方面降低现有工业企业能耗,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产业转型和升级。企业当前处于我国节能的主体地位。这是因为节能与生产成本直接相关,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可以采取生产过程的循环工艺、使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技术和工艺、优化原料和能源使用配置、生产流程精细管理和优化管理、优化的物流配送体系和订单式服务体系等技术和管理措施。通过这些措施,不仅可以直接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Reduce),而且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循环再利用工艺(Reuse)间接减少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政府在节能中主要通过有关政策(包括法律法规、条例、标准、价格调

9、控和审批职能等)引导企业采用新能源、减少原料和资源使用。具体的措施包括:适当提高能源和资源、原材料价格。通过价格、财税政策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或能源),通过规划和审批等行政手段严格限制高耗能产业,并逐步淘汰落后产能;通过调整贸易政策(如出口退税、碳税、资源税等)促进生产和服务当地化(此举有助于减少运输成本,不仅节能而且减排)。公民在节能中的角色也很重要。公民的需求是市场的动力和源泉。公民个人应该购买需要的(need)而不是想要的(want)商品,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只要人们这方面的意识增强了,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就会相应减少,进而增加对精神产品的需求。一旦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减少,通过市场的信号反馈和传

10、递,就会导致相应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再来看减排的问题。减排是生产和消费对环境的影响,具有负的外部性。因此企业往往没有内在动力,需要政府的作为和公民的参与加以干预和弥补。从企业角度来看,减排就是要采用资源循环和再生技术(Recycle)及污染物达标排放的高效处理技术。近年来,企业的社会责任(CSR)越来越重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减排就是其中之一。从政府角度来看,要采取法律、行政(包括标准)与市场手段相结合的方法,采用财政、税收和信贷等手段积极鼓励和引导环境服务产业良性发展,同时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如城市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城市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严格各类污染物处理和排放的监管(即工程减排和管理减

11、排)和执法。从公民角度来看,就是要倡导绿色生活,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即个体减排)。同时鼓励和保护全民(包括环保NGO)监督各类环境问题的权利(即社会减排)。三、我国对节能减排采取的措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率团参加了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表明了我国政府对气候和环境的重视,国家已制定了一下措施应对。(一)加强目标责任考核落实奖惩措施,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加强对各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各项节能减排优惠政策的落实,坚决制止和纠正擅自出台对高耗能行业实行优惠电价、违规乱上高耗能和高排放项目等行为。加强节能减排执法检查,严肃查处严重浪费能源资源、严重破坏环境、违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私自排污等问题。(二

12、)推动重点工程实施继续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新增中央投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和国外优惠贷款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循环经济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以及节能环保能力建设。继续大力推进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制定发布钢铁、建材、电子信息、军工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扩大强制性能效标识实施范围,制定发布电风扇、微波炉、通风机、工业锅炉等6种产品能效标识实施规则。推进节约型机关、学校、科技场馆、文化场馆、医院、体育场馆等示范工程建设。开展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审计和公示工作。(三)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盲目扩张在抓紧组织实施钢铁、汽

13、车、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等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审核管理规定,强化用地审查、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加大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力度,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进行改造和提升。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继续推进火电“上大压小”,扩大关停范围,加快炼铁、炼钢、水泥、造纸、铁合金、焦炭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落实节能发电调度办法,抓紧出台配套政策。大力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四)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围绕能源、资源、环境等领域,建设和完善若干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高效发电、重污染行

14、业清洁生产、建筑节能等方面组织科研攻关,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编制工业、通信业清洁生产技术指南和重点节能技术推广专项规划。支持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科技专项。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做好“金太阳”太阳能发电、大型超超临界发电、有机废水循环利用等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应用。(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深化循环经济试点,出台促进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组织开展“城市矿产”循环利用工程,推动治理商品过度包装。深入推进新型墙体材料革新,基本完成600个大中城市的禁止使用实心砖工作。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进一步巩固“限塑”成果。(六)

15、完善相关经济政策继续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落实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完善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偿制度。研究调整车辆购置税政策。修订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继续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出口。继续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政府采购政策,完善清单动态管理制度、公示制度和执行政策的奖惩制度。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进一步扩大用于节能减排的企业债券发行规模,研究开展污水处理项目收益债券试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节能减排重大项目的信贷支持。推进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七)加快法规和标准建设组织制(修)定

16、饮水机、潜水泵、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等10余项终端用能产品强制性能效标准;制定合成橡胶、啤酒、乙烯等20余项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发布微波炉、工业锅炉等10余种产品能效标识实施规则,完善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在部分行业和企业开展执行能源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的试点。(八)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加快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建设。加强资源环境、循环经济基础研究,建立体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中国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抓紧组建国家节能中心,健全省级节能监察机构和节能技术服务中心。结合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组织实施第二、三产业用能单位能耗调查和主要耗能行业重点耗能设备普查。继续推进污染源

17、普查工作,加强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与统计等能力建设。(九)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继续广泛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以节油节电和全民节能为重点,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普及节能环保知识,积极倡导节约型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做好全国节能宣传周、中国城市无车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六五”环境日的宣传活动。对节能减排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在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开展“汽车节能环保驾驶”活动,大力宣传节能环保驾驶理念。新闻媒体要加大节能减排报道力度,宣传先进经验,曝光反面典型,发挥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四、结语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资

18、源环境问题,必须从更高的战略高度来进行问题思考和工作部署,需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即结构节能与减排)、加大技术改造与革新的力度(即工程或技术节能与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如科学发展试验区)、建立新型人类文明模式(富足而不奢华的幸福生活)来实现。当前我国已处于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阶段的中期,能源和资源消耗量大,污染问题突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逐步通过适宜的政策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延长产业链,增加服务环节价值,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对于出口导向的工业领域(尤其是高耗能高排放的领域)应逐步通过产业政策(包括关税、碳税等手段)引导其转为扩大内需市场,或者通过产业升级向产业链的高端发展,最终实现中国经济的内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