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
( )
中国地质调查局
目 录
第一章 地形测绘……………………………………………………………………1
第一节 地形测量………………………………………………………………1
第二节 制 图…………………………………………………………………4
第二章 地质测量……………………………………………………………………8
第一节 区域地质调查…………………………………………………………8
第二节 专项地质测量…………………………………………………………9
第三节 区域水文地质、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10
第四节 专项水文地质、 生态环境地质测量…………………………………11
第五节 区域工程地质、 环境地质调查………………………………………12
第六节 专项工程地质、 环境地质、 地质灾害测量…………………………13
第三章 遥感地质……………………………………………………………………14
第一节 航空遥感彩色摄影……………………………………………………14
第二节 遥感地质解译…………………………………………………………15
第四章 物化探 ………………………………………………………………………16
第一节 地形等级划分…………………………………………………………16
第二节 物 探…………………………………………………………………17
第三节 化 探………………………………………………………………28
第四节 物化探测网与剖面布设………………………………………………31
第五节 航空物探………………………………………………………………32
第五章 钻 探………………………………………………………………………35
第一节 矿产地质钻探…………………………………………………………35
第二节 水文地质钻探…………………………………………………………38
第三节 地热钻探………………………………………………………………40
第四节 工程地质钻探…………………………………………………………41
第五节 原位测试………………………………………………………………42
第六章 山地工程……………………………………………………………………47
第一节 坑 探…………………………………………………………………47
第二节 浅 井…………………………………………………………………48
第三节 槽 探…………………………………………………………………50
第七章 岩矿试验……………………………………………………………………50
第一节 岩矿分析………………………………………………………………50
第二节 化探分析………………………………………………………………55
第三节 土壤分析………………………………………………………………58
第四节 水质分析………………………………………………………………61
第五节 光谱半定量分析………………………………………………………63
第六节 非金属矿物性测试……………………………………………………64
第七节 煤质分析………………………………………………………………67
第八节 岩矿鉴定与试验………………………………………………………70
第九节 选冶试验………………………………………………………………76
第八章 其它地质工作………………………………………………………………77
第九章 工地建筑……………………………………………………………………79
第十章 地区调整系数………………………………………………………………80
第十一章 地质调查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81
第一章 地形测绘
第一节 地形测量
一、 控制测量
(一)工作内容
踏勘、 选点、 埋石、 造标、 观测、 计算、 资料整理等全部工作。
(二)困难类别
困难类别
特征说明
Ⅰ
1.平地或比高在lOOm以内的丘陵区, 地貌基本完整
2.地物较少的地区, 建筑物20: 6以内, 行人车辆较少的城镇工矿区
3.通视条件好
4.交通比较方便
Ⅱ
1.比高在lOOm-200m之间, 有少量冲沟雨裂, 挖掘开采区
2.人工建筑物较多的地区, 建筑物在30%以内, 行人车辆较多的械镇工矿区
3.20%面积有高杆作物、 林地
4.通行有困难的水网、 沼泽、 梯田区
Ⅲ
1.海拔1500m~ m之间, 比高在200m~300m之间, 梯田密集无规则, 地貌较复杂
2.农村居民地密集地区, 人工建筑物较多、 较乱的工矿区, 一般等待可持续作业的墟镇工矿区
3.蒿草、 高杆作物大面积连片、 林木覆盖面积在40%以内
4.测区内存在车辆难以通行的水网、 沼泽、 沙漠地区
Ⅳ
1.再拔 m~2500m以内, 比高在300m~400m之间, 挖掘开采区、 冲沟雨裂密集区、 地貌破碎的山区
2.中等发达城镇, 行人车辆来往频繁, 街巷深窄, 影响正常作业的城市工矿区
3.蒿草、 高杆作物、 森林覆盖面积再60%以内
4.测区内车辆不能到达, 通行完全靠步行的地区
Ⅴ
1. 海拔2500m以上, 比高在400m以上; 地貌特别破碎的高山区, 冲沟雨裂特别密集的地区、 特别复杂的石林、 石峰地区等
2. 发达城市区, 管线纵横交错, 行人车辆密度高, 严重影响正常作业的城市工矿区
3. 通视极困难, 灌木林、 高杆作物、 森林覆盖面积在60%以上
4. 交通特别困难的悬崖陡壁, 石林、 石山较多地区, 密集的带刺灌木林, 多层植被密集区, 极难通行的喀斯特区
注: 困难特征符合其中一条的, 即可执行相应类别
(三)控制测量预算标准
单位: 元
测量方法
技术条件
计量单位
困难类别
Ⅰ
Ⅱ
Ⅲ
Ⅳ
Ⅴ
导线测量
一级导线
Km
798
898
1021
1195
1434
二级导线
Km
561
628
715
836
1004
水准测量
二等
Km
567
637
725
848
1018
三等
Km
284
319
363
424
511
四等
Km
143
160
182
213
255
图根
Km
72
81
91
107
128
GPS
C级网
点
1913
2325
2789
3626
4484
D级网
点
1648
1976
2371
2846
3699
E级网
点
1333
1599
1919
2303
2994
注: 本标准用于不以测图为目的的控制测量。当工程远景需要明确控制面积大于测图正常布网的, 测图范围以外的控制工作量可按本标准执行。
二、 地形测量
(一)工作内容
基本控制测量、 图根测量、 测图、 计算、 资料整理、 绘图并提供100份以内印刷纸图。
(二)困难类别
困难类别特征说明同控制测量
(三) 地形测量预算标准
单位: 元/km2
比例尺
困难类别
Ⅰ
Ⅱ
Ⅲ
Ⅳ
Ⅴ
1:10000
1678
2182
2945
4123
6185
1:5000
2860
3717
5019
7010
10515
1:
8079
10503
14180
19805
29707
1:1000
12449
16183
21847
30586
45879
1:500
18598
24177
32638
45694
68542
注: 1.数字化测图, 按本标准提高30%计算。
2.采用航测方法时, 以上标准包括摄影资料费。
3.地形图草测按本标准的65%计算。
第二节 制 图
一、 地形图编绘
(一)工作内容
资料搜集、 展点、 拼贴、 编绘、 照相、 填表、 整饰、 校验、 刷全过程。
(二)困难类别
困难类别
特 征 说 明
Ⅰ
1.地形平坦、 等高线图形简单, 土壤植被单一、 符号简单的地区或有大片沙漠、 戈壁草原、 沼泽、 森林的平坦地区
2.有少量简单图形的居民地、 线状地物稀少、 有零星独立地物的地区, 或有少量坎子、 河流的大片水田地区
Ⅱ
1.平缓的丘陵区, 山脚或居民地与线状地物稀疏, 有少量独立地物或勘探工程的地区
2.水网中有稀疏的河滩、 沙地、 沼泽或少量沙丘的平坦沙地或高原风蚀残丘区
Ⅲ
1.轮廓简单的街区及少量散列房屋的居民地, 道路网中等密度, 有少量路堤、 路堑的丘陵地区
2.地貌切割中等, 有部分断崖雨裂, 并有轮廓较简单的土壤、 植被分布的中山区
3.水网密度中等且有少量围堤、 水工建筑物且有其它独立地物的平坦地区, 或居民地、 道路网较稠密的平坦地区
4.中等密度的小沙丘地、 多垄沙地、 新月形沙地或海滩、 沼泽、 芦苇地区或勘探工程较多的山地或田坎较多的平地
Ⅳ
1.居民地面积较大的城镇和工矿区, 独立地物较多、 线状地物较密的地区
2.地物切割剧烈, 断崖、 雨裂多, 水系稠密的地区, 或分布密集的沙丘、 沙垄或新月形沙地的地区
3.水网交错复杂、 水工建筑细小且多, 或有大量的河流叉道、 牛gen湖及小湖泊、 池塘密布的丘陵地区
4.道路网发达、 田坎稠密的丘陵地区或勘探工程密布的山地, 或居民地、 道路网稠密、 沟渠呈网状分布的平坦地区
Ⅴ
1.居民地、 水系很密, 道路网发达的人烟稠密区或城市地区
2.地貌切割很剧烈, 地形破碎、 水网发达地区, 或山坡陡峻, 多岩石的山脊断崖、 冰河很多的高山地区
3.支流很多的大河三角洲, 水网稠密复杂, 水工建筑密集的地区
4.农村居民地密布, 独立物很多, 田坎密集的山区丘陵区
5.勘探工程密布, 并有大量采掘地, 矿渣堆的山区丘陵区
6.铁路、 双线道路、 路堤、 路堑密集, 并有很多独立地物或复杂植被的地区
(三)地形图编绘预算标准
单位: 元/幅
比例尺
困 难 类 别
Ⅰ
Ⅱ
Ⅲ
Ⅳ
Ⅴ
地形图
编 绘
1:5000
3406
4063
4919
6031
7717
1:10000
4505
5486
6764
8425
10942
1:25000
6525
8107
10171
12851
16913
地
理
底
图
编
绘
1:5000
736
999
1404
1864
2563
1:10000
1081
1516
2124
2831
3826
1:25000
1828
3588
4931
6712
1:50000
2260
2984
4385
6006
7801
1:100000
2879
4083
5792
7784
10162
1:250000
3057
4503
6405
8569
11823
1:500000
3055
4906
6988
9535
12436
1:1000000
3460
6427
9369
12565
16856
注: 1.计算机成图按以上标准提高80%计算
2.照相、 印刷每幅按1000元计算
二、 地形图数字化
(一)困难类别
困难类别
特 征 说 明
Ⅰ
1.地形平坦、 等高线图形简单, 土壤植被单一、 符号简单的地区或有大片沙漠、 戈壁草原、 沼泽、 森林的平坦地区
2.有少量简单图形的居民地、 线状地物稀少、 有零星独立地物的地区, 或有少量坎子、 河流的大片水田地区
Ⅱ
1.平缓的丘陵区, 山脚或居民地与线状地物稀疏, 有少量独立地物或勘探工程的地区
2.水网中有稀疏的河滩、 沙地、 沼泽或少量沙丘的平坦沙地或高原风蚀残丘区
Ⅲ
1.轮廓简单的街区及少量散列房屋的居民地, 道路网中等密度, 有少量路堤、 路堑的丘陵地区
2.地貌切割中等, 有部分断崖雨裂, 并有轮廓较简单的土壤、 植被分布的中山区
3.水网密度中等且有少量围堤、 水工建筑物且有其它独立地物的平坦地区, 或居民地、 道路网较稠密的平坦地区
4.中等密度的小沙丘地、 多垄沙地、 新月形沙地或海滩、 沼泽、 芦苇地区或勘探工程较多的山地或田坎较多的平地
Ⅳ
1.居民地面积较大的城镇和工矿区, 独立地物较多、 线状地物较密的地区
2.地物切割剧烈, 断崖、 雨裂多, 水系稠密的地区, 或分布密集的沙丘、 沙垄或新月形沙地的地区
3.水网交错复杂、 水工建筑细小且多, 或有大量的河流叉道、 牛gen湖及小湖泊、 池塘密布的丘陵地区
4.道路网发达、 田坎稠密的丘陵地区或勘探工程密布的山地, 或居民地、 道路网稠密、 沟渠呈网状分布的平坦地区
Ⅴ
1.居民地、 水系很密, 道路网发达的人烟稠密区或城市地区
2.地貌切割很剧烈, 地形破碎、 水网发达地区, 或山坡陡峻, 多岩石的山脊断崖、 冰河很多的高山地区
3.支流很多的大河三角洲, 水网稠密复杂, 水工建筑密集的地区
4.农村居民地密布, 独立物很多, 田坎密集的山区丘陵区
5.勘探工程密布, 并有大量采掘地, 矿渣堆的山区丘陵区
6.铁路、 双线道路、 路堤、 路堑密集, 并有很多独立地物或复杂植被的地区
(二)地形图数字化预算标准
单位: 元/幅
比例尺
困难类别
Ⅰ~Ⅲ
Ⅳ~Ⅴ
1:500~1:1000
382
763
1:
888
1662
1:10000
1404
2463
1:25000
2501
4387
1:50000
3417
5742
1:100000
4365
7351
1:250000
5326
8983
1:500000
6885
11417
1:1000000
10066
17137
三、 地形图数字化
(一)困难类别
困难类别
特 征 说 明
Ⅰ
地质界线稀疏, 构造线、 产状符号、 花纹符号很少, 地质点、 勘探工程、 井、 泉等分布很稀
Ⅱ
地质界线密度中等, 分布明显, 构造线、 产状符号、 花纹符、 地质点、 勘探工程等较多
Ⅲ
地质界线较多, 各种构造线、 产状符号、 花纹符、 勘探工程等分布较广、 较多
Ⅳ
地质界线密度大, 地质内容复杂, 各种构造线、 花纹符、 勘探工程符号等分布较广、 密度大
Ⅴ
地质界线密度很大, 地质内容复杂, 各种构造线、 花纹符、 勘探工程符号等分布广且密度大
(二)地质图数字化预算标准
单位: 元/幅
比例尺
困难类别
Ⅰ~Ⅲ
Ⅳ~Ⅴ
1:5万~1:25万
13000
2
1:50万~1:250万
1
0
四、 地质图计算机成图
(一)困难类别
困难类别
特 征 说 明
Ⅰ
地质界线稀疏, 构造线、 产状符号、 花纹符号很少, 地质点、 勘探工程、 井、 泉等分布很稀
Ⅱ
地质界线密度中等, 分布明显, 构造线、 产状符号、 花纹符、 地质点、 勘探工程等较多
Ⅲ
地质界线较多, 各种构造线、 产状符号、 花纹符、 勘探工程等分布较广、 较多
Ⅳ
地质界线密度大, 地质内容复杂, 各种构造线、 花纹符、 勘探工程符号等分布较广、 密度大
Ⅴ
地质界线密度很大, 地质内容复杂, 各种构造线、 花纹符、 勘探工程符号等分布广且密度大
(二)地质图计算机成图预算标准
单位: 元
比例尺
计算单位
困难级别
Ⅰ
Ⅱ
Ⅲ
Ⅳ
Ⅴ
平面地质图(全开)
幅
1202
1732
2121
3146
平面地质图(对开)
幅
719
1037
1272
1909
区域地质图1:5万~1:100万
幅
2474
3464
5478
9779
15316
剖面图
Cm
2.4
4
5
6
槽探、 浅井、 坑道图、 柱状图
cm
4
5
6
第二章 地质测量
第一节 区域地质调查
一、 工作内容
标定地质点、 路线调查、 观测记录、 样品及标本采集、 野外资料整理、 野外检查验收与补课等全部野外工作和相应室内整理。
二、 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类别
特征说明
Ⅰ(简单区)
沉积岩地区, 岩层产状平缓, 岩相稳定, 标志层明显或岩层轻度变质(面积小于5%), 褶皱构造较简单, 断裂不发育, 矿化标志少
Ⅱ(中常区)
岩层轻度变质, 面积约占测区5~25%, 岩相不稳定, 标志层不甚明显, 褶皱、 断裂较发育, 矿化标志较明显
Ⅲ(复杂区)
岩层具中深程度变质, 岩性复杂, 岩相变化较大, 褶皱、 断裂十分发育, 并有多期次、 多成份的侵入岩、 混合岩、 岩脉出露, 矿化(矿床)标志广泛分布
三、 区域地质调查预算标准
单位: 元/km2
比例尺
地质复杂程度
备注
Ⅰ
Ⅱ
Ⅲ
1:250000
实测
87
108
129
修测
56
68
82
1:5000
499
624
749
实测
1:250000
B1区
107
实测
B2区
75
实测
B3区
50
实测
B4区
42
实测
注: 1.1:25万实测标准用于图幅中的空白部分, 修测标准用于图幅中已做过1:20万或1:5万区调(未做片区总结)的部分, 须按面积分别计算费用。已做过片区总结的部分不计算野外工作费用。
2.1:25万、 B1、 B2、 B3 、 B4区根据单幅图地质调查路线总长度划分:
B1类: ≥3000km B2类: <3000、 ≥2500km
B3类: <2500、 ≥ km B4类: < 、 ≥1500km
第二节 专项地质测量
一、 工作内容
根据1:5万区调或前人工作资料, 有目的的开展某矿种和远景平价工作, 确定进行相应比例尺的地质填图, 矿产普查及综合研究工作, 包括编写工作设计、 野外工作、 室内资料整理、 检查验收等全部工作。
二、 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地质复杂程度同区域地质调查
三、 专项地质测量预算标准
单位: 元/km2
比例尺
地质复杂程度
备注
Ⅰ
Ⅱ
Ⅲ
1:50000
306
378
498
本标准为正测, 简测为正测的77%, 草测为正测的65%。
1:25000
722
903
1084
1:10000
2253
2816
3379
1:5000
4908
6135
7362
1:
17213
21515
25818
1:1000
37996
47494
56992
四、 地质剖面测量预算标准
单位: 元/km
比例尺
地质复杂程度
备注
Ⅰ
Ⅱ
Ⅲ
1:10000
722
865
1080
草测剖面按标准的65%计算。
1:5000
1084
1440
2190
1:
2197
2892
4395
1:1000
2905
4414
8487
1:500
4414
8487
13890
第三节 区域水文地质、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一、 工作内容
经过调查区域地形地貌景观及形成原因, 调查地表水系分布与成因, 地下水资源状态, 调查区域地层岩性、 地质构造, 特别是第四纪地质时代、 成因、 岩性、 分布特征, 新构造运动的性质及成因, 调查生态环境地质状况。基本查明含水岩组(系)岩性、 结构、 厚度、 分布、 水质、 水量、 地下水埋藏条件及运动规律, 计算地下水天然资源, 查明生态环境地质状况。
二、 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类 别
特 征 说 明
Ⅰ
(简单区)
地质地貌条件变化不大, 构造单一, 没有或很少有断裂和褶皱, 地层简单, 岩相稳定, 岩石成分均一, 标志层清楚, 很少明显的地质作用现象.含水层是层状, 厚度较稳定, 地下水化学成分均一, 人工对地下水的流场和水质等无大改变, 气象水文条件好, 交通方便
Ⅱ
(中常区)
区域地形地貌起伏变化, 有显著的断裂和褶皱构造, 地层复杂但有一定研究, 岩相不稳定, 岩石成分不均匀, 有一定标志层, 存在明显的地质作用现象, 含水层的深度厚度有变化, 地下水化学成分较复杂, 地下水流场和化学成分受到人为活动影响, 气象水文条件较复杂, 交通条件较差
Ⅲ
(复杂区)
区域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剧烈, 具有多次和巨大的褶皱和断裂构造, 地层复杂且缺少研究, 岩相极不稳定, 岩石成分极不均匀, 无明显标志层, 剧烈的地质作用现象广泛存在。含水层的深度厚度变化极大, 地下水化学成分复杂, 地下水流场和化学成分受人为影响极大。气象水文条件复杂, 交通极不方停
三、 区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预算标准
单位: 元/km2
比例尺
地质复杂程度
备注
Ⅰ
Ⅱ
Ⅲ
1: 250000
29
36
43
本标准为实测, 修测为实测的77%, 编测为实测的50%。
1: 00
51
64
76
1: 100000
100
124
148
四、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预算标准
单位: 元/km2
比例尺
地质复杂程度
备注
Ⅰ
Ⅱ
Ⅲ
1: 250000
49
61
72
本标准为实测, 修测为实测的77%, 编测为实测的50%。
1: 00
80
100
120
1: 100000
140
173
208
第四节 专项水文地质、 生态环境地质测量
一、 工作内容
研究地下水露头及其来源, 对已有供水井、 钻孔和水源地以及对区域的地表水位进行研究, 记录描述测绘与地下水活动有关的自然地质现象, 采取水样, 描述地貌因素及自然地质作用, 测量地质点的位置高程, 对典型地质现象拍照, 记好工作日记, 编制水文地质图、 地貌图等。
二、 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类 别
特 征 说 明
Ⅰ
(简单区)
水平的或倾斜很缓的地层, 构造简单, 岩性稳定均一, 第四纪地层均匀分布, 风蚀或风成地形, 以及宽广的河谷平原地区, 含水层稳定, 交通方便
Ⅱ
(中常区)
褶皱及断裂较发育, 有过一些研究, 但不够, 标志层不清楚, 岩相、 岩性不稳定, 第四纪沉积物不均匀, 有多级阶地显示不清, 岩性岩相变化较大, 岩溶地形较发育, 交通不够方便, 山区地形约占50%左右, 含水层不太稳定
Ⅲ
(复杂区)
构造复杂, 褶皱及断裂发育, 变质岩有多期多次的侵入岩, 大量分布, 地层复杂, 岩性岩相变化极大, 第四纪沉积物不均匀错综复杂的地区, 复杂的堆积的山间盆地和岩溶发育地区, 交通极不方便, 山区地形占70%~80%, 地貌难以鉴别, 含水层不稳定, 规模和边界不易判定
三、 专项水文地质测量预算标准
单位: 元/km2
比例尺
地质复杂程度
备注
Ⅰ
Ⅱ
Ⅲ
1: 50000
197
247
296
本标准为正测, 简测为正测的77%, 草测为正测的65%。
1: 25000
359
449
538
1: 10000
926
1157
1388
1: 5000
1958
2448
2938
1:
8194
10242
12291
四、 专项生态环境地质测量预算标准
单位: 元/km2
比例尺
地质复杂程度
备注
Ⅰ
Ⅱ
Ⅲ
1: 50000
293
366
439
本标准为正测, 简测为正测的77%, 草测为正测的65%。
1: 25000
600
749
899
1: 10000
1706
2132
2531
1: 5000
3945
4931
5917
1:
17810
22262
26715
第五节 区域工程地质、 环境地质调查
一、 工作内容
调查区域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地质构造, 特别是新构造活动, 构造现今活动性、 活动断裂、 地震活动、 现今应力场、 现今地壳运动方式及强度等规律性, 地貌及水文地质特征, 外动力地质现象分布的规律性, 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特别是自然地质灾害的分布和发育规律, 天然建筑材料和主要景观资源的分布状况。
二、 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类 别
特 征 说 明
Ⅰ
(简单区)
地形简单, 地貌类型单一, 地质结构简单, 岩性单一, 产状水平或缓倾, 岩性岩相变化不大, 岩、 土工程地质性质良好, 区域性地下水位基本稳定, 现代动力地质作用和现象及地质灾害不发育, 无建筑物变形或其它”病害”现象
Ⅱ
(中常区)
地形简单, 地貌类型单一, 地质结构较复杂, 岩性岩相不稳定, 层数较多, 产状常呈倾斜或尖灭, 岩土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区域性地下水波动较大, 现代动力地质作用和现象及地质灾害中等发育, 已有建筑物变形或其它”病害’现象不多见
Ⅲ
(复杂区)
地形复杂, 地貌类型复杂, 地质结构复杂, 岩性岩相变化大, 层数多, 产状多变, 岩、 土工程地质性质不良, 各种类型地下水相互关系复杂, 现代动力地质作用和现象及地质灾害广泛发育, 已有建筑物变形或其它”病害”现象多见
三、 区域工程地质调查预算标准
单位: 元/km2
比例尺
地质复杂程度
备注
Ⅰ
Ⅱ
Ⅲ
1: 250000
18
23
27
本标准为实测, 修测为实测的77%, 编测为实测的50%。
1: 0
37
45
55
1: 10000
81
102
121
四、 区域工程地质调查预算标准
单位: 元/km2
比例尺
地质复杂程度
备注
Ⅰ
Ⅱ
Ⅲ
1: 500000
13
15
18
本标准为实测, 修测为实测的77%, 编测为实测的50%。
1: 250000
32
41
48
1: 0
53
65
79
1: 10000
115
144
170
第六节 专项工程地质、 环境地质、 地质灾害测量
一、 工作内容
搜集与研究区域地质资料, 实地测绘勘察现场及附近地层的岩性、 地质构造、 第四纪地质、 地貌、 自然地质现象、 不良地质现象等, 测量地质点的位置、 高程, 对典型地质现象拍照, 采取标本等, 编制工程地质图、 素描图、 地质剖面图。
二、 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类 别
特 征 说 明
Ⅰ
(简单区)
岩层产状水平或倾斜很缓, 地层简单, 露头出露良好, 地形平坦, 易于通行
Ⅱ
(中常区)
有显著的褶皱、 断层, 岩性变化不稳定, 露头出露中等, 有不良地质现象但不复杂, 地形起伏较大, 河流、 灌木较多, 有的需绕道而行
Ⅲ
(复杂区)
有复杂的褶皱、 断层, 岩性变化复杂, 种类繁多, 露头出露不良, 有复杂的不良地质现象, 通行困难
三、 专项工程地质测量预算标准
单位: 元/km2
比例尺
地质复杂程度
备注
Ⅰ
Ⅱ
Ⅲ
1: 50000
271
340
409
本标准为正测, 简测为正测的77%, 草测为正测的65%。
1: 25000
493
616
739
1: 10000
1137
1421
1704
1: 5000
2721
3402
4083
1:
6994
8742
10489
四、 专项环境地质、 地质灾害测量预算标准
单位: 元/km2
比例尺
地质复杂程度
备注
Ⅰ
Ⅱ
Ⅲ
1: 50000
218
272
342
本标准为正测, 简测为正测的77%, 草测为正测的65%。
1: 25000
395
493
620
1: 10000
911
1137
1429
1: 5000
2181
2722
3422
1:
5605
6994
8793
第三章 遥感地质
第一节 航空遥感彩色摄影
一、 工作内容
飞行摄影、 摄影处理、 冲洗印象、 检验修正、 提交摄影资料。
二、 航空摄影类区划分
类区
地 区 划 分
Ⅰ类区
华北松辽平原、 华北平原、 华东平原、 准葛尔盆地、 内蒙古草原
Ⅱ类区
新疆塔里木盆地、 河南豫西。甘肃(不含祁连山)东部黄土高原、 山西、 陕西秦岭以北、 东北三江平原、 苏北、 皖北、 山东泰山、 广东
Ⅲ类区
江西、 浙江大部、 广西南部、 湖北、 湖南大部、 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 新疆阿尔泰山脉和天山中(东)部、 四川盆地、 青海东部、 海南岛
Ⅳ类区
云南昆明地区、 福建、 甘肃祁连山、 新疆天山西部和阿尔金山、 陕西秦岭以南、 甘肃白龙江、 湘南和湘西北等
Ⅴ类区
西藏、 贵州、 云南(不含昆明地区)、 四川(不含四川盆地)
三、 航空遥感彩色摄影预算标准
规格: 23×23 单位: 元/km2
摄影比例尺
航 空 摄 影 类 区
Ⅰ
Ⅱ
Ⅲ
Ⅳ
Ⅴ
1:800
581
685
809
953
1178
1:10000
431
510
607
717
882
1:15000
264
314
367
440
547
1: 0
196
234
274
327
406
1:25000
126
148
173
204
248
1:30000
103
123
145
169
207
1:35000
85
101
119
142
176
1:50000
48
54
63
73
89
1:60000
34
41
48
55
65
1:70000
31
37
41
50
58
注: 1.本标准不含调机、 安装仪器及到达、 离开测区机场的往返小时费用和飞机月租费。调机费和飞机月租费按下表计算:
调机费(万元/测区)
飞机月租费(万元/测区)
高空
36.5
68.4
低空
14.4
27.0
2.以航高3000m为界, 低于3000m时采用双水獭或Y-12飞机(简称低空); 超过3000m时采用呼唤或里尔飞机(简称高空)。
3.低空按每 km2为一个测区, 高空按每 0km2为一个测区, 不足一个测区面积的按一个测区计算。
4.航空收费标准以民航局发(1994)第30号文为依据, 若有调整应另行计算。
第二节 遥感地质解释
一、 工作内容
建立解译标志, 填写解译标志卡片、 初译、 室内检查验证、 详译、 编制解译草图。
二、 航(卫)片可解程度分类
类别
地区航(卫)特征
Ⅰ(良好)
岩石出露良好, 影像清晰, 地质解译标志明显, 在相片上可区分出不同的岩石, 较准确的解译出全区的构造轮廓和大部分地质体之间的接触界线, 可直接测量岩脉石
Ⅱ(中等)
大部分地区有岩层出露, 影响清晰, 地质解译标志明显, 从航片上解译出区内的构造轮廓和部分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
Ⅲ()差
测区内大部分被植被和第四纪堆积物覆盖, 基岩露头零星, 影像模糊, 地质体解译标志不明显, 只解译出部分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
三、 遥感地质解译预算标准
单位: 元/km2
比例尺
航卫片可解程度类别
Ⅰ
Ⅱ
Ⅲ
1:500000
0.62
0.79
0.95
1:250000
2
3
4
1: 00
3
5
6
1:100000
17
21
27
1:50000
45
61
71
1:25000
129
182
232
1:10000
524
735
944
注: 本标准不含航片和遥感数据购置费
第四章 物化探
第一节 地形等级划分
一、 物化探工作确定地形等级的界线
1.小于1:5万区域物化探测量的地形等级以全国1:5地形图划级统一标准执行。
2.等于1:5万区域物化探测量(自由网)时, 测(工)区面积等于或接近1:5万图幅面积时, 以全国1:5万地形图划级统一标准执行或以四个地形要素划分标准及分值表、 确定表定级。
3. 1:5万区域物化探测(工)区面积小于一幅图幅面积时和大于或等于1:5万的物化探普查、 详查测量, 计算要求以四个地形要素按”地形要素划分标准及分值表”及”地形等级确定表”确定。
二、 地形要素划分标准及分值表
地物
密集的居民点、 建筑物、 树木、 竹林、 荆棘、 藤条、 杂草等
占测(工)区面积的0~10%, 视野开阔
占测(工)区面积的11~20%, 平均视距大于200m
占测(工)区面积的21~30%, 平均视距达到100~200m
占测(工)区面积的31~50%, 平均视距达到40~100m
占测(工)区面积的51%以上, 平均视距达到40m以内
分值
1
2
3
4
5
地貌
大面积密集梯田、 陡坎(高1米)、 常年积水的洞(渠)、 湖泊、 水库、 水塘、 沼泽、 盐湖、 较宽(深)的雨裂、 冲沟、 大面积的风化碎石、 沙漠、 沙丘、 松软土质地带等
占测(工)区面积的0~10%, 通行方便
占测(工)区面积的11~20%, 通行方便
占测(工)区面积的21~30%, 能直达点位的较多
占测(工)区面积的31~50%, 有40~60%的点位要绕行到达
占测(工)区面积的51%以上, 61%以上的点位要绕行或攀登通行到达
分值
2
3
5
8
12
坡度
测线上或测区内总平均坡度5°以内
测线上或测区内总平均坡度5°~10°
测线上或测区内总平均坡度11°~18°
测线上或测区内总平均坡度19°~29°
测线上或测区内总平均坡度30°以上
分值
4
7
10
14
19
比高
测线上或测区内总平均高差小于50m
测线上或测区内总平均高差51m~100m
测线上或测区内总平均高差101m~200m
测线上或测区内总平均高差201m~350m
测线上或测区内总平均高差在351m以上
分值
3
5
7
11
18
三、 地形等级确定表
地形等级
Ⅰ
1.5
Ⅱ
2.5
Ⅲ
3.5
Ⅳ
4.5
Ⅴ
分值
10~13
14~16
17~20
21~24
25~30
31~35
展开阅读全文